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生态学习题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334395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88.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石油大学生态学习题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中国石油大学生态学习题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中国石油大学生态学习题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中国石油大学生态学习题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中国石油大学生态学习题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石油大学生态学习题集.docx

《中国石油大学生态学习题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石油大学生态学习题集.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石油大学生态学习题集.docx

中国石油大学生态学习题集

绪论

问答题

1、生态学的定义及其内涵。

定义: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内涵:

(1)环境对生物的决定和塑造作用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3)适应环境的生物对环境的改善作用

2、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分几个层次,分别是什么?

答:

4各层次。

分别是:

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3、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分为几类?

答:

野外研究,实验研究,理论研究(数学模型研究)

4、为什么要研究生态学?

答:

生态学与地球环境变化密切相关。

环境问题包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其核心是生态问题,人口、资源、人类健康等世界性问题使得生态问题更加严重。

人类活动对于环境或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问题已经上升为现代生态学的焦点,而全面、充分了解各种生态系统的生态过程是科学确定环境对策的关键。

有机体与环境

一、名词解释

1.环境:

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因素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

2.生态因子:

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

如光照、温度、水分、食物等。

3.生境:

特定生物个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的生态环境。

4.生态幅:

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

在最低点和最高点(或称耐受性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范围叫生态幅或生态价。

5.限制因子:

限制因子是对生物的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等起限制作用的因子。

6.密度制约因子:

环境因子中,对生物作用的强度随生物的密度而变化的因子。

如食物、天敌等生物因子。

7.非密度制约因子:

环境因子中,对生物作用的强度与生物密度变化无关的因子。

如风、降雨等气候因子。

8.黄化现象:

一般植物在黑暗中不能合成叶绿素,而形成胡萝卜素,导致叶子发黄,称为黄化现象。

9.生物的光周期现象:

生物借助于自然选择和进化而形成的对日照长短的规律性变化的反应方式,称为光周期现象。

10.驯化:

内温动物经过低温的锻炼后,其代谢产热水平会比在温暖环境中高。

这些变化过程是由实验诱导的,称为驯化。

11..冻害:

物种细胞内冰晶形成的损伤效应,使原生质膜发生破裂,蛋白质失活或变性,这种损伤称为冻害。

12.冷害:

喜温生物在0摄氏度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受害或死亡,这可能是通过降低了生物的生理活动及破坏生理平衡造成的。

13.发育阈温度(生物学零度):

生物发育生长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上才开始,低于这个温度,生物不能发育,这个温度称为发育阈温度,或者成为生物学零度。

15.春化现象:

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的作用叫春化作用。

二、问答题

1.什么是最小因子定律?

什么是耐受性定律?

答:

(1)植物的生长取决于处在最小量状态的营养成分,被称为最小因子定律。

(2)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就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称为耐受性定律。

2.什么是限制因子定律?

答:

生态因子处于低于生物正常生长所需的最小量和高于生物正常生长所需的最大量时,都对生物具有限制性影响,称为限制因子定律。

3.生态因子相互联系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生态因子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任何一因子的变化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引起其它因子的变化。

即各种生态因子的作用并不是单独的,而是相互关系、相互影响的。

各种生态因子是共同对生物产生影响。

如山脉阳坡和阴坡景观的差异,是光照、温度、湿度和风速综合作用的结果。

作物的生长,依赖于气候、地形、土壤和生物的综合影响。

4.生物对光照会产生哪些适应?

植物:

(1)植物叶子的日运动反映了光强度和光方向的日变化。

(2)温带树叶脱落是对光强度的年周期变化的反映。

(3)光强度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不同种植物光合能力不同。

动物:

(1)光照强度影响动物的视觉器官

(2)光照强度影响动物的行为

5.什么是有效积温法则?

