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学考知识点教学文稿.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043173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00.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学考知识点教学文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学考知识点教学文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学考知识点教学文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学考知识点教学文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学考知识点教学文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学考知识点教学文稿.docx

《高中化学学考知识点教学文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学考知识点教学文稿.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化学学考知识点教学文稿.docx

高中化学学考知识点教学文稿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纲要——必修1

1.托盘天平精确到0.1g,量筒精确到0.1mL。

2.可直接加热的仪器:

试管﹑蒸发皿、坩埚。

3.点燃可燃气体(氢气等)前要验纯。

4.酒精着火应迅速用湿抹布盖灭,钠、钾着火用细沙盖灭。

5.分离提纯的装置:

 

依次为:

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分液)。

6.过滤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主要仪器:

漏斗。

7.蒸馏用于分离液体混合物,(主要仪器包括蒸馏烧瓶,冷凝管)如:

乙醇和水的混合物。

冷凝水“下进上出”。

8.萃取可用于提取碘水中的碘单质。

主要仪器:

分液漏斗;萃取剂不能溶于水,如四氯化碳,不可使用酒精。

9.分液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如:

乙酸乙酯和饱和Na2CO3溶液,植物油和水。

主要仪器:

分液漏斗。

使用时注意“下层放、上层倒”。

10.蒸发的主要仪器:

蒸发皿。

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停止加热。

不可加热至蒸干。

11.精盐含(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的提纯的方法:

加氯化钡目的:

除去Na2SO4,加入氢氧化钠目的是除去MgCl2,

加入碳酸钠的目的是除去CaCl2和BaCl2,

加入盐酸的目的是除去NaOH和Na2CO3。

12.摩尔(mol)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13.摩尔质量的单位g/mol或g.mol-1数值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原子)量相同(如氯化氢相对分子量为:

36.5,摩尔质量为:

36.5g/mol)

14.22.4L/mol的使用条件:

①标准状况下(0℃101KPa);②气体。

(注:

水在标准状况下为液体)

15.物质的量的计算的四个公式:

n=

16.溶液稀释的公式:

c(浓)·V(浓)=c(稀)·V(稀)

17.两个浓度的转化公式:

c=1000ρω/M

18.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必需的仪器:

××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19.有关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做题步骤:

(1),将已经m,V气,c、V液计算成n,

(2)列化学方程式将已知与待求的物质建立联系,求出待出物质的n

(3)将求出的n转化为最终要求的m,V气,c、V液

20.分散系包括:

分散系

分散质粒子大小

是否有丁达尔现象

举例

浊液

大于100nm

泥水

溶液

小于1nm

NaCl溶液

胶体

1~100nm

Fe(OH)3胶体

21.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

是FeCl3+沸水,不是FeCl3+NaOH;宏观区分胶体与溶液的方法是:

丁达尔效应(用光束照射有光亮的通路)

22.区别胶体与其它分散系的根本依据是:

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而不是丁达尔效应。

23.常见的电解质有:

酸、碱、盐等,其在水溶液中能发生电离。

酸碱盐的溶液不是电解质。

24.电离方程式:

如H2SO4=2H++SO42-Ba(OH)2=Ba2++2OH-Na2CO3=2Na++CO32-

25.在离子反应中可以拆开的物质:

强酸(HCl、H2SO4、HNO3)、

强碱[KOH、NaOH、Ba(OH)2、Ca(OH)2]、

可溶性盐(钾、钠、铵盐个个拆,硝酸盐类也相同,氯化物仅银(AgCl)不拆,硫酸盐仅钡(BaSO4)不拆,碳酸盐拆钾钠铵,)

26.离子方程式典型错误:

1)电荷、原子不守恒,如:

Fe+Fe3+=2Fe2+、Na+H2O=Na++OH-+H2

2)拆分错误,如:

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不能写成:

CO32-+2H+=CO2↑+H2O,

应写成:

CaCO3+2H+=Ca2++CO2↑+H2O

3)化学原理错误,如:

Fe和HCl反应不能写成2Fe+6H+=2Fe3++3H2↑,

应写成Fe+2H+=Fe2++H2↑;

27.不能与H+共存的离子有:

OH-、CO32-、HCO3-

28.不能与OH-共存的离子有:

除K+、Na+、Ba2+、Ca2+以外的)所有阳离子、HCO3-

29.不能与CO32-共存的离子有:

(除K+、Na+、NH4+以外的)所有阳离子

30.Cl-不能与Ag+共存。

SO42-不能与Ba2+共存。

31.有色离子有:

Cu2+(蓝色)、Fe3+(黄色)、Fe2+(浅绿色)、MnO4-(紫红色)

32.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一般而言,有单质参与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33.氧化还原的口决:

升失氧化(反应)还原剂(性);化合价升高的元素失去电子,含该元素的反应物被氧化,发生了氧化反应,该物质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降得还原(反应)氧化剂(性)(与上解释方法相同)。

34.氧化还原相关分析首先从化合价变化入手。

35.化合价口诀:

钾钠氢银铵正一,钙镁钡锌铜正二,铝铁正三,亚铁二,氢氧硝酸氯负一,硫酸碳酸氧负二,其他元素需计算。

36.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

氯水存放在棕色瓶中。

37.氢氧化钠溶液在存放时不能使用玻璃塞而用橡胶塞。

38.离子检验

离子

所加试剂

现象

离子方程式

Cl-

稀HNO3和AgNO3

产生白色沉淀

Ag++Cl-=AgCl↓

SO42-

稀HCl和BaCl2

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滴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

