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招生政策重大调整.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395772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33.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招生政策重大调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招生政策重大调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招生政策重大调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招生政策重大调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招生政策重大调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招生政策重大调整.docx

《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招生政策重大调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招生政策重大调整.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招生政策重大调整.docx

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招生政策重大调整

TopofForm

西工大召开深化学校综合改革研讨会

作者:

-  来源:

宣传部  发布时间:

2015年01月15日14:

56

深化学校综合改革势在必行——西工大召开深化学校综合改革研讨会 

西工大新闻网1月15日电改革是支持学校发展的最大动力,深化学校综合改革势在必行。

1月7日,西北工业大学在长安校区召开深化学校综合改革研讨会,全体校领导就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合作与交流、文化建设、信息化建设、资源配置与资源管理、干部人事制度、后勤保障等方面的深化改革的思路与举措进行了热烈的研讨与交流,经历了又一次的“头脑风暴”并达成共识。

全体校领导、党委委员、校长助理,各学院院长(书记)及部分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了研讨会。

校党委书记陈小筑主持会议。

汪劲松:

深化学校综合改革要解决四大主要矛盾

研讨会上,校长汪劲松首先做主旨发言。

在对中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背景,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综合改革方案主要内容进行介绍后,汪劲松结合学校发展实际提出,按照现代大学制度全面深化高校综合改革,既是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要求。

西工大作为行业特色鲜明的大学,成绩只能说明过去,不能仅靠继承历史来取得未来的成功。

随着国防军工行业管理模式的变化,在行业保护和壁垒被打开之后,学校发展面临严峻问题,这些变化也迫使我们必须综合改革。

“不是我们愿不愿意转型、愿不愿意改革的问题,而是这种变化迫使我们必须改革”,“唯有改革”,才能创造未来的“西工大现象”。

汪劲松以学校目前发展中的问题为切入点,提出综合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他认为,我们面临的现实危机和压力归根结底源于两大问题,一是大学治理理念和治理体系的落后,二是追求学术、追求卓越精神的缺失。

在改革主旋律之下,学校综合改革的目标是:

促进大学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激发办学活力,提高教育质量。

要通过不断改革,形成适合学校发展的治理结构和体系,健全自我约束、监督、激励的机制,在原有基础上实现螺旋式上升。

同时,改革要形成对实现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所确定的目标具有保障性和推动作用的体制机制。

他指出,西工大的综合改革应主要聚焦大学内部管理,按照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所确定的四个突破口,改革现行的一切不适应的治理构架和规章制度、资源配置方式,通过顶层设计和积极探索,解决关键瓶颈问题,形成符合西工大特点的治理体系。

“2014年,我们在各方面已经开展了一系列改革工作。

”汪劲松表示,这说明西工大不是刚开始考虑综合改革的问题,而是一直在探索和实践综合改革,并且改革的内容和方向均符合国家要求和西工大实际。

他指出,本轮改革重点强调“全面”和“深化”。

“全面”是指改革内容及措施配套的系统化和整体化,不是单一方面或某个部门的改革;“深化”则要破除禁锢发展的深层次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问题,在建设现代大学治理结构和体系上进行探索实践。

汪劲松指出,学校管理和运行构架、人事制度和人才工作、教育教学工作、资源配置模式四个方面,是西工大综合改革的主要矛盾所在。

——在学校管理和运行构架方面,他毫不讳言地指出,西工大存在“校级职能部门太强势,职能部门和学院在管理权限上失衡”,“行政太强势,行政和学术的关系失衡”,“学院行政管理弱化”,“行政设置和学科布局失衡”等四大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汪劲松提出五条思路。

一是在《西北工业大学章程》公布实施后,随着学术委员会等学术组织的地位和作用的加强,探索学术组织在学校学术事务中咨询与审议、审定与决策的作用机制;二是加强学院行政职能建设,突出学院实体地位;三是要进一步健全机构,通过适当增加事业编制、聘用大量合同制人员,以及明确教师职责中所包括的社会公益职责来解决;四是要探索实行学部制,对相近学科进行统一学科建设和规划,对本科教育的管理权限要上移和规范化,行政管理权限要下移,党政职能部门集中进行共性研究和对个性的支持;五是要探索新型学生管理模式,鼓励学生自我管理,尝试从单纯的纵向管理向纵横结合的矩阵式管理模式改革。

——在人事制度和人才工作方面,汪劲松坦诚表示,我们的现行制度缺乏竞争,缺乏活力。

改革的重点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要改变“大锅饭”,即改变“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现状;二要改变“铁饭碗”,即得到西工大的永久教职并非易事;三要明确大学教师的职责定位,引导教职员工的价值取向。

