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绩效评估.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387363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5.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docx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方政府绩效评估.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docx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摘要:

为公民和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是政府的职责,当今各国的行政改革,以绩效为导向的公共管理成为其追求目标。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TO,更是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为指导,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政府绩效评估理念与方法,加快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高效、廉洁、公正、透明和具有责任感、回应性的政府,以最经济的手段为社会公众提供全面和优质的服务。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是政府绩效评估的核心和难点。

在学习参考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构建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选题背景及意义、分析构建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内容和整体框架,对评估指标体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研究,以使其引导我国地方政府构建科学有效的评估指标体系,促进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提高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政府绩效评估指标关键绩效指标法平衡计分卡技术

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选题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间、地区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同时伴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公民民主参与意识的增强,人们对政府绩效日益关注,要求开展政府绩效评估的呼声日益高涨。

目前,政府绩效评估研究已成为学术研究的热门领域。

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是开展政府绩效评估的前提,是从事政府绩效评估研究不可回避的课题。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是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具体体现,是开展政府绩效评估的基本前提。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具有强烈的行为引导功能,它明确并强化了评估对象的工作要点和努力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把工作重点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政府工作成绩的考核曾长期集中于经济发展指标,各地GDP崇拜之风盛行,经济发展成为政绩评价和官员职位提升的主要依据。

这种用单一经济指标评估政府绩效带来了诸多弊端。

一是使官员重经济发展,而忽视社会其它方面的进步。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公共事业没有同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没有得到普遍提高,贫富分化严重。

二是专注于经济发展,而忽视了环境保护。

依靠过度开发自然资源来获得暂时的经济发展,导致环境严重破坏,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

三是早期的政府绩效指标只考核结果而不考核过程,导致一些地方政府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违法行政,损害行政相对人利益的事情屡见不鲜,甚至为取得所谓政绩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四是早期的政府绩效评估着重评估政府活动对社会、经济、文化各领域产生的效果和影响,而把政府本身作为一个黑箱,不去关注政府内部的运作过程。

由于缺乏对政府内部运作过程的绩效评估,政府内部的人浮于事、官僚作风、效率低下等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

1.2、选题的意义

总体来讲,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基本摆脱了宏观抽象、结构单一的缺陷,逐步走向科学化、全面化、具体化、综合化,进一步改进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具有更深层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探索和构建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尚未构建完善,程序不规范,机制不健全,理论研究相当薄弱及其他诸多方面的局限,客观要求尽快切实加强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

其次,有利于地方政府与国际接轨。

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特别是加入WTO,必然要求政府改革与管理创新适应国际规范的新要求,适应地方政府职能转换。

再次,有利于政府行政管理理论的创新和改革的深化。

加强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有利于找出一种有效的方法来评价政府改革之后的管理水平及改革的效果,有利于深化行政改革措施的顺利实施。

最后,有利于地方政府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对于政府来说,正确的政绩观就是正确的绩效观,要落实正确的政绩观,就必须科学评价政府的绩效。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是指在“结果导向”和“公众满意导向”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的信息网络技术和现代的管理方式对地方政府管理过程中投入、产出、中期成果与最终成果所反映的绩效进行评价和划分等级。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作为评价与改进地方政府绩效的一种重要工具,是现代公共管理研究的一个前沿课题,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及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

推进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工作的全面发展,建立起完整规范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客观要求。

做好这一工作,对我国当前的行政改革和提高政府绩效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目前对于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研究仍处于初始阶段,因为各国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差异,在探索过程中国内外学者更多的是关注政府绩效评估这一宏观领域,以期通过对政府绩效评估的研究来指导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构建。

2.1、政府绩效评估的内涵界定

在整个公共管理学科领域,政府绩效评估是个近乎全新的探索。

对其的研究多是首先从对政府、绩效、评估三个主题词分别进行内涵界定。

从单纯语义学的角度看,“政府”是一个政治体系,于某个区域订立、执行法律和管理的一套机构。

广义的政府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军事机关,狭义的政府仅指行政机关;在内阁制国家,“政府”一词也用来指代表国家最高行政机构的核心,即“内阁”。

