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九街坊妇女会孙方中书院.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447793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236.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港九街坊妇女会孙方中书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港九街坊妇女会孙方中书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港九街坊妇女会孙方中书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港九街坊妇女会孙方中书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港九街坊妇女会孙方中书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港九街坊妇女会孙方中书院.docx

《港九街坊妇女会孙方中书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港九街坊妇女会孙方中书院.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港九街坊妇女会孙方中书院.docx

港九街坊妇女会孙方中书院

港九街坊婦女會孫方中書院

2016至2017年度

中五級中國語文科

第一學期考試

卷三聆聽及綜合能力

甲部:

選擇及短答題(26分)(20%)

1根據錄音內容,孫柏然在下一期《學生快訊》的「傑出同學」欄目中,負責哪些工作?

(2分)【整合】

訪問。

撰稿。

編輯文稿。

美術設計。

A、

B、

C、、

D、、

A

B

C

D

劉韻之指孫柏然會和自己一同訪問凌嘉美。

孫柏然說訪問稿就包在他身上,又說自己有寫作天分,可知他負責撰稿。

劉韻之指自已會負責編輯文稿。

孫柏然指自己會叮囑負責美術設計的幹事用心設計版面,可知負責該項工作的是另有其人。

(參考2016年聆聽及綜合題2)

2孫柏然怎樣回應劉韻之說他不夠謙厚?

(2分)【整合】

A反脣相稽。

B舉例辯解。

C委婉反駁。

D矢口否認。

A

B

C

D

C委婉反駁。

孫柏然先承認自己不及嘉美,等於證明自己謙厚;再提出應盡力發揮自己,暗示自己非自大。

(參考2016年聆聽及綜合題4)

3根據錄音內容,以下哪些是凌嘉美熱愛游泳的原因?

(2分)【整合】

從小學習游泳。

在比賽中獲勝。

游泳有助減壓。

游泳是個人活動。

A、

B、

C、、

D、、

A

B

C

D

凌嘉美指她從小就跟父親學游泳,培養出興趣。

凌嘉美指游泳可以忘記煩惱,紓緩緊張的學習生活。

(參考2016年聆聽及綜合練習卷題2)

4在訪問中,凌嘉美提及自己曾與一位隊友比賽的往事,是要說明自己從中明白:

(2分)【整合】

A游泳不是課餘興趣。

B盡力才是尊重對手。

C應該對自己有信心。

D凡事應該全力以赴。

A

B

C

D

D。

凌嘉美指隊友在比賽後的責問令她明白應該認真對待比賽,改變了過往得過且過,沒有盡全力的態度。

(參考2016年聆聽及綜合練習卷題8)

5根據有關園丁比喻的討論,判斷以下陳述:

(4分)【整合】

A正確

B錯誤

C無從

判斷

(1)劉韻之認為教練的指導是運動員發揮天賦才能的關鍵。

(2)凌嘉美不認同劉韻之的看法。

(1)B。

劉韻之認為教練只是外在因素,要發揮天賦才能,最重要的是個人的努力。

(2)A。

劉韻之認為教練只是運動員能否發揮天賦才能的外在因素,凌嘉美並不同意,她指出在自己學習游泳的過程中,教練的影響很大。

(參考2016年聆聽及綜合練習卷題7)

6凌嘉美在訪問中提及成語「車在馬前」,

她把大馬比喻為

(1)教練/陳教練(2分),

把小馬比喻為

(2)泳手/受訓者/自己(2分)。

(4分)【整合】

(參考2016年聆聽及綜合題3)

7試根據錄音內容,判斷三人從哪些角度談論以下各項游泳訓練法。

(每道分題可選多於一個答案,分題全對才給分)(6分)【整合】

A訓練方法

B應用時間

C訓練目的

D負面影響

(1)超長距離

訓練法

(2)間歇訓練法

(3)減氧訓練法

(1)A,凌嘉美指超長距離訓練法是「用較比賽距離還要長的距離來訓練」;C,她說明這方法「可以訓練泳手的耐力,也可以改善動作和技巧」。

(2)A,凌嘉美指間歇訓練法是泳手「反覆游一段較短的距離,每游一趟之間有5至30秒短暫的休息」;B,她指這方法用於接近比賽日子;C,她說明這方法可提升速度和調整心態。

(3)A,凌嘉美指減氧訓練法是「減少游泳時換氣的頻率」;D,她指自己嘗試這方法時出現頭痛,須馬上停止。

8以下哪一項是孫柏然所說的「第三項條件」?

