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学实验报告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452985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力学实验报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水力学实验报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水力学实验报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水力学实验报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水力学实验报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力学实验报告答案.docx

《水力学实验报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力学实验报告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力学实验报告答案.docx

水力学实验报告答案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水力学实验报告答案

  篇一:

水力学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全)

  水力学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

  

(一)伯诺里方程实验(不可压缩流体恒定能量方程实验)

  1、测压管水头线和总水头线的变化趋势有何不同?

为什么?

  测压管水头线(p-p)沿程可升可降,线坡Jp可正可负。

而总水头线(e-e)沿程只降不升,线坡Jp恒为正,即J>0。

这是因为水在流动过程中,依据一定边界条件,动能和势能可相互转换。

如图所示,测点5至测点7,管渐缩,部分势能转换成动能,测压管水头线降低,Jp>0。

,测点7至测点9,管渐扩,部分动能又转换成势能,测压管水头线升高,Jp0,故e2恒小于e1,(e-e)线不可能回升。

(e-e)线下降的坡度越大,即J越大,表明单位流程上的水头损失越大,如图上的渐扩段和阀门等处,表明有较大的局部水头损失存在。

  2、流量增加,测压管水头线有何变化?

为什么?

  1)流量增加,测压管水头线(p-p)总降落趋势更显著。

这是因为测压管水头

  Q2

  ,任一断面起始的总水头e及管道过流断面面积A为定值时,Qhp?

Z?

?

e?

2?

2gAp

  pv2增大,就增大,则Z?

必减小。

而且随流量的增加,阻力损失亦增大,管道任一过水?

2g

  断面上的总水头e相应减小,故Z?

p

  ?

的减小更加显著。

  2)测压管水头线(p-p)的起落变化更为显著。

因为对于两个不同直径的相应过水断2222?

?

v12v2Q2A2?

Q2A12Q2A2p?

v2面有?

hp?

?

?

?

?

?

Z?

?

?

?

?

2g?

?

2g?

2g2g?

?

  22?

?

Q2A2A2?

?

?

1?

?

?

A2?

?

2g

  1?

?

  式中?

为两个断面之间的损失系数。

管中水流为紊流时,?

接近于常数,又管道断面为定值,故Q增大,?

h亦增大,?

p?

p?

线的起落变化更为显著。

  3、测点2、3和测点10、11的测压管读数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测点2、3位于均匀流断面,测点高差0.7cm,hp?

Z?

p

  ?

均为37.1cm(偶有毛细影

  响相差0.1mm),表明均匀流各断面上,其动水压强按静水压强规律分布。

测点10、11在弯管的急变流断面上,测压管水头差为7.3cm,表明急变流断面上离心惯性力对测压管水头影响很大。

由于能量方程推导时的限制条件之一是“质量力只有重力”,而在急变流断面上其质量力,除重力外,尚有离心惯性力,故急变流断面不能选作能量方程的计算断面。

在绘制总水头线时,测点10、11应舍弃。

  ※4、试问避免喉管(测点7)处形成真空有哪几种技术措施?

分析改变作用水头(如抬高或降低水箱的水位)对喉管压强的影响情况。

  下述几点措施有利于避免喉管(测点7)处真空的形成:

(1)减小流量,

(2)增大喉管管径,(3)降低相关管线的安装高程,(4)改变水箱中的液位高度。

  显然

(1)

(2)(3)都有利于阻止喉管真空的出现,尤其(3)更具有工程实际意义。

因为若管系落差不变,单单降低管线位置往往就可以避免真空。

例如可在水箱出口接一下垂90度的弯管,后接水平段,将喉管高程将至基准高程0-0,比位能降至零,比压能p得以增大(Z),从而可能避免点7处的真空。

至于措施(4)其增压效果是有条件的,现分析如下:

  当作用水头增大?

h时,测点7断面上Z?

p

  ?

值可用能量方程求得。

  取基准面及计算断面1、2、3如图所示,计算点选在管轴线上(以下水拄单位均为cm)。

于是由断面1、2的能量方程(取?

2?

?

3?

1)有

  2v2Z1?

?

h?

Z2?

?

?

hw1?

2

(1)?

2gp2

  因hw1?

2可表示成hw1?

222?

l1.2?

v3v3?

?

?

?

d?

?

e?

?

s?

?

2g?

