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QC 基础知识培训.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402855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8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IPQC 基础知识培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IPQC 基础知识培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IPQC 基础知识培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IPQC 基础知识培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IPQC 基础知识培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IPQC 基础知识培训.docx

《IPQC 基础知识培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PQC 基础知识培训.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IPQC 基础知识培训.docx

IPQC基础知识培训

专用名词解释

(1)

1、AQL(可接受的质量等级)(Acceptablequalitylevel)

2、BOM(物料清单)(billofmaterial)

3、CPK(制程能力指数)(complexprocesscapabilityindex)

4、DCN(设计变更通知)(designchangenotice)

5、DFMEA(设计方案的失效分析)(designfailuremodeeffectanalysis)

6、ECN(工程变更通知)(engineerchangenotice)

7、FAI(首件检查报告)(firstarticleinspection)

8、FQC(终成品质量控制)(finalqualitycontrol)

9、QA(品质保证)(qualityassurance)

10、TVR(模具确认报告)(toolverificationreport)

11、QC(品质控制)(qualitycontrol)

12、QE(品质工程师)(qualityengineer)

13、ODM(客户委托产品设计开发与制造)(originaldesignmanufacture)

14、OEM(客户委托模具开发与制造)(originalentrustedmanufacture)

15、OQC(出货品质控制)(outgoingqualitycontrol)

16、PFMEA(制程的失效分析)(processfailuremodeeffectanalysis)

17、IS(检验规格)(inspectionspec)

18、IPQC(制程品质控制)(Inprocessqualitycontrol)

19、IQC(来料品质控制)(incomingqualitycontrol)

20、MFI(融熔指数)(meltflowindex)

21、PMP(制程管制计划)(processmanageplan)

22、POP(包装作业规范)(packageoperationstandardofproduction)

23、PPC(采购物控)(purchaseplaningcontrol)

24、SIP(检验作业规范)(standardinspectionprocedure)

25、SOP(制造作业规范)(standardofproduct)

26、SMP(标准成型参数)(standardmoldingparameter)

27、SWR(特殊工作需求作业)(specialworkrequest)

28、TCN(模具更改通知)(toolchangenotice)

A部分:

培训目的

B部分:

名词释意

C部分:

注塑产品不良描述及形成原因

D部分:

检验

E部分:

不合格品管理控制守则

F部分:

产品品质(检验)标准

G部分:

作业守则与安全纪律守则

20

/1

A部分--培训目的:

使新上岗的品质人员熟悉品质规格,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正确的工作技能,能够胜任本职工作。

让在职人员接受新技术,提高质量意识,保证产品质量。

B部分--名词释意:

1、质量控制:

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

2、全面质量管理:

以质量为中心,全员参与的基础上的一种管理方法,其目的在于长期获得顾客满意

和组织成员及社会的利益。

3、质量管理中5M1E(不合格品的主要来源):

材料、设备、方法、人、测量、环境。

4、质量检验的基本职能:

a、把关b、预防c、反馈d、改进

5、质量意识:

a、质量是制造出来的

b、品质是价值与尊言起点

c、品质是创造品牌的唯一出路

d、品质管理需要全员参与

6、品质保证:

为使人们确信某产品或服务能满足规定的品质要求,所以必须全部有计划、有系统的活动。

7、全数检验:

将送验批产品或物料进行全数检验。

此检验方法适用以下情况:

a、送检量较少时。

b、送检批产品不允许有不良品存在时。

20

/2

8、巡检:

工序加工一批产品过程中,由生产工人定期进行抽查或由专检人员按规定的时间间隔

和巡回路线依次到工作地对加工出来的产品进行检验。

AQL值检验):

9、合格质量水平(抽样水准按国标

在抽样检验中,认为可以接受的连续检查批的过程平均上限值。

、不合格品:

不满足规定要求a品三类b、不合格品包括:

废品、返修品、回用

c、不合格品处理分:

报废、重工、特采、挑选

d、不合格品现场管理做到:

不合格品的标记、不合格品的隔离、

*****必备基本知识点摘要*****

常用塑料的种类有:

(PVC)

①聚氯乙烯,机械强度高,1.43g/cm3它是建筑中用量最大的一种塑料。

硬质聚氯乙烯的密度为1.38~

55℃之间,~+适宜制造塑料门窗、下水管、线槽化学稳定性好,使用温度范围一般在-15等。

②聚乙烯(PE)

