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庆粮食集团在重庆市建设200万亩种植基地的思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332066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重庆粮食集团在重庆市建设200万亩种植基地的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重庆粮食集团在重庆市建设200万亩种植基地的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于重庆粮食集团在重庆市建设200万亩种植基地的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于重庆粮食集团在重庆市建设200万亩种植基地的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于重庆粮食集团在重庆市建设200万亩种植基地的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重庆粮食集团在重庆市建设200万亩种植基地的思考.docx

《关于重庆粮食集团在重庆市建设200万亩种植基地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重庆粮食集团在重庆市建设200万亩种植基地的思考.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重庆粮食集团在重庆市建设200万亩种植基地的思考.docx

关于重庆粮食集团在重庆市建设200万亩种植基地的思考

关于重庆粮食集团在重庆市建设200万亩

种植基地的构想

重庆粮食集团胡君烈

重庆市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党中央国务院寄予深切希望,重庆市要为全国统筹城乡改革提供示范,这是党和国家赋予重庆市的重大历史使命,怎么去完成这异常艰巨,责任十分重大,又是非常光荣的战略任务。

我坚信重庆市委、市政府正确的领导,一定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作为重庆市的大型国有企业的重庆粮食集团以及我本人,作为重庆市培养、成长、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干部,在这重庆市重大的历史时刻,应自觉主动的置身于其中,分担责任,承担任务。

我通过几个月时间的学习,深入调查分析,就统筹城乡改革、解决“三农”问题,从五个方面提出思考意见为市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一、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关键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

《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下面简称3号文),是我市从2009年到2020年12年期间的工作纲要,明确提出了前4年和后8年总体目标和在若干方面的主要目标,这些目标与解决“三农”问题密切相关,3号文在“指导思想”中提出:

“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在“基本原则”中提出:

“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什么如此强调解决“三农”问题,我认为,这是因为解决好“三农”问题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须。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果,并且,这种发展增长趋势还会持续,但是,如果“三农”问题解决得不好,那么不管GDP增长多快,国家实力多雄厚,我们的社会就是畸形发展的社会,小康只是局部的小康,而不是全面的小康。

我市统筹城乡改革与发展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就是在解决“三农”问题上是否有量的大进步和质的突破,在一定意义上讲,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更需要的是我市解决“三农”问题的示范。

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是一项长期艰巨的战略任务,我市也不可能在12年时间解决好“三农”问题,在这期间,我市可以在广大农村进行两方面密切关联的工作,一时推动农业工业化,促成耕地大面积集中,提升机械化耕作水平;二是推动农村城镇化,加快农村小城镇(居住一万人左右)和新农村社区(居民2000人左右)规划和建设,彻底改善农村居民居住环境。

二、农业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必然性)

我们知道,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我国农村的大部分地区,沿袭了几千年的国民中的绝大多数人从事农耕,并且,以户为生产单位,每户耕种三五亩地的耕作模式和农民星星点点的散居生活方式,这就是农民始终收入微薄,上千年来相对贫困,生活质量低下的根本原因。

工业化、城镇化,土地大面积集中耕种,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用较少的人从事农业,农村人口大量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就业,这是发达国家走过的成功之路。

我们党确定了我们国家建设全民小康社会和在本世纪中叶经济发展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农业的生产模式、生产工具和农民的生活方式的革命性本质性的转变成为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三、农业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是可行的(可行性)

可以说,在此之前延续几千年的中国农村耕作模式和农民的生活方式没有具备根本性转变的条件,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可以理解为解决“三农”问题尝试,因条件不具备,而归于失败,改革开放三十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一系列重大举措,从量的变化的积累,时至今日,初步具备“三农”问题发生质的变化的基本条件:

1.国家积累的且持续增长的实力,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二十年,国民经济的持续的较高速度的增长,国家实力逐步壮大,财力显著增加并且持续增长,逐步有了更多的资金投入解决“三农”问题,特别是我国GDP增长,有一项是依靠基本建设的投入来拉动内需而促进增长,近十多年,交通和能源建设的投入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这种投入不可能也不需要长期持续,我赞成部分有远见的经济学家的见解:

两三年后的未来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时间,拉动内需的投资重点将转向农村。

国家投入农村的小城市建设、小城镇建设、农村社区(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资金将逐年增大,这既能促进“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又保证了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

2.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为解决好“三农问题”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重庆市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实施,覆盖全体农民的医保制度已有了很好规划,并在实施中逐年提高保障水平,特别是农民的养老保障制度在试点,可以预见,十年左右时间,重庆市农民的养老保障制度会确立。