植物和某些外温动物完成某一发育阶段所需总热量(有效积温,sumofeffectivetemperature)是一个常数。

K=N*(T-C)或T=C+K/N(式中K为有效积温,N为发育时间(d),T为环境平均温度,最低有效温度C,发育阈温度或生物学零度biologicalzero)

6.生物对极端的高温和低温会产生哪些适应?

生物对低温的适应:

(1)植物形态适应:

芽和叶片受到油脂类物质保护、表面有蜡粉和密毛、植株矮小,常呈垫状或莲花状。

(2)植物生理适应:

减少细胞中水分,增加糖类、脂肪和色素等物质以降低冰点、增加抗寒能力。

(3)内温动物的形态适应:

贝格曼规律:

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个体比低纬度同类个体大。

例如东北虎的颅骨长331-345mm,而华南虎的仅283-318mm长。

 阿伦规律:

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个体身体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有变小变短的趋势。

(4)内温动物的生理适应:

A增加产热:

颤抖性产热与非颤抖性产热

B逆流热交换机制:

肢体中动静脉血管的几何排列,增加了逆流热交换。

C局部异温性:

肢体末端温度比核心温度低,减少了体表热散失。

D热中性区:

热中性区宽,下临界点温度低、下临界点温度以下曲线斜率小(增加产热)。

E适应性低体温,冬眠。

(5)动物的行为适应:

迁徙、集群、穴居

生物对高温的适应:

(1)植物的形态适应:

生有密绒毛和鳞片;体色呈白色、银白色,叶片发光;有些植物叶片垂直主轴排列,使叶缘向光;在高温条件下叶片对折;有的植物树干和根茎生有厚的木栓层,具绝热和保护作用。

(2)植物的生理适应:

降低细胞含水量,增加糖或盐的浓度,这有利于减慢代谢率,增加原生质的抗凝结能力;靠旺盛的蒸腾作用避免植物体过热。

(3)动物的形态适应:

皮毛在高温下起隔热作用;夏季毛色变浅,具光泽;多数哺乳动物的精巢持久的或季节性的下降到腹腔外,比体核温低几度。

(4)动物的生理适应:

放松恒温性,使体温有较大幅度的波动。

(5)行为适应:

穴居;昼伏夜出;夏眠或夏季滞育。

7.物种的分布由温度决定吗?

对变温动物和植物的分布,有低温限制与高温限制

(1)低温限制:

低温限制生物向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分布。

(2)高温限制:

 高温限制生物向低纬度和低海拔地区分布。

温度变化也可能和其它的环境因素或资源紧密联系影响生物分布。

温度和降水是影响地球生物群落分布的两个最重要因子。

8.简述阿伦规律和贝格曼定律。

贝格曼规律:

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个体比低纬度同类个体大。

例如东北虎的颅骨长331-345mm,而华南虎的仅283-318mm长。

 阿伦规律:

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个体身体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有变小变短的趋势。

种群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

1.种群:

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2.种群生态学:

是研究种群的数量、分布以及种群与其栖息环境中非生物因素和其他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

种群动态是种群生态学研究的核心。

3.种群密度:

单位面积、单位体积或单位生境内个体的数目。

4.年龄锥体(年龄金字塔):

以不同宽度的横柱从下到上配置而成的图,横柱的高低位置表示从幼年到老年的不同年龄组,宽度表示各年龄组的个体数或在种群中所占的百分比。

包括:

增长型,稳定型和下降型。

5.动态生命表(同生群生命表):

连续观察一群同一时期出生的个体从出生到死亡命运所得数据编制的生命表。

6.存活曲线:

存活率随时间(年龄)的变化曲线称为存活曲线

7.内禀增长率:

当环境无限制(空间、食物和其他有机体在理想条件下),稳定年龄结构的种群所能达到的最大增长率。

8.生态入侵:

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为生态入侵。

9.环境容纳量:

指特定环境所能容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

10.r-选择:

r选择者是在不稳定的环境中进化的,因而使种群增长率r最大。

r-选择种类的特征表现为:

快速发育、小型成体、数量多而个体小的后代,高的繁殖能量分配和短的世代时间(周期);

11.K-选择:

K-选择者正好相反,它们在稳定的环境中进化,因而适应竞争。

高竞争力的特征表现为:

生长缓慢、大型成体、数量少但体型大的后代、低繁殖能量分配和长的世代时间。

12.滞育:

昆虫的休眠,是昆虫长期适应不良环境而形成的种的遗传性。

13.性状替换:

竞争产生的生态位收缩导致形态变化的现象。

14.竞争释放:

缺乏竞争者时,物种实际生态位扩张的现象

15.领域行为:

鸣叫、气味标志、威胁、直接进攻入侵者

领域行为是种内竞争资源的方式之一。

占有者通过占有一定的空间而拥有所需要的各种资源。

领域行为常见于大部分脊椎动物和一些节肢动物种类,这与它们具有筑巢和育幼的行为特性有关。

16.他感作用:

他感作用也称异株克生:

指植物体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现象。

17.利他行为:

一个个体以牺牲自己的存活和生殖为代价,去帮助其他个体繁殖更高的后代。

18.生态位:

指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占据的地位和角色。

(主要指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

19.协同进化:

协同进化是指在进化过程中,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另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而后一物种的性状本身又作为前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的现象

20.互利共生:

互利共生是指两物种相互有利的共居关系,彼此间有直接的营养物质的交流,相互依赖、相互储存、双方获利。

21.竞争排斥原理(高斯假说):

在一个稳定的环境内,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

22.单体生物与构件生物:

(1)单体生物(unitaryorganism):

个体由一个受精卵直接发育而成。

形态、发育可预测。

如鸟类、哺乳类、两栖类和昆虫;

(2)构件生物(modularorganism):

受精卵先发育成一套构件,由这些构件组成个体。

形态、发育不可预测。

如水稻、浮萍、树、海绵、水螅、珊瑚等。

 

二、问答题

1.种群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包括哪些基本参数(有哪些重要的群体特征)?

(1)空间特征:

种群具有一定的分布区域;

(2)数量特征:

每单位面积(或空间)上的个体数量(即密度)是变动的;是种群动态的重要体现。

(3)遗传特征:

种群具有一定的基因组成,是一个基因库。

(1)种群密度

(2)初级种群参数

出生率,死亡率,迁入(个体由别的种群进入领地),迁出(种群内个体离开种群的领地)

(3)次级种群参数

性比,年龄结构,种群增长率

2.1992年中国人口大约为12亿,出生率为22‰,死亡率为7‰,其每年的增长率为多少?

以该增长率增长,试选用合适的生态学模型,计算种群的加倍时间是何时?

3.种群数量统计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密度的估计方法:

(1)总数量调查法(totalcountmethod):

在某一面积的同种个体数目。

(2)样方法(quadratmethod):

在若干样方中计算全部个体,以其平均值推广来估计种群整体。

样方需要有代表性并随机取样。

(3)标记重捕法(capture-recapturemethod):

对移动位置的动物,在调查样地上,捕获一部分个体进行标志,经一定期限进行重捕。

根据重捕取样中标志比例与样地总数中标志比例相等的假定,来估计样地中被调查的动物总数。

4.列出年龄锥体的基本类型.研究年龄锥体和生命表有何意?

增长型,稳定型,下降型

年龄椎体的作用:

(1)研究种群的年龄结构,有利于指导生产或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

(2)对于人口年龄结构的研究,则是经济计划的依据。

生命表的作用:

(1)综合评定种群各年龄组的死亡率和寿命

(2)预测某一年龄组的个体能活多少年

(3)不同年龄组的个体比例情况

5.何谓种群的内分布?

有哪几种类型?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状态或布局,称为种群的内分布型。

分为3类:

均匀的,随机的,成群的。

6.什么是生命表?

