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文故事拼音打印.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044357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古文故事拼音打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学古文故事拼音打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学古文故事拼音打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学古文故事拼音打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学古文故事拼音打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古文故事拼音打印.docx

《小学古文故事拼音打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古文故事拼音打印.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古文故事拼音打印.docx

小学古文故事拼音打印

古文故事80篇

1. 狐假虎威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

“子无敢食我也!

天帝使我长(zhǎng)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战国策》

2.买椟还珠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jiāo),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jí)以羽翠。

郑人买其椟(dú)而还其珠。

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yù)珠也。

——《韩非子》

3.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lǚ)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

“吾忘持度(dù)。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

“何不试之以足?

”曰:

“宁信度,无自信也。

——《韩非子》

4.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田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lěi)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韩非子》

5.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yù)矛与盾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韩非子》

6.揠(yà)苗助长

宋人有闵(mǐn)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

“今日病矣!

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gǎo)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孟子》

7.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shè)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ù)契(qì)其舟,曰:

“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吕氏春秋》

8.引婴投江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

人问其故。

曰:

“此其父善游。

”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

以此任物,亦必悖(bèi)矣。

——《吕氏春秋》

9.循表夜涉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yōng)水。

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

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吕氏春秋》

10. 画蛇添足

楚有祠(cí)者,赐其舍人卮(zhī)酒,舍人相谓曰:

“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

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

“吾能为之足。

”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此酒。

——《战国策》

11. 掩耳盗钟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chuí)毁之,钟况(kuàng)然有声。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bèi)矣!

——《吕氏春秋》

12.滥竽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yú),宣王说之,廪食(sì)以数百人。

宣王死,湣(mǐn)王立,好一 一听之,处士逃。

——《韩非子》

13.叶公好龙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

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yǒu),施(yì)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xuán)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

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新序·杂事》

14.枭将东徙

枭(xiāo)逢鸠。

鸠曰:

“子将安之?

枭曰:

“我将东徙(xǐ)。

鸠曰:

“何故?

枭曰:

“乡人皆恶(wù)我鸣。

以故东徙。

鸠曰:

“子能更(gēng)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说苑》

15. 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

“天,积气耳,无处无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

“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

“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

“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

“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

若躇(chú)步跐(c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列子》

16.鹬(yù)蚌相争

蚌方出曝(pù),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qián)其喙。

鹬曰:

“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蚌亦谓鹬曰:

“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战国策》

17.螳螂捕蝉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

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说苑》

18.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

主人闻已,更为益盐。

既得盐美,便自念言:

“所以美者,缘有盐故。

少有尚尔,况复多也?

”愚人无智,便空食盐。

食已口爽,反为其患。

——《百喻经》

19.鲁人徙越

鲁人身善织屦(jù),妻善织缟(gǎo),而欲徙于越。

或谓之曰:

“子必穷矣。

”鲁人曰:

“何也?

”曰:

“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xiǎn)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

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韩非子》

20.疑邻窃斧

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人之子。

视其行步,窃斧也;视其颜色,窃斧也;听其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者也。

俄而掘其沟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之子,其行动、颜色、动作皆无似窃斧者。

——《吕氏春秋》

21.世无良猫

某恶鼠,破家求良猫。

厌以腥膏,眠以毡罽(jì)。

猫既饱且安,率不食鼠,甚者与鼠游戏,鼠以故益暴。

某怒,遂不复蓄猫,以为天下无良猫也。

是无猫邪?

是不会蓄猫也。

——《耳食录》

22.人有卖骏马者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于市,人莫知之。

往见伯乐曰:

“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

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战国策》

23.齐人好猎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

入则愧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州里。

惟其所以不得之故,则狗恶也。

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以。

于是还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有以求良狗,狗良则数得兽矣。

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吕氏春秋》

24.齐人攫(jué)金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

适鬻(yù)金者之所,见人操金,因攫其金而去。

吏捕得之。

官问曰:

“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

”对曰:

“取金时,不见人,徒见金耳。

——《列子》

25. 越人遇狗

越人道上遇狗,狗低首摇尾人言曰:

“我善猎。

得兽,与若中分。

”越人喜,引而俱归。

食以粱肉,待之以人礼。

狗得盛礼,日益倨(jù),猎得兽,必尽啖(dàn)乃已。

或嗤(chī)越人曰:

“尔饮食之,得兽,其辄尽啖,将奚以狗为?