?

c1.22g

  2?

?

  此处?

c1.2是管段1-2总水头损失系数,式中?

e、?

s分别为进口和渐缩局部损失系数。

  22?

d3?

v3v2?

?

?

又由连续方程有?

?

2g?

d2?

2g4

  ?

?

d?

4?

v2

  3?

故式

(1)可变为Z2?

?

Z1?

?

h?

?

?

?

?

c1.2?

3

(2)?

?

?

d2g?

?

?

?

2?

?

p2

  2式中v3g可由断面1、3能量方程求得,即

  22v3v3(3)Z1?

?

h?

Z3?

?

?

c1.32g2g

  ?

c1.3是管道阻力的总损失系数。

  由此得v3g?

?

Z1?

Z3?

?

h?

/?

1?

?

c1.3?

,代入式

(2)有2

  4?

?

?

Z?

Z?

?

h?

?

?

d3p213?

?

Z2?

?

Z1?

?

h?

?

?

?

?

c1.2?

?

?

?

?

?

(4)?

d1?

?

?

?

c1.3?

?

?

2?

?

?

  ?

Z2?

p2?

随?

h递增还是递减,可由?

?

Z2?

p2?

/?

?

?

h?

加以判别。

  ?

dd?

?

?

c1.2(5)?

?

Z2?

p2?

?

1?

32

  ?

?

h1?

?

c1.34

  若1?

?

d3d2?

?

?

c1.2/?

1?

?

c1.3?

?

0,则断面2上的?

Z?

p4?

?

?

随?

h同步递增。

反之,则递减。

文丘里实验为递减情况,可供空化管设计参考。

  因本实验仪d3d2?

1.,Z1?

50,Z3?

?

10,而当?

h?

0时,实验的?

Z2?

p2?

?

6,v222、(3),可得该管g?

33.19,v3g?

9.42,将各值代入式

(2)

  道阻力系数分别为?

c1.2?

1.5,?

c1.3?

5.37。

再将其代入式(5)得?

?

Z2?

p2?

1.374?

1.15?

1?

?

0.267?

0?

?

h1?

5.37

  表明本实验管道喉管的测压管水头随水箱水位同步升高。

但因?

?

Z2?

p2?

/?

?

?

h?

接近于零,故水箱水位的升高对提高喉管的压强(减小负压)效果不明显。

变水头实验可证明结论正确。

  5、毕托管测量显示的总水头线与实测绘制的总水头线一般都有差异,试分析其原因。

与毕托管相连通的测压管有1、6、8、12、14、16和18管,称总压管。

总压管液面的连线即为毕托管测量显示的总水头线,其中包含点流速水头。

而实际测绘的总水头是以实测的?

Z?

p?

值加断面平均流速水头v22g绘制的。

据经验资料,对于园管紊流,只有在离管壁约0.12d的位置,其点流速方能代表该断面的平均流速。

由于本实验毕托管的探头通常布设在管轴附近,其点流速水头大于断面平均流速水头,所以由毕托管测量显示的总水头线,一般比实际测绘的总水头线偏高。

  因此,本实验由1、6、8、12、14、16和18管所显示的总水头线一般仅供定性分析与讨论,只有按实验原理与方法测绘的总水头线才更准确。

  

(二)雷诺实验

  ※1、流态判据为何采用无量纲参数,而不采用临界流速?

  雷诺在1883年以前的实验中,发现园管流动存在着两种流态——层流和紊流,并且存在着层流转化为紊流的临界流速v,v与流体的粘性?

、园管的直径d有关,既

  v?

f?

?

d?

(1)

  因此从广义上看,v不能作为流态转变的判据。

  为了判别流态,雷诺对不同管径、不同粘性液体作了大量的实验,得出了无量纲参数?

vd/?

?

作为管流流态的判据。

他不但深刻揭示了流态转变的规律。

而且还为后人用无量纲化的方法进行实验研究树立了典范。

用无量纲分析的雷列法可得出与雷诺数结果相同的无量纲数。

  可以认为式

(1)的函数关系能用指数的乘积来表示。

  a1a2v?

K?

d

(2)

  其中K为某一无量纲系数。

  式

(2)的量纲关系为

  ?

LT?

?

?

LT?

?

L?

?

12?

1a1a2(3)

  从量纲和谐原理,得

  L:

2a1?

a2?

