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形态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395761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25.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形态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人体形态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人体形态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人体形态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人体形态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体形态学.docx

《人体形态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形态学.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体形态学.docx

人体形态学

 

人体形态学

教案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系

 

福建医科大学教案

学科名称:

人体形态学

授课

对象

系别:

护理本科

年级:

班级:

本单元

(章节)

学时数

3

课程

类型

大课()

实验课(√)

讨论课()

课题

脊柱和背部肌

教学目的与任务

掌握脊柱的组成及椎骨的形态特征,掌握椎骨间连接的构成及其特征;掌握背肌的名称、作用;掌握听诊三角和腰下三角的位置及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重点(▲)

难点(●)

疑点(?

时间

分配(分钟)

举例/教具

1、掌握脊柱的组成,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及其特点,掌握椎骨间连接的构成及其临床意义,了解脊柱的整体观;

2、掌握背肌的名称、作用,了解胸腰筋膜的位置和意义;

3、掌握听诊三角和腰下三角的位置及其临床意义。

4、示教

▲●

 

55

 

20

15

30

挂图:

各部椎骨的形态

椎骨间连接

脊柱的整体观背部浅、深层肌

标本:

椎骨(数串)

背部肌

胸腰筋膜

听诊三角

腰下三角

补遗

参考

资料

《人体解剖学》(上册)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张潮佑主编。

《人体形态学》人民卫生出版社,项涛主编。

《系统解剖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柏树令主编。

授课教师:

职称:

年月日

福建医科大学教案

学科名称:

人体形态学

授课

对象

系别:

护理本科

年级:

班级:

本单元

(章节)

学时数

3

课程

类型

大课()

实验课(√)

讨论课()

课题

上肢骨及其连接、上肢肌

教学目的与任务

掌握上肢骨的形态特征,掌握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的构成及其结构特点,了解上肢肌的分群及其功能。

教学内容

重点(▲)

难点(●)

疑点(?

时间

分配(分钟)

举例/教具

1、掌握肩胛骨、肱骨的形态特征,了解锁骨、尺、桡骨和手骨的名称和分部;

2、了解上肢骨连结的构成,掌握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的构成及其结构特点和运动,了解上肢其它关节的构成和作用;

3、掌握胸大肌、前锯肌、三角肌、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名称和作用,了解上肢肌的分群和作用;

4、示教

 

 

25

 

40

 

25

 

30

挂图:

各上肢骨

上肢关节

胸肌

上肢肌

标本:

锁骨、肩胛骨

肱骨、尺、桡骨和手骨

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

胸大肌、前锯肌、三角肌

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等

补遗

参考

资料

《人体解剖学》(上册)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张潮佑主编。

《人体形态学》人民卫生出版社,项涛主编。

《系统解剖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柏树令主编。

授课教师:

职称:

年月日

福建医科大学教案

学科名称:

人体形态学

授课

对象

系别:

护理本科

年级:

班级:

本单元

(章节)

学时数

3

课程

类型

大课()

实验课(√)

讨论课()

课题

上肢脉管、神经及上肢局部记载

教学目的与任务

掌握上肢动脉主干的名称和走行,掌握上肢浅静脉的走行,掌握上肢神经主干的分布,掌握上肢的局部记载。

教学内容

重点(▲)

难点(●)

疑点(?

时间

分配(分钟)

举例/教具

1、掌握上肢主动脉的走行及其主要分支的名称,掌握掌浅弓、掌深弓的构成及其临床意义;掌握上肢浅静脉的名称、走行及其临床意义;掌握腋淋巴结的分群、分布及其收纳范围,了解肘淋巴结的分布;

2、掌握腋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和腋神经的分布,了解其在手部的感觉分布及损伤后的表现;

3、了解上肢的层次结构和重要局部,掌握上肢的体表标志和应用要点,如三角肌注射、浅静脉穿刺等。

4、示教

 

 

 

30

 

30

 

30

 

30

挂图:

上肢的脉管、神经

上肢的浅静脉

腋窝淋巴结

板图:

三角肌注射区九分法

标本:

上肢的脉管、神经

上肢的浅静脉

腋窝淋巴结模型等

补遗

参考

资料

《人体解剖学》(上册)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张潮佑主编。

《人体形态学》人民卫生出版社,项涛主编。

《系统解剖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柏树令主编。

授课教师:

职称:

年月日

福建医科大学教案

学科名称:

人体形态学

授课

对象

系别:

护理本科

年级:

班级:

本单元

(章节)

学时数

3

课程

类型

大课()

实验课(√)

讨论课()

课题

下肢骨及其连结、下肢肌

教学目的与任务

掌握下肢骨的形态特征,掌握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的构成及其结构特点,了解下肢肌的分群及其功能。

教学内容

重点(▲)

难点(●)

疑点(?

时间

分配(分钟)

举例/教具

1、掌握髋骨、股骨和胫骨的形态特征,了解腓骨和足骨的名称和分部;

2、了解下肢骨连结的构成,掌握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的构成及其结构特点和运动,了解下肢其它关节的构成和作用;

3、了解下肢肌的分群和作用,掌握臀大肌、股四头肌和股二头肌的名称和作用;,

4、示教

 

 

 

25

 

40

 

30

 

25

挂图:

分离下肢骨

下肢骨连结

下肢肌

标本:

各分离下肢骨

下肢骨连结

下肢肌等

补遗

参考

资料

《人体解剖学》(上册)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张潮佑主编。

《人体形态学》人民卫生出版社,项涛主编。

《系统解剖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柏树令主编。

授课教师:

职称:

年月日

福建医科大学教案

学科名称:

人体形态学

授课

对象

系别:

护理本科

年级:

班级:

本单元

(章节)

学时数

3

课程

类型

大课()

实验课(√)

讨论课()

课题

下肢脉管、神经及下肢局部记载

教学目的与任务

掌握下肢动脉主干的名称和走行,掌握下肢浅静脉的走行,掌握下肢神经主干的分布,掌握下肢的局部记载。

教学内容

重点(▲)

难点(●)

疑点(?

时间

分配(分钟)

举例/教具

1、掌握下肢主动脉的走行及其主要分支的名称;掌握下肢浅静脉的名称、走行及其临床意义;掌握腹股沟浅淋巴结的分群、分布及其收纳范围;

2、掌握股神经、臀上、下神经、坐骨神经的分布,了解其它神经在下肢的感觉分布及损伤后的表现;

3、了解下肢的层次结构和重要局部,掌握下肢的体表标志和应用要点,如臀大肌注射、浅静脉穿刺和股静脉穿刺等。

4、示教

 

 

 

40

 

20

 

30

 

30

挂图:

下肢的脉管、神经

下肢的浅静脉

腹股沟浅淋巴结

板图:

臀大肌注射部位

标本:

下肢的脉管、神经

下肢的浅静脉

腹股沟浅淋巴结模型等

补遗

参考

资料

《人体解剖学》(上册)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张潮佑主编。

《人体形态学》人民卫生出版社,项涛主编。

《系统解剖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柏树令主编。

授课教师:

职称:

2002年10月11日

福建医科大学教案

学科名称:

人体形态学

授课

对象

系别:

护理本科

年级:

班级:

本单元

(章节)

学时数

3

课程

类型

大课()

实验课(√)

讨论课()

课题

胸廓、肌和胸腔脏器

教学目的与任务

掌握胸廓的组成及其结构,掌握膈肌的形态结构及其经过的内容,掌握胸腔内脏器的形态结构及其特征。

掌握胸膜及胸膜腔的概念及相关结构。

教学内容

重点(▲)

难点(●)

疑点(?

时间

分配(分钟)

举例/教具

1、了解胸部的位置及境界,了解胸腔内脏器的组成。

2、掌握胸廓的组成,掌握胸骨的组成及胸骨角的概念和意义,了解肋的组成及其结构,掌握胸廓的整体观及胸廓上、下口的组成,了解胸廓的功能。

3、了解胸固有肌的组成,掌握膈的形态结构及其穿经结构的名称和位置,了解胸内筋膜的位置及其结构特点。

4、了解食管的外形和位置,掌握食管的三个生理性狭窄的部位及其穿经结构;了解气管的形态结构,掌握气管杈及气管隆嵴的概念和意义;掌握左右支气管的形态特征;掌握肺的形态结构,了解肺的位置和分叶等;掌握胸膜的分部及胸膜腔的概念和临床意义;了解胸腺的位置和外形。