一个国家的政府又可分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

“绩效”表示“成绩;成效”。

“成绩”指“工作或学习的收获”,强调对工作或学习结果的主观评价。

“成效”指“功效或效果”,强调工作或学习所造成的客观后果及影响。

“绩效”则是对二者的综合。

但从普遍意义上来说,绩效是对组织的成就与效果的全面、系统的表征,它通常与生产力、质量、效果、权责等概念密切相关。

“评估”表示“评议估计或评价”,与之相近的“评定”(经过评判或审核来决定)和“评议”(经过商讨而评定)皆为“评估”所采用的方式和途径。

“政府绩效评估”,就是政府自身或社会其他组织通过多种方式对政府的决策和管理行为所产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短期和长远的影响和效果进行分析、比较、评价和测量。

对政府绩效进行评估,是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能的一项重要制度和有效方法。

政府绩效评估在本质上是国家在现存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内、在政府部分职能市场化和公共服务输出市场化以后、在政府公共部门与公众关系基本定位的前提下由民权运动和科学技术推动下所采取的政府治理方式。

2.2、国外对政府绩效评估的研究综述

20世纪70年代开始风靡欧美发达国家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是各国政府在新的社会环境下适应社会需要而掀起的一场声势浩大的行政改革运动。

在这场运动中,如何提高政府绩效以回应市场和社会的需要,成了一个重要的方面。

在责任理念和民主理念等政治价值的驱动下再加上更为直接的公共财政危机,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以督促政府绩效的改善,从而间接地减少政府的行政成本,同时以积极姿态回应社会各界对公共部门低效的批评。

美国,作为这场运动的重要代表国家之一,政府对公共部门生产力和绩效的重视,自20世纪初便已经开始。

美国政府绩效评估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1900-1940),人们测评政府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是效率;第二阶段(1940-1970),人们对于腐败问题有了深入的认识,而预算作为政府财政开支的一个重要来源,理所当然地进入人们重新组织设计的过程,同时,促进了绩效预算在政府部门的兴起;第三阶段(1970-1980),重视结果固然重要,但如果服务的结果并不具有有效性,那么政府的服务依然不能达到自身设定的目标,因此,美国政府部门的绩效评估逐渐转入对效率和有效性的考评;第四阶段(1981-1992),民营化的兴起是这一时期美国政府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一项重要工具;第五阶段(1992至今),在克林顿政府的推动下,美国政府绩效评估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在以《政府绩效和结果法》等法律的指导下,美国政府评估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评估体系。

将公众纳入到评估主体的范畴,不仅是适应新公共管理运动中顾客导向的需要,更促使了政府和公众之间的有效沟通,体现了民主化的要求。

在吸取公众参与基础上形成的评估程序,多元的评估标准,结合标杆管理的过程,无疑促进了绩效评估能够有效地起到有效改善政府绩效的目标。

政府绩效评估应用最持久、最广泛、技术上比较成熟的当属英国。

在20世纪70年代末,英国政府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危机、管理危机和信任危机,与此同时,理论界也出现了新右派体系,它相信市场力量,主张减少政府干预、采用管理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用企业家精神重塑政府,以提高行政效率、实现资金的价值。

作为新右派代表的撒切尔夫人的上台,使绩效评估作为一种改进政府绩效的有效工具被引进公共部门。

总的来说,根据评估的侧重点的不同,英国政府绩效评估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效率优先阶段和质量优先阶段。

在1979年至1985年,侧重点是经济和效率,追求的是投入产出比率的最大化,如雷纳评审和部长管理信息系统和财务管理新方案都是在“效率战略”下进行的,在节省开支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1986年开始,随着效益和质量被重视,其侧重点转向效益和顾客满意,质量逐渐被提到了重要的地位,期间推行的“下一步行政方案”、“公民宪章”运动和“竞争求质量”运动,开创了质量和顾客满意的新方向,绩效评估作为行政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侧重从公民的角度测评绩效,也就是说绩效评估是从公民的立场和角度来测评政府服务的经济性、效率、效益、服务质量和公民满意度等。

同时,将绩效评估与其他管理技术相结合,如在英国政府中广泛应用的“地方政府改善计划”、“最佳实践”、“最高价值”、绩效审计、绩效工资制等一系列措施,都是将绩效评估与其他管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大大改进了政府部门的绩效。

除了英、美两国外,其他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绩效评估机制也颇具特色,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其中,作为前英殖民地,新西兰政府部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演进过程受到盎格鲁-撒克逊传统的深刻影响。

