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选择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34290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62.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选择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选择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选择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选择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选择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选择题.docx

《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选择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选择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选择题.docx

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选择题

2007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第十七届天原杯〉复赛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有两个答案的错1个不得分,漏选1个扣1分.请将答案填在下表相应题号的空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A.通过化学变化一定能改变物质的性质B.改变物质的性质一定要通过化学变化

C.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中的电子数不会发生改变

D.在任何变化中原子的核都不会发生改变

2.乙醇汽油的使用可以缓解石油危机。

从甜菜或甘蔗中提取的蔗糖可以通过发酵产生乙醇。

下列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甜菜的生长B.蔗糖的发酵C,乙醇的蒸馏D乙醇的燃烧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们所使用的物质,都是纯度越高越好

B.矿泉水不是纯净水

C.天然物质都比人造物质好

D,化学反应进行得越快、越彻底越好

4."空气污染指数"是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之一。

目前计入其中的各项污染物除可吸入颗粒外,还应包括的气体是(〉。

A.S0202NO2B.S02C02NO2

C.SO2N2NO2、D.S02C0NO2

5.超导材料为具有零电阻及反磁性的物质,以Y203等化合物为原料经研磨、烧结可合成一高温超导物质YBa2Cu307,其中Cu的化合价为(〉。

A.lB.2C.2。

33D.2.5

6.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B。

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不断地运动

C.25m3的石油气可以装λ0.024m3的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D.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7.近年用红外激光技术研究液氢,发现其中含有H3+,H3+属于()

A.分子B.原子C.离子D.质子

8.右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

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适量蒸馏水。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导管B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导管B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

C.该装置可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

D.该装置可用来调节输出氧气的速度

9.用石灰浆涂抹墙壁,一段时间以后,涂层表面物质的pH小于其内层物质的pH。

下列化学方程式可以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A.Ca(OH)2+C02=CaC03↓+H20B.CaO+H2O=Ca(OH)2

C.CaCO3

CaO+C02D.2HC1+Ca(OH)2=CaC12+2H20

10.某同学在家中找到一种白色粉末,到学校实验室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与现象如下

对此粉末成分判断正确的是()

A.该粉末一定是碳酸钙

B.该粉末可能是碳酸钠或碳酸氢钠

C.该粉末一定是一种碱

D.该粉末中含有碳酸根或碳酸氢根离子

11.下列各组内的物质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反应前溶液的质量相比,一定减少的是〈)。

A.铜加入到硝酸银洛液中B.铝加入到稀硫酸中

C.二氧化碳通入到石灰水中D.碳酸钠固体加入到稀盐酸中

12.现用98%的浓硫酸配制1000mL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密度为1.14g/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等

B.配制该稀硫酸需要加水800mL

C.配制时应将水小心地加入浓硫酸中

D.该稀硫酸中,溶液质量:

溶剂质量=5;4

13.某金属的氯化物溶液200g,洛质质量分数为5.55%g向其中滴加AgN03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干燥得固体28.7g,该金属氯化物的化学式应为()。

A.NaC1B.MgC12C.CaC12D.FeC13

14.不久前,日本某一材料研究所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碳纳米管混度计",这种温度计被认定为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温度计。

研究人员在长约10-6m,直径为10-7m的碳纳米管中充入液态的金属镓。

当温度升高时,管中稼就会膨胀,通过电子显微镜就能读取温度值。

这种温度计测量的范围可从30℃到490℃,并且精确度较高,可用于检查电子线路是否异常、测量毛细血管的温度等许多方面。

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推测中正确的是()

A.碳纳米管的体积在10℃至500℃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

B.金属镓的熔点、沸点都很低

C.在30℃至490℃之间金属镓的体积与温度变化呈正比

D.金属嫁的体积在30℃至490℃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

15.根据维生素C能够使淀粉-碘溶液褪色的原理,应用右图实验可以测定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多少。

要得出正确结论,实验过程中不需要进行控制的条件是()

A.烧杯中洛液的体积

B.两个胶头滴管滴出的每滴果汁的体积

C.烧杯中淀粉-碘溶液的浓度D.胶头滴管滴出的果汁的滴数

 

2008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第十八届天原杯)复赛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有两个答案的错1个不得分,漏选1个扣1分。

请将答案填在下表相应题号的空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2007年10月24日,我国使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1号”送上月球轨道,其任务之一是探测月球上氦–3(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的原子)资源。

下列氦–3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2.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08年8月8日在北京举行。

