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项目总结.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381185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项目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项目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项目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项目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项目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项目总结.docx

《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项目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项目总结.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项目总结.docx

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项目总结

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推广项目总结

“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项目是吉林市农业技术推广奖重点项目,项目实施一年来,在主管部门和各级领导的重视下,在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努力下,克服低温等各项不良气候因素的影响,项目进展顺利圆满完成了各项计划指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该项目总结如下:

一、计划任务与指标

1.计划落实面积:

该项目计划落实3500公顷,落实到12个行政村。

2.计划经济指标:

通过该项目推广,计划玉米投入成本比以往降低10%,玉米单产比以往增加8%,即每公顷节支249.34元,全镇共可减少投入87.27万元,3500公顷可增产157053万公斤,通过节本和增效两项可增收260.55万元。

二、项目完成情况

1.该项目计划落实3500公顷,实际在全镇12个行政村落实面积3600公顷,比计划面积超出100公顷,增幅为10%,共有12个村,48个自然屯参加该项目实施工作。

(祥见附表1)

2.经济效益完成情况,项目实施共推广面积3600公顷,超出计划任务的10%,经项目测产统计,全镇推广田年均公顷产量为10169.46公斤,比前三年平均公顷产量9350公斤增产819.46公斤,增产幅度8.8%,新增玉米总产量294.75万公斤,玉米按1.2元/公斤计算,新增经济效益353.7万元,每公顷节约肥料费用249.34元,推广面积3600公顷,共可节约成本89.76万元,两项合计推广田共增收443.46万元(详见附表2)。

三、技术措施

(一)选用了优良抗旱品种,重点选用了目前生产中抗旱、芽势强的玉米品种,所选种子的净度、纯度、发芽率均在90%以上,含水量不高于14%,并且都是正规供种单位生产的优质良种,主要以先玉335、原单68、通单24等几个品种作项目的主推品种。

(二)搞好种子处理

1.采取了种子包衣技术,种子包衣剂是防治地下害虫,苗期病害及丝黑穗病等病害的主要措施,项目所施用的种子包衣剂均为正规厂家的高效种子包衣剂如:

黑虫双全、立克秀、黑穗净等。

2.根据墒情进行浸种催芽:

项目中选用的玉米品种中,先玉335已包衣,不必进行催芽,通单24、原单68,在播种前2-3天将种子置于45度温水中浸泡6-8小时,并在25-30度条件下进行催芽,催芽期间每隔2-3小时翻动一次,经过24小时后,当种子露白时摊开阴干后播种。

3.精细整地,利用机灭茬技术,将农家肥、沉化肥及微量元素施入垄沟内,起犁形成垄后,用播种器播种,深度一致,一次拿全苗。

四、及时防治病虫害及鼠害

1.玉米苗期病害:

当玉米苗4-5片叶时发现病害,如:

玉米白苗病,细菌性病害时,及时用0.1-0.3%硫酸锌溶液和农用链霉素喷洒1-2次,两次间隔4-5天。

2.粘虫:

6月下旬至7月上旬,田间平均每株有一头粘虫时,每公顷用5%来福灵或35%速克毙450毫升兑水300-600公斤喷雾防治,把幼虫消灭

3.玉米暝:

应采用化学药剂、物理及生物措施综合防治,今年我镇按市总站的要求下发赤眼蜂防治玉米暝虫,共防治3500公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田间灭鼠:

当农田鼠密度超过5%时,利用春秋两季进行灭鼠工作,投放0.005%溴敌隆毒饵等慢性杀鼠剂及时进行防治。

5.化学除草:

除草在播后苗前每公顷用38%阿特拉津3-4公斤加90%乙草胺2.5-3公斤,兑水400-600公斤进行土壤喷雾,干旱年份或干旱地区,土壤处理效果差的地块,用4%玉农乐悬浮剂10-1.5升加38%阿特拉津悬浮剂3.75-4.5升兑水400-600公斤在杂草2-4叶期间进行茎叶喷雾,对于前期封闭效果不好的地块,可在玉米40-60厘米高、杂草10-20厘米高时采用克无踪或百草枯进行定向行间除草。

五、工作措施

(一)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项目推广实施成立了由镇主管镇长张志福担任组长,农业站长宋云峰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呼兰镇农业站全体职工及12个行政村村主任担任。