(2分)【整合】

A比賽經驗

B訓練方法

C處事態度

D游泳知識

A

B

C

D

9綜合錄音內容,以下哪一項最適合作為下一期《學生快訊》「傑出同學」欄目的標題?

(2分)【整合】

A「成功非僥倖飛魚奮鬥辛酸史」

B「獎牌背後學界飛魚的師徒情」

C「一次比賽的啟發飛魚領悟比賽的意義」

D「啟導與栽培飛魚細訴良師益友的影響」

A

B

C

D

D。

孫柏然指自己會集中寫凌嘉美「明白到比賽的意義,其後能用正確心態參加比賽」,並會記述對她在游泳方面有重要影響的兩位人物,可知訪問稿的重點是與隊友比賽所得的啟發,以及教練有效的訓練。

-甲部完-

 

乙部:

寫作題(50分)(80%)

整合拓展

題目:

試以語文中學學生會會長劉韻之的名義,撰寫一封書信;向校長楊德華匯報來年暑期舉辦的「中一迎新計劃」的口號,以及與口號相呼應的活動,並分別說明這些活動對新生的好處;再就學生會為高中學生辦的「暑期一日工作坊」選擇一個方案,舉出選擇該方案的兩個原因,加以論證。

(全文不少於500字,標點符號計算在內。

)見解論證

資料一:

張志文老師給劉韻之同學的電郵

寄件人:

張志文日期:

2016年12月10日

收件人:

劉韻之提示寫信日期

主題:

有關給楊校長的信函

語境意識:

提示寫作背景、書信的內容要求。

資料二:

2017-2018學年「中一迎新計劃」宣傳單張(初稿)

整合拓展:

交代「中一迎新計劃」的口號及活動詳情,可據此選出兩個呼應口號的活動。

資料三:

2017年「暑期一日工作坊」方案

見解論證:

從三個方案中選擇其一,根據方案的特點提出有意舉辦的原因。

資料四:

語文中學2016年暑期活動問卷調查結果

語文中學2016年暑期活動

問卷調查結果

調查日期:

2016年9月1日至15日

調查對象:

曾參加學校暑期活動的同學

派發問卷:

共72人

收回問卷:

共64份

調查結果:

1.總計:

95%同學滿意本年各項暑期活動,3%同學表示普通,2%表示不滿意。

2.同學對各活動的意見:

(1)「參觀有機農莊」:

共21位同學參加;其中八成同學表示十分喜歡或喜歡這活動,有同學表示在有機農莊可以接觸小動物,機會十分難得,可惜活動時間太短。

(2)「探訪安老院」:

共16位同學參加;其中七成半人表示十分喜歡或喜歡這活動,有同學表示能與長者玩遊戲和交談,和他們一起歡度一個下午,很有意義。

(3)「香城古迹一日遊」:

共35位同學參加;其中八成表示十分喜歡或喜歡這活動,有同學認為活動能加深他們對香城的認識,是平日在課本學習不到的。

見解論證:

根據去年的暑期活動和學生意見,提示選擇工作坊的原因的論述方向。

-全卷完-

錄音稿

錄音檔:

DCL2E_MP_LI80C.mp3(粵)

DCL2E_MP_LI80P.mp3(普)

旁 白:

請用3分鐘瀏覽題目和閱讀材料。

(播音樂3分鐘)

甲部錄音

旁 白:

語文中學學生會會長劉韻之和幹事孫柏然,放學後在學生會室訪問學校泳隊的代表凌嘉美,以下是他們的對話:

劉韻之:

凌嘉美同學,你好!

