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上海.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450655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5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舌尖上的上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舌尖上的上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舌尖上的上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舌尖上的上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舌尖上的上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舌尖上的上海.docx

《舌尖上的上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舌尖上的上海.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舌尖上的上海.docx

舌尖上的上海

舌尖上的上海

跟着小驴er吃遍全中国

2012-05-30小驴er写了上海游记攻略

上海,海纳百川,是各种小吃、美食荟萃的地方。

地处长江三角洲,上海饮食的口味与江南等地比较接近,又由于上海特殊的历史环境,造就了自己独特的美食文化。

今天,就跟着小驴er的足迹来到上海滩,去品尝一下这个国际大都市的美食吧。

今天带大家去的餐厅基本都在中心城区,这样便于大家边游玩,边享受上海美食。

---小吃---

【生煎】上海人也叫“生煎馒头”,是土生土长的上海点心,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半发酵的面粉包上鲜肉和肉皮冻,一排排地放在平底锅里油煎,在煎制过程中还要淋几次凉水,最后撒上葱花和芝麻就大功告成了。

上海口碑比较好、知名度比较高的生煎馒头店有:

小杨生煎、大壶春、东泰祥等。

小杨生煎(湟普汇店),静安区吴江路269号2楼(近茂名北路)。

附近就是南京西路高尚购物区。

生意非常火爆,做好排队的准备。

生煎个个“皮薄”、“肉鲜”、“汤多”。

大壶春(云南南路店),黄浦区云南南路71号(近金陵东路)。

又一老店。

他家的生煎皮是“发酵过”的,“厚厚的”,“油少”,“馅多”,“没有汤汁”(“唯一没有汤的出名生煎”)。

他家的生煎味道有点偏甜,可以配咖喱牛肉汤一起吃。

东泰祥生煎馒头馆(陕西南路店),卢湾区陕西南路309号(近建国西路)。

名气没有前两家大,不过味道不输给老字号。

他家的生煎,肉馅不油,特别适合喜欢清淡的食客,吃生煎的时候,可以配上一碗小馄饨。

【小笼】上乘的小笼是选用精白面粉擀成薄皮;又以精肉为馅,不用味精,用鸡汤煮肉皮取冻拌入,以取其鲜,洒入少量研细的芝麻,以取其香。

不论是哪一种馅,都咸淡适度,包内有大量汤汁,口感极好。

在上海吃小笼,最为盛名的就是“南翔馒头店(豫园路店)了,到了上海城隍庙,就能找到了。

“老字号”的小笼,蟹粉小笼、鲜肉小笼、蟹粉灌汤包样样“齐全”,感觉这里时时刻刻都在排队,如果不想等候太久,可以去吴江路店和福州路店。

佳家汤包(淮海店),黄浦区西藏南路179号(近金陵东路)。

在上海吃小笼,除了老字号外,这家店也是不错的选择。

他家品种挺多,鲜肉、蟹粉、虾仁、蛋黄等馅,点的人最多。

吃的时候可以多留心下,他家小笼的皮子薄到比手工水饺还要薄一些。

【排骨年糕】是上海另一种经济实惠、独具风味的本地小吃。

将猪脊骨肉,用酱油腌渍后,再放入油、糖、葱姜末、酒等混合的油锅中,味道浓香时取出。

再加上一块年糕,就是上海的排骨年糕了。

特别提示一下:

吃排骨年糕,一定要沾着“辣酱油”,这也是上海特产,其他地方几乎没有。

大富贵酒楼(中华路总店),黄浦区中华路1409号(近梦花街)。

听这个名字,就知道是个老店了。

两块年糕,一块排骨,吃的非常饱了,酱汁是酸甜的。

在这里吃排骨年糕,小驴er建议你一定要碗他家的小馄饨,飘着蛋皮和葱花,很有食欲啊。

这家还有个亮点,就是服务员都是上海的“阿姨,阿叔”,一口纯正的上海话!

