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旱必有大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23023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久旱必有大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久旱必有大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久旱必有大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久旱必有大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久旱必有大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久旱必有大震.docx

《久旱必有大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久旱必有大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久旱必有大震.docx

久旱必有大震

地震预测专家耿庆国”久旱必大震“

摘要:

6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1至3年半时间内往往是旱区。

旱区面积大,则震级大。

在旱后第3年发震时,震级要比旱后第1年内发震增大半级。

据此应能探索6级以上地震。

耿庆国,师承著名地震学家傅承义教授。

曾成功参与预报出辽宁海城地震,震惊中外;唐山大地震主震派代表人物之一。

其从事的工作主要是探索6级以上大地震的中期预报问题。

耿氏旱震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地震和气象的关系,他认为在大地震的孕育过程中会有气象效应存在。

如震前一至三年半时间内,包括震中区在内的广大地区出现的大面积干旱现象,不过是孕震过程中造成的气象效应,是地震引起的气象变异。

据此应能预报地震。

耿庆国研究了近百年来中国6级以上大地震的旱震实例229起,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

6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一至三年半时间内往往是旱区;如果是一年内震,那是小震,但倘若是两年、三年才震,那就极有可能是大震了!

1972年,华北及渤海北部大旱区面积达113万4千平方公里,广播里天天都有农村学大寨“没见过的大旱,没见过的大干”的报道。

经分析研究,他在年底召开的全国地震中期预报科研工作会议上,作了旱震关系的报告,提出了新的发现:

6级以上大地震,地震的震中区,震前1至3年半往往是旱期,旱区面积越大,则震级越高。

  1974年5月31日耿庆国重申中期预报意见:

1972年大旱后的1至3年或稍长时间内,在华北及渤海地区,特别是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四省旱区范围内,可能发生7级以上大地震。

若在1975年以后发生,则震级可达级左右。

果然在1975年2月4日19时36分辽宁海城县发生了级地震。

由于地震工作者的努力,2月4日10时30分,辽宁省人民政府通过电话发布了临震预报,使得辽宁省南部100多万人在震前两个半小时撤离危险区。

世界震前预报奇迹降临到了海城。

1990年9月22日亚运会开幕的当天上午11点02分,北京昌平小汤山附近震了级地震。

身为国家地震分析中心和北京地震办联络员的耿庆国和同事们与北京市地震办公室群策群防系统震前做了非常好的预测,然后把意见上报给国家地震局,国家地震局上报给国务院,国务院立即通知了亚运会组委会。

大家同心协力,非常成功地预报了北京市发生的四级有感地震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近海发生里氏级地震。

此前,中国地震专家沈宗丕用他的磁暴月相二倍法进行预测,耿庆国则通过地震预报学里的强磁暴组合理论来寻找时间危险点,他们都提前做出了准确的预测。

耿庆国早在11月初就做出预测:

12月24日前后10天,地球上将发生级以上的地震。

因为测定震点不是在中国,故没有在做深度工作。

“旱震关系”在地震界引起一定反响,赞成者反对者各执一词。

作为一介小民,姑且不管学术界的争论,笔者发现有很多次大地震之前确实有严重的干旱发生。

特搜集整理如下(不完全统计):

1.1972年我国华北及渤海地区出现了几十年不遇的严重干旱,大旱面积达×104km2,其中,辽宁锦州--岫岩一带,河北唐山地区及陕西河北之交的石家庄、邢台、太原、忻县一带为特旱区。

结果于1975年2月4日19时36分,即华北及渤海地区大旱后的两年零一个月,在辽宁锦州—岫岩特旱区内发生了海城级强震;于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即1972年华北及渤海地区大旱后三年半,在河北唐山特旱区内发生了唐山级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7时17分,天津宁河级。

1976年7月28日18时45分,河北滦县级强震。

年,我国西南(四川省西北部和南部、云南省东北部和西部以及西藏自治区东部和中部)出现一个面积达×104km2的大旱区。

结果于1973年2月6日在四川西北部特旱区内的炉霍甘孜一带发生了级地震及1973年2月8日炉霍级地震;1973年8月11日在四川西北部的南坪、松潘一带发生了级地震;接着1973年8月16日在云南省西南部牙特旱区内的思茅、普洱一带发生了级地震;1974年5月11日在四川省南部和云南省东北部特旱区内的雷波、昭通一带,发生了级地震。

