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怎样进行课题研究详解.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32521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怎样进行课题研究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师怎样进行课题研究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师怎样进行课题研究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师怎样进行课题研究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师怎样进行课题研究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怎样进行课题研究详解.docx

《教师怎样进行课题研究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怎样进行课题研究详解.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怎样进行课题研究详解.docx

教师怎样进行课题研究详解

《中小学教师怎样进行课题研究》

1.什么是课题?

中小学教师所从事的研究课题和专家的研究有很大的区别,可以这样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中小学教师所研究课题的内涵。

首先,“课题”就是一个问题,是自己在一段时间内需要关注、澄清和解决的一个真实存在的教育教学问题,研究的目的就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分析问题的本质和存在的根源,寻求问题解决的路径,总结有益的经验,记录自己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些须感悟和心得。

其次,“课题”就是一个愿景,是自己在先进教育理念、教育价值观、教育理想的驱使下对所向往的“未来”教育教学的憧憬和勾画,是自己在一段时间内需要努力去构建或打造的一个工程,如某一种特色教育、理想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等。

第三,“课题”就是一个主题。

每个教师每天总在反思,经常会用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育日记、教学扎记、教育论文、教育随笔等林林总总的形式记录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的点滴思考,但往往比较凌乱、零散、随意,而课题就为这些研究提供了一段时间内相对集中的主题,有了贯穿的线索,使我们的这些研究主题集中,方向明确,目标清晰。

2.为什么进行课题研究?

这个问题可以从学校与个人两方面的发展来考虑:

(1)学校发展的需要

当前学校的发展面临着许许多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这些都制约着学校的发展,影响着教育教学的变革,如果不及时加以处理和解决,就难以使教育适应社会和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由于这些问题或矛盾是伴随着教育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而出现的,原有的经验不能奏效,已有的老办法不能破解,教育科研自然就成了解决这些问题或矛盾的最佳切入点。

同时,当一个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逐渐建立和完善之后,自身的发展也正越来越处于一个新的“高原期”,此时要凸显学校的特色,破解学校所面临的“瓶颈”问题,将学校的潜在资源提升到显在的层面上加以整合,使学校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只有科研才能实现。

(2)个人成长的需要

第一,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

时代发展很快,教育改革的步伐也很快。

在信息化的社会里,要立足就必须有不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要有勇于实践、创新的能力。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对我们老师提出的新要求,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应从“经验型”转向“科研型”。

实践表明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上能积极参与教科研的实践,学习理论,更新观念,以科研带教研,教研促教改,对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大有裨益。

第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做课题主要是为了解决在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遇到的困惑。

这些问题包括自己教学实践上的问题、学生表现上的问题、学校教育上的问题等。

第三,养成严谨工作作风的需要。

课题研究的严密性,也促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

第四,形成科研教学意识的需要。

我们都知道,做课题时查阅资料是免不了的事。

当你阅读了大量的有关教育、教学的书籍后,就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

教科研实践活动不但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更重要的是使我们养成一种用新的教育理念去审视自己的日常工作的习惯,自觉地去改进自己的教育手段,进行反思教学。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课题驱动,行动研究不仅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重要渠道,更是教师职业化发展的需要。

同时,也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助推器。

3.教育科研的误区

(1)“远离教育科研”。

教师的工作是一种简单的重复劳动,没有什么可研究的。

他们的工作质量所依赖的就是爱心、责任心和长期积累的经验,与科学研究距离甚远。

(2)“难”字当头。

认为科研工作是一件非常难的事,远非一般教师能够胜任。

相关的认识还有:

“科研是少数人的事”、“评价教师工作能力不应包括科研能力”等等。

(3)“忙”字当头。

许多教师认为自己的日常工作如此繁忙,哪有时间搞科研工作?

