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最新易错考点论述类文本阅读答案+详解 doc.docx
《高考语文最新易错考点论述类文本阅读答案+详解 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最新易错考点论述类文本阅读答案+详解 doc.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最新易错考点论述类文本阅读答案+详解doc
2011高考语文最新易错考点:
论述类文本阅读(答案+详解)
第一案易错·点睛
【易错考点一】筛选与整合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以儒家文化为例,我们来探讨一下中国传统文化。
首先,现在已经基本上没有以团体的方式、以自己全部的生命活动来自觉地继承儒家的道统或文化精髓的传人了。
也就是说,真正的儒者团体,即以传承儒家的文化范式为自己生命的终极追求的团体,现在已经基本上消失了。
其次,儒家文化赖以生存的社会土壤是一种以家庭为根、以农业为本、半天然半教化的团体结构。
现在这个结构日益衰退,几近死亡。
第三,儒家文化,同时包括道家与佛家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已基本上不能影响现代中国人在人生中面临的重大选择。
最后,儒家乃至传统文化中的独特语言是否还活在人们表达关键思想和深刻情感的话语和艺术形式之中呢?
情况似乎是:
尽管还有残存,但已岌岌可危。
由此可见,四个标志现象中,儒家文化或者完全缺席,或者气息奄奄;总合起来,它们指示出这样一个事实:
以儒家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已陷入了生存危机。
可说是“文命危浅,朝不虑夕”,而且从目前的发展趋势上看,总的形势还在不断恶化。
历史的教训是,一场像“文革”这样的反文化灾难发生后,强势文化(这在现代就是西方发达国家所盛行者)如过火的林地,反弹恢复得比以前还要更兴旺;而弱势文化和高雅文化则往往一蹶而不振。
黄河水中流走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生存之血,而现今的时代潮流冲走的则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元气血脉。
“中国向何处去?
”这个曾被完全政治化的问题,现在已经获得和正在获得越来越浓重悲凉的文化含义。
1.下列对“儒家文化是否存在的四个标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否有自觉继承文化精髓的传人。
B.文化赖以生存的基本的社会结构是否存在。
C.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否影响人们在生活中的选择。
D.文化的独特语言是否存在于人们的话语和艺术形式之中。
【答案】C
【解析】 “是否影响”表述错误,原文是“已基本上不能影响”。
2.下列对画线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儒家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已陷入生存危机,它的没落给人以浓重悲凉的意味。
B.西方发达国家盛行的强势文化正在改变中国传统文化,这是严重的政治问题。
C.中国传统文化的衰落令人困惑,而传统文化的未来走向更令我们感到迷惑不解。
D.在西方文化的攻势下,我们对保持民族文化传统必须要有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答案】C
【解析】 “更令我们感到迷惑不解”错,原文是“现在已经获得和正在获得”。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3~5题。
越窑的鼎盛
商周时期,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河南、河北、山西和以长江流域为中心的江苏、江西、湖南、湖北和浙江等地区都出现了原始瓷。
但到东汉时期,浙江上虞地区的原始瓷最终发展成真正的瓷器。
这就是越窑早期的青瓷。
三国两晋是越窑的大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越窑产品与此前相比,烧制技术已经成熟,胎釉结合更加紧密,釉质也明显提高。
至唐时,慈溪上林湖地区成为越窑的另一生产中心,越窑在这时进入兴盛时期。
“陶至唐而盛,时有窑名。
”越窑一名也正式出现于此时。
到北宋初期,越窑烧制达到鼎盛,窑业规模巨大,产品质量精美。
北宋中期越窑逐渐衰落,南宋时停烧。
为了提高每次烧窑的产量,越窑在早期采用了明火叠烧和坯件对口合烧的方式。
唐代晚期,匣钵开始在烧瓷中应用。
瓷器在匣钵中装烧,避免了过去采用明火叠烧落砂、窑渣及烟灰对瓷器造成的不良影响,使瓷器釉面光洁无斑,质量大为提高。
唐代虽然采用了匣钵技术,但更多的却是匣钵多件罩烧,只有少数产品采用匣钵单件罩烧。
