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直第二小学校本课程实施经验总结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469277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直第二小学校本课程实施经验总结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市直第二小学校本课程实施经验总结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市直第二小学校本课程实施经验总结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市直第二小学校本课程实施经验总结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市直第二小学校本课程实施经验总结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直第二小学校本课程实施经验总结1.docx

《市直第二小学校本课程实施经验总结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直第二小学校本课程实施经验总结1.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市直第二小学校本课程实施经验总结1.docx

市直第二小学校本课程实施经验总结1

市直第二小学校本课程实施经验总结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在学校实施的“三级课程”的结构。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进一步推进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积极探讨课程改革背景下校本课程实施的途径,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为出发点,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为目标指向,以学校资源及社区资源为载体,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而开发的自主管理的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意在弥补国家和地方课程的不足,增强课程对学校、学生的适应性、选择性和发展性。

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是充分发掘学生个性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途径,也是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

二、课程理念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基本精神为指导,调动学校自主开发课程和自主管理课程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研究、开发校本课程并逐步形成适应地方、学校和学生特殊需要的、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三、课程目标

1、课程发展目标

结合学校、社区资源状况,审视教师能力,学生需求,家长期望,开发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构建符合自己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2、学生发展目标

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可持续发展人才。

3、教师发展目标

提高教师课程意识,增强教师课程开发的能力,使教师不仅成为课程的执行者,而且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管理者,促进教师的专业整体素质提高。

     4、学校发展目标

以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为契机,培养学生特长,发展学校特色,创办特色学校。

四、课程内容

校本课程开发要因校制宜,强调地区和学校的差异性和自主性,满足学生发展的个性需求,可以大范围、多内容、多形式。

 1、人文素养类

 朗读、书法、阅读与写作、古诗文诵读、故事会

 2、科学素养类

 摄影、自然趣味实验小组、科学普及、小发明、小制作。

 3、艺术类

 舞蹈、声乐、器乐、绘画、书法、手工。

 4、健体类

快乐体育、武术、棋艺、田径队、乒乓球队。

 5、数学类

奥林匹克兴趣小组

 数学趣味游戏活动

 

五、课程开发

1、开发范围

校本课程开发要因校制宜,强调地区和学校的差异性和自主性,满足学生发展的个性需求,可以大范围、多内容、多形式。

2、开发途径

(1)把活动课程提升为校本课程的内容

校本课程是对原来活动课和选修课的继承、规范和发展,有些活动课,特别是一些兴趣小组活动,本身就体现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是校本课程的表现形态,应该用课程开发的理念和程序去审视,并进行筛选、重新开发与规范,把活动课程转变为校本课程。

(2)将学校的课程资源转化为校本课程的内容

学校的课程资源包括图书馆、实验室、电教设备、体育场所、校园环境、教师特长等,这些都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资源,具有经常性和简捷性的特点,尤其是教师资源是开发校本课程的根本所在,要充分利用教师的经验特长,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使教师成为校本课程的开发者、执行者。

(3)把学校的传统与优势项目转化为校本课程的内容

学校的传统与优势项目是学校办学的特色,也是长期办学取得的成果,将学校的传统与优势项目转化为校本课程,既是校本课程的基点,也是校本课程的特点。

(4)把社区资源转化为校本课程的内容

学校所在社区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实验基地,科研单位、工厂、农场、博物馆等,这些基地都是较好的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这些社会资源,开展体验教育、实践教育、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创造条件。

3、开发方式

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式有三种类型:

选用、改编、创编。

课程选用是校本课程开发中最普遍的方式,是教师从校本课程中选择比较适合的课程为己所用;课程改编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或自身的现实条件,对已有的课程进行局部的内容修改或结构调整;课程创编是指教师根据需要与可能而开发的全新课程。

4、开发原则

(1)以学生发展为本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每一所学校都必须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经验,为学生全面而主动的发展提供保障。

(2)与社会、学校相适应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适应当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需求,要适应学生的兴趣需要和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适应教师的专业能力。

(3)发展学校特色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具有地方特色和学校自身办学特色,要充分总结汲取地区和学校在以往办学中的经验,挖掘自身资源潜能,发挥资源优势,充分体现师生开发课程资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互补原则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的有机整体,拥有共同的培养目标,实现不同的课程价值,承担不同的任务,履行不同的责任,从不同的方面促进学生的发展。

因此,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不能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挤占校本课程,也不能将校本课程变为国家规定的文化课程的延伸和补充。

这种互补是课程形态的互补。

(5)教师为主体的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专家。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人,而不是消极的接受者,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5、开发程序

(1)情景分析

情景分析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和基础。

主要涉及明晰学校的培养目标,分析学生的发展需要,评估学校及社区发展的需要,分析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等。

