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写作指引怎样写出好评论.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324763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写作指引怎样写出好评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写作指引怎样写出好评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写作指引怎样写出好评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写作指引怎样写出好评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写作指引怎样写出好评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写作指引怎样写出好评论.docx

《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写作指引怎样写出好评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写作指引怎样写出好评论.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写作指引怎样写出好评论.docx

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写作指引怎样写出好评论

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写作指引:

怎样写出好评论?

首届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启动以来,有近千名大学生在大赛官方网络互动平台注册成为评论员,并发布了数百篇稿件。

作为主办方,我们被大学生朋友们的热情深深打动,应该肯定的是,这些参赛作品中不乏犀利、有思想的佳作。

但是,组委会在编辑整理大学生们的来稿时也发现,很多同学还不太清楚评论该怎么写?

什么样的评论文章容易赢得点赞?

文章质量颇有参差不齐之憾,经过梳理,我们列出一些比较常见的共性问题,供作者朋友们参考。

一、评论写作七种常见病,你有木有?

常见病1:

偏题跑题症状:

结构不清,主旨不明。

事例:

政府在保障民生特别是确保人民群众健康上必须加大财政支付保障力度。

要让人民群众就医时不再感到“过度医疗”、“药费太贵”,让看个感冒花费上千,得场大病就会“返贫”的事件不再发生,让人民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红利”。

只有社会环境和医疗卫生行业的风气整顿好,让医患关系回归到正常状态,才能“栽的梧桐木,引得凤凰栖”,内地“高考状元”才能“择木而栖”,招生才能真正不用愁。

点评:

就医环境与“高考状元”是否选择医学专业究竟是什么关系?

到底要谈什么?

常见病2:

八股文章症状:

格式僵化,语言呆板。

事例:

事实一:

1977年以来,全国34年的高考状元(高考分省计分,3300名÷30个省市区÷34年≈3.2名,应该一个没漏啦),都没成为社会活动家、或企业家、或艺术家,也没在任何一个行业成为领军人物。

事实二:

不知科学家的工作属不属于一个行业?

如果属于,那就意味着:

高考状元们也没成为一流科学家。

事实三:

社会活动家、企业家、艺术家能获成就的大小跟他所受的学校教育并非正相关——即是说,学习成绩优秀的不见得能成这些“家”,而学习成绩不怎么样的则不见得不能成这些“家”。

事实四:

科学家的成就与学校教育有一定关系——“一定关系”是多大的关系?

强正相关、弱正相关、不同层次的科学家正相关程度不同?

我们都知道,爱因斯坦读书的时候成绩并不怎么样,而且这样的例子还不少。

综合结论:

中央教科院院长袁振国教授认为:

“创新根本不是靠教育出来的。

”请注意:

此中的“教育”是指“中国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到2014年6月的教育”。

点评:

由几个事实得出结论,或者是“首先,……其次,……最后,……”这种格式,过于死板。

常见病3:

观点空泛症状:

不懂硬写,空发议论。

事例:

足球兴盛于欧洲,现在认定其起源于中国,则在无形中将中国与欧洲的关系拉近了一步,就好比欧洲把足球当儿子养大成人了,现在足球来中国认祖归宗了,这两者的关系自然亲近了些许,如此一来,在国际政治方面,欧洲就更能站得住脚了。

点评:

作者显然对足球和政治缺乏真正的了解,更多的只是乱写一气。

常见病4:

大而无当症状:

话题宏大,不接地气。

事例:

“素质教育”是一项跨世纪的“远程教育”,也是一次终身受益的“终身教育”。

当今社会的各行各业和各条战线上的人才都必须接受素质教育的熏陶,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新世纪的潮流,否则将会被时代和社会所淘汰,因为“素质教育”对于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点评:

素质教育这个话题很大,作者却想用一篇千字文来说清楚,显然不恰当。

常见病5:

情绪宣泄症状:

情绪失控,思想偏激。

事例:

我们的国家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许多富贵人士在攫取完环境带来的财富之后,都不遗余力地逃到外国去了,留下了糟糕的环境给那些规规矩矩的纳税人,这样的人如果不采取强有力地举措,任其作孽,恐怕国家的GDP上去了,后世子孙就得遭殃了。

我想,为啥每天都会有大量的森林消失,许多物种从地球上灭绝,这不就是那些所谓的精英们过度追求成功的结果吗?

