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的外部技巧.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379864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朗读的外部技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朗读的外部技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朗读的外部技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朗读的外部技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朗读的外部技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朗读的外部技巧.docx

《朗读的外部技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朗读的外部技巧.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朗读的外部技巧.docx

朗读的外部技巧

朗读的技巧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并掌握朗读技巧的重要意义;

2、理解并掌握朗读的内部技巧;

3、掌握并能正确运用朗读的外部技巧。

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朗读的内部技巧;

理解并掌握停顿、重音的运用。

教学难点

停顿、重音的理解和掌握。

 

导入新课

•朗读就是朗声读书,即运用普通话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也就是朗读者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音塑造形象,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变文字这个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的创作活动。

具有再创性和艺术性的特点。

朗读技巧

朗读技巧:

是在朗读活动中所运用的一切表达方法,是实现朗读目的的必要手段,是朗读时为了使声音清晰洪亮,为了增强语音的感染力,更恰当地传情达意而使用的一些技巧和方法。

主要包括两部分:

一是内部技巧;二是外部技巧。

一、朗读的内部技巧

1、形象感受的运用:

形象感受是指朗读者在作品形象性词语的刺激下,感受和再现客观世界的种种事务,使表现情、景、事、理、人的文字符号,在朗读者内心成为生动可感的形象,在内心跳动起来。

练习: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逻辑感受的运用:

所谓逻辑感受是指朗读时,作品的概念、判断、推理、论证,以及全篇的思想发展脉络、层次、语句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朗读者头脑中形成的总体感受。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语言目的要明确,不能似是而非;二是语言脉络要清晰,不能模棱两可。

朗读者要学会将作品中的主次、并列、转折、递进等“文路”,在逻辑感受过程中转化为自己的思路,进而形成内心的“语流”,以增强有声语言的征服力。

练习:

(1)并列性: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2)对比性: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3)排比性: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4)递进性: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

3、内在语的运用:

内在语:

即“潜台词”,是朗读作品的文字后面的更深一层的意思,也是文字作品所不便表露,不能表露或没有完全表露出来的语句关系或语句本质。

朗读时要运用“内在语”的力量赋予语言一定的思想,态度和感情色彩。

练习: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在敌人的威逼利诱面前,革命者仍保持坚贞不屈的高风亮节。

4、语气的运用:

“语”是通过声音表现出来的“话语”,“气”是支撑声音表现出来的话语的“气息状态”。

语气运用的一般规律是:

喜则气满声高,悲则气沉声缓,爱则气缓声柔,憎则气足声硬,急则气短气促,冷则气少声淡,惧则气提声抖,怒则气粗声重,疑则气细声粘,静则气舒声平。

二、朗读的外部技巧

外部技巧:

主要指处理好语句语调的变化。

外部技巧是各种语言因素的综合表现,其构成是多方面的。

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

语调停顿重音节奏

1、语调:

指的是朗读或说话时声音的高低变化,由音高决定。

语势变化主要有四种:

(1)平直调:

语势平直舒缓,没有显著的高低升降变化。

一般多用在叙述、说明或表示迟疑、思索、冷淡、追忆、悼念等的句子里。

朗读时始终平直舒缓,没有显著的高低变化。

--今天夜里到明天,晴间多云,西北风二到三级,最高温度25度,最低温度11度。

--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讲究说、学、逗、唱。

--那是八年前的一个下午,他来到我们家。

如: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2)扬升调又叫高升调:

疑问句、反诘句、短促的命令句,或者是表示愤怒、紧张、警告、号召的句子里使用。

前低后高、语气上扬

如: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闪电之间,在怒吼的大海上高傲地飞翔。

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那是她妈妈--你怎么会不知道--还不走!

--怎么回事啊--不许再闹了啊!

--大家一起来吧!

 

(3)降抑调:

感叹句、祈使句或表示坚决、自信、赞扬、祝愿等感情的句子里。

表达沉痛、悲愤的感情,一般也用这种语调。

调子逐渐由高降低,末字低而短。

如:

--多好的人啊!

--你今天的表现很不错!

--你们走吧!

--我一个人没问题!

--祝你们白头偕老!

--我已经决定了

如:

我似乎看见我的妈妈站在小山坡上,手搭凉棚,在寻找着,凝视着,盼望儿女们归来。

(4)曲折调:

语势有低-高-低的曲折变化,或末一两个音节音调曲折并拖长,用于表示特殊的感情,如讽刺、讥笑、夸张、强调、双关、特别惊异等句子里。

朗读时由高而低后又高,把句子中某些特殊的音节特别加重加高或拖长,形成一种升降曲折的变化。

--她也会写小说

--他说一句话,比您说一百句都管用!

如:

这些海鸭呀,享受不了战斗生活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2、停顿:

是语流中的间歇,语言中的停顿,不单是人们生理上换气的需要,更是表情达意的需要。

常见停顿有以下几类:

(1)句逗停顿:

按各种标点符号做的停顿。

如:

放学了,——你们走吧!

