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练习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449767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2.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二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二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二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二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练习题.docx

《高二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练习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练习题.docx

高二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练习题

高二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练习题(2011--)

组题:

郭伟文审题:

林淑庄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0分

 

1、环顾我们身边的生活,各种文化活动目不暇接,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文化是指:

A、思想、理论、信仰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精神产品

B、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精神产品

C、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存在的各种现象

D、人类全部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我们所讲的“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概念。

下列对“文化”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为人类所特有的③文化是纯粹“自然”的东西④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A、2011年1月18-21日,胡锦涛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

B、2011年2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

C、东莞中学举行第二十一届艺术节

D、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4、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在下列形式中,不属于意识形态性质的是:

①理想②道德③科学技术④信仰⑤语言⑥世界观

A、①③B、②⑥C、③④D、③⑤

5、下列关于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文化是基础,政治和经济是文化的反映B、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C、一定的政治、经济由一定的文化所决定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与政治互不相关

6、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充分展示了四大发明、书画、击缶等多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极大地振奋了国人精神。

这说明:

A、文化决定着社会的发展B、文化一定能塑造健全的人格

C、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D、文化能够提高人的道德修养

7、文化是人创造的,又影响着每一个人。

文化对人的影响主要来自于:

A、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B、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C、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D、电视、网络、报纸等大众传媒

8、次贷危机对美国华人社区几乎没有影响,这要归功于华人的文化传统和消费方式。

华人在美国仍保持着勤劳节俭的好传统,而且习惯于不借钱不欠债。

这表明:

A、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B、文化根源于经济,又高于经济

C、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D、文化影响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9、逛花街是珠三角地区过春节的传统习俗。

据调查,60%以上的被访者表示每年春节都会逛花街。

这表明文化:

A、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对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不可动摇的

C、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    D、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10、中国儒家有一套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办法,概括起来就是“格、致、正、修、齐、治、平”。

做好这八个字,不但可以处理好人际关系,还可以治理天下。

此外,中国百家均有一套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

这则材料说明:

A、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B、文化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C、文化能够决定人际关系D、文化决定着一个人的人格的形成

11、我国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并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

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看,这样做事因为:

A、文化与给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B、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C、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D、文化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12、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这体现出:

A、文化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C、文化决定政治D、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13、“腹有诗书气自华”,这表明:

A、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B、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C、文化塑造着人D、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

14、广东南海九江镇被称为“龙舟之乡”,该镇的龙舟赛具有悠久的历史,至今每年都要举行龙舟赛,吸引了大批人前来观看。

这说明文化的影响具有:

A、潜移默化的特点B、深远持久的特点

C、多样性的特点D、时代性的特点

15、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

A、学历B、拥有的科学文化知识

C、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D、参与文化活动的能力

16、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宗教团体纷纷组织“宗教救援队”积极参与救灾,僧侣们还为在地震中的死难者超度祈祷,给震区的佛教信众很大的心理安慰。

这表明:

A、文化活动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B、文化无所不能

C、文化是改造社会的强大物质力量D、宗教已成为主流文化

17、电视剧《士兵突击》讲述了一个中国军人的传奇故事。

随着这部电视剧的热播,剧中钢七连的信条“不抛弃,不放弃”被很多观众当成了座右铭。

从中我们学到了一种坚持的精神,一种坚强的意志,给每个人一种心灵上的慰藉,告诉人们究竟应当怎样去获得快乐,怎样去过好生活。

由此可以看出:

A、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创造了人

B、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着人,不断丰富着人的精神世界

C、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18、下列关于对待文化多样性的观点正确的是:

①要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②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③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④理解、包容和吸收所有的外来文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9、就文化而言,“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要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B、文化交流促进各个民族的文化创新

C、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

D、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20、150多年来,一些重大发明,如照明、通信、汽车等技术,都是在世博会上面世之后才逐渐转化为主流产业的。

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

A、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B、文化的传播与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D、现代大众传媒超越时空的强大功能加速了文化传播

21、中国三大皮影系统之一的陆丰皮影戏,作为“中国皮影戏”的组成部分向联合国正式申报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正确的是:

A、它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B、它主要包括纪念文物、建筑群和遗址等

C、它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D、它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22、历届奥运会的开幕式基本上都遵循了“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的理念,力争将最耀眼的本土文化呈现给世人。

这体现了:

A、文化可以分为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两部分

B、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

C、民族文化都值得发扬光大

D、正是不同民族各具特色的文化,才构成了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

23、秦国攻灭楚国后,为了加强对南方地区的控制,派50万官兵驻扎岭南地区。

这使相当一部分中原人留在了粤北地区,对当地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岭南文化。

这说明:

A、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B、民族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外来的文化

C、民族文化的根源在于外来文化D、岭南文化就是中原文化的一部分

24、知识的力量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

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的推广为标志的。

A、口语媒体B、印刷媒体C、文字媒体D、网络媒体

25、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是:

A、人际传播B、商业贸易C、人口迁徙D、大众传媒

26、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

传播媒介,简称为传媒。

现代社会中的大众传媒,除了网络还有:

①口语②报刊③广播电视④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7、下列不属于传统文化的特点的是:

A、具有民族的特色B、具有强大的继承性

C、一旦形成永远不变D、具有相对稳定性

28、围棋起源于中国,棋子、棋盘含有“天圆地方”的思想,棋盘的中央是太极,棋子的黑白两色表示阴阳。

围棋丰富的内涵和无穷的变化使它历经几千年而不衰。

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

①区域性   ②民族性    ③继承性    ④开放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9、温家宝总理指出,制定《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是为了保持和延续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继承包括:

①传统建筑的继承②传统文艺的继承③传统思想的继承④传统习俗的继承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30、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但封建社会又片面强调“愚孝”,成为束缚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枷锁。

对此我们应:

A、以我为主,为我所用B、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C、面向世界,博采众长D、全盘否定,全部抛弃

31、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是:

①社会制度的变化  ②科学技术的进步  ③思想运动  ④经济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下列做法能体现出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关系的是:

A、全面继承,为我所用B、推倒重来,另起炉灶

C、推陈出新,革故鼎新D、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33、对文化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社会制度的更替B、思想运动

C、科学技术的进步D、教育方式的变革

34、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在本土文化基础上产生了“新客家文化”。

这体现了:

A、新文化在发展中偏离了本土文化B、文化在批判中继承

C、“新客家文化”已取代本土文化D、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孔子的儒家思想作为中国漫长封建社会的主导思想,在今天仍有着广泛的影响。

其产生与当初孔子设立私学、广收门徒有关。

据此回答35-36题:

35、儒家思想的广泛传播与影响与设立私学、广收门徒有关。

这说明:

A、教育是文化发展、创新的根本途径B、教育具有传递文化的特定功能

C、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D、儒家思想本身就是教育思想

36、今天我们应该这样看待儒家思想:

A、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基本没有影响B、其消极作用已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消失

C、“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D、已经不适应今天时代发展的要求

37、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

A、社会实践B、交流与借鉴C、科技进步D、创作灵感

38、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是:

A、文化创新B、文化传播C、文化积累D、文化生产

39、作为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同时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的是:

A、发展先进文化B、打破传统文化的束缚

C、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D、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40、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诸子百家学说,是与当时的社会大变革分不开的。

这主要说明了: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B、社会实践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C、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D、文化创作的灵感最终来自于社会实践

41、有人认为,文化创新主要来自创作者的灵感和聪明才智。

这种观点:

①认为文化创新是一种纯粹的精神活动②否认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源泉③正确地认识到了文化创新的主体④是唯心主义在文化发展观上的体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42、“一切进步文艺,都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

”这强调了:

A、一切文化对人民都是有益的B、人们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C、文艺创作要满足人们各种文化需求D、进步文艺引领着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

43、2010年广州亚运会吉祥物“乐羊羊”的创意来源于千年前五位仙人分别骑着口衔稻穗的仙羊降临广州的传说。

5只羊分别有五种不同的颜色,与奥林匹克五环的颜色一致,体现了广州亚运会对奥运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这说明:

A、客观事物是文化创新的源泉B、继承传统文化就可以促进文化的发展

C、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D、要尊重和理解文化的差异和个性

44、心怀创新的人们,决不拘泥于老祖宗给出的关于艺术的种种现成答案,而是自觉地站到时代艺术的前沿,从前人积累的艺术精神高地出发,志存高远地不断怀疑和挑战,寻找着关于艺术更加丰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这说明:

①对传统文化必须进行批判继承②应积极借鉴优秀民族的先进文化③要不断地对民族文化进行创新④实现文化创新,要反对守旧主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45、“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这首《论诗》道出了文化发展的规律——不断创新,永无止境。

要进行文化创新,就必须:

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②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④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46、在“中医现代化”的口号下,有人把摘除中医传统、简单模仿西医当成中医现代化的方向。

可是,失去了传统文化依托的中医,就会如同离开了土壤的大树,只有枯萎和死亡。

这表明发展中医:

A、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B、需要体现时代精神

C、需要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D、要接受新文化和外来文化

47、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对于外来文化,我们应持的正确态度是:

A、外来文化是先进文化,应该照搬过来

B、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不相容,应坚决抵制

C、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

D、文化无国界,文化无东西,应全盘吸收

48、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为此应:

①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②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③在文化竞争中合作和发展④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保持民族特色

A、①②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49、当代艺术大师刘海粟说:

“在一定程度上,我感到有塞尚、高更、凡高等强烈的色彩和简练线条的影响。

我在中国画里吸收这些东西,并不是一定要把它搬下来,也不是故意做作,而是在有意无意中就在笔墨中表现出来了。

受别人的影响,但又有自己的东西,这非常重要。

个人应该要有自己的面目。

”这说明:

A、文化创新不是可以凭空产生的B、文化创新既要博采众长又要保护特色

C、文化创新需要学习和吸收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D、文化创新应推陈出新

50、广东文化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不仅成为当代中国最具影响的地域文化,更是在多个领域引导着时代新潮流。

