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入学试题政治理论.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350538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3.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入学试题政治理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入学试题政治理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入学试题政治理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入学试题政治理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入学试题政治理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入学试题政治理论.docx

《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入学试题政治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入学试题政治理论.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入学试题政治理论.docx

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入学试题政治理论

2018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入学复习重点及试题(政治理论)

十九大报告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继续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特质

 一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三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五、八个明确回答了新时代要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

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六、十四个坚持回答了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四个意识)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坚持新发展理念。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三统一、四制度,总要求: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总框架:

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区域民族自治、基层群众自治)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七个有所)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

——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第一部分马克思列宁主义

 

【重点】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工人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由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内容组成的科学体系。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思想理论来源。

社会历史条件:

社会化大生产;资本主义弊病的暴露和经济危机的发生;工人运动的兴起。

思想理论来源:

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德国古典哲学;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3、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理论创造活动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

(1)孕育和准备阶段(从1842-1844年到1847年《哲学的贫困》);

(2)正式形成阶段(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问世到1871年巴黎公社);

(3)理论体系完成阶段(从巴黎公社失败到1883年马克思逝世);

(4)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捍卫和发展阶段(从马克思逝世到1895年恩格斯逝世)。

《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又是马克思主义正式诞生的标志。

恩格斯认为,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4、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和三个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上的伟大变革:

哲学对象(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内容(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结合、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哲学使命(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政治经济学——剩余价值学说,经济学说史上的伟大变革:

研究对象(由研究物到研究生产关系)、研究方法(唯物辩证地指出资本主义的历史性)、研究内容(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无产阶级贫困化的实质、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

 

科学社会主义——人类历史的伟大变革,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从道德上谴责资本主义到科学分析资本主义社会规律;从同情无产阶级到肯定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科学认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从乌托邦到指明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正确道路。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哲学的根本变革和唯物史观的创立

 

(一)科学的实践观和唯物的历史观

1、科学的实践观

马克思恩格斯在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解释了社会实践活动的地位和作用,把自己的哲学建立在科学实践观基础上。

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分析了物质生产的内在矛盾,阐明了一定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构筑了辩证的和历史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实践是感性的、客观的物质活动,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并以实践为认识的目的。

●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首要和基本形式是物质生产活动,物质生产在人类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中有决定性的地位和意义。

 

2、唯物的历史观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生产力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最终决定作用,经济基础构成了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上的上层建筑的基础。

●国家是分工和私有制的产物,是统治阶级的各个人借以实现共同利益的形式。

●意识形态实际上是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

●原始社会解体以来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无产阶级如果不能彻底消灭阶级划分和阶级对抗,就不能使自己获得解放。

●由于资本主义社会自身内在矛盾的发展,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马克思设想的未来社会形态:

自由人的联合体。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发展(重点)

1848-1849年马克思在英国重新开始系统研究政治经济学,系统地发挥和论证了“新唯物主义哲学”。

1、政治经济学研究与唯物史观经典阐述

(1)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把社会形态区分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三个相互联系的部分;社会的经济结构:

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分为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式即观念的上层建筑两部分;

(2)社会形态内部的矛盾运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3)两个绝不会。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

2、政治经济学研究与人本质的揭示

科学阐明了人的本质,论述了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思想。

把社会关系的历史发展和人的个性发展内在联系起来,提出三大社会形态:

人的依赖关系(前资本主义社会)、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资本主义社会)、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阶段(共产主义社会)。

 

三、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

(一)商品生产和劳动价值理论(重点)

2、劳动价值的内容

马克思在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继承中,建立起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

商品的二因素:

使用价值(自然属性)和价值(社会属性:

人类抽象劳动的凝结)的对立统一;

劳动二重性:

同一劳动过程的两重属性:

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

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反映了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劳动的二重性的发现才科学地解决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所不能解决的一系列问题,完成了政治经济学的根本变革。

揭示了创造商品价值的源泉,是人类的抽象劳动。

 

4、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价值规律: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以价值为基础进行交换。

作用:

推动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调节社会劳动在不同部门的分配。

 

(二)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

剥削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1、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

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点: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而获取剩余价值则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特殊社会本质。

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延长工作日、提高劳动强度)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力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在资本主义不发达阶段占主导地位,相对剩余价值在发达资本主义阶段占主导地位。

3、资本的特殊性质和构成

特殊性质:

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资本是一个运动过程。

基本构成: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

4、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1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本质就是获取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的生产具有无限性。

资本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无限度的;

剩余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生活中是起主导作用的基本经济规律。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又会加深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

 

(三)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重点)

1、资本积累的过程

2、资本积累的后果

资本积累的过程就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行程和发展的过程,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对抗性矛盾。

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两个基本表现: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贫富两极分化趋势;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的要求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对立(主要表现:

经济危机)。

3、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资本主义最终被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

生产社会化要求以社会公有制代替私有制;阶级存在的理由完全消失了(生产力发展克服了生产的不足);资本形式越来越社会化。

 

 

四、马克思恩格斯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重点)

1、空想社会主义的贡献和缺陷

贡献:

19世纪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继承了以往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成果,深刻地揭露、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对未来社会提出了积极合理的设想,探讨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和特点。

缺陷:

从道德上揭露抨击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而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

对未来社会的预见还局限于价值判断上,而不能发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

没有找到变革旧社会、创建新社会的社会力量和正确道路。

2、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经济条件和阶级基础

19世纪40年代,产业革命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高了经济条件;

产业革命促进了现代无产阶级的形成和壮大,为科学时候主义创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资本主义矛盾外化成世界性的矛盾;