年,我国四川西北部、甘肃南部和青海西北部及其东南部地区,出现了一个面积为×104km2的旱区,结果于1975年1月15日在四川康定、石棉之间的九龙附近,发生了级地震。

1976年8月16日在四川松潘、平武一带发生了级地震,几天后该地区再次发生级地震。

年,我国云南省西部和北部、四川省西南部以及西藏自治区东部出现了一个面积达×104km2的大旱区,结果于1976年5月29日在洱源—耿马特旱区内的云南龙陵、潞西一带发生了级和级两次强震1976年11月7日,在中甸—剑川特旱区内的云南丽江、宁蒗一带发生了级地震。

年,云南遭遇严重干旱,结果与1988年11月6日21时3分、21时16分,云南省澜沧、耿马发生震级为级(澜沧)、级(耿马)的两次大地震。

年夏天至2007年春,四川、重庆遭遇百年未遇的特大旱灾,结果于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

世纪非洲大旱18年,其间无大震,大旱一结束,1990年即在苏丹发生两次7级以上大震。

8.2008年8月20日,在印度尼西亚东爪哇省的拉蒙岸,为牲畜取水的村民手持空桶走过干涸的水坝。

印尼东爪哇省的拉蒙岸地区已遭受持续三个月的干旱,使当地居民严重缺乏洁净水。

2009年9月2日,印尼西爪哇省附近印度洋海域发生里氏级地震。

9.2004年5月10日,秘鲁遭受十年来最严重旱灾,首都利马开始实施限制供水措施,秘鲁北部和中部因缺少降雨而导致干旱,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

在中部地区,胡宁和万卡维利卡两省的灾情也很严重,已有万公顷庄稼受灾。

据估计,今年秘鲁大米、玉米、土豆、棉花和甘蔗等农作物产量将大幅度下降。

2007年8月15日,秘鲁中部海岸发生了级地震,500多人死亡,1366人受伤,5万多所房子被毁。

年6月意大利北部和中部遭遇了罕见的干旱。

有关专家指出,上述地区的降水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20-50%。

意大利最长的河流波河(675公里)水位已降到历史上的同期最低点,4月下旬的平均水位为海拔以下6.53米。

结果于2009年4月6日凌晨意大利中部拉奎拉地区发生级大地震,294人死亡。

年2月,南美洲国家智利,遭遇了8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全国超过1/4的地区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困境,至少12万人受到旱灾影响。

水库见底,水井干涸,土地干裂,许多地区居民饮用水都成了问题。

智利政府不得不派出运水车队,定期往旱情严重的地区运送饮用水。

旱灾使智利中南部地区的农作物颗粒无收,许多农民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牲畜被渴死。

结果于2010年2月27日发生于智利的级大地震。

年2月,加州州长施瓦辛格正式宣布,正遭受严重干旱的加州进入紧急状态,他要求加州居民减少百分之二十的用水量。

施瓦辛格称,这次干旱的严重程度堪比一次强烈地震或一场严重山林大火。

2010年1月9日,美国加州发生级地震。

年底土耳其大旱。

07年土农业因干旱造成的损失达50亿里拉(约合亿美元),粮食种植损失最大,其中小麦减产14%,大麦减产%。

2010年3月8日土耳其东部发生6级地震。

大旱之后必有大震!

”联系起云南当前遭受的60年一遇的大旱,云南楚雄发生级地震。

云贵川大旱,玉树地震了。

▪缅甸级地震

▪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级地震

▪云南盈江级地震

2009年8月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的河池、百色,以及贵州、云南局部地区出现50年来罕见的极端干旱,数百万人受灾。

广西气象部门专家分析认为,全球气候变暖,太平洋厄尔尼诺现象加剧,破坏了大气结构,造成海洋季风无法登陆形成降雨,是这次极端干旱出现的主要原因。

从耿国庆的理论看:

6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1至3年半时间内往往是旱区。

旱区面积大,则震级大。

在旱后第3年发震时,震级要比旱后第1年内发震增大半级。

2009年至今已经一年半,可以很有把握的预测,若久“旱必有大震”一说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的河池、百色,以及贵州、云南等地区发生地震的灾难性等级将不可忽视。