★他妈的,病还没好!

他妈的病/还没好。

★你是老师吗—不,是学生。

你是老师吗—不是学生。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

留我不留。

(2)语法停顿:

语法停延是句子中间的自然停顿。

它往往是为了强调、突出句子中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或补语而做的短暂停顿表示语法关系。

★我们这里,有的是大学生。

★5加4乘以6减3。

★   浙江和江苏的部分地区有小雨。

★   他说不下去了。

★   年轻的妻子死了丈夫发誓不再结婚。

★   他想起来了。

三个报社的编辑和记者

(3)强调停顿:

为了突出某一事物,某个语意或某种感情,或为了加强语气,而在不是语法停顿的地方做适当停顿,或在语法停顿基础上变动停顿时间。

感情停延不受书面标点和句子语法关系的制约,完全是根据感情或心理的需要而作的停延处理,它受感情支配,根据感情的需要决定停与不停。

它的特点是声断而情不断,也就是声断情连。

如:

荔枝也许是世上最鲜最美的水果。

(4)结构停顿:

是由文章的层次结构决定的,是为了表示文章的层次、段落等而做的停顿。

一般情况下,间歇时间的长短是:

段落>层次>句子。

3、重音:

是朗读时,为了强调或突出某个词、短语,甚至某个音节而读得重些。

突出重音的方法有重读、轻读、拖长。

重音分为语法重音和强调重音两种:

(1)语法重音:

语法重音是按语言习惯自然重读的音节。

这些重读的音节大都是按照平时的语言规律确定的。

一般说,语法重音不带特别强调的色彩。

语法重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谓语: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②定语:

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

③状语:

他飞快地跑了。

④补语:

肚子吃得鼓鼓的,嘴巴油光光的。

⑤指示、疑问代词:

他什么事也不做;这本书从哪儿借来的。

•1主谓词组中的谓语。

例如:

风停了,雨住了,太阳出来了。

•2述宾词组中的宾语。

例如:

跨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3定语、状语、补语。

例如:

•①我们肩负着光荣的使命。

•②天气渐渐地暖和了。

•③同志们干得热火朝天。

•⒋疑问代词和指示代词。

例如:

•①他什么都知道!

•②谁在喊

•③那是什么

•④为啥他能去

(2)强调重音:

是为了有意突出某种特殊思想感情而把句子里某些词语读得较轻的现象。

同一句话,强调重音的位置不同,强调的重点就不同。

如:

我请你跳舞(请你跳舞的人不是别人);

我请你跳舞(不请别人);

我请你跳舞(怎么样,给面子吧);

我请你跳舞(不是请你唱歌)

4、节奏:

受作品的基调和思想内容的制约,朗读时应注意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节奏。

根据节奏的基本特点和表现形式,可分为六种类型:

(1)轻快型:

语调轻松快捷,声音形式多扬少抑,多轻少重,语节少,词的密度大。

多用来表示欢快、欣喜、愉悦、诙谐的情感。

如: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2)凝重型:

话语凝重,声音较低。

音强而着力,多抑少扬,音节多,多用来表示严肃、庄重、沉思的意味。

•如“社会理性使命已悄悄抽绎,秀丽山水间散落着才子、隐士,埋藏在身前的孤傲和身后空名。

天大的才华和郁愤,最后都化作供后人游玩的景点。

景点,景点,总是景点。

•再也读不到传世的檄文,只剩下廊柱上龙飞凤舞的楹联。

•再也找不到慷慨的遗恨,只剩下几座既可凭吊也可休息的亭台。

•再也不去期待历史的震颤,只有凛然安坐着的万古湖山”

(3)低沉型:

语势下行,句尾落点多显沉重,音节拉长,声音偏暗,多用来表示悲痛、伤感、哀悼的感情。

如:

“敬爱的周总理,

•我不能到医院去瞻仰你,

•只好攥一张冰冷的报纸,

•静静地伫立在长安街的暮色里。

•任一月的风,

•撩起我的头发,

•任昏黄的路灯,

•照着冰冷的泪滴。

(4)高亢型:

语速较快,步步上扬,声音多重少轻,多连少停,语调高昂。

常用来表现热烈、豪放、激昂、雄浑的气势。

如:

“——暴风雨!

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5)舒缓型:

语调舒展自如,语节多连少顿,声音较高但不着力,用来描绘幽静、淡雅的场景,表达平静、舒展的心情。

如:

“江南的山水是令人难忘的,缭绕于江南山水间的丝竹之音也是令人难忘的:

在那烟雨滚滚的小巷深处,在那杨柳依依的春江渡口,在那黄叶萧萧的乡村野店,在那白雪飘飘的茶馆酒楼……谁知道,那每一根颤动的丝弦上,曾经留下多少生离死别的故事。

(6)紧张型:

语速快,多扬少抑,多重少轻,声音较短,气息急促。

如:

“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

是好汉的站出来:

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污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

无耻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