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习题答案重要 2.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22324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基础习题答案重要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经济学基础习题答案重要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经济学基础习题答案重要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经济学基础习题答案重要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经济学基础习题答案重要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学基础习题答案重要 2.docx

《经济学基础习题答案重要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基础习题答案重要 2.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学基础习题答案重要 2.docx

经济学基础习题答案重要2

第1章习题答案

四、问答题

1.什么是资源的稀缺性?

为什么说资源的稀缺性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

答:

人类生活的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人们所需要的东西总是超过人们所能得到的东西。

我们很难想象存在一个所有的需要都被满足的社会,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的资源总是有限的。

在经济学中,这种资源的有限性被称为稀缺性。

人的欲望是无限的,而用来满足人的欲望的经济物品和资源又是有限的,这对矛盾是永远无法解决的,这就是经济学中常说的资源的稀缺性。

这种稀缺性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1)资源的稀缺性具有绝对性,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历史时期和一切社会之中。

无论是古老的原始社会还是今天的发达社会,无论是贫穷的非洲还是富裕的欧美地区,无论是富可敌国的比尔·盖茨还是一贫如洗的阿富汗难民,都要面对稀缺性,只是稀缺的内容不同而已。

稀缺性是人类面对的永恒问题,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有稀缺性。

(2)资源的稀缺性具有相对性,相对于人类的欲望来说,再多的资源也总是不足的。

因此,资源的稀缺性就是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的,经济物品或生产这些物品所需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

这就是稀缺性既绝对又相对的理论。

正是产生于稀缺性的存在,才使经济学的诞生成为必要和可能。

2.什么是经济学所谓的“选择”?

它要解决哪些基本问题?

答:

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和提高经济效率的必要性,人类社会必须决定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来更有效地满足人类的需要,这就是经济学所谓的“选择”。

选择所要解决的三个基本经济问题如下:

(1)生产什么(What)物品和劳务,生产多少?

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人类社会不可能完全满足自身的全部需要。

因此,它必须对生产什么物品和劳务及其生产多少做出必要的选择。

(2)如何(How)生产?

确定了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后,就存在如何生产的问题。

如何生产就是要解决生产方式、生产效率问题,如用石油发电,还是用煤炭发电,或是用水力发电?

而同样的产品生产方式在不同的外部环境下,也会有不同的劳动生产率。

因此,人们必须决定这种资源如何进行有效组合,才能提高经济效率。

(3)为谁(ForWho)生产这些物品和劳务?

为谁生产即如何分配的问题。

生产的经济物品怎样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配?

根据什么原则?

采用什么机制进行分配?

分配的数量界限如何把握?

等等。

3.你要完成大学学业有哪些机会成本?

答:

上大学除生活费以及交纳学费、书费外,实际上还存在时间成本,如果把这段时间用来工作可以挣得工薪,因此时间成本也是上大学支付的机会成本。

第2章习题答案

四、问答题

1.影响需求和供给的主要因素分别有哪些?

答:

影响需求最重要的因素:

(1)商品本身的价格

商品本身的价格是影响消费者对某种商品需求的最重要因素。

假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本身的价格与其需求之间呈反方向的变动关系,即价格上涨,其需求量减少;价格降低,其需求量增加。

(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给定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收入越高,对商品的需求就越多。

因此,从市场需求来看,一个市场上的消费者人数和国民收入分配的情况,显然是影响需求的重要因素。

(3)相关商品的价格

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不仅取决于自身的价格,而且还取决于其他商品的价格。

当一种商品本身的价格保持不变,而和它相关的其他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这种商品本身的需求量也会发生变化。

相关商品有两种情况:

一是替代商品,即两种商品可以互相代替来满足一种欲望,它们之间是可以互相替代的。

这种情况下,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则会增加,反之亦然。

(4)消费者的偏好

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取决于消费者的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价值观念及个人的生理与心理的欲望,也取决于社会消费时尚和风俗习惯。

(5)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

预期包括消费者对自己的未来收入与商品价格走势的预期。

这种预期影响购买意愿,从而影响需求。

一般而言,消费者如果预期其未来收入水平提高、商品价格上涨,则会增加现在的需求;反之,如果预期未来收入水平降低、商品价格下降,则会减少现在的需求。

(6)人口数量与人口结构的变动

人口数量的增减会使需求数量随之变化。

人口数量增加时,需求数量增加;人口数量减少时,需求数量减少。

人口结构的变动主要影响需求的结构,从而影响对某些商品的需求。

(7)政府的有关政策

政府的有关政策主要是指政府影响市场和消费者行为的微观或宏观的经济政策。

例如,政府提高利息率的政策会减少消费,而实行消费信贷制度则会鼓励增加消费。

总之,影响需求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有些主要影响需求的欲望,有些主要影响需求的能力,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决定了需求。

