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外交史总结.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369559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现代外交史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国近现代外交史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国近现代外交史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国近现代外交史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国近现代外交史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外交史总结.docx

《中国近现代外交史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现代外交史总结.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近现代外交史总结.docx

中国近现代外交史总结

近现代外交史整理

1、名词解释

朝贡制度

(1)朝贡、册封、贸易

朝贡体制不等于朝贡贸易体制,强调贸易在朝贡关系中的核心地位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能一概而论;明朝是朝贡贸易的极盛时期,清朝则是衰落时期;清代朝贡关系的实质是政治,而非贸易,即清代虽然延续了明代的朝贡制度,但实质已经转化为一种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的政治方式,剔除了明代中原王朝与边疆民族之间、中国与外国之间形成的藩属关系

(2)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从拿破仑战争中解脱出来,工业革命又使其实力大增,它们不愿再承受藩属国待遇,坚持按照西方的法规和外交条例来进行与中国的关系。

朝贡体制面临着西方条约体制的挑战。

定义:

是自公元前3世纪开始,直到19世纪末期,存在于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国际关系体系。

常与条约体系、殖民体系并称,是世界主要国际关系模式之一。

朝贡体系乃以中国中原帝国为主要核心的等级制网状政治秩序体系,中国以天朝自居,透过册封,结合儒家思想体系,层层往外推拓。

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1、五口通商。

清朝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人居住贸易。

  2、赔款。

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其中600万银元赔偿被焚鸦片,1200万银元赔偿英国军费,300万银元支付行商债务。

  3、割地。

清朝政府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4、关税协定。

  5、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与华商自由贸易

6、领事裁判权

7、片面最惠国待遇

8、低关税

9、租界

10、外国军舰常驻中国港口

《南京条约》影响

 1、破坏中国主权,使香港成为英国进一步侵华的基地;

  2、对中国人民的无耻掠夺,开创侵略者勒索赔款的先例;增加财政负担,激化阶级矛盾,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3、打开了我国东南沿海门户,便利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入侵;

  4、使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为外国侵略者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提供了有利条件;司法主权丧失,海防没有了保障

5、是中国成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北京条约

(1)对英法赔款增加到800万两

(2)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

(3)割让香港对岸九龙司一处给英国

(4)准许中国人与英法人订立合同以及去其属地

(5)偿还以前没收的天主教堂财产,允许传教士在各省租买田地,建造自便。

《中俄北京条约》

(1)不仅承认1858年的《瑷珲条约》,而且把乌苏里江以东至海之地归俄国所属

(2)规定中俄西段疆界,(3)开放喀什噶尔(今喀什市)并开放张家口、库伦为商埠。

俄国取得在这些地方免税贸易、设立领事并享有领事裁判权。

《北京条约》是《天津条约》的继续和扩大,它不仅承认《天津条约》完全有效,而且攫取了一些新的侵略权益:

天津开埠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有了大肆掠夺华北经济的侵略据点;割占九龙司、乌苏里江以东大片领土,进一步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完整;英、法侵略者可以公开掠卖中国人口出洋做奴隶、当马牛;军费赔款是对中国人民的又一次残酷掠夺;外国教会侵略势力更加深入和日益猖獗。

这些使中国人民的灾难日益深重,且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合作政策

(一)清政府的“合作政策”

中国应在外交上接纳西方以获得一段时期的和平,并于这期间在西方的帮助下加强军事力量。

(标:

通过外交赢得和平;本:

自强)1861年1月11日,恭亲王、文祥上奏“通筹夷务全局”折,提出了外交工作的具体建议。

(P79-80)

(二)列强的“合作政策”

美国公使蒲安臣与英国公使布鲁斯倡导合作政策:

(1)西方列强之间的合作;

(2)与中国官员合作;(3)承认中国的合法权益;(4)坚持条约权利

  目的:

1、支持清政府;

  2、维护列强在华特权;

  3、保持各国对华共管的局面。

 