SO42-+Ba2+=BaSO4↓

Fe3+

KSCN溶液

溶液呈血红色

Fe2+

先加KSCN溶液,

再加氯水

先无明显变化,

后溶液呈红色

2Fe2++Cl2=2Fe3++2Cl-

NH4+

NaOH溶液,加热,

湿润红色石蕊试纸

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NH4++OH-NH3↑+H2O

Na+

焰色反应

火焰呈黄色

K+

焰色反应

透过蓝色钴玻璃,火焰呈紫色

Al3+

NaOH溶液至过量

先产生白色沉淀,

后沉淀逐渐溶解

Al3++3OH-=Al(OH)3↓

Al(OH)3+OH-=AlO2-+2H2O

39.钠是质软、密度小、熔点低

40.钠遇盐溶液先和水反应。

41.过氧化钠为淡黄色粉末,可作供氧剂。

42.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比较

性质

Na2CO3

NaHCO3

俗称

纯碱、苏打

小苏打

溶解性

均易溶于水,Na2CO3>NaHCO3

溶液酸碱性

均显碱性,碱性Na2CO3>NaHCO3

热稳定性

Na2CO3>NaHCO3

与HCl反应

均生成CO2,反应速率Na2CO3

与CaCl2反应

生成白色沉淀

无现象

43.除杂Na2CO3(NaHCO3)方法:

加热

44.除杂NaHCO3(Na2CO3)(溶液)方法:

通CO2

45.铝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是因为:

铝表面覆盖有致密氧化膜,保护内层金属不被腐蚀。

46.既能与HCl反应又能与NaOH反应的物质有:

Al、Al2O3、Al(OH)3、NaHCO3、氨基酸等

47.Al(OH)3的制备:

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至过量

48.Al(OH)3不能溶于氨水中。

49.不能一步实现的转化有:

Al2O3→Al(OH)3、Fe2O3→Fe(OH)3、SiO2→H2SiO3、S→SO3

50.AlCl3和碱(NaOH)反应,先产生白色沉淀Al(OH)3,又沉淀逐渐溶解。

51.除杂Fe2O3(Al2O3)试剂:

NaOH溶液

52.Fe2O3红棕色固体Fe(OH)3红褐色沉淀

53.FeCl2中滴加NaOH溶液的现象:

先有白色沉淀出现,后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因为Fe(OH)2为白色沉淀,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变成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Fe(OH)3沉淀

54.除杂FeCl2(FeCl3)方法:

加铁粉

55.除杂FeCl3(FeCl2)方法:

通氯气或加氯水

56.单质硅是半导体材料,可用于制硅芯片、太阳能电池板等

57.SiO2是制玻璃的原料,还可制光导纤维。

58.常用的硅酸盐材料包括:

玻璃、陶瓷和水泥。

59.氯气:

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密度大于空气,有毒

60.Fe在Cl2中燃烧,生成FeCl3,不是FeCl2

61.H2在Cl2中燃烧,苍白色火焰。

62.氯气溶于水生成盐酸HCl和次氯酸HClO(有漂白性)

63.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消毒、杀菌、漂白。

64.氯气可使品红溶液褪色,且红色不可恢复。

65.漂白粉的有效成分:

Ca(ClO)2

66.NO为无色气体,极易与O2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

67.NO2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有毒,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

68.二氧化硫: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有毒

69.SO2可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加热后红色可以恢复

70.浓H2SO4和C反应产生的SO2和CO2的鉴别现象:

 

A检验SO2,品红褪色,B除去SO2,C检验SO2是否除尽;C不褪色,D变浑浊,说明有CO2存在。

71.制取氨气装置图:

氨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干燥氨气不选浓硫酸,而选碱石灰。

72.NH3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形成氨水

73.氨气的检验: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74.铵盐与碱加热,一定生成NH3

75.浓硫酸能作氢气,二氧化碳的干燥剂,但不能干燥氨气(NH3)会反应。

76.浓硫酸与金属反应不能生产氢气

77.浓硫酸加热能与Cu反应,生成SO2,不生成H2

78.硝酸与金属反应不能生成氢气

79.常温下,铝或铁遇浓硫酸或浓硝酸发生钝化(化学变化)。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纲要——必修2

1.元素周期表的横行称为周期,共有7个周期,1~3周期为短周期共有18种元素。

将前18号元素填于下表中:

 

2.元素周期表的纵行称为族,共有7个主族,主族的表示方法:

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

2.第三周期元素(11~17号元素)性质比较

原子序数

11

12

13

14

15

16

17

元素符号

Na

Mg

Al

Si

P

S

Cl

元素名称

原子半径

大→小

元素性质

→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

最高正价

+1

+2

+3

+4

+5

+6

+7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及其酸碱性

NaOH

强碱

Mg(OH)2

中强碱

Al(OH)3

两性

H2SiO3

弱酸

H3PO4

中强酸

H2SO4

强酸

HClO4

强酸

递变性

→碱性减弱,酸性增强→

最低负价

——

——

2、Google网站www。

people。

com。

cn——

-4

-3

(一)大学生的消费购买能力分析-2

-1

氢化物

——

(1)专业知识限制——

——

SiH4

据调查统计,有近94%的人喜欢亲戚朋友送给自己一件手工艺品。

无论是送人,个人兴趣,装饰还是想学手艺,DIY手工制作都能满足你的需求。

下表反映了同学们购买手工艺制品的目的。

如图(1-4)PH3

H2S

1、荣晓华、孙喜林《消费者行为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HCl

二、大学生DIY手工艺制品消费分析氢化物稳定性

→稳定性增强→

3.元素金属性越强,越容易与水或酸反应生成氢气,其最高价氢氧化物碱性越强。

加拿大beadworks公司就是根据年轻女性要充分展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