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届九年级上学期质量检测物理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358647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1.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厦门市届九年级上学期质量检测物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福建省厦门市届九年级上学期质量检测物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福建省厦门市届九年级上学期质量检测物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福建省厦门市届九年级上学期质量检测物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福建省厦门市届九年级上学期质量检测物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厦门市届九年级上学期质量检测物理试题.docx

《福建省厦门市届九年级上学期质量检测物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厦门市届九年级上学期质量检测物理试题.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厦门市届九年级上学期质量检测物理试题.docx

福建省厦门市届九年级上学期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绝密★启用前

福建省厦门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100分钟;命题人:

xxx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改革开放四十年,小小厨房见证历史跨跃。

厨房燃料经历了从干草、木柴煤炭到天然气的过程,其中热值最大的是

A.干草B.木柴C.煤炭D.天然气

2.如图所示的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

A.

电脑B.

电风扇

C.

电熨斗D.

电视机

3.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习俗。

煮粽子时

A.粽子温度升高,热量增加

B.锅边沿冒出的大量“白气”是小水珠

C.正在沸腾的水的温度一定是100℃

D.沸腾后,继续加热,水温不断升高

4.如图所示,常温下的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杯口分别盖有玻璃片a、b。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玻璃片上有小水珠,小水珠在

A.a、b的上表面B.a、b的下表面

C.a的下表面,b的上表面D.a的上表面,b的下表面

5.以下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应接地线

B.用电器失火时,应先灭火,再切断电源

C.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时,手应与笔尖金属体接触

D.家庭电路中,控制用电器的开关应接在零线和用电器之间

6.党的十九大在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方针新任务中指出,要强化节能减排,抓好环境保护。

以下生活事例中不属于节能减排的是

A.长时间不看电视要让它处于待机状态

B.照明时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

C.夏天有效使用自然通风代替空调制冷

D.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代替私家车

7.“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

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露的形成是吸热汽化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放热凝华

C.“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冰的形成是吸热凝固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炬成泪是放热熔化

8.如图,礼花筒是利用筒内高压空气膨胀将彩带喷向空中,产生喜庆效果。

高压空气膨胀过程

A.对外做功内能增加B.向外界传递热量内能减少

C.相当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D.相当于内燃机的压缩冲程

9.小灯泡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连接方式中能让灯泡发光的是

A.

B.

C.

D.

10.甲、乙两物体质量都为1k,丙物体质量为2kg。

三个物体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比热容比乙的小B.乙的比热容与丙的相等

C.吸收相同热量,甲升高的温度最多D.降低相同温度,甲放出的热量最多

11.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两灯均不亮,用电压表先后测得UAD=UAC=UAB=4.5V,则故障可能是

A.灯L1开路B.灯L2开路C.灯L1短路D.灯L2短路

12.以下四个电学实验中滑动变阻器主要起控制变量作用的是

A.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B.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C.伏安法测定值电阻的阻值D.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功率

13.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灯泡L变暗B.电压表V示数变小

C.电流表A2示数变大D.电路总电阻变大

14.如图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先闭合开关S1,电压表示数为U1;再闭合开关S2,电压表示数为U2,电阻R1、R2的阻值之比为

A.U1︰U2B.U2︰U1C.U2︰(U2-U1)D.U1︰(U2-U1)

1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为了实现P向左移动时,R1消耗的功率增大,开关的状态可以是

A.只闭合S1、S2B.只闭合S2、S3

C.只闭合S1、S3D.三个开关都闭合

16.青青同学做电学实验时,电路如图所示。

已知所用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3V,电源电压为6V(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1A),定值电阻R0为10Ω。

开关闭合后,在移动滑片的过程中,若保证电路安全,下列情况可能出现的是

A.电阻的R0功率为1WB.滑动变阻器调到0Ω

C.电流表示数0.5AD.电压表示数2V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17.最先发现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物理学家是_______。

人们为了纪念他,以他的名字作为物理量___________的单位。

18.徐老师在瑜伽课中听到教练舒缓而柔和的引导:

“轻闭双眼,搓热双手,捂热双眼,然后……”。

其中,“搓热双手”是通过_____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捂热双眼”是通过_____的方式来改变物体的内能。

19.2018年12月8日凌晨我国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

运载火箭第三节燃料为液态氧和液态氢,贮存时是通过降低温度和___________的方式使燃气液化。

燃料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___能。

20.某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池的部分参数如图,充电时,车载电池是___________(选填“电源”或“用电器”)该电池充满电至少需___________min。

动力电池类型

锂电池

电池容量kWh

52

最大电功率kW

60

 

21.如图甲是小灯泡L和电阻R的电流随电压变化图象,将它们按乙图所示接入电路中,只闭合开关S,小灯光的实际功率为1W;再闭合开关S1,电流表示数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此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_____W。

