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民营工业发展的实证分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470540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韶关市民营工业发展的实证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韶关市民营工业发展的实证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韶关市民营工业发展的实证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韶关市民营工业发展的实证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韶关市民营工业发展的实证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韶关市民营工业发展的实证分析.docx

《韶关市民营工业发展的实证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韶关市民营工业发展的实证分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韶关市民营工业发展的实证分析.docx

韶关市民营工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韶关市民营工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摘要]民营工业企业是韶关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韶关市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发展过程中,韶关市民营工业存在规模小、经营粗放、技术创新能力弱、经济效益水平低、融资难、发展潜力受限等问题。

为此,首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引导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其次要推进科技创新,促进民营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综合竞争力;第三要切实改善融资环境,努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矛盾;第四要积极为民营企业提供人力资源保障;第五要积极促进民营企业的制度改进,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

  [关键词]民营工业;企业;创新;竞争力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7年度学科共建项目《转变发展方式,构建粤北新型工业化体系》,项目编号:

07GEl0

  [作者简介]赵丽,韶关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教授,经济学硕士,广东韶关512005;刘芳娜,韶关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助教,管理学硕士,广东韶关,512005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23(2008)11-0093-000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广东省韶关市民营工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

民营工业的发展为韶关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是韶关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强大动力源泉,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面对新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重任,营造有利于民营工业快速发展的良好环境,提升民营工业发展的质量,对于促进韶关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关于民营工业界定的说明

  

  什么是民营工业?

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对民营经济作一个界定。

关于民营经济的概念,理论界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目前尚未有统一的认识。

归纳理论界的研究观点,主要有以下三种意见:

(1)民营经济是非国营经济。

这是相对于国营经济而言的,概念十分宽泛,认为凡不是国家或政府经营的经济就是民营经济。

按照这种观点,民营经济的范围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乡镇经济、民营科技经济、股份合作制经济、非国有控股经济、外资经济、国有民营经济、公有民营经济、联营经济等。

(2)民营经济是非国有经济。

这里又有两种看法,一种看法认为,从所有制性质上看,民营经济属于非国有经济的范畴,应包括除国有经济以外的其他一切经济成分;另一种看法则认为,“民营”中的“民”字蕴含着“国民”的意思,外资经济被纳入“民营”不合适,因此民营经济应是除外资经济以外的非国有经济。

(3)民营经济就是非公有制经济。

这是相对于公有制经济角度所作的划分,即民营经济专指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

  由于全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对民营经济进行界定,因此各地在量化民营经济总量时对民营经济的测算口径作了专门规定,《广东省民营经济统计试行办法》于2003年开始执行,2006年又作了进一步修订。

根据广东省统计局的界定,民营经济的统计范围为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以及股份合作制、其他联营经济、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企业中私人控股部分。

据此,我们可以认为,民营经济实质上就是公民投资、公民受益、公民承担风险的经济活动。

而民营工业则是在工业领域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民营经济。

考虑到资料的可得性和完整性,本文主要以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为例进行分析,数据采集根据韶关市统计年鉴口径确定。

  

  二、民营工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多项政策措施扶持下,韶关市民营工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民营工业成为全市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统计,2006年全市共有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178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的45%;从业人员达23193人,占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的19%;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拥有资产总计56.5亿元,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6亿元,完成销售收入53.5亿元,上缴税金2.3亿元。

2006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166.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2.3亿元,其中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13.6亿元,约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6%(见表1)。

  

  

  

(二)中小型企业一统天下

  目前,韶关市民营工业企业均为中小型企业(见表2),占全市中小型工业企业的45.8%。

在民营工业企业中,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分别占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数量的3.4%和96.6%。

从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的份额看,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分别占21.1%和78.9%。

从企业拥有资产情况看,2006年民营工业企业户均总资产3172.9万元,平均固定资产净值1021万元,户均流动资产平均余额1506万元,说明韶关市民营工业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亟待组织成大兵团参与市场竞争。

  

  

