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必修一历史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练习题有解析.docx
《人教必修一历史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练习题有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必修一历史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练习题有解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必修一历史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练习题有解析
人教必修一历史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练习题(有解析)
人教必修一历史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练习题(有解析)
第7讲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一、选择题
1.“印度对中国的贸易价值主要的却又得自鸦片贸易,没有印度贸易,董事会不可能这样顺利地为国内开支取得大量汇款;英格兰商人也不可能得到现在那么大量的茶叶而不需要向中国送出大量的白银。
”这表明鸦片走私的直接作用主要是()
A.增加了英国政府的财政收入
B.扭转了对华贸易逆差
C.打开了中国市场大门
D.扩大了英国对华商品输出
2.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中国:
传统与变迁》中写道:
“我们在重新审视鸦片战争时,也很有必要将之放入现代历史发展大潮的背景中进行考察。
……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他什么商品,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
”该材料旨在说明()
A.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历史的偶然
B.鸦片贸易引发战争是历史的必然
C.鸦片战争的结果并非历史的偶然
D.鸦片战争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
3.这个条约的签订改变了长期以来中国与外国人之间经商的习惯和组织,开始了新的贸易制度。
一夜之间,过去原本举足轻重的行商遭到削弱。
这个条约最可能是指()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4.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
“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
”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
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摄取更多的在华利益
C.清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
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
5.“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
”材料中的“它”是指()
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D.抗日战争
6.中英《南京条约》:
“议定英国往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覆用札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
”此规定()
A.表明英国对清政府存有明显歧视
B.使中国享有与英国平等的地位
C.在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D.反映了该条约的屈辱性
7.近代一位诗人曾言:
“和议知非策,瀛东弃可伤,坠天忧不细,筹海患难防。
”又言:
“初传烽火照辽阳,忽见干戈满故乡。
”使这位诗人感到愤懑的历史事件是()
A.火烧圆明园B.清政府割让台湾
C.八国联军侵华D.国民党败退台湾
8.1894年7月11日《申报》发表《战必胜说》一文,从中国传统的战胜之道——天时、地利、人和来进行分析,认为日本东京地震是天心示警,此失天时;海口众多,处处可攻,此失地利;党派林立,人各一心,又失人和。
而中国自仿行西法以来,“凡事皆一洗因循之习”,军队历练,民众同仇,所以对日本“尚何有惧哉?
”这表明战前()
A.中国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
B.国人对国情分析比较透彻
C.日本丧失天时、地利、人和
D.国人的心态盲目自信
9.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
“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
”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0.德国《前进报》在1900年6月19日的社论《铁拳》一文中盛赞它为“神圣的战争”。
文章说:
“如果说有所谓‘神圣的战争’,那么,中国奋起抗击以主子姿态出现的外国剥削者的战争,正是这样一个‘神圣的’民族战争。
”“以主子姿态出现的外国剥削者”是指()
A.侵华英军B.英法联军
C.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日军D.八国联军
11.胡绳认为:
列强支持清政府的政策中包含着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
一方面它们要清政府保持腐败与懦弱的状态,因而只能屈服于外国的压力,遇事妥协让步;一方面又想使它具有足以镇压亿万人民群众的力量,以造成有利于外国侵略者的内部安定秩序。
列强的这种政策在以下哪个条约中表现最为明显()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2.1902年2月,《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澳大利亚人)说过:
“我们在‘暴乱’(指义和团运动)中并无所失。
而事实上我们的威信大增,我们敢肯定地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
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
”这是因为()
A.清政府保证“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B.凡中国人与英国人“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发给管事官(即英国领事)照办”
C.清政府保证“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
D.清政府同意外国军队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54年,英国向清政府提出中国全境开放通商、外国公使常驻北京、鸦片贸易合法化等18项修约条款。
清朝君臣认为《南京条约》是“万年和约”,不应另立新章,对外国的要求未予理睬。
材料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刺激了中国的官僚士大夫阶层,“变局论”在思想界流行开来。
为了应对变局,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负责外交、通商等事务;设总税务司,管理全部海关税务,但这一机构一直由洋人把持;设同文馆,培养外国语言文字、科学技术人才。
中国近代化运动由此起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英国为什么提出“修约”要求?
这些要求是怎样得到满足的?
(2)据材料二,所谓“变局论”是指什么?
你怎样理解“变局论”出现的原因和历史影响?
