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2 说明书01合同段解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461061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4.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S12 说明书01合同段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S12 说明书01合同段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S12 说明书01合同段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S12 说明书01合同段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S12 说明书01合同段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S12 说明书01合同段解读.docx

《S12 说明书01合同段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12 说明书01合同段解读.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S12 说明书01合同段解读.docx

S12说明书01合同段解读

总说明

宣城地处安徽省的东南部,临近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杭嘉湖绍都市圈等三大基本成熟的都市圈,是全国唯一的一座与江苏和浙江两个发达省份都接壤的城市,与苏南、浙北共同属于“江南”,山水相连,人文相近。

这一独特的区位为宣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优势,因此加大建设通往江浙的交通对宣城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宣(城)广(德)、宣(城)宁(国)高速衔接转换工程建成通车,宣宁高速公路实现全线贯通,标志着我省与泛长三角地区之间再添一条快速通道。

宣城市将全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1小时左右交通圈”。

目前,宣城市境内国省干道等级低、路况差。

同时宣城市与长三角交界,处在三角中部地区的重心位置,但东向出口道路与江浙地方公路无法对接,通而不畅,通往江浙地区的8条国省干线,基本为二、三级公路,9条县道基本为三级公路,其中就包含G318,G318线是宣城市干线公路网横向骨架之一,是东、西向车辆出入市境的重要通道。

G318宣州至广德段,纵贯宣州、郎溪、广德一区二县,全长64公里。

随着宣广高速的建成,宣广高速从此就成为了G318中的一段。

原有老路作为宣广高速的辅道,降为县道X018线,作为区域间县乡公路使用。

老路由于公路等级的降低,投入的建设和养护资金随之大幅减少。

近年来,随着通行交通量的增加,公路负荷日益加重,尽管市公路部门多方筹集资金用于该路的维修和养护,但由于改建年代久远,路况不佳,已难以满足交通量发展的需求。

本项目设计内容包括全部工程(含路线、路基、路面、桥涵、交叉、交通安全设施、环保、绿化等)的勘测工作、施工图设计编制等工作。

本项目主体工程共划分为两个施工合同段:

第一合同段为:

K0+000~K13+070,全长13.070Km;

第二合同段为:

K13+070~K24+812.660,全长11.742660Km;

一、任务依据、设计规范及测设经过

1、任务依据

(1)、《宣城市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纪要》(第155号):

市政府交通建设专题会议纪要。

(2)、安徽省宣城市发改委“关于G318宣城至郎溪十字镇一级公路改建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文件。

(3)、《G318宣城至郎溪十字镇一级公路改建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4)、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标准、规范、规程。

(5)、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

2、采用的设计规范

1>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2002版

2>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2007版 

3>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

4>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

5>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

6>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7>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8>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TD33-2012)

9>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

10>

《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JTGF41-2008)

11>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

12>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

13>

《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土工格栅》(JT/T480-2002)

14>

《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等九项》(JT/T513-521-2004)

15>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GB04-2010)

16>

《公路勘测细则》JTG/TC10-2007

17>

《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C30-2015)

18>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06)

19>

《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D82—2009)

20>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D81—2006)

21>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22>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

23>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

24>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

25>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

26>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

27>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28>

《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JTT4-2004)

29>

《公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238-1999

30>

《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D65—04—2007)

31>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JTGB06-2007)

32>

《公路工程概算定额》(JTG/TB06-01-2007)

33>

《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JTG/TB06-03-2007)

3、测设经过

2015年09月17日,在宣城市组织召开了《G318宣城至郎溪十字镇一级公路改建工程初步设计》评审会,根据专家及宣城市各相关单位意见,并结合初步设计批复意见,我单位随即进行了施工图设计测设工作的布置。

根据初步设计审查会专家组意见,对路线、交叉方案进行调整优化,并报送公司总工办进行了审查。

外业测量工作于2015年09月26日进场,同时召开了专题工作会议,进行专业分组和人员调配,明确岗位职责和技术质量要求。

对影响路线方案的控制工点进行测量,并根据院总工办审查意见,对路线平、纵方案进行优化,确定路线方案,布置构造物,准备定测及详勘互提资料。

在勘测过程中,路线内业组根据勘测进度需要进行资料互提、方案优化及勘测资料的提供和复核工作,测量、桥涵、路基路面组测设人员根据有关规范、规程要求精心勘测,详细收集有关外业资料,各项操作均按精度要求控制,同时对地质勘探单位的工作也进行协调,按照组织与技术接口程序的要求进行资料互提,方便双方开展工作。