影响供给的因素很多,有经济因素,也有非经济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6种。

(1)商品自身的价格

商品自身的价格是影响商品供给的最主要因素。

在影响某种商品供给的其他因素既定不变的条件下,商品卖价越高,生产者愿意供给的产量越高;相反,商品的卖价越低,生产者愿意提供的产量就越小。

(2)相关商品的价格

某种商品的供给除了受本身价格的影响以外,还要受其他相关商品的影响,如互补性商品(即互补品)和替代性商品(即替代品)。

(3)生产技术水平

在一般情况下,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生产者的利润,生产者会提供更多的产品。

(4)生产要素的价格

在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会增加生产成本,减少利润,从而使得厂商减少生产,该商品的供给减少;相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会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利润,从而使得厂商增加生产,该商品的供给增加。

(5)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这是指对商品价格的预期。

当生产者认为某一商品的价格将要下跌时,他们会将生产推迟,在现阶段减少对该商品的生产。

如果厂商对未来的经济持乐观态度,则会增加供给。

如果厂商对未来的经济持悲观态度,则会减少供给。

(6)政府的相关政策

政府采取鼓励投资或生产的政策,可以刺激生产者增加供给;反之,则会减少生产者的供给。

2.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有何不同?

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有何不同?

答:

这两种变动的区分是需求量与需求区分的应用。

理解了需求量与需求的区别,也就可以了解这两种变动之间的区别。

体现在需求曲线上,需求量是需求曲线上的一个点,需求是整个需求曲线。

因此,这两种变动的区分在于下列两点:

(1)物品本身价格变动引起需求量变动,其他因素变动引起需求变动。

这就是说,需求量变动是分析在其他因素不变时,物品本身价格变动引起的需求数量变动;需求变动是分析物品本身价格为既定时,其他因素变动引起的需求量变动。

这两种变动分析的假设前提与所要分析的问题不同。

(2)在图形上,需求量变动是沿着同一条需求曲线的变动,即沿着同一条需求曲线向左上方移动是需求量减少,向右下方移动是需求量增加。

需求变动是整个需求曲线的移动,即整个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是需求增加,向左下方移动是需求减少。

结论:

需求量变动是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而需求变动是需求曲线的移动。

3.什么是均衡价格?

均衡价格是如何形成的?

答:

,均衡价格就是消费者愿意并能够购买的某商品需求量正好等于生产者愿意并能够提供的某商品的供给量,或者说均衡价格是指某一商品需求与供给相等时的价格。

均衡价格是通过市场供求关系的自发调节而形成的。

现在假定某商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根据需求定理与供给定理,如果均衡状态被破坏,某商品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供给要增加,需求要减少,供给会大大超过需求,出现过剩的供给必然会引起供给者(生产者或卖者)之间的激烈竞争,产生一个把价格压低的力量,价格会降下来,随之需求量就增加,而供给量却减少,使供给与需求相等并直到达到均衡为止;如果均衡被破坏的情况相反,某商品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需求要增加,供给要减少,需求会大大超过供给,出现过度的需求必然会引起需求者(消费者或买者)相互争相购买,于是,产生一个提高价格的力量,价格就要上升,接着供给量增加,而需求量却会减少,使得需求与供给差额逐渐缩小,直到二者相等实现新的均衡为止。

4.分别说明需求变动与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答:

需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1)需求增加。

由于人们收入的增加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市场需求增加。

需求曲线就会从D0平移增加到D1。

在原有均衡价格P0的水平上就会出现过度需求,价格有上升的趋势,直到形成新的均衡点E1为止。

新的均衡价格、均衡数量分别为P1和Q1。

当供给不变时,需求增加使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

(2)需求减少。

当需求减少时,需求曲线会由D0平移减少到D2。

在原有均衡价格P0的水平上,会出现供过于求,产生降价压力,直到形成新的均衡点E2为止。

新的均衡价格、均衡数量分别为P2和Q2。

当供给不变、需求减少时,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出现了下降。

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当需求不变时,供给的变动也会对均衡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也分为两种情况:

供给增加和供给减少。

(1)供给增加。

当供给增加时,供给曲线会从S0向右移动增加到S1。

在原有均衡价格P0的水平上,会出现供过于求的市场供求状态,必然有降价的趋势,直到形成新的均衡点E1为止,新的均衡价格、均衡数量为P1和Q1。

需求不变,供给增加使得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

(2)供给减少。

当供给减少时,供给曲线会从S0向左移动减少到S2。

在原有均衡价格P0的水平上,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市场供求状态,市场有涨价的压力,直到形成新的均衡点E2为止,新的均衡价格、均衡数量为P2和Q2。

需求不变,供给减少,使得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下降。

以上只是考虑需求或供给一个方面发生变动的情况,事实上,供给与需求双方会同时发生变动,可能双方都增加,也可能双方都减少,或一方增加而另一方减少。

需求与供给同时变动时情况比较复杂,需要结合双方变动的方向、变动的程度来分析。

5.什么是需求弹性?

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有哪些?

答需求价格弹性简称需求弹性,是指价格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即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1)商品的可替代性。

一种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相近程度越高,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往往就越大;相反,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往往就越小。

(2)商品用途的广泛性。

一种商品的用途越广泛,它的需求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相反,用途越狭窄,它的需求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小。

这是因为如果一种商品具有多种用途,当它的价格较高时,消费者只购买较少的数量用于最重要的用途上。

当它的价格逐步下降时,消费者的购买量就会逐渐增加,将商品越来越多地用于其他的各种用途上。

例如,电力的需求弹性远大于小麦的需求弹性,就是与二者的用途有关。

(3)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

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小,非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大。

(4)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消费者在某种商品上的消费支出在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大,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反之,则越小。

(5)所考察的消费者调整需求量的时间。

考察的时间越长,需求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

因为当消费者决定减少或停止对某种价格上升的商品的购买之前,他一般需要花费时间去寻找和了解该商品的替代品。

6.根据需求弹性理论分析“薄利多销”和“谷贱伤农”这两句话的含义。

答:

(1)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

“薄利”就是降价,降价能“多销”,“多销”则会增加收益。

“薄利多销”是指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小幅降价使需求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从而引起总收益的增加。

(2)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

谷,即粮食,是生活必需品,需求缺乏弹性,其弹性系数很小,在粮食丰收、粮价下跌时,需要增加得并不多,这样就会使总收益减少,农民受到损失。

第3章习题及答案

恩格尔定理:

在一个家庭或在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四.简答与计算题

1.无差异曲线的特点是什么?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第一,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各点表示不同商品组合所能产生的效用都相同;

第二,在同一平面图上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代表同样的满足程度。

相同,不同的无差异曲线代表不同的满足程度,离原点越远,满足程度越大,反之则越小;

第三,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第四,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

2.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总效用曲线是上升后下降的,即随着商品消费来能够的增加,总效用开始递增,到一定程度后出现递减趋势;边际效用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它反映了边际效用是随着商品量的增加而递减的。

且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之间的关系是:

当边际效用大于零时,总效用增加;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当边际效用小于零时,总效用递减。

3.已知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X2Y,两种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X=1,PY=5,消费者的收入是300,求均衡时消费者获得的最大效用及两种商品的消费量。

解:

商品X和商品Y的边际效用分别为:

MUX=2XY,MUY=X2

消费者的均衡条件是:

即:

限制条件为:

X+6Y=320

联立

解得:

X=200,Y=20

故消费者的最优选择师商品X与商品Y分别消费200个单位和20个单位。

也就是说,消费者选择商品X与商品Y分别是200个单位和20个单位为时,获得的效用最大。

4.已知消费者用于商品1和商品2的收入为540元,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1=20元,P2=30元,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3X1X22该消费者达到均衡时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应各是多少?

解:

设两种商品的消费量分别为X1.X2

消费者收入为540,则20X1+30X2=540

消费者达到均衡时

U=3X1X22,所以

所以,

两式联立可得X1=9,X2=12,

消费者达到均衡时,两种商品的消费量分别为9和12。

 

第4章习题答案

三.简答题

1.在一种可变投入生产函数条件下,厂商应如何确定可变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

答:

厂商不会在劳动的第一阶段经营,因为在这个阶段平均产量处于递增阶段,边际产量总是大于平均产量,这意味着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引起的总产量的增加总会使得可变要素的平均产量有所提高;厂商也不会在劳动的第三阶段经营,以为在这阶段可变要素的增加反而使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为负。

同样,厂商也不会在资本的第一.三阶段经营,所以厂商的理性决策应在第二阶段,这时劳动及资本的边际产量都是正的(尽管是递减的),只有在此阶段才存在着使利润达到极大之的要素的最优组合。

2.当MR>MC时,厂商应该怎样调整产量,当MR

为什么?