1

  T:

?

a1?

?

1

  联立求解得a1?

1,a2?

?

1

  将上述结果,代入式

(2),得

  v?

K

  ?

d或K?

vd?

(4)

  雷诺实验完成了K值的测定,以及是否为常数的验证。

结果得到K=2320。

于是,无量纲数vd/?

便成了适合于任何管径,任何牛顿流体的流态转变的判据。

由于雷诺的贡献,vd/?

定名为雷诺数。

  随着量纲分析理论的完善,利用量纲分析得出无量纲参数,研究多个物理量间的关系,成了现今实验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2、为何认为上临界雷诺数无实际意义,而采用下临界雷诺数作为层流和紊流的判据?

实测下临界雷诺数为多少?

  根据实验测定,上临界雷诺数实测值在3000~5000范围内,与操作快慢,水箱的紊动度,外界干扰等密切相关。

有关学者做了大量试验,有的得12000,有的得20000,有的甚至得40000。

实际水流中,干扰总是存在的,故上临界雷诺数为不定值,无实际意义。

只有下临界雷诺数才可以作为判别流态的标准。

凡水流的雷诺数小于下临界雷诺数者必为层流。

本实验实测下临界雷诺数为2178。

  3、雷诺实验得出的园管流动下临界雷诺数为2320,而且前一般教科书中介绍采用的下临界雷诺数是2000,原因何在?

  下临界雷诺数也并非与干扰绝对无关。

雷诺实验是在环境的干扰极小,实验前水箱中的水体经长时间的稳定情况下,经反复多次细心量测才得出的。

而后人的大量实验很难重复得出雷诺实验的准确数值,通常在2000~2300之间。

因此,从工程实用出发,教科书中介绍的园管下临界雷诺数一般是2000。

  4、试结合紊动机理实验的观察,分析由层流过渡到紊流的机理何在?

  从紊动机理实验的观察可知,异重流(分层流)在剪切流动情况下,分界面由于扰动引发细微波动,并随剪切流动的增大,分界面上的波动增大,波峰变尖,以至于间断面破裂而形成一个个小旋涡。

使流体质点产生横向紊动。

正如在大风时,海面上波浪滔天,水气混

  掺的情况一样,这是高速的空气和静止的海水这两种流体的界面上,因剪切流动而引起的界面失稳的波动现象。

由于园管层流的流速按抛物线分布,过流断面上的流速梯度较大,而且因壁面上的流速恒为零。

相同管径下,如果平均流速越大,则梯度越大,即层间的剪切流速越大,于是就容易产生紊动。

紊动机理实验所见到的波动?

破裂?

旋涡?

质点紊动等一系列现象,便是流态从层流转变成紊流的过程显示。

  5、分析层流和紊流在运动学特性和动力学特性方面各有何差异?

  (三)流体静力学实验

  1、同一静止液体内的测压管水头线是根什么线?

  答:

测压管水头指Z?

p

  ?

,即静水力学实验仪显示的测压管液面至基准面的垂直高度。

  压管水头线指测压管液面的连线。

从表1.1的实测数据或实验直接观察可知,同一静止液面的测压管水头线是一根水平线。

  2、当pb?

0时,试根据记录数据确定水箱的真空区域。

  答:

以当p0?

0时,第2次b点量测数据(表1.1)为例,此时pb

  ?

?

?

0.6cm?

0,相应

  容器的真空区域包括以下3三部分:

(1)过测压管2液面作一水平面,由等压面原理知,相对测压管2及水箱内的水体而言,该水平面为等压面,均为大气压强,故该平面以上由密封的水、气所占的空间区域,均为真空区域。

(2)同理,过箱顶小杯的液面作一水平面,测压管4中该平面以上的水体亦为真空区域。

(3)在测压管5中,自水面向下深度为pA

  ?

?

?

h?

?

0

  的一段水注亦为真空区。

这段高度与测压管2液面低于水箱液面的高度相等,亦与测压管4液面高于小水杯液面高度相等,均为pA

  ?

?

?

h?

?

0。

  3、若再备一根直尺,试采用另外最简便的方法测定?

0。

  答:

最简单的方法,是用直尺分别测量水箱内通大气情况下,管5油水界面至水面和油水界面至油面的垂直高度hw和ho,由式?

whw?

?

oho,从而求得?

o。

  4、如测压管太细,对测压管液面的读数将有何影响?