马嘉理事件

晚清时期英国讹诈中国的一起外交事件。

1874年英国传教士马嘉理为打通从缅甸进入中国内地的道路,在云南被杀。

英国以此为借口,对清政府进行了以武力为后盾的外交要挟,软弱无能的清政府被迫按英国的要求,签订《烟台条约》,使英国不需动用武力便可获得巨大特权和利益。

事件表明了清政府的无能和英国殖民者的险恶。

中法战争

中法战争又作清法战争,是清朝与法国之间为越南主权问题而爆发的战争。

战争之中由于清朝对法宣战时未召集各国大使,因此不具有公开性,而法国自始至终未向清朝宣战,仅称为“报复性军事行动”。

而战场除了在安南境内展开外,法国也派遣部队攻打云南边界,并派遣孤拔率领远东舰队攻打福建、台湾、浙江,控制台湾海峡,占领澎湖。

战争过程中,双方互有胜败:

法国远东舰队虽然击溃清朝南洋舰队,并攻占澎湖而封锁台湾海峡,却在沪尾(今台北县淡水镇)一战败退,而无法拿下台湾,达到威胁中国东南沿海的战略目的;而清朝虽然海战惨败,旗下黑旗军却在越南谅山一带大败法军,迫使茹费里政权垮台,两国重起谈判。

可是谈判之下签署的《中法会定越南新约》却令法国取得越南宗主权,重开两国贸易,使法国意外得到越南等地的殖民地。

而战后清朝重新重视海防,将台湾划为独立一省,以强化东南沿海的防务,同时打破外交孤立的局面,开始利用与英国等强国的关系增加谈判筹码。

三国干涉还辽

发生于甲午战争后。

清朝政府与日本明治政府在1895年4月17日签署《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予日本。

六日后,俄国、德国与法国以提供“友善劝告”为借口,迫使日本把辽东还给中国。

 三国干涉还辽,三国干预仅仅是帝国主义引起的典型纷争。

清政府虽然代表中国签署和约,却在上述事件中毫无发言权,默默让马关条约之条款剥削中国。

事件激起中国知识分子对国情的反思,开启百日维新之先声。

门户开放

门户开放政策是外交事务中的一个概念,它指出原则上所有的国家在中国享有平等的商业和工业贸易权。

门户开放政策最早来自英国的商务惯例,并且在其鸦片战争之后与清政府签订的条约中有所体现。

尽管通常门户开放政策都与中国挂钩,但在1885年的柏林西非会议上,没人可在刚果河上征收优惠关税也成为了一种共识。

作为一项针对中国的政策,门户开放政策在1899年由美国在其门户开放的外交照会上提出。

1898年的美西战争中,美军获胜,得到了菲律宾群岛,自后在东亚的势力得到了加强。

欧洲与日本在中国的势力逐渐增强,所以美国感到其在华商业利益受到了威胁,于是1899年,美国政府先后向英、俄等六国政府提出在中国实行所谓“门户开放”、贸易机会均等的照会,要求保持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并不会影响在其各自势力范围内的通商口岸。

  美国在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和已经获得的特权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

  “门户开放”政策的主要内容有:

  对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

  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政府现行税率征收关税;

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对他国船只、货物运费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费用。

日俄战争

日俄战争(1904年2月6日─1905年9月5日)是俄国和日本为争夺在朝鲜半岛和当时的满洲地区(即中国东北)的战争。

日俄战争促成日本在东北亚取得军事优势,并取得在朝鲜、满洲驻军的能力,令俄国于此的拓展受阻挠。

日俄战争的陆上战场是清朝领土的东北地区,而清朝政府却被逼宣布中立,甚至为这场战争专门划出了一块交战区。

原因

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野心更大了,疯狂推行其侵略中国、吞并朝鲜的“大陆政策”。

这样,就同沙皇俄国推行的侵略中国、吞并朝鲜、独占亚洲、称霸太平洋的“远东政策”发生了尖锐矛盾。

“三国干涉还辽”,日本怀恨在心,伺机报复。

俄国攫取了在中国东北修筑中东铁路及其支线等特权,又强行租借旅顺和大连。

日本经过10年备战,实力大增,决心在东北地区卷土重来,建立霸权,取代俄国在东北的地位

影响

日俄战争最直接的后果是日本对南满(中国东北南部)的控制及稳固对朝鲜的统治。

关东州租借地(旅顺、大连)以及东清铁路长春以南段(后来的南满铁路)均由日本控制。

“关东军”在中国东北开始驻扎。

日本成为第一个近代通过大规模战争打败欧洲白种人殖民者的黄种人国家,达成修改幕末以来不平等条约的目标。

日本国内则爆发了民众不满朴资茅斯条约内容的日比谷纵火事件。

俄国的失败,导致发生了1905年俄国革命,使其停止在远东的扩张计划,集中精力在欧洲发展,与法、英等国结盟,最终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以至1917年经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被推翻,成立了苏联。

