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史题目汇总.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11341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史题目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教育史题目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教育史题目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教育史题目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教育史题目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史题目汇总.docx

《教育史题目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史题目汇总.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史题目汇总.docx

教育史题目汇总

1、试论孔子对中国古代教育的杰出贡献陈海娟

a首开私学之风,整理修订六经,保存古代文化典籍,为当时及后世提供学习内容;

b孔子的具体教育思想(教育作用,教育对象,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方法,德育,为师之道)c孔子的人格及个人自身贡献(历史人物的榜样作用)

2、试论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和其现代价值苏珊娜

一、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见书7——10)

(一)德育内容

1孝悌2爱人3复礼4忠恕

(二)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1立志有恒2安仁乐道3克己内省4改过迁善

二、现代价值(开放题)

个人观点:

1.对现在的道德教育方式有重要重用

众所周知,德育的发展是一个知情意行综合的发展过程。

而我们现代的道德教育怎么样(如:

目前的德育教育方法过于简单和公式化,它没有充分的去了解到受教育者的内心变化,)。

孔子的怎么样(如:

孔子的道德教育方式多样化、生活化,注重从生活实际中灵活进行道德教育。

)所以….

2.现代道德教育的内容和目标

现代我国的道德教育的培养目标比较空泛,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更多的站在社会本位的立场考虑,孔子的道德教育更注重培养个人的意志品质、塑造完美人格、完善自身发展以及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仅注重个人的发展,也看到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这一点值得学习。

3.………..

3、试比较孟荀教育思想的异同张浩

人性论:

孟子:

性善论p11

荀子:

性恶论p14

教育作用:

孟子:

发展与扩充四端之可能p11

荀子:

育人止恶、化性起伪p14-15

方法论:

孟子:

修身方法,自内修养的复性说p12-13;教学方法p13

荀子:

学习方法,自外形成的成性说p15

师生关系:

孟子:

得英才而教育之是乐趣;教亦多术。

荀子:

尊师师云亦云p15

4、简述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吴迪

P17页

三纲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八条目: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5、简述中庸的为学之序的基本思想曾旭玲

(P21-22)《中庸》首次系统阐述了“为学之序”

基本内容: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简言之,就是学习过程的“学、问、思、辩、行”五个步骤,这是一个从知到行的过程。

(教材21页详细论述了这五个阶段的具体内容)

评价:

这五个阶段既是对先秦儒家教学的过程的高度概括,又同时阐明了知识获得的一般过程和步骤,揭示了学习过程中由知到行发展的普遍规律,具有极大的现代意义。

6、试论《学记》的教育思想及现代价值崔昱钰

(书22到27)《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教育专著,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专著,是我国先秦时期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概括和总结。

(一)论教育的作用和目的“化民成俗”和“建国君民”

(二)论教学过程教学相长———本质(三)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四)教育教学原则1.预、时、孙、摩2.长善救失3.藏息相辅4.启发诱导(五)教室与学生1.教师的作用2.教师应具备的的基本素质3.关于学生善学现代意义:

《学记》无愧于中国及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经典文献,尽管它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其中所蕴含的“学以致道、循序渐进、一张一弛、及时着力、持之以恒和互助合作”的学习思想却闪耀着唯物主义的灿烂光辉。

其基本理念不仅符合学习者的心理特点,而且揭示了学习这一人类基本实践活动的内在规律,与现代学习心理学的科学研究结果有着惊人的相似和一致之处。

  今天,我们重读《学记》这一经典教育学著作,汲取其学习思想的精华,其意义不止于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还在于真正意识到了这些优秀学习思想的重大而深远的现代启迪意义:

微观上,对个体而言,可以坚定学习信念,端正学习态度,优化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中观上,对学校教育而言,可以更新教学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手段,增益学生素质,造就和谐教育,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丰厚的文化渊薮;宏观上,对整个中华民族而言,可以孕育起纯朴雅致的向学、善学、乐学民风,形成全民学习、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广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7、简述董仲舒三大文教政策的基本内容苏鑫

(1)董仲舒西汉唯心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封建神学思想体系的奠基者。

主要代表作有《春秋繁露》、《举贤良对策》,三大文教政策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出。

(2)三大文教政策的内容:

①兴太学以养士②重选举以取士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详细内容参见课本31页)

(3)评价:

董仲舒的三大文教政策,适应了汉武帝谋求封建大一统的政治需要。

它对汉代的文教政策的确定,以及学校教育制度和选士制度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

8、王充是怎样论述学习的徐湘君

王充对学习问题的论述,有许多卓越的见解。

1学以求知2勤学不舍3立异创新4学为世用P35

9、试论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李杏丽

一、家庭教育主要思想:

颜之推《颜氏家训》一书许多篇章都谈到了有关家庭教育的问题,尤其是《教子》一篇,比较集中阐述了家教的主张,颜之推家庭教育的主要见解是:

(书P36-37)

(一)家教要及早进行

(二)家教要严慈相结合

(三)家教的主要内容

1、关于语言教育2、关于道德教育3、关于立志教育

二、现代价值:

颜之推家庭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及后来的封建社会士大夫的家庭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它所体现的家庭教育思想对现代的家庭教育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仅供参考)

(一)“威严而有慈”思想的现代价值

颜之推提倡树立父母的威信,正是现代家庭教育提倡的“家教需要家长的权威”这一原则。

现代家庭教育理论提出.家长的权威是有效的教育子女的重要条件。

慈祥与严肃是教育子女的基本原则,要注意把握好严与慈的度,缺乏慈祥的子女容易冷酷,缺乏严肃的子女则容易被放纵。

这点和颜之推的思想可谓不谋而合。

因此,颜之推的严慈结合的教育原则对现代家庭教育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二)及早施教思想的现代价值

及早施教的思想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为家庭教育提供了把握教育时机方面的指导(可以从胎教等方面展开论述)

(三)教育内容思想的现代价值

1、道德教育:

父母长辈的正确的道德行为会引导着孩子走向正确的行为之路。

(随意展开,如:

家长的榜样作用)

2、立志教育:

颜之推认为父母要教育孩子树立远大高尚的志向理想,现代的教育带有了明显的“功利性”,家长围着考试转,老师也围着考试转,所有的教育都为了考试,完全忽视了家庭的思想品德教育,导致现在的孩子心理素质薄弱,稍受一点挫折,就垂头丧气。

在这一点上,对现代家长深入学习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的积极内容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

…………

10、简述韩愈《师说》中的教师思想田媛

P42—P43页

论尊师重道(即教师观)

《师说》是中国古代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著作,以“尊师重道”为中心论点,从教师的作用、任务、择师标准和师生关系等多方面入手,全面地论述了教师问题。

(一)教师的作用

1《师说》开篇指出“古之学者必有师”。

韩愈认为,自古以来任何一个人的知识学问,都是从老师那里学来的。

如果没有老师的教诲和指导,任何人都不能成为有才智的人。

2“人非生而知之者……终不解矣。

”韩愈充分肯定了学习的重要和教师的作用。

基于此种认识,他对当时社会上轻视教育工作,不尊重教师的不良风气进行了尖锐的批评。

3韩愈认为圣人与一般人之所以有智与愚的差别,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是否肯于从师学习;把矛头直指当时的士大夫阶层,他们在从事学习的问题上还不如巫、医、乐、师和百工之人。

(二)教师的任务

韩愈在《师说》中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三个方面。

言简意丰地概括了教师的任务,既包括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又包括了文化知识教学,以及发展学生的智力。

三者地位清晰明了,第一位传道,其次授业,最后是解惑。

一名教师完成这三方面的任务,才是实现了教师的职责。

这是教师工作中一条普遍的客观规律。

(三)择师的标准

韩愈在《师说》中指出:

“生乎吾前……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可见,韩愈把“道”作为教师最根本的标准。

认为可以为师者,不在于其年龄的大小或地位的高低,而在于其懂得“道”比自己早或自己多。

因此,社会上有道的人皆可为师,求学的范围也不应受到限制,而应当学无常师。

(四)关于师生关系

1“弟子不必不如师”。

韩愈鼓励学生不要自卑,立志发奋学习,敢于超过老师;同时也告诫老师,要正确对待学生,“后生可畏”。

2“师不必贤于弟子”。

这是要求教师实事求是,不要以权威自居,不能满足于已有的知识,在业务上要不断提高,精益求精;同时也告诫学生对老师不能求全责备,要虚心向老师学习,学其所长。

3“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这是师生关系的基础。

学生向老师学习是必要的,因为老师毕竟是闻道在先,学有专长。

但学生在老师的教诲和启发下,也一定会有道在身,学有长进。

所以师生应以道业为基础,互敬互学,而不是迷信或绝对服从。

综上,韩愈既肯定了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方面的主导作用,又强调了学生的主动作用;既提倡乐为人师,勇为人师,又宣传了不耻下问,虚心拜人为师;既要求学生虚心向老师学习,又鼓励学生敢于超过老师。

韩愈在师生关系方面的见解,不仅在当时是有积极意义的,而且也是值得后人提倡和发扬的。

11、简述主席读书法的基本内容及基本意义薛宗业

(答案在曲铁华老师的《中外教育思想史》书56页~58页)

