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试题沈阳.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397924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74.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试题沈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毕业试题沈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毕业试题沈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毕业试题沈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毕业试题沈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毕业试题沈阳.docx

《毕业试题沈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试题沈阳.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毕业试题沈阳.docx

毕业试题沈阳

毕业试题沈阳

 

 

————————————————————————————————作者:

————————————————————————————————日期:

 

2006沈阳市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

历史与社会试卷

题号

总分

得分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慧眼识真(本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前面的字母符号填在题后括号内。

1.宋代史书记载: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对此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宋代的航海完全依靠指南针来辨别方向

B.我国劳动人民最早知道了磁针指南的作用

C.指南针在宋代用于航海事业,但只是辅助作用

D.指南针是我国古代水手最早发明的

2.古埃及称最高统治者为()

A.天子B.皇帝C.国王D.法老

3.堪称“世界政治史上的创举”的是罗马人()

A.设立两名权利相等的执政官B.规定平民有权参加公民大会

C.设立保民官维护平民利益D.元老院与公民大会为国家决策机构

4.看图,从图中人物装束和礼仪上看,

他信仰的宗教是()

A.佛教B.道教C.伊斯兰教D.基督教

5.15至16世纪,勇敢的航海家们通过开辟新航路的实地考查证明了()

A.“地球中心说”的正确B.地球上海洋不能相通

C.地球是圆形的,海洋是相通的D.各大陆之间是连在一起的

6.下列文献的主题与法国启蒙思想观点基本一致的是()

A.《独立宣言》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权利法案》D.《独立共产党宣言》

7.下列用于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水力—电力—蒸汽B.水力——蒸汽——电力

C.蒸汽——水力——电力D.电力——水力——蒸汽

8.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资本主义开始成为一个世界体系,一些欧美国家殊途同归,都发展了资本主义。

下列国家中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是()

A.俄国B.英国C.德国D.法国

9.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经济都遭受到极大的破坏,政治也动荡不安,引发了社会革命。

其中建立起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人阶级当家做主政权的事件是()

A.巴黎公社B.十月革命C.法国大革命D.美国独立战争

10.当汽车已成为当今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时,当越来越多的人享受着轮子上行走如风的快乐时,我们不应忘记的汽车发明者是()

A.哥白尼B.富尔敦C.本茨D.史蒂芬孙

11.Thenextworldwarwillbefoughtwithstones。

——Einstein(爱因斯坦)

这种忧虑是源于科学家对某一次战争的反思。

这次战争是指()

A.第一次世界大战B.第二次世界大战

C.海湾战争D.越南战争

12.某顾客从商场购买了一台电视机,使用时间不长发生爆炸,经有关专家现场鉴定,是电视机自身质量问题引起的。

此时,这位顾客所采取的正确做法应是()

①自认倒霉②与商家协商解决③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④强行到商场搬走一台价格相同的电视机⑤向消费者协会反映情况

A.②④⑤B.②③⑤C.①③④D.①③⑤

13.下图是1979——1998年沈阳市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变化图,图中数据的变化说明了()

A.沈阳人的收入下降了B.沈阳的生活质量提高了

C.沈阳人的食品消费逐渐下降D.沈阳人的生活越来越节俭了

14.王新的爸爸是一位下岗工人,在多次再就业碰壁的情况下,他发现人们购买海鲜讲究“鲜活”二字。

于是他就卖起了海鲜,结果生意红火,成为市场经济中一道亮丽的的风景线。

这件事告诉我们()

A.再就业要更新观念B.再就业要不怕苦不怕累

C.再就业要靠科学文化知识D.再就业要以市场为导向

15.2003年9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指出,要建立和健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就学制度,保障农村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从材料中看出()

A.受教育是适龄儿童的权利和义务B.国家依法保护公民受教育的权利

C.农村教育工作发展缓慢D.接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权利

二、对号入座(本题3小题,第16小题3分,第17小题4分,第18小题5分,共12分)

16.国庆节是世界上每个国家都值得庆祝的节日。

请将下列国家与国庆日连接。

A.中国①7月14日

B.美国②10月1日

C.法国③7月4日

连接结果:

17.岁月流逝,文物为我们留下了历史的足迹。

请将下列文物按时间先后排序。

尊A铜马车B

(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

人面鱼纹彩陶盆C双镰铁范D

(半坡遗址出土)(河北兴隆燕国官营冶铁遗址出土)

排序结果为:

__________

18.图示显示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几次外国侵华战争的概况,请你将下面给出的历史事件前的字母符号,填到相应的空格处。

A.《南京条约》B.《辛丑条约》C.鸦片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E.甲午中日战争

1840年,英国发动__________,

迫使清政府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1856年,英、法两国为进一

条约_______________。

步扩大其侵略权益,又发动

①____________,火烧圆明园,清政府不得不同他们签订《北京条约》

 

1894年,_______________爆发,中国战败,被迫与日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本签订《马关条约》,战后,清政府被迫签订_______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_____,这是鸦片战争以潮.

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三、归纳整理(本题2小题,第19小题7分,第20小题6分,共13分)

19.小明对中国古代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以“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为题对所学的历史知识做了初步的整理。

以下是他整理的部分内容,有一些地方遗漏了,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传说中的炎帝和____①_____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大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____②____朝。

秦王____③____开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帝国时代.两汉统治结束以后,中国历史进入了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割据时期,直到6世纪末,隋朝实现了大一统。

唐朝是中国古代社会最繁荣的时期之一.出现了_④____、开元盛世的局面。

两宋时期经济持续发展。

元朝由___⑤____族建立了统一政权。

明朝前期,___⑥____七次下西洋,完成了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清朝前期,统治者实行___⑦_____政策,中国在不知不觉中远远落后于世界了。

请将填充结果写在此处:

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④_______ ⑤_______ ⑥_______ ⑦_______

20.小红在整理“冷战”的读书笔记时,设计了下表,请填写相关内容:

美苏两大阵营对抗格局概况

美国苏联

1947年

冷战提出____①___

正式开始

经济措施拉拢西欧,实行联合东欧,成立经济

(竞争)___②___援助。

互助委员会

军事组织成立___③____修建成立___④____

(对峙)柏林墙

20世纪90___⑤___剧变

年代初冷战

宣告终结___⑥____解体

请将填充结果写在此处:

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④_______ ⑤_______ ⑥_______ 

四、学以致用(本题2小题,第21小题12分,第22小题6分,共18分)

21.右图是辛迪在市场上购买的一幅画。

下面是辛迪和麦克的对话。

辛迪:

昨天我买到一幅画,它画于1850年。

麦克:

你恐怕上当了。

请你仔细观看右图,帮助麦克找出这幅画存在的问题,告诉辛迪。

注:

至少找出4处。

①_路灯_____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

22.鸦片战争前后,民间和公文中经常鄙称西方人为“夷人”,西方人对此表示强烈不满。

到1858年,《天津条约》明确规定,各种公文,不得称西方人为“夷”。

从此,“洋”替代了“夷”。

根据材料判断以下叙述是否符合史实(符合的用“√”表示,不符合的用“╳”表示,填在题后括号内)

(1)鸦片战争结束一年后,有一个大臣在给道光帝的奏折中,将英国人称为“英夷”。

()

(2)1870年,某官员在公文中使用“夷人”字样,遭申斥,改书“洋人”()

(3)中国近代史上有一批主张采用西方技术,举办近代工业的大臣,被称为“夷务派”。

()

五、解析材料(本题3小题,第23小题8分,第22小题6分,第23小题13分,共27分)

23.阅读材料:

以下是《人权宣言》的部分条文:

请你运用上述材料,指出以下言论违背了《人权宣言》的哪些条款?

(1)国家主权属于国王。

违背了第_________条

(2)国王的意志即法律。

违背了第_________条

(3)全国居民应分为若干等级,各自享受应有的权利。

违背了第_________条

(4)国王有权任意侵占臣民的财产。

违背了第_________条

24.从中国历史发展来看,中华民族是各民族在漫长的生产生活中交流学习而形成的。

民族交流的形式丰富多样。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宋在镇州、易州、沧州、霸州、雄州等地设榷场(贸易市场)同辽进行贸易。

宋人以茶、盐、布、药材、粮食、丝麻纺织品、漆器、硫磺、铜钱等,交换辽人的马、羊等畜牧产品以及马具、刀剑等物品。

宋与西夏也曾在保安军等地设榷场贸易。

南宋与金在接壤地带开设榷场。

材料二:

从东汉后期开始,北方、西北方大批少数民族内迁到中原与汉族杂居,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

西晋时人数达几十万,出现了“关中之人,戎狄居半”的局面。

请回答:

(1)两则材料分别表现了哪两种民族交流方式?