如果领导提出这样的要求,只好东拼西凑一篇所谓的论文应付差事。

(4)“教”字当头。

传统观念认为教师的工作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受此影响,许多学校领导有这样一种观点:

教育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是互相矛盾的,教师如果在科研工作上投入过大精力,势必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

于是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

搞科研就是想成名成家,不安于教师的本职工作,等等。

(5)“文”字当头。

许多主管教学的领导认为,科研工作就是写论文,考核教师科研水平的惟一途径就是检查论文,没有发表论文或出版著作就是不具备科研能力。

(6)“怕”字当头。

学校和教师普遍认为,教科研课题研究工作比较麻烦,周期性长,见效慢,程序要求比较严格为此,参与课题研究缺乏积极性。

(7)“不”字当头。

目前多数教师,因为缺乏必要的培训与学习,对为什么要搞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做什么,怎样做课题研究,做的结果会怎样等问题不清楚,因此对课题研究工作不闻不问。

4.课题如何选择与确定?

一切科学研究始于问题——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进步与成果即成长。

但掌握研究方法很重要,否则无法研究。

在一切学习中,方法的学习是最重要的学习。

教育科研课题主要来源于两大方面:

(1)实践来源——客观存在的或潜在的教育实际问题教育教学实践本身存在的问题。

教育教学与其外部的矛盾(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校、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社会发展。

(2)理论来源——现有教育理论所揭示的问题以及理论体系中的空白和矛盾点。

实践创新,理论创新。

5.选题注意事项

一是从实际出发,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研究。

二是“不攀高、不求大、不贪多”,提倡“小课题、短周期、重在解决本校、本地教育中的实际问题”。

三是注重平时积累,从小处着手,要有问题意识,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在平时教学中发现问题,总结教学经验。

四是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6.选课题从哪些方面入手?

(1)从有关部门发布的课题指南中得到问题

每个地方都有教育科学研究管理机构或教育科研规划领导小组,这些机构或部门在一定的时间范围里都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发布一些教育科研课题指南。

对这些《指南》中的课题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进一步具体化,提出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问题来。

当然,这些问题是否有研究的价值,还得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论证。

《指南》只是划定题目的范围,并不是具体的题目,如“在中小学各科教学中的渗透德育的研究”是一个选题范围,不是具体的课题,修改为“在小学(或初中、高中)语文(或其他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研究”,这才是课题。

(2)从教学实际所急需解决的问题中提出问题

在你的工作中哪些问题是急需解决的?

是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问题?

是学校课堂教学质量不尽人意?

还是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

像这样一些问题中往往就有你要找的课题。

例如,有些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很有成效,特别是对一些“捣蛋”的学生的教育管理很有一套,于是有教师就提出:

“运用非常规性方法进行班级管理的研究”的课题。

(3)从平常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

对于一般的人来说,天天完成的教学工作和所看到的现象好像没有任何特别的感觉,对这些工作和现象似乎都已成为了一种习惯,甚至也不愿意多考虑它一下,因为它太平常、太普通了。

然而,一个具有敏锐思维的人往往可以看出其中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大多正是值得我们研究的、有价值的课题。

比如,有些教师通过大量的听课发现,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很多话学生并没有注意听、也没有认真地去听,而在老师看来这些话又是对学生的学习有影响的,于是就可以提出了:

“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研究”的课题。

(4)从其他领域的先进经验和方法中移植和借鉴而提出问题

人们常说: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先进经验、方法应用在不同学科和不同领域将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和作用呢?

这恐怕也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问题。

例如,能不能采用活动课的教学方法进行数学教学?