为保证勘察质量,我院组织检查组进行了中间检查、外业验收。

根据检查验收意见,进一步在补充调整完善有关资料后结束后完成外业工作。

同时,对路线方案、重点工程设计等向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进行了沟通和交流,广泛征求了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意见。

项目组于2016年3月中旬完成了施工图设计。

二、技术标准及工程规模

(一)、技术标准

1、主线

(1)、公路等级及设计速度:

根据初步设计批复,全线按一级集散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80km/h,路基宽24.5米。

十字镇段兼顾城市主干道标准,设计速度60Km/h,红线宽度为40米。

(2)、一般路段路基宽度:

0.75m(土路肩)+2.5m(硬路肩)+2×3.75m(行车道)+0.5m(路缘带)+2m(中央分隔带)+0.5m(路缘带)+2×3.75m(行车道)+2.5m(硬路肩)+0.75m(土路肩)=24.5米

毛家店段(K16+093.5~K18+228.8)受两侧房屋影响,压缩路基宽度为:

0.75m(土路肩)+1.5m(硬路肩)+2×3.75m(行车道)+0.5m(路缘带)+1m(中央分隔带)+0.5m(路缘带)+2×3.75m(行车道)+1.5m(硬路肩)+0.75m(土路肩)=21.5米

十字镇段(K22+085.730~K24+812.660)路基宽度:

3m(人行道)+4m(非机动车道)+3.5m(绿化带)+0.5m(右路缘带)+2×3.75m(行车道)+0.5m(左路缘带)+2m(中央分隔带)+0.5m(左路缘带)+2×3.75m(行车道)+0.5m(右路缘带)+3.5m(绿化带)+4m(非机动车道)+3m(人行道)。

道路红线宽40m。

桥梁宽度:

与路基同宽;

(3)、桥涵设计汽车荷载等级:

公路-Ⅰ级;

(4)、设计洪水频率:

路基、大、中、小桥及涵洞为1/100。

主要技术指标详见下表:

主要技术指标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标准指标

1

道路等级

一级集散公路,双向四车道

2

设计速度

km/h

80/60

3

路基宽度

m

一般路段:

24.5米

毛家店段(K16+093.5~K18+228.8):

21.5米

十字镇段(K22+085.730~K24+812.660):

40米

4

荷载等级

公路-I级

5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g

0.05

6

设计洪水频率

路基,大、中、小桥及涵洞为1/100

7

路面类型

沥青混凝土

2、分离立交设计标准

(1)主线上跨

通道(桥):

汽车、收割机通道≥4米,部分农用机车≥3.2米,拖拉机通道≥2.7米,人行通道(兼排水)≥2.2米,一般人、机孔通道净宽采用4米,重要村道处的机孔通道净宽采用6米,其他视情况增减;

净宽均严格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及《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的要求执行。

(2)主线下穿

主线下穿各级公路的净空标准:

主线下穿各级公路的净空高度均按≥5米控制;

车行天桥:

车道荷载等级采用公路-II级,技术标准参照三级公路(路基8.5米)相关标准执行,并同时设置防落网;

净宽均严格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及《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的要求执行。

(二)、工程规模(第一合同段)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公路等级

一级公路

2

路线总长

Km

24.813

第一合同段(K0+000~K13+070)

3

设计速度

Km/h

80

4

占用土地

912.5

新征用地836.2亩

5

拆迁建筑物

m2

20896.51

6

路基宽度

m

24.5

7

土方

填方

1000m3

580.103

挖方

1000m3

485.608

8

平均每公里土石方

1000m3

74.74

计价方

9

防护工程

浆砌片石

1000m3

2.496

现浇混凝土

1000m3

5.696

混凝土预制块

1000m3

0.138

草灌混植

1000m2

80.836

10

沥青混凝土路面

1000m2

289.295

11

中桥

m/座

45/1

12

小桥

m/座

60/3

13

涵洞

m/道

51

14

与公路平面交叉

9

渠化

15

车行天桥

1

16

通道

4

17

绿化

Km

13.070

18

洪林服务中心

1

K11+950附近

19

治超卡点

1

三、路线起讫点、路线走向、中间控制点、全长、沿线主要城镇、河流、公路及铁路等

1、路线起讫点及路线走向

(1)路线起点:

本项目的起点设置于宣广高速九女枢纽东侧马家湾村,与阳德路延伸段(已设计完成)设计终点相接。

(2)路线终点:

终于十字镇南部,与已建成的定十路相接,实际路线终点为K24+812.660,其中工程实施终点为K23+873.342;

(3)路线走向:

项目起点位于宣广高速九女枢纽东侧马家湾村,与阳德路延伸段(已完成设计)终点衔接,沿老路经螺丝岗、谭家湾,至麻姑山林场附近向叶家湾南侧绕避叶家湾村,并在孙村湾林场前回至老路,继续沿老路经陈家岭,至营盘附近结合洪林镇规划,由洪林镇规划中外环路布线,并在黄家桥村南侧回至老路,之后沿老路经朱堂铺、毛家店,至广林铺后结合十字规划,向南经广林铺村,在胡村沟与十字镇规划中文昌路相接,沿文昌路规划轴线布线,终点与定十路相交。

2、中间控制点、全长

中间控制点:

主要中间控制点有阳德路、麻姑山林场、叶家湾、洪林镇、洪林农业示范园、毛家店、高家宕水库、十字镇规划、S214、定十路等。

路线全长24.813Km,其中工程范围全长23.873Km。

3、沿线主要城镇、河流、公路及铁路等

(1)沿线经过孙埠镇、麻姑山林场、洪林镇、十字镇、毕桥镇

行政区划

沿线起始桩号

长度(Km)

宣城市宣州区

孙埠镇

K0+000

K3+340

3.339593

省级

麻姑山林场

K3+340

K4+450

1.11

宣城市宣州区

洪林镇

K4+450

K13+070

8.62

宣城市郎溪县

十字镇

K13+070

K17+240

4.17

K18+400

K24+812.660

6.41266

毕桥镇

K17+240

K18+400

1.16

(2)沿线主要河流

沿线经过的主要河流有沙河,主要位于宣州区洪林镇境内,经洪林镇最终流入南漪湖。

(3)沿线主要公路及与本项目的关系

1)沿线主要公路

国道318环城段:

G318环城段在宣城东部接宝城路,对接G318宣城至南陵段,环城段沿规划的青弋江南大道布线,宝城路至熏化路段,长约6.5公里,宽60米,目前已建设完成;熏化路至向阳大道(规划S104宣城绕城段,未实施)段,长约11.3公里,宽60米,目前正在建设;向阳大道至S104段,长约6.7公里,宽60米,暂未实施。

阳德路:

阳德路作为宣城市主城区道路网框架中“八射”之一,按照市政道路标准建设,红线宽度60米,沥青砼路面,下穿铜南宣高速后止于马家湾村接上X018老路;

G50沪渝高速(宣广高速):

宣广高速是沪苏浙皖高速公路在安徽省的名称,起自广德县与长兴县交会的浙皖省界,终于宣城,全长约84公里,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该路是一条全封闭、全立交、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设宣城西、宣城东、十字铺、广德4个收费站及广德服务区。

S214(定十路):

起点位于郎溪县城,终点至十字铺镇工业园。

道路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路基宽24.5米,为沥青混泥土路面。

乡道006、县道026、县道0027为三级公路,路面宽6.5米,路基宽7.5米,几条县道路况良好,交通量较少。

2)各主要道路与本项目的关系

工程设计起点与阳德路对接,阳德路为市政道路,后期为通过宣城的G318外环线之一。

本工程与宣广高速走向一致,项目的建设将与宣广高速形成互补性需要。

终点接定十路,定十路为S214十字镇绕城段,远期终点可畅通至G318广德段。

(4)沿线矿产资源分布情况及与本项目的关系

本工程沿线所占用的土地类型主要为山地、耕地,少量村庄建设用地以及老路用地。

耕地是当地最主要的土地种类,但在国家严格控制土地指标和大力保护耕地的政策前提下,耕地成为最珍贵的土地资源。

本工程在穿越村庄、集镇路段占用少量村庄集镇建设用地。

受到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影响下,本工程在集镇路段尽量利用现有集镇道路或规划集镇道路布设路线,以从根本上控制本工程的建设对集镇建设格局的影响,并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拆迁和占用现有宅基地的数量。