点评:

有正义感是好的,但是作者显然有点流于情绪宣泄,逻辑混乱,难以让人信服。

常见病6:

新瓶旧酒症状:

观点泛泛,思路老套。

事例:

我记得我初中,高中就读于普通学校,普通班,可照样还是考上大学。

可很多进入重点学校,重点班的同学,也照样有人没有考上大学。

关键问题不全在学校,还得看你的孩子自身,如果你的孩子是一个爱学习,善于学习的,我相信在普通学校会更好,因为在普通学校老师和同学的赞扬,比你上多少个补习班都有用。

点评:

作者简单地从自身经验出发,太流于泛泛,思路老套,毫无说服力。

常见病7:

字词错误症状:

错别字多,时有语病。

事例:

恕我直言,期刊收版面费发论文,已经见怪不怪了,曾几何时,我还接到过类似的推销电话,“发文容易,价格公道”,对于他们收费的“童叟无欺”,坚持商业道德,我十分佩服,然而,换到学术上,则让人不知所措了。

点评:

修改一下,应该是这样比较好:

我曾经接到很多期刊出版单位打来的推销电话,所以对发论文收版面费这种事情见怪不怪。

“发文容易,价格公道”,他们看似“童叟无欺”,坚持“商业道德”,实际上严重违反学术伦理。

二、评论写作五条小贴士

Tip1:

话题有关痛痒动笔之前,先想清楚:

我为什么要写这个话题,这个话题有什么价值,痛点在哪里?

如果只是无关痛痒的小事,如果只是歌功颂德的文章,创作的价值就没那么大。

评论文章终究还是要有态度、有锐气的。

青年大学生更要有这样的勇气和胆识。

Tip2:

语言干净利落评论文章不同于其他文学形式,与诗歌、散文、小说等有所不同,不要把重点放在炫耀写作技巧上。

评论文章永远是以观点取胜,而不是辞藻。

语言干净利落是一种基本要求,当然,大学生朋友也可以尝试不同的写作风格,但重点是说清观点。

语言方面如果能做到新鲜活泼,让人喜读爱读,就最好了。

Tip3:

立场鲜明坚定评论文章是通过阐述观点,去影响甚至改变读者对某一个问题的看法。

如果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就是模糊不清的,显然无法达到说服人的效果。

当然,一些较为敏感的话题另当别论,但那不是主流,也未必适合大学生来写。

立场鲜明,必须建立在对问题充分了解的基础上。

因此,对于不了解、不熟悉、不擅长的话题和领域,不建议妄发议论。

对于大学生来说,建议结合自身专业学习、生活经历、兴趣所在来写。

Tip4:

逻辑严谨缜密一篇千字左右的评论文章,要想出彩,逻辑严谨缜密必不可少。

选择适当的角度和力度非常重要,切忌动辄把一个原本属于微观层面的话题刻意拔高到宏观层面,即便要是延展至中观层面,也要建立在扎实的论据和严谨的逻辑基础上。

不要试图在一篇简短的评论文章中,把你心中所思所想全部道尽,这不可能,也不符合基本的写作技巧。

Tip5:

坚守理性精神批评他人、批评社会是最容易的一件事情,而一味地指责、挖苦、讽刺、谩骂于事无补,徒增戾气。

为文应以理性精神为依托,以事实为依据,以公心为准绳。

如此,才能让人信服。

三、范文示例

看过了评论文章写作的几种常见病,可能有大学生朋友会问:

那么好的评论文章究竟长啥样?

我们遴选了几篇较为有代表性的作品,供大家参考。

范文1专家哪里去了张显峰这似乎是一个很无聊的设问。

如今专家遍地走,企业的产品推介会上,政府组织的项目论证会上,电视荧屏上的养生节目里……满眼都是专家身影,充耳皆是专家声音,怎么会生出这样的疑问呢?

但大家不知有没有这种感觉:

每遇攸关公共利益的重大事件发生,人们期待专家通过媒体给出权威解读时,专家却好像突然销声匿迹了。

君不见,“三聚氰胺”从奶粉里跑出来时,“聚二甲基硅氧烷”借洋快餐端上桌面时,“二啞烷”或能致癌的消息从洗发水中流出来时,人们对这些冷僻的化学名词充满了未知的恐慌。

致癌,还是不致癌?

能吃,还是不能吃?

人们期待权威的答案。

但在这些事件曝光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你可曾见到哪位权威专家主动站出来解答过公众的疑虑?

你就很奇怪,明明一些专家曾在企业的产品推介会上,大讲科学常识以佐证产品的功效;明明一些专家在政府组织的发布会上,以这些领域的权威专家自居……为什么当他们走下推介会或者发布会的主席台,你再问,他不是笑而不答便是无可奉告了呢?