22.如图,灯泡L标有“6V6W”。

闭合开关S,当滑片P移到最左端时,灯正常发光;当滑片移到最右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5A(不考虑灯丝电阻变化),则电源电压为______V;当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为

W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是______Ω。

评卷人

得分

三、作图题

23.讲台上方有两盏照明灯,由一个开关同时控制。

请在如图中画出正确的电路图。

(_________)

24.如图是A组同学做水沸腾实验描绘的图线,在热源相同的情况下,为缩短实验时间,B组同学减少水的质量并提高水的初温,请画出B组实验大致的沸腾图线。

(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四、简答题

25.厦门市万石植物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

园中沙生植物区仙人掌栽植在沙地上,犹如一根根擎天柱。

炎炎夏日,走进沙生区,一股热气扑面而来。

热带雨林喷雾区烟雾缭绕犹如人间仙境。

走进雨林倍感凉爽。

请结合物理知识分析为什么走进沙生植物区热气扑面,而走进热带雨林区却倍感凉爽。

评卷人

得分

五、实验题

26.小明在探究“不同燃料的热值”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两套相同的装置。

分别在两个燃烧皿中放入质量相同的不同燃料甲和乙,点燃后加热烧杯中的液体。

(实验过程中,液体没有沸腾)

(1)如图中,两烧杯中所装的液体应___________。

A.质量相同,种类不同B.种类相同,质量不同

C种类和质量均要相同D种类和质量均不相同

(2)实验过程中,应让燃料___________(选填“燃烧相同时间”或“全部燃烧”)。

(3)通过比较___________来判断两种燃料热值的大小。

27.小亮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a、b是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情景,其中水沸腾时的情景为______(选填“a”或“b”)

(3)小亮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象可知:

水的沸点是_____℃。

分析0~15min图象还可以获得的信息有___________。

(写出一条即可)。

如果用塞子将烧瓶密闭,则水的沸点将____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4)结合图象信息在同样的环境下给一大杯滚烫的热水冷却,有两种方法:

①先让热水冷却3min,然后倒入一杯冷水。

②先在热水中倒入一杯冷水然后冷却3min。

你认为冷却效果较好的是方法________(选填“①”或“②”)。

28.两只铭牌模糊的小灯泡L1、L2,仅能看清分别标有“0.3A”和“0.5A”字样。

(1)如图是小明测量小灯泡L1额定功率时连接的实物图。

①图中有一根线连接错误请在这根线上打“×”,并在图中改正;

(_______)

②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位于___________(选填“A”或“B”)端;

③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通过观察___________表的示数来判断小灯泡是否正常发光。

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小灯泡L1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___W。

(2)小亮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出了小灯泡L2的额定功率,请在虚线框内补上小灯泡、电压表和定值电阻R(阻值已知)这三个元件的符号,使电路完整,实验操作方便。

(_______)

29.在探究“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三个不同方案:

序号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实验电路

设计思路

通过改变串联电池的节数改变电源两端的电压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待测电阻与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串联,并换用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

电源电压保持不为,待测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移动变阻器的滑片。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

(2)三个方案中能实现“多次实验减小误差”的方案有___________个。

(3)在交流与评估中,方案三获选最佳,其优点有(写出一点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林测得一组数据U1和I1后,才发现电压表接错位置,如图。

但爱动脑筋的小林用此电路仍然测出了电阻阻值。

请写出测量步骤:

(测量的物理量请用字母表示)__________。

(5)请写出表达式:

Rx=_______。

(电源电压未知结果用U1、I1和小林测得的物理量字母来表示)

30.小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电源电压6V,可供选择的定值电阻有5Ω、10Ω、20Ω、30Ω。

实验序号

1

2

3

电阻R/Ω

5

10

20

电流I/A

0.4

0.2

(1)本实验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___(选填“R1”或“R2”)。

(2)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压,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3)解决问题后,更换不同定值电阻进行实验,数据记录于如图表格中,其中第3次实验的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为___________A。

(4)换上30Ω的电阻后,发现无论怎么移动滑片都无法完成实验,由此推断她使用的滑动变阻器规格是___________。

A.10Ω2AB.20Ω2AC50Ω1AD.100Ω1A

(5)小倩运用图象法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得出电流与电阻的明确关系。

请在如图坐标中完成图象绘制。

(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六、计算题

31.2018年3月,中国首个大型页岩气田建成,年产量100亿立方米。

一户家庭平均每天使用0.5m3的页岩气即可满足生活需求,而0.5m3页岩气在热效率为60%的情况下,可将30kg水从20℃加热到100℃,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求:

(1)30kg水从20℃加热到100℃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2)页岩气的热值。