而从广西来看,历史上发生最大的地震是1936年灵山的级地震,我们知道,这个震级是指数级的差别,能量差距非常大,从历史上我们国家所发生最大的震级也只是级,所以他说在海南和南宁之间发生以上级地震,从地震构造的条件来说根本是不具备的。

正如专家所言,2010年08月17日凌晨广西灵山发生李氏级小地震.无人员伤亡。

全球地震频仍,日本海啸和核危机又起,当下人心惶惶,人类不得不向灾难低头,但人类却可以用智慧的大脑尽可能避免灾难的降临。

以下是地震前的一些征兆,可供参考:

人的感官能直接觉察到的地震异常现象称为地震的宏观异常。

地震宏观异常的表现形式多样且复杂,异常的种类多达几百种,异常的现象多达几千种,大体可分为:

异常、异常、异常、异常、异常、异常等。

地下水异常

  地下水包括井水、泉水等。

主要异常有发浑、冒泡、翻花、升温、变色、变味、突升、突降、井孔变形、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等。

人们总结了震前井水变化的谚语:

“井水是个宝,地震有前兆。

”“无雨泉水浑,天干井水冒。

”“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等等。

生物异常

许多动物的某些器官感觉特别灵敏,它能比人类提前知道一些灾害事件的发生,例如海洋中水母能预报风暴,老鼠能事先躲避矿井崩塌或有害气体的侵入等等。

至于在视觉、听觉、触觉、振动觉、平衡觉器官中,哪些起了主要作用,哪些又起了辅助判断作用,对不同的动物可能有所不同。

伴随地震而产生的物理、化学变化(振动、电、磁、气象、[dōng]含量异常等),往往能使一些动物的某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发生异常的反应。

如一个地区的重力发生变异,某些动物可能能通过它的平衡器官感觉到;一种振动异常,某些动物的听觉器官也许能够察觉出来。

地震前地下岩层早已在逐日缓慢活动,呈现出蠕动状态,而断层面之间又具有强大的摩擦力,于是有人认为在摩擦的断层面上会产生一种每秒钟仅几次至十多次、低于人的听觉所能感觉到的低频声波。

人只能感觉得到每秒20次以上的声波,而动物则不然。

那些感觉十分灵敏的动物,在感触到这种声波时,便会惊恐万分、狂躁不安,以致出现冬蛇出洞,鱼跃水面,猪牛跳圈,鸡飞狗跳等异常现象。

动物异常的种类很多,有大牲畜、家禽、穴居动物、冬眠动物、鱼类等等。

  地震前动物反应以及动物的异常表现:

  牛、马、驴、骡:

惊慌不安、不进厩[jiù]、不进食、乱闹乱叫、打群架、挣断缰绳逃跑、蹬地、刨地、行走中突然惊跑。

  猪:

不进圈、不吃食、乱叫乱闹、拱圈、越圈外逃。

  羊:

不进圈、不吃食、乱叫乱闹、越圈逃跑、闹圈。

  狗:

狂吠不休、哭泣、嗅地扒地、咬人、乱跑乱闹、叼着狗崽搬家、警犬不听指令。

  猫:

惊慌不安、叼着猫崽搬家上树。

  兔:

不吃草、在窝内乱闹乱叫、惊逃出窝。

  鸭:

鹅白天不下水、晚上不进架、不吃食、紧跟主人、惊叫、高飞。

  鸡:

不进架、撞架、在架内闹、上树。

  鸽:

不进巢、栖于屋外、突然惊起倾巢而飞。

  鼠:

白天成群出洞、像醉酒似的发呆、不怕人、惊恐乱窜、叼着小鼠搬家。

  蛇:

冬眠蛇出洞在雪地里冻僵、冻死、数量增加、集聚一团。

  鱼:

成群漂浮、狂游、跳出水面、缸养的鱼乱跳、头尾碰出血、跳出缸外、发出叫声、呆滞、死亡。

  蟾蜍(癞蛤蟆):

成群出洞,甚至跑到大街小巷。

  古语动物反常的情形,也有几句:

  震前动物有,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发现异常快报告。

  除此之外,有些在震前也有异常反应,如不适季节的发芽、开花、结果或大面积与异常繁茂等。

  地震谚语20首:

  1.响声一报告,地震就来到。

  2.大震声发沉,小震声发尖。

  3.响得长,在远程;响得短,离不远。

  4.先听响,后地动,听到响声快行动。

  5.上下颠一颠,来回晃半天。

  6.离得近,上下蹦;离得远,左右摆。

  7.上下颠,在眼前;晃来晃去在天边。

  8.房子东西摆,地震东西来;要是南北摆,它就南北来。

  9.喷沙冒水沿条道,地下正是故河道。

  10.冒水喷沙哪最多?

