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国内银行核心系统建设情况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32943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24.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国内银行核心系统建设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完整word版国内银行核心系统建设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完整word版国内银行核心系统建设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完整word版国内银行核心系统建设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完整word版国内银行核心系统建设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国内银行核心系统建设情况调研报告.docx

《完整word版国内银行核心系统建设情况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国内银行核心系统建设情况调研报告.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word版国内银行核心系统建设情况调研报告.docx

完整word版国内银行核心系统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国内银行核心系统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二〇〇五年七月

前言

核心业务系统,也称为综合业务系统,是银行信息化建设的核心部分,是银行业务经营的基础。

随着世界金融环境的不断向前发展,拥有稳健、灵活、安全、可靠的核心业务系统是体现银行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国内银行的核心业务系统建设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阶段一(七十年代末期——八十年代中期):

这一阶段是银行信息化建设的起步阶段,银行的储蓄、对公等业务逐渐以计算机处理代替手工操作,本阶段系统特点主要体现为按照业务网点分散建设、单机操作,只是用计算机取代了算盘和手工帐簿;

●阶段二(八十年代中期——九十年代末期):

这一阶段银行开始通过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银行部分业务的实时联机处理,并逐步实现了银行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数据集中及互联互通;区域集中让所辖银行得以共享数据资源,统一了科目设置,改进了业务流程,提高了服务质量(如通存通兑的实现);

●阶段三(2000年至今):

第三阶段即“数据大集中”阶段,全国性的银行数据通信网络框架基本建成,各银行的综合业务处理网络相继建成,一个多功能的、开放的银行信息化体系初步形成;全国性的数据大集中让银行的数据在更大范围内共享,数据的收集和管理更加方便,管理和决策也更加高效便捷。

当前国内银行核心系统的建设正处于第三阶段,大部分全国性银行已经完成了数据大集中的工作,部分银行在采用国内系统实现了“大集中”的基础上开始以国外核心业务系统替代原有综合业务系统。

我们将采用国内系统或自行开发系统完成数据大集中的银行称为“第一军团”,将已采用或即将采用国外系统的银行称为“第二军团”。

在此背景下,*****金融软件公司解决方案部、企业发展部、国家开发银行事业部特别成立了联合项目小组,共同完成了这份《国内银行核心系统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希望给*****金融软件公司、国内同行及正在从事核心业务系统建设的银行,特别是“第二军团”阵营中的银行提供参考。

 

第一部分:

研究方法

1、数据来源:

本报告所采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以下四方面:

a)对国内银行核心系统建设相关负责人的调查;

b)对为银行提供服务的IT服务商的调查;

c)*****内部数据积累;

d)互联网搜索;

特别提示:

由于数据来源渠道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故本报告所用数据资料仅供参考。

2、分析方法

项目小组通过对国内核心系统建设情况的整体把握,通过对21家样本银行调研数据的深入分析和研究,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揭示了国内银行的核心系统建设情况。

附:

样本银行名单

●四大国有银行(4家)—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

●政策性银行(3家)—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股份制银行(11家)—华夏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中信实业银行、广东发

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交通银行、

浦东发展银行、邮储银行

●城市商业银行(3家)—北京银行、上海银行、青岛商行

第一军团名单:

(13家)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交通银行、浦东发展银行、邮储银行

第二军团名单:

(8家)

中国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信实业银行、华夏银行、广东发展银行、北京银行、上海银行、青岛商行

第二部分:

国内银行核心系统建设情况

项目小组通过对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十一家股份制银行以及三家城市商业银行相关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从核心系统建设状态、核心系统产品情况、核心系统投资规模、核心系统建设周期四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3、国内银行核心系统建设状态

定义:

国内银行核心系统建设状态是指国内银行核心系统建设所处的阶段,

分为招标选型、建设、上线(试运行或部分上线)推广、完成四种状态。

●招标选型:

银行已决定进行核心系统建设工作,正在就产品及系统集成商进行考察、招标;

●建设:

项目合同已经签定,产品供应商、集成商进场,与银行一起进行系统建设工作;

●上线推广:

系统已在试点行开始运行,正在向全行推广;

●完成:

系统推广工作全面完成,项目建设成功

下图用不同的颜色分别标识“第一军团”、“第二军团”的银行目前所处的状态,以展现当前国内银行核心系统建设状态的分布情况:

图表一:

国内银行核心系统建设状态分布

其中,“第一军团”13家中:

已完成数据大集中的共10家:

工商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进出口银行(总分行系统不统一,部分完成)、光大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兴业银行、浦东发展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和邮储银行;

正在建设中的有1家:

交通银行;

正在上线推广中的有2家:

建设银行、农业银行;

“第二军团”8家中:

处于招标选型过程的有3家:

中国银行、北京银行、广东发展银行;

正在建设中的有3家:

上海银行、中信实业银行、华夏银行

已经完成的2家:

国家开发银行、青岛商行

 

2、国内银行核心系统产品情况

定义:

国内银行核心系统产品是指国内银行所采用的核心业务系统产品类型,分为自行开发、国内产品和国外产品三类。

1)自行(合作)开发产品:

自行(合作)开发产品的好处是量体裁衣,能够充分考虑银行IT建设和业务状况的现状;缺点就是存在较高的风险。

首先,银行既要对现阶段的业务需求有全面的认识,同时又有高瞻远瞩的眼光,能够充分考虑到未来银行发展的需要。

其次,自行(合作)开发产品,由于缺少成功的实施方法论,项目管理和实施的风险难以控制,要求有充足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支持,项目实施周期长,产品交付风险大。