32.某知名国产手机厂家近期推出SuperVOOC闪充技术的充电器,参数为10V5A。

小茜用它将工作电压3.8V、电池容量4000mAh的新电池芯从0%到充满的时间记录如下表。

求:

时间

15:

00

15:

05

15:

10

15:

15

15:

20

15:

35

充电量比例

0%

20%

40%

60%

80%

100%

(1)该充电器的充电功率。

(2)充电至70%时的充电效率。

33.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灯泡L1标有“6V3W”,电源电压可调。

(1)求L1正常发光时的电流。

(2)电源电压调为9V,要使L1正常发光,求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

(3)现用额定电压为12V的灯泡L2代替L1接入电路。

调节电源电压滑片P移到中点时,L2正常发光;滑片P移到右端时,电压表示数变化了3V,求此时的电源电压。

(设灯泡的电阻不随温度变化)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每1kg的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高,热值越大,,现在城市厨房燃料多为天然气,所以推算天然气热值最大。

故选D.

2.C

【解析】

电流的热效应就是把电能转化为内能。

电风扇工作时,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视、电脑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声能,电熨斗工作时,是把电能转化为内能,即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故只有C符合题意,故选C。

3.B

【解析】

【详解】

A.粽子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故A错误;

B.锅边沿冒出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B正确;

C.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是100℃,故C错误;

D.沸腾后,继续加热,水温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4.D

【解析】

【分析】

当杯内温度低,杯外温度高,杯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表面液化成小水珠,沾在外表面.

当杯内温度高,杯外温度低,杯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液化成小水珠,附在玻璃内表面.

【详解】

放冰块的杯中,杯外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即a的上表面;

装热水的杯中,杯内温度高,杯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即b下表面.

故选D.

5.A

【解析】

【分析】

利用下列知识分析判断:

(1)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

(2)用电器失火时,应先切断电源;

(3)使用试电笔时,手只有接触笔尾金属体,测电笔才能使用.

(4)家庭电路中开关和开关控制的用电器之间是串联的,开关必须与火线相连;

【详解】

A.带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使用时让金属外壳接地,可以防止因用电器漏电后,导致金属外壳带电而发生触电事故,故A符合题意;

B.用电器失火时,应该迅速切断电源,然后再灭火,避免触电危险。

故B不符合题意;

C.使用测电笔时,手必须接触笔尾金属体,用笔尖接触被检验导线,才能辨别火线和零线,故C不符合题意;

D.为了开关断开后,用电器与火线断开,则控制用电器的开关必须接在火线上,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A

【解析】

【详解】

A.长时间不看电视时,应切断电源,如果让电视处于待机状态,即浪费电能也不安全,符合题意;

B.照明时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能节约电能;不符合题意;

C..夏天有效使用自然通风代替空调制冷,能节约电能,不符合题意;

D.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代替私家车,节约能源的同时又能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B

【解析】

【分析】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详解】

A露珠的形成是因为水蒸气遇冷液化,是放热过程,故A错误;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故B正确;

C冰的形成是因为放热凝固,故C错误;

D熔化应该吸热,故D错误;。

故选B

8.C

【解析】

【详解】

A.礼花筒内的高压空气膨胀对外做功,其自身的内能是减小的,故A错误;

B.礼花筒内的高压空气膨胀对外做功,而不是向外界传递热量,故B错误;

CD.礼花筒内的高压空气膨胀对外做功,其自身的内能是减小的,相当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

故C正确,D不正确。

故选C。

9.B

【解析】

【分析】

知道用电器要工作,必须有一定的电流通过.灯丝的两端分别和金属螺纹壳、金属触头相连,当灯丝的两端与电源正负极构成通路时,灯泡发光.

【详解】

A.灯丝的一端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灯泡没有接入电路,电源短路,灯泡不发光。

不符合题意;

B.灯丝的一端和电源的正极相连,灯丝的另一端和电源的负极相连,电路构成通路,灯泡发光。

符合题意;

C.灯丝的一端和电源的正极相连,没有构成通路,灯泡不发光。

不符合题意;

D.灯丝的一端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灯泡没有接入电路,电源短路,灯泡不发光。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D

【解析】

【分析】

根据图得到物质升高1℃时甲乙丙吸收热量的大小关系,根据Q=cm△t得出甲乙丙的比热容大小关系;

【详解】

由题意和图可知:

甲、乙两物体质量都为1kg,丙物体质量为2kg,三个物体温度都升高1℃,则甲吸收的热量多,乙、丙吸收的热量相同;

A.甲乙质量相同,升高温度相同,甲吸热多,根据Q=cm△t可知,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故A错误;

B.乙丙吸热相同,升高温度相同,质量不同,根据Q=cm△t可知,比热容不同,故B错误;

CD.由图可知,三个物体温度升高1℃甲所吸收的热量最多,同理,降低相同温度,甲放出的热量最多,故D正确;吸收相同热量,甲升高的温度最少,故C错误;

故选D。

11.A

【解析】

【分析】

电路发生断路时,当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与电源两极相连时,电压表有示数。

【详解】

串联电路两灯都灭,所以应该是断路,故CD错误;用电压表先后测得UAD=UAC=UAB=4.5V,说明电源电压为4.5V,由UAB=4.5V,可知L1两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压,所以是L1断路,故A正确,UAD=UAC=UAB=4.5V,说明灯L2未发生开路,故B错误。

故选A.

