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史复习资料剖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37482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教育史复习资料剖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外教育史复习资料剖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外教育史复习资料剖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外教育史复习资料剖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外教育史复习资料剖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外教育史复习资料剖析.docx

《中外教育史复习资料剖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教育史复习资料剖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外教育史复习资料剖析.docx

中外教育史复习资料剖析

教育学部分

----中外教育史复习资料1中国古代官学制度的发展和演变

1、传说唐虞以前的五帝时代已有大学,名叫“成均”,虞舜时代有“上庠”“下等。

庠”“米禀”等学校,兼作养老、藏米之所。

学官有“司徒”“秩宗”“典乐”

2、夏代:

可能有“庠”“序”“校”三种学校雏形

3、商代:

“序”“庠”“学”“鼓宗”等。

教师由国家职官担任,内容:

宗教、伦理、军事、一般文化知识。

4、西周:

形成“学在官府”“官守学业”。

两大系统学校:

国学和乡学

国学:

小学和大学,大学设在都城近郊,有辟雍和泮宫之别。

乡学:

设于闾的叫“塾”,设于党的叫“庠”,设于州的叫“序”,设于乡的叫“校”。

教师:

大司乐、乡师、“父师”“少师”等等称谓

国学内容:

德行艺仪四方面,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为基本内容。

大学:

诗书礼乐小学:

书数为重点。

体现文武兼顾、诸育兼顾的确特点。

4、汉代官学标志着我国封建官学制度的确立。

1)太学

前136年,废除了诸子各家博士,专设五经博士:

《诗》《书》《礼》《易》《春秋》,是历史上“独尊儒术“的标志。

前,124丞相奏请为五经博士设立博士弟子。

历史上出现第一所太子学。

博士,就是太学的老师,博士弟子就是太学的学生。

东汉称为“诸生”或“太学生”

太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第一:

为国家培养“经明行修”的官吏。

“经明”就是要通晓一种或两种以上经书;行修就是要具有“三纲五常”的德行。

三纲: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

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观念。

第二:

御定统一的教材。

第三:

传经必须遵守“师法”、“家法”。

第四:

建立了定期的考试制度。

太学设立一岁一试的制度,“设科射策”,意为分甲科、乙科两种程度命题,进行抽签考试,按成绩等第,分别授给不同的官职。

对于学习不努力或不能通晓一经的太学生,则开除。

2)鸿都门学与宫邸学

鸿都门学创设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因校址在洛阳的鸿都门而得名。

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所传授书法绘画艺术的专科学校。

宫邸学:

(四姓小侯学)是外戚集团创办的贵族学校,创设于东汉明帝永平九年(66),樊、郭、阴、马四大氏族,因他们不曾列侯,故称“小候”。

邸第学:

是邓太后于东汉安帝元初六年(119)开设的另一种贵族学校。

3)地方官学

称为郡国学。

郡国、县、道、口巴、乡

5、唐代儒学与专科学校的特点

1)儒学

儒学教育分立为三学:

国子学,太学,四门学,有国子监管辖。

教育目标是:

培养“经明行修”的官吏。

经明:

通晓一两种经书,行修:

三纲五常。

和汉学太学不同点:

强化等级、教学计划、增加考试类别、休假制度、出仕要科举考

2)专科学校

律学、算学、书学隶属国子监

崇玄学隶属尚书省的祠部……等略

办学特点:

行政职能科学研究和培养人才三者结合;专业;兴衰无常

3)地方官学

唐代地方官学称:

府学、州学、县学

6、宋元明清中央官学与地方官学的特点

1)中央官学

发展特点是:

第一:

加强了教育改革,重视发挥太学的地位和作用。

先后兴起了三次著名的“兴学”活动。

分别是:

庆历兴学(范仲淹主持)、熙宁兴学(王安石主持)、崇宁兴学(蔡京)

第二:

教育世俗化

第三:

学校类型多样化

第四:

教学内容不断扩大、不断扩充。

除了《四书》外,《五经》增至为《十三经》第五:

对学生的思想控制不断加强。

2)地方官学

宋代地方行政划分为:

路,府、州,县

地方官学特点:

第一:

加强了地方教育的管理,建立了专门的行政机构;

第二:

加强了对教师的管理。

第三:

学校

----中外教育史复习资料2中国古代私学制度的发展和演变

1、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兴起及其意义

春秋时期齐国创建的著名高等学府“稷下学宫”,实行教学、研究与咨议相结合。

其学则《弟子职》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

1)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有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过渡时期。

封建私有制在奴隶制的母胎里发生发展,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在一些诸侯国里取得了政权,促进了奴隶制解体,于是“学在官府”的垄断形式失去了原有的经济支柱和政治依据。

造成“天子失官,学在四夷”。

注释:

(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指东周时期学术中心的转移西周时期:

官学,没有私学。

学术中心在周王室和宋国(微子启),后来掌管周史的司马氏流落晋国,后来分散到卫赵秦等国。

私学在战国时期发展到鼎盛。

2)在周王宫的司礼、司乐的一批有文化知识的人,失去了原来的地位和职守,其中的部分人变成了一批靠着自己过去掌握的“六艺”知识来自谋生活的知识分子,他们把原来密藏于官府的典籍文物、礼器乐器带到了民间。

出现了“学术文化下移”的趋势。

出现“师儒”,“#绅先生”,也就是“士”。

他们熟悉“六艺”知识和各种礼仪,穿戴峨冠博带,常在贵族焦急酬酢及举行冠、婚、丧、祭等礼仪时出面。

3)是一个新兴的有强大生命力的阶层,各诸侯国的执政者从巩固自己同志权力的需要出发,争先“招贤纳士”。

养士之风盛行,进一步促进了私学的发展。

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私学以齐鲁为发祥地,很快向各地发展,在这个潮流中,孔子祈祷了开辟道路的作用。

4)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等学派,史称“诸子百家”。

私学在次时期有两层含义:

其一、指私家学术派别;其二为教育团体,讲学授徒。

私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

它与西周官学截然不同。

区别如下:

第一:

与官府分离;

第二:

不传递官府法定的典章制度和文献,二以本派别的政治与学术主张教授弟子,寄望他们推行本学派的政治主张。

第三:

私学大师与王宫分离,不享有世袭的特权,属于士的行列。

第四:

受教育对象扩大,突破王族、贵族的限制。

本着“有教无类”的原则。

第五:

私学冲破“学在官府”的封闭式的旧传统。

第六:

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闪烁着智慧光芒的私学大师,这是自由讲学带来的成果。

保存了大量的教育资料:

《论语》《墨子》《孟子》《荀子》《管子》《吕氏春秋》等。

还出现了《大学》《学记》《劝学》《弟子职》等专著。

《学记》《大学》就是这一时代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教育思想的总结。

2、古代高等私学——经师聚徒讲学

私学兴起与春秋战国,兴盛于西汉。

3、古代初等私学——私塾蒙学及蒙养教材

汉代的蒙学:

书馆或学馆,教师称为“书师”

唐宋时期蒙学:

村学、村塾、冬学

明清时期蒙学:

一是坐馆、教馆;二是家塾或私塾;三是“义学”或“义塾”。

此时蒙学已经定型。

蒙学教材:

《史籀篇》是著录于史册的最早的蒙学教材。

据说是“周时史官教学童书也”。

蒙学教材编写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一是周秦至唐五代,以写字为主,道德和常识为辅;

二是宋至清中叶,蒙学教材专门化,分科渐细,道德教育、识字学文、诗歌歌赋、历史典故、博物常识、天文历算各有专门教材。

三是清中叶至清朝灭亡,出现了一批用旧形式介绍新知识的教材。

蒙学教材分六类:

综合(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伦理道德、历史、诗歌文学类、博物自然类、数学类。

4、古代私学的特殊形式——家庭教育

通过家学,传递专门学术,这个传统一直绵延不绝,这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一大特色。