(二)年初制定了项目工作计划和技术方案,项目实施起,我站按照上级要求制定了该项目工作计划和技术方案,并派专人负责该项目的实施工作,责任落实到个人,指标落实到12个行政村,并有专人负责技术指导。

六、今年春耕前全面完成了科技培训工作

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通过电视录像讲座印发技术资料等,把每个技术环节传授给农民,据统计共举办各类培训班5次,电视讲座3次,发放科技资料1万余份。

七、加强技术指导,成立咨询台,及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呼兰镇农业站

2009年11月

玉米测土配方施肥应用技术

实施方案

玉米一直是我镇主栽作物,系磐石市产粮大镇,年栽培面积达4000公顷以上,怎样即能减少成本,又增加农户收入,是现阶段农技部门所要宣传,推广的重要科研项目,为解决这类问题,2009年计划在我镇推广“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项目3500公顷,通过该项目的推广,在减少化肥投入,节约成本,保护环境,培肥土壤的同时,达到增收的目的,以便整理科学数据,以供其它项目的推广提供依据,预计该项目的推广可减少成本10%。

一、推广任务与指标

该项技术计划在全镇12个行政村实施,推广面积3500公顷,计划项目平均公顷产量达到10098公斤以上,比全镇前三年平均公顷产量9350公斤增产8%以上,平均公顷节约投入成本249.34元,玉米价格按1元/斤计算,公顷纯增经济效益997.34元,项目计划实施3500公顷,累计增加农民经济效益260.55万元。

二、主要工作措施

1.成立项目领导小组,组长由主管镇长张志福担任,副组长由呼兰农业站站长宋云峰担任,成员由农业站全体人员及十二个行政村村主任担任。

2.成立以呼兰农业站站长宋云峰为组长的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制定项目工作计划和技术方案,各行政村制定相应技术方案参照农业站具体实施,并成立咨询台。

3.三月份以前完成项目的落实工作,把任务指标分解到各村,责任落实到人。

4.春耕前全面完成科技培训工作,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电视讲座,印发技术资料等,做到让每一个应用农户都掌握技术要领,并且,抓好基点,搞好示范,参加项目的每个村建立一个示范屯,每个屯抓2个示范大户,每个示范面积不少于3公顷,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5.加强技术指导,及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6.搞好技术配套服务,保证项目所需种子、农药、肥料等物质的及时供应。

7.各村在6月末进行一次自检,并将有关情况上报项目主持单位,项目主持单位汇总后,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8.搞好测产和总结工作,农业站要及时进行汇总测产工作,并上报市农业推广中心。

磐石市呼兰农业技术推广站

2009年3月

村名

推广范围

(公顷或头数)

上年总产量

(公斤公顷、公斤)

增产幅度

(%)

目标产量或总产

(公斤公顷、公斤)

计划任务表

呼兰村

350

4604610

8.1%

4977583

苇塘村

410

5264810

7.9%

5680729

富贵村

200

2536210

7.6%

2728967

柳树村

310

4087970

8.2%

4423183

孤顶子村

360

5155560

8.7%

5604093

长水村

210

2742610

7.9%

82959276

二道村

270

3625290

7.8%

3908062

周家村

200

2538410

8.1%

2744021

小呼兰村

300

3702600

8.2%

4006213

明水村

320

4073920

7.9%

4395759

乱泥村

270

3495690

7.9%

3771849

琉串村

300

4034110

7.6%

4340702

合计加权平均

3500

3821816

7.99%

4128369

 

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项目

中期总结

“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项目是吉林市农业技术推广奖重点项目,项目实施一年来,在主管部门和各级领导的重视下,在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努力下,克服低温等各项不良气候因素的影响,项目进展顺利圆满完成了各项计划指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该项目专总结如下:

一、计划任务与指标

1.计划落实面积:

该项目计划落实3500公顷,落实12个行政村。

2.计划经济指标:

通过该项目的推广,计划玉米单产比前三年平均单产9350公斤/公顷提高8%,公顷增产玉米748公斤,该项目推广面积3500公顷,共可增产玉米261.8万公斤,按每公斤玉米10元计算,推广田可增收261.8万元,推广节约成本:

87.27万元,两项合计可纯增收益349.1万元。

二、项目完成情况

该项目计划落实3500公顷,实际在全镇12个行政村共落实面积3600公顷,比计划面积超出100公顷,增幅为10%,共有12村,48个自然屯参加该项目实施工作(祥见附表一)