英国为其全球战略利益,鼓动结盟的日本,成功的击退俄国在远东的扩张企图。

在10年后的一战中,又再次怂恿日本赶走占据中国胶州湾的德国人。

致使日本在远东的势力疯狂膨胀,最终威胁到英国本身的利益。

1920-1930年代,英国在远东的霸主地位急剧衰落。

英国驻东亚的军队最终在二战期间被日本军队彻底击败,退出远东。

清政府对于这场在自己领土上的战争表示中立,而战争中大量中国东北地区平民遇难,这使得中国的有识之士进一步看清政府的无能,决心变法或革命。

日俄战争6年之后,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灭亡,中华民国成立。

民四条约

《民四条约》(1915.2.25)由《关于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之条约》、《关于山东之条约》及另附的十三件换文组成。

这些条约及换文的内容主要有:

1.在山东,日本不仅得以继承德国的一切利权,还得到中国政府关于山东内地或其沿海岛屿一概不租让于外国等许诺。

2.在南满,日本得到延长租借地及铁路期限、其臣民得任便居住、往来并经营农工商业及租用土地等权利。

3.在东蒙,日本得到其臣民与中国人合办农业和附属工业等权。

4.汉冶萍公司可与日本资本家商定合办,中国不将该公司充公、收归国有或使其借日本以外的外资。

5.在福建,中国政府答应不允许外国在沿岸地方设造船所、军用贮煤所及海军根据地,也不借外资自办。

《民四条约》的签订,使日本侵略势力在满蒙、山东得到巩固和扩展,在华中华南也有所增进。

“民四条约”的影响

首先,“中日民四条约”是日本帝国主义以独占中国为目的强加给中国的单方面条约,违背国际关系的根本准则,侵害中国主权。

日本政府据此扩大在南满、东蒙以及山东等地的侵略,种下了中日关系长期恶化的毒根。

其次,“中日民四条约”的签署标志着列强在中国几十年的均势被打破,日本表达了独占中国的强烈意向,引起了与欧美列强、特别是美国间的不断的矛盾和冲突,成为远东局势长期动荡不停的根源。

 

华盛顿会议

会议召开的背景(1921.11.11)

1.打开巴黎和会之后的国际关系僵局

2.限制海军军备竞赛

3.解决英日同盟

4.缓和远东局势

5.抵制苏俄影响

1921年11月11日至1922年2月6日,美国、英国、日本、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葡萄牙、中国九国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的国际会议。

中国政府时值颜惠庆内阁,派出施肇基、顾维钧、王宠惠三人为全权代表的130多人组成的庞大代表团出席。

华盛顿会议的议程主要有两项:

一是限制海军军备问题;二是太平洋和远东问题。

为此组成两个委员会:

“限制军备委员会”由英、美、日、法、意五个海军大国参加;“太平洋及远东问题委员会”则有九国代表参加,两个委员会分别进行讨论。

该会议的主要成果包括三个重要条约:

四国公约,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九国公约。

这三个公约统称“华盛顿条约”。

华盛顿会议签订的各项条约和通过的决议案构成华盛顿体系。

这一体系是在承认美国占优势的基础上,确定了凡尔赛体系未能包括的远东、太平洋区域的帝国主义国际关系体系,它是凡尔赛体系的补充。

但它并未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此后,美日两国之间在远东及太平洋地区的争夺愈演愈烈。

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修约外交

五卅运动后,北京政府为了应付全国人民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强烈要求,抵制广州国民政府革命外交的影响,利用五卅运动激发的强烈民气,发起修约外交运动,企图通过所谓正常的外交途径,修改不平等条约,改善国际地位,稳定其统治。

北京政府一共进行了三个方面的修约外交:

修订届期条约交涉、关税会议、法权调查。

最后中国认识到,万国会议式的交涉办法不足取,从巴黎和会以来的历次会议总是以牺牲中国利益为结局。

北京政府在推行修约外交期间做了一些尝试,虽未取得实质性进展,但也取得一些经验。

以后南京国民政府就采取了国别谈判的新方式。

中东路事件

事件爆发原因

•苏联方面拖延,中苏之间迟迟没有举行谈判。

这样,苏联方面就按照1916年帝俄与北京政府订立的不平等的“中东路管理局临时章程”来管理整个中东路事务,苏联事实上恢复了帝俄时期在中东路获取的权益。

•中东路的财政问题也是双方争执的一个焦点。

•国民政府反苏政策的继续。

•蒋介石对张学良的制约考虑。

导火索

1929年5月27日,东北地方当局的特警管理局声称,发现哈尔滨苏联领事馆召开共产国际的秘密会议,便派人闯入领事馆进行搜查,并将苏联总领事及领事馆人员42人逮捕,掠走了许多文件。

战争过程

苏联政府于7月18日宣布断绝与中国的外交关系。

苏联指责中国武装白俄军队进袭苏境,进而派兵从东、北、西三个方向进攻中国东北。

10月12日,苏联海陆空军进攻黑龙江省的同江。

之后,于10月17日以优势兵力攻占札兰诺尔,12月3日占领满州里,继而进攻绥芬河。

结果

12月22日,达成了协定草案《中苏伯力会议议定书》。

之后,中东路恢复原状。

中东路事件起源于苏方的曲解“中苏协定”,及中东路利益冲突,一般说来应该运用和平的交涉方式来解决。

然而,南京政府在军事、外交上并未做好准备时,指使东北地方当局贸然采取挑衅行为,遭受失败乃是必然。

九一八事变

背景

1.日本对东北的长期觊觎。

2.关东军的半独立地位。

3.国际形势的糟糕。

4.日本国内经济社会的困难。

5.日本国内军方对文官政府的批评与挤压。

6.中国陷入内部动荡和自然灾害之中。

事件过程

9月18日晚上十点左右,日本军人炸毁了南满铁路沈阳北部柳条沟的路轨,反诬是中国驻军破坏。

并以此为进军的借口,向北大营和沈阳城发动突然袭击,从而挑起了以侵占中国东北为目标的“九·一八事变”。

由于不抵抗政策对东北军的影响,仅百余天内,东北一百多万平公里土地,三千万同胞即沦于日本的占领之下

七七事变

政治背景

自1937年日本二·二六兵变以来日本国内政局动荡不安,政府迫切需要转移国内民众视线,解决接踵而至的经济、政治问题。

而《何梅协定》签定后中华民国政府在华北的势力锐减,客观上为日本发动战争提供了有利条件。

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达成协议共同抗日,两党再度走向联合,即第二次国共合作。

地理背景

卢沟桥是北平进出画中画懂得咽喉通道。

经过

 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

  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要求。

日军开枪开炮猛轰卢沟桥,向城内的中国守军进攻。

中国守军第29军37师219团还击。

影响

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

史迪威事件

美中之间在远东的战略有一定的差别,从而产生了两国间的一些矛盾。

这些矛盾最典型的表现就是蒋介石与美国派来的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之间的矛盾。

事件爆发的原因

中美在战争中的战略差别

蒋介石-史迪威矛盾

(1)对军事物资的控制权

美国规定美援物资由史迪威统一调配

蒋介石要求增加援助,否则无法对日军展开攻势

(2)对中国军队的控制权

美方要求由史指挥中国军事力量,包括中共军队

蒋介石只同意他指挥中国部分军队,不包括中共军队

(3)对中国政局的看法

史迪威等一批美国外交官和军队批评国民政府腐败专制、消极抗日的行为。

结果

1944年10月19日罗斯福下令调回史迪威。

另派魏德迈到中国接替史迪威之职,并任命赫尔利为驻华大使。

“一边倒”事件

所谓“一边倒”,是指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斗争中,将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其实质就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严正立场。

它完全是一条政治路线。

它既不意味着中国政府绝不同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来往,也不意味着中国政府放弃独立自主,无原则地倒向苏联一边。

