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洋房区住宅区基坑围护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38008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91 大小:98.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洋房区住宅区基坑围护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最新洋房区住宅区基坑围护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最新洋房区住宅区基坑围护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最新洋房区住宅区基坑围护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最新洋房区住宅区基坑围护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洋房区住宅区基坑围护施工组织设计.docx

《最新洋房区住宅区基坑围护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洋房区住宅区基坑围护施工组织设计.docx(9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洋房区住宅区基坑围护施工组织设计.docx

最新洋房区住宅区基坑围护施工组织设计

18.现实世界中的每一个事物都是一个对象,任何对象都有自己的属性和方法。

在下面关于属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

docase

clear

C.LOCATEFOR性别="女"

C.CLEARSCREEND.CLEARWINDOWS

【答案】D

c=mod(i,10)

MUL=______

SELECTSUM(工资)FROM职工

【答案】PROCEDURE或FUNCTION

长沙绿地之窗基坑

围护工程

 

编制单位:

湖南华盛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14年2月18日

1编写说明

1.1编写目的

为确保长沙绿地之窗围护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及优质、高效、文明、安全地完成该工程的施工任务。

1.2编写依据

编写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主要依据如下:

1.2.1《长沙绿地之窗工程拟建场地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1.2.2长沙绿地之窗工程基坑围护设计说明及平面布置图

1.2.3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l20—2012;

1.2.4国家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1.2.5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1.2.6国家标准《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1.2.7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GB50202-2002;

1.2.8国家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1.2.9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1.2.10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GB50204-2002;

1.2.11国家标准《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1.2.12其它有关的技术标准和技术文件

1.2.13地区强制性标准

2工程概况

2.1概述

工程名称:

长沙绿地之窗基坑围护工程;

建设单位:

长沙绿地高铁新城置业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湖南华盛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工程地点:

武广高铁站西南500m处,黎托路西侧;

工程规模:

洋房区、住宅区基坑围护周长1114m,基坑面积51860m2;公建区基坑围护周长750m,基坑面积22086m2。

2.2管线情况

基坑所在位置场内管线均为施工临时管线,基坑周边有市政管线、市政道路,相对位置及

周边环境情况详见方案图纸中的《基坑周边环境图》。

 

2.3围护方案说明

2.3.1基坑特点及周边环境:

(1)本案基坑共分为三个区域,分别为:

洋房区、住宅区、公建区(由西向东),其中洋房区、住宅区为开挖建设第一阶段,住宅区完成正负0.00后开始开挖公建区,公建区为开挖第二阶段。

一阶段先施工1#、2#、7#、8#、9#房,然后再施工其它号房与地库,一阶段施工时公建区为空地,二阶段公建区开挖时邻近住宅区地库已完成±0.000层。

洋房区、住宅区拟建场地±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3.800m,洋房区地坪整平标高分别为43.000m,住宅区地坪整平标高分别为38.000m,场地地坪西高东底。

共建区拟建场地±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38.300m,洋房区地坪整平标高别38.000m

洋房区地库普遍坑底标高分别为36.900m,基坑开挖深度为6.10m;

住宅区地库普遍坑底标高分别为33.100m,基坑开挖深度为4.90m;

共建区地库普遍坑底标高分别为25.300m,基坑开挖深度为12.70m;

坑内集水坑、电梯井与地库底板高差1.0m~2.0m。

(2)a.基坑东侧:

红线:

基坑围护边线距离用地红线4.8m~7.9m。

邻近建、构筑物及道路:

红线外为黎托路,道路下埋设有多条市政管线,依次为:

管线

孔径(m)

埋置深度(m)

距离基坑边(m)

距离红线(m)

电力

/

1.0

4.80~7.90

-1.30~0.0

上水

0.8

1.5

4.80~15.60

-2.10~7.50

电力

/

1.0

6.50~9.50

1.60~3.40

雨水

0.3

1.0

9.0~24.0

3.60~15.0

b.基坑南侧:

红线:

基坑围护边线距离用地红线最近3.4m。

红线外为10路(未建)

邻近建、构筑物及道路:

,1#房南侧存在一条临时道路,道路距离基坑边3.4m。

9#楼南侧存在一栋未拆迁2层居民房(天然基础)

c.基坑西侧:

红线:

基坑围护边线距离用地红线4.2~7.4m,红线外为施工道路;

邻近建、构筑物及道路:

7#楼西侧存在一座土坡,土坡距离基坑围护边最近1m;

距离京珠高速最近约58m。

d.基坑北侧:

红线:

基坑围护边线距离用地红线10m左右,红线外为9号路(未建)

邻近建、构筑物及道路:

红线内有一条施工道路,道路距离围护线6.0m。

e.住宅区9#房东南侧未拆迁居民房

邻近建、构筑物:

民居为2层距离围护边约0.8m~1.5m,民居为天然基础和号房基础高差约4.9m。

2.3.2、基坑开挖及降水:

2.3.2.1土方开挖

基坑挖土施工应严格按照挖土方案原则进行,同时施工过程应采取并遵守以下技术措施要求进行:

(1)基坑开挖遵循“分块、分层、对称、限时、平衡”的原则,应采用抽槽开挖方式,单块土体的开挖支撑时间严格控制在24小时以内,以控制围护结构位移。

分层厚度≤2.0m,开挖平台>6.0m,坑内台阶留坡1:

1.5。

不准挖机和土方车辆下到坑底。

(2)同一开挖面内开挖深度有较大的差异时,宜先挖至浅基坑标高,垫层(甚至基础底板)浇筑完毕后,再开挖较深的基坑,并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边抛的稳定。

严禁超挖,基坑底部留20cm进行人工挖土。

(3)当挖到杂填土、耕植土或土质松软时,须全部挖净。

(4)分段验槽,垫层跟紧:

当某一施工段人工挖到设计标高后,及时请设计、监理进行验槽,验收通过后素砼垫层跟紧,以免基底土暴露时间过长。

(5)地面及坑内应设排水措施,及时排除雨水及地面流水。

坑内排水严禁在坑那边挖沟。

(6)机械进出口通道应铺设路基箱扩散压力,或局部加固地基。

(7)基坑开挖后避免长期暴露,更不得被水浸泡。

(8)施工期间对基坑外侧土体进行垂直、水平位移监测,监测频率为开始挖土后每天检测一次,以后根据基坑开挖施工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监测频率,如遇监测数据变化较大或发现险情,应及时调整监测频率及监测内容,监测数据的变化速率、累计变化量接近报警值时,应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安全。

2.3.2.2排水

(1)基坑周围上部应做好排水工作,防止雨水流入基坑。

(2)监理应加强现场监督,确保现场施工的各项措施得到严格落实。

2.3.3综合基坑特点及周边环境,同时保证结构施工的原则。

根据开挖深度基坑围护方案剖面分析如下:

1、长沙绿地之窗住宅区基坑边坡:

1-1剖面开挖深度为6.1m,采用1:

0.5放坡的土钉墙支护,Ф22钢筋土钉四排,斜向注浆土钉与坡面夹角为10°,横向间距为1.5m,坡面喷射C20细石混凝土,厚度为100mm,内配φ8@200×200钢筋网片;

2-2剖面开挖深度为8.7m,此剖面由于坟地离基坑较近没有放坡空间,采用垂直的土钉墙支护,竖排采用Ф70×4.5@500注浆钢管土钉,斜向采用Ф22@1500的注浆土钉五排,其与坡面夹角为10°,坡面喷射C20细石混凝土,厚度为100mm,内配φ10@200×200钢筋网片;

4/6/3/4’剖面采用1:

1放坡的土钉墙支护,坡面喷射C20细石混凝土,厚度为80mm,内配φ8@250×250钢筋网片(具体详情见剖面附图);

5-5剖面采用一排直径为1.2m的旋挖灌注桩(C30)L=17m@2000,自然地面与冠梁顶的落差采用1:

-0.5放坡并用C20细石混凝土素喷,桩间采用D=150、4Ф15.2@2000的1860的钢绞线锚索三排(具体情况见剖面附图);

6/8/9剖面开挖深度为较浅,采用Ф22土钉墙支护,土钉长度为1m,间距为2000×2000;