五代末北宋初,匣钵单件罩烧成为主要烧造方法。
这种方法与匣钵多件罩烧相比无疑又是一种进步。
上林湖寺龙口窑址发掘之后,人们发现了这种匣钵烧造技术的原理:
装烧时,由于匣钵接口处涂了一圈釉,匣钵内的空气可以通过接口处透出;冷却之后,由于釉层的凝结,外面的空气不能进入匣钵之内,从而保证了匣钵内的还原气氛,使得烧制出来的瓷器釉色青翠莹润。
有人认为,这种技术是“秘色瓷”“神秘”的真正原因。
细划花装饰流行也是越窑鼎盛的重要标志。
早期的越窑青瓷多光素无纹,常以莹润的釉色和优雅的造型赢得市场的青睐。
但到五代末北宋初,以上林湖为中心的越窑细划花装饰开始流行。
这些细划花装饰线条流畅,纹饰简洁,釉色莹润无瑕,特别是多在碗盘等瓷器内底流行对蝶、鹦鹉、龙和双凤等纹饰。
到北宋中期,刻划花装饰流行,虽然沿用细划花装饰,但是工艺远不及细划花精致完美,纹饰题材也大为减少。
由于匣钵单件罩烧成本过高,这一时期采用了匣钵叠烧技术,产品质量与北宋早期的产品相比明显逊色。
在慈溪上林湖寺龙口窑址中的窑具和瓷器上曾发现大量的铭文字款。
如表姓名的“元记”“王记”,表纪年的“太平”“辛酉”等,其中表姓氏的经统计多属唐五代时期,这可能与唐代的“物勒工名”制度有关。
唐末五代时期,出现了单字、两字和多字的字款铭文,文字内容不加限制。
但是北宋早期,细划花纹饰流行,窑场主采用了匣钵单件罩烧技术。
为了作为标记使用的字款必然受到约束,字款多被限制在瓷器器底之上,字数也被限制为单字,内容上往往只选一些吉语或与窑业相关的笔划较少的文字。
受到规范之后的单字款铭文大量出现在瓷器上,也反映了窑场规模的巨大和窑业的兴盛。
据统计主要有“大”“上”“永”“辛”“天”“吉”“千”“供”“子”“内”“丁”“已”“乙”等十三个字款。
3.下列关于越窑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越窑虽烧造近千年,但其鼎盛时期可谓昙花一现,虽维持时间并不长,但也能从遗存中找到鼎盛的标志。
B.越窑从东汉起到北宋中期,经历了早期、大发展时期、兴盛时期、鼎盛时期和衰落时期。
C.越窑虽然经历了多个不同时期,但正式有名称的时期是在兴盛时期的唐朝。
D.在越窑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其烧造技术不断提高,烧造出来的瓷器的质量也不断提高。
【答案】D
【解析】北宋中期是衰落期,其烧造技术和产品质量都不如鼎盛期。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越窑的鼎盛”标志的一项是( )
A.匣钵单件罩烧出来的瓷器釉色青翠莹润,线条纹饰简洁流畅,题材多样。
B.采用匣钵叠烧技术,一方面降低了单件罩烧成本,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产量。
C.五代末北宋初,以上林湖为中心的越窑细划花装饰流行起来,如对蝶、鹦鹉、龙和双凤等纹饰。
D.在上林湖地区发现了大量的单字款铭文,而且这些铭文多出现于细划花纹饰瓷器
之上。
【答案】B
【解析】 这是北宋中期的烧造方法,属于越窑的衰落期。
5.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为了提高每次烧窑的产量,唐代晚期首次采用了匣钵多件罩烧方法。
B.五代末北宋初烧制出来的瓷器釉色青翠莹润,得益于匣钵内的还原气氛。
C.三国两晋时期的越窑青瓷多光素无纹,仅凭莹润的釉色和优雅的造型优势来占领
市场。
D.北宋早期使用的十三个字款,反映的是窑场规模的巨大和窑业的兴盛,完全避开了姓氏。
【答案】B
【解析】 A项是为了提高质量。
C项“三国两晋”时间不准确。
D项“完全避开了姓氏”说法过于绝对,中国汉字字意非常丰富,“辛”“吉”“千”“丁”等同时也可以看做是姓氏。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内审美作为一种与感官型审美相对的审美形态,滥觞于人类审美思想发端期。
老子、孔子、柏拉图等人的思想中都有超越感官型审美而直达内在精神境界审美的表述。
老子的最高审美境界,来自于修道时的“致虚守静”等内心体验过程中出现的独特的内审美境界。
这种境界被庄子表述为“心斋”“坐忘”,具有所谓“虚室生白”的内审美效应。
就先秦儒家而言,也有着相同的情况。
孔子主张“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和“尽善尽美”,表现出对感官型审美的充分肯定。
但最能代表孔子人生境界和审美境界的还是孔子盛赞他的弟子颜回时所说: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这个“不改其乐”,是一种精神境界型的内审美,是一种内乐,备受儒家推崇。
古希腊的柏拉图把美的和美本身加以区别,美的是现实中可以用感官把握的具体对象,而美,则是这种具体对象之后的理念,这种理念具有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是具有形而上学意味的本体。
柏拉图认为,真正的审美是人在神灵凭附并回忆自己曾经历过的理念世界之时才产生的。
