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仪器学医学检验资料文档.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36303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634.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检验仪器学医学检验资料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临床检验仪器学医学检验资料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临床检验仪器学医学检验资料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临床检验仪器学医学检验资料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临床检验仪器学医学检验资料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床检验仪器学医学检验资料文档.docx

《临床检验仪器学医学检验资料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检验仪器学医学检验资料文档.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临床检验仪器学医学检验资料文档.docx

临床检验仪器学医学检验资料文档

检验自动化与信息化

医学检验自动化的概况

自动化:

是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在不需要人工直接干预的情况下,按预期的目标实现测量、操纵等信息处理和过程控制的统称。

自动化技术:

就是探索和研究实现自动化过程的方法和技术。

它是涉及机械、微电子、计算机等技术领域的一门综合性技术。

【主要组成】:

计算机、前处理、反应模块、监测计算模块、机械手模块

【功能】:

随计算机与电子技术的发展:

向通用化、全自动、微量化、组合式(模块)方向发展。

即:

测定技术与反应类型增多、测试速度快、通道多、软件功能强、自动化程度高、样品与试剂用量少、人工干预少。

采用生物技术与机电控制技术有机融合,集生物技术、机械设计、精密仪器、工业控制、电机技术、传感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于一体自动化分析仪工作站。

工作站:

采用模块化设计的思路,实现良好的可扩展性。

结合条码技术,再通过实验室信息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相连,可达到整个数据共享,乃至远程共享(如独立实验室)。

临床检验自动化仪器

【发展与现状】

20世纪末以来:

自然科学基础学科与医学基础学科结合-电脑化、自动化、微量化

21世纪:

现代信息网络技术(远程诊断)与系统生物工程(包括分子生物学)、临床医学结合。

最常用的临床检验,借助先进的检测技术,对来自离体的血液、尿液、粪便以及分泌物和排泄物等标本进行理学、化学、病原学和显微镜形态学的检查,以简便、快速的检测结果,基本满足临床医学检验筛检疾病的需求。

【发展历程与趋势】

自动化、一体化(全实验室自动化)、小型化、高通量。

全实验室自动化(TotalLaboratoryAutomation,TLA):

是指将临床实验室相互有关或互不相关的自动化仪器串联起来,构成流水线作业的组合,形成大规模的全检测过程的自动化。

体现在:

①提升快速回报结果的能力。

②将检验报告的误差减少到最小:

来源于样本的50%,来源于分析的不到30%。

③全面提升临床检验的管理。

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InformationSystem,LIS):

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及计算机网络,实现临床实验室的信息采集、存储、处理、传输、查询,并提供分析及诊断支持的计算机软件系统。

主要任务:

是协助检验师对检验申请单及标本进行预处理,检验数据的自动采集或直接录入,检验数据处理、检验报告的审核,检验报告的查询、打印等。

LIS是HIS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将检验的实验仪器传出的检验数据经分析后,生成检验报告,通过网络存储在数据库中,使医生能够方便、及时的看到患者的检验结果.

显微镜

一些基本概念

1、分辨率(鉴别距离):

显微镜能分辨的最小距离,用D表示。

显微镜的鉴别距离越小,分辨率越高。

D=0.61λ/(nsinα)

D:

分辨率、λ:

光波的波长、N:

介质折射率、α:

物镜镜口角

提高分辨率的方法:

(1)增大物镜的数值孔径:

在物镜和盖玻片之间充以n较大的油,如香柏油n=1.52,不仅使n增大,而且使孔径角α也增大。

(2)用短波长的光照射:

如紫外光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需要知道的几个重要的分辨率:

人眼:

0.2mm/250mm;光学显微镜:

0.2μm;电子显微镜:

0.2nm

称为孔径角。

a2、孔径角:

由标本上一点发出的进入物镜最边缘光线L和进入物镜中心光线OA之间的夹角

3、数值孔径:

又叫镜口率,是物体与物镜间媒质的折射率n与物镜孔径角的一半(β)正弦值的乘积,通常缩写为NA,即NA=n*sinβ

显微镜的数值孔径与其放大率成正比,与分辨率、景深成反比,它的平方与图像亮度成正比。

4、放大率:

在显微镜下所看到的物像和实际物体之间的大小比例叫显微镜的放大率或放大倍数。

显微镜下物像的放大主要由物镜、镜筒长度、目镜所决定。

适合的放大倍数决定于物镜的数值孔径,一船应为数值孔径500――1000倍。

显微镜的放大率(amplification)或称放大倍数,是指显微镜经多次成像后最终所成(放大的)像的大小相对于原物体大小的比值,常记作M,M=maq

M是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m是物镜的放大倍数;a是目镜的放大倍率,一般表达为明视距离(正常视力者为25cm)与目镜焦距之比;q为在双目显微镜中所增设的棱镜所起的放大倍数,一般取值为1.6倍。

5、视野:

目镜中观察到的物像的一定范围叫视野。

显微镜的总放大率小的时候所能看到的标本的范围大,而总放大率愈大所能看到的标本的局部愈小。

所以说视野与显微镜的总放大率成反比。

6、工作距离:

工作距离也叫物距,即指物镜前透镜的表面到被检物体之间的距离。

在物镜数值孔径一定的情况下,工作距离短孔径角则大。

数值孔径大的高倍物镜,其工作距离小。

物镜镜头标识

Manufacturer:

制造商

NosepieceMountingThread:

(换镜转盘)安装螺纹

Flat-FieldCorrection:

平场校正/

Aberration:

字面意思是“偏差校正”,对于显微镜而言应该是“像差校正”

LateralMagnification:

横向放大率/

NumericalAperture:

数值孔径

SpecializedOpticalProperties:

光学特性

ImmersionMedium:

浸没介质or浸泡

媒介(此为油浸)

TubeLength:

镜筒长

WorkingDistance:

工作距离

MagnificationColorCode:

放大率色码

CoverSlipThickness:

盖玻片厚度

Spring-LoadedRetractionStopper:

弹簧缓冲or弹簧收缩塞

光学显微镜

基本结构:

使用方法

一、低倍镜的使用:

1.对光:

转动粗调节螺旋,降低载物台;旋转物镜转换器,使10倍物镜头对准镜台孔;然后升高聚光镜,打开光圈,将反光镜的凹面对准光源,直至视野明亮为止。

2.将要观察的切片放在载物台上,固定好,并将要观察的部位移至中央。

3.调焦距:

旋转粗调螺旋,升高载物台,至物镜距玻片约0.5cm时,再缓慢降低镜台,直到看清图像为止。

4.调节两瞳孔间的距离:

一边用双眼自目镜中观察,一边用双手握住两个目镜管,前后或左右移动,直到双眼看到一共同视野为止。

5.为使右眼图像更清晰,可轻轻转动微调螺旋,欲使左眼图像清晰,需旋转镜管长度调节环。

二、高倍镜的使用:

用低倍镜看清图像后,将要进一步放大的结构移至视野中央,一边从侧面观察,一边旋转物镜转换器,将高倍镜头对准镜台孔;升高聚光镜,将光线调节到最亮的程度;然后,稍微转动微调螺旋,即可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三、油镜的使用:

用低倍镜看清图像后,将所要观察的结构移至视野中央,在标本所要观察的部位滴一滴镜油,旋转物镜转换器,将油镜头对准镜台孔,使油镜头下端与镜油接触,然后,轻轻转动微调螺旋,即可看清物像。

使用油镜时,应把聚光镜的光圈充分开大。

用完油镜后,必须用擦镜纸蘸清洗剂,将镜头和玻片擦净。

四、显微镜的综合使用

实验时要把显微镜放在座前桌面上稍偏左的位置,镜座应距桌沿6~7cm左右。

打开光源开关,调节光强到合适大小。

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镜头正对载物台上的通光孔。

将所要观察的玻片放在载物台上,使玻片中被观察的部分位于通光孔的正中央。

先用低倍镜观察(4X)。

观察之前,先转动粗动调焦手轮,使载物台上升,物镜逐渐接近玻片。

需要注意,不能使物镜触及玻片,然后,通过目镜观察,并转动粗调焦手轮,使载物台慢慢下降,直到看清物像。

如果像偏离视野,可慢慢调节载物台移动手柄。

瞳距调节:

左右推拉目镜,使两目镜距离与自己两眼距离相等。

屈光度调节

高倍物镜观察:

把物像中需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至视野中央。

将高倍物镜转入光路(一般具有正常功能的显微镜,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基本齐焦,在用低倍物镜观察清晰时,换高倍物镜应可以见到物像,但物像不一定很清晰),微动调焦手轮进行调节。

根据需要调节孔径光阑的大小或聚光器的高低,使光线符合要求(一般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观察时,视野要稍变暗一些,所以需要调节光线强弱)。

观察完毕,应先将物镜镜头从通光孔处移开,并检查物镜是否沾水沾油,检查处理完毕后即可装箱。

维护

1、显微镜要轻拿轻放。

2、严禁将表面有水的载片放到显微镜上。

3、从低倍转入高倍应能看到图象,否则需转入低倍另行调节、查找原因。

4、每次使用完毕后将将光源亮度调至最低。

5、临时不用显微镜只需将光源亮度调至最低而无需关闭。

忌频繁开关显微镜电源。

6、镜头脏污只能用专用工具经专门程序清洗。

7、使用完毕等灯箱冷却后罩上防尘罩或放入箱内,并存于干燥无尘处。

【以上内容均可能在《检验医学专业实验IV》笔试的考卷中出现】

生化分析仪

自动生化分析仪器(automaticbiochemicalanalyzer),是将生物化学分析过程中的取样、加试剂、去干扰、混合、保温反应、自动检测、结果计算、数据处理和打印报告,以及实验后的清洗等步骤自动化的仪器。

【特点】灵敏、准确、快速、节约、标准化

【分类】

1、根据同时可测定项目数量分:

单通道/多通道~

2、根据仪器自动化程度分:

全自动化/半自动化~

3、根据仪器的功能及复杂程度分:

小型/中型/大型/超大型~

4、根据仪器反应装置结构不同连续流动式/离心式/分离式/干化学式~

一、简述分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基本结构

包括两个系统:

样品处理系统和检测系统。

①样品处理系统包括:

样品架、试剂仓、样品和试剂取样单元、搅拌系统。

②检测系统包括:

光源、分光装置、比色杯、恒温装置、清洗装置、信号转换与传输装置。

二、简述什么是袋式分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

其试剂装在均匀透明的塑料夹中形成特殊的测试管,一袋一检测。

测试袋被连续传系统送到分析区,在混合器处经机械敲击,样品和试剂充分混合反应,在比色计处经特殊装置的作用,测试袋形成光径1cm的比色杯,检测后的废测试袋被排出。

最后的结果由计算机系统报告。

【特点】该类仪器污染少、灵活、准确,分析项目可达60项。

但测试袋是一次性的。

干化学式自动生化分析仪

【测定方法】

多为差示电位法(见下图)

以及反射光度法(见下图)

分立式/连续流动式自动生化分析仪在结构上有哪些区别?

①、前者各个样品和试剂在各自的试管中起反应,后者是在同一管道中起反应

②、前者采用加样器和加液器组成的稀释器来加样和加试剂,而不用比例泵。

③、前者一般没有透析器。

恒温器必须能容纳需保温的试管和试管架,所以比管道式分析仪的体积要大。

自动生化分析仪器的基本结构

一、样品处理系统,包括:

样品装载和输送装置、闭盖穿刺、开盖闭盖装置、试剂仓、样品和试剂取样单元、搅拌系统

二、检测系统,包括:

光源、分光装置、比色杯、恒温装置、清洗装置、信号转换与传输装置。

三、计算机系统,包括:

微处理器和主机电脑、显示器、系统及配套软件、数据接口。

一些小知识点

1、自动生化仪的光源:

卤素灯,工作波长为325nm~800nm,使用寿命较短。

氙灯,工作波长为285nm~750nm,寿命长。

2、连续流动式自动生化分析仪中气泡的作用是防止管道中的:

交叉污染

3、连续流动式自动生化分析仪可分为:

空气分段系统式和试剂分段系统式

4、世界上最早的自动生化分析仪是:

管道式自动生化分析仪

5、具有空气分段系统的自动生化分析仪是:

连续流动式自动生化分析仪

6、自动生化分析仪自动清洗样品探针的主要作用是:

防止交叉污染

7、离心式自动生化分析仪特有的关键部件是:

转头

8、干化学式自动生化分析仪所用的光学系统是:

反射比色计

9、干化学式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化学试纸片中接受样品的结构是:

塑胶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