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全国矿山救护业务理论学习知识500题.docx
《第八届全国矿山救护业务理论学习知识500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届全国矿山救护业务理论学习知识500题.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八届全国矿山救护业务理论学习知识500题
第八届全国矿山救援技术竞赛理论知识题
第一部分:
名词解释、简答和计算题
一、名词解释
1、事故:
在生产过程中,事故是指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2、事故隐患:
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3、危险:
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
4、重大危险源:
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5、本质安全:
是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事故发生的功能。
6、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又称应急计划,是针对可能的重大事故(件)或灾害,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
7、安全技术性工作:
救护队佩用氧气呼吸器在井下从事的各项非事故性工作,均属安全技术工作。
8、反风演习:
生产矿山企业用以检查矿井反风设施是否处于灵活、可靠,保证在处理矿山灾害事故需要反风时,迅速实现矿井反风的一项安全技术性工作。
9、避难硐室:
当矿山发生灾害事故,现场作业人员无法撤出灾区时,为防止有毒、有害气体的侵袭而设置的安全避难场所。
10、军事化矿山救护队:
处理矿山灾害事故的职业性、技术性并实行军事化管理的专业队伍。
11、佩用氧气呼吸器:
救护人员背负氧气呼吸器,戴上面罩或口具、鼻夹,打开氧气瓶吸氧。
12、灾区:
事故的发生地点及波及的范围。
13、呼吸器班:
按照《矿山救护规程》要求,救护队员配用氧气呼吸器一个工作班的时间。
以4h氧气呼吸器在有效时间进行计算,约为(3h)。
14、中暑:
由于在炎热潮湿的环境下工作或运动,人体内热量不能及时散发而引起的机体体温调节障碍。
15、休克:
由于伤情严重或大出血,致使伤员血压下降,循环衰竭,脏器功能衰竭的现象。
16、人工呼吸:
借助人工的方法,在自然呼吸停止、不规则或不充分时,强迫空气进出肺部,帮助伤员恢复呼吸功能的一项急救技术。
17、瓦斯突出:
简称“突出”,在地应力和瓦斯的共同作用下,破碎的煤和瓦斯由煤体内突然向采掘空间抛出的异常动力现象。
18、锁风:
在启封井下火区时,为阻止向火区进风,首先在需要启封的风墙外面增设临时风墙控制风流,或需要缩小火区范围时,随推进先增加临时风墙,再拆除外面的风墙,始终至少保持一道控制风流的临时风墙的方法。
19、风流逆转:
指煤与瓦斯突出或爆炸冲击波及火风压的作用,改变了矿井通风网络中局部或全部正常风流方向的现象。
20、火风压:
井下发生火灾时,高温烟流流经有高差的井巷所产生的附加风压。
21、水幕:
在巷道中安设的多喷嘴,通过高压水流喷出的水雾所形成的覆盖全断面的屏障。
22、井下基地:
选择在井下靠近灾区、通风良好、运输方便、不易受灾害事故直接影响的安全地点,用于井下救灾指挥、通讯联络、存放救灾物资、待机小队停留和急救医务人员值班等需要而设立的工作场所。
23、风流短路:
打开入、排风联络巷的风门或挡风墙,使进风巷的风流直接进入回风巷。
24、区域反风:
在矿井主要通风机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利用通风设施,使井下局部区域实现风流反向的方法。
25、佩机作业:
配机作业是矿山救护工作专业用语。
通常是指矿山救护队员佩用四小时氧气呼吸器,进入气体不适于呼吸的灾区侦察或工作。
26、综合灭火:
采取风墙封闭、均压、向封闭的火区灌浆或注入惰性气体等两种以上配合使用的灭火方法。
27、循环风:
指局部通风机出口的风流,全部或部分再次进入同一局部通风机的入口内,形成的进风流。
28、三人联锁爆破:
爆破前爆破工将爆破令牌交给班组长,当班组长经检查顶板、支架符合爆破要求后,将爆破令牌交给瓦斯检查员,瓦斯检查员对爆破安全区检查瓦斯,瓦斯浓度未超限时,才可把爆破令牌交给爆破员,爆破员方可发出爆破警号与通电爆破。
29、杂散电流:
指直流、交流电源漏电和大地自然电流、雷电感应电流。
30、矿山压力:
指井下岩体受采掘影响,其原始应力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引起应力重新分布,以达平衡。
岩体应力重新分布过程中作用在采掘空间周围和支架上的力。
二、简答
31、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那些责任?
