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模化学单选专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463309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72.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模化学单选专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二模化学单选专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二模化学单选专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二模化学单选专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二模化学单选专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模化学单选专题.docx

《二模化学单选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模化学单选专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模化学单选专题.docx

二模化学单选专题

1.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铁锅生锈     B.水的蒸发    C.粮食酿酒   D.酒精燃烧

2.以下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生理盐水   B.牛奶   C.蒸馏水   D.泥浆水

3.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A.氧气和液氧B.金刚石和C60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D.水和双氧水

4.高锰酸钾(KMnO4)在生活中常被用作消毒剂,其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

A.+7B.+5C.+4D.+2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6.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氧化物的是( )

A.大理石、二氧化锰      B.胆矾、氧化铜 

C.澄清石灰水、氯酸钾          D.碳酸钠、液态氧

7.某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又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该溶液的pH是()

A.等于7B.小于7C.大于7D.无法确定

8.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产生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有大量白色气体生成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

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并放出大量的热

9.如右图所示,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一会儿后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

从着火燃烧的高层房间中逃离,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

A.用湿毛巾捂住鼻子B.成站立姿势跑出

C.湿毛巾捂住鼻子沿墙角伏低身子迅速爬向门外D.打开窗户跳出

10.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3个铁原子—3(Fe) B.氦气—He2C.硫酸铁—FeSO4D.2个水分子—2H2O

11.通过化学式“H2O2”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①表示过氧化氢(双氧水)这种物质②表示1个过氧化氢分子③知道过氧化氢属于氧化物④知道过氧化氢相对分子质量为34⑤知道过氧化氢的摩尔质量为34克⑥表示过氧化氢由两个氢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⑦知道过氧化氢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

16⑧表示一个过氧化氢分子是由1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构成

A.①②③④⑦B.①②③④⑥⑦C.①②③④⑤⑦D.①②③④⑦⑧

12.单晶硅是制作电子集成电路的基础材料。

工业上通过以下反应将自然界的二氧化硅(SiO2)转化为硅:

2C+SiO2

Si+2CO↑,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硅发生了氧化反应          B.碳发生了还原反应

C.一氧化碳作还原剂              D.二氧化硅作氧化剂

13.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A.将混合气体点燃B.将混合气体通过入炽热的氧化铜中

C.将混合气体通入水中D.将混合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

14.下列各组气体混合后点燃,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A.一氧化碳、氧气  B.氢气和空气   C.天然气和空气   D.一氧化碳和氢气

15.一氧化氮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

在实验室中收集一氧化氮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A.排水集气法                 B.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C.向下排空气集气法           D.向上排空气集气法或排水集气法

16.关于分子、原子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间有间隙,原子间没有间隔B.原子是不能再分的微粒

C.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D.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

17.实验室取相同物质的量的下列各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消耗氧气最少的是()

A.Fe B.H2      C.P D.S

18.化学概念间在逻辑上有下图所示的部分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包含关系:

 并列关系:

  交叉关系:

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B.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C.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D.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19.对于化学上“1+1是否等于2”的讨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00C时,1g饱和食盐水中加入1g食盐后,所得溶液的质量等于2g

B.1g大理石和1g稀盐酸反应后溶液的质量等于2克

C.1L酒精和1L水混合后溶液的体积等于2L

D.1摩尔碳与1摩尔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2摩尔一氧化碳

20.有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M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后,氧化铜由黑色变成亮红色,剩余气体依次通过白色无水硫酸铜和澄清的石灰水后,前者显蓝色,后者变浑浊,则M的组成是()

A.可能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B.可能是一氧化碳和水蒸气

C.一定是氢气和一氧化碳D.一定是氢气和二氧化碳

2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酱油B.蒸馏水C.牛奶D.食醋

22.下列在厨房中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的是……………………………………………()