7-7剖面约1.5处有未拆迁的浅基础的民房,无空间放坡并要求保证其稳定,采用土钉墙支护,垂直开挖,深度达到4.9m,斜向采用Ф22@1400的注浆土钉三排,其与坡面夹角为10°,坡面喷射C20细石混凝土,厚度为100mm,内配φ8@150×150钢筋网片;

2、长沙绿地之窗公建区基坑边坡:

A/B/C剖面开挖深度达到7.8-12.7m的深基坑,此剖面采用旋挖桩与旋喷桩加锚索支护。

旋喷桩在旋挖桩间隙间施工。

旋挖桩采用D=1200@1700,旋喷桩采用D=800@1700。

坡面采用100厚C20细石混凝土喷层,内配8@200×200的钢筋网片,坡面设有D=1504Ф15.20@1700/3400的1860钢绞线锚索;

2.3.4降水:

洋房区、住宅区由于本案除第一层杂填土外其他开挖所涉及层层土均为弱透水层,基底以下也不存在承压水,同时本案基坑为场地局部围护其他近1/3面积并不采取围护。

因此基坑无法形成有效止水封闭。

故本案围护设计方案不设置止水帷幕桩,根据长沙市同类基坑降水经验采用坑外坑内设置排水明沟或盲沟的截水措施。

公建区基坑开挖深度达到12.70m将揭露粉砂⑤及圆砾⑥层,粉砂⑤及圆砾⑥层富水性较好,透水性强,为防止或者减少场地内地下水对基坑开挖、支护及基础施工造成的影响,应此采用高压旋喷帷幕止水。

2.4工程地质条件

人工填土(Qml)①(①为地层编号,下同):

素填土,褐黄、灰黄色,主要由粘性土夹10~20%碎石等构成,局部地段为杂填土,主要由砼块、砖块夹20~40%粘性土构成,系新近堆填,呈稍湿~湿,松散~稍密状态,密实度不均匀,尚未完成自重固结。

耕植土(Qpd)②:

灰~深灰色,由粘性土组成,含植物根系,呈松散状态。

粉质粘土③:

褐黄色,硬塑状态,局部可塑状,底部含少量粉细砂,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中等干强度,中等韧性。

淤泥质粉质粘土③1:

褐灰、灰黑色,软塑状态,含少量粉细砂,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中等干强度,中等韧性。

粉土④:

灰褐色,无光泽反应,摇振反应迅速,干强度及韧性低,呈湿、中密状态。

粉细砂⑤:

褐黄、褐灰色,主要成分为石英质,级配良好,分选性较差,混约10%~30%粘性土,饱和、松散~稍密状态。

圆砾⑥:

褐黄夹灰白色,饱和、中密状态,一般粒径0.2-2cm,最大粒径达6cm以上,颗粒呈亚圆状,成分主要为石英质,混约10%的粘性土及约20%的中粗砂,分选性一般,层理特征不明显。

粉质粘土⑦:

褐红色,系泥质粉砂岩岩风化残积而成,主要矿物质已风化成土,局部夹强风化碎石,干强度及韧性中等,稍有光泽,摇震无反应,稍湿-湿,硬塑状态。

泥质粉砂岩,陆源碎屑结构,中厚层状构造,泥质胶结为主,局部钙质胶结,具有失水易干裂、浸水易软化的特性。

在其揭露范围内,按其风化程度不同分为强风化、中风化两带,其野外特征分述如下:

1)强风化泥质粉砂岩⑧:

紫红色,顶部多有约0.2~0.4m的残积土,泥质粉砂结构,中厚层状构造,成岩矿物显著风化,结构大部分破坏,但原岩结构清晰,节理裂隙极发育,岩芯呈土夹碎块状,属极软岩,岩体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Ⅴ级。

3设计概述及施工要求

3.1设计概述

围护结构设计,不仅关系基坑开挖和周边环境的安全,还直接影响土方开挖和地下结构的施工成本。

基坑围护是个系统工程,不仅要受力合理,还要施工方便,节约工期。

根据该工程的特点难点分析,结合本项目施工工期的计划要求,以及主体结构和场地特点。

同时根据业主要求该基坑围护设计应遵循安全、方便施工、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

围护设计中应统筹考虑施工道路及加工场地、塔吊等施工设施,围护工艺穿插进行节约工期。

根据本案基坑开挖深度、周边环境、拟建工程地质水文等综合情况,结合国家有关现行规范、规程,规定本工程洋房区、住宅区基坑安全等级为三级基坑,围护设计按三级基坑要求进行设计。