我是學生會的會長劉韻之,(甲部題1)下一期學生會的《學生快訊》會以體育運動為主題,很感謝你接受我們訪問,擔任「傑出同學」這個欄目的主角。

這位和我搭擋的是學生會幹事孫柏然,柏然也是《學生快訊》的編輯。

孫柏然:

嘉美,你好。

你是運動健將,曾在學界的公開比賽中得過不少獎項,為校增光,相信同學對你練習和比賽的心路歷程會很感興趣。

凌嘉美:

兩位好,我不過是喜歡運動,對運動認識較多而已,你們邀請我接受訪問是我的榮幸才對呢。

孫柏然:

(甲部題1)嘉美,你放心跟我們分享心得好了,訪問稿就包在我身上。

上天是很公平的,雖然我沒有運動天分,但卻有寫作天分。

劉韻之:

柏然,我提醒你可別在文稿中添油加醋,(甲部題1)文稿由我負責編輯,一定不會隨便放行的。

孫柏然:

韻之,你要相信我才行啊,(甲部題1)我還會叮囑負責《學生快訊》美術設計的幹事,一定要把訪問稿排得精美吸引。

劉韻之:

柏然,自大和自信只是一線之差。

嘉美無論學業和運動都十分出眾,可是她比你謙厚多了。

孫柏然:

(甲部題2)嘉美是我校的高材生,我又怎能和她相比呢?

但所謂「天生我材必有用」,我是不會因為比不上別人而自卑的,反而更要盡力發揮天賦的才能。

劉韻之:

好吧,我不跟你爭論,我們還是言歸正傳。

嘉美,我們先談談你喜歡的體育運動吧。

你多次在學界游泳比賽中得獎,最喜歡的運動是游泳嗎?

凌嘉美:

對啊,我比較喜歡游泳,(甲部題3)我幾歲的時候,爸爸就教我游泳,可能因此培養出興趣吧。

而且我很享受在水中的寧靜感覺,(甲部題3)游泳的時候,可以忘記煩惱,有助我紓緩緊張的學習生活。

孫柏然:

我喜歡打籃球,也是因為享受這種全情投入的感覺,不過一起打球的同學功課忙碌,要約時間十分困難,游泳不是羣體活動,方便多了。

凌嘉美:

柏然,個人的運動還有很多,例如跑步,只是大汗淋漓的感覺不好,游泳就沒有這問題了。

不過,從前我只是喜歡游泳這種運動,覺得輕鬆和享受,並不喜歡比賽。

中三時獲選入校隊,每個星期都要練習四天,我覺得很辛苦,甚至想過要退出。

直到剛升上高中後的一場游泳比賽,我才改變了心態。

劉韻之:

是學界的比賽嗎?

凌嘉美:

不是,只是和隊友之間的切磋,連裁判和觀眾都沒有。

在一次練習結束後,一位比我高年級的隊友提出和我來一場比賽,看看大家的練習成果。

這位師姐的泳術很好,而且常常提點我。

和她比賽,我覺得簡直是以卵擊石。

不過,我還是接受她的邀請,想不到那次比賽,對我有很大影響。

劉韻之:

你贏了嗎?

凌嘉美:

沒有,和這位師姐比賽,我輸了,但我萬萬想不到,她竟然在比賽後責問我為甚麼沒有盡力。

孫柏然:

哦?

她為甚麼會認為你沒有盡力呢?

凌嘉美:

當時我也很驚訝,原來她一邊游,一邊留意着我。

她注意到我有幾次機會差點可以超前她,都會放慢速度。

這種潛意識連我自己都沒有察覺,卻竟然被她看出了。

可能因為我缺乏自信,覺得自己不可能勝過她,又或者是不想因為勝負而損害大家的友誼,反正自己輸了也沒所謂。

劉韻之:

可是,在她的角度來看,嘉美你這種心態反而令她生氣了。

凌嘉美:

對啊,現在回想起來,(甲部題4)她的話令我回想到過去無論是練習或比賽,我都得過且過,沒有認真對待。

她的話有如當頭棒喝,令我省悟,從那天起,我的心態完全改變了。

孫柏然:

嘉美,看來那位師姐想和你比賽,並非只是希望互相切磋,而是想激勵你。

原來是那場比賽造就了我校的女飛魚啊。

凌嘉美: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才能,就像柏然你剛才說,「天生我材必有用」,關鍵是能不能發掘出來。

劉韻之:

我認為如果沒有園丁悉心栽種,再好的種子都無法茁壯成長。

孫柏然:

韻之,你說的園丁,是指教練嗎?