A、西瓜榨汁    B、食物腐败       C、铁锅生锈      D、煤气燃烧

23.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24.日常生活中含氟牙膏、高钙牛奶中的“氟”和“钙”是指……………………………(  )

A、单质         B、分子         C、原子          D、元素

2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硫粉B、镁条C、木炭D、铁丝

26.可以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A、试管B、集气瓶C、烧杯D、锥形瓶

27.以下有关玻璃捧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蘸取试液B、搅拌溶液C、研磨固体D、引流液体

28.水果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你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之间有间隔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的体积很小

29.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B、NaOHC、H2SO4D、SO2

30.下列化学符号表示2个分子的是………………………………………………………()

A、2HB、2NaC、O2D、2H2O

36.下列物质中氧元素只以游离态存在的是……………………………………………()

A、液氧B、空气C、水D、氧化镁

37.2009年11月首届“世界低碳与生态大会暨技术博览会”在我国举行。

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

A、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B、大力发展火力(用煤作燃料)发电

C、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D、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38.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的读法和写法都正确的是………………………………………()

A、碳酸钠NaCO3B、胆矾CuSO4·5H2O

C、氧化铁FeOD、氢氧化铝Al(OH)2

39.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电解水属于分解反应

B、电解时两个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

C、电解时试管b中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D、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4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41.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氧气可以供给呼吸,维持生命活动

D、夏天鱼池内放增氧泵,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溶解量减少

42.下列关于“碳及碳的化合物”说法中,正确的是………………………………………()

A、C、CO和CO2都具有还原性

B、紫色石蕊试液可以区分CO和CO2

C、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物质,性质相同

D、某物质X经实验测定,它只含有一种元素,则X一定是单质

43.下列各种情况下,无化学反应发生的是…………………………………………( )

A、石灰水长期暴露在空气里B、无水硫酸铜露置在空气里

C、常温下,木炭与氧气接触D、一氧化碳被吸入身体

4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B、1mol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1mol碳原子和2mol氧原子

C、1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2g

D、1mol碳酸钙在高温下充分煅烧,理论上可以生成2mol二氧化碳

45.草酸(H2C2O4)在一定条件下受热会发生分解,某同学对分解产物的可能组合进行了多种假设:

①H2、CO②H2、CO2③H2O、CO④H2O、CO2⑤H2O、CO、CO2根据你的推理,在这些假设中不可能成立的是………………………………………………………()

A、①②③B、①④⑤C、①③④D、②④⑤

46、在互联网上用Coogle搜索“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时,可搜索到被曝光的事件中一定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

A.用毛发水、酱色、水、盐等兑制成“假酱油” 

B.用工业石蜡等涂抹在瓜子表面给瓜子“美容”

C.用硫磺燃烧法熏蒸粉丝   

D.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假奶粉”

47.图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检验氧气和验证其性质的装置。

其中错误的是(   )

48、有关分子、原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C、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D、原子是不能再分的一种微粒

49、分子数均为6.02×1023个的H2、N2、CO的质量比是() 

A.1∶1∶1    B.2∶2∶1 C.1∶14∶14    D.1∶7∶7

50、硅材料是太阳能电池及电脑芯片中不可缺少的材料,下面是硅生产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反应:

该反应中作还原剂的是()

A、SiO2B、2CC、COD、C

5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6.02×1023个原子

B.0.012kg12C含有约6.02×1023个碳原子

C.在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时,应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

D.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52、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秒内产生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53、实验室加热约150mL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是()

A.①③④⑥B.②③④⑥C.①③④⑤D.②③⑤⑥

54、甲醛(化学式为CH2O)是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成分,关于甲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醛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水分子构成的

B.甲醛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

2:

1

C.甲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D.甲醛是由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55、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

A.熟石灰、酒精B.自来水、铁钉

C.石灰水、蒸馏水D.蒸馏水、稀硫酸

56、下列有关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57、下面是4位同学对“化学与健康”这一话题发表的见解,其中正确的是()