中外教育史复习资料3中国古代书院制度的发展和演变

1、中国书院制度的发展和演变

(一)古代书院制度的起源

原因;人才危机、印书藏书流行、新的理学教育思潮。

出现:

精舍和书院

著名书院:

石鼓书院(湖南衡阳)白鹿洞书院(江西庐山)

嵩阳书院(河南登封)岳簏书院(河南长沙)

应天府书院(河南商丘)茅山书院(江苏江宁)

(二)古代书院制度的发展历程(与汉太学不同,五点181页)

目标不同、自由讲学、自由择师、答疑、倡导争辩和学派交流。

(三)书院在组织管理与教学上的特点及其影响(IMPORTANT)

1)组织管理上的特点:

第一:

机构简单,管理人少。

第二:

课程设置灵活,不同书院有不同安排。

第三:

学规严密。

第四:

经费自主。

第五:

重视自己的特色。

2)教育教学方面

第一:

既是教育和教学组织,又是学术研究机构。

第二:

允许不同学派讲学。

第三:

入学“门户开放”,不受地域限制。

第四:

教学注重讲明义理,躬行实践,多采问难论辩式,注意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

第五:

师生关系融洽,以道相交,师生之间感情深厚。

大师以“人师”自律,学生以“醇儒”自策。

2、中国选士制度的演变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一)从汉代的“察举”到魏晋的“九品中正制”

(二)隋唐科举考试制度的产生与实施

(三)宋代科举制的强化及王安石的教育改革

(四)明清科举制的发展与八股取士

突出进士一科,考试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

童试—院试

第二步:

乡试。

通过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

第三步:

会试。

由礼部主持。

通过为“贡士”,第一名为“会元”

第四步:

廷试或殿试。

皇帝主持。

明清科举考试采用排偶文体,称为“八股文”。

由八部分组成;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五)科举制的历史作用、流弊及对教育的影响186页

3、中国近现代的学校教育及学制的改革

(一)中国近代新式学堂和教会学校

1862年同治元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同文馆,这是中国政府自行创建的第一所近代新式学堂。

(二)清末新教育制度——壬寅癸GUI卯学制的建立

1)1902年光绪28年,清政府颁布了有管学大臣张百熙制定的《钦定学堂章程》,史称“壬寅癸GUI卯”学制。

这是中国政府颁布的第一个学制,因种种原因,没有实行。

2)次年,清政府又名荣庆、张百熙、张之洞重拟学堂章程。

1904年1月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

指导思想为: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教育宗旨:

尊孔读经,内容比壬寅学制详备。

(三)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与壬子癸丑学制

(四)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下的教育改革与壬戌学制

1915年新文化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

“民主”“科学”。

1922年,11月1日,公布实施“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

新学制以下列七条标准为依据:

适应社会进步的需要、发挥平民教育精神、谋个性之发展、注意国民经济力、注重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多留伸缩余地

新学制:

采用:

“六三三四”制。

规定:

注重天才教育,得变通年限及教程,使优异之智能尽量发展;对于精神或身体上有缺陷者,应施以相当之特种教育。

中外教育史复习资料4中国教育思想的发展和演变

孔子的教育思想

教育与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的关系;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有教无类”;教育目的;教育内容;

他的教学思想:

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由博返约。

他的道德教育思想:

立志乐道、自省自克、身体力行,知行统一,言行一致、改过迁善,发扬优点长处和克服缺点。

他的教师观:

学而不厌,悔人不倦。

热爱血色怀念感,对学生无私无隐。

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孟子的教育思想

1.性善论:

学问之道无也,求其放心而已矣。

四端: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

2.关于德育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第一持志养气;第一反求诸己;第三改过迁善;第四刻苦锻炼

3.教学原则与方法:

第一自求自得第二专心有恒第三启发引导第四循序渐进

4.四德:

仁、义、礼、智

5.教育内容:

教育目的(明人伦),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

内容:

以孝悌为主的道德教育

 

荀子的教育思想

1.性恶论:

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

认为教育可以改变本性。

而孟子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发展本性。

2.教育目的和内容:

目的:

培养有士到圣人等各种治术人才。

内容:

诗书礼乐春秋。

3.教学主张:

荀子主张“外求”,孟子主张“内发”;孟子强调“思”,荀子强调“学”;孟子把教学看作是“存养”“内省”“自得”的过程,荀子把教学看作是“闻、见、知、行”等环节。

4.关于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明确提出天地君亲师的说法。

“师”是礼义的化身。

 

《礼记》中的教育思想

1.《大学》中的三纲领和八条目

三纲领:

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八个条目:

(道德观念)格物、致知、(道德信念)正心、诚意、(修身)修身、(实践目标)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庸》: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问思辩行)

《学记》:

教学原则和方法:

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豫时孙摩、启发诱导(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长善救失

教学方法:

问答、讲解、练习、类比等。

中外教育史复习资料5

中国教育思想的发展和演变------闫相国编辑

墨、道、法家的教育思想

墨:

重视科学逻辑举事墨家认为:

人的本性无所谓善与恶,功利主义的流派,无结果就是坏

教育目的:

培养“贤士”“兼士”“义侠”,必须具备三项标准:

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主张培养“兼相爱”“交相利”的精神。

长于辩论,明辨是非,道术渊博,有益于世的人才。

道家:

老子和庄子

法家:

商鞅、韩非是先秦法家的代表。

教育目的:

培养“耕战之士”或“智术能法之士”,主张以法治国。

否定文化传统,反对儒家和墨家的观点。

法学认为人性是自私的,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

荀子和韩非都是“性恶论”者。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1.三大文教政策建议:

(1)兴设学校“养士”,改革选士制度

(2)兴教化,正万民

(3)独尊儒术,罢黜(chu)百家

2.关于教育的作用

他认为人性中有善的要素,必须通过人为的教育才能转变为善。

他提出“性三品说”,把人性分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

目的:

为“任德教而不任刑罚”的治术主张提供人性论根据。

3.关于德育教育

道德根源:

人受命于天,有善善恶恶之性

道德教育内容:

三纲五常、正谊明道

道德教育的原则方法:

正我,强勉行道,明于性情,必仁且智

知识与教学:

知识来源;教学内容:

诗书礼乐;教学原则方法。

 

王充的教育思想

(一)对迷信琐碎的经学教育的批判

(二)培养目标:

鸿儒、文人、通人、儒生

(三)教学思想:

知识来源“学之乃知,不问不识”教学过程:

感性和理性两阶段

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一)家庭教育:

对子女不可“无教而有爱”

(二)士大夫教育

(三)学习态度与方法

 

韩愈唐代的教育思想

(一)关于师论

(二)关于识别与培养人才

(三)关于学习方法: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旦

 

朱熹(1130-1200)南宋的教育思想(南宋时重要的理学家):

小学学事,大学学理——白鹿洞书院学观

(一)关于教育目的与教育作用

他把孟子的“明人伦”,即“父子有亲,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作为“五教之目”。

把《中庸》提出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作为“为学之序”。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作为“修身之要”;

“正其谊不某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作为“处事之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作为“接物之要”

(四)朱子读书法

循序渐进——量力性原则熟读精思——巩固性原则虚心涵泳——客观性原则

切己体察——结合实际着紧用力——积极性原则居敬持志——目的性原则

 

王守仁(1472-1528)明代的教育思想(一个有传奇色彩的人,受禅宗思想影响很大)

朱熹认为理在心外,性即理;王守任认为“理在本心”“心即理”,“求理于吾心”

英国现代教育制度

1.《巴尔福教育法》

2.《费舍教育法》

3.《巴特勒教育法》(又称1994年教育法)是英国教育制度发展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法令。

4.综合中学运动

《巴特勒教育法》实施后,英国形成了由文法学校、技术中学和现代中学组成的中等教育结构。

1951,设立综合中学取代了三类中学并村的状况。

5.《1988年教育改革法》,被看着是《巴特勒教育法》以来,英国教育史上又一次里程碑式的教育改革法案,强化了中央集权式的教育管理体制。

中外教育史复习资料7外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发展和演变

古代东方国家的教育

(一)苏美尔教育:

巴比伦文化教育的前身。

出现了学校,教材是泥板书,故学校叫泥板书舍。

(二)巴比伦时期,寺庙学校有两级,一是初等教育,主要读写,二是高等教育,除读写还学文法。

苏美尔、巴比伦的文化教育被看作是人类正式教育的起点。

(三)古代印度教育

1.婆罗门的教育

2.佛教的教育

(四)古代希伯来教育

古代希伯来人由以色列和犹太两个部落组成。

公元前4世纪进入埃及,沦为奴隶。

1.早期的家庭教育

2.后期的学校教育

 

古代希腊的教育:

(一)斯巴达—五项竞技雅典——人文思想重些

(二)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师徒关系,古希腊三大杰出人物。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1、教育目的:

造就治国人才

2、教育首要任务:

培养美德?

美德即知识

3、苏格拉底方法:

产婆术

苏格拉底法:

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四个步骤。

在苏格拉底看来,老师教学的过程就像是助产婆把胎儿从母亲的肚里接生出来一样,即思想之接生过程。

苏格拉底方法的特点是,不将现成的结论强加于对方,而是通过不断提问诱导对方认识并承认自己的错误,自然而然地达到正确的结论。

问和答的对方是在平等的基础上讨论,受教的一方必须独立思考,不能生吞活剥的背诵别人的结论。

但是,问答法不是万能的教学方法,它只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和适度的范围内运用。

如受教者须有探求真理、追求知识的愿望和热情;受教者必须就所讨论的问题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事实和知识。

这种方法不能机械地搬用于幼年儿童。

他把这个过程分成两个步骤:

1.讽刺。

教师以无知的面目出现,通过巧妙的连续诘问,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原有观点的混乱,不确切的。

苏格拉底认为这一步非常必要,因为只有当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时,才有可能学习知识。

2.助产。

教师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

苏格拉底曾说,他自己虽然无知,但却能用辩论的方法帮助别人获得知识,正如他的母亲是助产士,虽年老不能生育,但能帮助别人生产一样。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一)《理想国》中的教育观

1、五个阶段:

(1)学前教育阶段。

(2)初等教育阶段(7至16、17岁)。

(3)军人教育阶段(17至20岁)。

(4)哲学家预备教育阶段(20至30岁)。

(5)哲学家教育阶段(30至35岁)。

2.他重视早期教育,提出了公共学前教育思想。

他具体论述了幼儿教育的有关问题,如儿童游戏,选择童话教材的重要性等,也是第一个提出优生主张的人。

3、他最早从理论上论证了女子受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为近代女子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借鉴依据。

他提出“国家化的教育思想”,亚里士多德也主张。

4、他提出了广泛的教学科目。

他主张开设的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成为古代的“四艺”,它和智者“三艺”(辩论术、修辞术、文法)合为“七艺”。

后来,“七艺”作为教学内容支配了欧洲中、高等教育达1500年之久。

另外,他还具体提出了各门学科的作用。

5、特点:

①以英才教育为中心,以培养国家领袖为最终目的,是一种领袖教育。

②实行严格考核,层层淘汰制度,以保证少数德、智、体各方面都极优秀的人成为最高统治者。

(二)学习即回忆

认识就是回忆。

学习并不是从外界得到什么东西,它只是回忆灵魂中已有的知识。

回忆说是对苏格拉底追求“一般”的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三)柏拉图对教育的贡献

1.他创办的学园开创了西方高等教育的传统,对西方高等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

2.他充分肯定教育的重要作用,系统地论述了教育与政治、教育与智力发展

---中外教育史复习资料6中国教育思想的发展和演变

明末清初的进步教育思潮

代表人物: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颜元等人。

主张:

第一:

批判理学教育理论

第二:

主张培养经世致用的实用人才

第三:

提倡“实学”,重视自然科学和技艺的学习

第四:

提倡“主动”“习行”的教学方法

第五:

提出了初步的民主教育主张

王夫之:

(1619-1692)颜元:

(1635-1704)

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教育思潮

龚自珍(1792-1841)、魏源(1794-1857) 

洋务运动时期地主阶级改良派的教育思潮

洋务派代表人物:

奕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劝学篇》:

新旧兼学。

旧学为体,新学为用。

“中体西用”)

维新运动时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教育思潮

(一)维新派:

不仅重视技术人才,也重视政治人才。

他们比洋务派高明的是:

不在偏于专业技术教育,只重视培养专门人才,而大力提倡开发民智,普及教育,培养新民;主张不仅要学习“西文”“西艺”,更要重视学习“西政”。

(二)康有为:

变科举、废八股。

《大同书》

(三)梁启超(1873-1929)的教育思想:

重视师范教育

(四)严复(1853-1921)的教育思想:

“三育”救国:

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

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教育思潮

近现代代表人物:

蔡元培:

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北大校长办学思想: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尚自然”“展个性”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主主义者的教育思潮

该时期的教育思潮主流与方向:

国民教育思潮、平民主义教育思潮、工读主义教育思潮、实用主义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生活教育思潮、活教育思潮、美感教育思潮、科学教育思潮、早期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思潮

陶行知(1891-1946):

生活即是教育——生活是教育的源泉;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小先生制”。

梁漱敏、晏阳初:

农村教育黄炎培:

大职业教育主义

陈鹤琴:

论活教育:

“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的中国人”。

抗战后改为:

“做人,做中国人,做世界人”,要人们“爱国家、爱人类、爱真理”。

活教育的目的:

要使受教育者具备健全的身体,要有建设的能力,创造的能力,要有合作的态度,服务的精神。

活教育的课程是把大自然、大社会做出发点,让学生直接对它们去学习。

他的“活教育”课程分五类:

儿童健康教育、儿童社会活动、儿童自然活动、儿童艺术活动、儿童文学活动

中外教育史复习资料8外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发展和演变

古代罗马的教育

1.高等教育:

修辞学校(雄辩学学校),主要目的培养雄辩家,内容是学习古代作家的作品和修辞学,还学习辨证法、历史、法律、数学、天文学、几何、伦理学和音乐等学科。

2.帝国时期的罗马教育:

——国家化

特点:

目的是培养雄辩家;管理上部分私立该国立;教师由国家委派。

3.罗马教育史上有影响的教育家:

西塞罗和昆体良。

西塞罗的代表作《论雄辩家》。

他人道的教育思想:

就是为人之道:

就是要发挥人的特点;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要以“人道“相处,具有同情、仁爱、礼让、谦和等品质。

还要有文化修养。

昆体良的教育思想:

著名的修辞学家和教育家。

代表作《雄辩术原理》。

他提出班级授课制。

后来夸美纽斯进行了研究。

中世纪西欧早期的教育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从次西欧进入封建时代。

从公元5世纪到14世纪文艺复兴运动之前的这段历史成为中世纪。

是历史上的黑暗时期。

以11-12世纪为界,之前是中世纪早期,之后为中世纪晚期。

(一)早期

1.教会教育2.世俗教育

骑士教育:

一种特殊的家庭教育形式。

目标是培养英勇善战、忠君敬主的骑士精神和技能。

学习“骑士七技”。

1、骑士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并无专设的教育机构,也没有专职的教育人员。

它在骑士生活和社交活动中进行。

训练骑士的标准是骠悍勇猛,虔敬上帝,忠君爱国,宠媚贵妇。

随着文艺复兴的发展,骑士阶层成为绅士阶层的原形,骑士教育也成为绅士教育的原形。

2、骑士教育分三个阶段:

(1)7岁前由母亲在家抚养和教育,其内容为初步的宗教教育,尊重长上的道德教育和身体的养护。

(2)7岁后,封建主之家按等级把儿子,一般为次子,送入高一级贵族的官邸中充当随仆或侍童,侍奉主人和主妇。

同时学习上流社会的各种礼节,一直到14、15岁。

这一阶段又称礼仪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