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60002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教案.docx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教案.docx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教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教案

周口市第九初级中学李仲达

教学目标:

一、理解诗的内容及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

二、培养诗歌朗读能力,在诵读中进一步感悟。

三、培养关心他人、爱国爱民的优秀品德。

重点、难点:

一、重点:

理解本诗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这种理解反馈到诵读之中。

二、难点:

对“长夜”的理解,对诗人忧国忧民思想的理解。

教学设想:

一、安排一课时。

二、诵读讨论,师生互动,共同探究。

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知道杜甫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在我们一般人看来,这样伟大的诗人生前一定过着非常舒适、安逸的生活,身居华屋,锦衣玉食。

可事实远非如此。

“文章憎命达”,无数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恰恰是作者苦难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产物。

对诗人杜甫来说,更是这样。

他一生中,几乎没有享受过一天好日子。

那是公元760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费尽周折,好不容易在成都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暂时结束了辗转飘零的流浪生活,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

但是,老天好象故意要跟他作对似的,到了八月,一阵秋风掀去了屋顶上的茅草,大雨淋漓而至。

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不朽之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秋风吹破了自己的茅屋,肯定是一件让人不愉快的事,可诗人却要歌诗一首,这是为什么呢?

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让我们一同走进“茅屋”,用心聆听诗人的心声。

二、师生互动,研读课文。

1.教师范读。

(演示文稿1,音效,配乐)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然后概括每一节的内容。

3.研读第一节。

第一节写什么内容?

(生答)能否用四个字概括出来?

(秋风破屋)

这节中,你认为哪一词用得比较好?

理由是什么?

(怒,卷,飞……)指名朗读第一节,师生评议。

这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痛惜)你能把诗人的这种心情读出来吗?

(生齐读)

4.研读第二节。

指名朗读第二节。

这节写了什么内容?

用四个字概括出来。

(群童抱茅)

你认为群童抱茅的原因是什么?

(修自家房屋,烧火,铺床……)

“归来倚杖自叹息”,诗人叹息的是什么?

(叹息自己遭天灾人欺,更叹息民不聊生,人情冷漠。

(提示:

“不为困穷宁有此?

”——《又呈吴郎》;“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陕西民歌:

“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

(课堂上来不及提这些了,关于叹息什么,只以“诗人究竟叹息什么,读完全诗,大家自然会有全面的理解”带过。

5.齐读第三节。

“长夜”仅指诗人笔下这凄风苦雨的秋夜吗?

(“长夜”明指当时的苦雨长夜,暗喻当时动荡艰苦的时局。

请概括这节内容。

(长夜沾湿、长夜难眠)

诗的前三节写出了诗人的不幸遭遇和沉重悲苦的心情,让我们再齐读前三节,体会诗人的感情。

(生齐读)

6.面对这重重的不幸——秋风破屋,茅草被盗,大雨连绵,屋漏床湿,长夜难彻——如果面对这凄风苦雨、漫漫长夜的就是你,你此时会有什么样的感慨?

什么样的想法?

7.而诗人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

他仅仅是哀叹自己的不幸、发泄自己的不满吗?

请同学们朗读诗的最后一节。

这节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怎样的愿望?

(忧国忧民)

诗人从眼前长夜沾湿的痛苦生活,想到饱经磨难的千千万万的穷苦百姓,从风雨飘摇中的个人茅屋想到连年战乱中的整个国家。

推己及人,由家到国。

甚至为了天下苍生、为了国家社稷,甘愿牺牲自己,这是何等恢弘的气度,何等博大的襟怀,何等崇高的思想境界!

杜甫的这首诗之所以光焰万丈,千古不朽,原因就在于此。

(*可选环节:

请同学们带着对这首诗的新的理解,饱含感情地朗诵全诗。

三、拓展训练:

读诗,就是读作者的人,读作者的心。

读作者的思想,读作者的人格。

同学们,假如我们能够穿越时光的隧道,回到一千多年前,站在诗人杜甫的面前。

你想对这位可敬的老人说些什么?

