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老师关于水质的课件极其讲义.docx
《杜老师关于水质的课件极其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老师关于水质的课件极其讲义.docx(9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杜老师关于水质的课件极其讲义
本帖最后由一片云于2014-12-2416:
52编辑
大家好!
我们今天交流的内容主要是对虾病害的环境控制实用技术,水环境控制的主要目的是就是防止出现病、害的问题。
所谓虾病,其实包括病、害两方面。
其中,最重要的是对虾养殖的水环境本身出问题,主要在溶解氧方面出了问题。
常见的有两种情况,其一是整个水体包括上层、中层、底层(包括池底)的溶氧出了问题引发一系列效应,其二是水体上中层不缺氧,藻类也正常,水看起来也漂亮,但是水体底层(包括池底)有问题,第二种情况最普遍、最严重,但又最容易被忽视。
水体中有很多的藻类等微生物、悬浮物、溶解有机物等物质,水体对太阳光有一定的衰减作用。
平常我们用透明度来衡量水体透过阳光的能力。
白天,阳光能够穿透到水体的一定深度,在这个水深范围(有光水层)内,如果有合适藻类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盐(肥份),藻类就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藻类光合作用三要素:
活藻、营养、光照】。
光合作用效率的高低决定了藻类能够产生多少氧,吸收多少氨氮、亚硝酸盐。
因此,光合作用产生的溶解氧效率与水体透明度直接关联。
当水太浓(水太肥)时透明度低,阳光就只能透射到水体表层,水体中层和底层缺乏光照而无法产生光合作用增氧,故底部容易缺氧。
对虾发生病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是弧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但我们今天不涉及病原生物内容,这里只从水环境的角度考虑。
水环境包括物理、化学、藻类等微生物等诸多因素。
我说的“虾病”,给了它一个引号,因为这不一定是病。
“病”的发生,常常因天气异常比如阴雨天,闷热天,藻类衰败等等因素导致水体的光合作用效率低,水体尤其底部微生物等耗氧严重,溶解氧不足或缺乏,从而引发一系列异常反应,包括对虾死亡。
对虾养殖管理的核心是溶解氧的管理。
防病的关键在于保活藻类,合理使用增氧机设备等,提高整个水体光合作用的效率,降低水体耗氧。
为什么保活藻类很重要,因为藻类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如果它不是活的,就不能高效进行光合作用,所以一定要保活它。
藻类老化的水体,其整个水体光合作用效率是低下的。
但是,我们又不要把水弄得太肥太浓,这样的话透明度就很低了,直接影响水体光合作用效率。
而且,太肥太浓,藻类等微生物太多,其呼吸耗氧非常严重。
基于以上两方面原因,水太肥太浓会导致水体中下层和底部极其容易缺氧。
合理使用增氧机设备能够将表层光合作用的水与底层没有光合作用的水能够交换、混合,这样使得底部就不容易缺氧,而底部的水又升到上层,白天见到阳光又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所以,通过保活藻类(但不要过浓)和合理使用增氧机设备结合就可以提高整个水体的光合作用效率,降低水体耗氧,强化水体增氧能力,同时,有利于加快底部耗氧物质在富氧水层的氧化,降低底部缺氧危险,减少或避免对虾病害的发生。
对虾病害的发生与水体环境恶化直接相关,当然也与病原生物和对虾的体质有关。
但是对虾的体质直接跟营养和环境等因素相关,病原生物的增殖也直接与水体环境因素相关,并且,病原生物本身就是一个环境要素。
因此,要养好虾,除了要切断病原生物感染途经、选择优质种苗和饲料之外,日常管理最重要的还是养殖水体环境。
对虾养殖水体环境包括物理、化学、微生物等方面。
真正严重的问题首先在于水体尤其底层缺氧、有害的氨氮和亚硝酸盐的积累、弧菌等有害微生物竞争(量太大)。
许多病原生物对鱼虾的感染是养殖环境恶化后次生反应的结果(条件致病)。
因为环境恶化,弧菌等病原微生物得到增殖并达到相当的量,才容易侵袭对虾,所以许多病原生物对鱼虾的感染是一个条件致病过程。
因此,作为生产一线的管理者,我们首先消除病原致病的条件,将水体环境搞好。
对虾病害预防的思路就是维持好整个水体水质尤其底质。
这里强调的“水体”,包括了池塘的上中下各水层和底质。
广义的水体水质包括整个水体的水质和底质。
对于对虾养殖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底层水和底质(包括沉积物),这些沉积物和底质对底栖生物对虾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等主要养殖品种主要在底部栖息,一般活动范围有限,甚至长时间伏趴在底泥里。
水体有问题,或者,虽然看起来“水”很漂亮,但底层底泥差了,对虾虾就及其容易出现问题。
所以,整个水体水质都要好,尤其是底层、底质和沉积物。
这个一定要把好关。
搞好底质,这才是对虾养殖管理的重中之重!