  篇二:

水力学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想你所要)

  水力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流体静力学实验

  实验二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流能量方程(伯诺利方程)实验

  实验三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流动量定律实验

  实验四毕托管测速实验

  实验五雷诺实验

  实验六文丘里流量计实验

  实验七沿程水头损失实验

  实验八局部阻力实验

  实验一流体静力学实验

  实验原理

  在重力作用下不可压缩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

  或

  (1.1)

  式中:

z被测点在基准面的相对位置高度;

  p被测点的静水压强,用相对压强表示,以下同;

  p0水箱中液面的表面压强;

  γ液体容重;

  h被测点的液体深度。

  另对装有水油(图1.2及图1.3)u型测管,应用等压面可得油的比重s0有下列关系:

  (1.2)

  据此可用仪器(不用另外尺)直接测得s0。

  实验分析与讨论

  1.同一静止液体内的测管水头线是根什么线?

测压管水头指,即静水力学实验仪显示的测管液面至基准面的垂直高度。

测压管水头线指测压管液面的连线。

实验直接观察可知,同一静止液面的测压管水头线是一根水平线。

  2.当pb  ,相应容器的真空区域包括以下三部分:

  

(1)过测压管2液面作一水平面,由等压面原理知,相对测压管2及水箱内的水体而言,该水平面为等压面,均为大气压强,故该平面以上由密封的水、气所占的空间区域,均为真空区域。

  

(2)同理,过箱顶小水杯的液面作一水平面,测压管4中,该平面以上的水体亦为真空区域。

  (3)在测压管5中,自水面向下深度某一段水柱亦为真空区。

这段高度与测压管2液面低于水箱液面的高度相等,亦与测压管4液面高于小水杯液面高度相等。

  3.若再备一根直尺,试采用另外最简便的方法测定γ0。

  最简单的方法,是用直尺分别测量水箱内通大气情况下,管5油水界面至水面和油水界面至油面的垂直高度h和h0,由式,从而求得γ0。

  4.如测压管太细,对测压管液面的读数将有何影响?

  设被测液体为水,测压管太细,测压管液面因毛细现象而升高,造成测量误差,毛细高度由下式计算

  式中,为表面张力系数;为液体的容量;d为测压管的内径;h为毛细升高。

常温(t=20℃)的水,=7.28dyn/mm,=0.98dyn/mm。

水与玻璃的浸润角很小,可认为cosθ=1.0

  。

于是有(h、d单位为mm)

  一般来说,当玻璃测压管的内径大于10mm时,毛细影响可略而不计。

另外,当水质不洁时,减小,毛细高度亦较净水小;当采用有机玻璃作测压管时,浸润角较大,其h较普通玻璃管小。

  如果用同一根测压管测量液体相对压差值,则毛细现象无任何影响。

因为测量高、低压强时均有毛细现象,但在计算压差时,互相抵消了。

  5.过c点作一水平面,相对管1、2、5及水箱中液体而言,这个水平面是不是等压面?

哪一部分液体是同一等压面?

  不全是等压面,它仅相对管1、2及水箱中的液体而言,这个水平面才是等压面。

因为只有全部具备下列5个条件的平面才是等压面:

(1)重力液体;

(2)静止;(3)连通;(4)连通介质为同一均质液体;

  (5)同一水平面。

而管5与水箱之间不符合条件(4),因此,相对管5和水箱中的液体而言,该水平面不是等压面。

  6.用图1.1装置能演示变液位下的恒定流实验吗?

  关闭各通气阀门,开启底阀,放水片刻,可看到有空气由c进入水箱。

这时阀门的出流就是变液位下的恒定流。

因为由观察可知,测压管1的液面始终与c点同高,表明作用于底阀上的总水头不变,故为恒定流动。

这是由于液位的降低与空气补充使箱体表面真空度的减小处于平衡状态。

医学上的点滴注射就是此原理应用的一例,医学上称之为马利奥特容器的变液位下恒定流。

  7.该仪器在加气增压后,水箱液面将下降而测压管液面将升高h,实验时,若以p0=0时的水箱液面作为测

  量基准,试分析加气增压后,实际压强(h+δ)与视在压强h的相对误差值。

本仪器测压管内径为0.8cm,箱体内径为20cm。

  加压后,水箱液面比基准面下降了,而同时测压管1、2的液面各比基准面升高了h,由水量平衡原理有

  则

  本实验仪d=0.8cm,D=20cm,

  故h=0.0032

  于是相对误差有

  因而可略去不计。

  其实,对单根测压管的容器若有D/d10或对两根测压管的容器D/d7时,便可使0.01。

  实验二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流能量方程(伯诺利方程)实验

  实验原理

  在实验管路中沿管内水流方向取n个过断面。

可以列出进口断面

(1)至另一断面(i)的能量方程式(i=2,3,?

