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社会学同游》读后感通用5篇.docx
《《与社会学同游》读后感通用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与社会学同游》读后感通用5篇.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与社会学同游》读后感通用5篇
《与社会学同游》读后感(通用5篇)
《与社会学同游》读后感(通用5篇)
《与社会学同游》读后感篇1
首先说什么社会学。
其实整本书都没有明确给社会学下定义,但是第一章和第二章中有许多相关的句子可以给我们提供线索。
比如社会学尝试的是理解社会;社会学价值无涉的;社会学是论述进步的学说,是神学的世俗继承者,是统驭各门学科的学问;社会学问题永远是去理解社会交往中正在发生的事情。
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社会活动并非人类社会某一个隔绝的领域……我们可以利用这些零散的信息拼凑出一个我理解的社会学定义:
社会学是以社会活动为研究对象,中立地揭示社会真相的学问。
本书的第四章,就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个问题进行了说明。
第四章提出了社会决定论:
社会如同监狱,人如同囚徒。
社会对人的囚禁主要通过社会控制和社会分层两个方面。
社会控制包含但不仅限于暴力,羞辱、嘲讽、规劝和议论都是控制机制。
关于社会控制,可以用这样一个比喻来说明,想象自己是一组同心圆的圆心,每一个圆圈代表一个社会控制体系。
最外层的圈可以理解为政治和法律,内层的圈就是职场,朋友,家庭。
由此可以比较地理解,一个人置于社会中意味着处于许多力量的拘束和控制之下。
所以我们在生活中时常会产生置于的念头:
好像全社会都压在我头上。
另一方面,社会分层把社会塑造出一个等级体系分明的金字塔。
阶级是其中一种分层类型,阶级社会中,人的社会地位基本上由经济标准决定。
在这样的社会里,人的地位并非固定不变,许多人一生的社会地位是有变化的,好坏起落的变化都有。
阶级地位生产出某些可能性或机遇,甚至是个人能够预期到的在社会中的命运。
既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就是监狱和囚徒的关系,那么我们到底有没有可能逃脱这一关系,成功越狱呢?
书中告诉我们:
能。
本书的第六章,介绍了抵制社会控制系统的三种手段:
变革、超然和巧妙利用。
所谓变革,说白了就是革命,一个人不承认当前社会的的权利界定,并且有一群人追随,就是革命。
所谓超然,就是成为隐士,像陶渊明、释加牟尼那样,逃离当下社会体制。
显然,以上两种方法,对普通人并不适用。
真正实用的,只有巧妙利用:
在当前条件下,积极看待人生,做最好的自己。
《与社会学同游》读后感篇2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社会对个人的全面控制。
有人把社会比作一座大监狱,它利用人渴望被群体接受的心理,来操控人的思想和行为,让再桀骜不驯的人也得回归轨道。
伯格是在社会学学科内外的广阔背景中引导着我们开始这趟旅程的。
首先进入眼帘的风景是社会学学科的主要理论图景和社会学的视野,而这些可以启发并且丰富我们对日常平凡琐事的理解。
伯格从人文视角出发,指出了这一学科与历史学和哲学的密切关系。
然后,这趟旅程向我们展现了社会学的追求——'社会学的视野是放眼于人类生活的广博、开放的视野,是摆脱了束缚的视野'。
第三站我们进入了社会的微观层面,去看一看每个人是如何形成自我形象和世界观的,在这里我们发现我们的'自画像'不断在变化,因为'我们回忆过去的经历时往往反复进行新的解释。
所以我们说,一个人有多少观点,他就有多少不同的人生经历'。
接下来的几章'人在社会'、'社会在人'、'社会如戏'联系甚为紧密,仿佛一串连环炮弹,一波又一波的冲击并重建着我们的三观。
一番狂轰乱炸之后,心灵的世界仿佛清静了许多,社会原来这般摸样。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想想在你每次面临人生'转折点'之际,身边的人,尤其家长老师还有各种关心你的长辈,总会嘱咐一句,要学会适应新环境。
当你毕业面临就业,走向社会那天,他们更是语重心长告诫你,一定一定要适应社会。
所谓的适应就是,别管社会给你事先设定了什么跑道,你只管跟着大家跑就是。
千万别脱轨,千万别偏离跑道,千万别掉队。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问问自己:
我们想做的事、想要的东西,真是完全自发、来源于内心吗?