劉韻之:

(甲部題5

(1))柏然,我覺得教練只是外在的因素,要發揮天賦才能,最重要的還是個人的努力吧,對嗎?

凌嘉美:

(甲部題5

(2))韻之,我認為在我學習游泳的過程中,教練的影響也很大。

(甲部題6)我想起「車在馬前」這個成語,大馬在前面拉車,小馬繫在車後,這樣小馬就可以藉着觀察,漸漸掌握拉車的技巧了。

自從我初中加入校隊,一直由陳教練負責訓練,他是我的良師益友。

劉韻之:

我認為同學一定很希望知道教練對運動員的影響,嘉美,你可以和我們分享一下嗎?

凌嘉美:

當然可以。

陳教練使用的訓練方法令我的泳術提升,潛能得以漸漸發揮,並對游泳更感興趣。

孫柏然:

嘉美,那是甚麼訓練方法?

游泳比賽不就是講求快嗎?

只要不斷練習、提升速度,不就可以取得佳績嗎?

劉韻之:

柏然,你想得真簡單,所謂「三分天才七分學」,這七分學之中,除了努力不懈的練習,還得有合適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凌嘉美:

韻之說的不錯,陳教練會按照我們各人的能力、距離比賽的時間等因素,決定運用哪些訓練法。

就好像我起初下定決心比賽要全力爭勝,一心以提升速度為目標,不斷練習,結果適得其反,連姿勢都變得不正確。

教練為了糾正我,(甲部題7

(1))用了超長距離訓練法來訓練我,即是用較比賽距離還要長的距離來訓練。

劉韻之:

這樣游泳的速度不就拖慢了嗎?

為甚麼要這樣做呢?

凌嘉美:

韻之,你說得對,游泳的速度會因為距離長了而變慢,不過,(甲部題7

(1))這方法可以訓練泳手的耐力,而且平穩的游泳速度便於改善動作和技巧。

本來我對這種不是為了提升速度的訓練法很不以為然,慢慢才領略到其中的好處,明白教練的苦心。

孫柏然:

嘉美,你所說的好處,是指這個訓練法可增強你的耐力嗎?

就好像參加馬拉松比賽的選手,耐力比爆炸力更加重要啊。

凌嘉美:

柏然,你所說的只是其中一個好處。

對我來說,這個訓練法還幫助我調整心態,明白「欲速則不達」的道理。

劉韻之:

不過,要在比賽中獲勝,速度還是很重要的啊。

凌嘉美:

這個當然,(甲部題7

(2))所以在接近比賽的日子,陳教練會轉用其他訓練法,例如間歇訓練法,以提升游泳的速度,也調整心態,準備比賽。

孫柏然:

間歇訓練法又是一種怎樣的訓練法呢?

凌嘉美:

簡單來說,(甲部題7

(2))間歇訓練法就是要泳手反覆游一段較短的距離,每游一趟之間有5至30秒短暫的休息,讓身體一部分狀態可以恢復。

劉韻之:

這樣有甚麼好處呢?