公建区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基坑,围护设计按二级基坑要求进行设计。

3.2施工要求

3.2.1材料:

1.水泥和混凝土:

1).桩身混凝土强度为C30;2)水泥采用p.o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2.钢筋:

∮-HPB300级钢筋;∮-HRB335级钢筋;钢管-Q235B。

3.焊条:

HPB300及Q235采用E4323型;HRB335采用E5018型。

3.2.2土钉墙施工要求:

(1)土钉墙的施工参照《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CECS96:

97)有关规定执行;

(2)土钉墙的施工必须遵循"边挖土、边支护"的原则;施工土钉墙必须密切配合;与挖土挖土必须遵循"分段、分层"的原则。

分段长度15~20m,分层厚度根据每层土钉的间距取1.0~1.6m,严禁超挖,绝对禁止一挖到底。

(3)土钉采用打入法施工;钻位定孔误差不大于200mm,孔斜误差小于±3°。

(4)土钉的注浆采用压力注浆工艺;注浆压力应控制在0.4~0.6Mpa左右,同时应小于上覆土压力的2倍。

(5)土钉使用Ø22钢筋,钻头直径80mm,钻孔长度比土钉长度多30cm。

(6)注浆步骤及浆液配比:

第一次注水泥浆至孔口泛浆为止,记录灌浆量;拔出第一次注浆管,清洗后备用;待第一次注入水泥浆初凝后再进行第二次压力注浆,压力0.6-1.2Mpa,注浆量通常为第一次灌浆的20%-25%,第二次注浆宜采用低流量、慢速注浆;

(7)土钉与面层中钢筋网片、联系钢筋及井字形钢衬垫之间须焊接牢固,焊接长度不小于30mm,且土钉露出岩土面长度不应大于面层厚度。

(8)土钉注浆完成后,压力注浆时应在钻孔口部设置止浆塞。

(9)喷射砼的施工应满足《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的规定,采用干法;喷层砼强度为C20,现场拌制,配比为:

水泥:

砂:

石子:

水=1:

2:

2:

0.5,速凝剂掺量为水泥重量的3%;喷砼面层宜采用二层喷射,也可一次喷射完成80mm/100mm厚。

粗骨料粒径5~10mm,喷层初凝小于10min,终凝小于30min。

(10)上层土钉注浆到下层土方开挖时间不应小于36小时。

(11)喷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宜小于28d。

土钉验收试验时其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天。

验收数量每100根选取1组(3根),试验最大荷载不小于土钉设计荷载标准值的1.5倍。

3.2.3高压旋喷桩的施工要求:

1、高压旋喷桩采用三重管法;三重管法中的喷射管直径通常为7-9cm。

2、钻机或施喷机就位时基座要平稳,立轴或转盘要与孔位对正,倾角与设计误差一般不得大于0.5度。

3、水泥掺入量为22%,水灰比为1.2。

水灰比要按设计规定不得随意更改。

4、喷射注浆前要检查高压设备和管路系统。

设备的压力和排量必须满足设计要求管路系统的密封圈必须良好,个通道和喷嘴内不得有杂物。

3.2.4锚索的施工要求

1、锚索成孔孔径不小于150mm,孔深应超过设计长度0.5m,锚索成孔尽量采用干法成孔,浆体28d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标准值不得低于20MPa。

锚索采用锚索采用1X7高强钢绞线1860N/mm,在砂性地层成孔困难时,应用套管跟进方法护壁。

钢绞线插入定位误差不超过20mm,孔口标高误差不大于20cm。

2、水泥采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

水灰比为0.45~0.55。

3、锚固体采用二次注浆成锚工艺,第一次采用常压注浆,第二次注浆压力为2.0~3.0MPa。

二次注浆时间间隔可根据现场试验确定。

4、垫板采用150X210X20钢板,锚具采用QVM系列锚具,锚具、夹具应符合: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JGJ85-2002的有关规定。

5、预应力锚索下料时应注意预留张拉段长度,第一道锚索张拉段长度不小于700mm,第二道锚索张拉段长度不小于1000mm,锚索应在压顶梁和锚固体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方可张拉。