答:
(1)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4)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遗患。
(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32、矿山企业必须对哪些危害安全的事故隐患采取预防措施?
答:
矿山企业必须对下列危害安全的事故隐患采取预防措施:
(1)冒顶、片帮、边坡滑落和地面塌陷。
(2)瓦斯爆炸、煤尘爆炸。
(3)冲击地压、瓦斯突出、井喷。
(4)地面和井下的火灾、水害。
(5)爆破器材和爆破作业发生的危害。
(6)粉尘、有毒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害物质引起的危害。
(7)其他危害。
33、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的权利有哪些?
答:
(1)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2)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3)发现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现场。
(4)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权利的,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34、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的义务有哪些?
答:
(1)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2)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3)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时,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35、采掘工作面透水预兆有哪些?
答:
(1)巷道壁或煤壁“挂汗”。
(2)煤层变冷。
(3)淋水加大,顶板来压,或底板鼓起并有渗水。
(4)出现压力水流(或称水线)这表明离水源已较近,应密切注视水流情况,如果出水浑浊,说明水源很近;如果出水清净则较远。
(5)煤层有水挤出,并产生“嘶嘶”声。
(6)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
(7)煤壁或巷道壁“挂红”酸度大,水味发涩和有臭鸡蛋味。
(8)煤发潮发暗。
36、煤与瓦斯突出的预兆有哪些?
答:
(1)有声预兆:
①响煤炮。
在煤层内发出像机关枪、炮击等声。
②突然压力增大。
支柱来劲,发出咔咔的响声,或发出劈裂折断的响声,手摸煤壁能感到冲击和震动;有煤岩层的破裂声;有时会听到气体穿过含水裂缝时的“吱吱”声等。
(2)无声预兆:
①压力增大。
顶板来压,片帮、掉渣、煤壁向外鼓,煤岩自行剥落。
②煤层发生变化。
层理紊乱、变软,暗淡无光,煤层粉碎,煤质干燥。
(3)瓦斯及温度变化。
瓦斯涌出异常,忽大忽小,煤尘增大,气味异常,发闷,打钻时喷煤、喷瓦斯,煤壁发冷,气温下降等。
37、使用局部通风机通风的掘进工作面,对通风机有哪些要求?
答:
使用局部通风机通风的掘进工作面,不得停风;因检修、停电等原因停风时,必须撤出人员,切断电源。
恢复通风前,必须检查瓦斯。
只有在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10米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都不超过0.5%时,方可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
38、矿井空气中氧气浓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
矿井空气中氧气降低的主要原因有:
(1)有机物及无机物(坑木、煤、岩石)氧化。
(2)爆破工作。
(3)井下火灾及瓦斯、煤尘爆炸。
(4)矿井中各种气体(瓦斯、二氧化碳及其他气体)的混入,使氧含量相对地降低。
(5)人的呼吸。
(6)煤炭自燃。
(7)煤岩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有害气体,也使空气中的氧浓度相对降低。
39、压入式局部通风机的安装地点应符合哪些规定?
“三专、两闭锁”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
压入式局部通风机和启动装置,必须安装在进风巷道中,距回风口不得小于1Om。
“三专、两闭锁”的具体内容:
“三专”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线路。
“两闭锁”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
40、瓦斯〈甲烷〉的性质、来源、危害各是什么?
答:
性质:
无色、无味、无臭、无毒的气体,比重0.554。
来源:
煤岩中。
危害:
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会燃烧和爆炸;浓度达到40%以上时,能使人窒息。
41、什么叫瓦斯的爆炸上限、下限和最强爆炸浓度?
答:
瓦斯爆炸的浓度范围称为瓦斯的爆炸界限。
瓦斯爆炸的最高浓度16%,称为爆炸上限。
瓦斯爆炸的最低浓度5%,称为爆炸下限。
当瓦斯浓度达到9.5%时,遇有火源,混合气体中的瓦斯和氧气全部参加氧化反应,爆炸力最强,称为最强爆炸浓度。
42、防止瓦斯爆炸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答:
(1)防止瓦斯积聚。
(2)防止瓦斯引燃。
(3)防止瓦斯事故扩大。
43、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瓦斯浓度和局部积聚瓦斯浓度及处理措施有何规定?