提出原因

第一,它是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经验总结的产物。

第二,它有助于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

第三,它有助于消除斯大林对中共和政府的偏见。

总理衙门(书81—83)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相继签订后,各国在华设使馆、驻使节。

他们为控制清政府,不愿意以“蛮夷”的身份同带有封建社会衙门习气的清政府的外交机构“理藩院”打交道,同时认为地方总督无权处理涉外事务,多次要求建立专门机构。

1861年1月,奕再上《统筹洋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请求建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以有效地办理洋务和外交事务。

咸丰帝批准成立。

总理衙门实际成为外国侵略者控制清政府的总枢纽,其设立是清政府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

五口通商大臣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了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五口,中外交涉遽增。

清廷初命两江总督耆英以钦差大臣名义通商交涉有关事宜。

道光二十四年,耆英调任两广总督,仍兼办各省通商善后事宜。

此即所谓五口通商大臣。

咸丰八年底,清政府命两江总督何桂清兼任五口通商大臣。

总理衙门成立后,五口通商大臣改属总署。

同治五年(1866),改称南洋通商大臣。

  

三口通商大臣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订立后,清朝为适应北方沿海通商口岸开放的形势,办理通商和外交事务,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下,在天津新设三口通商事务大臣,管理北方所有洋务,海防各事宜,三口指天津、牛庄(后改营口)、登州(后改烟台)。

全称“办理牛庄(后改营口)、天津、登州(后改烟台)三口通商事务大臣”。

由崇厚任职。

同治九年(1870),天津教案发生,崇厚赴法谢罪,成林署理数月,后由直隶总督李鸿章兼任,改称“北洋通商大臣”。

  

2、思考题

1)分析19世纪中英两国的矛盾

2)分析《南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的主要内容。

3)为什么清廷不愿让外国使节常驻北京?

4)分析美国倡导的“合作政策”的原因和影响。

5)简析《烟台条约》的内容。

(参考书上111—112)

《烟台条约》共计16款,其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关于马嘉理案的最终处理决定。

条约规定,全部有关马嘉理案的奏折须交给威妥玛看,并列入告示,张贴全国。

英国有权由印度派员往云南,并从1877年起5年之内可以派官员在云南省大理府或其他地方驻寓,察看通商情形。

中国派使臣前往英国,国书内须对滇案表示惋惜,国书应先交英使过目。

赔偿白银20万两。

  第二部分是关于“优待往来”的规定。

这个规定涉及两方面问题,一是中外司法案件的处理,一是中外官方交往。

关于司法案件的处理,条约规定总理衙门应照会各国驻京大臣,请其会同该衙门就各通商口岸的中外会审案件,议定承审章程,“妥为商办”。

条约又规定,内地各省或通商口岸,凡有关系英国人命、盗的案件,英国公使可以派员前往该处观审。

倘观审人员认为办理得不妥,可以“逐细辩论”。

中国近代的“观审制度”被确定下来。

另外,中国人与外国人之间发生民事、刑事案件,由被告国官员按该国律例进行审判。

“被告原则”也由此确立。

中国的司法主权进一步被破坏。

关于中外官员交往,条约规定,由总理衙门照会各国驻京大臣,商定礼节条款,使中国对待外交官员与西方国家无异,试图用西方的原则指导中国外交。

  第三部分是有关“通商事务”的规定。

条约规定,洋货运入内地,不论华商洋商,均可领取半税单。

在各口租界,免收洋货厘金。

作为交换,鸦片的进口税和厘金一并在海关缴纳。

同时,增开宜昌、芜湖、温州、北海等四处为通商口岸。

这些都是英国多年觊觎的目标,它们的签订给英商扩大在华贸易提供了极大便利。

  除以上三部分,《烟台条约》还有一“另议专条”。

条约规定,英国如派探路队从北京经甘肃、青海赴西藏,或经四川入西藏,或由印度来西藏,总理衙门应酌情发给护照,或令西藏地方官派员照料。

它表明了英国对我国整个西南边境的野心,从此,英国加紧了对西藏的侵略。

《烟台条约》的签订不仅按英国政府的意图结束了滇案,更重要的是英国由此实现了它10余年来扩大通商特权的愿望,得到了窥伺我国西南边境的有利条件。

英国从《烟台条约》中夺得的各项权益,很快就被其他列强根据“一体均沾”的片面最惠国待遇特权而享有。

难怪《烟台条约》签订后,西方国家评议到:

这个条约是中国国际关系中的第三阶段,其重要性仅次于1842年及1858年的条约。

由此可见《烟台条约》在资本主义列强侵华过程中的重要性。

6)为什么中法都愿意谈判结束战争。

 

7)分析《马关条约》及其后果。

 

8)分析19世纪末中国面临的局势。

 

9)分析清政府对日俄在东北扩张的政策。

 

10)简析《中俄蒙协约》背景和影响。

 沙俄早就对中国蒙古地区抱有野心。

1911年(宣统三年)下半年,沙俄,曾策动外蒙古少数封建王公实行所谓“独立”。

次年又支持外蒙古的所谓自治,擅自同外蒙地方当局签订《俄蒙协约》和《商务专条》激起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强烈反对。

袁世凯政府为换取沙俄的援助和承认,屈从沙俄的胁迫,于1913年11月5日与之签订了《中俄声明文件》5条和《中俄声明另件》4条。

沙俄虽表面上承认外蒙古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但中国政府承认了《俄蒙协约》的内容和外蒙古的“自治”,并不得在外蒙古设治、驻军、移民等,实际承认沙俄对外蒙古的控制权。

根据上列声明,中国全权专使毕桂芳、沙俄驻蒙外交官兼总领事亚力山大密勒尔及外蒙古代表希尔宁达木定两国三方代表,于1915年6月7日在恰克图签订此约。

《中俄蒙协约》是中国北洋政府同沙俄签订的有关外蒙古的不平等条约。

它将沙俄在外蒙获得的权益具体化,严重损害了中国在外蒙古地区的主权。

外蒙古的"自治",实际上是俄国殖民统治的代名词。

《中俄蒙协约》使中国外蒙古地区沦为沙俄的独占范围

11)分析日本的“二十一条”要求。

 

12)北京政府的修约外交是怎样进行的,结果如何?

(以下五条答出三条即可)

(1)1924年5月《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

这个条约是在苏联这样一个大国主动提出放弃不平等特权的情况下缔结的,所以它在中国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

但它没有合理妥善地解决中苏间存在的许多问题,如中东铁路问题、关税问题、外蒙问题等。

(2)1925年10月关税会议。

但会议最后不了了之,没有产生具体结果。

(3)要求废除领事裁判权。

但这一要求被列强以法权调查为理由而否定。

(4)宣布废除“二十一条”。

但日本拒绝承认,态度顽固,“二十一条”成为中日之间一个悬案。

(5)1926年试图与比利时、日本、法国、西班牙等国签订新约。

但均告夭折。

13)为什么“九一八事变”后南京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

1、“攘外必先安内”:

根本原因是为了剿灭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维持一党独裁统治。

2、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分裂,争权夺利,也使之难以集中力量抗日。

3、盲目依赖国联、依赖欧美

4、军阀政府传统对外妥协退让的外交传统,也决定了南京政府不能够动员全国人民,坚决抵抗侵略。

5、蒋介石的民族失败主义

14)分析抗战后期国民党政府提高中国国际地位的外交努力。

1、改变了近现代中国国际地位的低下状况,抗日战争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2、二战爆发后国民党政府通过与美英联络试图形成三国合作;3、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机会来临,国民党政府与美英结成同盟;4、以亚洲代言人自居;5、与美英签订新约;6、争取成为“四大国”之一;7、参加开罗会议和作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8、中国当时的地位是虚弱的,其他大国并没有真正尊重中国的大国地位。

 

15)结合抗日战争以来的史实试析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国的历程。

 

16)分析清政府的“以夷制夷”外交政策。

1、中国近代以来所提出的一项明确的外交政策;2、面对日本开始对朝鲜扩展,清政府向朝鲜政府提出政策建议:

以敌制敌之策;3、甲午战争中“以夷制夷”政策的运用及失败;4、三国干涉还辽;5、联俄制日;6、联美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