聚乙烯塑料在建筑上主要用于给排水管、卫生洁具。

③聚丙烯(PP)

聚丙烯的密度在所有塑料中是最小的,约为0.90左右。

聚丙烯常用来生产管材、卫生洁具等建筑制品。

④聚苯乙烯(PS)

聚苯乙烯为无色透明类似玻璃的塑料。

聚苯乙烯在建筑中主要用来生产泡沫隔热材料、透光材料等制品。

⑤ABS塑料

ABS塑料是改性聚苯乙烯塑料,以丙烯睛(A)、丁二烯(B)及苯乙烯(S)为基础的三组分所组成。

ABS塑料可制作压有花纹图案的塑料装饰板等。

通用塑料:

PS、PMMA、PP、PE、AS等。

工程塑料:

PVC、POM、PC、PPO、PBT、ABS等。

20

/3

C部分:

注塑产品不良描述及形成原因

1、不良图片:

20

/4

20

/5

2、注塑制品常见不良原因分析与改善对策

一;色差

1.品质问题描述=====注塑件颜色与标准色样用肉眼观看有差异,判为色差,在标准

的光源下

2.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

原材料方面:

包括色粉更换、塑胶材料牌号更改,定型剂更换

原材料品种不同:

如PP料与ABS料或PC料要求同一种色,但因材料品种不同而有轻微的色差,但允许有一定的限度范围

设备工艺原因:

A、温度;B、压力;C熔胶时间等工艺因素影响。

环境因素:

料筒未清干净,烘料斗有灰尘,模具有油污等

色粉本身因素:

有些色粉不受温,且制品很易受温度变化而改变。

20

/6

二、填充不足(缺胶)

问题描述1.

注塑件不饱满,出现气泡、空隙、缩孔等,与标准样板不符称为缺胶

/解决办法2.产生的原因

模具方面:

浇注系统设计不合理,浇注系统是熔体进入模腔的通道,对塑料件成型质量有A、很大关系,浇口的位置不是在壁厚部分模具排气结构不良B、熔体重的杂质或冷料阻塞流道C、模具温度未达到D、

原料方面原材料含水量过大A、

、原料中易挥发物超标B原材料中杂质或再生料过多C、

注塑机方面产品机生产180TA、注射量不足:

如用150T喷嘴为异物堵塞,喷嘴孔太小、B原料供应不足;如料筒堵塞,水口料影响下料C、止逆阀故障D、注射行程不够E、

成型操作方面

模具温度过低A、

注射压力太低、B保压时间太短、C注射速度太慢D、熔体温度太低E、

三、翘曲变形

1、问题描述

塑胶件形状在塑件脱模后或稍后一段时间内产生旋转和扭曲现象,如有直边朝里,或朝外变曲或平坦部分有起伏,如产品脚不平与原模具设计有差异为变形,有局部和整体变形之分。

20

/7

解决办法2、产生的原因/

模具方面:

主要是针对模具设计方面不合理造成的,在此不做讲述

成型操作方面:

塑胶力图恢复原流体方向和垂直流向方向分子取向相差较大,、注射压力过高,A有的卷曲状态,所以流体流动方向上的收缩大于垂直流动方向上的收缩。

体温度过高、熔B压压力过高:

保压压力高时,塑料中的内压力过高,在脱模后内应里德释放使保C、

塑胶件产生翘曲变形、熔体流速太慢D、回火温度过高或时间太长E原材料方面:

pp/pa料容易变形3、翘曲变形解决方法:

A、降低注射压力

B、降低熔体温度

C、降低保压压力

D、增加熔体流速

PC/PMMA摄氏度温度,如ABS料用60-6510-20E、有内应力的制品用低温回火分钟,

摄氏度温度回火用90-100四、熔接痕在塑胶件表面的线状痕迹,有塑胶在模具内汇合在一起所形成,而熔、问题描述=====1由深向彼此不能熔为一体即为熔接痕,多表现为一直线,体在其交汇处未完成融合在一起,浅发展,此现象对外观和力学性能有一定影响。

=====解决方法、产生的原因2/

模具方面:

浇口数目太多,即进胶点多,进胶口截面积过小A、

具无冷料穴或冷料穴位置不合理模B、具冷却系统设计不合理,熔体在模中冷却太快且不均匀。

模C、原料方面:

、脱模剂用量太多,或使用不符合要求的脱模剂A熔体的流动性差,在成型时易产生熔接痕B、

原料中含水分较多或挥发物含量过高C、

成型操作方面熔体温度过低,低温熔体的分流汇合性能较差,容易形成熔接痕A、

体注射压力过低,使得注射速度过慢,熔体在型腔中的温度不相同,这时熔体熔B、

在分流汇合时就易产生熔接痕注塑机设计和塑胶件设计方面:

在此不做讲述五、波纹

1、问题描述====注塑件表面有螺旋状或云雾状的波形凹凸不平的表征现象,或透明产品的里面有波状纹,称为波纹

2、产生的原因/解决方法====

原料方面:

A、熔体流动性差事产生波纹的主要原因,如:

PMMA\PC\AS等透明料制品

B、当ABS材料是经改性为共聚型高分子材料时,如加工温度过高,树脂及润会产20

/8

生挥发性气体,这些气体使塑胶件表面形成波纹模具方面:

与熔接痕大同小异,但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冷料对波纹影响最大成型操作方面、注射速度过小A熔体流速过大B、模具温度偏低C、、保压时间短D射嘴温度低E、六、溢边(飞边、披锋)胶料,====在注塑件四周沿分型线的地方或模具密封面出现薄膜的(飞边)1、问题描述

称为溢边、产生的原因/解决方法2模具方面:

产生飞边最大原因是由模具引起的

模具分型面加工粗糙A、型腔及抽芯部分的滑动件磨损过多B、

成型操作方面注射压力过大A、熔体温度高B、

射压力C、注注射压力分布不均,充模速度不均D、

注射量过多,使模腔内压力过大E、

七、银丝纹注塑件表面的很长的,针状银白色如霜一般的细纹,开口方向沿料、问题描述=====1流方向,在塑件未完全充满的地方,流体前端较粗糙,称为银丝纹(银纹)====/解决方法2、产生的原因模具与注塑机方面:

不做讲述

原料方面:

原料水分是产生水气银丝纹的原因A、

料受高温降解、原B模剂产生少量挥发性气体脱、C成型操作方面熔体温度过高、A体在高温下停留的时间过长熔B、熔体在模腔中保压时间过长C、

注射速度过快D、八、色泽不均(混色)

1、问题描述====注塑件表面的色泽不是均一的,有深浅和不同色相,称为混色

2、产生的原因/解决方法===

模具与注塑机方面不讲述

原料方面:

A、着色剂的热稳定性差

B、着色剂分散效果不理想

C、色粉分量太大,如1包25KG料用色粉300克以上

D、加玻纤产品容易有浮纤,造成原料不均,产生混色

20

/9

、原料杂质多,使制品表面色泽不一E

成型操作方面:

A、料筒温度过高,使熔体在料筒内分解B、熔体在料筒中停留时间过长塑化不良,即熔体不能完全均匀地相熔、C

注射和保压时间过长,背压大D、九、光泽不良(暗色)、问题描述====注塑件表面为灰暗无光或光泽不均匀称为暗色或光泽不良1====、产生原因/解决方法2模具和注塑机方面不讲述原料方面:

熔体的流动性太差。

使塑件表面不致密、A原料再生料太多B、

原料中添加剂的分散性能太差C、

原料水分或挥发物含量过高D、PPSPBT+10%GF、PBT、PA+30%GF、E、原料本身问题,如成型操作方面:

冷却不够A、

射速度偏小,压力较低B、注压时间太短C、保熔体的流动性能差D、

PA+30%GF

填充玻纤太多,如E、

十、脱模不良(脱模变形)与翘曲变形相似,注塑件成型后不能顺利的从模具中脱出,有变形、====1、问题描述拉裂、拉伤等,称为脱模不良=====

解决方法2、产生的原因/以上,在此不做讲述。

模具方面:

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模具设计不当造成的,占90%

原料方面:

原料中混入异物、A模剂效果不良脱B、软质塑件比硬塑件难脱模C、

成型操作方面:

注射压力过大,熔体温度过高,流动性差A、件产生飞边塑B、

嘴温度过低,冷却时间太短、喷C注塑时间和保压时间过长、D十一、裂纹及破裂

1、问题描述====塑胶件表面出现空隙的裂纹和由此形成的破损现象

2、产生的原因/解决方法====

A、模具及塑机方面在此不做讲述

B、原料方面:

原料吸水性大,加热后易分解脆化,造成破裂

原料中加入再生料较多

20

/10

两种不能相熔的组分混合在一起、ABSPC、材料本身韧度太低,或刚性太强和有内应力,如PBT、PBT+GF、。

PMMA型操作方面成C、注射压力过大,使得残余应力增大保压时间过长PMMA料特别突出内应力未消除,如PC和十二、糊斑(烧焦)====在塑件的表面或内部出现许多暗黑色的条纹或黑点,称为糊斑或烧焦1、问题描述解决方法====模具及塑机方面在此不讲述2、产生的原因/原料方面:

原材料中水分和易挥发物含量过高A、原料熔融指数太大,使用润滑剂过多B、

PPS等、原料需高温才能塑化的,如PBT、C成型操作

注射速度过大,熔体的温度高,注射压力大

十三、尺寸不符===注塑件在成型过程中,不能保持原来预定的尺寸精度称为尺寸不符1、问题描述=====模具及塑机方面在此不讲述产生的原因/解决方法2、原料方面:

3、PP/ABS/PPS/PS不同塑料的收缩率不同,造成尺寸不稳定,所以模具设计分A、

料模;口料添加量及定型剂的添加量B、水成型操作方面:

4、

注射压力过小或注射速度过慢A、

模时间和保压时间短、充B模温过低、C十四、气泡及暗泡注塑件内部有孔隙,气泡是制品成型后内部形成体积较小或成串孔=====、问题描述1隙的缺陷,暗泡是塑胶内部产生的真空孔洞===

解决方法产生原因/2、

模具及塑机方面在此不讲述原料方面原料水分含量过多、烘烤时间短及烘料温度低、APA66原料收缩率过大,如B、

再生料太多C、

成型操作方面

注射速度过快,时间短,气体来不及排出A、

压时间不足保B、冷却不均匀或冷却时间不够C、

D、熔体温度与模具温度过高,引起挥发分释出形成气泡

十五、表面混蚀

1、问题描述===注塑件表面呈现无光,泛白、浊雾状外观称为混蚀

2、产生原因/解决方法===大体与光泽不良相类似在此不讲述

20

/11

十六、凹陷(缩水)==注塑件表面不平整、不光滑、向内产生浅坑或陷窝1、问题描述====

/解决方法2、产生的原因模具和塑机方面不讲述原料方面:

熔体(树脂)收缩率太大,没加定型剂A、

动性差,润滑剂太少B、流充剂少C、填成型操作方面注射压力过低,速度太慢A、

射时间和保压时间太短B、注C、熔体温度和模具温度太高D、制件胶位较厚,特别是丝筒针位十七、冷料(冷胶)注塑件表面由冷胶形成的色泽、性能与本体均不同的塑料1、问题描述========

解决方法、产生的原因/2模具和注塑机方面不讲述原料方面:

韧性大的材料易造成冷胶,由于产品脱模时,水口胶丝易拉长且断后粘附于模具上,造成第二个产品有冷胶成型操作方面:

A、熔体温度太低,塑化不良、模具温度过低和熔体的流动性太差B、冷胶与混色往往会同时出现C顶高十八、顶白/注塑件表面有明显发白或高出原平面问题描述===1、===

产生原因/解决方法2、

模具与塑机方面在此不作讲述料不易顶白,易顶高;ABS易顶白,易顶高原料方面:

主要与原材料有关,如PP成型操作方面:

注射压力太大A、熔体温度过高,模具温度太低,两者温差大B、

冷却时间短C、

保压压力过高,保压时间太长D、

解决方法:

3、

模具顶针需磨短少许,但不可过多,否则造成制品表面缩水,一般比原件短A、1-2MM为佳降低注射压力B、减小熔体与模具间的温差C、

延长冷却时间与降低保压压力及缩短保压时间、D

分钟后才显现,此时可用30、顶白产品在刚出模时很难发现,一般在产品放冷E风枪吹泛白位,即可解决十九、白点====注塑件内有白色的粒点,粒点又叫“鱼眼”,多反映在透明制品上、1问题描述解决方法/2、产生的原因20

/12

模具方面和塑机方面一般没影响原材料方面:

原料颗粒大小相差较大,造成难塑化或塑化不均匀A、

料中混有异料或不相熔的原料、原B料本身特性造成,如,透明料较多、原C成型操作方面:

料筒温度低:

螺杆的转速太快,周期短,背压太低

二十、强度不够(脆裂)

1、问题描述===注塑件的强度比预期强度低,使塑件不能承受预定的负载

2、产生的原因/解决方法===

模具与塑机方面一般不影响

原材料方面:

A、原材料本身脆是最主要原因(即材料强度低)