  (三)重工业民营企业占优

  从企业数量上看,178家企业中有126家分布在重工业领域,比重高达70.8%;从资产总额来看,重工业民营企业资产总额占规模以上民营工业总资产的比重接近80%;从增加值份额看,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中75%以上的增加值来自重工业;从销售收入上看,重工业民营企业销售收入占规模以上民营工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超过77%。

显然,重型化是韶关市民营工业的一个明显特点。

  

  (四)民营工业行业分布较为集中

  2006年全市有126家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分布于制造业领域,比例高达91%,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纺织业分列前四位,四大行业企业数占民营制造业企业数的比重达50%。

2006年民营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1.8亿元,占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6.5%,按增加值排序,金属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以及医药制造业位列前五名,增加值总计6亿元,占民营制造业增加值的51.3%。

  

  (五)私营企业成为拉动全市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据统计,2006年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中有私营企业100家,占规模以上民营工业的56.2%:

从业人员11470人,占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从业人员的49.5%;资产总计19.1亿元,占规模以上民营工业总资产的33.8%。

2006年私营工业完成增加值7.2亿元,占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的53%;实现销售收入26.8亿元,占规模以上民营工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超过50%;完成出口交货值2.6亿元,占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出口交货值的60%。

  

  三、民营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纵向比较,改革开放以后韶关市民营工业的确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横向比较,韶关市民营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巨大差距。

究其原因,既有民营工业内部因素的影响,也有外部环境的制约。

归纳起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发展方式较为粗放。

在178家民营企业中,中型企业仅有6家,其余均为小型企业。

企业平均总资产3172.9万元,仅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总资产的23.5%;平均销售收入3006万元,仅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销售收入的26.5%。

显然,韶关市民营工业企业总体上规模偏小,尚未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市场竞争力偏弱,缺乏影响大、带动力强的大企业的引领和带动。

同时,受资金、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以及发展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民营企业科技投入不足,经营比较粗放,由此带来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有所加重。

  二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偏弱,产品附加价值较低。

总体而言,民营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偏弱,新产品开发不足。

据统计,2006年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新产品产值率仅为6%,其新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的比重仅为10.4%,当年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5.6%,比规模以上工业低3.4个百分点,说明民营工业企业的产销衔接不理想。

与此同时,2006年规模以上民营工业的增加值率仅为21.5%,比规模以上工业低了6.1个百分点(见表3),反映出民营工业企业产品附加值不高,企业普遍缺乏高科技含量的产品。

  三是企业经济效益水平低,竞争能力有待提高。

从企业赢利情况看,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赢利能力偏弱,2006年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平均利润106.2万元,远低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平均水平(890.8万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11.3%,比规模以上工业低4.6个百分点。

从运营成本看,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为3.6%,比规模以上工业低5.3个百分点,表明民营工业企业运营成本偏高。

从资本获利能力看,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资本收益率为9.2%,低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3个百分点(见表3),差距也很明显。

  

  四是融资渠道狭窄,企业再生产潜力有限。

融资难是民营企业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韶关市的民营工业融资难问题更为突出。

2006年全市有私营企业及个体贷款为574万元,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中仅占0.03%。

尽管从成文的贷款政策上看,对于各种所有制的企业基本上做到了一视同仁,但是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银行对民营企业贷款仍有很多条件限制,使得众多民营企业仍与银行信贷无缘。

直接融资渠道也有种种限制,民营企业争取上市融资非常困难。

融资担保体系不完善,在帮助民营企业融资方面,还远远不能满足要求。

调查显示,由于融资渠道不畅,目前全市大多数民营工业企业都是以自筹资金作为主要资金来源渠道,主要依靠自身积累进行简单再生产,做大做强受到资金瓶颈的严重制约。

  五是政务环境、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民营经济的发展必须坚持“自我适应、自我创造、自我反省、自我发展”的“四自”原则。