涝洼碱地不用说。

  11.豆腐一挤,出水出渣;地震一闹,喷水喷沙。

  12.洼地重,平地轻;沙地重,土地轻。

  13.砖包土坯墙,抗震最不强。

  14.酥在颠劲上,倒在晃劲上。

  15.女儿墙,房檐围,地震一来最倒霉。

  16.地基牢一点,离河远一点;墙壁好一点,连结紧一点;房子矮一点,房顶轻一点;布局合理点,样子简单点。

要想再好点,互相多学点。

  17.地震闹,雨常到,不是霪来就是暴。

  18.阴历十五搭初一,家里做活多注意。

  19.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

  20.地下水,有前兆:

不是涨,就是落;甜变苦,苦变甜;又发浑,又翻沙。

见到了,要报告。

为什么?

闹预报。

气象异常

  人们常形容科技人员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这的确有道理。

地震之前,气象也常常出现反常。

主要有震前闷热,人焦灼烦躁,久旱不雨或阴雨绵绵,黄雾四散,日光晦暗,怪风狂起,六月冰雹(飞雪)等等。

  如:

  射线云:

浮云在天空会呈极长的状,射线中心指向的位置就是中心地震的位置,这样的射线云很容易被人们观察到。

  地震云:

地震云是非气象学中云体分类的一种预示地震的云体,在地震发生前云体的颜色为:

白色、灰色、橙色或者橘红色。

地震云的特点:

大风不易改变其形态,天空和云有明显的分界线,多出现波状。

  地震云的形成有两种说法:

  热量学说:

地震即将发生时,因地热聚集于地震带,或因地震带岩石受强烈引力作用发生激烈摩擦而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从地表面溢出,使空气增温产生上升气流,这气流于高空形成“地震云”,云的尾端指向地震发生所在地。

  电磁学说:

地震前岩石在地应力作用下出现“压磁效应”,从而引起地磁场局部变化;地应力使岩石被压缩或拉伸,引起电阻率的变化,使电磁场有相应的局部变化。

由于电磁波影响到高空电离层而出现了电离层电浆浓度锐减的情况,从而使水汽和尘埃非自由的有序排列从而形成了地震云。

  地震云详细形态简易分析:

  如果地震云的长度很长,则距离发生地震的时间就越近;如果地震云的颜色看上去很深,则所对应的地震的深度就很深;如果地震云持续的时间很长,则所对应的震中就越近;如果地震云得颜色为灰色,则说明地震很严重。

地声异常

  地声异常是指地震前来自地下的声音。

其声有如炮响雷鸣,也有如重车行驶、大风鼓荡等。

当地震发生时,有纵波从震源辐射,沿地面传播,使空气振动发声,由于纵波速度较大但势弱,人们只闻其声,而不觉地动,需横波到后才有动的感觉。

所以,震中区往往有"每震之先,地内声响,似地气鼓荡,如鼎内沸水膨涨"的记载。

如果在震中区,3级地震往往可听到地声。

地声是地下岩石的结构、构造及其所含的液体、气体运动变化的结果,有相当大部分地声是临震征兆。

掌握地声知识就有可能对地震起到较好的预报预防效果。

地光异常

  地光异常指地震前来自地下的光亮,其颜色多种多样,可见到日常生活中罕见的混合色,如银蓝色、白紫色等,但以红色与白色为主;其形态也各异,有带状、球状、柱状、弥漫状等。

一般地光出现的范围较大,多在震前几小时到几分钟内出现,持续几秒钟。

我国、龙陵、唐山、等地震时及地震前后都出现了丰富多彩的发光现象。

地光多伴随地震、山崩、滑坡、塌陷或喷沙冒水、喷气等自然现象同时出现,常沿断裂带或一个区域作有规律的迁移,且与其他宏观微观异常同步,其成因总是与地壳运动密切相关。

且受地质条件及地表和大气状态控制,能对人或动、植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汶川地震前的疑似地光现象