(演示文稿:

杜甫像)

四、小结:

伟大的诗人,总是把自己的命运与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与之同呼吸,共命运。

著名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说过:

“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扎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他们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

”杜甫在这首诗里不是单纯地写自身之苦,而是通过个人的不幸来反映时代的不幸。

在这狂风暴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跃然纸上,深深地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其实,具有这种伟大思想的又何止杜甫一人呢?

从“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到杜甫之后“愿天下无饥寒”的白居易,从“先忧后乐”的范仲淹,到“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到“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从“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中国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一直秉承了这样一个优良传统。

他们以天下人为念,执着追求着最高尚最完美的理想,正是这种思想,这种传统,使我们看到人性的闪光,看到了民族的未来,看到了人类的希望!

(*可选环节:

欣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朗诵。

)(演示文稿:

杜甫诗意图,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书法作品,链接瞿弦和朗诵录音)

五、作业:

课下背诵这首诗。

说明:

此设计严重参考了枇杷老师的说课稿:

〔打包下载〕〔引用该文〕〔发表评论〕〔转寄该文〕〔关闭窗口〕

此文章相关评论:

该文章有22个相关评论如下:

(点这儿论坛方式查看)絮影萍踪发表于:

2004/10/1407:

58pm

市优质课验收的应急之作。

集众家之长拼凑而成。

由于规定只有三十分钟,压缩了再压缩,是现在这个样子。

真的不明白,讲语文课三十分钟的规定是如何考虑滴。

顶部

毓君发表于:

2004/10/1511:

53am

是一堂设计精巧的课,但可能是出于公开课的考虑,单就设计而言,一二三节的逐段学习,

是将学生的思维框定在教师的教学意图中的。

但作为公开课来说,对课堂的控制恐怕是在所

难免的。

若能在具体的教学中,让问题多从学生中来,而且老师能多一些追问,我想,这样控制的痕

迹会降低到最小。

顶部

华山混剑发表于:

2004/10/1611:

54pm

茅屋为秋风所破,而非为政府强制拆迁,不幸中的万幸!

燕子去时,有再来的时候;茅屋破了,有再修的时候!

一屋不修,何以修天下?

顶部

东方雪发表于:

2004/10/1611:

59pm

“如果面对这凄风苦雨、漫漫长夜的就是你,你此时会有什么样的感慨?

什么样的想法?

——我想问上课的老师,你让学生想想自己茅屋破了的想法,那么我也想问问该老师,你是怎么想的?

这个问题如果是我自己回答,我会说我不会想到其他类似与我一样受苦的人,我只会想先熬过这一夜,第二天修理,以后在打算去广东打工,挣点钱,争取造瓦房。

顶部

东方雪发表于:

2004/10/1700:

01am

说上面的话不是为了引起矛盾,而是要关注教师人格魅力的建设。

我认为,我们不能再说空话了,我们应该正视现实,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而不应设计类似的揭学生短的问题来理解文本。

顶部

碧天藉眼发表于:

2004/10/1700:

06am

三、拓展训练:

读诗,就是读作者的人,读作者的心。

读作者的思想,读作者的人格。

同学们,假如我们能够穿越时光的隧道,回到一千多年前,站在诗人杜甫的面前。

你想对这位可敬的老人说些什么?

(演示文稿:

杜甫像)

这部分很有创意

顶部

絮影萍踪发表于:

2004/10/1710:

09am

下面引用由毓君在2004/10/1511:

53am发表的内容:

是一堂设计精巧的课,但可能是出于公开课的考虑,单就设计而言,一二三节的逐段学习,

是将学生的思维框定在教师的教学意图中的。

但作为公开课来说,对课堂的控制恐怕是在所

难免的。

若能在具体的教学中,让问...半天要验收4节课,所以教师不敢恋栈不敢在提问和答问上纠缠的。

为了节省时间,甚至考虑过前三节一并说说大意而过,“叹息”“盗贼”“长夜”等“经典”的问题都不要了!