12.B

【解析】

【分析】

A、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要控制电阻大小不变,据此分析;

B、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要通过滑动变阻器的调节,控制电阻的电压不变;

C、用伏安法测定值电阻的阻值,为提高测量的准确程度,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D、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功率,需要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以及调整到额定电压进行实验。

【详解】

A、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要控制电阻大小不变,通过滑动变阻器的调节,多次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流,故A不符合题意;

B、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要控制电阻的电压不变,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要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故B正确;

C、用伏安法测定值电阻的阻值,为提高测量的准确程度,要利用滑动变阻器调整电压和电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故C不符合题意;

D、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功率,为了测量额定功率和不同电压下的实际功率,要调节滑动变阻器,不是为了控制变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13.D

【解析】

【分析】

首先分析电路,灯L与滑动变阻器并联,电流表A1测量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量灯泡电流,再根据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及欧姆定律判断。

【详解】

A.分析电路可知,灯L与滑动变阻器并联,电流表A1测量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量灯泡电流,滑动变阻器向右滑动,电阻变大。

并联电路用电器互不影响,故A错。

B.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不变,故B错。

C.由欧姆定律知,电阻变大,支路电流变小,总电流减小,故C错。

D.并联电路中,总电阻随其中一个电阻增大而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14.D

【解析】

【详解】

闭合开关S1、S2时,R2被短路,只有电阻R1连入电路,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则电源电压为U=U2,只闭合开关S1时,定值电阻R1、R2串联,电压表测量R1的电压,则R1的电压为U′=U1;因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所以R2的电压:

U″=U﹣U′=U2﹣U1;串联时通过R1、R2的电流相等,根据欧姆定律可得R1、R2的阻值之比:

.故选:

D.

【点睛】

电阻R1连入电路,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定值电阻R1、R2串联,电压表测量R1的电压,则R2的电压可求,由欧姆定律可推出串联电路中电阻比等于电压比。

15.A

【解析】

【分析】

逐一分析各选项中不同开关的闭合引起的电路的变化,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

A.只闭合S1、S2,R1与L先并联,再与R2串联,当滑片P向左滑动时,R2分压减小,R1两端电压增加,根据公式P=

可知:

R1消耗的功率增大,A符合题意;

B.只闭合S2、S3,电路处于断路状态,B错误不符合题意;

C.只闭合S1、S3,滑动变阻器短路,移动滑片无意义,C错误不符合题意;

D.三个开关都闭合,滑动变阻器短路,移动滑片无意义,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6.D

【解析】

【分析】

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电路电流;

(1)电源的电压大于电压表的最大示数,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可知当电压表的示数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此时定值电阻消耗的电功率最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小,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最大电流,根据P=UI求出电阻R0消耗的最大功率,利用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

(2)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压表的示数最小,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利用欧姆定律求出电压表的最小示数。

【详解】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UR=U

U0大=6V

3V=3V,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

R小=

=

=10Ω,滑动变阻器不可以调到0Ω,故B错误;

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0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电压表测R0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因电源的电压大于电压表的最大示数,所以,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可知,当电压表的示数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此时R0消耗的电功率最大,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小,则电路中的最大电流:

I大=

=

=0.3A,即电流表的最大示数为0.3A,电流表示数不可能为0.5A,故C错误;电阻R0的最大功率:

P0大=U0大I大=3V

0.3A=0.9W,电阻的R0功率为1W不可能出现,故A错误;

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路中电流最小,电阻R0分得的电压最小,即电压表的示数最小,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电路中的最小电流:

I小=

=

=0.1A,电压表的最小示数:

U0小=I小R0=0.1A

10Ω=1V,电压表示数2V可能出现,故D符合题意。

故选:

D。

17.欧姆电阻

【解析】

【详解】

德国物理学家欧姆最先通过实验归纳出一段导体中电流跟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定量关系,即:

欧姆定律,为了纪念他作出的杰出贡献,人们将他的名字命名为电阻的单位。

18.做功热传递

【解析】

【分析】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

一、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二者是等效的.

【详解】

“搓热双手”,双手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手的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