凌嘉美:

因為水中有浮力,泳手身體的負荷較小,在短暫的休息後,便游下一趟。

每趟所游的距離、重複次數和休息時間作不同的配合,效果也會不同,可以提升泳手的速度和耐力。

孫柏然:

(甲部題8)原來要做一個出色的泳手,除了天分和努力,還有「第三項條件」的。

凌嘉美:

你所說的「第三項條件」的確重要,還要因應每個泳手的特點去靈活運用才能收到最大的效益,教練實在是功不可沒的啊。

其實每種訓練法都不是適合所有泳手的,(甲部題7(3))就好像我曾試過減氧訓練法,減少游泳時換氣的頻率。

不過,我嘗試這方法時感到頭痛,而且一直沒有改善,教練注意到後,就馬上要我停止,否則不但影響表現,更會危害身體健康。

劉韻之:

嘉美,聽了你的分享,可知一個好教練真是很重要啊。

我們的訪問時間差不多了,很感謝你。

孫柏然:

謝謝嘉美,(甲部題9)我打算在訪問稿中,集中寫你明白到比賽的意義,其後能用正確心態參加比賽,並會記述對你在游泳方面有重要影響的兩位人物。

凌嘉美:

柏然,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用文字把我的心路歷程娓娓道來。

孫柏然:

我一定會全力以赴的!

旁 白:

現在請用4分鐘整理甲部的答案。

(播音樂4分鐘)

乙部錄音

張老師:

韻之、柏然,今天請你們來,是要討論來年暑期活動的事。

雖然現在距離暑假還有一些日子,不過楊校長希望學生會就當中兩個主要項目及早定案,以免學生會的工作堆積起來,會影響你們下學期的學習。

劉韻之:

張老師,你指的應該是「中一迎新計劃」和為高中同學而設的「暑期一日工作坊」吧,早點預備當然較好。

按過往做法,學生會決定了暑期活動的事宜後,會長要代表學生會寫信給楊校長,匯報詳情,(乙部語境意識:

提示寫作背景、任務。

)對嗎?

張老師:

對的,這次就由韻之你負責了。

現在,我們先談談「中一迎新計劃」吧。

一如以往,中一新生的迎新活動會有口號,帶出活動的主題,讓新生清楚了解活動的目的。

你們對今年的主題有甚麼提議?

劉韻之:

張老師,我認為迎新活動最重要是幫助新生投入中學生活,首要的條件是增加要對學校的認識。

孫柏然:

我同意,不如就以「認識校園」作為口號,你們覺得合適嗎?

張老師:

「認識校園」這口號簡單、直接,我認為不錯,新生由小學升上中學,對新的環境一定感到陌生,在開學前有機會參觀校園,加深了解,對適應中學生活一定有幫助。

(乙部整合拓展:

指出口號的前句——「認識校園」。

孫柏然:

口號不能只有這四個字,除了「認識校園」,我覺得可以用「了解社區」作為口號的後句。

不少同學平日要外出午膳,我們可以帶領他們在學校附近的社區走走,認識不同的食肆,介紹哪一間味道好,哪一間價錢相宜。

劉韻之:

柏然,我們的迎新活動,是要幫助新生投入中學生活,介紹學校附近的食肆雖然有用,但不適合作為迎新活動的重點吧?

孫柏然:

那麼,你有甚麼好建議呢?

劉韻之:

我認為可以用「建立同窗情」作為口號的後句。

幫助新生投入中學生活,剛才提到的「認識校園」是硬件,至於軟件就是同學間的關係。

迎新活動是新生第一次見面,互相認識的機會,可以藉此讓大家多溝通,建立同窗情。

(乙部整合拓展:

指出口號的後句——「建立同窗情」。

孫柏然:

你的意見的確不錯,雖然我認為新生應該會很關注午餐的問題,不過你所說的也不無道理,讓新生在活動中建立友誼,可以令他們易於投入中學生活,就用你的建議吧。

張老師:

韻之、柏然,你們的考慮十分周詳,我也同意。

那麼來年「中一迎新計劃」的口號可以落實了,就是「認識校園,建立同窗情」。

你們建議辦甚麼活動來呼應這口號呢?

孫柏然:

我翻看了過往迎新計劃的資料,近幾年都有舉辦「與班主任會面」和「暑期銜接課程」兩項活動。

前者讓中一新生在開學前與班主任見面,互相認識,並提醒新生為開學做好準備;後者協助新生完成學校派發的暑期功課,能夠温故知新,十分實用。

我認為應該繼續辦這兩項活動,對嗎?