答:
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必须停止用电钻打眼;放炮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严禁爆破。
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电动机或其它开关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采掘工作面及其他巷道内,体积大于0.5m3的空间内积聚的瓦斯浓度达到2.0%时,附近20m内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对因瓦斯浓度超过规定被切断电源的电气设备,必须在瓦斯浓度降到1.0%以下,方可通电开动。
44、采用均压技术防灭火时,《煤矿安全规程》是如何规定的?
答:
采用均压技术防灭火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应有完整的区域风压和风阻资料以及完善的检测手段。
(2)必须有专人定期观测与分析采区和火区的漏风量、漏风方向、空气温度、防火墙内外空气压差等的状况,并记录在专用的防火记录簿内。
(3)改变矿井通风方式、主要通风机工况以及井下通风系统时,对均压地点的均压状况必须及时进行调整,保证均压状态的稳定。
(4)应经常检查均压区域内的巷道中风流流动状态,应有防止瓦斯积聚的安全措施。
45、一氧化碳的性质、来源、危害各是什么?
答:
性质:
无色、无味、无臭、极毒,比重0.97,微溶于水。
浓度达到13%-75%时遇火爆炸,达到30%时,爆炸威力最强。
来源:
(1)煤的氧化、自燃及火灾;〈2〉放炮;〈3〉瓦斯、煤尘爆炸。
危害:
浓度达到0.016%时,数小时后稍微不舒服;0.048%时,1h内轻微中毒;0.128%时,0.5h-1h后严重中毒;0.4%时,很短时间致命中毒;1%时,呼吸3-5口气,迅速死亡。
46、二氧化碳的性质、来源、危害各是什么?
答:
性质:
无色、略带酸臭味、微毒的气体,比重1.52,易溶于水,不助燃,对眼睛和呼吸器官有刺激作用。
来源:
(1)有机物的腐朽;
(2)人的呼吸、灯火燃烧;(3)放炮;(4)煤的自燃、火灾及瓦斯、煤尘爆炸;(5)从煤岩中放出。
危害:
浓度达到1%时,呼吸急促;3%时,呼吸量增加一倍;5%时,呼吸困难;10%时,头痛;10%-20%时,短时间失去知觉;20%-25%时,窒息死亡。
47、二氧化氮的性质、来源、危害各是什么?
答:
性质:
褐红色、极毒、易溶于水的气体,比重1.57,对眼睛和呼吸器官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严重时会引起肺水肿。
来源:
炸药不完全爆炸。
危害:
浓度达到0.006%时,咳嗽、胸部作痛;0.01%时,恶心、呕吐;0.025%时,短时间内死亡。
48、二氧化硫的性质、来源、危害各是什么?
答:
性质:
无色、有硫磺味及酸臭味的气体,比重2.27,易溶于水,对眼睛和呼吸器官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来源:
(1)硫化矿物燃烧及爆炸。
(2)在含硫矿物中放炮时放出。
(3)煤岩中放出。
危害:
浓度达到0.001%时,强烈刺激眼膜;0.05%时,短时间内引起气管发炎、肺水肿使人死亡。
49、硫化氢的性质、来源、危害各是什么?
答:
性质:
无色、微甜、有臭鸡蛋味的气体,比重1.19,易溶于水,毒性极强,浓度达到4.3%-45.7%时遇火能爆炸。
来源:
(1)坑木的腐烂。
(2)硫化矿物被水分解。
(3)炸药不完全爆炸。
(4)含硫的煤自燃及煤尘爆炸。
(5)旧巷道水中放出。
危害:
浓度达到0.01%时,呼吸困难,瞳孔放大;0.02%时,头痛、恶心、昏睡;0.05%时,30min后失去知觉;0.1%时,迅速死亡。
50、煤层自然发火有哪些征兆?
答:
(1)巷道中出现雾气或巷壁“挂汗”。
(2)风流中出现火灾气味,如煤油味、松香味、臭味等。
(3)从煤炭自燃地点流出的水和空气较正常的温度高。
(4)当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增加时,人们有不舒服的感觉,如头痛、头晕、精神疲乏等。
51、真死和假死有什么区别?
