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整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389603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6.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整理.docx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整理.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整理.docx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整理

00266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

社会心理学:

是心理学中偏向社会性质的分支领域,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社会化:

指人类个体在社会环境下,从生物人、野蛮人发展成为社会人的过程。

道德社会化:

将特定社会所肯定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加以内化,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的过程。

性别角色社会化:

是个体学习自己所属文化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过程。

道德认知:

是指个体对是非,善恶,美丑等行为准则以及执行它的意义的认识。

道德情感:

是个体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他人或自己的思想言行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的体验。

道德行为:

个体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所采取的各种行为。

个性化:

指个体在特定社会条件影响下,在实现社会化的同时形成个人心理、行为倾向的独特性过程。

自我意识:

是一个人对自我的认识、评价和期望。

社会认知:

是指个体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

社会印象:

是指在社会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主要指人们利用各种可能的信息资料形成对他人的印象。

累加模式:

指我们在对他人形成印象时,把认知到的有关他人的各种品质相加,求其和,以此形成对他人的总体看法。

晕轮效应:

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首因效应:

第一印象在人们交往时所发生的先入为主的作用。

近因效应:

指的是新得到的信息比以往所得到的信息更加强烈,会给我们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投射作用:

指一个人内在心理的外在化,即把自己的情感、意志等特征投射到他人身上,强加于人,以为他人也如此,结果往往对他人的情感、意向做出错误的评价,造成人际交往障碍。

印象管理:

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别人形成的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

社会认知偏见:

指对于社会刺激的不正确的认识达到了固定化的程度。

社会态度:

指我们对现实社会世界所有方面的评价,包括我们对问题、观点、他人、社会团体、物品等满意或不满意的反应。

侵犯行为:

故意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行为。

利他行为:

有利于他人,帮助他人,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

旁观者效应:

指在紧急情况是由于有他人在场而没有对受害者提供帮助的情况。

人际交往:

在社会活动中,人们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言符号系统相互之间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

人类社会性:

指任何人类个体都愿意与其他人类个体进行交往,并结成团体倾向。

正式交往:

是通过组织机构明文规定的渠道而进行的交往。

单向交往:

指交往的一方只发出信息,另一方面只接受信息,无反馈信息。

人际沟通:

人际交往实际上是信息的传递与接收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相互作用。

犯错误效应:

有能力的人犯错误反而会增加其人际吸引力。

外貌的辐射效应:

人们对外貌好的人会做出更积极参与的评价,这种现象较外貌的辐射效应。

社会促进:

当个人的活动对于有其他人同时参加或者有其他人在场旁观而使活动效率提高的现象。

社会抑制:

当个人的活动有于其他人同时参加或者由其他人在场旁观而使其活动效率降低的现象。

从众:

个体在群体中常常会不自觉地受到群体的压力,少数服从多数。

服从:

由于外界压力,个体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观点和行为,以符合外界要求的现象。

群众行为:

自发产生,相对来说没有组织,甚至不可预测,发展趋势没有计划,依赖于参与者的相互刺激。

优势反应:

指哪些已经学习和掌握得相当熟练,成为不假思索就可以表现出来的习惯动作。

暗示:

指在无对抗条件下,用某种间接的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思想。

可见,暗示是在无压力的情境下,接受社会、群体或他人的影响。

直接暗示:

把事物的意义直接提供给受暗示的人,使之迅速地、不假思索地接受。

间接暗示:

把事物的意义间接地提供给受暗示者,使之迅速地、不加怀疑地接受。

自我暗示:

受暗示者依靠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语言,向自己发出刺激,从而影响自己的认知、情绪、意志或行为的过程。

模仿:

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受到他人行为的刺激,自觉不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相仿。

有意模仿:

模仿者在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意义的情况下,不知不觉地仿照别人的行为。

社区心理学:

关心的是个体与社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试图理解和增强个体、社区和社会的生活质量。

咨访关系:

指咨询员与来访者之间所发生的关系密切。

共情:

咨询员借助知识和经验,把握来访者的体验与他的经历和人格间的联系,以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实质。

积极关注:

对来访者的言语、行为的积极面和长处给予选择性的关注,从而使来访者拥有正向的价值观。

尊重:

尊重来访者的现状以及对他们的价值观、人格和权益予以接纳、关注、爱护,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重要条件,是有效助人的基础。

具体性:

咨询员协助来访者清楚、准确地表述他们的观点,所用的概念、所体验到的情感以及所经历的事件。

心理测量:

是指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能力、人格及心理健康等心理特性和行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人价值。

社会适应:

个体自觉地以社会或群体的行为规范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即个体根据自己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的特定社会地位而表现出一套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模式,也就是平时所说的扮演或承担好自己的社会角色。

老年人的暴死愿望:

指老年人用宗教的方式企求自己在将来某一时刻突然死去。

生活不能自理或卧床不起的老年人,怕给家人增添负担,希望尽快结束生命而产生暴死的愿望。

 

00266社会心理学简答题汇总: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

是指借助人的感官和各种仪器,观察和记录个人或团体的行为,来分析判断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

观察法按照是否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可以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

a.参与观察——指研究者进入被观察者所处的社会环境或社会关系中,成为其中的一员,在自然的状态下观察被研究者的活动和表现。

b.非参与观察——观察者在不进行任何干预的情况下,观察和记录被观察者的活动和表现。

(2)实验法:

指在控制的情境之下,实验者有系统地操纵自变量,使之发生改变,然后观察因变量随自变量的改变而受到的影响,也即探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实验法可以分成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和现场实验法三种。

a.实验室实验法——研究者在严格控制较多外部变量的情况下,通过操纵自变量以观察因变量从而确定因果关系的方法。

b.自然实验法——是一种介于观察法和实验室实验法之间的方法,是在日常情境中观察两个以上对立情况对人心理及行为的影响。

c.现场实验法——实验者把现场当作实验室从事实验研究,由实验者操纵自变量,尽可能地控制额外变量,观察因变量的情况。

(3)调查法:

是以所要研究的问题为范围,预先拟就问题,让受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态度或意见的一种研究方法。

调查法可采用两种方式进行:

问卷法和访谈法。

(4)个案研究法:

是以个人或一个团体为研究对象的一种方法。

个案研究时,多半要追溯个案的背景资料,了解其生活经历,又称为个案历史法。

(5)跨文化研究法:

是通过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获得研究结论的方法。

它的形式可以有:

现场考察、心理测验、民俗、艺术和神话传说的分析。

(6)其他的研究方法:

如档案研究法、相关研究法、非强迫性测量法等。

 

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伦理及偏向问题

(1)研究偏向

研究者的偏向:

研究者对研究结果的期望。

解决:

a.双盲法,即实验者和被试者都不知道实验设计的目的,实验者只是按照实验规定的程序发出指令b.使实验条件同一化和标准化,如同使用统一的字体写字,就无法从字体上发现个人性格上的差异了。

被试的偏向:

a.被试因为知道自己在充当被试的角色,而使他的行为表现得不自然,不客观b.被试害怕自己在实验中表现不好,会尽量做出“正确”的反应,从而使其行为表现不客观。

解决:

可以采用不暴露被试的身份。

尽量保持实验情境的自然,或者在不要求被试合作的前提下测量被试的反应等方法。

(2)研究伦理

①侵犯被试的隐私②对被试的实验性欺骗③给被试造成实验性痛苦,包括精神和肉体上。

遵循原则:

被试必须是自愿参加;研究必须“风险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①孕育时期②形成时期a.德国的民族心理学b.法国的群众心理学c.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③确立时期a.奥尔波特与实验社会心理学b.乔治米德与社会心理学c.文化人类学与社会心理学

社会化的进程

①基本社会化:

童年期,学习生活知识、语言,培养认识能力等。

②预期社会化:

学校的社会化的各种课程教育。

引导孩子今后扮演什么社会角色。

③发展社会化:

由于社会生活不断变化,个体在随着环境和自身的变化,接受新的责任。

④再社会化:

主动与被动。

从一种生活方式向另一种生活方式的转变所表现的适应过程。

⑤反向社会化:

年轻的一代将文化知识传递给其前辈的过程。

性别角色是怎样获得的

①生物学作用:

染色体特征;大脑两半球单侧侧化功能的发展和优势;性腺激素

②社会文化定型③认知发展

大众传播媒介

报纸,杂志,图书,电影,广播,电视和网络等

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理论

(1)儿童的道德判断会随儿童智力结构的发展而不断地加以改变和提高

(2)研究发现道德发展呈现三水平六阶段,后又发展为七阶段。

①前习俗水平,第一阶段—服从与处罚定向。

第二阶段—朴素的利己主义定向

②习俗水平:

第三阶段—好孩子定向。

第四阶段—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定向

③后习俗水平: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定向。

第六阶段——普遍的伦理原则定向

④第七阶段——人已经超出了前6个阶段的“人生主义”道德观,他们从宗教或超自然的观念的角度来看待道德和道德行为。

柯尔伯格的性别认同三阶段

性别认同、性别分化、亲长认同

社会化的途径

(1)内在途径——遗传物质基础,遗传是子代从父代那儿获得父代性状的过程。

(2)外在途径——社会环境与教育(简答)

①社会文化,通俗一点说就是文化,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不同的文化因素,对个体的社会化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②家庭,在任何社会中,家庭无疑都是帮助个体实现社会化的最重要途径

③学校,学校是学龄期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④同辈群体是一个独特的、极其重要的社会化因素,尤其是个体进入青春期后,同辈群体的影响力日趋重要,甚至在某些方面远远超过父母和家庭其他成员的影响。

社会化与个性化

(1)个性化:

指个性在特定社会条件影响下,在实现社会化的同时形成个人心理、行为倾向的独特性过程。

(2)个性化是与社会化同步进行,同时实现的。

(3)一方面,社会对于一个特定的群体有着相对一致的期望和对待,这样他们会有系统化的共同社会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化目标。

另一方面,每个人还有不同于他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和生活经历,从而社会化执行者和被社会化者都有其独特的一面。

个人是能动性的和选择性的,这样使人们的经验世界具有不同于他人的一面。

(4)社会化保证了人类社会的连续与文化的一扭,个性化使得个人可能具有超越现实而又改善显示的独特性与创造性。

为什么说父母对子女社会化重要性或重要影响?

(1)童年期是人一生社会化的关键期。

(2)儿童期在生理和心理上对家庭的依赖是一生中最强烈的时期。

(3)家庭是社会结构中的一个基本单位,各种社会关系通过家庭这个中介反射到儿童身上

学校在儿童社会化进程中的作用

(1)作为重要的社会机构之一

(2)学校还是一个独特的结构,使儿童由家庭开始进入社会。

(3)在学校首次接受与他人比较的系统评价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对学生的社会化发展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对学生的社会化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教师具有权威性和榜样的作用。

其次,教师的鼓励和期待对学生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

自我意识的结构

(1)自我认知:

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自我意识的首要成分,自我调节控制的心理基础。

(2)自我体验:

是自我意识在情感方面的表现。

如:

自尊心,自信心。

(3)自我意志:

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

包括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调节。

自我意识发生与形成的过程

1)物——我知觉分化

①婴儿吸手指②一岁末时幼儿开始将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分开。

如推球,球滚。

③幼儿开始将自己和自己的动作区别开。

意识到自己是活动的主体。

(2)人——我知觉分化

①对人微笑,表明对他人的刺激产生了反应。

②从形象上区分他人和自己。

(3)有关自我词的掌握

①1岁开始能将自己同表示自己的名字联系起来。

②2岁末开始能使用物主代词“我的”

