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451685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docx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docx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圆锥的体积》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0页的例1、例2,完成第50页上的“做一做”和练习十二的第3~5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锥的体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难点:

通过实验的方法,得到计算圆锥体积的公式

重点:

运用圆锥体积公式正确地计算体积。

教具准备:

1、CAI课件2、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各1个

3、比圆柱体积多的沙土(最好让学生也准备)

教学过程:

一、质疑引入

1、圆锥有什么特征?

指名学生回答。

2、CAI课件演示:

屏幕上呈现一个圆锥体,将它的底面、侧面、高和顶点闪烁或移出。

3、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4、我们已经学过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那么圆锥的体积又该如何计算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圆锥体积的计算。

板书课题:

圆锥的体积

二、新课

1、教学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师:

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得到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的?

①指名学生叙述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②CAI课件演示

A、屏幕上呈现一个圆柱体和一个长方体(圆柱与长方体等底、等高)将圆柱底面积和长方体底面闪烁后移出。

B、将移出的圆柱底面截拼成近似的长方形与移出的长方体底面重合。

2、教师:

那么圆锥的体积该怎样求呢?

能不能也通过学过的图形来求呢?

先让学生讨论,然后指出: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得到计算圆锥体积的公式

〈1〉学生独立操作

让学生拿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各1个,比圆柱体积多的沙土。

先在圆锥里装满沙土,然后倒入圆柱。

看几次正好把圆柱装满?

这说明什么?

教师下位巡视,指导操作有困难的学生。

〈2〉教师教具演示巩固学生的操作效果,指导少数操作有困难的学生。

〈3〉CAI课件演示

A、屏幕上出示等底、等高的蓝色的圆柱和红色的圆锥各1个

B、先在红色的圆锥里装满黄色沙土,然后倒入圆柱

C、记录,倒3次正好把圆柱装满,这说明什么?

让学生总结:

这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板书:

圆锥的体积=圆柱的体积×3引导学生想到用“底面积×高”来代替“圆柱的体积”,于是得到,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板书)然后板书字母公式:

V=1/3×Sh

3、教学例1

CAI课件出示例1

问:

这道题已知什么?

求什么?

已知圆锥的底面积和高应该怎样计算?

引导学生对照圆锥的体积公式代入数据,然后计算。

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50页的“做一做”第1题

4、教学例2

CAI课件出示例2

教师:

这道题已知什么?

求什么?

让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先算出麦堆的体积,再求得这堆麦的重量,注意最后的数的取舍方法是否正确。

5、组织学生讨论:

怎样测量小麦的底面积和高?

A、讨论后,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B、教师介绍测量方法,边叙述CAI课件演示

屏幕上呈现近似于圆锥形的一堆小麦,用两根竹竿平行地放在小麦堆两侧、测得两根竹竿间的距离,就是底面直径。

也可以用绳子在底部圆的周围量得小麦堆的周长,再算出直径。

测量小麦的高:

将一根竹竿过小麦堆的顶部水平位置,另一根竹竿竖直与水平竹竿成直角即可量得高。

“做一做”P50页第2题

四、小结

1、要求圆锥的体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

(底面积和高)

2、如果分别知道圆锥的底面半径、底面直径、底面周长和高怎样求圆锥的体积?

(分别利用已知条件,先算出圆锥的底面积、再通过底面积和高求圆锥的体积)

五、课堂练习

1、基本练习:

教材第50页“做一做”1°2°(见前面)

2、变成练习:

一个圆锥的底面周长是314厘米,高是9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3、发展练习:

下列图形有什么特征,怎样计算体积(单位:

分米)

《圆锥的认识》练习课教学反思

圆锥的体积练习内容包括圆利用公式直接计算圆锥的体积,利用公式求:

圆锥形物体的容积。

能灵活地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在教学时,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直接利用公式计算的题目掌握的很好了,但是也有一些不足,例如:

已知底面周长和高求体积;或已知体积和底面半径求高这种变式题,还有部分学生不熟练。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六年级数学学困生转化计划

2014年4月

一、辅导思想

为了让全班学生学生学好知识,就必须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在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中,班主任除了倾注爱心,发现闪光点,因材施教,抓好反复教育外,还要注重学困生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的培养,运用恰当而有效的方法。

二、学困生

张佳波徐萌

三、学困生形成原因情况分析

1、学困生形成的家庭原因

父母的不良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监管不利。

2、学困生形成的学校原因

教师思想教育不力以及片面追求成绩。

对后进生辅导不及时,缺少有效的方法,他们自己放松要求。

3、学困生形成的社会原因

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随着潮流在不断变革,思想意识使部分学生受到金钱至上、享乐主义、读书无用等错误思潮的影响,偏离了健康成长的道路。

4、其它智力因素

不少聪明的学生怕吃苦,怕经受挫折,经受磨难,一遇困难就打退堂鼓,一遇挫折就一蹶不振,丧失信心与勇气,甚至产生变态心理,总认为老师、同学看不起自己,自己万事不如人,于是破罐子破摔,自己不学,也不想叫别人学,最后走进双差生行列。

四、辅导学困生措施

辅导学困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

只有树立起后进生的自信心,我们的转化工作才找到了起点。

2、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学困生。

3、对学困生多宽容,少责备。

要做到“三心”:

诚心、爱心、耐心。

4、班主任不仅要注意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注意培养其兴趣的稳定性和集中性,使学困生有恒心、有毅力,在学习中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从枯燥中寻乐趣,于困难中求喜悦。

5、作为班主任必须想方设法培养学具有坚强的意志。

6、老师的辅导要及时。

7、家庭的配合是转化学困生的外部条件。

父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也是极为重要的。

班主任可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议、家访等多种形式与家长相互交流,沟通信息。

8、在教育教学方法上进行大胆的尝试和改革,具体做法是:

①教师备课要想到学困生,要备学困生的转化情况,要明确学困生理解教材的难点是什么,学困生容易出现的错误是什么?