同时政府应该从“无为而治”向“有为助动”转变,提供更为宽松的环境。

在这方面,政府的职能转变还不到位,政策创新也不够及时,法制化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民营工业企业在市场进入机会、资源获取渠道、管制门槛、优惠政策条件下的机会不平等,失去了许多参与市场公平竞争的机会。

此外,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是十分完善,中介机构少,信用度不高,行业协会、商会的作用未能得到有效发挥,极大地影响了民营工业企业的发展。

  

  四、加快民营工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民营企业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

打开民营企业发展之门,增进国有、外资与民营企业的互动能力,借助民资之力,进一步打开山门,快速融入开放经济之中,对于韶关市克服先天的劣势,加快建设粤北区域中心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尽快实现建设粤北中心城市的目标,韶关市应更加充分地发挥民营经济的作用,进一步促进民营工业企业的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产业支撑和持久的动力源泉。

  首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引导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为此,要像支持国有企业那样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更要像重视外资企业那样重视民营企业,真正破除“玻璃门”现象,给予民营企业同等的政策待遇,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要加强面向民营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民营企业提供多层次、多渠道、多功能、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网络,帮助民营企业提高自我创业、自我发展的能力。

要客观公正地看待和评价民营企业早期发展中的某些与当时规则相冲突的行为,消除“原罪”问题争论带来的消极影响,保障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公正性。

要进一步完善帮扶措施,引导支持民营工业企业进入大企业集团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形成一批专业化水平高、配套能力强的本土企业群,提高民营企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率。

  其次,推进科技创新,提高民营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市场竞争是产品的竞争,更是科技创新的竞争,民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

当前,韶关市民营工业企业发展方式比较粗放,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较低,经济效益较差。

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自主创新为先导,加快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

因此,要积极引导和鼓励民营企业进行自主创新,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档次和附加价值,提升企业的赢利能力。

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大力支持科技水平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本地有一定优势的项目,对于那些技术含量低、高消耗、对环境有破坏作用的项目要坚决予以禁止,促使民营企业增强科技创新的动力,提高民营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推进科技创新,既要鼓励民营企业进行自主创新,使民营企业成为科研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同时又要引导民营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减少科技创新的风险,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的产业化进程。

  再次,切实改善融资环境,努力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的矛盾。

针对民营企业发展中的融资“瓶颈”,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解决:

一是要建立、规范和完善面向民营企业的融资担保体系,实施民营企业融资担保制度。

在这方面,可以考虑组建一些政府引导型、企业互助性和商业赢利性的信用担保机构,为具有发展潜力的民营企业提供信用担保,解决民营企业贷款过程中信用担保难的问题。

二是要完善民营企业信用体系,建立中小企业诚信档案,实行信用等级评定制度,为银行提供放心贷款奠定基础。

三是积极培育股权融资环境,为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创造条件。

  第四,积极为民营企业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不是“资本”,而是“人才”。

韶关市民营企业要有大的发展,还必须改变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人力资源素质偏低的状况,大力引进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改善人才结构。

有关部门要为民营企业引进人才做好服务工作,如定期收集民营企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向省内外人才市场发布或组织有关企业定期到省内外招聘;进一步完善面向民营企业的人才市场,为民营企业提供所需要的人才,为民营企业人才的引进提供方便;在地方高校建立民营企业人才培训中心,为民营企业的员工提供培训,以提高人员的素质等。

应当注意的是,人才不但要引进来,还要留得住、用得好。

因此,民营企业应建立健全完善的人才评价标准,引入人才竞争和激励机制,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重视引进人才的培养,敢于把优秀人才放在关键岗位,做到人尽其才。

同时,要制定引进人才的可持续性政策,既为人才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又为人才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使他们可以全身心地为企业发展服务。

  第五,积极促进民营企业的制度改进,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

目前,许多民营企业是出资人实行家族式管理,投资者与经营者一体化。

这种方式在市场经济秩序和法制建设尚待完善的情况下确实能够促进企业发展,但当企业具备一定规模寻求再发展时,家族式管理模式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

因此,应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治理结构,实现家族式企业向现代企业的转变,提高其决策水平和决策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