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本教材《注重我们的礼仪》.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471551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5.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校本教材《注重我们的礼仪》.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小学校本教材《注重我们的礼仪》.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小学校本教材《注重我们的礼仪》.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小学校本教材《注重我们的礼仪》.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小学校本教材《注重我们的礼仪》.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校本教材《注重我们的礼仪》.docx

《小学校本教材《注重我们的礼仪》.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校本教材《注重我们的礼仪》.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校本教材《注重我们的礼仪》.docx

小学校本教材《注重我们的礼仪》

注重我们的礼仪

什么是礼仪呢?

简单地说,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

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更是城市的脸面,更是国家的脸面。

作为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讲文明、用礼仪,也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在一个国家中个人是主体。

对于个人来说什么最重要呢?

我想首先应是具备文明素质,只有当每一个人都具备了文明素质,那么这个国家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

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

例如,在我们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教室里、校园内食品袋、饮料瓶随处可见,甚至有的同学认为:

反正有值日的同学打扫,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学在教学楼走廊上追逐打闹,走路推推搡搡习以为常;还有部分同学相互之间讲脏话、粗话,随意攀爬树枝,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的公共财物。

我们很多同学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却常常忽略了社会公德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恰恰从本质上可以展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

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

在学校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学就可能目无纪律,不讲卫生,扰乱班级的学习环境。

相反,如果我们养成了文明的行为习惯,学习环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

我们知道:

一个学校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构建出优良的学习环境,创设出优良的学习气氛。

现在,我们正处于人生中最关键的成长时期,我们在这个时期的所作所为,将潜移默化的影响到我们自身的心理素质,而文明的行为就在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同时也完善了自身道德品质,如果我们不在此时抓好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那我们即使拥有了丰富的文化知识,于人于己于社会又有何用呢?

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一个懂文明、有礼貌的谦谦君子,然后才是成才。

我们不能做一部单纯掌握知识技能的机器,而要成为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人。

文明就是我们素质的前沿,拥有文明,那我们就拥有了世界上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要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中小学生。

那么请我们每一个人管住我们的口,不说粗话、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不打架斗殴;管住我们的脚,不践踏草坪。

我相信,经过我们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一定会营造出一个文明美好的校园。

试想假如全国每一个校园都共同创建文明校园,那么我们民族的整体素质将大大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将会大大加强,祖国的未来一定是繁荣昌盛、灿烂辉煌!

尊师重孝礼仪 

1、见到老师要主动打招呼,向老师问声好(老师好)。

2、放学时,向老师说声再见。

3、与老师交谈应面对老师,神情专注,认真听老师讲话,离开时有礼貌地向老师道别(谢谢老师或再见)。

4、学生进老师的办公室时,应先喊报告,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

5、在老师办公室讲话声音要适度,不要影响到其他老师办公;离开老师办公室的时候,也应向老师询问:

“我可以走了吗?

”经老师同意后,方可离开,关门要轻。

6、在老师的工作、生活场所,不能随便翻动老师的物品。

7、学生对教师的相貌和衣着不应指指点点,评头论足,要尊重老师的习惯和人格。

8、尊重长辈,孝敬父母。

尊重父母的意见和教导,经常和他们交流思想、学习情况,主动求得长辈、父母的教育、帮助,听取他们的教导和指点。

9、关心体贴父母。

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例如帮助父母整理家务,打扫卫生等,主动为父母服务,表达对父母的孝心,尽可能地减轻他们的负担。

10、对父母态度端正。

不顶撞父母,不闹脾气,对父母的不正确言行要宽容并适时适度地解释、说明。

11、离家或回家与父母打招呼,未经父母许可不得晚归、远出及无故在外过夜。

长辈离家或回家时要主动招呼、递接物品。

12、进父母房间要先敲门,经允许后进入。

不得随意翻动父母的私人用品。

13、学会料理个人生活,自己的用品放整齐,不乱摆放。

14、生活节俭,不浪费,不摆阔气,不虚荣攀比,不向父母提超越家庭经济条件的过分要求。

15、向父母、长辈问候致意,要按时间、场合、节庆不同,采用不同的问候。

(1)早起后问爸爸、妈妈早上好;