他认为,在整体人事制度改革上,要努力实现“分系列、准长聘、责权利、AB轨”。

分系列,即国内大学一般将人事系列分为教学科研型、教学型、科研型,同时以教学科研型为主,我们要深入研究这种划分是否符合西工大特点;准长聘,即新入职教师必须经历两到三个准聘期后才可确定能否长聘,改变以往博士留校就长聘的做法,增强教师的危机感;责权利,即根据每个教师的具体系列和聘期不同,明确区分其宏观、微观职责,并在入职时加以明确,做到“依法治校”;AB轨,即施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根据系列和聘期的不同,薪酬待遇逐渐有所区分。

汪劲松指出,对整体人事制度进行改革,要具体做到:

努力改变学缘结构,逐步限制本校毕业生直接留校从事教学科研;建设专职科研队伍,并将之纳入整体人事制度体系;改变收入中的固定和浮动比例,加大绩效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例;建立灵活多样的用人机制;建立一支海外特别研究员队伍,促进青年教师和博士生的成长。

“人才引进”和“自主培养”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路径。

汪劲松认为,西工大的人才引进工作,最重要的是学院的主动性和学校的人才引进政策。

学院的院长书记要把队伍建设当作第一要务来抓。

传统优势特色学科群,要着重引进有影响、有位势、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企业界人士;其他学科要关注拔尖人才,特别是青年千人、优青等,同时还要吸引大量外籍学者。

关于青年教师的培养,汪劲松表示,学校要对实行的支撑计划进行周期性的效果评估,并进一步修改完善支撑方向和内容。

就青年教师成长的支撑体系来讲,学校要有计划、成规模、有组织的选择35岁以下优秀青年教师进行海外学习深造,学校要负责联系和选择海外名校、大师和活跃领域,负责在校内选拔35岁以下的优秀青年教师,同时要调整青年教师的岗位职责要求,使他们在留校初期潜心学问、潜心研究,承担少量教学工作任务;副教授以上的教师,则必须承担大量教学工作。

——在教育教学工作方面,汪劲松分析形势、厘清困局,指出问题关键,支招改革切入点

一是随着明年本科高考招生方式和自主招生规则的变化,以及研究生招生政策的变化,如何调整招生模式以保证招生质量,是我们必须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二是以已经开展的本科生培养方案的重构为抓手,改变过去本科专业教育的培养定位,以学生的人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获取为目标,来改革我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学分制为抓手,建立通识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培养的教学自主保障体系;以拓展教育资源为抓手,扩大学生的选择空间;以核心课程为抓手,大力推动研究型培养方式的改革,来提升教育质量;以大类培养为抓手,逐步过渡到大类招生,拓展新兴交叉学科培养领域,进一步强化国防专业特色和特色专业培养;以信息化为抓手,不断推进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和人才培养管理过程的信息化。

三是研究生培养方面,要优化配置招生资源,让优秀的学生师从有学术水平、有价值追求的导师;要强化导师培养的主体责任,在研究生培养中也要强调立德树人;要建立并不断完善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质量保障体系,强化关键质量点的监控措施,并适时建立学位授予点周期性评估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研讨会上,汪劲松特别强调了资源配置体系和配置机制的改革在综合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资源包括资金、人力、空间等,这也是学校逐步推进各项事业改革中首次涉及资源配置问题。

“我们过去基本是凭着思维惯性在进行资源配置,对资源消耗多少不知道,资源利用率也不高,没有科学的资源配置体制和激励奖惩机制。

”汪劲松一针见血,指出问题所在。

他强调,科学的配置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是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关键因素。

汪劲松指出,我们要在以政府投入为主渠道的基础上,首先要制定政策,动员多方力量,拓展办学资源渠道。

同时,通过资源管理的机制改革强化内控体系的建设,实现“理清家底、严格评估、重心下移”。

“理清家底”即对学校的各种各类办学资源心中有数,根据业务领域和办学实体的业务发展规划,从学校层面统一调配,建立科学的资源调配机制;“严格评估”,指对资源的投入和产出进行周期性评估,并以此作为下一个周期资源配置调节的依据;“重心下移”指在全面进行资源综合配置的基础上,将资源的综合使用权限划给各基层单位,由基层单位根据办学实际和发展规划,具体制定资源使用方案和决策程序,形成自我调节机制。

汪劲松最后指出,西工大的综合改革必须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以制约学校发展的关键、核心问题为导向,抓住重点,综合多方力量,全校协同,共同推进。

分管校领导:

不同视角阐述深化综合改革思路

研讨会上,校领导就各自分管的业务领域,畅谈改革思路与办法。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润孝主要就人事制度改革谈了自己的想法。

针对我校当前人事管理中存在的人员的精细化分类管理不够、绩效考核不到位、学院的办学主体地位不足、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不高等问题,提出了人事制度改革中要着力建设师资队伍的三项制度,即教师精细化分类管理制度,教师准入与退出制度,岗位设置评聘与薪酬激励制度。

他进一步提出了改革坚持的四项原则,一要服务于学校事业发展;二要循序渐进,不搞一刀切;三要落实学院的办学主体地位;四要坚持公开公正。

副校长万小朋首先介绍了2014年本科招生及专业设置情况,以及2014年本科培养方案重构工作进展。

重点谈了本科培养体系改革的思路与办法。

以学生为根,重构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以育人为本,建立教学至上的人才培养机制;以责任为重,保障精英人才培养目标。

“从怎么培养人到如何保障人的培养,其间的深层次问题亟待改革来解决。

副校长魏炳波谈了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想法,重点就招生录取方式、培养过程、质量标准体系、评价体系及学科建设方式和学科建设规划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

魏炳波提出,在招生录取上重点解决优秀生源问题,在培养过程上重点解决导师队伍质量、资助体系和本研一体化培养问题,在培养质量与标准上重点解决分类评价与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问题,在学科评价上逐步建立分类评价和社会化评价制度,学科建设则按照2017年和2020年两个阶段制定工作目标。

副校长张骏从学生工作和学校发展规划两个方面提出改革设想。

学生工作方面简要阐述了“第二课堂如何适应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改革思路、重点工作及重要抓手,学校发展规划方面提出“审时度势、科学定位、改革创新、弘扬特色,着力构建世界一流、中国特色、工大风格的发展新格局”的思路。

副校长翁志黔谈了“关于我校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若干思考”,阐述了我校科技体制机制“为什么要改”、“改什么”和“怎么改”,剖析了学校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科研组织模式、优化科研布局、科研队伍结构调整改革、强化协同创新、建立成果转化体系和科研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6个方面的改革思路,并提出配套的16项措施,以期实现“三个转变”,促使科技工作引领学校跨越式发展。

副校长袁建平以学校国际化存在的问题为导向,提出全面深化国际化工作的思路。

针对目前教师国际化意识不足、学校国际化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国家对学生公派留学的制度变化、学校国际化管理的系统性不足等问题,按照2014寒假干部学习研讨会及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的精神,制定了“西工大国际化的行动计划”。

他表示下一步需要解决深层次的问题,从“制度要求和机制要求”两方面保障行动计划的落实,加速学校国际化建设。

副校长王伟就“如何优化资源配置”从四个方面提出改革设想。

通过推进学校财务管理的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公用房管理模式改革、推进经营性资产管理改革及创新校友会基金会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拓宽和完善多元化的筹资渠道,保障资金资源合理利用,确保学校资产保值增值,为学校建设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纪委书记刘丽华从文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两个方面谈了自己的改革设想。

文化建设是深化学校综合改革的支撑和保证,是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要强化核心价值观和学校校训校风等精神文化的建设,今后要把以校训校风为核心的精神文化建设作为一个工程来抓;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衡量一所学校是否有前瞻性、是否有持续发展后劲的重要标志,学校信息化建设则要在“可实施可落地”上狠下功夫。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郑永安汇报了关于干部的选拔、使用、培养方面如何进行深化改革的一些新想法。

学校即将出台“干部任期制”和“职员制”两个文件,出台处级干部绩效考核制度,解决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这个问题,使所有的干部对学校的事业有信心、工作有激情,愿意投入,愿意为西工大的发展作出贡献。

校长助理陈建有介绍了学校后勤工作的运行情况,提出了“瞄准一个目标、把握两个规律、坚持三项原则、完成四项任务”的后勤改革思路,要在理顺职能、加强监管、激发后勤集团活力、节能管理、完善维修服务体系、后勤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

按照“以人为本、保障为先、真情服务、追求一流”的理念,全面推进实施后勤各项工作,建立适应学校发展的新型后勤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为师生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陈小筑:

深化学校综合改革势在必行

“今天以深化学校综合改革为主题的研讨会开得非常好!