如果MR

这对该厂商来讲就会造成亏损,更谈不上利润最大化了,所以厂商必须要减少产量。

3.简述ATC曲线.AVC曲线与MC曲线的关系。

SMC曲线与SAC曲线相交于SAC曲线的最低点E。

同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的关系类似,当SMC

当SMC>SAC时,短期边际成本使短期平均成本上升。

当SMC=SAC时,也就是短期平均成本和短期边际成本的交点处E点即为SAC的最低点。

此时,短期边际成本既不能使短期平均成本增加,也不能使短期平均成本下降。

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AVC相交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AVC的最低点F。

当SMC>SAC时,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使平均变动成本AVC减少;当SMC

此时,他们的相交于AVC的最低点F点。

4.运用图形分析厂商在两种可变投入生产函数下,如何实现资本与劳动要素的最佳组合?

以既定成本下的产量最大化为例,假定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厂商利用两种生产要素劳动L和资本K生产某种产品。

且两种生产要素的价格是既定的,厂商用于购买两种生产要素的全部成本也是既定的。

设厂商总成本为C,总成本曲线AB如本章图4.7所示,其方程为

Q1.Q2.Q3为三条等产量线,且Q1

如本章图4.7所示,曲线Q2代表的产量水平最大,但是等成本线AB与等产量曲线Q2既无交点也无切点,说明Q2产量水平是生产者在既定的成本水平下无法达到的产量。

因为厂商利用既定成本只能购买成本曲线AB上或成本曲线AB线内的区域的要素组合。

等成本线AB与等产量曲线Q1交于M.N两点,但等产量曲线Q1所代表的产量水平比较低,此时,厂商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可以提高产量,例如,由M点出发向右或者由N点出发向左,且在成本线上或者成本线以内的区域都可以提高产量。

所以,结果是只有在E点才是既定成本下的最大产量的要素组合。

任何高于E点的产量水平的要素组合都是无法实现的,任何低于E点的产量水平的要素组合都是无效率的。

第5章习题答案

四、简答

1、 垄断厂商短期均衡时一定取得经济利润吗?

为什么?

答:

不一定。

假定市场需求曲线与厂商的平均成本曲线没有交点,但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有两个交点。

如果厂商继续生产,那么它会按照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选择产出量

,并在需求曲线上的E点处决定索要的价格水平

由于厂商生产

时的价格低于此时的平均成本,厂商处于亏损状态,由于生产

对应的价格

高于平均可变成本,因而厂商生产时的亏损额小于不生产时的亏损,因此厂商选择继续生产。

2、 分析垄断厂商短期均衡和和长期均衡的形成及均衡条件。

(略)

3、 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是什么?

有人认为,完全竞争难以在现实中存在,因此没有实际意义。

对此你是怎样认为的?

条件:

(1)市场存在大量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2)市场上的产品是同质的,不存在产品差别。

(3)生产要素的流动是自由的。

(4)市场信息是畅通的。

作为一种理想的市场结构,它提供了一个标准,基于这种标准,我们就可以比较一个实际产业部门所具有的特征。

并且这一理论模型分析说明了完全竞争以外的市场中所具备的各个变量之间的重要关系。

因此,对它进行分析是非常有意义的。

4、 分析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的实现过程和特点。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可以表示为:

MR=AR=

=LMC=LAC

实现过程略

5、 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短期均衡有几种情况?

各种情况下厂商的利润有什么不同?

根据厂商面临价格的高低,作为代表的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1)市场均衡价格

高于平均成本的最低点:

厂商获得的超额利润总额为总收益与总成本之间的差额;

(2)市场均衡价格

等于平均成本的最低水平:

厂商的(超额)利润为0,它们只获得正常利润;

(3)市场的均衡价格

低于平均成本的最低点但高于平均可变成本最低点:

厂商处于亏损状态,亏损额为

EFP'所组成的长方形的面积;

(4)市场均衡价格

低于平均可变成本的最低点:

厂商处于亏损的均衡状态。

当市场价格低于平均变动成本时,厂商会停止生产。

6、为什么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企业不愿也没有必要为产品做广告?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单个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高度为

的水平直线。

因此厂商做广告也不会增加需求,因此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企业不愿也没有必要为产品做广告。

7、既然厂商知道在长期内他们的经济利润都将为零,他们为什么还要进入一个行业?