这种灵魂化了的审美也是一种典型的内审美。
内审美具有精神性审美的特征,表现出对于物质欲望的超越。
正是这种超越性,构成了人类审美的最高层次。
内审美是一种源远流长且具有普遍性的审美形态,但中西方之间仍有区别。
区别主要在于超验与非超验上。
从柏拉图开始,中经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美学思想,再到现代存在主义的“天地神人共舞”,其内审美主要是超验的,即不以人的现实的经验感觉为转移,而以抽象理念和信仰反省为核心。
相反,中国古代的内审美则兼具超验和非超验即经验两类。
中国古代审美文化与西方古代审美文化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以内乐为上,感官享乐为下;第二,中国的内乐传统与内在实践传统一致,是内在实践、内在体验的结果。
老子讲“致虚守静,以观其复”,就是通过心理的自我调节,达到“观道”和“览玄”的境界。
庄子的“心斋”和“坐忘”讲求心灵的虚静。
这种虚静之说,到了荀子那里就发展成了“虚一而静”理论,而且,这种虚静又与心灵的平和、愉悦相联,产生“心平愉”,则“无万物之美而可以养乐”的内审美效果。
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虽非就审美而言,但正是追求“内圣”的内在功夫,才使得审美从道德感和功利感中升华出来,从现实的困境中超越出来,从而出现“孔颜乐处”和“吾与点也”的内在精神境界型审美。
第三,由于内乐、内审美是自我内在实践的产物,因而中国人的生命存在和身心自由问题,从来都是一个不需要外力解决的问题,不像基督教等神学那样需要外来的神的救赎,而是仰赖于自身的感悟、内心的悦乐和身心的自我解放。
中国古代的往圣先贤的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不仅成就了人格理想的完善,而且也成就了审美的健全发展,是当今社会人们心灵建构、内心和谐的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精神支柱,是我们这个精神存在状态与物质发展水平不和谐时代的一种有益的参照。
(选自《新华文摘》2009年19期,有删节)
6.下列各项中,关于“内审美”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内审美是指一种古已有之的与感官型审美相对的审美形态。
B.内审美是具体对象之后的理念和具有形而上学意味的本体。
C.内审美表现为人对物质欲望的超越和主体精神境界的提升。
D.内审美是具有普遍性的审美形态,是人类审美的最高层次。
【答案】C
【解析】这只是柏拉图对“美”的理解。
本项偷换概念,张冠李戴。
7.下列关于中西方古代内审美的区别,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内审美兼具超验与非超验两类,西方古代内审美则主要是超验的。
B.中国古代内审美强调内在体验,而西方古代内审美强调抽象理念和信仰反省。
C.中国古代内审美是内在实践的结果,西方古代内审美则不是通过内心活动而是借助神力来实现的。
D.中国古代内审美侧重于心灵平和、愉悦的效果,而西方古代内审美则侧重于神力救赎后的超越。
【答案】C
【解析】 据“柏拉图认为,真正的审美是人在神灵凭附并回忆自己曾经历过的理念世界之时才产生的。
这种灵魂化了的审美也是一种典型的内审美”“而以抽象理念和信仰反省为核心”等信息可知,西方古代内审美同样需要通过主体心理活动才能实现。
8.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A.庄子主张“心斋”和“坐忘”,实际上就是要通过个体心理调适达到内审美的效果。
B.孔子盛赞颜回“不改其乐”,体现了古代儒家对内审美的推崇和对感官审美的摒弃。
C.中国古代的往圣先贤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能实现人格理想的完善,能有效改变
现实。
D.柏拉图的“天地神人共舞”的思想,充分体现了理念世界之美和西方内审美的特征。
【答案】A
【解析】 B项据原文“孔子主张‘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和‘尽善尽美’,表现出对感官型审美的充分肯定”可知本项“对感官审美的摒弃”的表述不当。
C项“能有效改变现实”无根据,原文只表达了“能超越现实困境”等信息。
D项“天地神人共舞”是现代存在主义的思想。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漫议中国“鼎”
鼎在中国由来已久。
它最初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食品。
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记述:
“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
”鼎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