(2)睡觉前祝爸爸、妈妈晚安;

(3)父母下班回家:

爸爸、妈妈回来啦;

(4)过生日:

祝长辈生日快乐、身体健康;

(5)过新年:

祝爸爸、妈妈新年愉快;

(6)当爸爸、妈妈外出时说:

祝爸爸、妈妈一路平安、办事顺利;

(7)当爸爸、妈妈外出归来时说:

爸爸、妈妈回来啦,辛苦了。

(8)自己告别家人时:

您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

离家时间较长,写信或打电话问候家人。

[尊师重孝小故事]

故事一 “程门立雪”故事的由来

程颢、程颐兄弟俩都是宋代极有学问的人。

有一个叫杨时的进士,为了丰富自己的学问,毅然放弃了高官厚禄,跑到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虚心求教。

后来程颢去世了,他自己也有40多岁了,但仍然立志求学,刻苦钻研,又跑到洛阳去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

他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块儿到程家去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

这时候,外面正下着雪。

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老先生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

“啊,啊!

你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

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

故事二 毛泽东敬酒、写贺信

1959年6月,毛泽东回到故乡――韶山,他邀请自己读私塾时的老师毛禹珠一起吃饭。

席间,毛泽东为老师敬酒,使毛禹珠不胜荣幸,感慨地说:

“主席敬酒,岂敢岂敢!

”毛泽东则说:

“尊老敬贤,应该应该。

”徐特立先生是我国杰出的革命教育家。

1937年,当徐老60寿辰之际,毛泽东特意写贺信祝寿。

他在信的开头写道:

“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

”他还号召全党向徐老学习。

故事三 有礼貌的小白兔

一天早上,小白兔高高兴兴地上学去,看见小花猫就喊:

“小花猫,我们俩一起上学去。

到了学校,看见老师,小白兔很有礼貌地一边鞠躬,一边说:

“老师早。

”小花猫很不认真地喊了一声“老师早”,就要去玩。

小白兔说:

“小花猫,有礼貌的孩子喊老师早,要脚立正鞠躬才对哩。

下午放学,妈妈来接小白兔了。

小白兔立正鞠躬说:

“老师再见!

”小花猫看见妈妈来接了,也不和老师打招呼,就跑走了。

小白兔说:

“小花猫,有礼貌的好孩子见妈妈来接了,要向老师鞠躬说:

‘再见’才能走。

”小花猫难为情地说:

“我懂了。

第二天,小白兔和小花猫又是一同上学。

它们俩看见老师一起鞠躬说:

“老师早!

”下午放学,小白兔和小花猫的妈妈来接他们了。

它们俩又一起鞠躬说:

“老师再见!

老师高兴地说:

“真是一对有礼貌的好孩子。

第三节  课堂礼仪

遵守课堂纪律是学生最基本的礼仪规范。

1.上课:

上课3分钟前要做好课前准备,书籍、文具等摆放在课桌前角上。

上课的铃声一响,学生应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师上课,当教师宣布上课时,全班应迅速肃立,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后,方可坐下。

学生应当准时到校上课,若因特殊情况,不得已在教师上课后进入教室,应先喊报告,得到教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

2.听讲:

在课堂上,要专心听讲,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重要的内容应做好笔记。

当老师提问时,应该先举手,待老师点到你的名字时才可站起来回答,发言时,身体要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并且应当使用普通话。

课堂上应独立完成作业,不随便离位走动,更不能吃零食。

3.下课:

听到下课铃响时,若教师还未宣布下课,学生应当安心听讲,不要忙着收拾书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响,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

下课时,全体同学仍需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

待老师离开教室后,学生方可离开。

反思:

这些礼仪,你能做到吗?