出现病害才去治,那基本上难以应对。
把水和底搞好,这才能有效的管控。
关口前移,事半功倍!
本帖最后由一片云于2014-12-2416:
53编辑
关于对虾病害有个三圈通俗说法,一个是对虾体质或者免疫力,另一个是病原生物,第三个就是环境。
三个圈凑在一起导致病原生物感染对虾导致生病。
病原致病依然与水体环境直接相关。
其他的非病原直接引发的“病”害,根本就是环境恶化的直接结果。
对虾养殖病害预防,改善水体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都知道,对虾偷死,用抗菌药物也可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没有起到根本的作用。
我们通过改善水质和投放增氧剂等等缓解底部溶氧,会对对虾偷死的治疗起到很大的作用。
所以,一定要注意池底的问题,对虾栖息环境(尤其底质底泥)永远是至关重要的
藻类和微生物要相对的稳定,避免水体恶化。
水质最重要的是底层,因为对虾是底栖生物,底层是指底泥上面的1~2厘米。
池塘底泥里面有很多的微生物、有机物和还原性无物质,会大量消耗水中溶解氧。
因此,在接近底层1~2厘米的水层水中溶解氧浓度很低。
虽然上中层的水不缺氧,但是底层1~2厘米处非常容易缺氧。
因此,平时一定要把底部的水适当搅动,“流水不腐”——长时间停滞不动的话就很快被底泥沉积物消耗过多的溶解氧而引发缺氧,对虾就出毛病了。
我们的关注重点就放在“薄薄的底层”,这是最重要的地方。
对虾病原的传播只能通过隔离、消毒来控制,这些方面有很多不可控制的地方。
不管怎样,对虾的体质(免疫力)、环境和切断病原,这应三管齐下,来控制虾病。
今天我仅谈水体环境控制的一些问题。
这里只谈养殖户需做的事情(环境控制):
首先密度要适宜,不要太密,多密须根据条件而定,条件允许没问题,如果条件不行,密度高了就容易出问题,所以条件要具备。
其次,有适用有效的实用技术,能有效控制养殖环境使水的底部良好,在其它同样的条件下,对虾长得快,成活率高,病害少甚至没有病害;在环境良好,生长快的情况下,饵料系数比较低,即饵料效率比较高,养殖成本低,环境污染较少,水质更好,这是良性循环的基础。
如果密度过高,或投入过度,水体环境差,直接影响对虾摄食、生长,饵料系数高,污染更严重,而水体环境质量差,则反过来进一步影响对虾生长甚至导致病害发生,形成恶性循环。
水体环境搞好了,对虾就能够正常生长,减少或避免病害的发生,就可以少用药甚至不用要,对虾养殖产品是安全的。
对虾养殖水体环境中最重要的就是底层和底质。
因此。
每次收获对虾后,要尽可能有效的把淤泥清掉。
池底淤泥实际是对虾的粪便等脏东西,富含有机性的营养物和还原性无机物。
进水后,淤泥存在底层会被微生物分解,其分解过程就是消耗水体溶解氧的过程。
所以底泥越脏,底泥消耗溶解氧越多,这样水体底部溶解氧浓度就越低,从而积累氨氮、亚硝酸盐和黑黑的硫化物,对虾很快就出问题了。
水体水质底质恶化,弧菌等有害微生物也会大量增殖。
当水质比较良好的时候,藻类处于比较快的生长阶段,弧菌是不多的,但藻类衰败了以后,弧菌很容易上去,这是指整个水体。
如果是在底质溶氧比较低的情况下,弧菌和其它有害微生物也会比较多。
所以在高温的情况下,对虾耗底会更加严重。
所谓耗底就是底部缺氧,对虾缺氧和中毒(亚硝酸盐、氨和硫化物这些都是毒物,都是在缺氧的条件下产生和积累的)。
溶氧、氨氮、亚硝酸盐、硫化物等异常容易引发对虾病害。
所以我们每一造要及时的清淤。
污泥集中处理,作优良农业肥料,避免污染环境
如何清池?