最早的鼎是粘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发展为用青铜铸造的铜鼎。
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
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演变为传国的重器了。
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
从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
鼎自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后,“鼎”字也被赋予了显赫、尊贵、盛大等政治引申意义。
譬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三足鼎立、问鼎等等。
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
它既是文明的见证,又是文化的载体。
根据禹铸九鼎的传说,可以推想,我国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
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商代晚期的青铜鼎,它呈长方形,四足,高133厘米,重875公斤,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器。
鼎腹内有“司母戊”三字,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铸造的。
清代出土的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和颂鼎等都是西周时期的著名青铜器。
鼎和其他青铜器上的铭文,记载了商周时代的典章制度和册封、祭祀、征伐等史实,而且还把西周时期的大篆文字传给了后世,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金文书法艺术,鼎也因此更加身价不凡,成为比其他青铜器更为重要的历史文物。
美学家李泽厚认为,中国青铜器以其特有的三足器——鼎为主要代表,器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刻镂深重凸出,是我国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最具审美价值的工艺品。
现代汉字中的“鼎”字,虽然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多次变化,但仍然保留着“鼎”这一事物的风范和形体特点,其物其字几乎融为一体,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
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
这种礼俗在我国已传承至今。
由于自古以来,鼎就是我国一种庄严的重要礼器,象征着祖国昌盛、稳固、团结、统一和权威,亦是和平、发展、昌盛的吉祥物代表。
故在当今一些重大外交场合和国家一些重大政治活动中,都会由鼎来唱主角。
上世纪1995年10月21日,在联合国总部纽约,为庆贺联合国50华诞,我国政府向联合国赠送一尊青铜巨鼎——“世纪宝鼎”。
该“世纪宝鼎”是具有我国商周青铜工艺风格的艺术精品,采用整体铸造,一次浇注成功。
鼎身高2.1米,象征21世纪。
姿呈三足鼎立,双耳高耸,满身纹饰。
有金文:
“铸赠世纪宝鼎,庆贺联合国五十华诞。
”鼎底座高0.5米,2米见方,上铸56条夔龙纹饰,象征中华民族都是龙的传人。
鼎的整个造型,雄伟祥和,气势宏大,古朴典型,美观庄重。
2006年1月1日,我国以法律形式规定免征在我国已征收了2600年的农业税。
同年9月29日,河北省灵寿县青廉村农民王三妮的一尊“告别田赋鼎”问世了。
这是一位普通农民用中华民族最古老、最庄重的方式来铭记这一千古盛事。
4.下列对“鼎”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鼎最初是古代的烹饪之器,后演变为国家和权力的象征。
B.鼎最早是用粘土烧制,叫陶鼎,大约在4000多年前发展为用青铜铸造的铜鼎。
C.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它既见证了中华古代文明,又传承了中华悠久文化。
D.鼎作为传国重器,是和平、发展、昌盛的吉祥物代表。
【解析】 鼎作为重要的礼器,是和平、发展、昌盛的吉祥物代表。
【答案】 D
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商周时代青铜器上的大篆铭文记载了当时的典章制度史实,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金文书法艺术。