简要答案:

1、基本内容

1循序渐进2熟读精思3虚心涵泳4切己体察5著紧用力6居敬持志

2、基本意义(58页最后一段后半部分)

朱熹的读书方法既是他长期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他长期读书的亲身体会,因此,有许多合理的因素和值得借鉴的地方。

“朱子读书法”对后世影响很大。

它不单纯是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而且也是指导学生进行道德修养和治学的总的要求。

它对中国封建社会文人学者读书、修身、治学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值得认真地进行整理和研究。

12、简述王守仁同盟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及现实意义曹雁飞

P60页四、论童蒙教育。

1批评死记硬背和滥用体罚2主张教育儿童应该从积极方面入手

3提出儿童教育内容

现实意义:

13、简述王夫之的教学思想的基本内容狄潇

(《中外教育思想史》P61-63)

在教育作用方面,王夫之十分注重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

(1)教育可以影响先天之性,使认识能力得到增强发展;

(2)教育可以取得知识才能,形成道德观念,塑造后天之性;(3)教育可以革除“失教”或教育不当形成的恶习。

所以他认为教育既对治国重要,又同个人发展密切相关。

在教学原则方面,他发展了教学相长的思想,提出了四条原则。

(1)因机施教,强调教学要教之以时,把握时机;同时要教之以序,强调循序渐进。

(2)因材施教(3)教必内动,强调学生应主动探索和领会,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自觉自动,是对孔子启发式教学的发展。

(4)教必力行。

他主张实践,不能从徒讲说出发,是唯物主义知行观的反映。

同时他对教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首先对待教学要“恒其教事”,其次教师要有真才实学。

14、简述颜元实学教育思想的教育内容及意义高晶晶

P63—69,其中P66页

(二)教育内容很重要。

虽然问的是教育内容,但是我觉得可以适当加点目的和方法(65页

(一)和67页)

除了书本上的,我还从网上找到了相关的一篇文献。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六期。

1关于教育目标:

颜元主张培养“实才实德之士”,为国家富强和社会安定服务。

2关于教育内容:

为了培养“实才实德之士”,颜元提倡以实文、实事、实体、实用的知识教育学生。

3关于教育方法:

在教育方法上,颜元的主张是与他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相适应的。

在教育目标和内容上,他重视实用,在教育方法上,他强调习行。

意义:

1一切从实际出发

2教育与实践相结合

3……

15、名词解释:

《劝学篇》、《大同书》雷晓

(P74—75)

《劝学篇》为张之洞所著,在1898年维新运动高涨之时出版,系统阐释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教育思想。

《劝学篇》分为内外两篇。

内篇务正,“以正人心”,专讲“中学”,共9篇;外篇务通,“以开风气”,专讲“西学”,共15篇。

(P79—81)

《大同书》的作者是康有为,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探讨人类社会远景的一部著作。

全书共分为10卷。

康有为认为“大同世界”是一个“至平”、“至公”、“至仁”、“至治”的“极乐世界”,是一个具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

大同书体现了康有为理想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

如“公养”、“公教”的学制系统,女子教育思想,义务教育和儿童教育思想等等。

《大同书》里的教育思想,实质是以资本主义的教育制度为蓝本而加以理想化,使它带上了空想社会主义的色彩。

虽然无法完全实现,但它却启发了民众,有其合理的成分和内核,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地位

16、简述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思想李佳星

《中外教育思想史》P74-P76.

中学为体,就是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制度作为立国之本。

中学即旧学,指中国封建主义的典章制度、纲常名教。

如《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等,是一切学问基础,应放在学习首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变。

西学为用,就是在以忠孝为本,中国经史为基的前提下,再以西学渝其智识,练其艺能。

西学分西政和西艺两方面。

其纲目为:

学校、地理、度支、赋税、武备、律例、劝工、通商,西政也;算、绘、矿、医、声、光、化、电,西艺也。

(略答即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某种程度上批判了传统教育。

扩大了学习西学的范围。

中三纲五常封建伦理思想占着重要地位。

17、简述康有为大同书中的理想教育制度张起志

P79

康有为认为“大同世界”是一个“至平”、“至公”、“至仁”、“至治”的“极乐世界”,是一个具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

社会对老人和儿童实行“公养”、“公教”、“公恤”。

这种“公养”、“公教”的学制系统如下:

1、人本院

2、育婴院

3、小学院

4、中学院

5、大学院

《大同书》里的教育思想,是指是以资本主义的教育制度为蓝本而加以理想化,使它带有空想社会主义的色彩。

18、简述梁启超师范教育思想李宪生

85页五、论师范教育

19、简述蔡元培完全人格思想张金玲

P93.