对于沙底、沙泥底的池塘很多人用水泵来冲洗。
水泵冲洗沙底、沙泥底的池塘其实不是一个好的方法。
用水泵冲洗,有一部分脏东西会被冲洗掉,但是还有一部分脏东西会沉积到沙里面,因为沙也会冲起来,沙在沉积的过程中将脏东西埋在地下了。
这就是许多沙底、沙泥底的池塘养了两三年之后没法养的主要原因。
所以,一定要清淤。
清淤之后一定要集中处理,比如每次冲洗的时候把脏东西放到一个地方,干了以后可以做农肥。
本帖最后由一片云于2015-1-515:
20编辑
看这张图,虾已经死了,池塘的表面沙已经晒得很干净了,只有最表层2~3毫米的很薄的地方沙是干净的,但是底下都是黑的。
这黑的就是硫化物。
这种池底,加水不超过一个星期,底下就会发臭,所以虾很难养成。
为什么新塘第一年没问题,第二年小问题,第三年就大问题,这个是因为这种沙土的池塘直接冲洗,每一造都冲洗冲洗三四次之后这个底就黑了,没办法了,这个是操作失误惹得祸。
只有那种地膜池等硬底化的池塘才可以直接冲洗,冲洗的脏东西不要直接排到外海或者江河,会污染大环境,最终污染自己。
所以冲洗的污水污泥要集中在一个比较低的池塘沉淀起来,沉淀后清的水可以排,但是下面浓浓的东西可以用抽沙机或者泥浆工把它抽到陆地上晒干,晒干后可以作为农肥,高位池都应该这样处理平常排污和洗池污物,保护好环境。
如果是沙底、沙泥底的池塘,千万不要直接冲洗,很多的新池塘就是冲洗毁掉的。
应把水放掉之后,晒干后直接把表面结块的污物脏东西铲去做农肥。
池底的消毒与处理:
首先是晒干,然后反复“翻”、“晒”,充分利用空气中的氧渗透到泥里面把耗氧物质氧化,利用太阳紫外线消毒。
底泥晒干了以后比较松散,空气可以渗进去,空气里面有很多的氧,可以加快硫化物、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的分解和氧化,这样可以净化底质,也就是所谓的分解矿化氧化。
一定要长时间的翻晒。
翻晒就是用工具把泥土翻松,晒干。
如果不翻开,晒的只是表面,泥里面不起作用。
所以一定要翻晒。
石灰和漂白粉也可用于消毒或处理底质。
石灰水浓度要高,至少pH在11以上。
使用石灰和漂白粉处理底质的时候,要把石灰和漂白粉做成很浓的溶液,用抽水机抽淋在已经翻晒的松散的表土层,使消毒剂能够直接渗入松散的表土层一定深度,比如5、10厘米左右,起到真正的消毒或处理作用。
这样处理效率高。
漂白粉等氧化性的消毒剂遇到阳光会分解,应傍晚使用。
露天对虾养殖池塘的培水
第一,培水就是培养基础饵料,也就是培养适度的浮游植物(藻类)和浮游动物(枝角类、桡族类,虾苗可以吃的)。