有哪几种类型?

研究生命表有何意义?

概念:

是用来描述种群生长与死亡趋势的统计工具。

(1)动态生命表:

又称同生群的生命表(cohortlifetable)。

连续观察一群同一时期出生的个体从出生到死亡命运所得数据编制的生命表。

(2)静态生命表:

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作一年龄结构调查资料编制成的。

生命表的作用

(1)综合评定种群各年龄组的死亡率和寿命

(2)预测某一年龄组的个体能活多少年

(3)不同年龄组的个体比例情况

7.对于一个生命表:

①通常包括哪些栏目?

生命期望的含义是什么?

②怎样区分动态和静态生命表?

(1)生命表的编制方法

年龄阶段

各年龄级开始时的种群数量,直至该群动物全部死亡

各年龄级死亡率、存活数、平均寿命等。

(2)生命期望就是种群中某一特定年龄的个体在未来所能存活的平均年数。

(3)根据观察对象是在某一特定时间的种群还是一群个体从出生到死亡区分。

8.存活曲线分为哪几类?

举例说明各类型的特点?

(1)Ⅰ型:

凸型存活曲线,种群接近生理寿命之前,死亡率一直很低,直到生命末期死亡率才迅速上升。

如人类和大型兽类。

(2)Ⅱ型:

对角线型存活曲线,种群下降速率(死亡率)各时期相等。

如许多鸟类。

(3)Ⅲ型:

凹型存活曲线,早期死亡率高,以后死亡率很低并稳定。

如牡蛎等甲壳类,固定下来后死亡率很低;鱼类、两栖类、海产无脊椎动物、寄生虫等都属这一类

9.研究种群的内禀增长率有何意义?

(1)可以敏感地反应出环境的细微变化,是特定种群对于环境质量反应的一个优良指标;

(2)是自然现象的抽象,它能作为一个模型,可以与自然界观察到的实际增长率进行比较。

10.简述种群增长的逻辑斯谛模型及其主要参数的生物学意义。

产生“S”曲线的最简单数学模型可以解释并描述为上述指数增长方程乘上一个密度制约因子(1-N/K),就得到生态学发展史上著名的逻辑斯谛方程

dN/dt=rN(1-N/k)

dN/dt----种群变化率

r----瞬时增长率(每员增长率)

N----种群个体数量

k----环境容纳量

11.如何通过种群增长的指数模型建立逻辑斯谛模型?

逻辑斯谛方程的哪一部分引起增长曲线呈“S”?

增长率随密度上升而降低的变化,是成比例的。

每一个体利用空间为1/K,N个体利用N/K空间,剩余空间为1-N/K。

12.简述种群逻辑斯谛增长曲线的五个时期。

(1)开始期:

此时种群数量少,增长缓慢。

(2)加速期:

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种群增长加快。

(3)转折期:

在曲线中心处(N=K/2)有一拐点,在拐点上种群增长率dN/dt最大。

在到达拐点前,种群增长率随密度增加而上升;在拐点之后,种群增长率随密度增加而下降。

(4)减速期:

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种群增长变慢。

(5)饱和期:

种群数量到达环境容纳量大,到达曲线上渐线而处于饱和状态

13.简述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表现在哪些方面?

(1)种群增长

(2)季节消长

(3)种群波动:

不规则波动、周期性波动

(4)种群的爆发

(5)种群平衡

(6)种群的衰落和灭亡

14.什么是生活史?

它包含哪些重要组分?

生活史:

指生物从出生到死亡所经历的全部过程。

生活史的关键组分包括身体大小(bodysize)、生长率(growthrate)、繁殖(reproduction)和寿命。

15什么是生活史对策?

r、K对策者各有哪些特征。

生物在生存斗争中获得的生存对策,如生殖对策、取食对策、迁移对策

避敌对策、体型大小对策、r对策和K对策等。

16.种内与种间关系有哪些基本类型?