三、技术措施

(一)选用了优良抗旱品种,重点选用了目前生产中抗旱、芽势强的玉米品种,所选种子的净度、纯度、发芽率均在90%以上,含水量不高于14%,并且都是正规供种单位生产的优质良种,主要以先玉335、原单68、通单24等几个品种作项目的主推品种。

(二)搞好种子处理

1.采取了种子包衣技术,种子包衣剂是防治地下害虫,苗期病害及丝黑穗病等病害的主要措施,项目所施用的种子包衣剂均为正规厂家的高效种子包衣剂如:

黑虫双全、立克秀、黑穗净等。

2.根据墒情进行浸种催芽:

项目中选用的玉米品种中,先玉335已包衣,不必进行催芽,通单24、原单68,在播种前2-3天将种子置于45度温水中浸泡6-8小时,并在25-30度条件下进行催芽,催芽期间每隔2-3小时翻动一次,经过24小时后,当种子露白时摊开阴干后播种。

3.精细整地,利用机灭茬技术,将农家肥、沉化肥及微量元素施入垄沟内,起犁形成垄后,用播种器播种,深度一致,一次拿全苗。

(三)适时播种、确保全苗

1.播种要求:

播种技术是决定播种质量的重要技术环节,好的播种技术,应该做到下种适量,种子分布均匀,达到计划株距、垄宽及覆土深浅一致,镇压适时、适度,播种同时施口肥,并要做到种子与化肥隔离。

2.播种方法及深度:

用播种器播种,要深度一致,适宜的播种深度也是保证苗全、苗齐、苗壮的重要技术环节,确定播种深度要因土壤质地、土壤水分以及品种特性而异,一般在2.5厘米-5厘米之间即可。

3.播后镇压:

播后镇压是保证全苗、苗壮的重要措施,镇压具有保墒、接墒、促进种子早发芽、次生根早发的作用,镇压强度和时间应依土壤质地和墒情而异,即墒情较差的土壤、砂壤土以及一般类型的土壤,最好随播随镇压,土壤水分适宜的轻质壤土,可在播后半天至一天之内镇压。

四、防治病、虫、草、鼠、危害

1.玉米苗期病害:

当玉米苗4-5片叶时发现病害,如:

玉米白苗病,细菌性病害时,及时用0.1-0.3%硫酸锌溶液和农用链霉素喷洒1-2次,两次间隔4-5天。

2.粘虫:

6月下旬至7月上旬,田间平均每株有一头粘虫时,每公顷用5%来福灵或35%速克毙450毫升兑水300-600公斤喷雾防治,把幼虫消灭

3.玉米暝:

应采用化学药剂、物理及生物措施综合防治,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公顷放蜂量为22.5万头,当玉米螟化蛹率达20%时,往后推11天为第一次放蜂期,蜂量为10.5万头,第二次,在第一次后5-7天放12万头,每公顷选15-30个点,将蜂卡撕成小块固定在玉米中部叶片背面,用秸秆签别好。

4.田间灭鼠:

当农田鼠密度超过5%时,利用春秋两季进行灭鼠工作,投放0.005%溴敌隆毒饵等慢性杀鼠剂及时进行防治。

5.化学除草:

除草在播后苗前每公顷用38%阿特拉津3-4公斤加90%乙草胺2.5-3公斤,兑水400-600公斤进行土壤喷雾,干旱年份或干旱地区,土壤处理效果差的地块,用4%玉农乐悬浮剂10-1.5升加38%阿特拉津悬浮剂3.75-4.5升兑水400-600公斤在杂草2-4叶期间进行茎叶喷雾,对于前期封闭效果不好的地块,可在玉米40-60厘米高、杂草10-20厘米高时采用克无踪或百草枯进行定向行间除草。

四、工作措施

(一)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项目推广实施成立了由镇主管镇长张志福担任组长,农业站长宋云峰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呼兰镇农业站全体职工及12个行政村村主任担任。

(二)年初制定了项目工作计划和技术方案,各行政村要严格按方案实施,责任落实到人。

(三)春耕前要全面完成科技培训工作,通过举办各种形式培训班,电视讲座,印发技术资料等,把每个技术环节传授给农民,据统计,共举办培训班5次,电视讲座3次,发放技术资料1万余份。

(四)加强技术指导,及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五)搞好技术配套服务,共提供良种4万公斤,各种肥料450吨,保证了项目所需物资供应。

磐石市呼兰农业技术推广站

2009年9月8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