答:
真死:
(1)瞳孔扩散放大,无光反射。
(2)呼吸、脉膊、心跳完全停止。
(3)刺激皮肤无反应。
(4)血液不流通。
(5)背部有铅灰色斑点。
假死:
(l)瞳孔没有扩散放大或虽扩散放大但有光反射。
(2)呼吸、脉膊、心跳非常微弱或刚停止。
(3)血液还能流通。
(4)有神经反射。
(5)背部无铅灰色斑点。
52、发现伤员大出血、骨折应怎样处理?
答:
发现伤员大出血要根据出血的位置,立即进行止血,如果血液呈鲜红色喷射而出则是动脉出血;如果血液是暗红色缓慢流出则是静脉出血。
发现大出血要用无菌纱布盖住伤口,再放上纱布团,然后用绷带包紧扎牢。
这种方法简便,除大动脉出血外都可使用。
对于动脉大出血要用指压止血急救,发现动脉大出血应果断地用母指压住伤口近心脏的一端动脉处,最好把血管朝向骨头压紧,然后再改用止血带等其它止血方法。
发现骨折以后,必须迅速给以固定,以防止神经、血管和周围组织进一步损伤。
如果断骨露在伤口以外,固定时,不要把断骨送入伤口内。
53、现场急救常用人工呼吸法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
(1)施行口对口吹气时,救护者口唇要包住伤员口唇,以免漏气。
吹气的大小,应注意在刚开始时吹气压力可略大些,频率稍快些;吹气10-20次后,应逐步将压力减少,以维护伤员胸部有隆起为合适。
救护者与伤员的嘴间是否要放块布以免直接接触的问题,应视具体情况而定,有条件时,可放两层纱布或一块手帕隔开,但以不影响空气出入为原则。
(2)人工呼吸法适用于电休克、中毒性窒息或外伤性窒息等所引起的呼吸停止。
操作时应注意心跳情况,如心跳停止,应与胸外心脏挤压法同时进行。
(3)仰卧压胸法不适用胸部外伤,也不能与胸外心脏挤压法同时进行;俯卧压背法对溺水者的急救较为合适,因便于排出肺内水分。
(4)实施人工呼吸法,有时要持续较长时间,甚至数小时才能把伤员救过来。
施行人工呼吸的长短,应视伤员恢复自主呼吸或出现死亡征象而定。
54、矿山救护队的任务是什么?
答:
(1)抢救矿山遇险遇难人员。
(2)处理矿山灾害事故。
(3)参加排放瓦斯、震动性爆破、启封火区、反风演习和其他需要佩用氧气呼吸器作业的安全技术性工作。
(4)参加审查矿山应急预案或灾害预防处理计划,做好矿山安全生产预防性检查,参与矿山安全检查和消除事故隐患的工作。
(5)负责兼职矿山救护队的培训和业务指导工作。
(6)协助矿山企业搞好职工自救、互救和现场急救知识的普及教育。
55、救护队进行预防性检查工作时,应做到哪些?
答:
救护队进行预防性检查工作时,应做到:
、
(1)了解矿井巷道及采掘工作面、采空区的分布和管理情况。
(2)了解矿井通风、排水、运输、供电、压风、消防、监测等系统的基本情况。
(3)检查矿井有害气体情况。
(4)了解矿井各硐室分布情况和防火设施。
(5)了解矿井瓦斯、水害、自然发火、顶板、煤与瓦斯突出等方面的重大事故隐患,以及矿井火区的分布与管理情况。
(6)检查了解矿井应急预案或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执行情况。
(7)熟悉井下非常仓库的地点及材料、设备的储备情况。
56、在预防性检查工作中,救护人员发现危及安全生产的重大事故隐患,应怎样做?
答:
通知作业人员立即停止作业并撤出现场人员,同时报告有关主管部门;对查出的重大事故隐患和问题应提出排除建议,并填写三联单,交给企业有关负责人和上级主管部门。
57、矿山救护队处理事故时,站岗队员的职责是什么?
答:
(1)阻止未佩用氧气呼吸器人员进入有害气体积聚的巷道和危险地区,阻止佩戴氧气呼吸器人员单独行动。
(2)将从有害气体积聚的巷道中出来的人员引入新鲜风流地区,必要时施行急救。
(3)观测守卫巷道的情况,并将变化情况(包括有害气体及烟雾的变化)迅速报告抢救指挥部。
58、救护队启封火区,应按哪些规定进行?