B.“司母戊”大方鼎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器,鼎腹内有“司母戊”三字,表明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造。
C.李泽厚认为,鼎以其器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刻镂深重凸出,成为我国最具审美价值的青铜工艺品。
D.“世纪宝鼎”是体现我国商周青铜工艺风格的艺术精品,其夔龙纹饰、三足鼎立造型均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解析】 A项原文是“把西周时期的大篆文字传给了后世”,后来“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金文书法艺术”。
C项不是因“其器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刻镂深重凸出”,而“成为我国最具审美价值的青铜工艺品”,无因果关系。
D项造型没有“象征意义”。
【答案】 B
【易错考点二】分析与概括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2题。
茶 道
邸永君
饮茶、嗜茶,是中华儿女发自内心的喜好,是炎黄子孙绵延千载的雅趣。
古语云:
“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
”茶道与六艺相通,成为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
茶还被人们视为生活之享受,治病之良药,提神之佳品,友谊之纽带,文明之象征。
饮茶有益,更应有礼、有道。
基于此念,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我们的祖先赋予了饮茶以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已不局限于日常物质生活需求的层次,日益发展升华为一种优雅的文化艺能——茶道。
所谓茶道,是以通过饮茶而修道、悟道并力求最终证道的一种生活艺术,是饮茶健体与修身证道的统一。
无茶,道则无从谈起,“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是也;而无道,用茶则不啻蛙吞牛饮,了无情趣。
因此,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茶道之大要有四:
曰茶艺、茶礼、茶境、修道。
所谓茶艺是指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的一整套技艺;所谓茶礼是指茶事活动中的礼仪、法则;所谓茶境是指茶事活动的场所、环境;而所谓修道,就是通过茶事活动来怡情修性、悟道体道,以求最终达到精神升华的至美意境。
茶道中所修何道?
到底是儒家之道,道家、道教之道,还是禅宗及佛教之道,会因饮者旨趣不同而各有偏重。
一般而言,应为各家之道的综合融会,概括起来有养生、怡情、修性、证道四大层次。
而证道是修道的理想目标,是茶道的终极追求,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既可诠释为儒家之“尽精微而致广大”,又可体味出道家之“无为而无不为”,还可领悟到佛家之“一尘不染万虑不生”。
回顾国人饮茶历史,饮茶之法有一个演变过程。
最初多用煮茶之法,后来逐渐摸索出煎、点、泡等3种方法。
而茶艺便是依煎、点、泡三法而成,中国茶道也就先后出现了煎茶道、点茶道、泡茶道等3种形式。
茶艺是茶道的基础,而茶道之形成必然要以饮茶的普及为前提。
唐代以前虽已有饮茶习俗,但普及程度尚低。
东晋时,士大夫之间饮茶之风渐盛,已有茶艺的雏形,然而远未完善。
由晋至唐,属于中国茶道的萌芽时期。
中唐以后,国人饮茶殆成风俗,国中人士多“比屋之饮”,且迅速向周边地区扩散,甚至已流于塞外。
至肃宗、代宗两朝,陆羽著《茶经》,奠定了中国茶道的基础,又经皎然、常伯熊等人推动、增润和完善,形成“煎茶道”;北宋时期,蔡襄著《茶录》,徽宗赵佶著《大观茶论》,形成“点茶道”;明朝中期,张源著《茶录》,许次纾著《茶疏》,又形成“泡茶道”。
所以可以说,中国茶道成于唐,继于宋而盛于明。
随着时间的推移,尽管中国先后产生了煎茶道、点茶道、泡茶道,但由于近代世事无凭,人心浮动,泥沙俱下,玉石皆焚,无数优良的传统、风俗、技艺、习惯被遗弃殆尽,不禁令人扼腕叹息。
煎茶道、点茶道在中国本土早已消亡,唯有泡茶道尚存有一线生机。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节)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茶被人们视为生活享受,治病良药,提神佳品,友谊纽带,文明象征,因而人们给饮茶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B.在古代,饮茶的方法被称为茶艺,它是茶道的基础,包括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等几个环节。