还有哪些没有做到?

第四节 课间活动礼仪

课间是同学们消除疲劳、休息大脑、调试身心的宝贵时间,良好的课间秩序营造出活泼、轻松、有序的氛围,每个人都会从中受益。

课间行为反映学生个体的涵养,展现学生整体的风貌,课间文明休息、文明活动对学生本人、对其他同学、对学校集体形象的影响都是很大的。

我们要让文明礼仪的种子在心中深深扎根,让文明有序的景象在我们的课间时时呈现。

1.课间活动要文明健康、安全有益,可选择跳绳、踢毽子、打乒乓、跳橡皮筋等适量、轻松、愉快的活动,不追逐打闹、不搞恶作剧、不做危险激烈的活动。

2.不携带玩耍刀、叉、棍棒、石子等危险器物和玩具枪、箭等危险玩具,不投掷器物,不拿器物在栏杆前玩耍,以防落下伤人。

3.不登高,不攀爬门窗、栏杆、篮球架、铁门等设施,不弹跳去抓“安全出口”等标志牌,不攀爬围墙、花坛、树木,不跳桌凳及校园各处台阶。

4.不在教室大声喧哗;出进教室轻脚慢步,不猛推门、窗,以免碰伤他人;教室清洁工具要摆放整齐,不得拿清洁用具、教具追打玩耍。

5.按规定有序上、下楼,不在楼梯上逗留、玩耍,不滑楼梯栏杆,上下楼梯不奔跑、不蹦跳、不拥挤、不争抢、不推搡,一律靠右慢行。

6.课间不得私自出校外玩耍、购物,课间活动不能随意进出宿舍。

7.不乱按各种电源开头、插座,不乱动各种电器和多媒体设备等。

8.进办公室要喊报告,不私自进入教室外的所有房间、设施。

9.同学之间正当交往,团结友爱;课间休息时不提倡跨班、跨年级频繁交往。

10.集会不拥挤,不说话,保持安静,做到队列整齐、行进时保持步调一致。

11.广播操要力争使动作规范、正确、有力量,经班主任批准请假的同学应在教室里安静自习,不随意走动。

12.要爱护校园环境,不准随手乱扔废纸杂物,见了废纸杂物主动捡起,不损坏公共及他人财物,不随地吐痰,保持校园环境整洁、美观。

13.提倡在课间休息时上厕所,并要主动排队,不拥挤推搡,不浪费和乱扔卫生纸。

14.课间活动时,爱护学校的花草树木,及其他公共设施,不摇晃、攀沿、踩踏花草树木。

15.预备铃响,按顺序依次走着上楼、进教室,不奔跑,不蹦跳、不拥挤、不争抢、不推搡、不喊叫;要认真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不在上课铃响后才慌忙准备。

[知识链接]

课间游戏好处多

课间游戏是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学校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说其重要,主要是因为课间游戏是小学生内心活动的自由表现,它使小学生摆脱了某种外在的控制与制约,让他们尽情地展现自我。

而这种自我展现是至关重要的,它既便于小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又能大大提高小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课间游戏对于小学生来说有很多好处:

1、可以娱乐

课间游戏的过程中充满了欢乐,和欢乐几乎密不可分,甚至可以划上等号,可以说没有欢乐的过程就没有课间游戏。

学生经过40分钟的紧张学习,身心都有所疲劳。

在短短的十分钟内通过课间游戏,既缓解了学习的疲劳,又为下一节课的学习作充分的体力及精神上的准备。

同时,许多的课间游戏的过程都会以分出胜负为最后的结束,虽然课间游戏有胜负的形式,但却不会造成游戏者出现输赢的心理负担。

2、可以健身

由于小学生仍然处于身心发展的过程中,像肌肉、神经系统和身体各方面的协调等技能都尚未达到成熟的状态。

如果能够提供小学生练习这些技能的机会,就可以促进他们身心发展日趋成熟。

而许多课间游戏的的内容,几乎都会使用到一些有于身心发展的技能,无形之中,就为小学生提供许多练习的机会。

例如,小学生经常玩的“跳皮筋”的游戏,就已经在练习脚与眼的协调能力、脚的弹跳力和身体的伸展力。

第五节  活动与集会礼仪

一集会礼仪

1.集合时,提前到达,准时进入会场,列队做到快、静、齐,并在指定位置坐好。

2.听报告聚精会神,保持肃静,不乱议论,不乱走动。

3.不在会场吃零食,不乱扔果皮纸屑。

4.报告或演出结束,要鼓掌致谢;精彩之处适度鼓掌,不喝倒彩,不吹口哨,不大声喧哗。

5.学生上台发言要向主席台领导和场内同学鞠躬行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发言结束后道谢。

6.会议、演出进行中不擅自离场,演出结束后,等演员上台谢幕后再有秩序的退场。

7.确实有特殊情况需要离开会场,先取得老师的同意才能离开。

二、升国旗礼仪

国旗是一个国家象征,升降国旗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方式。

1、升旗时,全体学生应列队,整齐排列,面向国旗,肃立致敬;

2、当升国旗,奏国歌时,要立正,脱帽,行注目礼,直至升旗完毕。

3、升旗是一种严肃、庄重的活动,一定要保持安静,切忌自由活动,嘻嘻哈哈或东张西望。

神态要庄严,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所有在场的人都应抬头注视。

[集会礼仪小故事]

爱迟到的懒羊羊

星期一,快乐的羊村举行盛大的春季运动会。

小绵羊们穿着节日的盛装,高高兴兴的站在小广场上,队伍整整齐齐,耐心地等待村长,就在这时候,懒羊羊伸着懒腰,打着哈欠,慢腾腾地走了过来,手里还拿着一根棒棒糖,它又迟到了。

喜羊羊看见了,走到它面前严肃地说:

“你这个懒羊羊,又迟到了,你为什么不能按时参加集会?

”懒羊羊看看大家,羞愧地低下了头,难为情地说:

“我以后一定按时参加集会,再也不迟到了。

参加集会时,一定要遵守时间,最好提前几分钟到达会场,大会开始后,不要大声讲话,更不能吃零食。

第六节穿着礼仪

俗话说: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每个人都喜欢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同学们当然也不例外。

你看,我们身边又有哪个同学不是这样?

每当穿上新衣服,心里总是美滋滋的,走起路来也特别有神气。

作为小学生,你们正处在求学的时期,又没有经济收入,穿戴方面不宜赶潮流、追时髦,只要衣着整洁,朴素大方即可。

作为小学生,怎样打扮自己才算美呢?