第8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一、选择题
1.1853年,英国一家报纸曾登文指出:
“叛乱运动的最后成功将是敌视在中国的外国人的信号,我们的损失将是很大的,我们的所得将是零。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中所指的叛乱是太平天国运动
②表明该运动的斗争的主要对象是外国侵略者
③暗示太平天国运动面临双重敌人
④说明侵略者极端仇视中国革命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②③④
2.太平天国西王萧朝贵是广西武宣人。
在武宣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歌谣:
“不怕清妖兵马足,天军引他到山麓,好比红薯堆进灶,大大小小一窝熟。
”“妹莫忧,卷起包袱上柳州,跟随天军去打仗,太平天下乐悠悠。
”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A.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B.军事力量强于清政府
C.实现了土地平均分配D.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3.洪秀全主张“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孙中山提出“平均地权”,二者的相似之处是()
A.维护小农经济是其出发点
B.都具有近代化色彩
C.绝对平均分配土地是其主要内容
D.其反对的对象都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4.历史学家徐中约指出:
“在太平天国之后,湘军和淮军的官佐因功而擢升至重要职位,从前由满人占据的重要督抚位置现在落入了汉人之手。
……外省大员在国是中的影响日益扩大,势力强大的巡抚和总督时时会摆脱中央政府自行其是。
”作者所阐述的核心意思是()
A.清政府权力的转移有利于社会进步
B.太平天国运动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色彩
C.太平天国运动推动了满洲贵族统治的瓦解
D.太平天国运动促使清政府的权力由满人转移到汉人
5.太平天国《资政新篇》的下列内容说明了()
《资政新篇》内容统一政令,依法治国听取社会舆论;反对迷信兴办保险事业兴办医院和慈善机构
A.这个文件适应了太平天国革命的需要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对农民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
C.当时的农民阶级要求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D.近代农民领袖能够接受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主张
6.台湾史学家张玉法在《清季的革命团体》中说:
“中国古代以文化为本位,种族间的芥蒂不大,文王是西夷之人,舜是东夷之人,都可以成为中国的良君。
宋代以前,夷狄之人或吸收中国文化而后入主中国,或入主中国后吸收中国文化,苟无种族歧视,都是被接受的。
元朝不以平等待汉人,乃有朱元璋的民族其命。
清代的情形,与元相似,自始即有种族之见所造成的冲突,及西方民族独立、民权革命等思潮输入,更增强了‘反满’的情绪。
”作者认为()
A.中国历史上没有种族歧视
B.中国文化是调和种族间关系的“润滑剂”
C.清末革命团体的“反满”是朱元璋“民族其命”的翻版
D.西方民族独立、民权革命等思潮输入延及整个清朝
7.“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穿越时空,轻拂史尘,我们不难发现堪称是中国历史发展里程碑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美国1787年宪法有着惊人的相似。
这指的是()
A.都是民主与封建专制斗争的结果
B.都深受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
C.都是工业近代化的产物
D.都包含有实行总统制的内容
8.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
而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主要是因为()
A.体现了反封建的斗争目标
B.提出民权为平民共有
C.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9.英国人赫德曾说:
“简单说来,这是一个纯粹爱国主义的自发自愿运动,其目标是使中国强盛起来,这个运动已经掌握了群众的想象力,将会像野火一样烧遍全中国。
”这个运动应当是()
A.禁烟运动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D.三元里抗英斗争
10.有史学家认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接连发生,层次分明的连在一起,形成一场“总运动”。
这场“总运动”的基本趋势是()
A.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
B.政治上由专制向民主化转变
C.由农耕经济向工业化的飞跃
D.技术、制度、文化渐次转型
11.“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的。
”这是对下面哪一个历史事件的评价()
A.维新变法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12.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
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二、非选择题
13.伟大的历史事件,总是在推动历史车轮转动的同时,让一代代人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汲取前进的力量。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主题一人文主义与辛亥革命
材料一“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
”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依据材料一分析,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相比“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有什么发展?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变化的原因。
主题二太平天国与辛亥革命
材料二太平天国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地主经济,使江南地区自耕农普遍增加。
自耕农的增加,是活跃商品经济的有利因素。
而地主阶级经过革命的打击,不少人“视田业为畏途”,把部分资金投入工商业,成为民族资本的一个来源。
由于太平天国打破了清朝的统治机器,爱新觉罗氏的皇权……不可能再建立起坚强的中央政府,从而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权力。
——罗尔纲《太平天国史》
(2)有人说,“没有太平天国革命的影响,辛亥革命就不可能在一九一一年取得最终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帝制的巨大成就”。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此观点的合理性。
主题三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材料三列宁在武昌起义后第一年,就明确预言:
“在中国将出现许多个上海,中国无产阶级将日益成长起来。
它一定会建立这样或那样的中国社会民主工党。
”……辛亥革命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一个内在生长点。
——人民网《怎样认识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关系》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运用以下四个词语以“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
辛亥革命历史巨变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
要求:
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100字左右。
第9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
一、选择题
1.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这是对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一个新提法。
但究其实质,其主要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
A.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成
B.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
C.资产阶级共和国向人民民主专政过渡的开始
D.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起点
2.《剑桥中华民国史》说:
“如果它(中共)在1922年和1923年选择单独作战而不与国民党联合,它可能干得更糟;如果它较早地为最后的决裂做好准备,它也许会干得更好。
”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1922年中共决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
B.与“国民党联合”有利于革命高潮到来
C.中共犯了右倾错误导致“最后的决裂”
D.中共较早准备决裂便能完成革命任务
3.“劳动者把他们自己分成什么宁波帮、广东帮、江北帮等等是不行的。
这是把自己分裂的办法,怎样能拿着这种团体来和资本家奋斗呢?