6、锚头承压板应安装平整、牢固、应与冠粱接触密实,且承压面应与锚孔轴线垂直。

7、施工单位可根据设计要求,相关基本试验以及本地区的工程实践以上施工参数进行适当调整,提出预应力锚索的施工方案,确保其施工达到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并经相关各方认可后方可实施。

8、施工阶段,预应力锚索穿越防渗帷幕措施由施工单位自行确定;锚索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提出针对性的防水方案,并经相关各方认可后方可实施。

9、各道预应力锚索位置竖向对齐,上下错位不应大于30mm。

10、除特别注明外,钢材均采用Q345B级钢,焊缝有效高度均不小于10mm,周边满焊。

焊条规格选用须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11、锚索托架尺寸由施工单位确定,但需确保锚索在钻孔居中设置。

12、施工单位需结合本图提供完善的节点放样图及施工方案,经相关各方认可方可实施。

13、锚具采用QVM系列锚具,锚具、夹具应符合《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JGJ85-2002

14、锚索的施工需符合《岩土锚索(索)技术规程》CECS22:

2005的要求。

3.2.5锚杆(索)基本试验:

要求

1、基本试验锚索三根,锚杆(索)构造同第一排锚索。

2、施工完成三周后进行拉拔基本试验。

3、锚索极限拉拔标准350KN,分为8级加荷。

荷载分级、相应观察时间,见《岩土锚索(索)技术规程》(CECS22:

2005).p33.表9.2.3。

4、锚杆(索)破坏标准:

(1)后一级荷载产生的位移增量为前一级荷载产生位移增量的2倍。

(2)锚头位移持续增长,不验收。

(3)锚杆(索)材料断裂。

5、通过资料分析,找出弹性和塑性位移值。

6、通过极限拉拔力标准值和位移,校对设计及施工参数。

3.2.6锚索验收试验

1、基本试验锚索三根,锚杆(索)构造同第一排锚索。

2、施工完成三周后进行拉拔基本试验。

3、验收试验步骤见《岩土锚索(索)技术规程》(CECS22:

2005)9.4验收试验。

3.2.7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要求:

1、钻孔灌注桩桩身砼设计等级为C30,混凝土保护层为40cm;

2、钻孔灌注桩施工定位误差不超过20mm,钻孔灌注桩施工时应采用有效的护壁措施,以免发生桩孔垮塌;

3、钻孔灌注桩设计直径即为钻头直径;

4、灌注水下混凝土间歇时间不超过40分钟,单桩混凝土灌注时间不宜超过8小时;

5、灌注桩采用的水泥标号不低于42.5,严禁采用快硬型水泥,不同品种、标号、厂家的水泥不能用于同一根桩;

6、灌注桩主筋应采用焊接,搭接长度不小于:

双面焊5d;单面焊10d;主筋接头间距不小于1m,同一截面接头不多于总数的1/2;

7施工前应试孔,试成孔数量应根据工程规模和场地地质条件确定,且不宜少于2个;

8、灌注桩排桩应采用间隔成桩的施工工序,刚完成砼浇筑的桩与邻桩成孔安全距离不应小于4倍桩径,最少间隔时间不应少于36小时;

9、钢筋笼应设置加劲箍,加劲箍应满足吊放过程中钢筋笼的整体性要求,钢筋笼骨架不得产生不可恢复的变形。

加劲箍应焊接封闭,直径不宜小于14mm,间距不宜大于2.0m;

10、灌注桩顶泛浆高度不应小于500mm,设计桩顶标高接近地面时桩顶砼泛浆应充分,凿去浮浆后桩顶砼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砼强度应比设计桩身强度提高等级进行配置。

3.2.8施工检测、监测

本次测试所采用的具体项目如下:

(1)水平垂直位移的量测

主要用于观测围护结构、邻近建筑物及道路的水平位移及沉降。

管线的测点、相邻建筑物布置测点应与有关管理部门和业主商定。

本工程中,水平位移监测主要有围护体顶部位移、基坑周边土体顶部位移等。

垂直位移监测主要有周边道路、邻近建筑物沉降、围护体顶部和基坑周边土体表层沉降等。

一般情况下,水平、垂直位移监测点布置间距为20~30m左右。

(2)测斜

主要目的是观测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体及土体位移。

建议在基坑四面(围护体及土体内)埋置测斜管。

围护体及土体内的测斜监测点时应相互对应,按垂直于基坑边线的直线分布。

(3)地下水位的观测

建议布置坑外地下水位观测井,监测坑外地下水位的波动情况。

(4)邻近建筑物、构筑物的观测、应对东侧管线和市政道路进行布点监测。

4施工总体部署

4.1施工设想

由于整个工程涉及工艺较多,工程量较大,工期要求比较紧,根据实际情况,对整个施工区域进行分段施工,根据施工工艺进行循环施工。

4.2施工组织结构

为了加强本工程施工领导,并能与业主、监理及有关单位有效协调,对本工程施工进度、质量进行严格管理,由项目经理全面履行职责,负责本工程施工全过程的组织、控制、管理。

本着优化配置、便于决策,更好地为业主服务的原则,为确保按期、优质地完成本工程项目目标,我单位拟组建强有力的项目部承担本次施工任务,施工管理组织网络如下:

旋挖组

材料组

冠梁组

测量组

旋喷桩组

项目副经理

后勤组

注浆组

喷砼组

钢筋组

施工组

项目总工

项目经理

安全组

技术组

质检组

施工管理网络图

 

4.3项目部管理组织机构的职能

(1)施工项目部主要职能

①根据合同和施工组织设计,组织现场日常施工,科学管理、合理使用、调配劳动力及材料、机具,并安排各工种之间的施工搭接。

②根据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编制月施工计划和周作业计划,在制定施工计划的同时,编制详细的材料进扬计划和设备进退场计划。

③负责对各作业班级进行技术、质量、工艺、安全、文明生产施工情况交底工作,认真记好各种台帐和日记,每天检查当天工作,每旬考核单项工程完成情况。

④过程控制:

熟悉施工验收规范,进行各道工序的交接验收工作,对材料质量、现场施工质量随机进行监督检查。

做好各分项工程的自检评定,及时向建设单位(现场监理)、质量监督机构申请各项隐蔽工程验收。

项目部每周召开例会,通报工程施工进度、质量情况,并做好记录,解决检查中发现的质量、安全隐患问题,并加以整改。

⑤及时向分公司、总公司提交材料采购计划,机械设备等的需要计划,保证物资供应和机械设备的供给。

⑥认真、严格验收各类进场材料,及时取样送检试验。

⑦严格、执行公司有关规章制度,严格按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要素实施操作,使工程的施工管理走上规范化。

⑧会审施工图纸,编制施工方案,负责施工测量及技术资料整理,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向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⑨熟悉安全操作规程及劳动保护条例,负责工程施工的安全检查及提出整改意见。

负责生活后勤,做好现场保卫工作,保持施工现场场容场貌、整洁规范。

⑩负责一般小型机械设备、材料的采办与管理,加强对大型机械设备的保养与维护,现场按各专业工种编制成操作班组,统一指挥、协调作业。

(2)施工班组的职能

①班组长将具体工作任务分解到各操作者,并督促班组人员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

②班组长应及时组织班组人员学习各种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作好安全、质量、技术等的交底工作。

③工程施工实行责任承包,做到施工任务层层承包,职责分明,落实到人,每周进行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的考核,奖优罚劣。

④各作业班组在班组长带领下,对各分项工程的质量情况进行自检、互查,及时总结、及时纠正、不断提高自己,并做到当天完成的部位当天检查,问题不过夜。

4.4项目部及施工班组主要人员配置及职责

(1)项目部主要人员职责

项目经理(1人):

对整个项目进行全面控制,代表公司全面负责施工进度、安全、质量、财务与外部协调。

对施工质量负终身责任。

项目副经理(1人):

协助项目经理负责项目全过程施工的直接组织领导,负责现场施工的质量、安全、进度控制。

技术总工(1人):

负责项目技术直接组织领导,对项目的质量策划、文件和资料进行控制,质量记录的控制、纠正预防措施、工序质量控制、培训、服务等负技术保证责任。

技术员(2人):

项目部的专业技术员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负技术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