种内相互作用:

(1)竞争

(2)自相残杀

(3)性别关系

(4)领域性

(5)社会等级

种间相互关系:

(1)竞争

(2)捕食

(3)寄生

(4)互利共生

17.领域行为和社会等级有何适应意义?

动物的领域行为有利于减少同一社群内部成员之间或相邻社群间的斗争,维护社群稳定,并保证社群成员有一定的食物资源,隐蔽和繁殖的场所,从而获得配偶和养育后代。

社会等级有利于种群的稳定性,它的优越性还包括优势个体在食物,栖息场所,配偶选择中均有优先权,这样保证了种内强者首先获得交配和产后代的机会,从物种种群整体而言,有利于种族的保存和延续。

18.他感作用有何生态学意义?

生态意义:

(1)对农林业生产和管理的影响:

歇地形象

(2)影响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

(3)植物群落演替的重要内在因素

19.谈谈捕食者对猎物种群数量的影响。

两种主要观点:

(1)任一捕食者的作用,只占猎物种群死亡率的一小部分,捕食者仅对猎物种群有微弱影响。

蛇和田鼠

(2)捕食者只是利用了猎物种群中超出环境容量的部分个体,对猎物种群大小没有影响。

雀鹰和大山雀

但是也存在捕食者对猎物数量有明显影响的证据

热带岛屿引入捕食者后猎物种群的灭绝

原因:

无反捕食对策

20.简述捕食者与猎物的协同进化。

(答进化的内容加动物与植物各自的协同进化,自由发挥)

协同进化是指在进化过程中,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另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而后一物种的性状本身又作为前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的现象,如红皇后效应

在进化过程中,植物发展了防御机制,以对付食草动物的进攻;另一方面,食草动物亦在进化过程中产生了相应的适应性,如形成解毒酶等,或调整食草时间避开的有毒化学物。

群落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

1.生物群落:

在相同时间聚集在同一地段上的各物种种群的集合。

2.优势种:

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称为优势种。

3.建群种:

优势层的优势种常称为建群种。

4.多度:

是对物种个体数目多少的一种估测指标,多用于群落野外调查。

5.密度:

指单位面积或单位空间内的个体数。

6.盖度:

是指植物的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即投影盖度。

7.频度:

指群落中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数占整个样方数的百分比。

(某个物种在调查范围内出现的频率)

8.物种多样性:

指地球上生物有机体的多样化,包括种的丰富度和种的均匀度

9.生活型:

是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同一生活型的生物,不但体态相似,而且在适应特点上也是相似的。

10.群落垂直结构:

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群落在空间中的垂直分化或分层的现象。

11.群落水平结构:

是指是生物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不均匀造成不同地段的生物种类的差异。

12.群落交错区:

群落交错区(ecotone)又称生态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带,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地带之间)的过渡区域。

13.边缘效应:

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增大的趋势被称为边缘效应。

14.同资源种团:

通常将群落中以同一方式利用共同资源的物种集团,称为同资源种团。

15.关键种:

对群落具有重要的和不相称的影响。

P170详解

16.群落波动:

在不同年度之间,生物群落常有明显的变动。

这种变动也限于群落内部的变化,不产生群落的更替现象,一般称为波动。

17.生物群落演替:

就是指某一地段上一种生物群落被另一种生物群落所取代的过程。

18.原生演替:

开始于原生裸地或原生芜原(完全没有植被并且也没有任何植物繁殖体存在的襻露地段)上的群落演替。

19.次生演替:

开始于次生裸地或次生芜原(不存在植被,但在土壤或基质中保留有植物繁殖体的裸地)上的群落演替。

二、简答题

1.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1)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

区别不同群落的首要特征,种类成分的多少(物种数)及每种个体的数量(个体数),是度量群落多样性的基础。

(2)群落中各物种之间相互联系:

必须共同适应它们所处的无机环境;它们内部的相互关系必须取得协调和平衡(种群构成群落的二个先决条件)。

(3)群落具有自己的内部环境:

定居生物对生活环境的改造结果。

(4)具有一定的结构:

形态结构、生态结构、营养结构。

(5)一定的动态特征:

季节动态、年际动态、演替与演化。

(6)一定的分布范围:

特定的地段或特定的生境。

(7)群落的边界特特征:

或明确或不明确的边界。

(8)群落中各物种不具有同等的群落学重要性

2.生物群落的数量特征有哪些?