教师备课保证教学质量和转化学困生同时并进。

②教师上课要想到学困生,一是课堂提问教师要把较难较大较深的问题分解成较小较易较浅的问题,让学困生也有回答的机会,而不是将他们放在角落里无人问津。

二是操作时要想到学困生,要鼓励学困生积极参与,贵在参与,不准再将他们搁置起来,置之不理。

三控制学困生课堂违纪的问题。

③布置作业时,要想到学困生,要让学困生“吃小灶”,一是从数量上照顾,只求准确度,不求数量多,他们的作业可减半,对特别学困生甚至可以用课堂笔记来替代作业的办法;二是从难易程度上来照顾,学困生只需作基础题,对难度大的题目可以不做。

④教师辅导要把学困生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教师要充分利用早晚自修时间,对学困生进行耐心辅导。

⑤批改作业时,要想到学困生,学困生的作业要优先批改,要当面批改,要精批细改,不能简单地打"√"或"×"了事,不但要在错误处打上记号,还要帮助后进生找出原因,加以改正。

上评讲课时,要想到学困生,对于学困生哪怕是只有点滴进步,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了群体效应的力量,开展“一帮一、一对红”的活动,帮助学困生尽快赶上来

 

六年级数学学困生转化计划

 

张春波

 

2014年4月

 

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

《给教师的建议》读起来非常亲切,他的每条建议都与我们息息相关。

不是讲一些生硬的大道理,建议和劝告看似浅显,实际上是苏霍姆林斯基一生的积累经验。

他用那么多的事例和体会,把枯燥的教育学、心理学和一些常见的现象、普遍的观点及颇具争议的问题结合起来,独具观点,道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对教师和领导都有着指导和借鉴作用。

整本书采用“建议”的形式,感觉在与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者促膝谈心,里面的字字句句都是对我们这些教学新手的谆谆教诲,听来毫无刻板、说教之感,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其中有几点感触颇深:

收获一:

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学生是活的人,不同的学生学习、生活情况是各不相同的。

在我初入讲堂的那时,高度重视教学计划,严格控制教学进度,并不关注学生的差异,结果是两极分化十分严重。

吃一堑,长一智,后来我开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包括学生所生活的环境。

备课时我分析学生的基础知识,依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确定我教学的目标,调整我的教学内容,做到学生第一个知识点没有掌握,绝不进入第二个知识点的教学。

嘿,你还别说,还真有效果!

看了《建议》一书,我更有信心了,此书成了我经验总结的旁证。

收获二:

教师的时间从阅读中来。

教师每天都在备课、上课、改作业、写反思,实在是时间不够。

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

《建议》一书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时间从阅读中来。

那位历史老师说得非常经典:

“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

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

”阅读也是提升自己素养的渠道之一。

关于阅读,虽说阅读面宽泛些,知识面就宽泛些,但我自己觉得还是应有重点、有选择地读更好,不是说一切为了学生吗?

一个数学教师既要读一点文学的书,也要读一点科学的书,但更要读一点数学的书。

收获三:

在情境中思考。

《建议》中说:

“用记忆来代替思考,用背诵来代替鲜明的感知和对现象本质的观察,——这是使儿童变得愚笨,以至最终丧失了学习愿望的一大弊病。

”我26年的教学经历也印证了这个道理。

以应用题教学来说,新课标之前,我们的教学是题型归类教学,让学生记住与题型对应的解题技巧,考试时,学生只要套搬就能解题,这种教学方式无益于学生思考力的训练。

现在的应用题,在编排上与计算教学结合起来,分散到各知识点后;在题面上设置了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丰富多彩的情境;在教学上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重在理解,重在策略,而非重在题型的归类与技巧的记忆。

收获四:

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

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的前提是什么?

是爱!

什么是有效的爱?

判断的标准是什么?

我坎坷的教学经历告诉我:

达成了被爱的爱才是有效的,判断的标准就是付出的爱是否达成了被爱。

也许你还会问:

怎样才能达成被爱?

我的答案是:

你付出的爱,要让学生感受到。

书是知识的源泉,聪明的殿堂!

它会给人气力,读书可以改变人生。

读完了《给教师的建议》,我不时地反思自己,提醒自己要把这些宝贵的经验转化成自己的工作方法,应用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俗话说:

“活到老,学到老”,作为一名教师,应当主动地去学习。

因为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赢得自身的发展,才能提高自己的素质,这是作为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

 

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

 

张春波

 

2014年4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