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KW背压机汽轮机操作规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461074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000KW背压机汽轮机操作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3000KW背压机汽轮机操作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3000KW背压机汽轮机操作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3000KW背压机汽轮机操作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3000KW背压机汽轮机操作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000KW背压机汽轮机操作规程.docx

《3000KW背压机汽轮机操作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000KW背压机汽轮机操作规程.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000KW背压机汽轮机操作规程.docx

3000KW背压机汽轮机操作规程

第一章汽轮机主要技术规范

第一节主要技术数据

产品代号

D408

产品型号

B3-3.43/0.785

额定功率

MW

3

最大功率

MW

3

额定转速

r/min

3000

旋转方向

从机头看为顺时针

额定进汽压力及变化范围

Mpa

3.43-0.294+0.196﹝绝对﹞

额定进汽温度及变化范围

435+10-15

额定进汽量

t/h

43

额定工况非调整抽汽压力

Mpa

﹝绝对﹞

额定排汽压力及调整范围

Mpa

0.785±0.196﹝绝对﹞

额定工况排汽温度

282

额定工况保证汽耗率

kg/kw.h

14.33

临界转速

r/min

1870

额定转速时振动值

mm

≤0.33﹙全振幅﹚

临界转速时振动值

mm

≤0.15﹙全振幅﹚

汽轮机本体重量

t

16.8

汽轮机检修时最大件重量

t

4.2

转子重量

t

1.677

汽轮机外形尺寸﹙运行平台以上﹚

m

3.948×2.803×2.515

﹙L×W×H﹚

汽轮机中心标高﹙距运行平台﹚

m

0.75

汽轮机安装时最大件重量

t

6.8

第二节调节保安润滑系统

转速摆动值

r/min

≤15

转速不等率

%

4.5±0.5

调速迟缓率

%

≤0.5

排汽压力不等率

%

20

排汽调压迟缓率

%

≤2

空负荷同步器调速范围

%

-4~+7

主油泵压增

MPa

0.6

Ⅰ路脉冲油压与主油泵进口油压差

MPa

0.294

Ⅱ路脉冲油压与主油泵进口油压差

MPa

危急遮断器动作转速

r/min

3300~3360

轴向位移保安装置动作时转子相对位移值

mm

0.7

润滑油压

MPa

0,08~0.12

汽轮机油牌号

GB11120-89

油箱油位报警

油位高

+100

油位低

-150

第三节整定值

排汽安全阀动作压力

MPa

~1.22﹙表﹚

轴向位移遮断器正常位置时控制油压

MPa

见试验曲线

轴向位移遮断器动作时控制油压

MPa

0.245﹙表﹚

 

润滑油压降低保护

报警

MPa

0.055﹙表﹚

低压电动油泵投入

MPa

0.04﹙表﹚

停机

MPa

0.03﹙表﹚

电动盘车不得投入

MPa

0.015﹙表﹚

 

轴承温度升高保护

报警

65﹙回油温度﹚

85﹙轴瓦金属温度﹚

停机

70﹙回油温度﹚

100﹙轴瓦金属温度﹚

高压电动油泵自动启动时主油泵出口压力

MPa

0.45﹙表﹚

高压电动油泵自动关闭时主油泵出口压力

MPa

0.55﹙表﹚

第四节主要辅助设备

主油泵

台数

1

压增

MPa

0.6

流量

l/min

540

高压电动油泵

型号

65AY-50

台数

1

杨程

m

60

流量

m3/h

25

交流辅助油泵

型号

KCB300

台数

1

压力

MPa

0.36

流量

l/min

300

直流辅助油泵

型号

KCB300

台数

1

压力

MPa

0.36

流量

l/min

300

注油器(Ⅰ)

台数

1

出口油压

MPa

0.069

出口油压

MPa

冷油器

型号

表面式

台数

2

冷却面积

M2

12.5

冷却油量

l/min

400

冷却水量

t/h

45

冷却水温(max)

33

水阻

MPa

0.011

冷却管材料

HSn70-1A

冷却管规格

mm

∮12×1

油箱

面积

M3

1.6

油面上真空度

MPa

汽封加热器

型式

两级加热

台数

1

传热面积

M2

20

水侧压力(max)