1、要干净整齐,不能邋遢有异味。

2、不能穿背心,更不能光膀子。

3、不能穿拖鞋,更不能打赤脚。

4、不能戴有色眼镜。

5、男女学生的红领巾要系正戴好,要脱帽,摘掉头巾。

6、衣服扣子要系好,不能敞胸露怀。

7、参加追悼会或祭奠革命烈士,要衣冠整齐,不能穿花花绿绿的衣服。

以上都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衣着服饰方面的礼仪规范。

学生不能在学校穿背心,破损的红领巾更不能佩戴,这也是对红领巾的不尊重。

学生不能佩戴饰品、不能穿过短或暴露的衣服,这样打扮并不漂亮,也不符合小学生礼仪规范。

在节假日中,或在一些除星期一须穿校服外,其他时间可穿也可不穿校服的学校里,许多同学都喜欢穿上自己精心挑选的衣服,但此时一样要强调大方、整洁。

女同学不可追求打扮得象成年女性一样艳丽,甚至花枝招展;男同学呢,要注意卫生,天天穿干净整齐的衣服,不必追求穿高级质料的服装。

学生也要注意自己的头发打扮。

一般来说,女同学的发式应以理短发、梳辫子为宜,不要留披肩发,更不可涂脂抹粉与画眉毛。

男同学最好理学生头,不能留长头发。

要保持学生应有的活泼气息。

鞋子、袜子要常换,鞋子要常擦,决不可让鞋子发出酸臭味儿。

女同学要注意不宜穿中、高跟皮鞋,而应穿球鞋、布鞋或平跟鞋。

我们来学习一首穿着礼仪儿歌。

新时代,讲文明,好少年,树新风。

重仪表,讲身份,穿和戴,有学问。

首整洁,次美观,要自然,要大方。

按校规,穿校服,不攀比,宜朴素。

仪容美,贵洁净,勤洗手,衣冠整。

同学们爱美是一点儿也没错的,但人的打扮一定要得体,要适当,才显出美和可爱。

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有不同的形象要求。

学生就象一朵朵刚刚开放的小花,天真活泼、纯洁无邪就是少年儿童最美的地方。

如果我们一味学大人打扮得非常复杂、非常郑重,甚至花枝招展,珠光宝气,那只会弄巧成拙,反而把最美的本色弄丢了。

[穿着礼仪小故事]

修拉链

周小波今年上小学五年级了,明天学校要举行运动会开幕式,别提小波有多高兴了。

下午一回到家,小波顾不上吃饭赶紧把红领巾洗干净,熨得平平整整,白运动鞋也擦洗得干干净净,正要坐下吃饭时忽然想起来校服衣服的拉链有点问题,总是拉不上去。

他急忙跑过去央求爸爸帮他修一下。

爸爸修了半天是那样,无可奈何地说:

“要不你明天将就一下或者换件衣服吧!

不是还有其它运动服吗?

”“”不行,老师说过在庆典仪式、升旗仪式等庄重场合时,穿着不能随随便便,而应庄重大方。

衣着一定要整齐,最好是统一的校服,所有的扣子都要扣上,拉链要拉上,少先队员应佩戴好红领巾。

这样有益于培养我们的集体观念和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能体现出我们学校整齐、和谐的校风、校貌,彰显出我们勃勃生机的良好精神状态。

听到这话,妈妈放下手中的活走过来,满脸微笑着说:

“小波真是懂事了!

老师说的对,校服是学生的标志。

校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有着直接的促进和约束作用。

穿校服能使学生不忘身份,自觉维护集体荣誉,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我们这就到外面去找人把拉链修好。

虽然天色已晚,小波一家三口还是一起出去修拉链了。

反思:

你每天都检查自己的穿着了没有?

你的穿着合乎一个学生的规范吗?

如果没有你打算怎么做?

第七节行走礼仪

1.走路要抬头挺胸,目视前方,肩臂自然摆动,步速适中,忌讳八字脚、摇摇晃晃,或者扭捏碎步;

2.上下楼、过楼道靠右行,出入教室、办公室,会场等按指定线路走,不拥挤,出入各功能室轻声慢步,不影响他人;

3.遇到熟人要打招呼,互致问候,不能视而不见;需要交谈,应靠路边或到角落谈话,不能站在道路当中或人多拥挤的地方;

4.行人互相礼让,主动给长者让路,主动给残疾人和有需要的人士让路;

5.向别人打听道路,先用礼貌语言打招呼,如“对不起,打扰您一下”、“请问”等,年轻人问路应选适当称呼,如“老爷爷”、“阿姨”、“叔叔”等,然后再问路;听完回答之后,一定要说:

“谢谢您!

”。

如果被陌生人问路,则应认真、仔细回答,自己不清楚,应说:

“很抱歉,我不知道,请再问问别人。

【行走礼仪小故事】

故事一坐电梯

有一天,妈妈对我说:

“你和爸爸一起去商场买点东西吧!