下列措施不符合绿色奥运理念的是(  )

A.奥运场馆周围的路灯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

B.在奥运场地使用电动汽车和新型清洁燃料汽车

C.场馆附近的绿化采用微灌或滴灌智能控制技术

D.将奥运村的生活垃圾全部集中深埋

3.1991年碳纳米管被发现。

碳纳米管是由石墨中的碳原子层卷曲而成的管状的材料,管的直径一般为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管的厚度仅为几纳米。

碳纳米管由于其独有的结构和奇特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潜在的应用前景而受到人们的关注。

下列有关碳纳米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碳纳米管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化合物

B.碳纳米管的化学性质常温时很稳定

C.碳纳米管导电属于化学变化

D.碳纳米管的结构和性质与金刚石均相同

4.闪电时空气中有臭氧(O3)生成。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O3和O2混合得到的是纯净物

B.O2比O3稳定

C.等质量的O3和O2含有的氧原子数之比是2︰3

D.O3与O2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

5.“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污染的气体,下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未配平),其中不同符号的球代表不同种原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和丙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B.甲和丁中同种元素化合价不相等

C.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元素D.化学方程式中乙、丁的化学计量数均为1

6.常温常压下,10mL某气态物质含有2.68×10

个分子,而在这些分子里又含有8.04×10

个原子,则判断该物质是一种(  )

A.单质B.化合物

C.混合物D.以上都有可能

7.对于反应:

X+2NaOH==2Y+Cu(OH)2↓,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Y中一定含有钠元素B.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8

C.X可能是CuCl2或Cu(NO3)2D.Y可能是Na2SO4

8.法国化学家肖万、美国化学家格拉布斯和施罗克在有机化学领域研究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其研究成果可以简单描述为如下的反应(R1~R8为H–、CH3–、C2H5–……等)。

上述反应类似于无机反应中的(  )

A.置换反应B.分解反应

C.复分解反应D.化合反应

9.产生下列现象,只和空气中的水蒸气有关的是()

A.固体烧碱要密封存放

B.浓硫酸露置于空气中会增重、变稀

C.夏季空调冷气吹到的地方可看到有“冷气雾”

D.铜制品长期放在空气中会产生“铜锈”[又称“铜绿”,化学式为Cu2(OH)2CO3]

10.如图,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一会儿后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

从着火燃烧的高层房间中逃离,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

A.用湿毛巾捂住鼻子B.成站立姿势跑出

C.沿墙角伏低身子迅速爬向门外D.打开窗户跳出

11.右图是两组物质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过程。

下列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A.X是O2

B.C6H12O6是有机物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D.C6H12O6与X反应生成CO2和H2O属于置换反应

12.某工厂废液中含有少量硫酸,拟选用下列物质中和后再排放:

物质

CaCO3

Ca(OH)2

NH3

NaOH

市场参考价(元/kg)

1.8

2.0

6.5

11.5

如果要求花最少的钱来中和相同量的废硫酸,则应选择()

A.CaCO3B.Ca(OH)2C.NH3D.NaOH

13.烧杯中盛满一定浓度的醋酸溶液(溶液密度约为1g/cm3),全部倾倒后烧杯内仍残留0.5mL溶液,用每次20mL蒸馏水冲洗了2次,此时烧杯中残留的醋酸溶液的浓度约为原先的(  )

A.1/81B.1/820C.1/1681D.无法确定

14.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

Na+、NH4+、Ba2+、Cl-、CO32-、SO42-。

现取两份2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收集到气体0.68g;②第二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

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一定不存在Ba2+,NH4+可能存在B.CO32-一定存在

C.Na+一定存在D.一定不存在Cl-

15.下图为某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该固体从溶液中析出时不带结晶水。

M、N两点分别表示该固体形成的两份溶液在不同温度时的浓度。

当条件改变时,溶液新的状态在图中对应的点的位置可能也随之变化,其中判断不正确的是()

A.都升温10℃后,M、N点均向右平移

B.加水稀释(假设温度都不变)时,M、N点均不动

C.都降温10℃后,M点沿曲线向左下移,N点向左平移

D.蒸发溶剂(假设温度都不变)时,先是M点不动,

N点左平移至曲线;继续蒸发溶剂,M、N点都不动

 

2009年全国初中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第十九届天原杯)复赛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有两个答案的错1个不得分,漏选1个扣1分。