3、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并把社会主义思想置于两大基石之上,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1、两个必然: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2、两个决不会:

1859年1月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胚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社会形态更替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状况决定的,最终由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决定。

“两个必然”论证的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历史必然性,“两个决不会”强调的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历史必然性实现所必需的条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3、两个决不会和两个必然的统一

 

(四)对未来社会的预测和设想(重点) 

 

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

经过长久阵痛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阶段,即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列宁:

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未来社会的本质规定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未来社会是一个自由人联合体。

 

 

五、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重点) 

1、《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884年)一书对唯物史观的贡献:

系统阐述了人类早期社会发展的历史,比较完整地阐述了两种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的理论,揭示了家庭、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起源与本质,科学地证明了人类走向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

 

2、《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886年)一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

第一次明确概括并阐述了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比较详尽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3、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书信对社会发展辩证规律的全面阐发: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上层建筑诸因素的反作用与相互作用及其性质,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及其意义,历史运动是一种合力的思想。

  

 

六、列宁关于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 

(四)列宁主义的哲学基础(重点) 

1、批判民粹派和经济派,阐述唯物史观的重要原理。

1908年《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系统总结了工人运动的斗争经验和当时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着重批判了经验批判主义的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系统阐述并丰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为端正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坚实的哲学认识论基础。

 

2、批判马赫主义,阐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1)提出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路线,坚持从物到感觉到思想的认识路线,论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基本原理。

 

(2)从哲学高度提出了物质的定义。

物质概念的科学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和反映。

与旧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3)概括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三个基本结论:

)认为我们的认识所反映的对象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从而划清了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界限;(

)坚持认识的能动性,认为对于无限的人类发展来说,世界上绝没有不可认识的东西,只有已被认识的东西和未被认识的东西之分划清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不可知论的界限;

)坚持认识的辩证性,认为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无限发展过程,从而划清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的机械反映论的界限。

 

(4)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

针对主观真理论(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就真理的内容来说),阐明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任何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

 

(5)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强调实践观点在认识论中的突出地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有用与否不是检验的标准)。

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判定真理和谬误的唯一标准)和不确定性(每一具体历史阶段的实践总有局限,不可能完全地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即使已为实践所证实的理论和客观实际的符合也只具有近似的性质)的关系。

 

 

3、批判第二国际机会主义,阐述唯物辩证法基本思想

(1)明确提出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理解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对立统一规律是认识规律和逻辑规律的本质,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相统一;

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矛盾分析法是人们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根本方法。

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2)揭示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3)运用唯物辩证法应当注意的原则

 

 

九、新经济政策和晚年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构想

新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

第一,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第二,停止工业国有化进程

第三,大力发展商业,建立工业与农业的结合点

第四,发展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交往与合作

实质:

是从俄国小农占优势的客观实际出发,实行向社会主义过度的纡回政策

 

 

列宁从十月革命以后,特别是 实行新经济政策期间对苏俄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思考:

1、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

2、把大力发展生产力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摆在首位;

3、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存在,利用和发展商品、货币和市场;

4、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国家资本主义;吸收和借鉴世界上资本主义国家创造的文明成果和一切有益的东西;充分发挥资产阶级专家的作用;

5、在革命后及时地把改革提到日程上来。

  

 

列宁晚年的社会主义思想

1、十月革命道路的合理性。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体规律与某些民族国家的跳跃式发展。

2、进行农业合作化;3、实现工业化和电气化;4、加强国家政权建设和执政党建设;5、开展文化建设和文化革命。

 

 

第二部分 毛泽东思想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

(一)必须从中国的特殊国情出发

认清国情,最根本的是认清中国的社会性质,半封建半殖民地。

(二)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重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何处?

1、时代背景不同。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2、革命领导权不同,不再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3、革命的前途不同,它不造成资产阶级专政,而造成各革命阶级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统一战线的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

革命领导权是区别新旧民主革命的主要标志。

 

中国革命分两步走:

先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党的总路线: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当前历史阶段的总路线和总政策。

 

(三)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殊国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1、井冈山斗争期间,毛泽东系统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即在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主要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基地,三者密切配合,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初步解决了在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农业大国,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共产党怎样坚持革命,怎样发展壮大力量,为最终兑取革命胜利创造条件的问题,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奠定了理论基础。

2、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通过对土地革命战争经验教训的总结,逐渐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争取革命道路的系统理论。

3、抗日战争爆发后,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科学论证了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而且能够走这条道路夺取革命的胜利,形成了完整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

 

(四)新民主主义社会

1940年《新民主主义论》: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相结合,这就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这就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民国,这就是我们要造成的新中国。

 

新民主主义政治:

建立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共和国,即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关于新民民主主义的经济:

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明确完整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这就是三大经济纲领。

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 

(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重点) 

过渡的总路线:

一化三改、“一体两翼”。

一化:

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主体;三改,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两翼。

化和改,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统一。

过渡时间:

三个五年计划,加上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三年,共18年。

 

 

社会主义改造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生产关系的变革上盲目求纯,建立了单一的公有制;

误以为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而计划经济就是由国家下达指令性计划,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

在农村集体经济的经营管理方面,照搬苏联集体农庄的经验,盲目追求集中和统一经营,忽视了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发挥社员个人和家庭经营的积极性,致使过分集中和平均主义突出,妨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 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问题的理论,特别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理论。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

既相适应又相矛盾。

 

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基本方针和方法。

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同。

敌我矛盾用专政手段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用民主的方式去解决。

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概括成为一个公式:

团结——批评——团结。

 

社会主义社会的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简洁抽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