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039542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729.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框架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框架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框架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框架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框架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框架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docx

《框架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框架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框架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docx

框架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资料

1、建设地点:

南方某城市郊区,

2、工程名称:

某综合楼(底层为食堂,以上为宿舍)

3、基本风压:

0.5kN/m2

4、地面粗糙类型:

B类

5、极端最高温度+38℃,极端最低温度+5℃

6、地质条件:

地基承载力的标准值为22OKPa,不考虑地下水的作用7、最大降雨量为:

110mm/小时

8、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9、建筑物安全等级Ⅱ级

10、室内外高差0.450M,基础顶面到一层地面距离0.600M。

11、楼面和屋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肋形楼盖结构,板厚、梁高、柱截面自定;

12、屋面采用柔性防水,屋面恒荷载标准值(不包括现浇钢筋混凝土肋形楼盖自重)为1.9KN/m2;屋面为上人屋面,活荷载标准值为2.OKN/m2;楼面恒荷载标准值(不包括现浇钢筋混凝土肋形楼盖自重)为1.OKN/m2.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2.OKN/m2.墙体采用灰砂砖,重度γ=18KN/m3,外墙贴瓷砖,墙面重2,内墙(180)面采用石灰砂浆抹灰粉刷,墙面重;内墙(120)面采用石灰砂浆抹灰粉刷,墙面重;铝合金玻璃窗重0.45KN/m2.木门重0.2KN/m2.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钢筋级别请自行选择。

二、材料选用

混凝土:

C30=14.3N/=1.43N/

钢筋:

柱子和梁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360N/

其余采用HPB300=270N/

三、截面选择

板:

h≥3300/50=66mm.取h=120mm,楼面板屋面板均为120mm。

主梁:

B-C段主梁,h≥8400/12=700mm,取h=700mm,b=250mm

A-B段主梁及其余主梁,

h≥6600/12=550mm,取h=600mm,b=250mm

次梁:

一级次梁,h≥6600/471mm,取h=550mm,b=200mm

二级次梁,h≥6600/471mm,取h=500mm,b=200mm

中柱:

==4×(4.2+3.3)×6.6×12=2376KN

==1.25×1.0×1.0×2376=2970KN

A≥/=2970/14.3=207692㎡

=a=456mm,取a=500mm

边柱:

==4×4.2×6.6×12=1331KN

==1.25×1.1×1.0×1331=1830KN

A≥/=1830/14.3=127938㎡

=a=358mm,取a=400mm

考虑到线刚度比,对C轴柱取a=500mm。

则B、C轴柱子均为a=500mm,A轴柱子为a=400mm。

四、确定计算单元

(1)取②轴上的一榀框架计算,假定框架柱嵌固于基础顶面,框架与柱刚接,由于层数不高,设各层柱截面不变。

故梁跨等于柱截面型心轴线之间的距离。

底层柱高从基础顶面算至二层楼面,为4m+0.6m=4.6m,其余各层为3.6m。

(2)框架柱的线刚度计算

对中框架梁取

=EI/L=×3.0×10^7×0.25×0.7^3×2/8.4=5.1×10^4KN•m

=EI/L=×3.0×10^7×0.25×0.6^3×2/6.6=4.09×10^4KN•m

B、C柱

底层,=EI/L=×3×10^7×0.5^4×/4.6=3.4×10^4KN•m

标准层,=EI/L=×3×10^7×0.5^4×/3.6=4.34×10^4KN•m

A柱

底层,=EI/L=×3×10^7×0.4^4×/4.6=1.40×10^4KN•m

标准层,=EI/L=×3×10^7×0.4^4×/3.6=1.78×10^4KN•m

令=1,则其余杆件相对线刚度为

=0.78=0.32=0.41=1.18=0.94

五、荷载标准值计算

1、恒荷载标准值计算

①屋面

屋面恒荷载标准值(包括柔性防水层)1.9KN/㎡

结构层:

12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3.0KN/㎡

合计4.9KN/㎡

②各层走廊楼面及标准层楼面

楼面恒载标准值1.0KN/㎡

结构层:

12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3.0KN/㎡

合计4.0KN/㎡

③梁自重(自重+抹灰)

b×h=250mm×700mm3.83KN/m

b×h=250mm×600mm(外纵梁一面抹灰一面贴瓷砖)3.38KN/m

b×h=250mm×600mm(内纵梁两面抹灰)3.16KN/m

b×h=200mm×550mm2.30KN/m

b×h=200mm×500mm2.03KN/m

④柱自重(自重+抹灰)

⑴b×h=500mm×500mm

柱自重6.25KN/m

抹灰层0.34KN/m

合计6.59KN/m

⑵b×h=400mm×400mm

柱自重4.00KN/m

抹灰层0.40KN/m

合计4.40KN/m

⑤标准层外纵墙自重(自重+抹灰)

墙体自重5.11KN/m

外墙面贴瓷砖0.79KN/m

内墙面砂浆抹灰0.57KN/m

铝合金窗0.64KN/m

合计7.11KN/m

⑥标准层内纵墙自重(自重+抹灰)

⑴B、C轴间墙(无柱)

墙体自重8.03KN/m

木门自重0.11KN/m

砂浆抹灰1.78KN/m

合计9.92KN/m

⑵B轴间墙(有柱)

墙体自重7.71KN/m

木门自重0.12KN/m

砂浆抹灰1.71KN/m

合计9.54KN/m

⑦标准层内隔墙自重(自重+抹灰)