四、初步设计批复、审查会意见执行情况、施工图设计审查会意见执行情况

1、初步设计批复意见执行情况

批复意见

执行情况

一、原则同意G318宣城至郎溪十字镇一级公路改建工程线路方案,线路起自宣广高速九女枢纽东侧马家湾村,与阳德路延伸段终点衔接,经螺丝岗、谭家湾、叶家湾、洪林镇、毛家店、十字镇,终点与定十路相接,路线全长24.813公里,其中工程范围全长23.873公里。

本项目路线起讫点及长度与初步设计批复一致。

二、原则同意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80Km/h,路基宽度24.5米,其中K22+038.158-K23+873.34段按一级公路兼顾城市主干道标准建设,路基宽度40米,设计速度60Km/h,全线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桥梁设计荷载采用公路-Ⅰ级

本项目技术标准按初设批复意见执行。

三、原则同意桥涵工程设计,全线设中、小桥8座,涵洞、通道91道。

本项目桥涵工程设计与初步设计批复一致。

四、原则同意环境保护和景观设计。

按初步设计批复意见执行,并参照环评报告进行设计。

五、原则同意施工方案,工程建设工期24个月。

本项目工期安排按初步设计批复执行,计划于2016年4月初开工,2018年3月底通车。

六、根据专家意见进一步完善设计。

根据专家意见对初步设计文件进行修改完善,并将专家意见落实到施工图设计中。

七、核定工程概算为9.163亿元人民币。

本项目初步设计批复金额为9.163亿元,预算总金额为8.437亿,预算比批复概算金额减少7260万元,减少金额为批复概算金额的7.9%。

2、初步设计审查会意见执行情况

宣城市发改委于2015年9月17日在宣城市主持召开了G318宣城至郎溪十字镇一级公路改建工程初步设计审查会。

专家组审阅了初步设计文件,并形成专家组意见。

现将专家组意见执行情况汇总如下:

专家组意见

执行情况

一、总体评价

初步设计文件内容较齐全、图表清晰、资料完整,编制内容和深度符合部颁《公路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和《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图表示例》等相关要求,经修改完善后可上报审批。

二、技术标准及工程规模

路线起于宣广高速九女枢纽东侧马家湾村,顺接阳德路延伸线,沿老路经螺丝岗、谭家湾,至麻姑山林场附近向叶家湾南侧绕避叶家湾村,并在孙村湾林场前回至老路,继续沿老路经陈家岭,至营盘附近结合洪林镇规划,由洪林镇规划中外环路布线,并在黄家桥村南侧回至老路,之后沿老路经朱堂铺、毛家店,至广林铺后结合十字规划,向南经广林铺村,在胡村沟与十字镇规划的文昌路相接,沿文昌路规划轴线布线,终点与定十路相交。

路线全长24.813Km,其中工程范围全长23.873Km。

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设中、小桥8座,涵洞91道,分离立交4处,养护服务中心1处。

K22+038.158~K23+873.34段按城市主干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60km/h,路基宽度40m,其余路段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80km/h,路基宽度24.5m。

桥梁设计荷载为公路-Ⅰ级,其余技术指标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GTGB01-2014)执行。

三、总体设计

1、建议补充阳德路延伸段与起点衔接的设计图;

2、补充养护服务中心设计;

3、核查全线征用土地及房屋拆迁数量;

1、通过同宣城市规划局及宣城市住建委对接,阳德路延伸段目前处于勘察设计招标阶段,无设计图纸,本次设计起点平、纵面设计给阳德路延伸段预留了衔接的空间,后期阳德路延伸段衔接本项目。

2、已补充养护服务中心。

3、根据专家意见调整了纵坡,并对征用土地及拆迁数量重新统计。

四、路线

1、同意初步设计的平面比选推荐方案,建议增加拆迁安置用地;

2、对纵断面的比选,建议增加排水、防护等技术指标的比较;

3、局部路段纵面竖曲线半径偏小,进一步优化纵面设计;

1、通过同建设单位联系,拆迁安置用地列入土地组卷中共同报批,初步设计文件不再另行增加拆迁安置用地。

2、按专家意见执行,将推荐方案和比选方案中的排水、防护等技术指标纳入比较表中进行比较。

3、按专家意见执行:

对K1+515、K3+415、K4+345、K6+365、K11+030、K13+820、K17+305、K18+055等纵坡进行优化设计。

五、路基路面

1、优化红砂岩挖方段超挖处理及利用红砂岩填筑方案,建议先试验后采用。

2、建议优化中分带排水设计;对纵坡长、大的超高段,建议适当加密横向排水管;