这些要通过问卷、访谈、观察等形式完成。

 

(2)确定目标

确定目标是学校对校本课程所做出的价值定位。

它是在分析与研究需要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的审议,确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制定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等。

(3)组织实施

组织与实施是学校为实现校本课程目标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课程结构,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

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自主申报课程。

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对教师申报的课程进行审议。

审议通过后,编入《学生选修课程目录与课程介绍》。

学生根据自己的志愿选课,选课人数达到一定的数量后,才准许开课。

在此基础上,学校形成一份完整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教师在课程实施之前或过程中,撰写自己承担的课程的《课程纲要》(教师用的材料)。

(4)评价完善

评价是指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价值判断活动。

它包括《课程纲要》的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教师课程实施过程评定,以及《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与改进建议等。

评价要贯穿在课程开发的各阶段。

通过这些评价,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调整、修改《校本课程纲要》,以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和水平。

评价的结果应向相关人员或社会公布。

六、课程管理

1、组织管理

学校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对全校开发的校本课程进行评审与指导。

负责制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主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

开发小组应包括校长、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等。

2、人员管理

校长是校本课程的主要决定者和责任人;教师是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主要力量,对课程的有效实施、学生的质量评定具有专业自主权;学生有权自主选修校本课程、有权对校本课程进行评价和建议;学生家长及有关社区人员有对校本课程的知情权、评价权和建议权。

3、计划管理

学校制订《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审议,审议通过后方可实施。

没有经过审议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不得在学校中实施。

4、教材管理

在校本课程领域,教材、教辅资料未必一应俱全,其详略程度取决于课程形式、教学要求和课时长短。

如果校本课程有教材、教辅资料的,学校应尽量采取可选用教师指导用书,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操作材料或活动器材的方式进行。

如果校本课程有教材、教辅资料,需人手一套的,须报禄丰县教材征订审定领导小组审定通过方可执行。

5、实施管理

(1)学校根据校本课程的设置,可每周统一安排1课时的校本课程的教学时间,也可按科目分散安排,但必须保证校本课程的课时,并要把校本课程的课时安排纳入课程表统一管理。

  

(2)校本课程实施方式要体现学生的年龄特点。

小学1-2年级,根据儿童广泛的探究、操作与表现的兴趣,以游戏的形式设置丰富多样的活动课程,在参与性的综合学习中增加体验,培养兴趣,发现特长,避免过早的专门化教育。

小学3—6年级应开发基于学生兴趣和爱好、体现学校特色的课程,采用兴趣小组、主题单元活动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为发展学生特长提供各种机会,避免进行单纯的技能训练。

6、后勤管理

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有必备的设施与经费作支持。

学校应加强图书室、实验室、专用教室等设施的建设,合理配置各种教学设备,为学校课程实施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学校必须设立专项基金用于课程开发与实施,教师培训、设备配置与对外交流等方面。

七、课程评价

学校要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目标确立评价准则,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对课程实施定期进行评价。

主要在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即课程方案设计评价、学校课程实施评价、教师课程实施评价、学生学业成绩评价。

1、课程方案设计评价

课程方案评价的要素主要有:

课程目标是否符合学校的办学宗旨或者说学校教育哲学,目标是否明确、清楚;课程内容的选择是否合适,所需的课程资源是否能够有效获取,内容的设计是否具体有弹性;课程组织是否恰当,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课程评价的方式方法是否恰当;整个课程方案是否切实可行;等等。

2、学校课程实施评价

要加强对校本课程管理的过程监控和质量检测;

(1)听取学校开展校本课程工作汇报;

(2)对校本课程授课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调查;

(3)对学校校本课程工作进行调查,听取学校教师对学校校本课程工作的评价;

(4)检查学校校本课程的档案资料;

(5)对学校校本课程专项经费的运用情况进行检查。

3、教师课程实施评价

教师课程实施评价主要是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定,主要包括:

教学的准备、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方面的评价,评价要有利于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

4、学生学业成绩评价

校本课程不宜采用书面方式的考试或考查,可采取等级加评语的方式。

 

(1)学生上课出勤率评价,计为学时学分。

出勤率低于60%无学分,超过90%,计满分。

该项目占学业总成绩的20%。

(2)平时课业完成情况评价,计为课业学分。

占学业总成绩的40%。

(3)课程结业成绩。

计为成绩学分。

占学业总成绩的40%。

学生最终学习成绩评定按优、良、中、差等级确定。

对积极开展校本课程、成绩优异的学校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为鼓励教师参与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学校要适当加大教师校本课程成绩在评价教师素质方面的权重,并与教师的年度考核、评先评优等工作结合起来。

 

市直第二小学校本课程实施经验总结

 

新密市市直第二小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