(4分)

 

(2)通过多种形式的民族交流,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什么?

(2分)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煤钢增长情况简表

时间

产量

国别

1870年

1913年

英国

11220万吨

62万吨

14980万吨

1501万吨

法国

1290万吨

8万吨

4080万吨

510万吨

德国

2390万吨

14万吨

19110万吨

2050万吨

美国

4250万吨

4万吨

57110万吨

3440万吨

材料二:

以下材料引自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括号里的数字为其所包括的殖民地统计数字

主要经济

区域

面积(百万平方公里)

人口(百万人)

铁路(千公里)

生铁(百万吨)

纱锭(百万锭)

商船(百万吨)

中欧

27.6(23.6)

388(146.6)

204

15

26

8

不列颠

28.9(28.6)

389(355)

140

9

51

11

俄国

22

131

63

3

7

1

东亚

12

389

8

0.02

2

2

美洲

30

148

379

14

19

6

材料三:

下列为某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状况简表

状况

国别

工业生产下降

对外贸易缩减

失业人数

美国

50%

75.5%

约170万

德国

40.2%

70%

600余万

日本

32.5%

50%

约300万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两方面的历史现象?

并分别分析其原因?

(4分)

 

(2)材料一反映了哪些方面的历史现象?

并分别分析其原因?

(4分)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状况?

(2分)

 

(4)结合历史总结以上三则材料的内在联系及规律?

(3分)

 

2006沈阳市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历史与社会试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慧眼识真(本题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1.C2.D3.C4.C5.C6.A7.B8.A9.B10.C11.B12.B13.B

14.D15.B

二、对号入座(本题3小题,第16小题3分,第17小题4分,第18小题5分,共12分)

 16.A——②B——③C——①17.CADB(以前面排的顺序为准,排对一个给1分)

18.①CA②D③E④B

三、归纳整理(本题2小题,第19小题7分,第20小题6分,共13分)

19.①黄帝②夏③嬴政④贞观之治⑤蒙古⑥郑和⑦闭关锁国(每个1分)

20.①杜鲁门主义②经济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④华沙条约组织(华约)⑤东欧⑥苏联(每个1分)

注:

错字扣分;答案应按要求答在指定位置上,不符合要求者酌情扣分。

四、学以致用(本题2小题,第21小题12分,第22小题6分,共18分)

21.①路灯②飞机③汽车④手机(大哥大)⑤随身听(MP3)⑥地铁标记⑦天线⑧汽艇等

注:

任意答出五个给10分,(含给出的路灯)答出五个以上给满分。

除标准答案外,学生回答的内容合理教师可给分。

22.

(1)√

(2)√(3)╳

五、解析材料(本题3小题,第23小题8分,第24小题6分,第25小题13分,共27分)

23.

(1)三

(2)七(3)一(4)十七(每个2分)

24.

(1)边境贸易、迁徙杂居(每点各2分)

(2)民族融合(2分)意思相近即可给分

25.

(1)现象1:

1870年英国的煤钢总产量是其它几国的总和。

原因是:

英国最早进行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现象2:

1913年四国煤钢产量大幅度增长,美德工业发展迅速,赶上并超过英法。

原因: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促进。

(每点1分)

(2)现象1:

中欧、大不列颠、美洲经济发展迅速。

原因: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现象2:

不列颠重工业不发达,纺织、航运发达。

原因:

有利的地理环境和国内资源的制约。

现象3:

俄国是几个资本主义国家中发展较缓慢的一个。

原因: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改革不彻底。

现象4:

宗主国控制较大殖民地。

原因:

资本主义制度下殖民主义猖獗。

现象5:

东亚地区经济最不发达。

原因:

国内封建专制统治和资本主义殖民掠夺。

(回答出任意一点给1分,答出四点即可给满分)(3)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2分)(4)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规律之一。

这个规律是引发各国矛盾激化和帝国主义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3分)意思相近即可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