印象形成的加工模式

认知加工模式(累加模式,平均模式),第一印象的首印效应,近因效应,个人好恶的评价,信息的先后顺序对印象形成的影响,消极否定的信息对印象形成的影响。

社会认知的途径

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人际距离

社会认知的过程

1社会知觉,2社会印象,3社会归因

印象形成和印象管理

印象管理可分为获得性印象管理策略和保护性印象管理策略

获得性印象管理策略:

指试图使别人积极看待自己的策略。

1、讨好技术,2、自我宣传3、威慑4、恳求

保护性印象管理策略:

指尽可能弱化自己的不足或避免使别人消极看待自己的防御性策略

1、借口和辩解2、事先申明3、自我设障4、道歉

社会认知偏见的形式

(1)个人偏见:

个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对社会刺激形成了不正确的、固化了的认识。

①晕轮效应②宽大作用:

对他人保持宽大的估价③投射作用④隐含人格理论:

一套关乎个人各种特征是怎样相互适应的、未言明的假定。

(2)社会偏见:

指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产生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避免:

接触和再分类

偏见的特征

(1)偏见是以有限的或不正确的信息来源为基础的。

(2)偏见就是刻板印象。

(3)偏见有过度类化的倾向。

(4)偏见含有先入为主的判断。

社会态度的特征

社会性、对象性、稳定性、内在性、协调性、系统性

态度的功能

1、态度的认知功能:

态度为个体的行为反应提供具体的信息。

能使个体有选择地接受有利于自己的、合格的信息,拒绝不合适的信息。

(足球赛,都希望自己学校赢)

2、态度的情绪功能:

人们的某种态度决定了他的某种期望、某种目标,与其态度相一致的将会带来满足,不一致的,唤起失望感等。

3、态度的动机动能:

态度驱使人们趋向或逃离某些事物。

(1)适应功能:

指人的态度都是适应环境中形成的,形成后起着更好地适应环境的作用。

(2)表现功能:

态度可使主题摆脱内部矛盾或紧张,成为表现自己个性的工具。

(基督教,犹太教忍痛力)

(3)防御功能:

态度可促使个体解决内部矛盾,超脱群体情境以保护自己。

(自己想不出主意,说别人的主意不好)

态度形成的三阶段理论

服从:

人们为了获得物质与精神的报酬或避免惩罚而采取的表面上的行为称为服从。

同化:

人们不是被迫而是资源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的要求相一致。

内化:

只是人们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而彻底地转变自己的态度。

强化理论

行为主义把态度的形成与改变看成是个体对环境刺激的反应,认为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是按条件反射的模式进行的,强调在态度的形成与改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是联想、强化以及模仿。

其中强化是基本条件,起着决定性作用。

这种理论称为强化理论。

海德的平衡理论

海德将联成一体的两对象间的关系称为单元关系,个体对单元两个对象的态度通常是一个方向的。

不平衡的状态产生紧张,并产生恢复平衡的力量。

海德——平衡理论——P.O.X模型

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1)费斯汀认为,认知因素之间有些是独立的,有些是相互关联的。

有相互关系的认

知因素之间有的呈协调关系,有的呈不协调关系。

(2)当人们认知体系呈协调关系时,应付设法保持这种关系,避免接触与已有认知因

素矛盾的信息。

(3)当人们认知体系不协调时,应付设法减轻或解除这种不协调的关系。

解除失调的方法:

①改变某一认知元素③加新的认知元素④调某一认知元素的重要性引起失调的原因:

①威慑不足②诱因不足③公开观点④引起与态度相反的结果⑤自由选择

社会态度转变的具体方法

(1)说服宣传说服宣传可以通过面对面交淡、参观访问、看电视或电影等方式来改变人们的偏见及某些观念,从而改变其态度

①说服宣传要实事求是,既不夸大,也不缩小②说服宣传要晓以利害,必须把握好存分③要有针对性④要逐步提出要求,有时也可先提出大的要求

(2)积极参加活动能够有助于人们态度的转变

(3)强迫接触强迫个体与态度对象接触,有助于态度的改变

(4)群体规定,群体的公约、规则可以有效地改变人们的态度

态度的测量方法

总加量表法、社会距离尺度法、语义分析法、投射法、生理反应法

总加量表法:

由李克特创出,测量每一种态度就用一个态度量表,态度量表是针对某个态度对象而设计的,由若干问题组成,根据被测者对各个问题所做的反应而给予分数,以代表该人对某一个问题所持态度的强弱。

社会距离尺度法:

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布加达斯创立,是测量人与人之间亲疏态度的一种技术,最早用来测量种族之间的亲疏关系,但对于测量一般人之间的亲疏关系也有参考价值。

语义分析法:

目的在于分析人们对于特定的对象所给予的意义,是分析对象所具有的形象,以测定和判断其态度的一种方法。

投射法:

投射法是通过间接方法来了解人们对某个事物的态度,这是通过分析人们某个刺激所产生的联想来推测其态度,这种联想是人们内心深处的想象愿望、要求及思想方法等无意识的反应。

生理反应法:

是通过检查被测者的生理状况来测定其态度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测定人们态度的情感因素,因为情感对人们的态度起着重要作用。

侵犯的分类

(1)以是否违反社会规范为依据的分类

①反社会侵犯:

违反社会道德规范和社会准则,不为社会认可的侵犯行为。

②亲社会侵犯:

为了达到群体的道德标准所能接受的目的,以一种社会认可的方式所采取的侵犯行为。

(除暴安良)

③被社会认可的侵犯:

介于亲社会侵犯行为和反社会侵犯行为之间的行为。

(正当防卫)

(2)以最终目的为依据的分类

①手段性侵犯:

目的不是为了使对方身心健康受损害,而是把侵犯作为达到其他目的的手段。

(抢钱)

②目的性侵犯:

目的就是为了复仇、教训对方、故意伤害他人,给他人造成痛苦和不快(谋杀)

(3)行为方式为依据的分类①言语侵犯②动作侵犯

侵犯的特点

1、侵犯是有意图的行为。

2、侵犯是外显的行为。

3、侵犯是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行为。

侵犯的理论解释

1.本能论

(1)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

弗洛伊德认为,死本能是支配人的行为的本能之一,它代表了恨与破坏的冲动,当它指向外时,就会成为对他人伤害、侵犯、攻击的动因,引发出人的侵犯行为。

(2)洛伦兹习性学观点:

洛伦兹在观察动物伤害其他个体的基础上认为,不论以什么途径和方式,有机体内滋长的能量总得释放出来,因此侵犯是本能的,并且是不可避免的。

战争就是人的侵犯本能发泄的结果。

(3)威尔逊的社会生物学观:

认为大自然的自然选择会将有利于物种生存的行为方式保存和遗传下来,人类之所以有侵犯行为,是因为这种行为有利于人类自身的生存。

该学派片面强调了生物学因素的作用,受到诸多批驳。

(4)侵犯行为的生理基础研究:

研究了激素、遗传、染色体等对侵犯行为的作用。

2、挫折—侵犯假说

该假说认为侵犯主要是一种受挫折的后果。

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先决条件;二是挫折的产生,将必然会导致某种形式的侵犯。

3、社会学习理论

这一学派强调个人后天生活经验的重要作用,认为侵犯行为和其他许多社会行为一样,主要是个人后天社会学习的结果。

1)社会强化说。

强化是指通过个体行为,或者是行为所导致的后果,对其行为本身所施加的影响。

通过强化,可以使某种特定的社会行为增加或减少。

实验表明,如果强化儿童粗鲁的行为,就会增加儿童的攻击性和侵犯行为。

(2)观察与模仿。

社会学习理论的奠基者班杜拉认为,人类许多行为是通过观察模仿而习得的,侵犯行为主要也是通过这种观察和模仿而形成。

如果儿童经常耳闻目睹各种侵犯现象,就可能学会各种侵犯行为

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

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既有个人内在的因素,也有外在的因素。

个人因素有性别因素、个人认知因素,而外在的因素有挫折挑动(身体遭受痛苦刺激或语言的辱骂,气温的变化,受他人侵犯,拥挤,酒精)。

总之,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侵犯行为甚至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侵犯的消除与控制