C.茶道萌芽于东晋时期,到唐代通过陆羽、经皎然等人的发展和推动逐渐形成,经过宋、元两代的发展,到明代达到了鼎盛时期。
D.随着饮茶方式的改变,在中国只有泡茶道留传下来,而技艺更为优良的煎茶道和点茶道反而被人们遗弃殆尽。
【答案】C
【解析】A项“人们给饮茶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基于“饮茶有益,更应有礼、有道”的观念。
B项“饮茶的方法被称为茶艺”,说法错误。
D项煎茶道和点茶道技艺更为优良,说法错误。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3~5题。
曹操《短歌行》(其一)中有“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四句。
历来对此四句的理解不甚相同,多认为这是比喻犹豫不定的人才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
笔者认为,诗中的乌鹊当偏指乌鸦,《汉语大词典》释“乌鹊”,其一义即指“乌鸦”。
“乌”既与王业有关,曹操这里所慨叹的当指统一全国的王业未能成就。
清代的王尧衢阐释这首诗说:
“以‘明明如月’而恨不能拾取,遂忧之不忘,则其暗奸天位之心久矣。
……月明则星稀,非乌鹊飞之时也,以故绕树三匝而无所依托,则英雄无用武之地矣。
……孟德以倾汉为心,其借口周公,不异王莽。
”(《三曹资料汇编》第28页,中华书局1980年版)这说明了曹操以乌鹊南飞而无所依托来比喻自己不能完全夺取占有汉家的王业。
苏轼《赤壁赋》有意引用《短歌行》的诗句并云: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
受苏轼的影响,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便有意安排曹操横槊赋诗的故事情节,并借小说中人物刘馥之口阐释这四句
诗: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此不吉之言也。
”罗贯中显然以“乌鹊南飞”等句象征曹操南征失败,未能实现统一大业。
毛宗岗对这一节加以评论道:
“苏子瞻《赤壁赋》亦引此四句,以为孟德之困于周郎,盖南飞而无可依,正应其南征而无所得耳。
”结合毛氏的评语可以看出罗贯中有意把“乌”意象与王业联系起来。
再如清赵翼《赤壁》诗云:
“乌鹊南飞无魏地,大江东去有周郎。
”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
《短歌行》究竟写于何时,因乏史料佐证,目前难以确定。
《赤壁赋》《三国演义》《赤壁》诗说它写于赤壁之战时,尽管是出于文学家的想象和推测,但他们都有将“乌鹊”与统一全国的王业联系起来的倾向,将“乌鹊南飞”等句视为曹操王业未能成就的征兆的意图是明显的。
4.下列不属于作者提出自己观点的根据的一项是( )
A.历来多认为,这是比喻犹豫不定的人才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
B.《汉语大词典》释“乌鹊”,其一义即指“乌鸦”。
C.古代文学中乌鸦的出现可以预示王业的归属。
D.王尧衢、苏轼、罗贯中和赵翼对这几句诗的阐释和引用。
【答案】A
【解析】“历来多认为……”一句指明历来多数人的观点,并不是作者立论的依据。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赤壁赋》《三国演义》《赤壁》诗把《短歌行》的写作时间定为赤壁之战时,这是文学家的想象和推测。
B.毛宗岗的评论旨在揭示《赤壁赋》中引用《短歌行》的意图和罗贯中有意安排曹操横槊赋诗这一情节的目的。
C.作者对《短歌行》中“乌鹊南飞”等句的理解与苏轼、罗贯中、赵翼的观点完全一致。
D.在本文中,作者不仅对《短歌行》中“乌鹊南飞”等句的理解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而且阐明“乌”作为王业的意象由来已久。
【答案】C
【解析】“完全一致”错误。
作者的观点在文中以“曹操这里所慨叹的……”一句显示,苏轼等人的观点在文末以“他们都有……是明显的”一句表明,只能说基本相同。
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6~8题。
散文中的闲话笔调
吴永福
散文写作中,最有兴味的或许就是笔调了。
笔调,是一个作家成熟的标志。
现代散文中,有一种甚为风行的笔调,就是闲话笔调。
胡适曾说:
“白话散文很进步了。
散文方面最可注意的发展,乃是周作人等提倡的‘小品散文’。
这一类小品,用平淡的谈话,包含着深刻的意味;有时很像笨拙,其实却是滑稽。
这一类作品的成功,就可彻底打破那‘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了。
”可见所谓闲话笔调就是谈话风格的,或者说用谈话方式来作文。
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