第二,培水的整个过程实际上是利用藻类的营养盐(即肥料)促进藻类生长,来培养浮游动物的一个过程。
肥料可能是你直接加进去的,也有可能是有机物直接降解矿化之后产生的无机营养盐。
比如用石灰处理底泥之后根本就不用施肥,它就会肥起来。
因为如果底泥有机质比较多,里面营养物质很丰富,用石灰处理底泥的时候,其中的营养物质在进水的时候就会融到水里。
第三,肥料可以是无机肥、有机肥、生物肥,或者是它们的混合肥,关键是量一定要适度。
刚才提到底泥本身就有肥料储存迁移的部分,所以进水的时候肥料会慢慢的迁移到水体。
第四,藻类吸收同化营养盐是有规律的,氮肥、磷肥和其它的微量元素,包括碳源等等营养物质都需要按一定的比列来吸收的,肥料不是说单一的某一种就可以了,而是各种肥料都需要具备,并且要一定的配比,才能符合它的需求。
其次,大量施肥或者持续施肥之后,没换新水,藻类就可能消耗比较多的碳酸氢根等无机碳源和微量元素。
水里面本身是有碳源和微量元素的,但是不多。
在大量的藻类长起来以后,会消耗比较多碳源和微量元素,这样剩下的碳源和微量元素就少了,所以藻类就不能继续活下去了。
因此,藻类起得快浓得快倒藻也快。
一般情况下,水倒藻了以后,如果没有换新水,常规的施肥追肥都没有太大的用,因为水体里面实际上缺少的是碳源和微量元素。
这时,须换(加)新水或补充水体缺失、而肥料也缺乏的藻类(微量)营养物质。
第五,养殖的中后期,水体中氮代谢产物比较多,这时就不需施氮肥,因为水中氨氮或亚硝酸盐都比较多,再施氮肥就是多此一举,但一般需补充其它的微量元素和碳源,所以中后期要补充藻类微量元素和碳源。
第六,换水其实就是补充微量元素和碳源的一个有效途径。
很多时候,对虾养殖中后期水浓藻老,每换一次新水,藻类会更新长旺一次,而且,水越换越浓。
这就是补充微量元素和碳源的缘故。
第七,利用菌类等微生物将池塘中的、特别是养殖中后期产生的大量有机物降解(或分解)矿化,从而提供藻类所需的营养盐。
这就是以菌类等微生物调水养水的道理。
但是,养殖水体中,微生物促进有机物降解矿化过程中大量消耗溶解氧。
所以,在使用菌类等微生物调水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增氧,严防微生物分解矿化有机物等过程强烈耗氧而引发缺氧并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
养殖中后期水体中菌类微生物所需的氮、碳比例失调,也要注意补充大量的有机碳源。
藻类的主要生态作用
露天池塘里的藻类起到什么作用呢?