(1)宣泄:

在受到委屈、遇到冷遇或心情不好时成人往往会利用适当的机会均等、方式进行宣泄,宣泄可以减少侵犯。

(2)用社会规范制约侵犯:

社会增加对侵犯行为处罚的强度,可以实现侵犯行为的外部控制。

(3)好榜样的作用:

一个好的榜样能够减少人们的侵犯行为。

(4)移情:

对他人感情的移人,受害者的痛苦迹象能引起人们的同情心,进而把自己置身于受害者的地位,设身处地体会受害者的痛苦,从而抑制侵犯行为。

两类情境的利他行为

一类是非紧急情境下的利他行为表现,另一类是紧急情境下的利他行为。

非紧急情境下的利他行为的特点

(1)并无危害生命财产的威胁存在着

(2)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普通事例(3)情境中有明确的线索与信息,知道有需要帮助(4)帮助他人不需要采取紧急措施。

紧急情境下的利他行为的特点

(1)有伤害生命与财产的威胁,有一定的危险性,付出的代价很大

(2)不寻常的、少见的情境(3)不能预见到的,无法事先制订计划(4)紧急情境会引起生理上的应激状态

利他行为进化理论

人们认为助人行为是人类所独有的,但有可能黑猩猩在这方面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不同。

很可能在我们人类的祖先身上只有一点点的利他主义,但后来这方面的进化越来越强,以至于有了我们现在的助人行为。

利他行为决策理论

1)对紧急事态的注意

(2)对紧急事态的判断(3)个人责任程度的决定(4)介入方式的决定(5)利他行为的实施

利他行为社会学习理论

参与学习的理论强调学习对于帮助他人的重要性,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强化来学习帮助他人,还要以通过观察来学习。

利他行为社会交换理论

有社会心理学家用社会交换理论来解释人类的全部社会行为。

人们之间不仅交换物质性的商品和金钱,而且还交换百物质性的知识等。

在且人行为人上,社会交换理论认为施予者和接受者同样受益。

利他行为社会规范理论

(1)社会互惠规范:

我们应帮助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

(2)社会责任规范:

我们有责任帮助那些依赖自己的人(不考虑以后的交换)。

如小孩、残疾人。

(3)社会公平规范:

同等的贡献获得同等的报酬。

由于不公平的分配而得到较多利益者会试图重新分配报酬以达到公平的结果。

旁观者效应

(1)社会抑制作用。

当他人不采取利他行为时就产生了对利他行为的社会抑制作用。

(2)社会影响的结果。

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下,每个人都有模仿他人行为而行事的倾向。

(3)多数的忽略。

当他人在场,且都镇静自若,会造成没有什么危险事件发生的知觉,别人的反应影响了个体对事件的判断、解释、认知。

(4)责任扩散。

当有他人在场,个人救助他人的责任会减少。

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

(1)利他者因素:

a.性别,不同性别会影响人们的利他行为b.年龄,承随年龄增长,人们的利他行为有所增加。

c.人格特征,不同的人格特征会影响人们的利他行为。

d、助人者的心境,心境是指一种弥漫性的持久而微弱的情绪状态。

研究表明助人者的心境确实可以影响人们的利他行为。

e、内疚往往导致赎罪。

研究表明,高度内疚的被试者做出的助人行为多于低度内疚的被试者。

(2)被帮助者特征:

a.性别b.年龄c.魅力和人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