B、再生料过多

C、不同型号材料相混合

D、填充剂太多

E、加玻纤材料比例大

成型操作方面:

A、料筒温度过高,熔体降解或分解

B、模具温度太低,塑件成型性能受损,强度下降

C、注射压力太低和熔体的流动性太差

D、制件壁薄,受力不均匀

3、解决方法

A、材料方面选用好的材料,及分选杂质,材料预干燥处理

B、避免多种牌号的塑料相混合,增加润滑剂用量

C、避免玻纤添加过多

D、降低料筒温度,提高模具温度和注射压力

E、产品一经发现脆裂颗通过加热装配(PBT/ABS料产品)或煲水处理(PA+30%GF产品)

D、检验:

一、正确处理好质量检验中的几种关系:

为了更好地开展和加强质量检验工作,应注意处理以下几种关系:

(1)、把关与预防的关系

过程中的检验,不能只做为一项单纯的事后把关,只立足于发现和剔除不合格品。

而应以预防为主,把不合格品消灭在发生之前。

把关与预防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对正在生产中的应以预防为主,生产出产品应严格把关。

20

/13

(2)专检与自检的关系

自检体现了生产员工对产品质量和产量的要求,员工自检有利于发现加工存在的问题,以便设法改善操作,更好地保证质量。

两者应结合,在关键工序应以专检为主。

专检人员对产品性能和工艺要求理解的要全面深刻,在检验方法和测量技术上比员工熟练正确,在检验要求上更严格。

(工作方法更得体)

(3)设计、制造与检验的关系

“产品质量是设计、制造出来的”观点。

强调设计、制造提高质量,解决质量问题的观点是正确的,但不是决对的,产品质量是企业工程质量和各项工作质量综合作用的结果。

没有检验,质量的好坏就无从评价,所以不能片面地强调设计、制造就可以放松质量检验工作,应很好地结合起来。

从实质上看:

检验本来就是制造过程中的一部分,把它们分裂、对立是错误的。

二、为了加强检验工作,必须明确检验的职能:

把关是质量检验中最基本的职能。

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质量保证,所以也称为质量保证的

职能。

把关就是要通过检验对象区分为合格品与不合格品,以便做到:

a、不合格原材料不投产;

b、不合格半成品不转序;

c、不合格零部件不组装;

d、不合格的成品不冒充成品出厂。

三、报告的职能:

为了使企业领导和各相关部门及时了解产品质量情况及变化趋势,正确评价质量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高低,必须通过检验的结果和数据,计算分析各项有关指示,用报告形式呈报上级领导和反馈到有关部门,以便各部门采取措施,作出改善决策。

3)、报告的主要内容:

a、原材料、外购件等入厂检验情况报告;

b、各个车间或生产环节、关健零部件、重点工序的各项合格率及质量问题;

c、成品出厂检验的合格率、报废率、返修率、降等率及相应的损失情况;

d、不合格品的处理及纠正措施报告;

e、质量跟踪情况、用户维修、索赔、抗议和意见反馈的报告;

20

/14

四、检验项目:

(1)有关检验程序方面的内容。

其中包括:

a、进货

b、工序

c、成品

d、计量控制

e、产品的审核及鉴定

f、质量标志的发行和控制

g、质量信息的反馈和纠正措施

h、处理不合格品材料及不合格品的程序

i、有关检验活动的程序(其它)。

五、检验人员的配置及培训:

1、基本素质要求:

a、对检验人员思想素质要求如下:

(1)原则性;

(2)公证性;

(3)廉洁性;(4)责任感;

2、对检验人员的考核

检验人员可能发生的误差类别如下:

a、技术性误差:

检验人员未经全面良好的培训、缺乏好的检验技能所造成的误差。

b、程序性误差:

由于生产不均衡、加班突击、管理混乱所造成的误差。

c、粗心大意误差:

由于工作不负责任、思想不集中、情绪不正常所造成的误差。

d、明知故范误差:

为了多拿奖金,有意报复等原因所造成的误差。

3、两种误检及考核方法

两种误检:

a、错检:

把合格品错判为不合格品。

b、漏检:

把不合格品错判为合格品。

考核检验方法:

a、重复检验:

从检验人员已检过的一批产品中,对其不合格与合格分别检验的人员自己进行重复检验,以发现合格品中的不合格品数(漏检)及不合格品中的合格品数(错检)。

b、复核检验:

由技术水平较高的检验工人或技术人员复核由检验人员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