3、取土场设置比较分散,建议根据沿线规划,集中几处设置;

4、将原沥青面层洗刨采用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建议进一步进行经济、技术比选后确定;

 

5、同意推荐的机动车道路面结构,进一步优化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及人行道结构;

6、结合十字镇排水规划,完善市政排水设计;取消浆砌块石边沟,建议改为砼浇筑。

1、按照专家组意见执行。

经试验及以往项目经验,红砂岩掺水泥理论上可行,但施工难度大,质量难以保证,经慎重考虑,将红砂岩作为弃方处理。

2、按照专家组意见执行。

一般路段中央分隔带采用隔渗土工布封水;超高段统一在中央分隔带外侧设置缝隙式排水沟加集水井和横向排水管的方式进行超高侧路面排水,对纵坡长、大的超高段,适当加密集水井和横向排水管。

3、按照专家组意见执行,根据沿线规划,取土场与地方政府进行沟通选址并通过勘探试验后确定。

4、按照专家组意见执行。

通过经济、技术比较,经铣刨的沥青面层总量较少,采用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投入设备费用高、不经济,不再考虑原沥青面层铣刨后的厂拌利用。

5、按照专家组意见执行。

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调整为:

4cmAC-13C+6cmAC-20C+20cm水泥稳定碎石+20cm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

人行道路面结构调整为:

6cm人行道砖+3cm水泥砂浆+15cmC20水泥砼。

6、按照专家组意见执行,市政排水已结合十字镇排水规划完善设计;

全线边、排水沟均采用水泥砼浇筑。

六、桥梁涵洞

1、桥梁上部结构可采用普通砼T梁,沙河桥建议作不同跨径比选。

2、建议进一步做好老路涵洞调查,能利用的接长利用。

1、桥梁上部预应力混凝土矮肋T梁各项计算指标满足规范要求,且施工工艺成熟,维持原设计桥梁结构型式;沙河桥增加2×16m跨径比选。

2、通过现场调查,原有老路涵洞管径小于1米本次设计均拆除重建,大于等于1米且结构完好的予以接长利用。

七、路线交叉

1、对支线上跨的路面结构,进一步优化设计;

2、人机通道方案应充分考虑与交叉道路的衔接;

3、采用扩大交口的渠化设计,建议结合被交道路等级及交通量,进一步优化设计;

1、支线上跨桥及接线均按等级路标准预留,设置为沥青路面,为后期道路升级改造提供条件。

2、根据专家组意见,补充人机通道与被交叉道路的衔接设计。

3、已根据被交路道路等级及交通量,对需扩大、渠化的交叉口进行设计。

八、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

1、建议中分带开口附近防眩树木要矮化处理。

2、根据环评报告,完善环保设计。

1、按照专家意见执行,将中分带开口附近的防眩树木进行矮化处理。

2、本次环保设计参照环评报告要求设计。

九、概算

1、税金综合税率建议调整为3.41%;

2、此工程为老路改建,应考虑增加行车干扰费;

3、进一步复核材料单价;

4、根据修改后的设计文件调整概算;

1、已按专家组意见修改。

2、增加行车干扰费,按3001-4000标准取费。

3、已按2015年9月宣城市定额站发布的工程信息价核查了材料单价,主要调整了石油沥青及乳化沥青单价。

4、已按修改后的设计文件重新编制了概算文件。

3、施工图设计审查会意见执行情况

2016年1月28日,宣城市交通运输局在宣城市组织召开了G318宣城至郎溪十字镇一级公路改建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审查会。

专家组审阅了设计文件,并形成专家组审查意见。

现将专家组意见的执行情况汇总如下:

专家组意见

执行情况

一、总体评价

项目施工图设计文件基本符合公路工程相关技术规范,内容齐全、图表清晰、基础资料较翔实。

编制内容和深度基本满足部颁《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等相关要求,经修改完善后可交付实施

二、技术标准及工程规模

1、技术标准

施工图设计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一般路段设计速度为80公里/小时,路基宽24.5米;十字镇段兼顾城市主干道标准,设计速度60Km/h,红线宽度为40米。

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桥涵设计荷载采用公路-Ⅰ级。

其余技术指标按照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及其他相关规范执行。

2、建设规模

本项目路线起点位于宣广高速九女枢纽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