劉韻之:

沒錯,這兩項活動很好,值得繼續辦,但未能配合我們剛定下的口號,看來我們還要另外構思新活動。

張老師:

韻之,那你有新活動的建議嗎?

劉韻之:

要認識校園,我覺得可以邀請高年級的同學擔任小組導師,帶領新生分組參觀校園,介紹學校的辦學理念、校訓、校服設計等資訊,增加新生對學校各方面的認識,讓他們感受到自己是學校的一分子。

(乙部整合拓展:

提示與口號「認識校園」相呼應的活動及拓展方向。

孫柏然:

這個活動不錯啊,除了介紹學校,學長和新生還可以互相交流,了解新生感到疑惑的地方,主動和他們分享中學生活的經驗,讓他們對中學生活有更多認識。

(乙部整合拓展:

提示與口號「認識校園」相呼應的活動的拓展方向。

張老師:

你們的建議不錯,能夠呼應「認識校園」的口號。

至於「建立同窗情」,又可以辦甚麼活動來呼應呢?

孫柏然:

張老師,既然邀請了高年級的同學擔任小組導師,我認為另一項活動也可以用分組形式舉行,加強同組同學的連繫。

不少中一新生在小學階段已參加各種興趣班,多才多藝,我建議辦一個才藝表演,各小組可以選擇演出話劇、合唱、演奏樂器、舞蹈等。

(乙部整合拓展:

提示與口號「建立同窗情」相呼應的活動。

)由小組導師和組員一起構思表演內容,一起練習,一起表演。

這不但可讓他們一展所長,而且這樣的合作機會,對中一新生也是很好的訓練,並能使同組的同學很快就熟絡起來。

(乙部整合拓展:

提示與口號「建立同窗情」相呼應的活動的拓展方向。

劉韻之:

這真是個好提議啊,表演一定會很精彩。

張老師:

真好!

來年「中一迎新計劃」的口號和呼應的活動,都有定案了。

孫柏然:

我會草擬暑期「中一迎新計劃」的宣傳單張,供學生會幹事進一步討論。

劉韻之:

柏然,好啊,謝謝你。

張老師:

韻之,請你在寫給校長的信中扼要介紹這計劃的口號和呼應的活動,並說明這些活動對新生的好處啊。

(乙部整合拓展:

提示內容重點。

劉韻之:

張老師,我明白了,謝謝提點!

張老師:

接下來,我們還要談談為高中生舉辦的「暑期一日工作坊」。

韻之早前傳給我的三個方案都有明確的主題,我覺得三個都很好。

韻之,那就請你選定其中一個,在信中向楊校長匯報,說明選擇的原因,好讓校方了解,以作適當的安排。

(乙部見解論證:

交代須從三個方案中選其一。

劉韻之:

張老師,我知道了,但我應該怎樣向楊校長說明選辦某個工作坊的原因呢?

張老師:

韻之,你不必想得太複雜,從工作坊的意義去考慮就可以了。

工作坊既然是為高中同學舉辦,你可以指出他們參加這個工作坊會有甚麼好處或得着,以及對社會有甚麼意義或好處。

(乙部見解論證:

提示論述角度例如從對同學的意義、對社會的意義說明選擇該方案的原因。

劉韻之:

那即是說從個人和社會兩方面論述學生會想辦這個工作坊的原因?

張老師:

是的。

這是其中兩個角度,如果你想到其他角度,只要言之成理,一樣可以寫出來。

緊記要提出充分的論據來支持你所說的原因,而且要論證周密,只要論證嚴謹,從兩個角度論述就足夠了。

(乙部見解論證:

提示須提出的原因數量、要求。

)還有,這書信不宜太遲呈交給校長,在十二月聖誕假期前較為合適。

(乙部語境意識:

交代發信日期。

孫柏然:

韻之,寫信給楊校長,一定要恭敬有禮,還要記得注意書信的格式啊。

(乙部語境意識:

提示書信的格式,以及措詞、語氣要求。

)對了,下個月十六日放學後,學生會舉辦的辯論比賽,我們不是說希望邀請楊校長頒獎給優勝隊伍嗎?