”陈小筑书记总结说,在最近召开的党建会上,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要求各个高校把深化学校综合改革作为学校党委的首要政治任务,要抓好协调、抓好组织,要为学校的深化综合改革提供政治保证、组织保证和管理保证。

深化学校综合改革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深化综合改革是需求驱动,是“我要改”,是未来一段时期高校工作的主旋律。

陈小筑指出,今天校长的主旨发言全面而深刻,对下一步学校综合改革提出了顶层设计,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各位校领导的发言思路清晰,会前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会同自己分管的部门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对于下一步推进学校综合改革方案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作用。

陈小筑强调,我们必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来思考下一步深化学校综合改革。

陈小筑解读说,“深化”和“综合”是改革的两个关键词。

所谓“深化”,就是要体现目标牵引、问题导向,就是要抓住影响学校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的关键问题、重要问题和核心问题;所谓“综合”,应该体现改革的全局性、系统性、协调性和前瞻性。

陈小筑指出改革是当前学校的首要任务,希望大家认清大势、统一思想,在改革面前不能有半点含糊和犹豫。

“改革是机遇,早改早受益。

”陈小筑希望通过这次改革,使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有一个大的提升,特别是要打破传统思维,要打破老一套的办学模式,真正按照现代大学制度来建设我们的内部治理结构,把我们的体制机制设计好。

围绕下一阶段“深化学校综合改革方案”的形成,陈小筑提出“五点要求”:

——各个学院都要行动起来。

陈小筑说,今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是制定“十三五”规划关键的一年,希望各个学院结合“十三五”规划的研究和制定,结合校长的主旨发言和各位校领导的发言,从学院的角度出发,思考和制定学院的综合改革方案。

——职能部门要站得更高,认清国内外的发展形势,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找准制约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加强对重大问题的思考和研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改革方案,职能部门“既要有全局性的改革方案,又要有具体的行动计划和时间节点”。

——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校级领导班子的全体成员,要勇于站在改革的前沿,要围绕学校的综合改革来思考问题、谋划措施、协调关系、破解难题。

希望各位校领导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对职能部门、对联系学院制定改革方案的领导和指导,确保学校的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有序地推进。

——建立健全改革的责任制,要集中全校师生的智慧形成学校的“综合改革方案”。

首先做好顶层设计,学校深化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实行书记校长双组长制,全体校领导是深化综合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学校综合改革方案的制定,由发展规划处牵头,并与学校“十三五”规划一体化考虑;各学院院长书记是学院深化综合改革的责任人,学院的综合改革要与学院“十三五”规划结合起来;职能部门的一把手是部门所管业务综合改革的负责人,要形成改革方案、行动计划并提出改革的时间节点。

——在下学期放假前,学院和职能部门都要拿出经过深入研讨论证的“综合改革方案”草案,发展规划处形成学校“综合改革方案”草案。

2015年暑期干部会研讨的主要内容就是进一步研究《西北工业大学深化综合改革方案》。

陈小筑代表学校党委,要求大家按照今天的会议精神,全力以赴开展“深化学校综合改革”工作,“不光是校长蛮拼的,大家都得蛮拼的才行”;通过深化学校综合改革实现西工大人的梦想,创造西工大更加美好的明天!

(责任编辑:

陈仲昌)

 

2014黑龙江省大学学科专业排行哈工大高居第一

2014年5月27日,中国校友会网最新编制完成《2014中国大学学科专业评价报告》,公布最新2014中国两岸四地大学学科专业排行榜和2014中国大学各学科门类排行榜。

报告显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微博)和中国人民大学问鼎2014中国大学学科专业排行榜前三甲,香港大学、台湾大学和台湾交通大学雄居2014中国港澳台大学学科专业排行榜前三强。

报告最新发布2014中国最盛产亿万富豪大学专业排行榜,旨在为立志创业的高考(微博)学子填报志愿提供参考;在1999-2013年胡润、福布斯、南方周末和新财富等中国富豪榜上榜亿万富豪企业家中,清华大学工商管理专业造就的亿万富豪人数最多,有63人,问鼎2014中国最盛产亿万富豪大学专业排行榜冠军,成中国大学“造富摇篮”;北京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有53人,屈居第二,复旦大学工商管理列第三。

2014年全国高考志愿填报工作已经展开,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咨询专家、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专家、厦门大学博士冯用军副教授指出,为了满足全国高考考生及家长了解中国两岸四地各省市区高校综合办学实力和学科专业建设水平的需求,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最新发布首份2014中国各地区大学学科专业排行榜,旨在为2014年我国两岸四地高考考生选择报考高校、挑选学科专业提供参考依据。

黑龙江省高校3个学科入选2014中国六星级学科专业,9个学科入选中国五星级学科专业

报告显示,在中国校友会网最新公布的2014中国两岸四地大学学科专业排行榜中,黑龙江省高校共有哈尔滨工业大学(招生办)、东北林业大学(招生办)、哈尔滨工程大学(微博)、东北农业大学和哈尔滨医科大学等高校的100个学科专业入围2014中国三星级以上学科专业名单,位居中国校友会网2014中国各地区大学学科专业排行榜第7名。