(1)多度和密度

多度:

是对物种个体数目多少的一种估测指标,多用于群落野外调查。

密度:

指单位面积或单位空间内的个体数。

(2)盖度:

是指植物的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即投影盖度。

(3)频度:

指群落中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数占整个样方数的百分比。

(某个物种在调查范围内出现的频率)

(4)重要值:

是用来表示某个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综合数量指标。

重要值(I.V.)=相对密度十相对频度十相对优势度(相对基盖度或其他)

3.群落性质分析的要素有哪些

(1)种类组成

(2)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3)种的多样性(4)物种多样性在空间上的变化规律(5)解释物种多样性空间变化规律的各种学说(6)种间关联

4.生物多样性的含义

生物多样性一般有三个水平,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1)遗传多样性:

指地球上生物个体中所包含的遗传信息之总和

(2)物种多样性:

指地球上生物有机体的多样化,包括种的丰富度和种的均匀度

(3)生态系统多样性:

涉及的是生物圈中生物群落、生境与生态过程的多样化。

5.甲群落中有A、B两个物种,A、B两个种的个体数分别为99和1,乙群落中也有A、B两个种,这两个种的个体数均为50,计算甲、乙两群落的辛普森多样性指数。

P160

6.物种多样性空间变化规律有哪些?

(1)多样性随纬度变化

从热带到两极随纬度的增加,物种多样性有逐渐减少的趋势。

(2)多样性随海拔变化

物种多样性随海拔增加而逐渐降低

(3)在海洋或淡水水体物种多样性有随深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

由此可以看出其一般规律:

物种多样性总的趋势是随热量分布的变化而变化。

7.简述Raunkiaer植物生活型的分类系统

(1)高位芽植物

高位芽植物的芽或顶端嫩枝是位于地面25cm以上的较高处的枝条上,如乔木、灌木和一些生长在热带潮湿气候条件下的草本等。

(2)地上芽植物

地上芽植物的芽或顶端嫩枝是位于地表或接近地表处,一般都不高出土表20-30cm,因而它们受土表的残落物保护,在冬季地表积雪地区也受积雪的保护,多为半灌木或草本植物。

(3)地面芽植物

更新芽位于近地面土层内,地面芽植物在不利季节,植物体地上部分死亡,只是被土壤和残落物保护的地下部分仍然活着,并在地面处发芽,即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4)地下芽植物

地下芽植物又称隐芽植物,渡过恶劣环境的芽埋在土表以下,或位于水体中,多为鳞茎类、块茎类和根茎类多年生草本植物或水生植物。

(5)一年生植物

一年生植物是只能在良好季节生长的植物,它们以种子的形式渡过不良季节。

8.什么是群落交错区,你学习过的群落交错区有哪些特征?

群落交错区(ecotone)又称生态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带,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地带之间)的过渡区域。

(1)位置上:

位于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

(2)生态环境:

较复杂多样。

(3)种类多样性高:

某些种的密度大。

9.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有哪些

(1)生物因素

竞争对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竞争引起种间的生态位的分化,使群落中物种多样性增加

捕食对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2)干扰对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3)空间异质性与群落结构

(4)岛屿与群落结构

(5)一个物种丰富度的简单模型

(6)平衡说与非平衡说P169

10.什么是岛屿生物学效应,岛屿群落进化的特点

岛屿的生物学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