目前我们所掌握的地光异常报告,都在震前几秒钟至1分钟左右。

如,澜沧、耿马地震等都搜集到了类似的报告。

地气异常

  地气异常指地震前来自地下的雾气,又称地气雾或地雾。

这种雾气,具有白、黑、黄等多种颜色,有时无色,常在震前几天至几分钟内出现,常伴随怪味,有时伴有声响或带有高温。

地动异常

  地动异常是指地震前地面出现的晃动。

地震时地面剧烈振动,是众所周知的现象。

但地震尚未发生之前,有时感到地面也晃动,这种晃动与地震时不同,摆动得十分缓慢,地震仪常记录不到,但很多人可以感觉得到。

最为显著的地动异常出现于1975年2月4日海城级地震之前,从1974年12月下旬到1975年1月末,在、宽甸、、沈阳、岫[xiù]岩等地出现过17次地动。

地鼓异常

  地鼓异常指地震前地面上出现鼓包。

1973年2月6日炉霍级地震前约半年,拖坝区一草坪上出现一地鼓,形状如倒扣的铁锅,高20厘米左右,四周断续出现裂缝,鼓起几天后消失,反复多次,直到发生地震。

与地鼓类似的异常还有、地陷等。

电磁异常

  电磁异常指地震前家用电器如收音机、电视机、日光灯等出现的异常。

最为常见的电磁异常是收音机失灵,在北方地区日光灯在震前自明也较为常见。

1976年7月28日唐山级地震前几天,唐山及其邻区很多收音机失灵,声音忽大忽小,时有时无,调频不准,有时连续出现噪音。

同样是前,市内有人见到关闭的荧光灯夜间先发红后亮起来,有人睡前关闭了日光灯,但灯仍亮着不息。

  电磁异常还包括一些电机设备工作不正常,如微波站异常、无线电厂受干扰、电子闹钟失灵等。

  地震宏观异常在地震预报尤其是短临预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975年海城级地震和1976年松潘、级地震前,地震工作者和广大群众曾观察到大量的宏观异常现象,为这两次地震的成功预报提供了重要资料。

不过也应当注意,上面所列举的多种宏观现象可能由多种原因造成,不一定都是地震的预兆。

例如:

井水和泉水的涨落可能和降雨的多少有关,也可能受附近抽水、排水和施工的影响,井水的变色变味可能因污染引起,动物的异常表现可能与天气变化、疾病、发情、外界刺激等有关,还要注意不要把电焊弧光、闪电等误认为地光,不要把雷声误认为地声,不要把燃放烟花爆竹和信号弹当成地下冒火球。

  一旦发现异常的自然现象,不要轻易作出马上要发生地震的结论,更不要惊慌失措,而应当弄清异常现象出现的时间、地点和有关情况,保护好现场,向政府或地震部门报告,让地震部门的专业人员调查核实,弄清事情真相。

地震的微观异常

  人的感官无法觉察,只有用专门的仪器才能测量到的地震异常称为地震的微观异常,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活动异常:

大小地震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大地震虽然不多,中小地震却不少,研究中小地震活动的特点。

有可能帮助人们预测未来大震的发生。

地形变异常:

大地震发生前,附近地区的可能发生微小的形变,某些断层两侧的岩层可能出现微小的位移,借助于精密的仪器,可以测出这种十分微弱的变化,分析这些资料,可以帮助人们预测未来大震的发生。

  物理变化:

在地震孕育过程中,震源区及其周围岩石的物理性质可能出现一些变化,利用精密仪器测定不同地区重力、和的变化,也可以帮助人们预测地震。

  地下流体的变化:

地下水(井水、泉水、地下岩层中所含的水)、石油和天然气、地下岩层中还可能产生和贮存一些其它气体,这些都是地下流体。

用仪器测定地下流体的化学成份和某些物理量,研究它们的变化,可以帮助人们预测地震。

  地震逃跑时间经验方程:

T=9/68*sqrt(a^2+h^2)其中T为预计逃跑时间,单位为s;h为,a为距震中地面距离,单位均为km。

地震前兆诗歌

  一.地下水异常

  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

  无雨水质浑,天旱井水冒。

  水位变化大,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二.生物异常

  骡马牛羊不进圈,鸭不下水狗狂叫。

  老鼠搬家往外逃,鸽子惊飞不回巢。

  冰天雪地蛇出洞,鱼儿惊惶水面跳。

  三.其他

  临震前,一瞬间,地声隆隆地光闪。

(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