优化方案届高三历史通史版大一轮复习教学讲义专题六 第16课时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472845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78.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方案届高三历史通史版大一轮复习教学讲义专题六 第16课时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优化方案届高三历史通史版大一轮复习教学讲义专题六 第16课时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优化方案届高三历史通史版大一轮复习教学讲义专题六 第16课时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优化方案届高三历史通史版大一轮复习教学讲义专题六 第16课时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优化方案届高三历史通史版大一轮复习教学讲义专题六 第16课时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优化方案届高三历史通史版大一轮复习教学讲义专题六 第16课时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docx

《优化方案届高三历史通史版大一轮复习教学讲义专题六 第16课时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方案届高三历史通史版大一轮复习教学讲义专题六 第16课时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优化方案届高三历史通史版大一轮复习教学讲义专题六 第16课时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docx

优化方案届高三历史通史版大一轮复习教学讲义专题六第16课时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

第16课时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

[考纲要求]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2.新文化运动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生用书P90]

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的区别

项目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不断加深,清政府的统治日益腐败,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不断高涨

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命”、护法运动等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先后失败;共产国际和中共对孙中山的帮助

提出

1905年,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后阐发为三民主义

1924年,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内容

民族主义:

以革命暴力推翻清政府

民权主义:

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生主义:

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

民族主义:

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提倡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主义:

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民生主义:

增加节制资本,提出“耕者有其田”等内容

评价

进步性:

代表了时代前进的方向,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局限性:

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大革命时期的旗帜,是孙中山在开拓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道路上迈出的崭新一步

[思维导图]三民主义的含义及其关系

[轻巧识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可归纳为“一、二、三、四”

一个目标: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二个阶段:

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

三个革命:

民族革命(前提)、政治革命(核心)、社会革命(补充)。

四大成果:

推翻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兴起国民大革命。

[误区警示]“平均地权”不等于“平分土地”

平均地权是孙中山用以解决土地问题的纲领,其用意是打击封建土地私有,实行资产阶级土地国有,由国民共享。

其实质是实行资产阶级土地私有制,并不是平均分配土地,更不是满足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

主题一  三民主义的内容、评价

[史料研读]

史料一 民族革命的缘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

这样看来,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

史料二 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它来分作两次去做。

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

史料三 ……欧美各国,善果被富人享尽,贫民反食恶果,总由少数人把持文明幸福,故成此不平等世界。

……欧、美为何不能解决社会问题?

因为没有解决土地问题。

——均摘自《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

[问题] 史料一中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何强调“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

史料二反映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史料三中主张建立平等世界的措施及实质是什么?

[解读]

抓关键信息

获结论

(1)史料一信息表明资产阶级革命派将矛头指向了满清反动政府,实质是主张暴力推翻清政府。

(2)史料二信息表明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目标是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民主共和国。

(3)史料三说明资产阶级主张实行民生主义,进行以土地为核心的社会革命;实质是建立资产阶级专政。

[史论拓展]

三民主义的内涵、评价

1.内涵

(1)民族主义:

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开展民族革命,以暴力革命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独立。

(2)民权主义:

即“创立民国”。

开展政治革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完成政治革命。

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政治纲领的核心。

(3)民生主义:

即“平均地权”。

开展社会革命,平均地权,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实现家给人足。

2.评价

(1)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同时也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2)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3)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

这是由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所决定的,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主题二 新三民主义的“新”的含义及评价

[要点拓展]

1.“新”的含义

(1)内容新

①新民族主义中明确提出了反帝要求,主张各民族平等。

②新民权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③新民生主义中提出了要“节制资本”、颁布劳工法和“耕者有其田”的主张,谋求改善工人与农民的生活。

(2)思想新:

新三民主义贯彻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2.评价

(1)进步意义:

新三民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孙中山实现了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新三民主义的提出,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精神,同中共的最低革命纲领基本一致,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和高涨。

(2)局限性:

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纲领上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

[史料探究]

新三民主义的特点

[解读]

史料 ①这种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

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中,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

(1)史料信息①主要表明新三民主义是以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基础的,离开三大政策,就不是新三民主义。

实际说明了要注意区分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

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不可混为一谈;新三民主义是革命斗争的纲领,是民主革命奋斗的目标,它蕴含着三大政策的精神;三大政策是实现新三民主义革命纲领的方法和手段。

②这种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革命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真三民主义,是新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是旧三民主义的发展,是孙中山先生的大功劳,是在中国革命作为社会主义世界革命一部分的时代产生的。

(2)史料信息②表明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先生总结中国多年革命经验教训,借鉴了俄国革命的经验而提出的,它的产生是时代的需要。

③只有这种三民主义,才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中的政纲,即最低纲领,基本上相同。