短期存在经济利润,由于行业经济波动且各厂商作出适应性调整的快慢不一,自然短期内有厂商进入一个行业.况且长期内各要素获得正常利润,这也是一种理想中各得其所的均衡结局。

8、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时的盈利情况有哪些可能性?

(1)市场均衡价格

高于平均成本的最低点:

厂商获得的超额利润;

(2)市场均衡价格

等于平均成本的最低水平:

厂商的(超额)利润为0,它们只获得正常利润;

(3)市场的均衡价格

低于平均成本的最低点但高于平均可变成本最低点:

厂商处于亏损状态;

(4)市场均衡价格

低于平均可变成本的最低点:

厂商处于亏损的状态,会停止生产。

第6章习题答案

四、简答

1、土地的供给曲线为什么是垂直的?

在假定土地只有一种用途的情况下,一般认为土地的供给曲线是没有弹性的,是一条固定的垂直线。

2、劳动的供给曲线为什么是向后弯曲的?

当劳动者获得的工资较低时,随着工资的上升,劳动者将减少闲暇,增加劳动供给。

当工资增加到一定点时,再增加工资,劳动的供给量反而会减少。

劳动者对闲暇的需求也受到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影响。

由于闲暇的价格就是劳动者得到的工资,随着工资的上涨,闲暇的价格越来越高,劳动者必然减少对闲暇的消费,这就是它的替代效应。

再看收入效应,闲暇价格的上升就是工资的上涨,(这和一般商品的价格上升不同)它直接增加了劳动者的收入,随着劳动者收入的增加,劳动者将增加对闲暇的消费,这就是它的收入效应。

当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时,劳动的供给曲线就向后弯曲。

第7章习题答案

四、简答题

1、什么是正外部性?

答:

正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

比如说,植树造林发展林业就会形成改善环境的结果。

这就是经济的正外部性。

当有正外部性时,一项经济活动所带来的私人边际成本与社会边际成本相等,但社会边际利益(包括给第三方带来的好处)大于私人边际利益,这同样是,市场调节从私人来看资源配置最优,但从社会来看并不是资源配置最优,同样是市场失灵。

2、垄断导致哪些市场失灵现象?

答:

(1)垄断造成社会福利损失。

在垄断市场上厂商生产较少的产量,索要较高的价格,消费者因此会受到损害。

(2)垄断造成管理松懈。

由于垄断,企事业缺乏降低成本和进行技术革新的动力,从而社会生产既定的产量花费较多的成本,企业不需要锐意进取就可获得丰厚报酬,因此大多数企业在管理上存在松懈。

(3)垄断造成寻租。

由于垄断可以使厂商获得更多的利润,因而为了保持这种超额利润,垄断厂商的往往会采取各种形式的维持垄断的措施。

 

3、政府通常采用哪些价格政策?

答:

政府采用的价格政策最常见的是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

支持价格又称最低价格或价格下限,是政府为了支持某一行业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下限,以示对该商品生产的支持。

这一价格高于市场自发形成的均衡价格。

支持价格采取了多种形式。

限制价格也称最高价格,是指政府对某些商品规定最高上限,防止价格过高,控制通货膨胀。

4、什么是帕累托最优?

答:

帕累托最优又称为帕累托效率,指一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态:

在不损害任何一个社会成员的境况的前提下,重新配置资源已经不可能使任何一个社会成员的境况变好,或者说,要改善任何一个社会成员的境况,必定要损害其他社会成员的境况。

 

第8章习题答案

五、简答题:

1、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有什么区别?

GDP是与国土原则联系在一起的,是“领土”概念。

按照这一原则,凡是在本国领土上创造的收入,不管是不是本国国民所创造的,都被计入本国的GDP。

GNP是与国民原则联系在一起的,是“生产要素”概念。

按照这一原则,凡是本国国民(包括本国公民以及常驻外国但未加入外国国籍的居民)所创造的收入,不管生产要素是否在国内,都被计入本国GNP。

2、可以采用什么方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三种基本方法:

支出法、收入法和部门法。

3、国民收入核算指标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NDP=GDP-折旧

NI=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

PI=NI-公司所得税-公司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险税+政府转移支付

PI=PI-个人所得税

4、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