其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力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东北林业大学林业工程等3学科专业入选2014中国六星级学科专业(★★★★★★),跻身2014中国顶尖学科专业;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东北林业大学生态学等9个学科专业入选2014中国五星级学科专业(★★★★★),跻身2014中国一流学科专业名单;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商管理、哈尔滨工程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东北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黑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学、东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东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等40个学科专业入选2014中国四星级学科专业(★★★★),跻身2014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名单;哈尔滨工业大学社会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东北林业大学城乡规划学、哈尔滨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黑龙江大学法学、东北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学、哈尔滨商业大学应用经济学、哈尔滨体育学院体育学等48个学科专业入选2014中国三星级学科专业(★★★),跻身2014中国知名学科专业名单。

在中国校友会网最新2014中国民办大学特色星级专业排行榜中,黑龙江东方学院环境工程等专业入选2014中国四星级特色专业,跻身2014中国高水平特色专业名单。

哈尔滨华德学院交通运输、哈尔滨剑桥学院学前教育、哈尔滨石油学院石油工程、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黑龙江东方学院俄语、土木工程等专业入选2014中国三星级特色专业,跻身2014中国知名特色专业名单。

2014黑龙江省大学中国五星级以上学科专业

学科类别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

学科专业星级

学科专业层次

学校名称

2014综合排名

办学类型

办学层次

自然科学

工学

力学

6星级

中国顶尖学科专业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

中国研究型

中国一流大学

自然科学

工学

船舶与海洋工程

6星级

中国顶尖学科专业

哈尔滨工程大学

57

行业特色研究型

中国高水平大学

自然科学

工学

林业工程

6星级

中国顶尖学科专业

东北林业大学

92

区域特色研究型

中国知名大学

自然科学

工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5星级

中国一流学科专业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

中国研究型

中国一流大学

自然科学

工学

光学工程

5星级

中国一流学科专业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

中国研究型

中国一流大学

自然科学

工学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5星级

中国一流学科专业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

中国研究型

中国一流大学

自然科学

工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5星级

中国一流学科专业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

中国研究型

中国一流大学

自然科学

工学

机械工程

5星级

中国一流学科专业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

中国研究型

中国一流大学

自然科学

工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5星级

中国一流学科专业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

中国研究型

中国一流大学

自然科学

工学

土木工程

5星级

中国一流学科专业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

中国研究型

中国一流大学

自然科学

工学

仪器科学与技术

5星级

中国一流学科专业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

中国研究型

中国一流大学

自然科学

理学

生态学

5星级

中国一流学科专业

东北林业大学

92

区域特色研究型

中国知名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高居2014黑龙江省大学学科专业排行榜榜首,1个专业跻身中国顶尖学科专业

报告显示,在中国校友会网最新公布的2014黑龙江省大学学科专业排行榜中,哈尔滨工业大学有1个中国六星级学科专业、8个中国五星级学科专业、16个中国四星级学科专业、3个中国三星级学科专业,高居2014黑龙江省大学学科专业排行榜榜首。

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咨询专家、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专家、厦门大学博士冯用军副教授指出,哈尔滨工业大学是黑龙江省综合办学实力最强、办学水平最高、学科实力最强、黑龙江考生最亲睐的中国研究型大学,堪称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的最高学府,是中国一流研究型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名列第二,有1个六星级学科专业、1个五星级学科专业、3个四星级学科专业、2个三星级学科专业。

哈尔滨工程大学居第三,有1个六星级学科专业、2个四星级学科专业、12个三星级学科专业。

东北农业大学列第四,有6个四星级学科专业、2个三星级学科专业。

哈尔滨医科大学居第五,有5个四星级学科专业、2个三星级学科专业。

哈尔滨师范大学列第六,有2个四星级学科专业、11个三星级学科专业。

黑龙江大学居第七,有2个四星级学科专业、3个三星级学科专业。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居第八,有2个四星级学科专业。

哈尔滨商业大学居第九,有1个四星级学科专业、3个三星级学科专业。

东北石油大学位居第十,有1个四星级学科专业。

2014黑龙江省大学学科专业排行榜

名次

学校名称

类型

2014综合排名

办学类型与层次

2014星级学科专业数

办学类型

办学层次

合计

6星级

5星级

4星级

3星级

1

哈尔滨工业大学

理工

20

中国研究型

中国一流大学

28

1

8

16

3

2

东北林业大学

农林

92

区域特色研究型

中国知名大学

7

1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