总体来说,新西兰的评估指标和手段较为规范,包括八项内容:

月度和季度报告、年度财务报告、绩效协议、战略结果域和关键结果域、业绩声明报告、服务绩效报告、企业业绩报告、权责发生制预算制度。

澳大利亚属于联邦制国家,其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建构过程遵循务实主义的原则和实践,采取集权性质的管理技术,它的评估手段或依据是“联邦政府服务宪章”、行为手册、绩效合同、基准测试、程序管理和预算方案、部长预算措施报告、部长评估计划、部门年度报告、滚动预算和审计长报告等十项;绩效评估指标主要包括产出、质量以及结果三大类,而衡量维度主要有一致性、效率、效果或质量、成本-收益分析四项内容。

在这些国家中,政府绩效评估得到了重视和广泛地发展,以上四个国家进行绩效评估共同的背景,无非是政府严峻的财政危机导致了政府部门不得不在减少公共支出的同时提高绩效,但是这四个国家的政府绩效评估也各有特色,这是与各个国家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政治经济情况相联系的。

与政府部门政府绩效评估构建的探索相比,学术界及专家学者也对政府绩效评估给予了极大的重视。

国外学者认为政府绩效评估包括了两个方面。

其一,在效率方面:

威尔逊认为“政府绩效评估是一种制度设计,在该制度框架下所取得的结果而不是以投入要素作为判断政府公共部门的标准。

”奥斯本与盖布勒认为“政府绩效评估就是改变照章办事的政府组织,谋求有使命感的政府;就是改变以过程为导向的控制机制,谋求以结果为导向的控制机制。

”1993年美国国家绩效评论组把政府绩效评估界定为“政府官员对结果负责,而不仅仅是对过程负责。

”其二,在公共责任方面:

政府绩效评估决定了政府角色和其职能的内容。

政府公共部门的角色成为了公共服务的供给者。

对政府职能范围内管理活动的绩效进行评定,也就是要对政府在确定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和价格标准、抓好绩效管理、把好市场准入关,以保证供给者无法利用提供公共服务的机会谋取不正当的利益、保障社会公平、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增加顾客选择的机会和更好地满足顾客需要等活动的绩效进行评定。

政府绩效评估所包含的重塑政府角色和界定其职能为公共服务供给部门,包括政府公共部门、私营部门和非盈利部门展开竞争、创造市场动力、利用市场机制解决政府管理低效率问题提供了有力的途径。

随着政府角色和职能的重新界定,促使了政府管理所隐含的政府部门的基本运行方式、政府与市场和公众之间关系基本定位的变化。

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由治理者与被治理者之间的关系变为了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与消费者、顾客之间的关系。

政府行使公共权力主要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有效提供公共服务和主动为公众谋福利。

效率和公共责任是政府绩效评估内涵中所具有的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政府公共部门在社会竞争中提供公共服务,既有助于提高效率、打破垄断和降低成本;又以严明的绩效目标和绩效管理保证其在竞争中对公众负责、提高服务质量。

在这两个方面中,公共责任和顾客至上是第一位的,效率则是第二位的,效率只有用来满足公众的需要和实现公共利益时才有意义。

2.3、我国对政府绩效评估的研究

近年来,我国政府为应对加入WTO后的挑战,在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政府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对绩效评估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从发展阶段看,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实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以目标责任制和效能检查为代表;90年代初到90年代末,以社会服务承诺制与组织绩效评估、目标责任制和以市民为主体的绩效评估制为代表;90年代末至今,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绩效评估体系。

政府绩效评估发展历程表明,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基本上走过了由单位自发评估到自觉评估、再到整个国家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科学化评估建构过程。

同时,在政府绩效评估过程中,我国逐步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的绩效评估六种模式,即:

与目标责任制相结合的政府绩效评估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相结合的政府绩效评估模式、以监督验收重点工作为主的政府绩效评估模式、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为目标的政府绩效评估模式、以公众评议为主要方式的政府绩效评估模式和政府绩效的第三方评价。

政府绩效评估在我国作为一个新兴的政府管理工具,实践证明,在提高政府绩效、改变政府工作作风以及转变政府职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从总体上看,我国政府绩效评估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实践中也带有盲目性,缺乏公众的参与,多为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评估。