5、示教

 

▲●

▲●

 

5

20

 

20

 

50

 

25

挂图:

胸廓整体观

肋间肌

食管

气管和主支气管

肺内面观和侧面观

肺段和支气管树

胸膜体表投影

胸腺

标本:

胸骨和肋

膈和肋间肌

食管

气管和主支气管、肺

胸腺等

补遗

P122将第一行“胸部是躯干的一部分”中“是躯干的一部分”删去。

参考

资料

《人体形态学》人民卫生出版社,项涛主编。

《人体解剖学》(上册)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张潮佑主编。

《系统解剖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柏树令主编。

授课教师:

职称:

年月日

福建医科大学教案

学科名称:

人体形态学

授课

对象

系别:

护理本科

年级:

班级:

本单元

(章节)

学时数

3

课程

类型

大课()

实验课(√)

讨论课()

课题

教学目的与任务

掌握心的位置和形态特点,掌握各个心腔的结构特点,了解心的纤维支架,掌握房、室间隔的结构特点和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重点(▲)

难点(●)

疑点(?

时间

分配(分钟)

举例/教具

1、1、1、掌握心的位置、外形,了解其毗邻;

2、了解心水平切面中四个心腔的位置关系,掌握各个心腔的结构特点和分部;

3、了解心纤维骨骼的构成,掌握房间隔和室间隔的结构特点、临床意义。

4、示教

▲●

▲●

30

40

20

30

模型:

挂图:

心的位置、外形

心的血管

心腔

标本:

心的位置

各个心腔和瓣膜

房、室间隔等

补遗

参考

资料

《人体解剖学》(上册)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张潮佑主编。

《人体形态学》人民卫生出版社,项涛主编。

《系统解剖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柏树令主编。

授课教师:

职称:

年月日

福建医科大学教案

学科名称:

人体形态学

授课

对象

系别:

护理本科

年级:

班级:

本单元

(章节)

学时数

3

课程

类型

大课()

实验课(√)

讨论课()

课题

胸部脉管、神经、纵隔、乳房和胸部局部记载

教学目的与任务

掌握胸部动、静脉主干的走行和主要分支或属支名称;掌握胸神经前支分部的特点和意义;掌握纵隔的境界和分区;掌握乳房的形态结构和淋巴回流情况;掌握胸部的局部记载及其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重点(▲)

难点(●)

疑点(?

时间

分配(分钟)

举例/教具

1、掌握胸部动脉主干的名称、走行和分段,掌握动脉韧带的结构及其意义。

2、掌握胸部静脉属支的名称及收纳范围,了解其意义。

3、掌握胸神经前支分部的特点和临床意义,胸交感干见后。

4、掌握纵隔的境界和分区,了解其经过的内容。

5、了解乳房的位置,掌握其形态结构和淋巴回流情况。

6、掌握胸部体表标志和标志线;了解壁胸膜、肺和心的体表投影;掌握胸膜腔、心包腔穿刺和心内穿刺的部位及其临床意义。

7、示教

 

▲●

▲●

15

15

15

15

20

20

 

20

挂图:

胸主动脉及其分支

肺动、静脉

上腔静脉及其属支

胸神经前支

纵隔左、右侧面观

乳房及其淋巴回流

胸廓及其标志线

肺和胸膜的体表投影

心的体表投影

标本:

胸主动脉及其分支

肺动、静脉

上腔静脉及其属支

胸神经前支

胸膜、肺和乳房

心等

补遗

参考

资料

《人体解剖学》(上册)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张潮佑主编。

《人体形态学》人民卫生出版社,项涛主编。

《系统解剖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柏树令主编。

授课教师:

职称:

年月日

福建医科大学教案

学科名称:

人体形态学

授课

对象

系别:

护理本科

年级:

班级:

本单元

(章节)

学时数

3

课程

类型

大课()

实验课(√)

讨论课()

课题

腹腔脏器

(1)

教学目的与任务

掌握腹腔脏器的组成、位置及其结构特点,了解其毗邻。

教学内容

重点(▲)

难点(●)

疑点(?