英语教学中特别注重情境教学和对话,这是为了加深学生对语法和词汇的理解和应用,如果将它应用到语文教学中来又将会有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

像这样的问题很多,只要你放开思路,大胆地设想,就不愁找不到你所关心的、有价值的问题,只要你能提出问题,课题研究内容也就会很容易得到。

7.课题研究的流程

课题实施的一般流程是:

选题——立项——开题——制定课题方案——制定阶段性实施计划——按计划开展各项活动——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完成阶段性小结——建立课题档案——完成研究报告——申请结题。

按照以上的程序,根据课题研究的内容选择适合的策略,扎实、有步骤地去实验,不走过场,不玩花哨。

同时,在具体实施研究的过程中,及时记录、收集实验中的原始材料,包括阶段性报告、总结、个案分析、对比数据等,收集的内容要客观、详实。

课题按照这样的方式认真做题,整个课题的研究必然会“饱满、厚实”。

8.课题研究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

围绕素质教育、课程改革,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开展课题研究

(2)科学性原则。

主要指课题研究的选题、设计、分工、实施、评价、推广等,要符合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

(3)过程性原则。

强调研究过程的完整性、系统性,不遗漏任何环节,不放过任何现象,保证实验工作达到效果。

(4)合作性原则。

课题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体实验教师的通力合作。

在实验中要有分工、有合作,有独立活动,有集体活动。

(5)推广性原则。

实验研究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验结果要有推广价值,要能有效解决本校、本地,乃至整体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在突出本校特殊性的基础上,具有相对普遍的意义。

9.加强过程管理

(1)所有立项的科研项目实行三级管理,即总课题组——实验区——实验校,总课题组对子课题实行宏观管理。

子课题批准后项,由总课题组下发《立项协议书》、《任务下达书》。

凡有十所及十所以上实验校的地区可设实验区,负责本地实验工作的日常管理。

(2)日常的课题研究由子课题主持人组织实施,子课题主持人必须定期组织课题研讨会,研究课题的完成情况和存在问题,每年向实验区上报阶段性总结报告;实验区负责人应定期召开课题工作会,研究本地区研究课题的完成情况和存在问题,每年向总课题组上报总结报告。

(3)总课题组负责培训实验教师,一般要求登记在册的实验教师至少有30%参加省级培训,至少50%参加由省委托实验区组织的培训;实验校应结合校本培训,对实验教师进行常规性培训,保证实验工作与教学工作有机结合。

(4)做好实验档案的管理,如档案的搜集、整理、保存;各种数据的整理、分析;实验教师个人研究成果的管理(留复印件);人员变动的申报和备案材料;定期组织活动的记录;在教育教学中开展研究的记录及音像材料;阶段性成果和总结等。

第五部分走出教育科研误区

10.课题实施中需增强以下意识

(1)规范意识

科学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科学的过程和结论可以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和再现,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运用科学结论。

我们搞教育科研,当然希望最终的结果能够令同行们信服,得到社会的承认,并且能够运用或推广。

而为了做到这一点,必须保证教育科研的严肃性,规范性,可重复性,防止随意性。

因此,教育科研必须有目的、有计划、有实施方案,并严格按照预定的计划和方案进行活动。

(2)团队意识

教育科研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群策群力。

要争取有权之士(各级领导)的理解和支持;要争取有识之士(专家学者)的关心和指导;要争取有志之士(有志于教育科研的一线教师)的积极参与。

要组建一支教育科研骨干队伍,使之成为教育科研的中坚,通过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带动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

要把教育科研与园丁工程结合起来,既出成果又出人才。

(3)学习意识

科学研究必须有理论的指导,教育科研必须有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

课题组应该建立理论学习制度,经常地、定期地进行理论学习。

除了积极参加各级教育科研理论培训之外,各校或各课题组还可以组织一些针对性比较强的课题培训,尽可能使每个参与教育科研的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都能掌握一定的进行课题研究所需要的基本理论。

(4)科学意识

把研究对象分解成若干比较简单的要素,然后分别加以研究,这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

因而,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应对研究的课题加以分解,把一个大课题适当分解若干个比较简单、具体的子课题,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每个课题组成员的积极性、又可以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

(5)策略意识

俗话说: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于课题研究来说也是如此。

如果面面俱到的话,可能效果不是很好,并且,我们都知道解决任何问题都有一个关键,抓住了这个关键,一切就可以迎刃而解。

在人力、财力、物力、时间都非常有限的条件下,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是比较明智、有效的办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