孟华分析了以机构为重心的绩效评估存在诸多缺陷,认为政府绩效评估的重心应该转向公共服务,重视公共服务提供的质量与效果,这种以公共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政府绩效评估能相应解决机构绩效评估的四大缺陷,公共服务绩效评估对改善公民满意度、提升服务质量、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意义,以及推进我国政府绩效进一步完善,实现政府绩效评估良性发展的作用。

盛明科、彭国甫从议题的现实基础、理论基础、评估体系研究的基本框架、以及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来阐述公共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构建研究论纲,阐释公共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研究的框架,对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基本理念、理论基础、制度体系以及评估方法进行了系统考察,最终探寻适合我国政治体制、管理制度和文化背景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构建的宏观思路。

陈通、王伟从我国目前各地对于政府绩效评估的实践的困境出发,探讨政府绩效评估的发展趋势之一就是强调绩效评估过程中的公民导向,一方面要强调公民参与,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公民对政府各项工作的满意度调查。

盛明科提出了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估应该从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相结合的角度,综合运用主观评议和多指标量化综合评价的方法。

客观定量测评方法能全面、直接、客观地衡量出政府一段时间内的绩效,但忽视了政府服务接受者--公众的满意程度。

主观定性评议方法虽可以衡量出政府服务接受者的满意程度,但不能全面反映政府的绩效水平。

在实践中,理想的做法是将两者整合统一起来。

作为特定社会生态环境中的一项制度设计,政府绩效评估的理念、制度和方法必然受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体制、经济制度和民众心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政府绩效评估作为西方国家新公共管理运动中出现的一项重要治理工具,将其引入我国并期望对我国公共管理和政府运行产生有效的作用,就必须立足于我国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管理创新实践,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府绩效评估机制和相关制度体系。

2.4、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文献评估

近年来,国内在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例如,人事部课题组于2004年提出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包括职能指标、影响指标和潜力指标3大类,共33个具体指标;范柏乃提出的包括行政管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教育科技、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6个领域37个评估指标;卓越运用部门指标与通用指标、传统指标与现代指标、正数指标与负数指标、基本指标与修正指标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一整套适合于公共部门的指标体系。

这些研究大多倾向于从政府职能出发,力图构建一种普适性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但是从当代政府绩效评估实践的一般原理出发,认为影响政府绩效评估的因素是多维和复杂的,除了政府职能外,还包括政府的发展战略和规划、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政府管理的规范化程度、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政治体制、公民参与状况、文化传统、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与整合等方面。

而且,不同地方政府面临的管理环境不一样,工作重点也不同,因而不存在普适性的指标体系设计。

上述已有研究成果仅在以下两种情况下有意义:

一是某一级政府对其下属部门的绩效评估,如市政府对其下属区(县)政府的评估,或市公安局对区(县)公安分局的评估。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不同的被评估单位面临的管理环境大体相当,可以使用同一评估指标,以便进行横向比较。

二是上级政府实施的专项评估。

但对分别隶属于不同上级政府部门的各地方主动实施的绩效评估,这种研究结论并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

原因就在于影响政府绩效评估的因素非常复杂,如果使用统一的指标体系,将脱离各地的管理实际。

为此,需要开展对影响政府绩效评估指标设计的多维因素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构建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方法。

3、基本内容和框架

3.1、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框架

一个地方政府高绩效总体表现为促进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

从总体上看,经济稳步增长、社会稳定和谐、不过度耗用资源、环境友好是一个地区可持续健康发展重要方面,政府在其中作用不言而喻。

因而关注地方政府在促进地区发展中的作用不仅要关注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也要关注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同时要考察当地收入状况及资源环境的保护。

根据政府绩效评价领域,以及政府自身建设的要求构建指标体系框架,指标体系的设计可以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行政能力三个维度对政府绩效进行评价。

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行政能力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反映政府在营造与外部关系的过程中产生的绩效状况。

这三个方面体现了对政府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衡量,三个方面的细化指标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的,任何一个方面的指标出了问题,都可以从其他方面指标里面找原因。

绩效评估一级标准的确立应跳出以往忽视本源的思路,亦即政府绩效评估不只是对组织或活动的结果进行评估,而是要对政府这种组织形态运转的全过程进行评估。

在总结国内外相关指标体系设计思想和方法技术的基础上,具体指标为:

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行政能力三类指标作为一级指标框架,在一级指标框架下,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

一、二级指标与三级指标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一、二级指标主要是分类的逻辑框架,三级指标是有具体指向的指标。

其中,经济发展是政府职能在经济发展领域的体现,社会和谐是政府在促进社会进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生活作用的体现,行政能力是政府行为的保障。

3.2、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指标是将目标逐级分解,使之成为具体的、行为化的、可测量和可操作的分目标。

它受到目标的制约,而指标体系使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

指标体系是政府绩效评估的基础,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可以促进政府的高效运转和改革的顺利进行。

虽然不同的评估对象有不同的指标体系,但设计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原则上是一致的。

设计指标体系时应把握以下几点。

3.2.1、一致性

所谓一致性就是指标与目标的一致,就是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与被评估对的战略目标的一致。

绩效评估的目的是促进被评估对象实现其战略目标,检验战略目标实现的程度。

在设计确定绩效指标时,可将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手段作为二级目标和二级评估指标,将实现二级目标的关键手段作为三级目标和三级评估指标,按照这一思路,将目标层层分解,最终形成一个评估指标的有机链条。

各个指标之间既有联系性,也有独立性,形成了一个整体性的评估指标体系,也体现了各个指标之间的一致性。

3.2.2、整体性

所谓整体性就是指标体系全面地体现要达到目标的一个整体,指标体系的各个指标能够全面地反映地方政府绩效的数量与质量要求。

例如,各级地方政府要推进所辖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其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就必须系统反映政府在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与环境的和谐等方面的作为和表现,而不是只看GDP增长的唯经济思想。

同时,由于政府绩效评估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活动,指标体系不可能涵盖所有因素,因此只能抓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

各个具体指标的涵义、计算、时间空间范围等方面必须是统一的,既体现各构成要素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也体现指标集合体的完整性。

3.2.3、独立性

所谓独立性是指标体系内同一层次的各个指标必须是相互独立的,不相互包含、不相互重叠、不存在因果关系。

指标应反映地方政府绩效的共同属性,惟有如此,才能保证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不同地区、不同单位的比较,才能比较两个具体评估对象在某一方面的差别。

在设计指标时,必须认真分析每个指标的内涵和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善于抓主要因素,保证指标的独立性和科学性,使指标简易可行。

3.2.4、可测性

所谓可测性是指标体系的每一个指标都可以实际测量或观察,以获得明确的结论,它包括绩效评估指标的可测性和指标在评估过程中的现实可行性。

指标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可以量化的定量化指标,另一类是难以量化的定性指标。

对可以量化的指标应尽量量化,对不能直接量化的指标,应采用定性指标,或者对定性指标进行二次量化。

绩效评估指标的可测性是指评估指标可以用操作化的语言定义,可以运用现有工具测量得出明确结论,如对地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收入水平的增长比率等。

获取充足的信息是保证指标现实可行性的重要前提,高素质的评估主体是保证评估指标具有可测性的重要基础。

3.2.5、可行性

所谓可行性是指标体系的设计要求应从政府管理工作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客观可行,每一个指标都有实际意义。

要做到有的放矢,既要全面反映地方政府的职能和绩效目标,又能突出地方政府绩效目标的重点、特色和优势。

设计出的指标既要有高度,又能够切实可行,能够被领导和广大工作人员所接受,能够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绩效水平,为实现预定目标创造条件。

3.3、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政府发挥作用及其行为结果,是政府绩效评估的依据。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估指标体系,是正确评估绩效的前提。

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应以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绩效观为知道,以构建社会为目标,注重先进生产力的培育和提高,注重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注重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协调,注重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大文明的整体推进,注重人民生活质量的持续提高。

具体而言,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

3.3.1、坚持结果导向

相对于单纯的企业经济指标、学校教育指标、社会与经济指标而言,地方政府评估指标总体上难以测量,有的指标可以数值化,有的指标只能定性化。

为了全面反映政府绩效整体状况,体现地方政府管理效果,应坚持政府绩效评估结果导向,不仅要关注政府应该做什么,还要关注所做工作的效果,以此来指导整个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全过程。

通过结果导向,使政府把精力真正放在转变职能,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提供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