广东文化要保持这一优势,就必须:

①与其他文化进行融合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④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当前工作的首要任务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51、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年由过去的“吃喝年”逐渐发展成为“休闲年”,“网上过年应运而生。

“网上过年”在给人们提供新的过年方式的同时,也让传统习俗在高科技条件下找到了与年轻人的亲和点。

这包括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①民族节日应该在继承中发展②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③只有利用网络,才能实现文化的创新④“网上过年”已经取代了传统过年的方式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52、“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是:

A、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B、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C、建设更加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D、认真学习、刻苦学习

53、古人云: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今日西方教育家断言:

“不提高就死亡”。

这对我们的启示是:

A、文化工作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B、终身学习,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C、文化创作的检验标准在于能否创新D、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54、中华世纪坛序中写道:

“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这反映出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

A、源远流长    B、唯我独尊    C、博大精深    D、独树一帜

55、中华文化能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

A、多样性B、包容性C、灵活性D、独创性

56、钱伟长先生曾经这样说过:

“天下没有别国的文字3000年以后还能看得懂,汉字可以。

”这说明:

A、汉字是世界文化的基本载体B、汉字的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C、汉字文化的内涵丰富D、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57、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巅峰,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这反映了中华文化的特征。

A、源远流长B、求同存异C、博大精深D、兼收并蓄

58、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对中华民族文化认识错误的是:

A、民族文化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

B、民族文化是各民族特有的,其他民族无认同感

C、民族文化既有民族特征,又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D、都是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59、前,必须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这是因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①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②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③是我国当前的工作中心④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0、说:

“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贯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这段话的内涵反映了民族精神是:

A、根植于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源头B、一个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总和

C、民族之间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 D、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61、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爱国主义B、团结统一C、爱好和平D、自强不息

62、语或典故中能反映中华文化中自强不息精神的是:

A、同舟共济B、三顾茅庐C、舍生取义D、愚公移山

63、在中国格言的海洋中,有两个意义相近的古老成语:

“四海之内皆兄弟”(子夏),“四海之内若一家”(荀子)。

这主要体现了中华民族:

A、不畏强暴、英勇顽强的优良品格B、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

C、注重团结统一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D、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64、琼州胜景五公祠有副脍炙人口的对联:

“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

”这副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②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③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④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顽强斗志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

65、在当代中国,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A、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B、团结统一,爱好和平

C、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D、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66、“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些名句都抒发了作者的爱国情怀。

对“爱国主义”理解不正确的是:

A、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B、爱国主义见诸每个人的实际行动中,而不是在思想上

C、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中国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D、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67、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①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心骨”作用②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③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④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68、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只有在与其他文明的相互激荡中,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才能保持长久不衰的活力。

这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

A、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B、借鉴世界其他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博采众长

C、发挥党的指导思想的“主心骨”作用

D、保持传统文化不失去民族精神的本色

69、当前我们应对世界范围内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是:

A、我国的民族文化B、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C、集体主义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70、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两者的内在联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的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时代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

B、只有坚持以培育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失本色

C、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和渊源,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

D、只有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日益发展

71、右图漫画“算命”反映了

A、传统文化阻碍现代文明

B、落后文化仍然存在并污染文化环境

C、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加强监管 

D、腐朽文化阻碍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72、近年来,“山寨文化”借助其草根性、民间性而受到一些人的追捧,一些不健康的文化也“山寨”之名大行其道。

这要求我们:

①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各种文化②要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③要不断抛弃传统,追求时尚文化④要对文化市场加强管理和正确引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73、每年除夕之夜的春晚成了中国人必不可少的文化大餐。

但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的人们,对春晚的评价也有所不同。

这种差异表明:

A、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B、人们的文化生活水平呈下降趋势

C、国家必须对流行文化加强管理和引导

D、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74、有人说,“大众文化就是眼球文化”,只有得到大众的关注,文化的传播才有意义。

此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A、认为大众文化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B、遵循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性的原则

C、认为文化产品必须符合人民的利益D、认为文化产品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针

75、上题观点的不合理性在于没有看到大众文化是:

A、为广大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B、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形式多样的文化

C、通俗的、多样的、人民能容易接受的文化D、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先进、健康的文化

76、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是:

①面向广大人民的文化②反映人民利益与呼声的文化③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④具有多种类型与风格的文化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77、下列文化现象属于落后文化的是:

①电脑算命②凶杀暴力色情文化③“法轮功”邪教④婚事大操大办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78、我们应当这样对待落后、腐朽文化:

①存在就有其合理性,让其自生自灭②对具有落后、腐朽思想的人绳之以法③对待落后文化应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④对待腐朽文化应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79、透过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我们看到,在我国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B、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通俗文化

B、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D、中国传统文化

80、近代中国在封建专制统治下,经济、政治、文化都落后了。

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是:

A、大众传媒的发展B、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C、文化产业迅速崛起D、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

81、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是:

A、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B、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D、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8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

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