我们只有把一个产业底下的劳动者,不分地域、不分男女老少,都组织起来,做成一个产业组合。
”这种主张最可能出现在()
A.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4.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尖锐地指出:
“从前我们骂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
”他着重强调:
“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此次会议应重视此问题,新政治局常委要更加坚强起来注意此问题……”这说明当时()
A.一些领导人已经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B.“左”倾错误开始滋长
C.组织工人运动仍然是中共工作的重中之重
D.“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
5.“武昌之战,可谓民国史上一大事。
然吾人所重视者,尚不在于此后战局如何转移,及吴佩孚地位如何消长,而在唤醒中外,注意于两种新事实及其结论:
第一,孙中山所率之革命党,今乃有攻到武汉之武力是也。
……第二,北洋正统之消灭是也。
”“武昌之战”后,国民革命的中心()
A.由珠江流域移到长江流域
B.由长江流域移到黄河流域
C.由黄河流域移到长江流域
D.由长江上游移到长江中下游
6.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写道:
“土地分配的标准:
以乡为分配土地的单位。
所有乡村中男女老幼,一律平分。
现依中央办法,改以劳动力为标准,能劳动的比不能劳动的多分一倍。
”这一变化的主要目的在于()
A.完成反封建的民主革命B.实现“平均地权”的理想
C.发展生产以巩固根据地D.争取农民参加革命战争
7.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有高潮也有低潮。
右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力量变化的趋势,其中与第二个高峰形成直接相关的是()
A.北伐战争的推动
B.南昌起义的爆发
C.“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8.20世纪20年代农会会员数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运动的状况。
导致下表所示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省份会员数时间广东广西湖南湖北
1926年6月6477668144381504120
1927年6月700000814445171402502600
省份会员数时间江西山东直隶河南
1926年6月11532841342270000
1927年6月382617284360245500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C.北伐战争
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发表
9.某学者在其著作《中国近代通史》中写到:
“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一个注重枪杆,一个注重笔杆;一个擅长武斗,一个擅长文斗。
”文中描述的现象应该发生在()
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10.“中共日益增长的权力的真正源泉,在于其农村的社会和经济政策。
尤其是______,经常被引用来作为中共在农村的力量的基础,它使中共能在那里‘扎根’,而政府对于这种挑战完全束手无策。
”文中空白处应填上()
A.武装斗争B.根据地建设
C.持久抗战D.土地改革
11.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说:
“从红军1934年10月16日在华南渡过浅浅的于都河,直至毛泽东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长征把中国这段历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下列能说明长征与这段历史联系的是()
①长征精神对中国人民争取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②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③长征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由农村到城市的转移
④长征撒下了革命火种,成为人民革命战争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
A.①②B.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2.1935年2月,在红军长征途中,毛泽东写下了著名的《娄山关•忆秦娥》。
其中“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体现了他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这首词的重要背景是()
A.红军取得三次反“围剿”胜利
B.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长征
C.遵义会议召开,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D.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
……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1921年7月)
材料二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
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
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此次全国大会亦通过此议决。
——《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1923年6月)
材料三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运动不赶速地做起来,农民问题不会解决;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
——毛泽东《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1926年9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发生了什么转变?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转变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转变产生的直接成果,这一成果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在国民革命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有哪些发展?
