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五单元复习卷及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28900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上五单元复习卷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八上五单元复习卷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八上五单元复习卷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八上五单元复习卷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八上五单元复习卷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上五单元复习卷及答案.docx

《八上五单元复习卷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上五单元复习卷及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上五单元复习卷及答案.docx

八上五单元复习卷及答案

第五单元复习

单元知识点归纳:

1、说明文分类:

按对象分为:

事物性说明文和事理性说明文。

2、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按时间先后进行说明)空间顺序(由远及近,由内到外,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等);逻辑顺序(由表及里,由果到因,由浅到深等)。

3、说明方法及作用:

※举例子:

是利用列举实例的办法把比较复杂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解说得具体明白。

※列数字:

有些事物便于从数量上说明特征,用一些数字说明,往往可以使读者了解得更清确、更具体。

※分类别:

是按照一定标准对事物或事理进行分类,加以说明,使之眉目清楚。

※下定义:

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如统筹方法是一种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用A是          的B或           的B,叫A。

※作诠释:

用通俗浅显的语言对事物特征作一般性解说。

※作比较:

用具体的或大家比较熟悉的事物与被说明事物作比,使它留下具体而鲜明的印象,突出事物的性状特征。

※打比方:

利用两种不同事物这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征,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列图表:

用图表说明事物,往往能够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说明更直接,更具体。

※引资料:

包括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使说明内容更充实具体。

※摹状貌:

就是对说明对象用生动语言进行描绘,相当于记叙文中的描写。

4、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准确:

要求运用准确的语言介绍事物的特征遣词造句实事求是,恰如其分,不模棱两可,不夸张。

主要体现在状语和定语进行修饰和限制上。

如“《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二八二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中的“大约”“可能”之所以这样用是因为不敢完全肯定我国古籍中是否还有比这更古老的桥的记载。

所以要加上这些修饰词。

一、基础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濒临 频率  B、摧毁 璀璨  C、摄取 聂耳  D、严峻 竣工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拖拉懒散 改斜归正 嶙峋突兀  B、雍容典雅 英雄气概 腐草为萤

C、高官厚禄 心旷神饴 成群结队  D、旧地取材 不辍劳作 挑拨离间

3、指出下列各句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1)雨林以每分钟27万平方米的速度遭到彻底毁灭。

(      )

(2)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

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菜;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

(     )

(3)食物是一种既能构成躯体又能供应能量的物质。

(      )

(4)红、橙、黄光波长,热效应大;蓝、紫光波短,热效应小。

(      )

二、阅读

(一)阅读《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片段:

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最后要归功于人工选择。

②自然选择进程缓慢,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显示它的作用。

③人工选择大大加快了它的进程,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果。

例如牡丹,由自然选择费了亿万年造成的野生原种,花是单瓣的,花色也只有粉红的一种。

经过人工栽培,仅就北宋中叶(11世纪)那一个时期来说吧,几十年工夫,就由单瓣创造出多叶、千叶(重瓣)、楼子(花心突起)、并蒂等各种不同的姿态;由粉红创造出深红、肉红、紫色、墨紫、黄色、白色等各种不同的美丽色彩。

再如大丽花,原产墨西哥,只有八个红色花瓣。

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

又如虞美人,经过培养,已有红、黄、橙、白各种颜色,却从来没有出现过蓝色。

19世纪末,美国的著名园艺育种家蒲班克,发现一株花瓣上好似有一层烟雾的虞美人,特意培养,到20世纪初,便育成了各种深浅不同的蓝色虞美人,为花卉园艺增添了新的品种。

1.句①是________问句,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为了突出人工选择的显著成就,作者采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

3.文中列举牡丹、大丽花和虞美人三个典型事例,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将自然生长的花同人工培育的花进行了比较。

4.文段总的采用了________的说明顺序,但文段中例举牡丹的例子却采用了________的说明顺序说明。

(二)阅读《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节选),完成1——5题。

①利用“刀耕火种”毁林兴建农场造成了双重后果。

②首先,砍伐林木减少了光合作用,最终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同时也会减少大气中生命必不可少的氧氧含量(光合作用对氧气循环极为重要,能确保大气中不缺乏氧气)。