?

  ,n)

  取a1=a2=?

an=1,选好基准面,从已设置的各断面的测压管中读出值,测出通过管路的流量,即可计算出断面平均流速v及,从而即可得到各断面测管水头和总水头。

  成果分析及讨论

  1.测压管水头线和总水头线的变化趋势有何不同?

为什么?

  测压管水头线(p-p)沿程可升可降,线坡Jp可正可负。

而总水头线(e-e)沿程只降不升,线坡J恒为正,即J>0。

这是因为水在流动过程中,依据一定边界条件,动能和势能可相互转换。

测点5至测点7,管收缩,部分势能转换成动能,测压管水头线降低,Jp>0。

测点7至测点9,管渐扩,部分动能又转换成势能,测压管水头线升高,Jp0,故e2恒小于e1,(e-e)线不可能回升。

(e-e)线下降的坡度越大,即J越大,表明单位流程上的水头损失越大,如图2.3的渐扩段和阀门等处,表明有较大的局部水头损失存在。

  2.流量增加,测压管水头线有何变化?

为什么?

  有如下二个变化:

  

(1)流量增加,测压管水头线(p-p)总降落趋势更显著。

这是因为测压管水头

  ,任一断面起始时的总水头e及管道过流断面面积A为定值时,Q增大,

  就增大,

  则必减小。

而且随流量的增加阻力损失亦增大,管道任一过水断面上的总水头e相应减小,故的减小更加显著。

  

(2)测压管水头线(p-p)的起落变化更为显著。

  因为对于两个不同直径的相应过水断面有

  式中为两个断面之间的损失系数。

管中水流为紊流时,接近于常数,又管道断面为定值,故Q增大,h亦增大,(p-p)线的起落变化就更为显著。

  3.测点2、3和测点10、11的测压管读数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测点2、3位于均匀流断面(图2.2),测点高差0.7cm,hp=均为37.1cm(偶有毛细影响相差0.1mm),表明均匀流同断面上,其动水压强按静水压强规律分布。

测点10、11在弯管的急变流断面上,测压管水头差为7.3cm,表明急变流断面上离心惯性力对测压管水头影响很大。

由于能量方程推导时的限制条件之一是“质量力只有重力”,而在急变流断面上其质量力,除重力外,尚有离心惯性力,故急变流断面不能选作能量方程的计算断面。

在绘制总水头线时,测点10、11应舍弃。

(:

水力学实验报告答案)  4.试问避免喉管(测点7)处形成真空有哪几种技术措施?

分析改变作用水头(如抬高或降低水箱的水位)对喉管压强的影响情况。

  下述几点措施有利于避免喉管(测点7)处真空的形成:

  

(1)减小流量,

(2)增大喉管管径,(3)降低相应管线的安装高程,(4)改变水箱中的液位高度。

  显然

(1)、

(2)、(3)都有利于阻止喉管真空的出现,尤其(3)更具有工程实用意义。

因为若管系落差不变,单单降低管线位置往往就可完全避免真空。

例如可在水箱出口接一下垂90弯管,后接水平段,将喉管的高程降至基准高程0—0,比位能降至零,比压能p/γ得以增大(Z),从而可能避免点7处的真空。

至于措施(4)其增压效果是有条件的,现分析如下:

  当作用水头增大h时,测点7断面上值可用能量方程求得。

  取基准面及计算断面1、2、3,计算点选在管轴线上(以下水柱单位均为cm)。

于是由断面1、2的能量方程(取a2=a3=1)有

  

(1)

  因hw1-2可表示成此处c1.2是管段1-2总水头损失系数,式中e、s分别为进口和渐缩局部损失系数。

又由连续性方程有

  故式

(1)可变为

  

(2)式中可由断面1、3能量方程求得,即

  (3)

  由此得

  (4)