这节课实际中时34分钟。

最后一个环节(朗诵欣赏)本是给“打住”准备的,验收组开恩,播放完毕了。

其他几位老师的课由于忽视了时间问题,准备内容太多,很多问题根本来不及展开,课件一闪一过。

弄得很狼狈。

哈!

顶部

絮影萍踪发表于:

2004/10/1710:

17am

下面引用由华山混剑在2004/10/1611:

54pm发表的内容:

茅屋为秋风所破,而非为政府强制拆迁,不幸中的万幸!

燕子去时,有再来的时候;茅屋破了,有再修的时候!

一屋不修,何以修天下?

书中暗表,

——要重买这些茅草,对杜甫来说,是个很大的负担。

他在《王录事许修草堂资,不到,聊小诘》一诗中说:

“为嗔王录事,不寄草堂资。

昨属愁春雨,能忘欲漏时?

”要修葺一下,也得朋友帮忙,如今要重盖,他哪能不急?

(资料见萧涤非《杜甫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6月版。

181页。

这个问题是考虑到了的。

实际上,杜甫如果有足够的银子,干吗还住这破茅屋?

住1.3亿的豪宅多舒服!

哈,学生不给面子,不提这样的问题,老师也就无用武之地喽~~~

顶部

絮影萍踪发表于:

2004/10/1710:

25am

下面引用由东方雪在2004/10/1700:

01am发表的内容:

说上面的话不是为了引起矛盾,而是要关注教师人格魅力的建设。

我认为,我们不能再说空话了,我们应该正视现实,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而不应设计类似的揭学生短的问题来理解文本。

不能把这个看作揭学生短。

别说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我们大多数的成人——包括那些饱读诗书的人——恐怕都无法达到杜甫这种思想高度吧?

大伙儿都这么想的话,我们的世界不知将会比现在美好上多少倍,而杜甫这诗怕也不会千载之下,依然光辉夺目。

这个问题如果展开,那么学生无论如何回答,都好处理。

教师承认自己在这种情形下也只会想到自己,也不算矫情吧?

顶部

草发表于:

2004/10/1712:

15pm

拜读了絮影老师的课。

节奏很紧凑。

导语采用聊天式是否更好。

其实学生应该很熟悉杜甫的,对于作者的情况作品风格可由学生说出来。

“秋风吹破了自己的茅屋,肯定是一件让人不愉快的事,可诗人却要歌诗一首,这是为什么呢?

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让我们一同走进“茅屋”,用心聆听诗人的心声。

”这句很好。

顶部

絮影萍踪发表于:

2004/10/1701:

16pm

下面引用由草在2004/10/1712:

15pm发表的内容:

拜读了絮影老师的课。

节奏很紧凑。

导语采用聊天式是否更好。

其实学生应该很熟悉杜甫的,对于作者的情况作品风格可由学生说出来。

...感谢草老师的关注。

这是我同事上的课。

导语在上课时作了部分修改,是从跟学生交流中秋节、国庆长假的感受谈起的。

因为讲课不是在本校,老师跟学生第一次见面,课前与学生的交流必不可少。

相对于一节正儿八经的课,这节课缺少的东西太多了呢。

顶部

东方雪发表于:

2004/10/1705:

19pm

絮影兄还没有达到我的思想境界.

教学问题的出发点是什么?

是为了知识的顺利讲解,还是为了发展学生的健康心灵,还是其他?

不管是什么吧,学生总是本.拿学生来作比较是老师自然而然的设想,基本上不带任何考虑的,但是这非常可怕.我想,还是应该换一种方式,免得学生幼小的心灵自惭而自残!

不跟你罗嗦了,大道理,你是不懂底~~~~

顶部

絮影萍踪发表于:

2004/10/1709:

05pm

下面引用由东方雪在2004/10/1705:

19pm发表的内容:

絮影兄还没有达到我的思想境界.

