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I卷测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366090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7.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I卷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I卷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I卷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I卷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I卷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I卷测试.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I卷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I卷测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I卷测试.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I卷测试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I)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如下表反映了自1931年以后中共中央驻地的变迁,对此变迁过程理解有误的是

时间

1931年

1935年

1937年

1947年

1949年

驻地

江西瑞金

陕北瓦窑堡

陕西延安

河北西柏坡

北平

A.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革命成功的历程

B.反映了国共两党对峙——合作——对峙的历程

C.完成了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拨乱反正

D.逐步确立了毛泽东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的领导地位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①毛泽东思想  

②邓小平理论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④科学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那是一个热情有余而理智不足的年代,当时的口号是“一天等于二十年”“赶超英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这些口号反映出当时我国

A.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

B.经济建设违背客观规律

C.生产力水平有所发展

D.经济发展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4.某同学藏有一些1969年发行的毛主席像章,可以断定它们是()

A.建国初期的

B.抗美援朝时期的

C.文化大革命时期的

D.改革开放以后的

5.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政府取得了整顿经济秩序。

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等重大胜利,其共同作用是()

A.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B.巩固了人民政权

C.消灭了地主阶级

D.打退了国内外敌人的进攻

6.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公私合营

B.个体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农民参加合作社

D.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7.邓小平在南方视察中,多次发表讲话,强调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要敢于实验,判断的标准不包括

A.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

B.是否有利于环境保护

C.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D.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8.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下列关于土地改革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③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④实行了土地公有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隆重举行,本次会议通过的内容有()

①“共同纲领”②《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③抗美援朝 ④采用公元纪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③

10.20世纪80年代初,安徽省风阳县农业生产实现了三年三大步:

1980年粮食产量为5.02亿公斤,第二年为6.70亿公斤,第三年达到7.15亿公斤。

其主要原因在于

A.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进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深入开展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D.农村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

11.在朝鲜战场上的一场战役,敌军向不足4平方千米的我军阵地倾泻200万颗炸弹和炮弹,山头被削低2米,我军坚守阵地,击退敌军900多次冲击,最终取得胜利。

这场战役是

A.上甘岭战役

B.板门店战役

C.平壤战役

D.仁川登陆战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

①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②中华民族实现了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③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为促进世界各国的发展和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我国形式的新变化,新变化是

A.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B.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C.阶级斗争是主要矛盾

D.国际形势的变化

14.标志着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源于2001年中国加入

A.联合国

B.亚太经合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15.下列事件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

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16.读题表:

《香港转口贸易的主要市场及比率》,表中中国内地“比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71年(比率)

1981年(比率)

1991年(比率)

日本(11.8%)

中国内地(19.3%)

中国内地(28.7%)

新加坡(11.6%)

美国(11.5%)

美国(20.9%)

印尼(9.1%)

印尼(10.2%)

德国(6%)

A.“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B.改革开放的实施

C.“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D.中国重返联合国

17.经济学家华尔曾讲到,“如果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

”华尔说这话的主要依据是中国()

A.设立沿海开放城市

B.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

D.建立了经济特区

18.“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我国对外开放的突破口是

A.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B.建立海南岛经济特区

C.开放14个沿海城市

D.开发上海浦东

19.小敏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了以下图片,由此推测他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是

A.抗美援朝战争

B.巩固新生政权

C.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D.失误与挫折

20.在1956年,这一年新中国取得的主要成就有。

①“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发动起来

②基本完成三大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③中共八大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取得了重要成果

④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地主阶级退出历史舞台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二、综合题

21.2013年9月1日《开学第一课》以“乘着梦想的翅膀”为主题,旨在引导中小学生认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鼓励青少年做梦想的实践者和未来的创造者。

据此

【小题1】“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为实现这一梦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

①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②深化改革,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③创立了联合国                    ④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小题2】下列关于“中国梦”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它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②它是中国共产党的最终奋斗目标和最高理想

③它需要我国到建党100周年时实现全国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④它需要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2.综合探究:

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果展览,邀请你协助完成以下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展览一:

追根溯源

材料一:

中华民族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1949年的“中国新生”和1978年的“伟大转折”,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

(1)写出开启1949年的“中国新生”和1978年的“伟大转折”这两个阶段的历史事件。

展览二:

依法治国

材料二:

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方面都应该加强,过去我们都不是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

——邓小平

(2)建国以来,我国不断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

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写出这一时期颁布的重要法律文件和“文革”中破坏民主和法制的一件史实。

展览三:

农村巨变

材料三 1952年2月,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

“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的工业原料,同时也能够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

材料四 (1958年)中共中央宣传部11月4日编印的《宣教动态》第134期上,刊登了山东范县(今属河南)人民公社党委第一书记(即县委第一书记)这年10月28日所作的关于范县三年过渡到共产主义规划报告的摘要。

其中说:

……到1960年基本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分配制度。

到那时:

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要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大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大锅饭》,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版

材料五 时任吉林省省长的韩长赋所作的《沁园春·农村改革》中写道:

“小岗村头,土地承包,石破天惊。

看天南地北,春风到处,人欢马跃,妇孺躬耕。

黄土成金,温饱得酬,钟声不灵政策灵。

……江淮再度先行,减负担、万众齐欢腾。

……莫等闲,鉴古往今来,惟有成功。

——《人民日报》2005年4月10日第5版

(3)材料三中“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是指什么道路?

(4)材料四中农民向往的“新乐园”在当时是指什么?

(5)材料五中,小岗村的巨变得益于哪次会议上做出的什么重大决策?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晚唐  李绅

(1)从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实行何种土地制度?

(2)想一想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为彻底改变材料中的这种情况,采取了什么措施?

该措施实施时颁布的法律文件是?

该措施的结果如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综合题

1、

2、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