答:
救护队启封火区,必须按下列规定进行:
(1)贯彻火区启封措施,逐项检查落实,制定救护队行动安全措施。
(2)启封前,应检查火区的温度、各种气体浓度及密闭前巷道支护等情况;切断回风流电源,撤出回风侧人员;在通往回风道交叉口处设栅栏、警示标志;做好重新封闭的准备工作。
(3)启封时,必须在佩用氧气呼吸器后采取锁风措施,逐段检查各种气体和温度,逐段恢复通风。
有复燃征兆时,必须立即重新封闭火区;火区进风端密闭启封时,应注意防止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溃出。
(4)启封后3天内,每班必须由救护队检查通风状况,测定水温、空气温度和空气成分,并取气样进行分析,只有确认火区完全熄灭时,方可结束启封工作。
59、进入灾区侦察或作业的救护小队在人员数量和装备配置上有哪些要求?
答:
进入灾区侦察或作业的小队人员不得少于6人。
进入灾区前,应检查氧气呼吸器是否完好,并应按规定佩用。
小队必须携带备用全面罩氧气呼吸器1台和不低于18MPa压力的备用氧气瓶2个,以及氧气呼吸器工具和装有配件的备件袋。
60、在窒息或有毒有害气体威胁的灾区侦察和工作时,应遵守哪些规定?
答:
在窒息或有毒有害气体威胁的灾区侦察和工作时,应做到:
(1)随时检测有毒有害气体和氧气含量,观察风流变化,佩用或不佩用氧气呼吸器的地点由现场指挥员确定。
(2)小队长应至少间隔20min检查一次队员的氧气压力、身体状况,并根据氧气压力最低的1名队员来确定整个小队的返回时间。
如果小队乘电机车进入灾区,其返回安全地点所需时间应按步行所需时间计算。
(3)小队长应使队员保持在彼此能看到或听到信号的范围以内。
如果灾区工作地点离新鲜风流处很近,并且在这一地点不能以整个小队进行工作时,小队长可派不少于2名队员进入灾区工作,并保持直接联系。
(4)在窒息区域内,任何情况下都严禁指战员单独行动。
佩用负压氧气呼吸器时,严禁通过口具或摘掉口具讲话。
61、矿山救护队侦察灾区时必须做好哪些工作?
答:
侦察时必须做到:
(1)井下应设待机小队,并用灾区电话与侦察小队保持联系;只有在抢救人员的情况下,才可不设待机小队。
(2)进入灾区侦察,必须携带救生索等必要的装备。
在行进时应注意暗井、溜煤眼、淤泥和巷道支护等情况,视线不清时可用探险棍探查前进,队员之间要用联络绳联结。
(3)侦察小队进入灾区时,应规定返回时间,并用灾区电话与基地保持联络。
如没有按时返回或通信中断,待机小队应立即进入救护。
(4)在进入灾区前,应考虑到如果退路被堵时所采取的措施。
(5)侦察行进中,在巷道交叉口应设明显的标记,防止返回时走错路线;对井下巷道情况不清楚时,小队应按原路返回。
(6)在进入灾区时,小队长在队列之前,副小队长在队列之后。
返回时与此相反。
在搜索遇险、遇难人员时,小队队形应与巷道中线斜交式前进。
(7)侦察人员应有明确分工,分别检查通风、气体浓度、温度、顶板等情况,并做好记录,把侦察结果标记在图纸上。
(8)在远距离或复杂巷道中侦察时,可组织几个小队分区段进行侦察。
(9)侦察工作应仔细认真,做到灾害波及范围内有巷必查,走过的巷道要签字留名做好标记,并绘出侦察路线示意图。
62、处理矸石山火灾事故时,应做到哪些?