还是说承受着法律、家庭、职业、身份带来的重重压力,只是尽力表现出人们所期望的样子?
仔细想想就会发现,这种控制无处不在。
而意识到这一点,正是脱离控制、走向自由的第一步。
这本书让我们时刻保持怀疑,反思“常识”,然后才能构建自己的世界。
《与社会学同游》读后感篇3
作为社会学研究最重要的对象——社会,这个客观的存在之“物”,对我们每个人都做了些什么?
在彼得.伯格的著作《与社会学同游--人文主义的视角》一书中,他将社会描述成一个大型的囚笼,其中每个人都被赋予了角色,在一个木偶剧场的舞台上,为满足社会期待而表演欺骗。
从社会这个大型组织成立的那一刻起,人就活在了特定社会力量的交叉点上。
围绕这一观点,本章选取了五个主题进行了阐述:
社会定位、社会控制、社会分层、社会情景以及社会制度。
他写道,基于社会控制与社会分层,制度(经济、法律、阶级、婚姻、宗教、道德、习俗等)影响人的一生。
“人置身于社会中意味着处于许多力量的拘束和控制之下。
一个人可以想象一下他不得不一个接一个取悦的人……他可能得到这样的印象:
全社会都压在他的头上”。
从我们出生那一刻起,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便被赋予了期待。
在对未来的预期中,一个正常家庭的孩子应该好好学习、结婚生子、颐养天年,一个贵族家庭、或一个贫穷家庭的孩子可能又不一样,每一种期待决定一种人生的走向。
具体例子中,一段婚姻里,人们总是遵循心动、恋爱、求婚、订婚、结婚的步骤。
无法想象,一妻多夫、同性结婚、只生不养是一种道德的行为,因为社会从出生开始就在影响我们的性格养成。
换一种思路:
不同婚姻制度,在不同社会里都属正常。
任何社会的存在都离不开社会控制。
社会通过各种手段对社会成员进行约束,使之在既定的轨道上稳定运行。
国家有国家的手段,学校、村落也各有相应的章法。
对于组织机构等正式群体,可以采用政治、法律以及经济的手段对成员进行控制,道德、风俗、礼仪也是控制的常规“武器”;一些初级群体,则通过规劝、议论、羞辱等办法对成员施加压力,使之就范。
而终极的控制手段,莫过于暴力了,它和人类历史一样悠久,也极为的有效。
当然,出于“经济”的考虑,能用假话、套话威慑成员,使其循规蹈矩、不越雷池更是个不错的选择,不战而屈人之兵嘛。
最后一个主题关于社会制度,它决定了社会结构的运转形式,为社会成员提供一整套的程序,使之行为模式化。
换句话说,就是这个事我不那么干,自己都觉得怪怪的。
何况,制度的设定还有强制性,并不是由着性子来随意选择。
那么问题来了,人真的是别无选择了吗?
当然不是,人们合作来可以改变制度,换个新式“监狱”待着呗。
“社会走在我们身前,存在于我们身后。
我们出生之前,社会已然存在,我们去世之后它将继续存在。
我们的生命只不过是漫长岁月里社会宏伟征途中短暂的插曲而已。
”
人这一渺小的生命体,在社会重重压制下生存,真心不易。
有人具有与生俱来的乐观情怀,相信即便是真在“监狱”中,戴着镣铐起舞,也能真切体验到发自灵魂深处的喜悦。
当然,理性的人们还可以通过反思:
自己因何为自己,如何成为别样的自己?
以此为动力突破社会对自己的限制,活出更多彩的人生,那会不会更好呢?
《与社会学同游》读后感篇4
就这么断断续续的读着,直到第三章,这本书才发挥了自己的威力,展现出毁人三观的力量。
从第三章开始,与社会学同游从一本细致而耐心的讲述社会学本身与社会学理论的催眠神书摇身一变,变成了一本恐怖小说。
所有故事都是根据真实生活提炼,所有人都是书里的逃不掉的小角色。
毫不夸张的说,简直比贞子传递到你面前的电视机还吓人!