58、2009年2月9日,正值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由于违规燃放烟花,引起央视新址配楼发生大火,损失惨重。

经公安消防官兵用高压水枪最终扑灭了大火。

水能灭火主要是()

A、水隔绝了空气

B、水蒸气吸热,使可燃物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C、水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离了可燃物

D、水蒸气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59、上海承诺实现“无烟世博”,并将在2010年3月实施禁烟条例,对场所最高罚3万元。

据科学资料分析,烟草燃烧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尼古丁(化学式为C10H14N2)、一氧化碳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

B.尼古丁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0∶14∶2

C.吸烟只影响自己的健康,不影响他人的健康

D.边吸烟边喝酒可以减少对健康的损害

60、2molX2跟3molY2正好完全反应,化合生成2molZ,则Z的化学式为()

A.X2Y3B.X3Y2C.XYD.XY3

61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动物呼吸B、酿造米酒C、食物腐败D、红磷燃烧

62、实验室用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加热制氧气,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前后()

A.质量略减少B.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改变

C.所含元素的化合价改变D.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增大

63、t℃时,将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200克恒温蒸发25克水或加入4克A物质,都恰好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则该温度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

A、2克/100克水B、4克/100克水C、16克/100克水D、32克/100克水

64、等物质的量的下列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得到二氧化碳质量最多的是()

A、COB、CH4C、C2H2D、C3H8

65.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

现将两试管分别装入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再放进盛有冰水的烧杯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B、试管里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C、乙溶液中剩余的固体减少D、试管里甲、乙两溶液中的溶质都减少

6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铝B.氧C.硅D.铁

67.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氢气

68.下列符号里的“3”,表示分子个数的是

A.3H2B.NH3C.3HD.O3

69.关于钡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A.BAB.baC.bAD.Ba

70.氧气广泛用于炼钢、焊接或切割金属等,这些应用依据氧气的性质是

A.不易溶于水B.密度比空气略大C.无色、无味的气体D.与其他物质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

71.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中含有碘酸钾(KIO3),其中碘酸钾中碘元素化合价是

A.+1B.-1C.+5D.-5

72.“绿色能源”是当今人类理想的能源,不属于“绿色能源”的是

A.石油B.地能C.太阳能D.氢能

73.厨房里常发生的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面包发霉B.煤气燃烧C.榨取果汁D.用食醋除水垢

74.生活和学习中常接触到的物质可以看成纯净物的是

A.空气B.大理石C.铅笔芯D.生石灰

75.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A.CO和CO2B.金刚石和石墨C.冰和干冰D.液氧和氧气

76.根据下表判断,肉类变质过程中酸碱性的变化趋势是

名称

新鲜肉

次鲜肉

变质肉

pH

5.8~6.2

6.3~6.6

>6.7

A.酸性变弱B.酸性变强C.酸性不变D.碱性变弱

77.下列物质溶解于水,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A.NaHCO3B.NH4ClC.Na2CO3D.NaCl

78.关于燃烧与灭火说法正确的是

A.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反应B.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物质就会燃烧

C.任何物质燃烧都可以用二氧化碳扑灭D.着火点就是物质开始燃烧的地方

79.在反应C+H2OCO+H2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A.CB.H2OC.COD.H2

80.如图为某物质的分子模型示意图,其中“”代表氢原子,“”代表氧原子。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此物质的化学式为HOB.此物质和水的元组成相同,且具有相同的元素素化合价

C.此物质的一个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D.此物质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

1

81.能酒精灯加热的实验仪器是

A.集气瓶B.量筒C.烧杯D.水槽

82.在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固体药品的取用B.液体的倾倒C.滴加少量液体D.加热液体

83.下图中的三个实验都是用来说明分子的有关性质的,你认为正确的说法是

 

A.实验1只为了说明分子有质量B.实验2只为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C.实验3只为了说明氨气能够使酚酞变红D.三个实验都是为了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84.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100g水。