答:
处理矸石山火灾事故时,应做到:
(1)查明自燃的范围、温度、气体成分等参数。
(2)处理火源可采用注黄泥浆、飞灰、凝胶、泡沫等措施。
(3)直接灭火时,应防止水煤气爆炸,避开矸石山垮塌面和开挖暴露面。
(4)在清理矸石山爆炸产生的高温抛落物时,应戴手套、防护面罩、眼镜,穿隔热服,使用工具清除,并设专人观察矸石山变化情况。
63、处理井下火灾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
处理井下火灾应遵循的原则:
(1)控制烟雾的蔓延,防止火灾扩大。
(2)防止引起瓦斯或煤尘爆炸,防止因火风压引起风流逆转。
(3)有利于人员撤退和保护救护人员安全。
(4)创造有利的灭火条件。
64、用水灭火时,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答:
用水灭火时,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火源明确。
(2)水源、人力、物力充足。
(3)有畅通的回风道。
(4)瓦斯浓度不超过2%。
65、扑灭电器火灾时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
扑灭电器火灾,必须首先切断电源。
电源无法切断时,严禁使用非绝缘灭火器材灭火。
66、扑灭井下火灾,采取的积极方法有哪些?
答:
积极灭火方法有:
(1)用水灭火。
(2)用惰气灭火。
(3)用高、中倍数泡沫灭火。
(4)用灭火器灭火。
(5)用砂子、岩粉、泥土及其它不燃性岩石和材料等直接压灭火焰。
(6)破开和取出燃烧物,然后用水浇灭。
(7)用水灌注火区。
67、火区封闭后,必须遵守哪些原则?
答:
(1)人员应立即撤出危险区。
进入检查或加固密闭墙,应在24h之后进行。
(2)封闭后,应采取均压灭火措施,减少火区漏风。
(3)如果火区内氧含量、一氧化碳含量及温度没有下降趋势,应查找原因,采取补救措施。
68、在建造有瓦斯爆炸危险的火区风墙时,应做到哪些?
答:
在建造有瓦斯爆炸危险的火区风墙时,应做到:
(1)采取控风手段,尽量保持风量不变。
(2)注入惰性气体。
(3)检测进风、回风侧瓦斯浓度、氧气浓度、温度等。
(4)在完成密闭工作后,迅速撤至安全地点。
69、封闭的火区具备哪些条件才准启封?
答:
封闭的火区,只有经取样化验证实火已熄灭后,方可启封。
火区同时具备下列条件时,方可认为火已熄灭:
(1)火区内的空气温度下降到30°C以下,或与火灾发生前该区的日常空气温度相同。
(2)火区内空气中的氧气浓度降到5%以下。
(3)火区内空气中不含有乙烯、乙炔,一氧化碳在封闭期间内逐渐下降,并稳定在0.001%以下。
(4)火区的出水温度低于25°C或与火灾发生前该区的日常出水温度相同。
(5)上述4项指标持续稳定的时间在1个月以上。
70、采煤工作面发生火灾时,应做到哪些?
答:
采煤工作面发生火灾时,应做到:
(1)从进风侧利用各种手段进行灭火。
(2)在进风侧灭火难以取得效果时,可采取区域反风,从回风侧灭火,但进风侧要设置水幕,并将人员撤出。
(3)采煤工作面回风巷着火时,应防止采空区瓦斯涌出和积聚造成危害。
(4)急倾斜煤层采煤工作面着火时,不准在火源上方灭火,防止水蒸气伤人;也不准在火源下方灭火,防止火区塌落物伤人;而要从侧面利用保护台板和保护盖接近火源灭火。
(5)用上述方法灭火无效时,应采取隔绝方法和综合方法灭火。
71、为保证在高温区工作的安全,采取的降温方法有哪些?
答:
为了保证在高温区工作的安全,应该采取降温措施,改善工作环境。
其方法有:
调整风流(反风、停止通风机、风流短路、减少或增加进入的风量等)、利用局部通风机、风管、通风装置、水幕和水冷却巷道,临时封闭高温区,穿防热服等。
72、小队在离开高温巷道返回途中,遇有队员感到不舒服怎么办?
答:
小队在离开高温巷道返回时,遇有一个或几个队员感到不舒服时,既不能迅速行走,也不许使小队分散,而应采取一切措施来改善队员的感觉。
如:
就地停下来休息;用手动补给增加供氧;利用巷道低洼处、水沟内的水进行冷却。
如果感觉不舒服的队员不能独立行走,则应组织抬运,途中定期停歇、替换。
73、火区风墙被爆炸破坏时,应如何处理?
答:
火区风墙被爆炸破坏时,严禁立即派救护队探险或恢复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