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中考总复习 三轮冲刺 《溶液》中考考点详解.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383995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07.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中考总复习 三轮冲刺 《溶液》中考考点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中考总复习 三轮冲刺 《溶液》中考考点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中考总复习 三轮冲刺 《溶液》中考考点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中考总复习 三轮冲刺 《溶液》中考考点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中考总复习 三轮冲刺 《溶液》中考考点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中考总复习 三轮冲刺 《溶液》中考考点详解.docx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中考总复习 三轮冲刺 《溶液》中考考点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中考总复习 三轮冲刺 《溶液》中考考点详解.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中考总复习 三轮冲刺 《溶液》中考考点详解.docx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中考总复习三轮冲刺《溶液》中考考点详解

《溶液》中考考点详解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下列物质不是溶液的是(  )

A.食醋B.泥浆C.生理盐水D.澄清石灰水

解:

A、食醋是食醋的水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B、泥浆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故不是溶液,故选项正确。

C、生理盐水是氯化钠的水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D、澄清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2.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B.碘酒是一种溶液,其中溶剂是酒精

C.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其他任何物质

D.固态氢氧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

解:

A、溶液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属于混合物,故正确;

B、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故正确;

C、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但可溶解其他物质达到饱和,故错误;

D、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所以水溶液温度升高,故正确。

故选:

C。

3.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配制”实验活动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取药B.

称量

C.

量取D.

溶解

解:

A.在取用药品时,瓶盖应倒放在桌面上,故A错误;

B.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时,应该左物右砝,故B正确;

C.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读数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故C错误;

D.不能在量筒内溶解物质,故D错误。

故选:

B。

4.放入一定量水中,充分搅拌后形成乳浊液的是(  )

A.蔗糖B.麻油C.食盐D.白醋

解:

A、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B、麻油不溶于水,把麻油放到水里是液滴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故选项正确。

C、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D、白醋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5.能使气体物质溶解度增大的操作是(  )

A.增加溶剂B.振荡溶液C.增大压强D.升高温度

解:

气体的溶解度主要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故选:

C。

6.胆矾晶体放置在空气中不能溶解,在水中能溶解得到蓝色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胆矾晶体溶于水得到的溶液,溶质是胆矾

B.胆矾晶体在水中获得能量,在空气中没有能量

C.胆矾晶体在水中能解离成离子,扩散到水中形成溶液

D.胆矾晶体在水中与水分子有相互作用,在空气中与空气中的分子无相互作用

解:

A、胆矾晶体溶于水得到的溶液,溶质是硫酸铜,不是胆矾,故选项错误;

B、胆矾晶体在水中获得能量,在空气中没有能量错误,因为胆矾晶体在空气中也有能量,故选项错误;

C、胆矾晶体在水中能解离成离子,扩散到水中形成溶液正确,故选项正确;

D、胆矾晶体在水中与水分子有相互作用,在空气中与空气中的分子无相互作用错误,因为水分子和空气分子对胆矾晶体都存在作用力,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7.实验室需配制50g6%的NaCl溶液。

在配制溶液过程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用药匙取用NaCl固体时,瓶塞倒放于桌面

B.用玻璃棒搅拌,加速NaCl固体的溶解

C.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D.称量时,天平指针向右偏转,应向左盘添加NaCl固体至天平平衡

解:

A、用药匙取用NaCl固体时,瓶塞倒放于桌面,以防止污染试剂,A对;

B、药匙用来取用粉末状固体或小颗粒固体,加速溶解时,用玻璃棒进行搅拌,B对;

C、量取液体时使用量筒,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C错;

D、该题为定量称取,先在右盘放砝码或拨动游码,在称量过程中不再改变,向左盘中加药品至天平平衡,完成称量。

正确操作应为继续添加药品直至天平平衡,D对;

故选:

C。

8.T℃时,向盛有100g水的两烧杯中分别加入60g甲、乙两种固体,搅拌后固体甲完全溶解,放置一段时间后,甲溶液中有固体析出,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搅拌的目的是增大物质的溶解度

B.将T℃的甲、乙两种饱和溶液降温,溶质质量分数都减小

C.甲溶于水的过程中一定放出热量

D.乙是可溶性物质

解:

A、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搅拌的目的是增大物质的溶解速率,不会增大溶解度,故A错误;

B、将T℃的甲、乙两种饱和溶液降温,甲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乙物质的溶解度增大,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B错误;

C、搅拌后固体甲完全溶解,放置一段时间后,甲溶液中有固体析出,所以甲溶于水的过程中一定放出热量,故C正确;

D、2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10g,所以乙是易溶性物质,故D错误。

故选:

C。

9.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为B>A>C

B.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A=B>C

C.t3℃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仍为饱和溶液

D.t3℃时,三种物质各bg分别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质量相等

解:

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为B>A=C,故A错误;

B、t2℃时,A、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物质的溶解度最小,所以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A=B>C,故B正确;

C、t3℃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C物质的溶解度增大,C物质的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故C错误;

D、t3℃时,C物质的溶解度小于bg,C物质的固体物质不能全部溶解,A、B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g,可以全部溶解,所以三种物质所得溶液质量不相等,故D错误。

故选:

B。

10.根据如图所示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8℃时,将40gKNO3溶于100g水得到饱和溶液

B.将43℃的Na2CO3饱和溶液升高10℃,有晶体析出

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由40℃降温至23℃,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

m(NaCl)=m(KNO3)>m(Na2CO3)

D.除去KNO3中混有的Na2CO3,可在40℃配成饱和溶液,再降温结晶、过滤

解:

A、28℃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40g,所以将40gKNO3溶于100g水得到不饱和溶液,故A错误;

B、将43℃的Na2CO3饱和溶液升高10℃,溶解度减小,所以有晶体析出,故B正确;

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由40℃降温至23℃,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也不能确定,故C错误;

D、低于40℃时,碳酸钠、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影响都比较大,所以除去KNO3中混有的Na2CO3,可在40℃配成饱和溶液,再降温结晶、过滤的方法不能除杂,故D错误。

故选:

B。

11.某同学对下表中的溶解度数据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温度/℃

0

20

40

60

KCl的溶解度/g

27.6

34.0

40.0

45.5

KNO3的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Ca(OH)2的溶解度/g

0.18

0.16

0.14

0.11

A.硝酸钾的溶解度最大

B.降温可将不饱和的Ca(OH)2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40℃时,饱和的氯化钾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40%

D.当KNO3中混有少量KCl时,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

解:

A、选项没有指明温度,无法比较KNO3的溶解度大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B、升温可将不饱和的Ca(OH)2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错误;

C、40℃时,饱和的氯化钾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错误;

D、当KNO3中混有少量KCl时,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正确;

故选:

D。

12.常温下,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图示实验。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实验1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实验2后,乙中比甲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大

C.实验2后,甲中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D.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解:

A、实验1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实验2后,乙中和甲中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溶解度大错误,因为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C、实验2后,甲中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正确,因为饱和溶液中加入了水,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正确,因为甲中加水,溶质不变,乙中的加溶质不再溶解,因此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甲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 增大 。

(2)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 降低温度 。

(3)t℃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 1:

3 。

(4)乙中含有少量甲,提纯乙可采用的方法是 蒸发溶剂 。

解:

(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降低温度;

(3)t℃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50g:

150g=1:

3;

(4)甲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乙中含有少量甲,提纯乙可采用的方法是蒸发溶剂。

故答案为:

(1)增大;

(2)降低温度;

(3)1:

3;

(4)蒸发溶剂。

14.下表是氯化钠、氯化铵、硝酸钾三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NH4Cl

29.4

37.2

45.8

55.2

65.6

77.3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1)分析表,影响物质溶解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是 温度 。

(2)在40℃时,分别将50g上述三种固体溶于水中,配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最少的物质是 硝酸钾 。

(3)20℃时,在一杯100g的水中同时加入36g氯化钠和36g硝酸钾固体。

充分搅拌后,有白色固体剩余。

加热至100℃并蒸发掉10g水后,再降至60℃,在杯底仍然有白色固体剩余,最后的白色固体是 氯化钠 。

解:

(1)由表格中的数据以及信息可知,温度是影响物质溶解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故填:

温度;

(2)由表格数据可知,在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最大,氯化钠的溶解度最小,所以在该温度下,分别将50g上述三种固体溶于水中,配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最少的是硝酸钾,需要水最多的是氯化钠;故填:

硝酸钾;

(3)6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7.3g,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设在该温度下的9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x,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y,则:

x=33.57g

y=99g

则最后的白色固体是氯化钠;故填:

氯化钠。

15.1926年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使原料NaCl的利用率从70%提高到96%,也使原来的副产物CaCl2转化成化肥NH4Cl.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以NaCl为原料制取纯碱(Na2CO3),从元素守恒的观点来看,还需要补充 C、O 两种元素。

(填写元素符号)

②t1℃时,Na2CO3的溶解度是 21.5 g。

③将t2℃时的Na2CO3的饱和溶液及NaCl的饱和溶液均降温至t1℃,此时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小于 (填”大于”“等于”小于”或“无法判断”)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

①氯化钠中含有氯元素和钠元素,碳酸钠中含有钠盐酸、碳元素、氧元素,所以用NaCl为原料制取纯碱(Na2CO3),从元素守恒的观点来看,还需要补充C、O两种元素;

②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Na2CO3的溶解度是21.5g;