这样,农民的一亩二分地就不再是他们的命根子,农村的城镇化,土地大面积集中耕种也就顺理成章了。

3.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顺应民意,符合农村现在的实际情况。

从我在合川、大足、荣昌、永川四个区县抽样调查和深入考察的一些基本情况分析,四区县农村大致情况是:

常年居住在农村的人口只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这其中大部分是五十岁以上的老人,其余的是妇女和个别留守儿童(其余儿童随打工父母到城镇学校就读);种田的农户约占二分之一,大部分在种田的农户是由于家中有老人居住,插秧和收割时,在外务工的年轻人回家干三五天后即外出;二分之一未种田农户其中一部分将他们的田土给亲戚栽种,另一部分农户的承包田土是谁愿种就乐得谁种,并且绝大部分未种田农户基本上断绝了在自己承包土地中获得收益的念头;约有三分之一的农户在农村的住房已经完全无人居住,关门上锁,实际上已闲置,并且住户闲置趋势再加快,原因是约有五分之一农户在大城市、县城、镇购了房产永久居住,在外的购房趋势也在加快,再有举家在务工地租房居住,以及家中老人的去世,再无回农村居住的必要;如果我们把44岁以下的农民工称为第三代、第四代农民工的话,那么,第三代、第四代农民工的绝大多数已无回农村种田的意愿和习惯,他们只要在家中老人不存在生存问题(老人去世或解决了养老保障问题),便不会回农村种地了。

可以推定,和四区县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状况比较类似的渝西区县农村的现实状况也大致如此。

四、重庆粮食集团在重庆市建设200万亩种植基地的构想

国务院3号文件明确“支持重庆建设全国农业机械化综合示范基地”,“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在这中国农村史无前例的伟大的历史变革时期,重庆粮食集团应该义无反顾的站出来,承担艰巨而光荣的历史责任,成为重庆市实施农村变革的重要的龙头企业。

我经过几个月时间的学习,深入调查和思考,提出了重庆粮食集团在重庆市发展200万亩种植基地的初步构想,内容如下:

1.基地总规模200万亩,根据重庆丘陵的地形特点,拟170万亩种植水稻,20万亩旱地作物及若干个大、中型养殖场,10万亩经济林木和绿化林。

国务院3号文重点提出了“一圈两翼”开发战略,没有专门提出渝西区县的农村问题,因主要种植水稻有利于逐步推行农业机械化,重粮集团种植基地主要布局在渝西区县的浅丘陵地区,根据地理条件、水利等具体情况,建设若干个农场。

2.2009年上半年提出初步构想并呈送市领导、征得市领导的批示和指示。

3.重粮集团抽掉骨干力量,组成专门机构,汇同市相关部门领导和农村区域经济规划、农业产业发展、农业机械化、水稻种植、规模养殖、水利、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政策法律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在市政府领导下,深入论证,制定科学的总体规划,特别是试点的规划和实施计划,将总体规划,试点规划和试点实施计划报市政府审批,争取列为具有突破性的改革试验项目。

4.具体实施。

设想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0—2012年试点建设2-3个农业机械化综合示范基地,每个基地面积一万亩左右;

第二阶段2013—2016年建设20-30万亩种植基地;

第三阶段2017年—2020年建设40-60万亩种植基地;

第四阶段2020年—2025年建设120-150万亩种植基地。

基地建设完成后,年产水稻可达100万吨,完全可以满足重粮集团管理的国家储备粮、重庆市储备粮每年轮换的需求,进一步确保重庆市粮食安全;重庆粮食集团将形成从田间到餐桌的一条龙服务的产业链。

5新建农场土地集中的具体方式

(1)集团用自有资金或信贷资金买断或租赁农民的土地,了断与农民的经济关系。

(2)将一个村的农户集中修新村居住,同时,鼓励农民到县城或集镇居住,将宅基地和原有农田进行平整(坝区)便于机械化耕作,梯田梯土整治为较大田块以利于小型农机具耕作。