时间

分配(分钟)

举例/教具

1、了解食管腹段的起止及作用。

2、掌握胃的位置和形态分布,了解其毗邻及结构。

3、掌握小肠的分部,掌握十二指肠的分段和结构特点,了解空肠和回肠的结构特点。

4、掌握大肠的分部和特征性结构,掌握阑尾的常见位置和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掌握结肠的分部和名称。

5、了解胰的位置和外形,掌握胰的分部。

6、了解脾的位置和外形,了解其功能。

7、示教

 

5

25

20

 

25

 

10

5

30

挂图:

食管

胃的形态和分部

十二指肠和胰

空肠和回肠

盲肠和阑尾

结肠

标本:

食管

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盲肠和阑尾

结肠

胰和脾等

补遗

参考

资料

《人体解剖学》(上册)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张潮佑主编。

《人体形态学》人民卫生出版社,项涛主编。

《系统解剖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柏树令主编。

授课教师:

职称:

年月日

福建医科大学教案

学科名称:

人体形态学

授课

对象

系别:

护理本科

年级:

班级:

本单元

(章节)

学时数

3

课程

类型

大课()

实验课(√)

讨论课()

课题

腹腔脏器

(2)、腹部的脉管和神经

教学目的与任务

掌握腹腔脏器的组成、位置及其结构特点,了解其毗邻。

掌握腹部脉管和神经主干走行及其分支分部情况。

了解腹部淋巴结的名称、位置及其收纳范围。

教学内容

重点(▲)

难点(●)

疑点(?

时间

分配

(分钟)

举例/教具

1、掌握肾的形态、结构和位置,了解其毗邻,了解肾被膜的名称、分部和意义掌握肾段的概念及其意义。

2、掌握输尿管的分部及其生理性狭窄的部位和意义。

3、了解肾上腺的位置和外形。

4、掌握腹主动脉主干的走行及其主要分支分部情况;掌握腹部静脉主干的名称,了解其分支分部,掌握肝门静脉系的组成、特点、属支名称及其临床意义。

5、了解腹部淋巴结的名称、位置及其收纳范围。

6、掌握腰丛的组成和位置,了解其分支分部情况。

7、示教

▲●

 

▲●

 

 

30

 

10

5

35

 

10

10

20

挂图:

肾与输尿管、肾上腺

右肾冠状切面(后面观)

肾与肋骨和椎骨的关系

肾的毗邻

肾的被膜

肾段动脉和肾段

腹主动脉及其分支

腹腔干及其分支

肠系膜上、下动脉及其分支

下腔静脉及其属支

肝门静脉及其属支

肝门静脉与腔静脉之间交通模式图

腹部淋巴结

腰、骶丛组成模式图

标本:

肾、输尿管、肾上腺、腹主动脉及其分支、下腔静脉及其属支、门静脉及其属支、腰丛及其分支等

补遗

参考

资料

《人体解剖学》(上册)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张潮佑主编。

《人体形态学》人民卫生出版社,项涛主编。

《系统解剖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柏树令主编。

授课教师:

职称:

年月日

福建医科大学教案

学科名称:

人体形态学

授课

对象

系别:

护理本科

年级:

班级:

本单元

(章节)

学时数

3

课程

类型

大课()

实验课(√)

讨论课()

课题

盆部

(1)

教学目的与任务

掌握骨盆的组成及其分界,掌握盆腔脏器的形态、结构和位置,了解其毗邻。

教学内容

重点(▲)

难点(●)

疑点(?