完全人格教育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要培养资产阶级新人的目标。

蔡元培的完全人格教育思想包括以下五个部分:

(1)军国民教育

军国民教育,即体育。

身体是德育、智育的物质基础。

蔡元培说:

“今经科学发明,人之智慧学术,皆由人之脑质运用之力而出,故脑力盛则智力富,身体弱则脑力衰,新教育之所以注意运动实基于此。

”体育还是一种强兵的教育,以此来对付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军阀的专权。

(2)实利主义教育

实利主义教育,即智育。

其具体目标是:

传授科学知识技术,指导科学研究,培养发展智力,造就国家有用之才。

蔡元培认为智育是富国之本。

他说:

“自人文进化,而国家之贫富强弱与其国民学问深浅为比例。

”“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不仅在武力,更在智力,各国之间智力的竞争日益激烈。

”他还说“我国地宝不发,实业界之组织尚幼稚,人民失业者至多,而国甚贫”,基于此,推行实利主义教育是当务之急。

(3)公民道德教育

公民道德教育,即德育。

德育是完全人格之本,在五育之中当以公民道德为中坚。

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就是进行以爱为核心的道德培养,教公民以“自由”、“平等”、“亲爱”。

“自由”就是孔子所说的“匹夫不可夺志”,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即“古者盖谓之义”。

“平等”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古者盖谓之恕”。

“亲爱”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古者盖谓之仁”。

蔡元培将法国大革命时期提出的自由、平等、亲爱用孔孟的道德规范作比附,企图对传统道德规范注入西方先进思想成份,赋予新的内容,使其更有生命力。

(4)世界观教育

世界观教育是蔡元培教育思想中最独到之处,是其首创。

世界观是一种对世界本体论的哲学思想教育,是完成公民道德教育的手段。

他认为,世界观教育是一种哲理的教育,意在培养人们具有远大的眼光和高深的见解。

(5)美育

美育,主要是美感教育,是培养完全人格必不可少的内容。

蔡元培认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在他看来,美育是进行世界观教育的最好途径并把美育看成是促进科学发展的一种动力,通过美育可以培养高尚的情操,有远大的抱负,不为小小的利害而牺牲主义,不放纵卑劣的欲望。

他还认为美育可以发展人的个性,调剂人的生活,给人以正当的娱乐和有益的消遣。

20、论述:

试论蔡元培高等教育思想及其价值(现代)藏云

一、蔡元培高等教育思想(见书94——96页)

(一)大学的性质

(二)大学的办学方针

1、方针的提出

2、方针的内涵

3、方针的实施

(1)整顿教师队伍

(2)整顿校风,改变学生观念

二、现代价值(开放题)

参照论文:

论蔡元培高等教育思想及现代价值

(l)秉承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推动学术的繁荣与发展。

蔡元培在20世纪初就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思想,这充分体现了他先进的办学理念、博大的心胸和充分

的学术自信力。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对今天的高等教育仍有指导作用,而且我们也应该将这一思想发扬光大。

大学是学术的聚集地,各种思想、学说、观念、理论流派只有在相互的碰撞、辩驳、接纳、融合中才能得到完善和发展。

(2)重视科学研究,让大学真正成为研究高深学问的学府。

蔡元培改革之前的北大,教师与学生的封建意识很浓,与科举时代一样,学生求学非为学问而为做官,所谓“千里求学只为官”是也。

他们普遍认为,读书上大学是为了取得未来官吏之资格。

蔡元培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并认为这是北大“著名腐败的总因”。

因此,他极力主张大学“不是升官发财之阶梯”,乃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学府。

为了保证这一思想的实施,他还做了制度上的保障—在大学内设立研究所,鼓励学生组织各种学术研究团体,创办学术理论刊物《北京大学月刊》,延聘中外著名学者到校演讲,重视办好图书馆,整顿扩充实验室等,为师生开展科学研究创造各种有利条件。

蔡元培关于这一问题的论述及实践给予我们如下几点启示:

首先,研究高深学问乃是高校的应有之义,是立校之本。

研究学问,走学术研究之路的大学教育思想,起始于德国19世纪初创立的柏林大学。

柏林大学的创建者之一洪堡德把教育的“着眼点放在高深的专门学问的研讨和科学学术水平的提高上”。

一个世纪之后,蔡元培将这一思想用之于北大,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结果,北大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今天的高校仍然需要走科研兴校之路。

评估一所高校的办学能力,不应仅看其学校的规模,占地多少,有几个博士点,有多少在校生……重点应评价其科研水平,看学校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的某一方面或几方面是否处于领先的地位。