主要有以下生态作用。
第一,在有光照和营养盐满足的条件下,藻类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而产生氧,为水体增加溶解氧。
藻类光合作用增氧只能在满足光照和营养的条件下进行,并仅限于白天有光照的上中水层发生。
夜间,或虽白天,但透明度低的水体的中下层缺乏光照,就不会发生光合作用。
注意,光合细菌的光合作用不产氧。
第二,作为生物,藻类也要呼吸,藻类的呼吸作用要耗氧,并放出二氧化碳,使水体pH值降低,这与光合作用刚好相反。
藻类自身的呼吸作用无论白天黑夜(不论水层)都要进行,除非藻类死亡。
有朋友说“藻类在夜间是不怎么耗氧”,这个观念是绝对错的。
藻类,不管白天黑夜都消耗氧,如果不耗氧,它就会死掉,因为它是生命体。
藻类(包括菌类等生物)的呼吸作用白天黑夜都在进行,而光合作用只有在白天有光照的水层时候才能够进行。
一般地,池塘水越深、水越浓(透明度越低),白天有光照的水层相对比例越低,整个水体光合作用增氧效率越低;相反,整个水体水中藻类(包括菌类等生物)的呼吸作用越强烈。
因此,水深、水浓(透明度低)地水体尤其底部更容易缺氧。
因藻类光合作用与藻/菌等各种生物呼吸作用(包括有机物降解矿化和还原性无机物氧化)的耗氧,昼夜变化,周而复始,故水体中溶解氧含量呈现相当明显的空间分布与时间变化规律。
简单地讲,溶解氧昼高夜低,上高底低。
第三,(藻或光合细菌)光合作用吸收而降低甚至消除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因为氨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本身就是藻类的肥料(氮肥),光合作用吸收氨氮、亚硝酸盐的过程就是净化水质的过程。
第四,生产实践与实验证明,藻类正常增殖的过程,对弧菌等有害微生物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第五,微型藻类是浮游动物的饵料,浮游动物又是对虾的活饵料。
所以,尽量提前培藻,让浮游动物能够充分增殖起来,这样虾苗放入池塘后就有营养丰富的天然活饵料吃了,这是第一个好处。
其次,培育基础饵料过程持续较长时间,水体水质相对稳定的时候我们再放虾苗,一般会比较安全。
当然,还有推迟和减少饲料投入有利于水体环境维护、提高对虾机体免疫力和降低养殖成本等其他一些好处。
第六,适度的藻类,形成一定的水色和透明度,有一定的隐蔽作用。
对虾逐步长大后是底栖生物,它喜欢阴暗的地方。
所以,藻类形成一定的透明度,替它创造更好更适合的环境条件,它就能够健康成长。
当然,底质差得池塘,对虾伏底(时间长很容易出问题,这种条件下,鱼虾混养就有优势了——鱼虾混养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鱼(或其他混养生物,选择原则——底层、活动范围大、不吃或少吃活虾,个体稍大)撵得对虾到处跑,这就是底层生物搅水——有效防治底层缺氧!
!
!
现某些混养鱼类吃活虾远胜于吃死虾,单纯依靠吃掉死虾切断传播几乎不太可能。
前面藻类六大主要生态作用中,我认为,前四个作用是最重要的。
其中,三大正面作用——也就是增氧、吸收氨氮和亚硝酸盐,净化水质和抑制有害微生物。
但是还有一个负面作用——呼吸作用,消耗溶解氧的负面作用。
这三个正能量和一个负能量的彼此消长,直接影响到水环境质量的变化及对虾的健康与安危,必须高度重视。
本帖最后由一片云于2015-1-515:
24编辑
藻类的老化或死亡对水质的主要影响。
藻类的老化或死亡对水质主要有4个方面的影响。
第一,总体来说藻类的老化或死亡直接对水里面的溶解氧造成影响。
一旦水体藻类趋于老化甚至死亡,水质急遽恶化,往往三两天对虾就会出毛病甚至大量死亡,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第二,藻类老化或者死亡会加快产生或积累氨氮、亚硝酸盐、硫化物等有害物质。
倒藻之后,氨氮、亚硝酸盐就起来了。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
因为藻类如果能够正常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那么藻类就会把氨氮、亚硝酸盐作为营养盐吸收,所以一般不会积累较多的氨氮、亚硝酸盐。
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浓度高,首先因为对虾产量高其代谢强烈源源不断大量产生,其次就是藻类的光合作用效率受到影响,藻类无法高效吸收利用氨氮、亚硝酸盐,才会导致氨氮、亚硝酸盐积累越来越多,从而直接对对虾造成威胁。