⑴A、B轴与2轴交接轴间墙(有柱)

墙体自重8.66KN/m

砂浆抹灰1.92KN/m

合计10.58KN/m

⑵A、B轴与1、2轴交接轴间墙(无柱)

墙体自重9.72KN/m

砂浆抹灰2.16KN/m

合计11.88KN/m

⑶B、C轴与2轴交接轴间墙(有柱)

墙体自重7.05KN/m

砂浆抹灰1.57KN/m

合计8.62KN/m

⑷B、C轴与1、2轴交接轴间墙(无柱)

墙体自重7.38KN/m

砂浆抹灰1.64KN/m

合计9.02KN/m

⑧女儿墙(墙高1200mm,100mm混凝土压顶)

墙体自重4.34KN/m

外墙面贴瓷砖0.65KN/m

内墙面和压顶抹灰0.53KN/m

合计5.52KN/m

2、活荷载标准值计算

①屋面活荷载标准值2.0KN/m

②各层走廊楼面及标准层楼面活荷载标准值2.0KN/m

六、竖向荷载下框架受荷总图

1、屋面板传荷载

恒载:

面荷载4.9KN/㎡

线荷载

活载:

面荷载2.0KN/㎡

线荷载

2、各层走廊楼面及标准层楼面传荷载

恒载:

面荷载4.0KN/㎡

线荷载

活载:

面荷载2.0KN/㎡

线荷载

3、A~B轴间框架梁均布荷载

①屋面梁

恒载:

梁自重+板传恒荷载17.56KN/m

活载:

板传活荷载5.88KN/m

②楼面梁

恒载:

梁自重+板传恒荷载+内隔墙自重25.5KN/m

活载:

板传活荷载5.88KN/m

4、B~C轴间框架梁荷载

①屋面梁

恒载:

⑴线荷载:

梁自重+板传恒荷载18.23KN/m

⑵集中力:

二级次梁恒载+一级次梁恒载112.44KN/m

活载:

⑴线荷载:

板传活荷载5.88KN/m

⑵集中力:

二级次梁活载+一级次梁活载37.5KN/m

②楼面梁

恒载:

⑴线荷载:

梁自重+板传荷载+内隔墙自重24.21KN/m

⑵集中力:

二级次梁恒载+一级次梁恒载202KN/m

活载:

⑴线荷载:

板传活荷载5.88KN/m

⑵集中力:

二级次梁活载+一级次梁活载37.5KN/m

5、A轴柱子纵向荷载

①顶层柱子

恒载:

二级次梁恒载+主梁恒载132.2KN

活载:

二级次梁活载+主梁活载27.22KN

②标准层柱子

恒载:

二级次梁恒载+主梁恒载166.58KN

活载:

二级次梁活载+主梁活载27.22KN

6、B轴柱子纵向荷载

①顶层柱子

恒载:

二级次梁恒载+主梁恒载121.2KN

活载:

二级次梁活载+主梁活载37.48KN

②标准层柱子

恒载:

二级次梁恒载+主梁恒载201.76KN

活载:

二级次梁活载+主梁活载37.48KN

7、C轴柱子纵向荷载

①顶层柱子

恒载:

二级次梁恒载+主梁恒载+女儿墙132.14KN

活载:

二级次梁活载+主梁活载27.22KN

②标准层柱子

恒载:

二级次梁恒载+主梁恒载165.26KN

活载:

二级次梁活载+主梁活载27.22KN

 

 

竖向受荷总图

 

七、风荷载计算

作用在外墙面上的荷载可近似用作用在在屋面梁和楼面梁处的等效集中荷载替代,作用在节点上的集中风荷载标准值为

离地高度

Z/m

15.25

1.15

1.0

1.3

0.5

3.6

2.6

15.29

11.65

1.05

1.0

1.3

0.5

3.6

3.6

16.22

8.05

1.0

1.0

1.3

0.5

3.6

3.6

15.44

4.45

1.0

1.0

1.3

0.5

4.6

3.6

17.60

1、风荷载作用下的位移验算

⑴侧移刚度D

横向2~4层D值计算

构件名称

A轴柱

2.29

0.53

8735

B轴柱

2.12

0.51

20494

C轴柱

1.18

0.37

14869

8735+20494+14869=44098KN/M

横向底层D值的计算

构件名称

A轴柱

2.94

0.70

5558

B轴柱

2.72

0.68

13112

C轴柱

1.51

0.57

10991

5558+13112+10991=29661KN/M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侧移计算

层次

4

15.29

15.29

44098

0.0003

3

16.22

31.51

44098

0.0007

2

15.44

46.95

44098

0.0011

1

17.6

64.55

29661

0.0022

=△=0.0029m

侧移验算:

层间侧移最大值(满足要求)

2、框架柱反弯点计算

A框架柱反弯点位置

层号

h

4

3.6

2.29

0.415

0

0

0

0.415

1.49

3

3.6

2.29

0.465

0

0

0

0.465

1.67

2

3.6

2.29

0.50

0

0

0

0.50

1.8

1

4.6

2.94

0.55

0

0

0

0.55

2.53

B框架柱反弯点位置

层号

h

4

3.6

2.12

0.406

0

0

0

0.406

1.46

3

3.6

2.12

0.456

0

0

0

0.456

1.64

2

3.6

2.12

0.50

0

0

0

0.50

1.80

1

4.6

2.72

0.55

0

0

0

0.55

2.53

C框架柱反弯点位置

层号

h

4

3.6

1.18

0.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