第10讲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一、选择题
1.右图是1937年刊发在《救亡漫画》杂志上的一幅名为《收复失土》的漫画,画中的抗日军人一手握枪,一手高举大刀,两腿横跨长城内外。
对这幅漫画表述正确的是()
A.该漫画创作于抗日战争相持阶段
B.该漫画表达了作者对国民党政府的失望
C.“收复失土”意指收复丧失的关内大片领土
D.该漫画表达了画家渴望“打回老家去”的心声
2.日本编写的《新历史教科书》称:
“日本希望和平解决中日间战争,从1938年到1941年间多次通过各种渠道向中方提出和平方案,但都没有成功。
”其实,当时的历史真相是()
A.日军对中国华北、华东等地的进攻被击退,损失惨重
B.相持阶段日本希望与中国和平谈判,“化干戈为玉帛”
C.日军速决战破产,中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D.中国开辟了境外战场,与盟军联合打击日军,日军被迫提出议和
3.1940年八路军总部电令:
由于“国际情势的变动,我西南国际交通被截断,国内困难增加,敌于八月进攻西安,截断西北交通之消息……因此,我军应积极地行动……”从中可推测我军采取的行动是()
A.深入敌后,开辟敌后战场
B.配合国民党军队进行淞沪会战
C.在华北对日军进行百团大战
D.在敌后根据地发起局部反攻
4.(2013•福建文综)“中国为酷爱和平之民族,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终能反省……不料残暴成性之日本,执迷不悟,且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兹特正式对日宣战”。
这一告示发表的历史背景()
A.九一八事变爆发B.全面抗战开始
C.太平洋战争爆发D.国共合作宣言公布
5.(2013•重庆文综)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再度合作。
其间,双方虽经多次激烈斗争,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终究没有倒下,其首要因素是()
A.民主人士的从中斡旋B.共产党的努力工作
C.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D.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6.(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抗日战争期间,湖北省政府曾发布《湖北省减租实施办法》,在农村推行以“减租”为内容的土地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未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肯定。
这表明当时国民党中央()
A.放弃了对农村原有土地制度的保护
B.阻止地方政府进行土地政策的调整
C.无力控制地方政府的行为
D.无意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7.在毛泽东回到延安的欢迎晚会上,张治中发表感想说:
“毛先生此次去重庆,造成了普遍的最良好的印象,同时,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就。
”这里“很大的成就”主要指()
A.解决了人民军队的合法性问题
B.决定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
C.达成了建立联合政府的协议
D.国民党承认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
8.1946年7月,毛泽东在《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的指示中说:
“暂时放弃若干地方若干城市,是为了取得最后胜利……此点,应使全党和全解放区人民都能明白,都有精神准备。
”据此,这一时期人民军队采取的主要作战方法是()
A.游击战B.攻坚战
C.阵地战D.运动战
9.下列是一幅近代战争示意图,与此相对应的军事行动应该是()
A.日本军队分三路大军向武汉开进
B.国民党进攻山东解放区以失败告终
C.人民解放军分三路发动渡江战役
D.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揭开反攻序幕
10.右图是一部反映解放战争时期某场战役中,胶东解放区的一支民工小车队踊跃运粮运弹药支前的影片剧照。
战役胜利后,在毛主席“将革命进行到底”号召指引下,这支民工小车队参加了水手连,配合着解放军攻克了南京。
据此判断这场战役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D.挺进大别山
11.1949年夏某报刊要用下列诗句作为时事评论文章的标题,你觉得哪一个最好()
A.“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B.“战无不胜刘伯承,神机妙算邓小平”
C.“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正忙”
D.“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37年初,国民党陆军上将蒋方震在谈到中国能否打过日本的问题时指出:
“……中国有地大与人众的两个优越条件,不战则已,战即不能不动用拖的哲学,拖到东西战争合流,我国转弱为强,把敌人拖垮而后矣。
”
1937年8月18日,即八一三事变后的第五天,国民党高级将领陈诚……提出“我国军事落后且未有充分作战准备,不宜实施迅速决战之战略,但因我国国土广大、人口众多、经济资源散在各地,具有长期作战之条件。
故我国对倭作战之最高指导方针,不能不根据优劣相反的客观条件,实施持久消耗战略。
在此项大方针下,国军作战之具体运用可分为三期:
第一期为持久抵抗时期,第二期为敌我对峙时期,预定之第三期,为我总反攻时期……”——《民国高级将领列传》
材料二自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之八年间,中华民国政府军发动大型会战22次,重要战斗1117次,小型战斗28931次。
陆军阵亡、负伤、失踪3211419人。
空军阵亡4321人,毁机2468驾。
海军舰艇损失殆尽。
壮烈牺牲在战场上的国民党将军即达二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