时间

分配(分钟)

举例/教具

1、掌握骨盆的组成以及大、小骨盆的分界线,了解男、女骨盆的差异。

2、了解盆膈的构成,掌握盆膈的概念及其意义。

3、掌握直肠的形态结构,了解肛管的形态结构及肛门括约肌的组成和意义。

4、了解输尿管盆部的走行,掌握其与子宫动脉的位置关系;掌握膀胱的形态,了解其位置和毗邻。

5、掌握男性盆部生殖器官的组成,了解其形态结构。

6、示教

▲●

15

10

25

20

 

20

30

挂图:

男、女性骨盆

盆腔冠状切面模式图

肛提肌和尾骨肌

直肠与肛管

膀胱和前列腺(前面)

膀胱后面观

模型:

盆底肌

标本:

骨盆

盆底肌

直肠与肛管

膀胱和前列腺、输精管、精囊等

补遗

参考

资料

《人体解剖学》(上册)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张潮佑主编。

《人体形态学》人民卫生出版社,项涛主编。

《系统解剖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柏树令主编。

授课教师:

职称:

年月日

福建医科大学教案

学科名称:

人体形态学

授课

对象

系别:

护理本科

年级:

班级:

本单元

(章节)

学时数

3

课程

类型

大课()

实验课(√)

讨论课()

课题

盆部

(2)

教学目的与任务

掌握盆腔女性生殖器官的组成及其结构特点。

掌握盆部动脉主干的走星际其主要分支分部情况,了解其静脉和神经的分部。

教学内容

重点(▲)

难点(●)

疑点(?

时间

分配(分钟)

举例/教具

1、了解卵巢的形态及其固定装置。

2、掌握输卵管的分部及各部的临床意义。

3、掌握子宫的形态、位置及其固定装置的意义。

4、了解阴道的形态结构,掌握阴道穹的概念及其临床意义;掌握女性尿道的特点。

5、掌握髂内动脉的走行,了解其分支名称及分布范围;了解髂内静脉的行程和髂内淋巴结的分部情况;了解盆部神经的分布情况。

6、示教

▲●

10

15

40

15

 

20

 

20

挂图:

盆腔前面观

子宫

女性盆腔正中矢状切

女性内生殖器(前面)

子宫的固定装置

髂内动脉及其分支

骶丛模式图

标本:

卵巢和输卵管

子宫及其固定装置

阴道和女性尿道

髂内动脉及其分支

腰骶干及骶丛等

模型:

女性盆腔及其脏器

补遗

参考

资料

《人体解剖学》(上册)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张潮佑主编。

《人体形态学》人民卫生出版社,项涛主编。

《系统解剖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柏树令主编。

授课教师:

职称:

年月日

福建医科大学教案

学科名称:

人体形态学

授课

对象

系别:

护理本科

年级:

班级:

本单元

(章节)

学时数

3

课程

类型

大课()

实验课(√)

讨论课()

课题

会阴

教学目的与任务

掌握会阴的概念、分区及其穿经结构。

掌握会阴部的器官的名称,了解其结构,掌握男性尿道的结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重点(▲)

难点(●)

疑点(?

时间

分配(分钟)

举例/教具

1、掌握会阴的概念及其意义,掌握会阴的分区及其穿经结构。

2、了解睾丸、附睾的位置和外形,掌握输精管的分部及意义,掌握精索的概念。

3、了解阴囊和阴茎的位置和形态结构,掌握男性尿道的结构特点和临床意义。

4、女性外生殖器(自学)

5、示教

▲●

 

▲●

20

25

 

40

 

35

挂图:

会阴及其分区

睾丸、附睾的结构及排精径路

阴茎

男性盆腔正中矢状切

模型:

会阴

标本:

会阴

睾丸、附睾、输精管、阴茎

男性尿道等

补遗

参考

资料

《人体解剖学》(上册)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张潮佑主编。

《人体形态学》人民卫生出版社,项涛主编。

《系统解剖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柏树令主编。

授课教师:

职称:

年月日

福建医科大学教案

学科名称:

人体形态学

授课

对象

系别:

护理本科

年级:

班级:

本单元

(章节)

学时数

3

课程

类型

大课()

实验课(√)

讨论课()

课题

颅骨

教学目的与任务

掌握颅骨的组成、名称和位置,了解其形态结构。

掌握颅的整体观。

教学内容

重点(▲)

难点(●)

疑点(?

时间

分配(分钟)

举例/教具

1、掌握颅骨的组成、名称和位置,了解其形态结构,掌握下颌骨的结构特点。

2、了解颅的上面观,掌握颅的侧面观、前面观、颅底的内面观和外面观。

3、了解颅的连结,掌握颞下颌关节的构成及其运动。

4、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