(3)原则上,一个乡镇耕地面积约一万亩左右,为一个独立核算单位的农场,以便经营管理。

6.农场经营管理的模式

(1)建立生产资料供应公司、耕地播种公司、除草治虫生物公司、收购储藏公司等,实现农场的专业化生产。

租赁已经建立的专业公司,没有的集团自建。

(2)实行一体化经营,即农业生产管理过程、农产品加工的工业过程、农产品流通的商业过程,都由集团综合经济体一并完成,实现一体化经营。

(3)提高区域生产的专门化程度。

根据土壤、光、热、水、气候等自然条件来决定种植业和养殖业及其主要品种。

五、坚定信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形成合力,扎实工作

如果重粮集团的构想符合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以及阶段性行动计划的要求,并同意我们实施的话,重粮集团上下,特别是集团领导班子和分布在各区县的子公司领导班子,首先要统一认识、坚定必胜信心。

这个重大项目,是非常复杂且持续十几年的系统工程,面临若干重大难题,甚至障碍,如:

人才缺乏、管理、基地布局、市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支持、土地集中过程、农户思想工作、协助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资金筹措、丘陵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利等等,加之近十年来,粮食行业与农户签订种植购销协议、培育种粮大户等措施的严重挫折,在粮食人心目中挥之不去,一定会有不少的业内人士和相关同志对这样的项目持怀疑态度甚至否认的心态,所以,我们一定要坚定必胜信心,以科学态度,勇于实践,从失败和挫折中及时吸取积极的教训,以百折不挠的精神状态向胜利的彼岸挺进。

其次,我们和相关制定具体政策和执行政策的同志们都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形成合力来完成解决“三农”问题的艰巨任务。

1.正确认识农业产业具有公益性质的特殊性。

在市场经济社会,绝大多数产业,在政府指导下,主要运用市场经济规则来解决问题,促进发展;但“三农”问题,农业产业问题,只有政府主导辅以运用市场规则才能保证解决问题,推动发展。

就农业产业讲,它的主要产品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粮食,在市场经济中,一方面粮食具有商品属性,另一方面,在十三亿人口的中国,粮食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商品,粮食价格属于国家行政权力直接调控,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价格远远低于价值,这里的价差是对种粮农民的剥夺,当然,近年来,逐年在加大对农业农民的补贴。

粮食价格严重背离价值的情况将长时期存在。

在发达国家更是如此,只是他们有财力,不需要剥夺种粮人,而是政府埋单。

从这里可以看出,主要生产粮食的农业产业的企业,它和城市公交企业,公立医院一样,具有公益性,需要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

2.根据自愿原则,变更部分农民土地承包经营关系,国家出资将农村部分集体土地变更为国有土地资源,作为国家永久性农田的一部分,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国务院文件中提出“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管理制度,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经济权,现有土地承包经营关系要长久不变”。

我认为,我们应该用发展的观点,实事求是,正确理解和贯彻国务院的这一原则意见。

我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在本世纪中叶国民经济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现正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的步伐,这不只是“三农”问题的量的变化,而是前无古人质的变革历史阶段,随着这一历史进程,国家对农村的一些政策、制度也会有所变化,更允许创新。

何况,据我的调查,渝西经济发展较好区县,保守估计也有四分之一农户没有经营自己的承包地,也完全不依靠承包地维持生活,变更他们的承包关系,对国家和农户是双赢,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国家应允许更多农户自愿将承包地转让国家。

有部分学者担心经济大滑坡时,农民工没有了一亩二分地,会断了他们的生计,引起社会大的不稳定。

这种担心我认为是往回看而产生的,它的积极意义在于提醒党和政府制定农村政策更谨慎,更周全,对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落到实处。

从发展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在未来的经济大滑坡时,让已经融入城市城镇工作和生活的第三代,第四代农民工回乡耕种一亩二分地,无疑是叫他们返贫,是不现实的,只有运用国家的财富积累,开辟更多就业机会和依靠社会保障制度,帮助大家渡过暂时困难时期,再踏上新的征程。

综上所述,我认为集中大面积农村耕地,当然要采用政策已明确的几种形式,但还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可以试点国家出资将部分农村集体土地变更为国有土地资源,作为国家永久性农田的一部分。

随着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解决,二十年或者三十年后,我国的土地制度也应该不实行国家所有和农民集体所有的二元制度,土地制度实行单一制,所有土地都是国家所有。

到那时,经营农业的大企业,才会减少若干纠纷,农业产业化真正步入坦途。

 

我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过程中,撰写了《关于重庆粮食集团建设200万亩种植基地的思考》。

我是解放思想,放开进言,言调难免偏颇,有些观点也不一不定期恰当,请指正。

建设种植基地的初步构想,若方向正确,请领导批示,我和重粮集团领导班子一道遵照领导的旨意弹精竭虑,开拓创新

,为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试验作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