1、为了警示世人因气候变化对人类危害的关注,2009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

“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

下列做法或认识不符合这—主题的是

A、提倡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B、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C、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D、广泛使用酒精、沼气,既可解决能源问题,也有利减轻温室效应

2、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

某同学用下表所示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其中甲与乙、丙、丁是包含关系。

下列各组中,有错误的组合是

选项

乙、丙、丁

A

常见干燥剂

浓硫酸、石灰石、碱石灰

B

常见合金

不锈钢、焊锡、生铁

C

常见营养物质

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

D

常见碱

烧碱、纯碱、熟石灰

3、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钱永健等发明的绿色荧光蛋白标记技术,这项发明为细胞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的发展带来一场革命,对我们理解绿色荧光蛋白如何发光作出了贡献。

绿色荧光蛋白分子中含有氨基(一NH2,具有碱的性质)和羧基(一COOH,具有酸的性质)。

该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A、只能与硫酸反应,不能与氢氧化钾反应B、只能与氢氧化钾反应,不能与硫酸反应

C、既能与硫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钾反应D、既不能与硫酸反应,又不能与氢氧化钾反应

4、1~18号元素中X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Y元素的原子的第三层有6个电子,

Z元素的第二层也有6个电子,在化合物中只有Z元素的化合价为负。

由这三种元素组

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A、XYZ4B、X2YZ3C、X3YZ4D、XYZ3

5.咖喱是一种烹饪辅料,若白衬衣被咖喱汁玷污后,用普通肥皂洗涤时,会发现黄色污渍变

为红色,浸泡在水中后红色又变黄色。

据此判断可能与咖喱有相似化学作用的试剂是

A、活性炭B、石蕊溶液C、无水硫酸铜D、淀粉溶液

6、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A

B

C

D

硫在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探究燃烧的条件

解释

集气瓶中的水:

吸收放出的热量

量筒中的水:

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

集气瓶中的水:

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烧杯中的水:

加热铜

片;隔绝空气

7、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6.40

3.20

4.00

0.50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56

7.20

0.50

A、a和b是反应物,d可能是催化剂B、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4.64g

C、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和a、b二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相同

D、若物质a与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则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系数)之比为2﹕l

8、ClSO3H称为氯磺酸,是—种强酸。

对于反应:

C1SO3H+HCOOH==CO+HCl+H2SO4有如下判断,其中合理的是

A、此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B、此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C、反应后溶液的pH变大D、反应后溶液的pH减小

9、物质与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称为水解反应。

例如:

Al2S3+6H2O=2Al(OH)3↓+3H2S↑。

根据上述观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NaF的水解产物是NaOH和HFB、CaOH2的水解产物是Ca(OH)2和H2O2

C、PCl3的水解产物之一是PH3D、Mg3N2水解产物是Mg(OH)2和NH3

10、有Na、S、O、H四种元素中的二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四种常见的化合物。

其中甲能跟氯化钡反应生成一种硫酸盐和另—种盐;乙能跟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丙能跟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丁呈中性,且可以分别跟氧化钙或二氧化碳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相应的碱或酸。

下列推断:

①甲—定是硫酸钠;②乙可能是硫酸;③丙—定是氢氧化钠;④丁—定是水。

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1、质量相等的锌和铁分别和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的稀盐酸反应,反应情况如右图所示。

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线a、b分别表示锌、铁的反应情况B、锌、铁均反应完,盐酸有剩余

C、盐酸均反应完,—定有锌剩余D、盐酸均反应完,—定有铁剩余

12、下列制备物质的没汁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是

13、—定质量某硝酸钾样品中不含可溶性杂质。

在10℃时加蒸馏水使之充分溶解,残留固体

的质量为250g。

若该实验在40℃下进行时,残留固体质量为120g;70℃时为20g。

已知KNO3

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

对该样品的推断正确的是

温度/℃

10

40

55

70

溶解度/g

20

65

100

140

A、该硝酸钾样品为纯净物B、40℃时溶于水的硝酸钾为130g

C、70℃时KNO3溶液为饱和溶液D、55℃左右时KNO3完全溶解

14、一定量的木炭在盛有氮气和氧气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燃烧后生成CO和CO2,且测得

反应后所得CO、CO2、N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其中氮气的质量分

数可能为

A、10%B、30%C、50%D、70%

15、用下图装置测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其方法是分别测定通氢气前后玻璃管(包括氧

化铜)的质量差和U型管(包括碱石灰)的质量差,计算得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大于1﹕8。