③其次,放火毁林产生更从的二氧化碳,造成环境进一步恶化。

④这样,最后只能是带来灾难性的气候变化,冰川融解,洪水泛滥。

⑤这不是一般性的灾难,它会造成更多的动植物死亡。

地球在过去的5亿年岁月中,已经历过5次大规模的物种灭绝。

最近的一次大约发生在距今6600万年的白垩纪末期,其标志是恐龙灭绝。

但这不是最严重的一次。

最严重的那次大约发生在2.45亿年前的二叠纪,那时生命大规模灭绝,77%到96%的海洋动物物种消失,地面的生物也大量灭绝。

如果将雨林完全毁掉,到下世纪中叶,地球很可能会经历第6次大规模灭绝。

同以前所发生的灾难一样,生命将再次受到严峻的考验。

我们已经永远失去了舌头长20多厘米、可从特殊品种的兰花中摄取液汁的达尔文蛾,以及身体几乎透明和骨头为绿色的草蛙。

伟大的自然主义者、探索家查里斯·威廉·毕比曾意味深长地说过:

“如果某种生命的最后一个个体停止呼吸,只有在出现新天体或地球重新恢复生机之后,才能再次见到这种个体。

1.读第一段文字后作答。

①划分层次。

(2分)①②③④⑤

②“首先”、“其次”两个词语表明说明的顺序是         。

③括号里的文字起到         的作用。

④“这不是一般性的灾难”指的是(用文中3个短语回答):

      、      、      。

2.画出能概括第二、三段说明内容的一个句子。

3.第二段使用的说明方法有         、         。

4.指出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表达作用。

①最近的一次大约发生在距今6600万年的白垩纪末期,其标志是恐龙灭绝。

                                                                       

②如果将雨林完全毁掉,到下世纪中叶,地球很可能会经历第6次大规模灭绝。

                                                                       

5.最后一段引文起到了什么作用?

                                                                       

(三)蚂蚁的本领

   ①美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刘易斯·托马斯曾经这样描述蚂蚁:

“蚂蚁太像人了……它们培植真菌,喂养蚜虫作家畜,把军队投入战争,用化学喷剂惊扰和迷惑敌人并捕捉奴隶;织巢蚁使用童工,抱着幼体像梭子一样往返窜动,纺出线来把树叶缝合在一起,供它们的真菌使用。

它们不停地交换信息。

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他太夸张了吗?

没有!

其实蚂蚁的本领远不止于此。

②早在人类诞生之前,它就会修筑“公路”亚马逊雨林中的蚁类,为躲避狂风暴雨,在树此上啃出一条条凹槽,或在平地用沙砾修筑成沟槽,作为它们的公路;蚂蚁是列队行进的,为解决相对而行或十字路口的交通阻塞,它们竟“设计”出了类似立交桥的环形交叉路口。

  ③别看蚂蚁的神经系统并不发达,就那么几个小小的神经元在一起,根本谈不上有头脑和思想,然而它们一旦成为一个整体时居然能够、、,成为一部活计算机。

它们无需图纸,也没有指挥和监理,但竟能齐心合力地设计并建造成五花八门、奇形怪状的蚁丘。

蚁丘的内部布局合理,空气畅通,温度恒定,各种设施齐备,其工程浩大令人惊叹:

有上百个蚁丘相通,可长达数十米;有的如“摩天大楼”拔地而起,最高的可达6米,按其身高的比例,相当于人类300层的摩天大厦。

蚂蚁王国的这般工程往往需要十余年的艰辛劳作,而工蚁的寿命不过两年,也就是说,需要几代蚂蚁的努力方可大功告成。

天知道,它们是怎样保持一致的?

据考证,蚂蚁早在5000万年前就完成了类似人类的从“狩猎”到“农耕”的转变。

现在地球上约有二百余种蚂蚁都有种植蘑菇类真菌的本领。

它们不但懂得施肥、收割,还懂得利用树叶发酵产生的热量来保持真菌园的恒定的温度和湿度;甚至当它们种植无收时还会向邻居借贷!

 

  ④地球上除了人以外,其他动物几乎都怕火,但蚂蚁不怕,甚至可以灭火!