另外,由于自行(合作)开发产品,产品化的程度较弱,要求银行本身有一定数量的过硬的技术开发人员,产品的维护和升级的工作量较大。

所以在21家样本银行中,只有4家(占19%)选择了自主开发,而且其中有3家集中在实力雄厚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

其中,中国工商银行于1999年起自行开发了CB2000系统;中国建设银行于1997年起与IBM合作开发了DCC系统,与*****公司合作开发了大前置;1999年起中国农业银行自行开发了ABS系统。

中国进出口银行则在2000年与银通公司合作开发了其核心业务系统。

2)国内产品:

样本银行中有9家银行选择的是国内产品,占样本总量的45%。

其中包括1家政策性银行和8家股份制银行;

图表三:

采用国内核心系统产品的银行清单

银行核心产品开始时间

农业发展银行新宇CBS系统2002.11

光大银行联想亚信ECAS系统2003

民生银行长天ECBS系统2000.7

招商银行SunMicrosystems+自行研发1992

深圳发展银行高阳科技为深圳发展银行量身定做的产品2000.10

兴业银行*****FTS2002.08

交通银行高阳科技为交通银行量身定做的产品2003.4

浦东发展银行联想亚信新一代综合业务系统2002.6

邮储银行南天统一版本2003.6

国内产品的好处主要是符合国内银行的实际情况,开发过程中通常采用原型开发法,用户在项目开始时,就对系统有了初步认识。

国内产品基本上已有一个以上的成功实施案例,有相对成熟的实施方法论指导项目实施。

国内产品通常能够较好地实现国内现有业务,但缺点是对未来可能发展的银行业务的支持能力较弱,另外,国内产品的文档质量不高,产品化程度也较弱,给产品的学习、维护和升级工作带来很大的不方便。

从图表三我们发现,9家银行中有7家银行(占78%)选择国内产品的时间集中在2003年6月份以前,可见在该时间段内国内银行对国内核心业务产品的认可度较高,从行为上也更倾向于购买国内产品。

3)国外产品: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和国际金融体系接轨的呼声越来越高,特别是成立时间较晚的股份制银行,由于历史包袱较小,竞争压力大,对发展新型业务的需求强烈,通常选用国外成熟的核心业务产品。

选用国外产品的好处在于:

首先,国外产品在业务实现上有一定的先进性,它能够较好地满足未来银行业务发展的要求。

其次,国外产品在国外较多的国际性银行有成功的实施案例,积累总结了一整套的实施方法论,能够较好地保证项目按预期进行。

另外,国内产品的产品化的程度高,产品的维护和升级方便。

国外产品的缺点是产品的业务功能和国内银行的现状有一定的差距,要想很好地使用国外产品,会涉及到一些业务结构和业务流程的调整,项目实施难度高、压力大;另外,熟悉国外产品有一个过程,产品的本地化工作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项目的进度。

在21家样本银行中,有8家银行(38%)选择(或计划选择)国外产品,其中包括1家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银行)、1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3家股份制银行(华夏银行、中信实业银行、广东发展银行)以及3家城市商业银行(青岛商行、上海银行、北京银行)。

图表四:

采用国外核心系统的银行清单

银行核心产品开始时间

中国银行计划采用国外系统2004.1

国家开发银行SYMBOLS系统2003.8

华夏银行FNS2004

中信实业银行美国Fiserv公司ICBS系统2002.12

广东发展银行计划采用国外系统2003.10,后来暂停

北京银行计划采用国外系统2004.4

上海银行Temenos公司系统2003.9

青岛商行马来西亚银湖公司的SIBS系统2003.3

●2003年下半年左右开始建设核心系统(包括尚未开始建设)的银行总共有7家,其中有6家银行采用或计划采用国外核心系统,占85.7%。

上述结论表明,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国内银行业高层管理人员的思维与理念开始有了质的变化,他们正逐步朝着国际化的方向迈进,在核心系统产品的选择上也更倾向于选择相对成熟的国外产品。

3、国内银行核心系统投资状况分析

根据银行规模的不同,银行在核心系统建设上的投资规模也有量级上的显著差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投资额(注:

此处投资额包括购买产品与实施)以亿元人民币来衡量,政策性银行、股份制银行与城市商业银行的投资额则以千万元人民币来衡量。

图表五:

国内银行核心系统投资状况

国内银行核心系统投资状况

类别

名称

投资额(千万元人民币)

四大国有银行

中国银行

80

建设银行

110

政策性银行

国家开发银行

3

农业发展银行

4

股份制银行

华夏银行

4

光大银行

3.5

民生银行

6

中信实业银行

12

广东发展银行

2.4

深圳发展银行

6

招商银行(改造)

2.5

交通银行

10

浦东发展银行

2

邮储银行

6

城市商业银行

上海银行

10

北京银行

4

青岛商行

1.7

上述样本银行中,除中国银行与建设银行外,其余银行核心系统建设的投资额总和为7.71亿,还不及一个中国银行的8亿;为了使分析的样本更有效用,我们仅分析除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外的其余样本银行。

单位:

千万元人民币

在图表六中我们发现,图表六所涉及的15家银行投资额分布在2千万—12

千万,在2千万-6千万之间数据较为密集。

上述15家银行投资总额为77.1千万,平均每家银行投资额5.14千万。

上述15家样本银行中,采用国外产品的银行有国家开发银行、华夏银行、

中信实业银行、招商银行、北京银行、上海银行与青岛商行七家,分布如下:

单位:

千万元人民币

图表七的七家银行核心系统投资额平均为5.3千万,其中,国家开发银行

投资额3千万仅为此平均值的57%。

 

4、国内银行核心系统建设周期分析

定义:

国内银行核心系统建设周期是指核心系统建设项目的持续时间。

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