  代入式

(2)有(Z2+p2/γ)随h递增还是递减,可由(Z2+p2/γ)加以判别。

  (5)

  若1-[(d3/d2)4+c1.2]/(1+c1.3)>0,则断面2上的(Z+p/γ)随h同步递增。

反之,则递减。

文丘里实验为递减情况,可供空化管设计参考。

  在实验报告解答中,d3/d2=1.37/1,Z1=50,Z3=-10,而当h=0时,实验的(Z2+p2/γ)=6

  ,

  ,将各值代入式

(2)、(3),可得该管道阻力系数分别为c1.2=1.5,c1.3=5.37。

  再将其代入式(5)得

  表明本实验管道喉管的测压管水头随水箱水位同步升高。

但因(Z2+p2/γ)接近于零,故水箱水位的升高对提高喉管的压强(减小负压)效果不显著。

变水头实验可证明该结论正确。

  5.由毕托管测量显示的总水头线与实测绘制的总水头线一般都有差异,试分析其原因。

  与毕托管相连通的测压管有1、6、8、12、14、16和18管,称总压管。

总压管液面的连续即为毕托管测量显示的总水头线,其中包含点流速水头。

  而实际测绘的总水头是以实测的值加断面平均流速水头v2/2g绘制的。

据经验资料,对于园管紊流,只有在离管壁约0.12d的位置,其点流速方能代表该断面的平均流速。

由于本实验毕托管的探头通常布设在管轴附近,其点流速水头大于断面平均流速水头,所以由毕托管测量显示的总水头线,一般比实际测绘的总水线偏高。

  因此,本实验由1、6、8、12、14、16和18管所显示的总水头线一般仅供定性分析与讨论,只有按实验原理与方法测绘总水头线才更准确。

  实验三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流动量定律实验

  实验原理

  篇三:

水力学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

  水力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流体静力学实验

  实验二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流能量方程(伯诺利方程)实验

  实验三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流动量定律实验

  实验四毕托管测速实验

  实验五雷诺实验

  实验六文丘里流量计实验

  实验七沿程水头损失实验

  实验八局部阻力实验

  实验一流体静力学实验

  实验原理

  在重力作用下不可压缩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

  或

  (1.1)

  式中:

z被测点在基准面的相对位置高度;

  p被测点的静水压强,用相对压强表示,以下同;

  p0水箱中液面的表面压强;

  γ液体容重;

  h被测点的液体深度。

  另对装有水油(图1.2及图1.3)u型测管,应用等压面可得油的比重s0有下列关系:

  (1.2)

  据此可用仪器(不用另外尺)直接测得s0。

  实验分析与讨论

  1.同一静止液体内的测管水头线是根什么线?

测压管水头指,即静水力学实验仪显示的测管液面至基准面的垂直高度。

测压管水头线指测压管液面的连线。

实验直接观察可知,同一静止液面的测压管水头线是一根水平线。

  2.当pb  ,相应容器的真空区域包括以下三部分:

  

(1)过测压管2液面作一水平面,由等压面原理知,相对测压管2及水箱内的水体而言,该水平面为等压面,均为大气压强,故该平面以上由密封的水、气所占的空间区域,均为真空区域。

  

(2)同理,过箱顶小水杯的液面作一水平面,测压管4中,该平面以上的水体亦为真空区域。

  (3)在测压管5中,自水面向下深度某一段水柱亦为真空区。

这段高度与测压管2液面低于水箱液面的高度相等,亦与测压管4液面高于小水杯液面高度相等。

  3.若再备一根直尺,试采用另外最简便的方法测定γ0。

  最简单的方法,是用直尺分别测量水箱内通大气情况下,管5油水界面至水面和油水界面至油面的垂直高度h和h0,由式,从而求得γ0。

  4.如测压管太细,对测压管液面的读数将有何影响?

  设被测液体为水,测压管太细,测压管液面因毛细现象而升高,造成测量误差,毛细高度由下式计算

  式中,为表面张力系数;为液体的容量;d为测压管的内径;h为毛细升高。

常温(t=20℃)的水,=7.28dyn/mm,=0.98dyn/mm。

水与玻璃的浸润角很小,可认为cosθ=1.0

  。

于是有

  (h、d单位为mm)

  一般来说,当玻璃测压管的内径大于10mm时,毛细影响可略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