原来每个人都是这个社会的囚徒,它如此严密的控制着你,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穿衣打扮、能力智商…….你会爱上谁,你会相信什么,你度过什么样的人生…….简而言之,你没有自由,你只是一个被社会控制的可怜虫。
你不光被囚禁其中,还不得不应对层出不穷的状况,如同川剧变脸一样的变换角色,小心再小心的不被剧情丢到后面。
你所有相信的,都是假的,是你周围的社会想要你相信。
你所有以为自己努力改变的,都是假的,是你周围的情境让你改变。
你生活得一只弱不禁风,没有五官,只懂把周围的东西扒拉到嘴里再拉出来的单细胞生物,一旦阳光照射便拼命的往黑暗潮湿的地方蠕动而去,苟且偷生。
如果你想逃出这可怕的,完全禁锢着你的一切呢?
其中有一段小说似的描写,吓得我难以入眠。
一个男人从半夜惊醒,他恍然间脱离了这个光怪陆离的社会牢笼,摆脱了社会给予他的所有面具。
他真实的看到了自己,他什么也不是,他清晰的闻到死亡缓慢靠近的臭味。
是的,我们都是不自由的,那也是因为我们同样无法面对真实到残酷的自由——我们在一个个,孤独的,不可逆转的走虚无的死亡,那是永恒的黑暗。
当你看到了人生的真相,你只想逃回社会这个牢笼,扮演好你的角色,不管不问。
好在与社会学同游的作者是个有良心的作者,清楚自己总结出来的理论是多么的恐怖,后两章开始他讲述了个体的人并非手无寸铁,我们的手中依然是有着选择的权利。
打破了人们面前不得不去做的社会谎言,提供了一个游离于尘世的视角可以看清楚人们所面对的一切。
好在我们并不是蠕虫,尚有机会看清楚这只操纵着人们命运的巨手——一只由过去与现在共同塑造的,充满了谎言与真实的手——我们也是造就它的一员。
社会学家的工作和物理学家真的是有相似性的,社会学理论如同原子弹,研究它的人只管把它做出来,但却无法把握它落到谁手里的命运。
多懂得一点的人,便多了一份力量,不论是在面对牢笼,还是要做一点别的什么。
《与社会学同游》读后感篇5
今年小艾正式'走入社会',初来乍到遇见了很多问题,很多困惑,很多都是关于'我究竟是谁''我如何和周围的环境相处''人与人的关系竟然这么复杂'相关的。
这,让我想起了书柜里这本《与社会学同游》。
在过年期间读了这本小书,作者彼得?
伯格的文笔特别好,这位著名社会学家深入浅出地讲解着'社会学是什么'这个巨大话题,一路上播种下好多金句,而我跟在后面默默折角。
书中有很多社会学家的照片,其中一些,我也是被其皇皇巨著的读书笔记任务'折磨'过的,但我仍然特别感谢他们,这些富有洞察力而严谨的社会学家提供给我们不同的棱镜去观察这习以为常的生活,看出一些令人惊讶或细心的不同。
这也是伯格先生提到的'社会学的首要智慧':
事物并非表面看上去的样子。
我们每去到一个新的环境,就像是人类学家到了一座有食人传统的岛上一样,总或多或少会遇到'cultureshock(文化冲击)'。
而我反而有点喜欢这种冲击,因为它能使我的反应和思考都特别新鲜。
当用一双新鲜的眼睛看,问题自然浮现。
而不让新鲜的眼睛消失,则需要我们常常跳出惯常的思考回路,变为旁观者。
社会呢,其实是大量而复杂的人际关系的总和。
在各种关系中,有一种我觉得很有趣:
非正式的关系。
'它是正式的组织上的一个不那么显著的群体网络,这些群体有其忠诚、偏见、厌恶和行为准则。
'这样的观察出了作者举出的教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的例子外,其实我们每天都看得见:
某群同事一定会一起吃饭一起聚会,大家默契地说一些政治正确的话,在开放的工作空间中因为非正式的关系而产生了隐形的墙壁,把大家分成一个一个小群体,不打扰不(正面)互动。
这种'非正式的关系'有时更强力更难以冲破。
社会学对一个人自我成熟的理解是:
'心态平和、安于现状、放弃冒险和成就的狂想。
'成熟有什么好处吗?