其次,在大学中,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教学,但支撑教学、保证教学质量的应该是教师的科研功底,这是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的最主要的途径。

最后,大学的科学研究工作不仅限于教师,还应包括学生。

学生的科研即使不能取得很好的成果,但仍然要让他们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熟悉科学研究的规律、原则、程序、方法。

正如蔡先生所言:

“养成学间家之人格”。

(3)让教师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走科学、民主的管理之路。

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教育承担着文明成果的传承、发展的重担。

一代又一代的教师展开了一场绵绵不绝的接力赛,辛苦地传递着文明的火种。

在当今中国开展的各种各样的教育改革中,每一个流派都十分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但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起主导作用也是大家公认的观点。

教育不能没有教师,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培养、启发、辅导。

以此论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但教师应该是学校的主人。

可是,考察中国4000多年的教育史,教师成为学校的主人几近空想,即使有人主张“教师是学校的主人”,那也是很难落到实处的口号。

但是伟大的蔡元培真正做到了这一点。

在他主持北大期间,虽然他贵为一校之长,又处于当时的历史环境,但他不独断,不专制,走民主化的高校管理之路,通过教师,特别是教师中的佼佼者—教授来管理学校,形成一股管理上的合力,共同促进北大的发展。

中国今天的教育流弊很多,其中教育内部的专制可视其为是一个最大的毒瘤。

家长式的“一言堂”管理随处可见,不按教育规律办事亦是屡见不鲜。

在学校的各项事务中,教师基本没有发言权,除了辛辛苦苦的授课之外,当然总是处于“被领导”的地位。

这就极大地损伤了教师的积极性,不利于学校的发展。

今天的学校管理应学习80多年前的北大:

高校设“评议会”、“教授会”,中小学设“教师会”,让教师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工作中来。

学校所有的重大事务都应交由“教授会”、“教师会”审议、评定,通过之后方能实施,让教师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

释放所有教师的所有智慧,让教师成为学校中最扬眉吐气的人(相对于众多的管理者,而不是学生),那一天,将是中国教育的春天。

21、简述晏阳初四大教育三大方式的基本内容高晶晶

P110-112页“四大教育”

1文艺教育2生计教育3卫生教育4公民教育

“三大方式”1学校式2社会式3家庭式

22、简述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及意义李楠

乡村教育思想(114-117页):

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注重吸取西方现代文明的精华,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具有独特的个性和丰富的内涵。

乡村教育理论是出于中国乡村农村破产的社会现状,出于解决“中国问题”而提出的,强调乡村建设应该乡村教育为方法,乡村教育以乡村建设为目标。

把村学、乡学、乡农学校作为乡村教育的组织形式,其中村学和乡学依据教育对象的不同把学众分为成人教育部、妇女教育部和儿童教育部三部分施教,乡农学校课程分为恒常类和特殊类,所有教育内容强调服务于乡村建设,密切适合农村生产、生活的需要。

意义(116页):

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本质上是一种中国知识分子通过改造中国农村来改良中国社会的理想,是在探索中国的“第三条”道路,使大批知识分子由城市奔赴乡村,践行知识阶层与民众结合;将现代科学思想和方法带入了落后的农村,走与农民相结合的道路,为提高农民文化服务,对农村教育的提高、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良、农村社会风俗的改善做出了贡献;对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改进乡村生活,深化农村改革,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PS:

由于老师的问题是乡村教育思想,书中没有明确写明,综合了几本书中的内容来看,基本以乡村建设的实践为主,思想和内容我简单总结了一下,与书中有些出入,大家答题的时候适当斟酌来写就可以了。

23、论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及其现代价值王美

P119

(一)生活即教育

生活含有教育的含义

生活教育是人类原来就有的

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二)社会即学校

以社会为学校,学校和社会打成一片,即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学校还有社会的意味。

在陶行知看来,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

主张从人民大众的生活场所为教育的场所。

(三)教学做合一

这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方法论。

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阶段:

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在教学生学。

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

教师必须一面教一面学

现在价值:

1.打破了传统的教师观:

教师不是权威,教师不是教学的唯一主体,

2.教学方法的改进:

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动机,使学生自我学习,产生学习兴趣

3.打破传统的学校式教育:

解放儿童、解放课堂、大自然是儿童获得知识的场所,要让学生亲近自然、从自然中学习、从社会生活中学习,不能只把教材当做学习的唯一媒介,不能把课堂当做教学的唯一场所。

4.鼓励儿童的动手能力,让儿童在亲身经历中自我发现知识

24、简述陶行知对现代师范教育的杰出贡献于静

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