硫化物在缺氧的时候产生。
只要有一定量的溶氧,硫化物都是不可能产生或积累。
硫化物都集中在底层尤其沉积物中或悬浮物内部,因为底层很容易缺氧。
海水养殖水体比淡水养殖水体更容易形成硫化物,因为海水里面硫酸盐很多,缺氧的时候很快就能还原成硫化物。
这也是为什么说海水的对虾更加难养而淡水的相对好养的原因之一。
第三,藻类老化死亡了以后,弧菌原生动物等微生物激增。
第四,在以上几方面的不利影响下,环境恶化导致病害越来越严重。
露天池塘正常情况下都有藻类,只是藻类多少不同。
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藻类不要太浓,有相对较高的透明度,有利于充分激活藻类进行光合作用,提高水体的光合作用效率,增加溶解氧氧,吸收氨氮、亚硝酸盐净化环境,来抑制有害微生物的增殖。
活藻增氧优化环境这是核心,防病的关键。
活藻增氧,优化环境,池塘生态防病的关键
在大规模培育并使用活体藻类培育对虾苗时,细心观察并比较实验结果可以发现——藻类在生长的初期抑制弧菌的能力是相对较弱,而藻类处于指数生长阶段中后期其抑制弧菌的能力增强,但藻类老化死亡后其抑制弧菌的能力就消失了,有害微生物会更容易增殖起来。
因此,生态防病的关键一环是活藻增氧,抑制弧菌等有害微生物。
前面的两个图就是水体中的藻类和浮游动物(虾苗最好的天然饵料)。
下面的图是,11年前一个高位池的水色透明度情况。
这水太浓太老了,只有十厘米左右的透明度。
白天,仅表层二十多厘米的水层的藻类能够感受到太阳光照而进行光合作用,水体中层和底层完全缺乏光照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水体中层和底层都是容易缺氧的。
之前一般天气下就已经有对虾偷死的现象,遇到阴雨天则整个水体就会严重缺氧,从而导致对虾大量死亡。
这种“肥水”水质11年前并不多见,但近年来却非常普遍,而近年来虾“病”越发严重越发普遍,其实这病害往往跟这些“肥水”养殖模式直接相关。
近2年部分养殖户对“肥水”养殖模式有所反思,并抛弃这些“肥水”养殖模式,转而采用“瘦水”养殖模式,提高透明度而降低了病害风险。
其实,对虾所谓“早死症”等病害并不是近几年才出现的,过去一直都有,只是没有那么严重而已。
现在所谓“早死症”等病害太普遍太严重了。
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搞清楚养殖模式的利弊,盲目肥水,导致水太肥太浓,水体藻类和菌类等微生物的呼吸耗氧过于强烈,同时又缺乏足够的增氧能力,就容易出问题了。
“早死症”实际就是人为管理失误的“找死症”。
本帖最后由一片云于2015-1-515:
26编辑
这是一个培水工作做得相当成功的一个例子。
放虾苗前一个星期多就施肥了,然后每过2~3天根据天气和藻类消长情况及时追肥,一直维持50~80厘米的较高的透明度,水深仅1.2米左右。
水体藻色嫩活,而耗氧率较低。
白天,水体各层藻类都能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而产生大量溶解氧,同时,不断增殖的藻类给桡足类等浮游动物提供大量的饵料,一定时间后,就能维持足够的浮游动物作为虾苗营养丰富的天然饵料。
你可以看到,很多虾苗在池塘边上不下去,那不是虾苗有问题,而是虾苗有很多的浮游动物可吃,它不愿意下去。
这个水质是相当的稳定,其透明度较高,光合作用可以抵达比较深的水层,所以水体的中下层也不会缺氧。
这是非常好的水,既不是无藻真瘦水也不是太浓的肥水。
该水体有一定密度的藻类,但又不过浓,透明度较高,藻类能够充分进行光合作用,这样水体溶解氧丰富且又能提供大量的浮游动物作为虾苗的饵料。
这是放苗前期相当理想的水。
这个是一个抽沙滩沙滤水的高位池的藻类情况。
由于它进水很慢,需2~3天才能放满一个池塘,而在这2~3天里,在阳光照射下,底栖藻就长起来了,也就是大家所说的“青苔”长起来了。
底栖藻长起来了,浮游藻类就无法竞争了,以后水都是清见底的。
如果以后水都是清的和浅的也没问题。
但是,实际上放苗养殖一段时间后,水体慢慢就浓了并加深水位。
待水浓水深后,池底的底栖藻类无法接受阳光而失去光合作用,底栖藻类就会死亡并腐烂产生有害物质。
因此,一般要避免池底出现大面积的底栖藻。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应该把水位调高一点(起码1米多),一进水就尽快施肥,促使水体中浮游藻类首先增殖起来,这样,底栖藻就不容易长起来。
这是低盐度池塘(盐度比较低的或者淡水的池塘)。
盐度低的淡水池塘蓝藻容易长起来,但是否长起来,要看你管理操作情况。
什么情况下蓝藻容易长起来呢?