MPa

1.0

冷却水量

t/h

50

抽汽器工作蒸汽参数

压力

MPa

0.6~1.2

温度

260~435

流量

Kg/h

36

管子材料

0Cr18Ni9

管子规格

mm

∮15×1

第二章汽轮机操作规程

第一节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第一条:

班长或主操在接到汽轮机组启动的操作命令后应:

1.通知副司机及其它岗位有关运行人员。

2.领导进行启动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和启动汽轮机的各项操作,通知启动的时间及从暖管开始后的各项操作记录在运行日志中。

第二条:

值班运行人员在启动前应对全部设备进行详细检查:

1.首先应检查所有曾经进行过检修工作的地方,肯定检修工作已全部结束,工作票已注销,汽轮机本体、各附属设备及周围场地清扫完毕。

2.油管、油箱、冷油器、油泵等均处于完好状态,油系统的任何地方均无漏油现象。

3.肯定油箱油位正常,油质良好,油位计的浮标上下灵活,开启排污放水后严密关闭。

4.检查危急保安器、轴向位移继动器、磁力断路油门均处于断开状态,主汽门、电动隔离门及旁路门处于关闭状态。

5.调速汽门连杆、各螺丝销子等装配完好,各活动支点处油标均注满润滑油,手拉油动机拉杆活动自如。

6.检查同步器在低限位置,调压器伸缩筒内己注满蒸馏水。

7.检查汽轮机滑销系统,记录汽机膨胀始点值。

第三条:

通知电气、热工人员送上热控系统电源,检查各测量指示仪表均处于完好状态,各仪表阀门均处于开启状态,会同电气运行人员试验联系信号及同步器增减方向。

第四条:

检查各系统阀门处于开启或关闭状态。

1.会同热工人员对电动隔离门进行手动、电动开关检查,正常后关闭﹙检查前应确认隔离门前无压力,隔离门前疏水开启﹚。

2.主蒸汽、排汽管道上的电动隔离门、手动隔离门、主汽门关闭,对空电动排汽门开启。

3.排汽管道疏水门、本体疏水门开启,前后轴封漏汽疏水门开启。

4.冷油器进水总门开启、冷油器进水门关闭,出水门开启,冷油器进出口油门开启,备用冷油器进出口油门关闭。

5.轴封加压器疏水门开启。

6.交流油泵进出口门开启。

7.直流油泵进出口开门启。

第五条:

下列情况下,禁止汽轮机启动或投入运行:

1.交流油泵、直流油泵工作不正常时;

2.危急保安器动作不正常、主汽门、调节器动作不正常,有卡涩现象时;

3.调速系统不能维持空负荷运行和甩去全部负荷后不能控制在危急保安器动作转速以下时;

4.危急保安器、危急遮断油门、轴向位移遮断器、磁力断路油门工作不正常;

5.缺少转速表或转速不正常;

6.机组振动超过0.07mm时;

7.油压、油温不符合规定值;

8.盘车发现有不正常声音时;

第六条:

汽轮机具备启动条件后,班长或或司机向主管报告并通知锅炉运行人员准备暖管。

第二节暖管﹙电动隔离门前﹚

第七条:

逐渐开启主蒸汽母管至汽轮机电动隔离门旁路门,逐渐提升管道内压力到0.2~0.3mpa﹙表﹚,暖管10—20分钟后,以0.1~0.15mpa﹙表﹚分钟压力提升速度升至正常压力,汽温提升速度不超过5℃/min。

在升压过程中,应根据压力和温度适当关小直接疏水门并检查管道膨胀和支架状况。

第三节启动辅助油泵及盘车装置,在静止状态对调速、保安系统进行检查

第八条:

启动直流油泵或交流润滑油泵,检查出口油压为0.36mpa﹙表﹚,润滑油压不低于0.3mpa,各轴承均有正常油流,油系统管道等处没有漏油现象,检查完毕停止直流油泵。

第九条:

启动交流高压油泵,检查出口油压为0.66~0.54mpa﹙表﹚,润滑油压不低于0.06mpa。

第十条:

放尽冷油器冷油器油侧空气,为此打开油侧放气考克,待有油排出后再关闭。

第十一条:

检查投入一台冷油器油侧进出口油门,另一台作备用。

第十二条:

启动盘车装置为此应:

1.检查电动机旋转方向,停下电机。

2.旋转盘车电机上的手轮,同时逆时针转动盘车手柄至“啮合”位置,启动盘车。

3.投入盘车时,注意开启盘车装置的润滑油旋塞。

4.听测汽轮机内部及各轴承处有无不正常声音。

第十三条:

静止状态下试验调速、保护系统性能。

1.挂上危急保安器、轴向位移继动器、磁力断路油门,开启自动主汽门,注意有无卡涩现象,当主汽门开启三分之一后,打击危急保安器,检查主汽门及调速汽门关闭情况,正常后用手轮关闭主汽门。

2.挂上危急保安器,将主汽门开启三分之一,手拉轴向位移继动器把手,检查主汽门及调速汽门关闭情况,正常后用手轮关闭主汽门。

3.投入轴向位移继动器,将主汽门开启三分之一,手按磁力断油门按钮检查主汽门及调速汽门关闭情况,正常后,用手轮关闭主汽门,磁力断油门复位,投入磁力断油门保护。

第十四条:

磁力断油门连锁动作试验。

分别投入轴向位移保护、润滑油压低保护、轴承温度高保护、轴瓦金属温度高保护,人为调整上述保护参数至极限值,检查磁力断油门应自动动作,主汽门、调速汽门关闭,正常后关闭主汽门。

第十五条:

低油压保护试验。

投入交流油泵、直流油泵连锁开关,当润滑油压降至0.055mpa时报警,当润滑油压降至0.04mpa时,交流油泵自启动,当润滑油压降至0.03mpa时,直流油泵自启动,当润滑油压降至0.02mpa时,磁力断油门动作、主汽门关闭,当润滑油压降至0.015mpa时,停止盘车装置。

试验结束启动交流油泵,投入盘车装置,检查自动主汽门在关闭位置,危急保安器在脱扣位置。

第十六条:

检查试验正常后,逐渐开启电动隔离旁路门,将主汽门前压力升至正常值,然后全开电动隔离门,关闭旁路门。

第四节动转冲子

第十七条:

冲动汽轮机转子前应进行下列工作:

1.检查进入汽轮发电机组各个轴承的油流是否正常,油温不应超过40~45℃,

也不低于25℃,润滑油压均在正常范围内。

2.询问电气发电机是否已具备启动条件。

第十八条:

开启自动主汽门冲动转子,转子冲动后立即关闭主汽门,仔细倾听机内声音。

当发现通流部分以及轴封、主油泵、轴承等处有不正常声音时,应立即仃止冲转,待查明原因并排除后方可再次冲转。

第十九条:

当一切正常后逐渐开启主汽门,提升转速维持在300~500r/min暖机20~30分钟,注意各轴承的温度及各部位的膨胀、振动情况。

第二十条:

投入汽封加热器,调整加热器内压力为0.097~0.099mpa。

第二十一条:

当轴承进口油温高于40~45℃时,将冷油器投入运行,冷油器出口油温保持在35~45℃。

第二十二条:

低速暖机后,肯定机组一切正常,可逐渐开大主汽门,将转速升到1000~1200r/min,保持40~80分钟,再次检查:

1.油温、油压、油箱油位;

2.各轴承的温度及回油情况;

3.交流油泵的工作情况;

4.汽轮机各部位的膨胀情况;

5.上、下汽缸的温差,应不超过50℃。

第五节在全速状态下对调速系统和保护系统的检查

第二十三条:

一切正常后,升速暖机,迅速平稳地越过临界转速﹙1870r/min﹚,然后以300r/min的速度提升转速到调速系统动作转速。

第二十四条:

在提升转速过程中应注意检查:

1.油系统油温、油压、油流、油箱油位等情况。

在汽轮机启动时如发现交流油泵不正常,如油压低,发生异音等应启动直流油泵并停机;

2.汽轮机组各轴承的振动和本体内部声音,当发现振动超过0.05mm时,应降低到振动消除时的转速并保持一段时间,等振动消除后再提升转速;

3.机组热膨胀数值,当发现膨胀不正常时,应仃止升速进行检查,并通知主管。

4.发电机入口风温达到35℃投入空冷器,保持入口风温在25~35℃

5.主汽温度400℃以上时,关闭主蒸汽管道疏水门。

第二十五条:

汽轮机全速时,停止交流高压油泵,检查主油泵出口压增为0.6mpa,脉冲油压与主油泵进口油压差为0.294mpa,否则应进行调整。

第二十六条:

各保安装置分别动作,检查主汽门、调节汽门是否快速关闭。

第二十七条:

分别手动、电动操作同步器,检查汽轮机转速应平稳升降﹙2880~3180r/min﹚,调节汽门不应有卡涩现象,然后维持汽轮机转速3000r/min。

第二十八条:

空负荷运行正常后,对调速保安系统进行下列试验:

1.危急保安器试验,检查主汽门及调速汽门关闭情况;

2.轴向位移试验,检查检查主汽门及调速汽门关闭情况;

3.磁力断路油门试验,检查检查主汽门及调速汽门关闭情况;

4.测定同步器高、中、低限。

第二十九条:

调速保安系统试验方法:

1.危急保安器试验:

手打危急保安器按钮,检查主汽门及调速汽门应迅速关闭,旋紧主汽门操纵座之手轮,挂上危急保安器,缓慢开启主汽门1/3开度,维持机组空运转运行。

2.轴向位移继动器试验:

手拉轴向位移继动器把手,检查轴串油压降至零,主汽门及调速汽门迅速关闭。

旋紧主汽门操纵座之手轮,投入轴向位移继动器,逐渐开启主汽门1/3开度,维持机组空运转运行。

3.磁力断路油门试验:

手按磁力断路油门按钮,检查主汽门及调速汽门应迅速关闭,旋紧主汽门操纵座之手轮,按钮复位,逐渐开启主汽门1/3开度,维持机组空运转运行。

4.测定同步器高、中、低限转速:

向增﹙或减﹚负荷方向手摇同步器手轮,测定且记录同步器高、中、低限刻度及对应转速﹙低限转速2700r/min,中限转速3000r/min,高限转速3210r/min﹚,用同步器将汽轮机转速调至3000r/min。

第三十条:

下列情况下,应进行超速试验:

1.汽轮机第一次起动;

2.汽轮机大修后;

3.停机一个月后或运行2000小时以上。

危急保安器超速试验应在同一情况下进行三次,前两次动作转速差不应超过18r/min,第三次和前两次平均相差不超过30r/min。

冷态启动的机组需要作超速试验,应在额定转速下暖机1~2小时后才能进行。

第三十一条:

超速试验注意事项:

1.试验应在专人指挥下进行;

2.手击危急保安器试验应合格,主汽门及调速汽门关闭严密;

3.检查机头转速表及手携式转速表、主油泵出口油压表等表针应准备完好。

第三十二条:

超速试验的步骤:

1.向增负荷方向手摇同步器手轮,均匀提升转速,当同步器已摇到头转速尚未达到动作转速时,用小板手慢慢拧紧高压错油门调整螺栓,继续均匀提升转速,当转速达到3300r/min至3360r/min,危急保安器应自动动作;

2.当转速超过3360r/min而危急保安器拒绝动作时,迅速手击危急保安器,停机调整后再继续进行试验。

3.当转速未到3300r/min危急保安器就已动作,应停机调整,再进行试验。

4.危急保安器自动动作后,将主汽门手轮、错油门及同步器恢复原位,待转速降至3000r/min以下后,再投入危急保安器,重新开启主汽门,使汽轮机转速恢复正常。

第三十三条:

机组大修后及轴向位移继动器检修后,应进行轴向位移继动器的自动

动作试验。

第三十四条:

轴向位移继动器自动动作试验注意事项:

1.试验应在专人指挥下进行,试验人员分工明确。

2.手动轴向位移继动器正常,主汽门及调速汽门能迅速关闭。

3.轴串油压表等表计准确完好。

第三十五条:

轴向位移继动器自动动作试验方法:

1.顺时针方向缓慢拧动轴向位移继动器节流孔的调整螺丝,轴串油压均匀下降,当下降到0.25MPa时,轴向位移继动器应自动动作,主汽门及调速汽门应迅速关闭。

2.如动作不正常,应停机进行调整后在进行试验。

3.如动作正常后,立即关闭主汽门的手轮,将节流孔调整螺丝恢复原位,投入轴向位移继动器,重新开启主汽门,使汽轮机空转运行。

4.轴向位移继动器自动动作试验应在同等条件下进行两次,动作合格后方能正式投入运行。

第三十六条:

排汽并入热网

1.调整背压高入热网压力5%,通知其他岗位准备接通背压排汽,提升背压时,排汽温度升高速度不超过5℃/min。

2.缓慢开启背压排汽管路上的电动隔离阀﹙应先开启旁路阀﹚,同时关闭向空排汽阀,保持背压稳定。

3.关闭主蒸汽管路、背压排汽管路、汽缸本体上的直接疏水门。

第六节带负荷

第三十七条:

汽轮机按电负荷运行:

1.对机组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将同步器切换为电动调整,确认各部正常后通知电气,并向电气发出“注意”“可并列”信号。

2.接到电气“注意”“已并列”信号后,将同步器切换为手动调整,然后用同步器渐渐加负荷至750~1000kw,带负荷暖机15~20分钟。

3.以150kw∕min的负荷提升速度增加负荷。

4.当负荷增至50%额定负荷时,停留30分钟,对机组进行全面检查。

5.一切正常后继续增加负荷。

第三十八条:

汽轮机按热负荷运行:

1.机组并网后,用同步器带上25%的负荷;

2.开启调压器信号管路上的蒸汽门,待蒸汽冲出后,关闭排空气门,开启接调压器的截止阀;

3.旋转调压器上部手轮,使调压器弹簧的压紧螺钉完全松开;

4.投入调压器﹙手把朝下﹚;

5.向加负荷方向慢慢旋转调压器上部的手轮,同时向减负荷方向旋转同步器手轮﹙保持负荷不变﹚至同步器处入空负荷位置,由调压器控制运行;

6.在切换过程中,要注意调节系统与热网压力,应保持稳定;

7.调整调压器,保持排汽压力在规定值;

8.热负荷增减速度不应超过5t/min;

9.注意机组振动情况,当振动增大时,应停止增加负荷,在该负荷下运行30分钟,若振动没有消除,应降低10~15%负荷继续运行30分钟,振动不能消除,应查明原因。

第三十九条:

调压器与同步器禁止同时投入运行。

第四十条:

接带负荷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汽轮机增加负荷时,注意检查油动机动作灵活,无卡涩现象。

2.当转动同步器但负荷不增加时,应停止旋转,在未查明原因之前,应将手轮向减负荷方向退回几圈。

3.在整个接带负荷过程中,应经常注意检查油压、油温、油流、油位以及发电机风温等情况。

4.在由调速器切换为调压器运行过程中,应保持调节系统及背压的稳定,若出现电负荷小于750kw或背压低于0.7mpa时,则不宜进行切换。

5.在整个带负荷过程中,应注意检查汽机热膨胀情况。

第七节汽轮机在运行中的维护和检查

第四十一条:

汽轮机在运行过程中,值班人员应做好以下工作:

1.每小时抄表一次,发现仪表读数与正常数值有差别时,应查明原因。

2.定期对机组进行巡视,注意各轴承温度及油温、油压、油流及振动情况和汽、水、油系统的严密情况。

3.注意对汽轮机进行听音检查,在工况变化、运行方式改变、轴串油压下降、机组有异音及交接班时,必须仔细听音检查。

第四十二条:

对油系统进行检查,并做到:

1.保持管道清洁、畅通、无漏油、定期清洗,切换冷油器。

2.按时放出油箱底部的积水和油垢,补充新油,保持油位正常,滤网无堵塞现象,当滤网前后压差超过0.05mpa时应切换清洗滤网,且定期通知化验人员检查汽轮机油的质量。

第四十三条:

各轴承、调速汽门杆、杠杆活节及前轴承与架间、滑动面定期加注润滑脂。

第四十四条:

每天白班定时将自动主汽门等主要阀门的阀杆上下移动一、二次,防止阀杆卡死,如汽轮机经常带固定负荷,应每天将负荷大小范围变动一下,检查调节汽阀开关情况。

第四十五条:

每周定时对机组进行振动测量。

第四十六条:

注意冷油器的运行情况,保持出口油温正常,为防止漏水到油内,冷油器油侧压力应常大于水侧压力,定期切换冷油器。

第八节正常停机

第四十七条:

班长接到停机命令操作票后应通知各岗位值班员,做好停机前的准备工作,试启交流油泵、直流油泵应正常,转动自动主汽门门杆无卡涩现象。

第四十八条:

以每分钟150kw速度减负荷,减至750kw时,投入调速器,切除调压器,为此:

1.向减负荷方向旋转调压器手轮,同时向加负荷方向旋转同步器手轮,直到调压器退至空负荷位置。

操作时应保持负荷、背压不变;

2.板动调压器侧部手把至切除位置﹙手把朝上﹚;

3.关闭调压器信号管路上的蒸汽截止阀,开启排气门。

第四十九条:

电负荷降至零,接到主控室“注意”“已解列”信号后,注意检查汽轮机能否维持空转,然后手打危急保安器,将主汽门关到低,开始记录惰走时间,测听机内声音。

第五十条:

在停机降速过程中,应严密注意交流高压油泵自启动情况,当主油泵出口油压降至0.6mpa以下,交流高压油泵仍不能自启动时,应迅速手动启动交流高压油泵,保证出口油压在0.6mpa。

第五十一条:

开启电动对空排汽门,关闭电动排汽隔离门,开启汽缸、主蒸汽管道、排汽管道疏水门。

第五十二条:

停止汽封加热器运行:

1.关闭汽封加热器喷射器进汽门,轴封汽进汽门;

2.开启加热器水侧旁路门,关闭进出口水门。

第五十三条:

转子停止转动后,立即启动电动盘车,连续盘车直至转子完全冷却为止。

第五十四条:

关闭空冷器进、出水门,关小或关闭冷油器进水门、出水门。

第五十五条:

连续盘车结束后,停止辅助油泵运行。

第五十六条:

停机后应全面检查,防止汽水漏入汽缸内,造成汽缸转子热变形。

长时间停机,应考虑防腐防冻措施。

第五十七条:

停机后报告主管,并在运行日志中详细记录。

第三章汽轮机事故预防与处理

第一节事故处理的原则

第一条:

汽轮机不论发生何种事故,都首先应迅速细致的进行查明事故的性质,发展趋势,危害程度,然后采取相对的对策,值班人员均要到现场确认,核对必要的仪表指示。

第二条:

不论是紧急停机还是故障停机,在汽机脱扣过程中,值班人员应细听机组内部声音,详细记录惰走情况,特别紧急停机时,尤其需要注意这个问题,当确认内部有不正常的摩擦声音或金属碰击声或惰走时间明显不正常时,禁止再次启动汽机。

第三条:

转速到“0”后应立即启动盘车,倾听汽机内部是否有异常声音。

第四条:

事故处理时,值班人员应在值长、班长指挥下进行处理。

并尽快将事故情况,处理过程向上级汇报。

第五条:

事故处理中,各人员应坚守岗位,互相配合,有关操作命令需复诵无误后再执行。

第六条:

事故处理结束后,带班人员应将所观察到的现象,故障发展的过程和时间,所采取的措施,正确记录在运行日志上。

第二节紧急停机

第七条:

汽轮机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紧急停机。

1.汽轮机转速升高到3330r/min而危急保安器不动作时;

2.机组突然发生强烈振动超过0.07mm时;

3.清楚地听出设备中发出金属声音时;

4.水冲击时;

5.轴封内发出火花;

6.轴承断油或回油温度超过75℃及轴承冒烟;

7.油箱油位突然下降到允许值以下;

8.润滑油压降到0.02mpa﹙表压﹚以下;

9.油系统着火而又不能很快扑灭时;

10.主蒸汽管、排汽管或其他管道破裂不能隔离时;

11.轴向位移超过1.2mm;

12.发电机内冒烟时

13.主汽门阀杆卡住,无法活动;

14.主油泵发生故障;

15.调节系统不稳定或高压油不正常时。

第八条:

因发生故障而必须紧急停机时,司机必须进行下列操作:

1.手按控制盘上“紧急按钮”,切断蒸汽进入汽轮机的一切通路,同时检查自动主汽门、调速汽门是否快速关闭;

2.向主控室发出“注意”“机器危险”信号;

3.检查确认发电机已解列,自动主汽门已脱扣,即关闭自动主汽门手轮;

4.启动电动高压油泵;

5.通知班长和值长,必要时通知主管;

6.完成正常停机的其他操作程序。

第三节故障停机

第九条:

汽轮机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故障停机。

1.汽压、汽温变化超过规定值,而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恢复正常时;汽温高于450℃或达到450℃运行时间超过30分钟或低于360℃时;汽压大于3.9Mpa或小于1.8Mpa时;

2.调速系统连杆销子折断,不能保持正常运行时;

3.因油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