教学问题的出发点是什么?

是为了知识的顺利讲解,还是为了发展学生的健康心灵,还是其他?

不管是什么吧,学生总是本.拿学生来作比较是老师自然而然的设想,基本上不带任何考虑的,但是这...是没有达到,但还可以想见其高度。

只是,说设计“你在彼时彼境会有怎样的感受和想法”这么一个问题:

“基本上不带任何考虑的,但是这非常可怕”以至使“学生幼小的心灵自惭而自残”,真玄,而且真吓住老哥了。

不排除是哥哥错了的可能性,容我慢慢悟来。

顶部

2010zhang发表于:

2004/10/1710:

16pm

非常关注这个问题!

引用:

“若能在具体的教学中,让问题多从学生中来,而且老师能多一些追问,我想,这样控制的痕迹会降低到最小。

请教:

如何让学生自己提问,他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思考去提问?

顶部

毓君发表于:

2004/10/1710:

38pm

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新塘边初中毛志远俞明建

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

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

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

从而也就无从发现,无从探究,无从研究。

问题意识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基石;也是新课程标准理念下,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一个关键。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向学生提问,而很少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的能力,而学生也习惯了听记、读答,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他们从来(或很少)对老师和书本产生过质疑,问题意识严重缺乏,又如何谈得上创新呢?

又如何能适应今后的社会生活呢?

因此,如何更好地让学生开展自主思考,养成问题意识,正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亟需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为此,本人在平时教学中作了些初步的探索与尝试。

一、加强思想认识,使学生重问、好问。

根据学科特点,语文教学尤其应注重对学生自主思考质疑能力的培养。

语文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开发学生思维,化大力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明朝陈献章提出: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疑者觉悟之机,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应让学生认识这一点的重大意义,着力启发突破。

要让学生深知,“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习过程中不仅应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应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主动发问、积极探索是大胆创新的前提。

“学者须疑”,学者必疑,学生在探索中不时产生疑问,才能不时地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而实际上,我们教师总习惯于把课前就设计好的问题在课堂上抛出来,好让学生理解,这客观上养成了学生被动、依赖的心理,而忽略了学生自己主动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难”(爱因斯坦语),在语文教学中要着力诱发学生养成主动思索质疑的习惯。

每篇课文的学习,课前预习阶段可要求学生至少提出两个问题;课中安排一些质疑环节;课后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里,从平凡无奇处,从司空见惯中,从理所当然间多加发问,去开启智慧之门。

要让学生懂得:

经常发问,思维就会更加敏捷,反应就会更加迅速,理解就会更加透切,能力也会得到更快地发展提高。

从而让学生养成重视发问、好于发问的习惯。

二、创设有利情境,使学生想问、敢问。

古人云: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

而问题就来自于好奇与思索。

要利用好文本所拥有的丰厚博大的人文意蕴,感染熏陶,去吸引学生,感化学生,打动学生,激起学生心灵的涟漪。

抓住小说的人情悬念,散文的思想意境,戏剧的场景冲突,诗歌的风韵音律,去激起学生兴趣,唤起学生好奇,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在学习中有很多的问题想问。

学生有问题想问了,但较多的是缺乏胆量,具有畏惧心理。

这当中既有一向少于思索,不提(或很少提)问题的通病,也有惧怕一旦说错引来众人嘲笑的心理障碍。

针对这一状况,应大胆鼓励学生,要有勇气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

告诉学生:

课堂本身就是出错的地方。

一个人若要有发现,有创造,就不应当畏惧错误。

课堂上谁都不提问题,谁都不出错误,那还需要老师吗?