该温度下,向100g20%硝酸钾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固体,直至不再溶解为止。

则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约为

A.36.0%B.26.5%C.22.4%D.28.8%

A

B

85.右图是A、B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

现分别向50克A和80克B固体中各加水150克,加热溶解,同时蒸发掉50克水,冷却至T1℃,这时

A.二者均有晶体析出B.只有A析出

C.只有B析出D.A、B两种溶液的质量分数相同

86.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87.下列描述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葡萄酿成酒B.湿衣服晾干C.海水蒸发D.对玻璃片呼气

88.环保型融雪剂的主要成分是醋酸钾(CH3COOK),醋酸钾属于

A.混合物B.化合物C.单质D.氧化物

89.厨房中的下列物质与水混合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白糖B.白醋C.食盐D.大豆油

90.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四氧化三铁是黑色固体B.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

C.氨水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D.碳酸钠粉末易溶于水

91.下列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A.氖B.氧C.锌D.磷

92.生石灰在建筑上有广泛用途,其化学式为

A.CaOB.CaCO3C.Ca(OH)2D.CaSO4

93.储存烟花爆竹的仓库应贴上的标志是

 

ABCD

94.单质碳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物质之一,对碳单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包括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B.金刚石和石墨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C.单质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常温下的单质碳是稳定的

95.正确的实验操作是

 

A.过滤B.闻气体气味C.检查装置气密性D.给液体加热

96.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电解水属于分解反应

B.电解时产生的氢气体积小于氧气体积

C.电解时两个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

D.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97.关于净化水的单一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过滤B.吸附C.蒸馏D.静置沉淀

98.常温常压下,某气态物质含有2.68×1023个分子,而这些分子又含有8.04×1023个原子,则该物质是一种

A.单质B.化合物C.混合物D.以上都有可能

99.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

A.S+O2→SO2B.S+O2

SO2↑

C.S+O2↑

SO2D.S+O2

SO2

100.森林或草场发生火灾时,救火的措施之一是在火场附近的周围铲除一定宽度的树木和草类,形成一道“防火墙”,其原理是

A.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B.使可燃物与火源隔离

C.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D.使树木草类变为不可燃物质

101.下列实验操作中,“先”与“后”的顺序不正确的是

A.制备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做氢气可燃性实验时,先检验氢气的纯度,后点火

C.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先把导管移离水面,后停止加热

D.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再加质量小的砝码,最后移动游码

10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

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④⑤①②③B.①②③④⑤C.③④①②⑤D.②①④③⑤

103.下列微粒符号中,对“2”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2Cu中的“2”表示2个铜元素

B.2CO中的“2”表示2个一氧化碳

C.H2S中的“2”表示1个硫化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D.Al2(

4)3中化学式上方的“2”表示硫元素为-2价

104.关于原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原子可以构成分子B.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

C.原子内部还有很精细的结构D.原子的质量就是相对原子质量

105.描述正确的实验现象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B.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有黄色火焰,有大量白色气体生成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火星四射,有黑色熔融物溅落瓶底

106.下列知识的归纳中,都正确的一组是

A.生活常识B.节约意识

C.安全常识D.环保意识

107.根据反应3NO2+H2O→2HNO3+X,推断X的化学式为

A.N2B.NOC.N2O3D.N2O5

108.下图中能正确反映题中所描述的变化事实的是…………………………………()

 

109.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4

6

111

4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5

0

84

则正确的说法是

A.该反应的反应物为A和CB.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后,生成D的质量为84gD.反应后,待测A的质量为26g

110.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的质量比为11∶9,则该物质的化学式

可能是

A.COB.CH3OHC.C2H2D.C2H4

答案:

1---20BABACBCDCDADBDADBCDB

21-30-36-45BABDDACCDDABBCCBBCBC

46---65CCDCDABACCCCBAADDCDC

66--85ABADDCACDBABABCCDDDC

86--110AABDCCABACBCDDBAACDCDBAD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