下列对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的分析中合理的是

A、

、Ⅱ装置之间缺少干燥装置

B、

装置干燥剂量不足,水没有被完全吸收C、CuO没有全部被还原

D、Ⅱ装置中玻璃管内有水冷凝

2010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第二十届天原杯)复赛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

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有两个答案的错1个不得分,

漏选1个扣1分。

请将答案填在下表相应题号的空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召开了世界气候大会。

各国共同协商对策,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

下列气体中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A.甲烷B.臭氧C.二氧化碳D.二氧化硫

2.从探测“土卫六”发回的信息中得知“土卫六”酷似地球经常下“雨”,不过“雨”的成分是液态甲烷。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这种“雨”可以作为燃料来提供能量

B.“土卫六”表面的温度比地球表面低

C.“土卫六”上形成了甲烷的气-液循环

D.“土卫六”表面是否存在有机物还无法确定

3.有一种用实际参加化学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在离子方程式中,反应前后的电荷是守恒的。

现有如下离子方程式:

RO3n-+F2+2OH-=RO4-+2F-+H2O,由此可知在RO3n-中,元素R的化合价是()

A.+4B.+5C.+6D.+7

4.科学家发现在特殊条件下水能表现出有趣的结构和性质。

例如,在一定条件下给水施加弱电场,能使水在常温常压下结成冰(俗称“热冰”,结构见右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弱电场下,水分子的排列从无序转变为有序

B.水结成“热冰”的过程中原子个数发生变化

C.上述变化过程中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

D.利用该性质,人们可能在常温常压下建成溜冰场

5.德国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固体表面化学的研究中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其成果之一是揭示了氮气与氢气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下图所示)。

符合上述反应过程的顺序是(  )

A.⑤④①③②B.④⑤①②③C.④⑤①③②D.⑤④①②③

6.下列解释不科学的是(  )

A.在溶洞中,当溶有Ca(HCO3)2的水液发生分解,析出固体(在洞顶或洞底),日久天长便形成了钟乳石

B.长期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易打开,是因为NaOH与瓶中的CO2反应导致瓶内气压小于瓶外大气压的缘故

C.“通风橱”是利用排风扇将橱内废气直接排放到室外的装置,它是一种不完善的防污设施

D.高压氧舱可治疗煤气中毒,原因是和血红蛋白结合的CO跟氧气反应生成无毒的CO2

7.在a、b两支试管中加入体积相同的同种生铁块。

在a中加入食盐水,

塞上橡皮塞,如右图。

U型玻璃管内为红墨水(开始时两端液面等高)。

放置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生铁块中的主要成分是铁,也含有少量的碳

B.红墨水柱两边的液面变为左低右高

C.两试管中铁均被锈蚀

D.a试管中发生的反应是:

2C+2Fe+3O2=2FeCO3

8.原子序数在1~18之间的四种元素甲、乙、丙、丁,其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13,甲、乙和丙是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相邻元素,则丁一定不是()

A.氢    B.氯C.氧 D.铍

9.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10.已知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其中被还原的元素化合价降低,被氧化的元素化合价升高。

海洋中有丰富的资源,如下图所示利用海水可获得许多化工产品。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第①步中除去粗盐中的SO42-、Ca2+、Mg2+等杂质,加入的试剂顺序为:

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B.第②步中加入的试剂为CaCl2溶液

C.第③步中发生分解反应

D.在第④步中溴元素被还原

11.在一个密闭的钢筒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电火花作用下,发生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反应前质量/g

64

10

1

25

反应后质量/g

------

54

37

9

已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丁的2倍,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A.1∶2B.1∶1C.2∶1D.2∶3

12.下列所示的图像能反映相对应实验的是( )

A、向pH=12的Ca(OH)2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B.向碳酸钙固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C.在40℃,将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白色晶体析出

D.将足量的金属镁片和锌片分别和等质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

13.在“绿色化学工艺”中,最好是反应物中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的利用率为100%。

在用C3H4(丙炔)合成C5H8O2(2-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过程中,欲使原子的利用率达到最高,在催化剂作用下还需要其他的反应物是()

A.CO和CH3OHB.CO2和H2OC.H2和COD.CH3OH和H2

14.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在t2℃时向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wg甲和wg乙(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充分搅拌。

将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到t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温度降低到t1℃时,得到甲、乙的饱和溶液

C.温度降低到t1℃时,甲、乙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得到甲、乙的不饱和溶液

D.t2℃时,甲物质的溶液为饱和溶液,乙物质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15.t℃时,将一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