(3)史料信息③表明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反帝反封建是两者的共同目标,这是国共两党合作的基础。

[史学新论]

史学界关于中国近代化模式的四种观点

【史界观点】

观点一 “冲击—反应”模式

费正清教授认为:

当“西学东渐”产生之时,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社会已经失去生命力,变得衰老、迟钝乃至僵死。

而西方则是“19世纪及20世纪震撼全球的技术进步和其他种种进步的摇篮和发明者,因而西方能从自身的文明中完成近代化……而中国由于自身独特的传统,则只能借助外部力量实现现代化”。

这就是所谓的“冲击—反应”模式。

观点二 “中国中心观”模式

这一模式与“冲击—反应”模式是对立的理论体系。

美国卫斯理学院历史系教授、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研究员保罗·柯文认为:

“冲击—反应”模式是“帝国主义”论,具有很强的以西方为中心的色彩,扭曲了中国的历史事实。

柯文“中国中心观”的核心概念是必须以中国为中心。

他认为:

传统中国有自己独自的历史形态和展开过程,社会内部张力会不断地为自身发展开辟前进的道路。

因而不必把它看成是“西方历史之实际或理论上的延续”。

观点三 “传统—近代”模式

历史学家陈君静认为:

“传统—近代”是指西方近代社会是当今世界各国万流归宗的“楷模”,因此中国近代史也将按此模式,从“传统”社会演变为西方的“近代”社会。

他认为:

中国历史在西方入侵前停滞不前,只能在“传统”模式中循环往复或产生些微小的变化,只有等待西方猛击一掌,然后才能沿着西方已走过的道路向西方式的“近代”社会前进。

观点四 “帝国主义”模式

历史学家何平等认为:

帝国主义是中国近代各种变化的主要动因,是中国百年来社会崩解、民族灾难、无法发展前进的祸根。

这即是“帝国主义”模式。

 

【思考感悟】

有关中国近代化模式的四种观点如何选择?

联系中国历史的具体情况,摒弃西方对中国史旧有的研究模式,从根本上否定以西方为标准的“现代化”来衡量中国社会的发展程度,真正深入到中国社会的内部发现历史。

从这个角度讲,任何“西方中心观”或“中国中心观”的观念,都是片面的。

研究近代中国的历史,必须“抛弃中心和边缘的观念,无论这个中心是欧洲还是中国”。

[对点训练]

(2015·浙江宁波效实中学高三检测)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话语模式”主要存在以下三种:

模式

将中国近代史看作

①“冲击—反应”模式

是在西方的冲击下开始近代化进程的历史

②“侵略—革命”模式

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起而反抗的革命史

③“早期启蒙”模式

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和具有近代人文主义性质的启蒙思潮发生与发展的历史

其中话语模式存在根本对立的是(  )

A.①和③B.①和②

C.①③和②D.①和②③

解析:

选A。

①和②有相似之处,都认为中国近代的变革或革命是受到西方的冲击或影响,但是③认为中国近代化是受到自身资本主义萌芽和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影响的结果,也就是说,①认为近代化是受到外力的作用,③认为近代化是内因的结果,因此根本对立。

故A项正确。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1.(2014·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

“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

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

”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

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

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

C.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

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

解析:

选C。

从材料中的三民主义到三爱、三权可以看出A项“趋同”的表述是错误的。

从材料信息来看,蒋介石、孙传芳乃至四川有些军人也要标榜“主义”,说明民主思想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很大,故C项正确。

B、D两项均属于没有正确理解材料信息而得出的片面性结论。

2.(2014·高考海南卷)十月革命后,孙中山一面强调“以俄为师”,一面强调“不可学俄人之焦头烂额也”。

据此可知孙中山主张(  )

A.借鉴代议制度,摒弃党国体制

B.发展私人资本,预防国家资本垄断

C.学习苏俄革命精神,不采用苏维埃制度

D.推动土地革命,实现“耕者有其田”

解析:

选C。

材料显示是向俄国学习,不是“摒弃党国体制”,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私人资本”的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中“以俄为师”“不可学俄人之焦头烂额也”说明孙中山主张有选择地学习苏俄,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反映“耕者有其田”的信息,故D项错误。

3.(2013·高考安徽卷)同盟会成立初期,孙中山指出:

“现代文明国家最难解决者,即为社会问题,实较种族政治两大问题同一重要。

我国虽因工商业尚未发达,而社会纠纷不多,但为未雨绸缪计,不可不杜渐防微,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

欲解决社会问题,则平均地权之方法,乃实行之第一步。

”由此可见(  )

A.中国工商业不发达难以实现民生主义

B.民族民主革命比实现民生主义更重要

C.民生主义的目标是为人民全体谋福利

D.实现民生主义先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解析:

选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孙中山言论的主旨。

孙中山认为社会问题(民生主义)与种族政治两大问题(民族革命与政治革命)同等重要,故排除B项。

A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平均地权不是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故D项错误。

4.(2013·高考广东卷)“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

”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  )

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

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

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

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

解析:

选B。

从题干材料中“革命”“剪掉辫子”“独立”等词语来看,这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歌谣。

据此可知,“鞑子”指满洲贵族,这一称呼体现了一种不正确的大汉族主义色彩的民族主义思想,并且当时这种思想已经影响到民众。

辛亥革命的主要目的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排除A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排除C项;反帝并不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思想主流,故D项也排除。

5.(2012·高考海南卷)1918年1月,孙中山说:

“此后我国形势,应注重于西北。

若俄国现在之革命政府能稳固,则我可于彼方图大发展也。

”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孙中山(  )

A.已经确立三大政策

B.决定走俄国人的路

C.认为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存在关联

D.确定了日后国民革命的战略

解析:

选C。

本题考查信息获取与解读的能力,题干中反映孙中山非常关注俄国十月革命,由“若俄国现在之革命政府能稳固,则我可于彼方图大发展也”可判定C项的正确性;A项时间与题干不一致,是在20世纪20年代;B项说法错误,俄国人的路是社会主义,而孙中山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D项说法错误,1918年中共还没有诞生,更没有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

6.(2015·西安模拟)“何谓三民主义呢?

简单地说,便是民有、民治、民享。

详细地说,便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

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

”孙中山的这番讲话强调了(  )

A.三民主义的核心主张是民权主义

B.三民主义理论中以民为本的思想

C.三民主义的理论来源是天赋人权

D.三民主义的前提是实现民族独立

解析:

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材料所述的“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可以说明三民主义理论是以民为本的,故选B项。

新文化运动[学生用书P93]

1.背景

(1)阶级基础: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接受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队伍壮大。

(2)思想基础: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直接原因:

袁世凯妄图复辟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尊孔复古逆流。

2.兴起

(1)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2)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3)指导思想:

民主与科学。

(4)活动中心:

北京大学。

(5)学术方针:

蔡元培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实质是让新文化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

3.内容

(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指出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

4.意义

(1)为新思想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

(3)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

5.局限:

对中国传统文化全盘否定,对西方文化全盘肯定。

[轻识巧记]新文化运动

[知识拓展]新文化运动三大内容之间的关系

民主与科学思想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新道德是民主与科学思想的前提,新文学是民主与科学思想的传播载体。

[名师点拨]三个“二”归纳新文化运动

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15-1919年,第二阶段:

1919年之后。

二大指导思想:

前期,民主与科学;后期,马克思主义。

二大领导者:

前期,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后期,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主题一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特点及影响

[史料研读]

史料一 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大罪。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

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史料二 “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此义愚屡言之,张、康亦知之,故其提倡孔教必排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盖以孔子之道治国家,非立君不足以言治。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

史料三 ……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持较皙种之所为,以并世之人,而思想差迟,几及千载;尊重廿四朝之历史性,而不作改进之图,则驱吾民于二十世纪之世界以外,纳之奴隶牛马黑暗沟中而已,复何说哉!

——陈独秀《敬告青年》

[问题] 史料一主要论述了新文化运动的哪些主要内容?

其核心和实质是什么?

据史料二指出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为何将矛头直指孔教?

依据史料三说明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如何?

[解读]

抓关键信息

获结论

(1)史料一信息表明了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提倡新道德、提倡新文学。

其中民主与科学是前期运动的指导思想和核心,实质反映了宣传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

(2)史料二信息说明陈独秀认为孔教是阻碍中国真正实现民主政治的最大障碍,必须排除孔教,解放思想,方能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政治。

(3)史料三信息表明陈独秀认为中国原有的传统文化都是封建的余孽,必须彻底否定,方能彻底解放人们的思想。

[史论拓展]

新文化运动的特点

1.以民主与科学为核心,批判封建正统思想,实质是实现民主政治。

2.有思想战线和文学战线两条战线,其目的是为实现民主政治营造新文化的氛围。

3.存在着对西方文化绝对肯定和对东方传统文化绝对否定的局限性。

4.以五四运动为界,分为两个阶段。

前期宣传资产阶级文化;后期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流。

新文化运动的“新”之所在:

(1)新领导:

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的激进派。

(2)新基础:

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为其奠定了经济基础。

(3)新思想:

前期是西方民主和科学及达尔文的进化论;后期是马克思主义思想。

(4)新内容:

前期以宣传民主和科学为主要内容;后期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

(5)新成果: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主题二 资产阶级维新派与激进派对待孔子和儒学态度的特点及原因