一般都是前期很少开增氧机或者基本上不开增氧机而且风浪比较弱的池塘蓝藻容易长起来——即静止水体的水面蓝藻容易成为优势。
很多蓝藻体内都有空泡结构而具有漂浮性,天然就有长在水体表面的优势。
若水体过于静止,缺乏上下对流动力,漂浮性的蓝藻藻类必然更容易占位水体表面而优先增殖。
当漂浮性蓝藻大量增殖后占据水体表层表面,像一张地毯一样把池塘表面覆盖。
这样,表层藻类光合作用产生的大部分的氧气就都在表层并过饱和后逸散到空气中,给空气增氧,而不是给水体增氧。
水体内部的藻类则由于漂浮性蓝藻覆盖遮挡而得不到阳光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导致水体内部容易缺氧,造成整个水体生态环境恶化。
这,就是蓝藻最有害的一个原因。
平常说水漂亮不漂亮,仅靠表观的感官指标,包括藻类颜色、清透程度(是清还是浑浊)、透明度是多少。
感官指标可以体现藻类的种类和密度、生长阶段情况(根据色调判断藻类是老还是嫩的、还是死的)。
所以,有经验的朋友可以很骄傲的说我不用测水就可以知道水是否有问题,这个就是经验的积累。
可靠的经验的积累需要数据的支撑。
比如经常测某水体的pH、溶氧、碱度等相关要素,看得多,测得多,把数据和表象感官指标结合起来,这样形成的经验是相对理性的。
所以,我们很多判断能力强的朋友看到相对系统的数据或就知道水体环境行不行的。
这个数据不是一次性能够掌握的,而是连续的数据,掌握水体的动态变化,只有掌握水体动态的变化才能够比较可靠的掌握水质及其变化趋势。
帖最后由一片云于2015-1-515:
37编辑
这个图非常重要。
最上面的灰色区域代表空气,中间蓝色的区域代表对虾池塘的水体,底下黑黑那一排就代表池塘底部沉积物和底质。
水体溶解氧消耗的主要途径。
第一个主要途径就是底质底泥的耗氧。
对虾粪便、残饵等脏的有机物耗氧分解,沉积物和底质耗氧强烈,极其容易缺氧恶化,特别是高温期,沉积物和底质会因为缺氧而产生硫化物等有毒物质。
第二个主要途径是养殖鱼虾的耗氧,与养殖量相关。
第三个主要途径是所谓的“水呼吸”的耗氧。
水呼吸耗氧包括那些方面呢?
水呼吸耗氧就是右边黄色的蛋形范围包括的各个主要耗氧作用。
水呼吸耗氧包括水体内菌类、藻类、浮游动物等微小生物本身的呼吸耗氧,以及菌类等微生物对悬浮碎屑、有机物的降解矿化(即“分解”)过程的耗氧和还原性无机物被氧化等等在水里消耗溶解氧的过程的耗氧,统称为“水呼吸”(不是指“水”的呼吸,而是指水中所有细小生物与各类物质的耗氧)。
这三部分的耗氧究竟是哪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