③将t2℃时的Na2CO3的饱和溶液及NaCl的饱和溶液均降温至t1℃,两者都会析出晶体,变成t1℃时的饱和溶液,t1℃时,碳酸钠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钠,所以此时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故答案为:

①C、O;

②21.5;

③小于。

16.图1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 t2 ℃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为40克。

(2)在t3℃时将40克a物质放入50克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的溶液是 饱和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质量为 80 克。

(3)t1℃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配制成饱和溶液,得到饱和溶液的质量由大到小的关系为 a>c>b 。

(4)如图2所示,试管中盛有稀硫酸,烧杯中盛有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往试管中加入适量镁条,过一会儿发现烧杯中的溶液变浑浊,则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曲线与 c (选填“a”、“b”或“c”)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最相似。

解:

(1)在t2℃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为40g。

故填:

t2。

(2)在t3℃时a溶解度是60g,将40ga物质放入50g水中,能够溶解30g,充分搅拌后所得的溶液是饱和溶液,质量为:

50g+30g=80g。

故填:

饱和;80。

(3)t1℃时溶解度是b大于c,c大于a,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配制成饱和溶液,得到饱和溶液的质量由大到小的关系为a>c>b。

故填:

a>c>b。

(4)如图2所示,试管中盛有稀硫酸,烧杯中盛有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往试管中加入适量镁条,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过程中放热,过一会儿发现烧杯中的溶液变浑浊,则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曲线与c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最相似,即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

故填:

c。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7.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如图所示:

(1)写出图中标号a仪器的名称:

 量筒 。

(2)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分别为:

氯化钠 7.5 g,水 42.5 g。

(3)称量氯化钠时,氯化钠应放在托盘天平的 左 盘。

(填“左”或“右”)

(4)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搅拌,加快溶解的速率 。

(5)对配制的溶液进行检测发现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 AB 。

(填序号)

A.称量时,药品与砝码放反了B.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6)把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是 100 g。

解:

(1)由图示可知,标号a仪器的名称是量筒。

(2)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

50g×15%=7.5g,水:

50g﹣7.5g=42.5g。

(3)称量氯化钠时,氯化钠应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

(4)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溶解的速率。

(5)A.称量时,药品与砝码放反了称取食盐的质量偏少,会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B.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量取的水偏多,会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不会影响溶质的质量分数。

(6)设需要水的质量是x

50g×15%=(50g+x)×5%解得:

x=100g

故答为:

(1)量筒;

(2)7.5g,42.5g;(3)左;(4)搅拌,加快溶解的速率。

(5)AB;(6)100。

18.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

/g

NaCl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NH4Cl

33.5

37.2

41.4

45.8

50.4

55.2

(1)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海水晒盐的原理是 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蒸发溶剂,使氯化钠晶体析出 ,氨碱法制纯碱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通入氨气的作用是 增大二氧化碳的溶解度 ,可向滤出晶体后的NaHCO3溶液中加入 熟石灰 以回收氨,使之循环使用。

(2)氯化钠和氯化铵具有相同溶解度的温度范围在 10~20 ℃之间。

(3)图中,A是60℃时含有120g水的NH4Cl溶液,经过如下操作后,得到固体。

I.C中溶液的质量是 137.2 g.A溶液为NH4Cl的 不饱和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9.4% (结果精确到0.1%)。

II.对以上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③ (选填编号)。

①A到B的过程中,溶质质量没有改变

②B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55.2:

100

③由B到C开始析出NH4Cl固体的温度在40℃至50℃之间。

解:

(1)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海水晒盐的原理是:

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蒸发溶剂,使氯化钠晶体析出,二氧化碳是酸性气体,在碱性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大,所以通入氨气的作用是:

增大二氧化碳的溶解度,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氨气,所以可向滤出晶体后的NaHCO3溶液中加入熟石灰以回收氨,使之循环使用;

(2)通过分析溶解度表中氯化钠和氯化铵的溶解度可知,具有相同溶解度的温度范围在10~20℃之间;

(3)I、20℃,氯化铵的溶解度是17.2g,C溶液中含有100g溶剂,溶液温度是20℃,A溶液从60℃蒸发20g水,降温到20℃,析出晶体质量12.8g,所以C中溶液的质量是137.2g,A溶液为NH4Cl的不饱和溶液,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29.4%;

Ⅱ、①A到B的过程中,没有晶体析出,所以溶质质量没有改变,故正确;

②通过I中的计算可知,B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50:

100,故错误;

③通过计算可知,A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50g,所以由B到C开始析出NH4Cl固体的温度在40℃至50℃之间,故正确。

故选:

①③。

故答案为:

(1)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蒸发溶剂,使氯化钠晶体析出,增大二氧化碳的溶解度,熟石灰;

(2)10~20;

(3)I、137.2g,不饱和,29.4%;

Ⅱ、①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