”我很高兴,因为可以顺便买点好吃的和一些课外书等。

于是我和爸爸来到商场,准备乘坐电梯去二层超市。

上电梯时人很多,我赶紧跑到前面冲上电梯,爸爸着急地说:

“有有,你这样做是不对的,为了安全要按顺序排队乘坐。

”我回到爸爸身边,准备和爸爸按顺序上去。

爸爸一边把我拉到他的前边,一边接着对我说:

“乘坐电梯时不仅要按顺序,而且还要靠右站立,以便有急事的人在左侧顺利通过。

”我按照爸爸的要求,和爸爸一起顺利来到二层超市购物,买完东西我们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这次购物我不仅买到了我需要的东西,而且从实际生活中知道了关于乘坐电梯的一些小常识,以后我会按照有关要求乘坐电梯,做一名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

也希望同学们在乘坐电梯时按顺序靠右站立,人人争做文明小使者。

故事二下楼

“叮铃铃”终于下课了。

我急忙跳下座位一把拉上好朋友小强准备夺门而出时,他一把拦住我说:

“慢点走,人多别挤!

”我虽然放慢了脚步但在心里嘀咕:

又不是小孩,还能碰着咋的。

刚走出班门我又向往常一样拔腿就跑,他又拉住我,指着楼道墙上的一个牌子说:

“看,楼道警示牌上写着‘轻声慢步过楼道‘慢点走!

”我说了声:

“胆小鬼,怕什么。

”一个箭步往下就冲。

“哎呀”一声和上楼的一位小同学撞了个满怀,正要责备这位小同学时,小强走过来一边拦住我,一边扶起小同学问:

“没事吧?

”我白了他一眼,他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说:

“上下楼梯要慢点,靠右行不仅出于安全考虑,更是我们小学生应该遵守的最起码的礼仪规范。

”我的脸红了。

故事三学走路

妈妈经常教训我坐没个坐样,站没个站相,反正也听习惯了。

这天妈妈又开始唠叨了:

“古人常说‘坐如钟,站如松,卧如弓‘,你看你说了多少次,走路胳膊腿都拉不起来,坐那写作业无精打采的,弯腰驼背,现在都成小“罗锅”了。

来,过来看看人家的风采。

”说着妈妈顺手打开了电视上的一段视频。

只见画面中的军人叔叔们个个精神抖擞,威风凛凛,多神气呀!

尤其是走起路来步伐矫健,铿锵有力,羡慕死我了。

这时爸爸走过来抚摸着我的头说: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一个人的举手投足都反映出自身的修养。

端庄优美的坐,会给人以文雅、稳重、自然大方的美感,坐要抬头挺胸,眼平视,两膝并拢坐端正;站立头正身直手放下,两脚并拢像棵松;行如风‘就是风行水上来形容轻快自然的步态’。

走路时要抬头挺胸,面带笑容,进出教室要轻轻走,走廊上慢慢走,转弯口减速走,上下楼梯靠右走。

”爸爸边说边示范,我也在一旁认真地学。

我决心也做个“站有站相,坐有坐样”的好孩子。

第八节就餐礼仪

一、在家就餐礼仪

1.吃饭之前应该先洗手,洗手之后,要帮助家长摆放碗筷。

2.不要抢座位,要等长辈、客人坐好之后,小朋友们才可以入座。

3.不要把筷子含在嘴里,不要用筷子指点他人,不要用筷子敲击盘子、碗等任何物品。

喝汤的时候,把筷子放下,然后再拿调羹。

不要用筷子在食物里搅来搅去。

4.就餐的时候,看到自己想吃但是够不到的食物,要请别人帮自己挟一些在碗里。

5.慢慢地咀嚼食物,不要狼吞虎咽。

6.如果中途需要离开餐桌,必须和桌上的其他人打招呼。

7.要感谢为自己做饭的人,不能因为自己的心情和口味嫌弃食物,要尊重别人的劳动。

8.吃好了饭,应该把筷子整齐地放在自己碗的正中央,而不是把筷子随意放在桌面上。

9.如果比长辈先吃好饭,那么要对桌上的长辈说:

“我吃好了,你们慢慢吃。

”然后离桌,去洗手、漱口和擦嘴。

二、在学校就餐礼仪

1.分批错时就餐。

各班要按规定时间准时进餐厅,不得提前或拖后,以免造成就餐秩序混乱。

2.各班学生必须整齐列队由老师带领步行到餐厅,在餐厅门口听从值日老师指挥有序进餐厅,不得奔跑,上楼慢行,不得争先恐后,不得插队。

3.在餐厅有序排队领取自己的一份饭菜,在指定的座位就座,饭菜尽量吃完,同时严禁将饭菜(早餐)拿到餐厅外面吃。

4.就餐时保持安静,文明就餐,不得大声喧哗、说笑打闹,不得离开座位,随意奔跑走动,注意安全,防止相互碰撞或烫伤。

5.就餐时要细嚼慢咽,有助消化,也不要含饭说话,以免发生意外。

6.珍惜粮食,不挑食,不厌食,不暴饮暴食,能吃多少就添多少,不要浪费。

7.注意个人卫生,餐前餐后洗手;保持食堂卫生,不准随地吐痰、乱扔杂物,不准随处乱倒饭菜。

8.爱护食堂公物,不准损坏食堂的餐具和设施,餐具归置有序分类轻放,不得随意丢掷,以免造成巨大声响及摔坏餐具。

9.尊重餐厅工作人员,适时对他们为大家服务表示感谢,如果对餐厅有意见时,须通过老师向其提出,禁止与食堂工作人员发生争执。

10.就餐完后按秩序从侧门出餐厅,在半小时内不能跑、跳或进行剧烈运动。

【餐桌礼仪小故事】

华夏民族,礼仪之邦;生活美德,世代传唱。

良好的餐桌礼仪习惯,应当从小培养。

请您先吃

(一)

中午放学回到家,小华按按门铃,奇怪,怎么没人开门呢?

他用钥匙开了门,发现爸爸、妈妈不在家,桌上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小华,奶奶得了重感冒,我们陪她去医院了,一会儿就回来。

过了一会儿,爸爸、妈妈带着奶奶回来了,小华赶快过去搀扶奶奶,关切地问道:

“奶奶,您好点儿吗?

您先在床上躺一会儿,我去给您倒杯水。

”奶奶微笑着夸奖小华:

“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吃中午饭了,小华主动地帮着盛放,端菜,啊!

今天有糖醋排骨,这可是小华最爱吃的菜了,他把这盘菜端到了奶奶跟前,奶奶说:

“这是专门为你做的。

”小华说:

“您是长辈,该您先吃。

”奶奶高兴地笑了。

妈妈不停地往小华碗中夹排骨,小华说:

“妈妈,老师说,素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吃了有利于健康,而且吃饭时要细嚼慢咽。

”妈妈听了,对爸爸说:

“咱家的小华懂的真是越来越多了。

您也一起来吃吧

(二)

有一次,明明过生日,请了十多个同学来他家玩。

当开饭时,明明第一个冲到了桌前坐下,看着满桌的好菜,正准备大吃一顿。

这时一个清脆、悦耳的声音划过他的耳边:

“叔叔、阿姨,您也一起来吃吧!

“他抬头一看,原来是他们班的“文明礼仪小标兵”周悦同学,大家也都用赞赏的目光看着她。

这时,他才发觉,只有他一个人坐上了桌,顿时,他的脸立刻变成了“火烧云”。

是啊,应该懂礼貌,先让长辈入座,学校老师不都是这样教我们的吗?

于是,他立刻站起来,低着头使劲地把爸爸、妈妈推到了桌前,和他们一起吃起来。

不管是在公众场合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