这种'成熟'的心理让人们放低身段、目光下移去制定诸如'五年内做到高级经理'这样更现实合理的目标,而非'一定要让孩子们获得更平等的教育权利'这样比较'仰望星空'式的理想。
而这种成熟其实就是我爸妈那辈人口中的'成熟',从'爱国关天下'到'老婆孩子热炕头'的一种成熟,这样的心态下,可以想像,人会少很多焦虑,多很多现实的驱动力和踏实感。
令人沮丧的是,社会总会去控制、教化人,用各种各样的的方式让桀骜不驯的人回到既定的轨道上。
各色暴力是最常见的手段,另一种更隐形和有趣的是:
讥讽和闲话。
那种对'被人置于滑稽可笑的境地时脊背发凉的体会'的恐惧,控制驱使着人们,规范他们的行为。
而跟有意思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在熟练地使用或参与这种控制手段当中,无一例外。
'社会制度塑造我们的行为,甚至塑造我们的期望',有着无数奖励机制的同时,也有无穷无尽的控制和压制手段。
'社会就像是一座庞大的监狱','任何一种生活方式都不是我们自己发明的','在我们之前就存在,在我们之后也将继续存在,我们只是社会宏伟征途中的短暂插曲而已。
'
说得如此严重,但我们每天的生活中,似乎并未感觉到那种被监视或被控制的恐惧。
实际上,作为木偶本身,我们大多时候自觉自愿想要符合社会的期待,想要得到社会分配的身份和角色。
这就是'角色理论'。
顾名思义,这理论提出,人在社会角色中的表现,就像是在戏剧中的角色一般,这些角色的形成和塑造都是自然的,你会逐渐成为你扮演的角色,家庭角色也好,职业角色也好,因为装腔作势实际上是一件困难的事。
学会扮演不同角色正是人们社会化的开始,小孩子在过家家中扮演不同角色,就像是我们在办公室里的表演,一模一样。
社会学也试图给人们展示一条从这控制中'逃生的隧道。
实际上,人可以对社会说'不',只是说了'不'之后,我们会脱离'理所应当'的境地,进入一个未曾想象过的身份。
对社会说'不'方式既可以很激烈,比如破坏式革命式的;也可以是在内心深处采取退让的姿势。
超然的态度就是一种抵抗社会控制的方式,始于老子。
我们也可以形容这种处世态度为'出世'。
出世者把社会的平常期待忘得一干二净,建筑了自己决定的精神气质的城堡,和外界社会的外交关系降到最低。
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个体,还有就是一些亚文化(世界)群体的产生,比如'二次元'世界。
这些群体像是汪洋大海中的孤岛,有着自己独特的世界。
另一个帮助我们摆脱社会控制的概念是'角色距离',也就是演得不是很认真,并没当真,重在参与。
有一个词很好地形容这种状态:
'游离',也就是个人从一个世界跳往另一个世界时的感觉,这种交替感让我们和世界拉开距离,采取'超然'的态度。
当你并未内心投入地表演一个角色,而是刻意和假装地扮演,你就进入了'游离'状态。
'游离'在都市环境实现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社会给我们提供的是一个安然的温暖舒服的洞穴,而'游离'者正是因为不想蜷缩在内,而鼓起勇气、走出洞穴、独自面对黑暗的。
小艾没有什么学术基础,总结的片段也是夹杂着伯格先生那些特别值得抄下来的金句。
但这本书真的很值得分享给每一个普通的社会新鲜人,因为这是我们一生都会面临的问题和选择。
'清晰的见识有利于获得主动权'。
有段话写在书快结束的位置,很有启示性并鼓舞人心,我也决定用它结束本篇推送:
'在人生的游戏场里,我们可以以悲悯的情怀、适度的承诺和一定程度的喜剧意识结合起来。
这就会产生一种与社会相对的态度,其基础是觉得社会根本就是一场喜剧。
如果你把社会当作喜剧,你骗人的时候就不会犹豫;如果欺骗能减轻生活的痛苦或使之显得更光明,你更不会犹豫不决。
除非游戏规则保护活生生的人,除非游戏规则培育真正的人的价值,否则你就会拒绝认真对待游戏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