”越人悟,因与分肉,多自与。

狗怒,啮(niè)其首,断领足,走而去之。

——《列子》

26. 盘古开天辟地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于其中,万八千岁。

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

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

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万八千岁。

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

故天去地九万里。

后乃有三皇。

盘古垂死化身。

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为星辰,皮肤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

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méng)。

——《三五历纪》

27.女娲(wā)造人

俗说开天辟地,未有人民,女娲抟(tuán)黄土做人。

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

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者,引绳人也。

——《风俗通》

28.女娲补天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

火爁(làn)焱(yàn)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

猛兽食颛(zhuān)民,鸷(zhì)鸟攫(jué)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淮南子》

29.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山海经》

30. 精卫填海

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zhè)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xiào)。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yīn)于东海。

——《山海经》

31.后羿(yì)射日

至尧之时,十日并出。

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

猰(yà)貐(yǔ)、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

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

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淮南子》

32.姮(héng)娥飞天

昔者,羿狩猎山中,遇姮娥于月桂树下。

遂以月桂为证,成天作之合。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托与姮娥。

逢蒙往而窃之,窃之不成,欲加害姮娥。

娥无以为计,吞不死药以升天。

然不忍离羿而去,滞留月宫。

广寒寂寥,怅然有丧,无以继之,遂催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欲配飞升之药,重回人间焉。

羿闻娥奔月而去,痛不欲生。

月母感念其诚,允娥于月圆之日与羿会于月桂之下。

民间有闻其窃窃私语者众焉。

——《淮南子》

33.鲧(gǔn)禹治水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yīn)洪水,不待帝命。

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山海经》

34.钻木取火

太古之初,人吮(shǔn)露精,食草木实,山居则食鸟兽,衣其羽皮,近水则食鱼鳖蚌蛤,未有火化,腥臊多,害肠胃。

于是有圣人出,以火德王,造作钻燧(suì)出火,教人熟食,铸金作刃,民人大说,号曰燧人。

——《古史考》

35. 构木为巢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有圣人者,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

——《韩非子》

昔载上世,人固多难,有圣人者,教之巢居,冬则营窟[1],夏则居巢。

未有火化,搏[2]兽而食,凿井而饮。

桧(guì)秸以为蓐(rù),以辟其难。

而人说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4]。

——《路史》

36.神农种五谷

古之人民皆食兽禽肉。

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

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lěi)耜(sì),教民劳作,神而化之,使民易之,故谓神农也。

——《白虎通义》

37. 神农尝百草

民有疾,未知药石,神农氏始草木之滋,察其寒、温、平、热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义,尝一日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遂作文书上,以疗民疾,而医道自此始矣。

——《纲鉴易知录》

38.黄帝战蚩尤

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

黄帝乃下天女曰魃(bá),雨止,遂杀蚩尤。

——《山海经·大荒北经》

39.董永

董永,千乘人。

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以供丧事。

道逢一妇人,曰:

“愿为子妻。

”遂与之俱。

主人谓永曰:

“妇人何能?

”永曰:

“能织。

”主曰:

“必尔者,但令妇为我织缣(jiān)百匹。

”于是永妻为主人家织,十日而毕。

女出门,谓永曰:

“我,天之织女也。

缘君至孝,天帝令我助君偿债耳。

”语毕,凌空而去,不知所在。

——《搜神记》

40.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世说新语》

41. 孔融让梨

孔融,字文举,鲁国人,孔子二十世孙也。

高祖父尚,钜鹿太守。

父宙,泰山都尉。

孔融年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

大人问其故,答曰:

“我小儿,法当取小者。

”由是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