有问题师生一起来探讨,有错误大家一起来指正。

对能大胆质疑,积极发言的同学,要细心呵护他们敢于质疑的心理。

不论问题是深是浅,是否有价值,都应给予肯定;要多发现和挖掘学生质疑中的闪光点,不时地进行表扬激励。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与众不同的疑问、见解及异想天开的设想要表现出足够的耐心、宽容和尊重,并投以赞许的眼光和会心的微笑,而不能横加指责,更不能讽刺讥笑。

从而构建心理安全区域,消除学生的心理恐惧,让学生养成敢于质疑的习惯。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教学大舞台的演员,是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只是个引导者、主持人,是学生疑难问题的解答者,不是什么权威。

教师尊重学生,师生之间具有平等、民主、和谐、融洽的关系直接影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和创新意识的产生。

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独立思索,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

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宽松、宽容、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创设活泼、互动、和谐的有利情境,还学生以主体。

精心设计教学步骤,巧设疑问,以趣激疑,以问设疑,以疑导思。

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诱发学生在阅读中质疑问难,促使学生能发现问题,想探究问题,让学生敢把自己对课文的感受、疑难和设想提出来,并能放心大胆地站起来,无所顾忌地说出来。

这样,要比教师讲有效得多,而且更重要的是要看到,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本身就包含有创新的思维,这正是教学活动所追求的目标。

同时,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引导学生查找思考、讨论解决,让每个学生都有畅所欲言、各抒已见的机会,而不是等什么权威来给他们做定论。

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三、重视方法指导,使学生会问、善问

学生敢问了,多问了,我们呵扬并赞赏他们的积极性;同时我们又要重视问题的质量。

要引导学生通过思考,研讨,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对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可以由教师适当进行筛选、整合,启发诱导学生来评鉴、判定;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比较、评议,去粗取精,看看哪些问题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通过引导,让学生在不断地质疑问难中体会:

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或不需要问,什么样的问题都有价值,怎样去求异思维,怎样“于疑处见疑”,等等。

人时学生难免会说出个别逾越了道德底线,或有悖于正确的价值以观念的想法,教师应该说“不”。

从而强化学生提问的质量意识,在元认知的层面上,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升自己的问题水平。

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让学生走出单向思维的死胡同,学会进行多角度地发散思维。

既能按定势、惯性思考,也能变向、换位思考。

使学生既有“一江春水向东流”的顺向思维,也有“反弹琵琶成新曲”的逆向思维,更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多向思维。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讲解要得法、精当,更多的是要点拔、引导,激活学生思维,启发学生主动去思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见解,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知识,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本人尝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去诱发学生,引导学生发问。

1、课文题目开导思索。

很多课文,我们可以单刀直入,抓住课题,让学生多作解析,引发一些问题;再围绕提出的几个好问题去阅读课文,使课文阅读更有目的性、针对性、连续性。

例如《陋室铭》的教学,板书课题之后,让学生看着课题提几个有价值的问题。

结果学生就提了“题目中的‘铭’怎样理解?

”“文章是怎样描写陋室的?

”“陋室有什么值得颂扬呢?

”“作者笔下的陋室简陋吗?

”、“作者有怎样的生活情趣?

他是什么样的人?

”等问题。

显然,这些问题已经抓住了文章的学习要点。

“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课文理解内容就简易快捷多了。

这样,以题析文,能激起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为学习文章引路,引导学生探索。

2、课文内容展开自问。

具体讲析内容时,教师不设置问题,让学生自己发问,提出问题,再共同开展讨论分析,作出解答。

如《白杨礼赞》第七段的精读,分层之后让学生自提问题。

第一层,学生就会提出:

“‘好女子’与‘伟丈夫’各有什么样的内涵”、“作者为什么这样说‘白杨树’”、“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等问题;第二层,学生也提出了“白杨树有哪些象征意义”、“一步步(或一句句)是怎样揭示的”“这几句话为何能产生这么好的效果”、“为什么可以这样象征”等问题。

尔后展开讨论,解决这些问题。

这样课堂上学生讨论生疑、质疑索明,自主解决问题,学得主动、积极、有效、深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