趁這次機會在信中提出邀請,你認為好嗎?

(乙部語境意識:

交代信中要提及的內容。

劉韻之:

柏然,幸好得你提醒,我會在信末提出邀請。

我現在就回去好好寫這封信。

張老師、柏然,謝謝你們。

張老師:

韻之要加油啊,再見。

劉韻之、孫柏然:

張老師,再見!

旁 白:

各位同學,聆聽材料播放完畢,考試時間尚餘1小時15分鐘,請繼續作答,直至考試結束。

乙部:

寫作題(80%)

一般說明

1本部分主要考核學生的理解、思考、組織、文字表達等能力。

題目要求學生在聆聽一段錄音和閱讀文字的材料後,以寫作方式完成試題所指定的任務。

2參與籌辦校內活動是高中學生十分熟悉的題材。

本題假設一個處境,要求學生以語文中學學生會會長劉韻之的身份撰寫一封書信,內容須向校長楊德華匯報將在來年暑期舉辦的「中一迎新計劃」的口號,以及與口號呼應的活動,並分別說明這些活動對新生的好處。

另外,須就學生會為高中學生辦的「暑期一日工作坊」選擇一個方案,舉出選擇該方案的兩個原因,加以論證。

學生須從聆聽資料和閱讀材料中,擷取適用的部分,撰寫書信,說明「中一迎新計劃」的詳情,並扼要介紹「暑期一日工作坊」其中一個方案,舉出選擇該方案的原因。

3在聆聽資料中,張志文老師、學生會會長劉韻之和幹事孫柏然三人的對話,清楚提出書信的要求,其中包括內容重點和架構的要求,學生寫作時不可忽略。

4閱讀材料包括張志文老師給劉韻之的電郵、2017-2018學年「中一迎新計劃」宣傳單張(初稿)、2017年「暑期一日工作坊」方案和語文中學2016年暑期活動問卷調查結果,其中有呼應或補充聆聽資料者,有引導學生拓展或發揮個人見解者,也有與本題寫作無關的資料。

5學生必須根據試題提供的資料寫作,有關整合拓展,只能在這個基礎上引申和發揮。

倘學生憑空設想,擅加材料寫作,則有違本卷考核目標,不能接受。

評分準則

教師評分時,須分別考慮「語境意識」、「整合拓展」、「見解論證」和「表達組織」四個方面,並分部給分。

一 語境意識(10分)

指能否因應語境而完成是次寫作任務,其中最重要的三項準則是:

文章格式、呼應背景、行文語氣。

準則

得分

1文章格式(2分)

閱讀資料一和聆聽資料已指出學生須撰寫書函,對象為校長楊德華,故應有書函的基本格式:

(1)上款:

楊校長;如連名帶姓稱呼楊德華校長,則非合禮儀的敬稱。

(2)下款:

學生會會長劉韻之敬上;

(3)祝頌語:

應有合適的祝頌語,例如敬請道安(上款寫道鑒)、恭請教安。

(4)日期:

介乎二零一六年十二月十日至二十四日之間。

2呼應背景(4分)

書函要呈交給校長,目的是匯報學生會來年為中一新生舉辦的迎新活動,以及為高中學生辦的暑期活動的內容。

尚要留意的是:

(1)於開首部分自我介紹,交代寫此書信的背景;

(2)於結尾邀請校長在下個月的辯論比賽中頒獎給優勝隊伍。

3行文語氣(4分)

措詞語氣必須大方得體,恭敬有禮,分析宜冷靜務實,論說須中肯客觀。

語境意識的等第說明:

等第

分數

描述

上上

10

開首結尾,呼應背景;身份明確,緊扣致函目的,格式齊備;語氣恭敬有禮,措詞大方得體。

上中

9

開首結尾,呼應背景;身份明確,緊扣致函目的,格式齊備;語氣恭敬,措詞得體。

上下

8

開首結尾,呼應背景;身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