[要点拓展]

1.特点

(1)康有为等维新派认为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将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以儒学的形式进行宣传,使二者统一。

(2)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对孔子进行绝对否定,加以批判,对儒家的传统道德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2.原因

(1)维新变法时期,顽固派仍有很强大的力量,康有为等借用孔子的名义是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与资产阶级上层的两面性及康有为等人的家世、教育和经历有关。

(2)新文化运动时期,北洋军阀利用孔子企图达到复辟的政治目的,使孔子成为封建思想的代表;与辛亥革命后的思想潮流及陈独秀等人的学说、经历有关。

[史料探究]

新文化运动对待儒学及西方文化的态度

[解读] 

史料 ①“孔教”本失灵之偶像,过去之化石……妄欲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组织西洋式之新社会,以求迄今世之生存,则根本问题,

(1)由史料信息①可以看出仿照西方建设新国家、新社会,这是关系到国家生存的根本问题。

②不可不首先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所谓平等人权之新信仰,

(2)由史料信息②可以看出陈独秀所崇尚和宣扬的是“平等人权之新信仰”。

③对于与此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不可不有彻底之觉悟,猛勇之决心,否则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陈独秀《宪法与孔教》(1916年)

(3)由史料信息③可以看出孔教与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这反映了陈独秀对儒家思想的否定。

[史学新论]

对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反思

【史界观点】

观点一 毛泽东的评价:

“五四运动所进行的文化革命则是彻底地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

当时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文化革命的两大旗帜,立下了伟大的功劳。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见《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观点二 蒋介石的评价:

“我们试看当时所谓新文化运动,究竟指的是什么?

就当时一般实际情形来观察,我们实在看不出它具体的内容。

是不是提倡白话文就是新文化运动?

是不是零星介绍一些西洋文艺就是新文化运动?

是不是推翻礼教否定本国历史就是新文化运动?

是不是打破一切纪律,扩张个人自由就是新文化运动?

是不是盲目崇拜外国,毫不抉择地介绍和接受外来文化就是新文化运动?

如果是这样,那我们所要的新文化,实在是太幼稚,太便宜,而且是太危险了!

观点三 海外史学家的评价:

五四运动的缺点是“一是在批判传统时,缺乏公正与同情,忽视作家和民族传统的良好方面;二是对于新观念过于轻信,而又不免混乱模糊;三是他们对于复杂问题过于性急”。

——周策纵《五四运动》,岳麓书社,1999年版

观点四 大陆史学界的评价: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不是非理性“情绪的宣泄”。

五四新文化运动集中批判封建纲常名教等旧思想、旧传统,但没有完全否定传统。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逐渐在思想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发展到后期的一个显著特征。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与民主,到《新民主主义论》提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再到党的十五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一脉相承、不断完善和发展的。

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爱国运动,也是一次新的文化运动。

——龚书铎《正确评价五四新文化运动》,《人民日报》,1999年5月6日第9版

【思考感悟】

对历史事件的评价,因人们的阶级立场、世界观和价值观不同,观察分析的角度不同,因而认识与结论就会是丰富多彩的,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

我们可以参照王国维先生的“二重证据”之“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这种史料研读方法来解读历史,帮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分析资料,对各种观点展开研究、批判,大胆地建构自己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提出自己对历史问题的看法。

因为史料不仅是记载过去的事情,记载过去的历史,同时,还是用于解释现在的资料,历史教学中研究过去是为了解释现在,解释现在是为了观察未来。

[对点训练]

探究主题——东西方思想文化的冲突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是在冲突中进行的,并且中国文化处于劣势。

中西文化之间的这种落差,影响了一些中国人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出现了两种极端的倾向:

一是“保存国粹”,一是“醉心欧化”……以上一方趋于保守,另一方又过于盲目,他们对中西方文化优劣问题的评价都过于偏激。

——张腾《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冲突及其作用》

作者认为应运用怎样的观点评价近代中西方文化?

针对对待中西方文化“两种极端的倾向”,请选择其中一个,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思想文化的认识。

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不难回答出是辩证的观点;第二小问选择其中一个观点然后结合相关史实进行论述。

答案:

观点:

辩证的观点。

评价一:

“保存国粹”。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保留中国固有的政治制度和儒家思想文化。

在思想文化方面就属于“保存国粹”。

洋务派的这种思想主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方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但阻碍了中国在更深层次上对西方的学习,最终导致了洋务运动的失败。

评价二:

“醉心欧化”。

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主张全面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和科学技术,并且要求彻底批判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这就属于思想文化上的“醉心欧化”。

新文化运动的主张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给封建专制制度以沉重的打击,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