科学家曾作过这样的实验:

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蚁穴顶上,开始它们似乎有点惊慌,但很快就镇定下来,只见无数蚂蚁前赴后继扑向火焰,用分泌出的蚁酸来灭火,经过66秒,一些蚂蚁牺牲了,但终于扑灭火焰。

当再次重复这个实验时,它们只用了40秒钟就将火扑灭,而且无一伤亡。

  ⑤蚂蚁,这种有着8000万年历史的“资深”家伙,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第三自然段中空缺处应填写的三个词语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A、思考、谋算、筹划B、筹划、思考、谋算

  C、谋算、思考、筹划D、思考、筹划、谋算

  2、对文中加点词语的分析,不恰当的是(   ) 

  A、“它们竟‘设计’出了类似立交桥的环形叉路口”中的‘竟”表示“出乎意料”。

  B、“现在地球上约有二百余种蚂蚁都有种植蘑菇真菌的本领”中的“约”表示“大概、估计。

  C、“地球上除了人以外,其他动物儿几乎都怕火”中的“几乎”表示“所有的”。

  D、“它们只用了40秒钟就将火扑灭”中的“就”表示“所用的时间短”。

  3、文章开头引用美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刘易斯·托马斯的这段话的目的是什么?

  

  4、本文在说明蚂蚁的惊人本领时,是通过四个方面来具体表现的,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写出(每项不超过8个字)。

  

(1)                            

(2) 

  (3)                                     (4) 

  5、第三段文字中,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这种形象化的语言在说明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6、本文的结尾段采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它起到了什么效果?

(四)《海洋是未来的粮仓》节选

⑴人口剧培,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显然,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⑵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

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

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

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⑶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它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

一些海洋学家指出:

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

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⑷①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

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

②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

③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断翻新。

④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

⑤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提高了2000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

⑥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

⑸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

有人作过计算,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

⑹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

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

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

例如南极的鳞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

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

⑺综上所述,说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一点儿也不夸张。

1、在第⑸段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第⑷段的语句顺序排列错乱,你觉得最符合逻辑的顺序应为(填序号)

3、第⑷段加点词“这”指代的是什么?

4、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说明“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的?

5、指出文中画横线的(a)(b)两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6、仔细阅读下面各句,说说划线词怎样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

(2)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第五单元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1、D2、B

3、

(1)列数字

(2)分类别、举例子(3)下定义

二、阅读:

(一)1、设问引出本段文字说明的中心。

2、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

3、时间长短形状色泽品种优劣4、逻辑时间

(二)

①划分层次。

(2分)①/②③/④⑤

②“首先”、“其次”两个词语表明说明的顺序是从主到次。

③括号里的文字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

④“这不是一般性的灾难”指的是(用文中3个短语回答):

气候变化、冰川融解、洪水泛滥。

2.画出能概括第二、三段说明内容的一个句子。

3.第二段使用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举例子。

4.指出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表达作用。

①最近的一次大约发生在距今6600万年的白垩纪末期,其标志是恐龙灭绝。

“大约”说明句中的时间只是推测,目前尚不能确定,体现语言的准确性。

②如果将雨林完全毁掉,到下世纪中叶,地球很可能会经历第6次大规模灭绝。

是否会“经历第6次大规模灭绝”并不能断言,所以用了表示猜测的“很可能”,用语严密、准确。

5.最后一段引文起到了什么作用?

警告世人保持地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让人们在思考中增加环境的忧患意识,进而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三)1、D2、C3、是为了引出蚂蚁有出人意料的本领的说明中心4、修筑公路建筑工程种植真菌灭火本领5、增强说明语言的生动性、趣味性,引起读者兴趣6、是对上文所举的例子发出的赞叹,既与文章题目和文首呼应,又再次强调说明的中心

(四)《海洋是未来的粮仓》节选

1、尽管但

2、②①③⑤④⑥

3、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所能提供的营养物

4、作者主要从四个方面说明。

首先说明近海领域自然生长的海藻,年产量已相当于全世界年产小麦总产量的15倍以上。

其次海洋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到的浮游生物,如果把它们捕捞起来,加工成食品,也可供人类食用。

另外,就是人产所熟悉的海洋鱼虾,特别是南极鳞虾等海洋生物,至今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

最后,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利用的海洋生物。

5、

(1)分类别;

(2)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6、

(1)“更”突出人们对“鱼虾”可作食物的熟悉程度,较前两者(海藻和浮游生物)又深了一层。

(2)“最”从程度上强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是严重的环境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交规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