要知道,现在六成的上海小朋友已经不会说上海话了。

---上海特色面---

在上海的小吃中,面是另一个不得不被提到的美食,虽然不似北方面食文化那么悠久,但上海有自己的一套“面文化”,上海的面条汤清味鲜,清淡爽口。

小驴er给大家介绍几个最有上海特色的面。

【焖蹄面】经典的上海苏式面。

焖蹄,看起来厚厚的一层脂肪,却完全不会觉得油腻。

必须要历经长时间的焖煮才能将蹄膀肥厚的油脂融化,且肉质酥烂脱骨而不失其形。

“德兴面馆”的焖蹄面,是这家店的招牌面,听说当年上海大亨杜月笙经常来这里吃面。

蹄髈非常“酥烂”,据说是焖煮六小时才制成的。

广东路总店,黄浦区广东路471号(近福建路)

要是到这家店,你还可以吃吃他家的【爆鱼面】。

爆鱼,也是上海特有的吃食,很多外地朋友听说上海人请吃“爆鱼”,会一下惊喜,“鲍鱼”?

呵呵,上海的“爆鱼”,也叫“熏鱼”,大都采用青鱼、草鱼制作而成。

【麻酱面】

味香斋(雁荡路店),卢湾区雁荡路14号(近淮海中路)。

逛淮海路的时候可以去这家吃【麻酱面】。

“麻酱面”属于上海的精品面食,芝麻酱浓稠得拌起来都费劲,面条吃起来香滑。

小驴er建议吃麻酱面的时候,再要一碗“小牛咖喱汤”,一缕葱花裹着小牛肉的香,还有咖喱的辛香味道,很上海。

特别提示:

千万别在意端面的上海老阿姨的白大褂。

【辣肉面】

沪上一家辣肉面馆(黄河路店),黄浦区黄河路142号(近牯岭路)。

上海人也是吃辣滴,呵呵。

【辣肉面】也是上海很本地的一种面食。

他家辣肉不太辣,偏甜,更加符合上海小吃的特点(他家的店名就是:

沪上一家辣肉面馆)。

---上海本帮菜---

上面小驴er一直给大家介绍的是上海的小吃,接着小驴er带着大家,去尝尝“本帮菜”中的招牌菜。

本帮菜,又称海派菜、上海菜,以浓油赤酱、咸淡适中为其特色。

近年为了适应上海人喜食清淡爽口的口味,菜肴渐由原来的“浓油赤酱”趋向淡雅爽口,形成"海派本帮"的特色。

【油爆虾】上乘的油爆虾要外壳酥脆,虾肉有弹性,酱汁味道正好,色面明亮。

绿雅酒家,黄浦区江西中路372号(近宁波路)。

离南京路步行街不远。

看上去不起眼,不过本帮菜做得很地道,油爆虾当然也不例外。

【糖醋小排】酸甜适中,肉质饱满,是上海糖醋小排的关键之处。

阿毛面餐馆(富民路店),静安区富民路98号(近巨鹿路)。

不要被名字蒙蔽,地地道道的“本帮菜”餐厅,在静安寺和淮海路之间,游玩两地后再去餐厅尝尝糖醋小排,也挺方便。

【响油鳝丝】“本帮菜”浓油赤酱的集中体现,充满了“上海味道”。

小实惠饭店,静安区威海路855号(近陕西北路)。

靠近南京西路高档购物区,老板是上海人,烧的多是上海本地菜。

【白斩鸡】可能是上海本帮菜中出镜率最高、最受欢迎的冷菜之一了。

小绍兴(云南店),黄浦区云南南路69-75号(近宁海东路)。

在上海说起正宗的“白斩鸡”,第一想到的就是这家店。

老字号,鸡皮“又薄又脆”,鸡肉很嫩,“密制”的酱油鲜咸适度。

除了白斩鸡,还可以点一份“鸡粥”,或者“鸡汤面”,这都是“最上海”的吃法。

说起凉菜了,小驴er再介绍一个出镜率极高的上海凉菜,【烤麸】,也叫“四喜烤麸”。

烤麸咸中带甜,作为大餐前的开胃凉菜再合适不过了,这道菜在“本帮菜”餐厅中几乎都有。

上海的云南南路、黄河路以及吴江路,是上海餐馆比较集中的马路,也都在中心城区,在上海游玩的时候,很方便就能找到。

上海的美食,今天小驴er就带大家品尝到这里。

上海的美食何其多,要全部说完,没个五天五夜哪够呢。

要是大家在上海发现了什么好吃的,一定要及时分享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