当然,还有一些专家,确实是某些领域的权威,有着相当的公信度,但当媒体寻到他时却是尊口难开。

不能排除一些专家担心缠身纠纷的顾虑,但大多数时候,专家不是被经济利益左右,为人情圈子所困,便是被行政权力所囿。

他们需要照顾的情绪太多,也就只好装聋作哑。

我的同事前不久受命采访某“国家局”专家,解答公众对极端天气频仍的疑惑,不料没一个专家敢接受采访,说是领导的指示,不能随便说话。

专家丧失了独立性,成了经济利益或者政治权力的奴婢,要么乱说话要么不说话也就在所难免。

真正的营养专家不能给公众科学的知识,张悟本、李一这样的“大师”和“神仙”就会乘虚而入;地震专家、气象专家不能给人们权威的解读,各种谣言就有了市场。

最终,政府的公信力、专家的信任度和公众的利益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损伤。

聪明的政府应该学会给专家发声的自由空间,这种公开、民主的态度只会平息恐慌而不是制造恐慌。

而有担待的专家应该努力争取发声的机会,要有勇气打破利益和权力的控制,做独立的知识分子。

有人会说,这对专家不公平,他们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

作为掌握专业知识的公共知识分子,专家必须承受这样的挑剔。

不为私利和权力鼓噪,只为公共利益代言,这是专家本应信守的道德底线。

在不该出现的时候出现,在该出现的时候不见,对专家来说,都是不可宽恕的丑闻。

(本文发表于2010年8月31日《科技日报》,五版“显峰冷言”,本文荣获2010年度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点评这是一篇杂文式短评,语言犀利诙谐,论述严谨深入,读后令人深思。

文章以“专家哪里去了”设问,以公众普遍的感受落笔,给人以强烈的共鸣感。

文章对一些重大公共事件中部分专家失语的现象进行了有力抨击,并指出专家失语和为利益集团代言在本质上并无二致,是一样损害学界公信力的丑闻。

文章从感性落笔,以理性收尾,读来畅快而有力。

范文2把校舍真正建设成第一避难所刘涛4月25日人民日报报道,针对一些媒体在芦山灾区拍到的汶川地震后重建房墙体开裂、脱皮等情况的照片,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和求证。

专业人士表示,对有些校舍墙体的开裂、脱落要科学认识,主体结构受损才能算危房。

芦山县初级中学部分建筑物的墙体受破坏在预期之内,达到《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的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

另据中国教育报4月22日报道,在芦山地震发生时,该县在汶川地震后修建的校舍无一垮塌,有效保障了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

汶川地震中的校舍坍塌事故可谓教训惨痛,后续的诸多声音为中国的国家形象抹上了厚厚的阴影,校舍安全问题一时间成为灾难报道中的一个敏感话题。

相比较而言,芦山地震中“在汶川地震后修建的校舍无一垮塌”值得肯定。

它传递了一个暖人的警示信号:

安全不再是一种奢望,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和结果,我们完全有能力将生命寄托在一个安全的地方。

在灾难面前,给生命一个安全的承诺,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现实的。

“要把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

”中国政府于2009年实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新一轮的校舍安全排查工作,对校舍安全做出了明确的防震级别和安全指数要求,以期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

在这次芦山地震中,新建校舍承受住了七级地震的摇晃,它托起的不仅仅是生命本身,更是一种新的希望。

学校是孕育理想和希望的地方,保障校舍安全,关乎民族的未来。

在校舍安全问题上,如何强调都是理所当然的。

在地震频繁的日本、智利、美国等国家,政府不遗余力地推动校舍安全的民生保障立法进程,学校被列入了紧急避难场所的建设范畴,校舍的安全标准因此更为“苛刻”。

1933年,美国长滩发生6.3级大地震,众多校舍被毁,加州政府随即通过“菲尔德法案”,详细规定了建筑设计标准、监管机构、审查程序、惩罚措施等内容。

在智利,为了推行更高标准的建筑抗震规定,政府出台了完善的责任追究机制,确保所有校舍都能够“按抗9级地震设计”。

日本早在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后就着手制定校舍安全政策,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开始实施“校舍补强计划”,对不具备抗御7级地震的校舍进行加固,2008年中国汶川地震后,日本政府迅速启动了面向45万所公立中小学的“五年补强计划”。

这些国家的防震思路非常清晰,学校是所有灾难的第一避难所,无论地震有多严峻,孩子们的校舍不能倒。

一旦发生灾难,学校的功能不仅仅是保护孩子们的安全,更是立即成为人们避难的中心。

国外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提醒中国,加强校舍安全建设,必须走法制化道路。

其实,中国的校舍安全政策并不是一片空白,从1986年发布的《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开始,目前发布的有关校舍安全建设的政策和规定不下二十个。

其中,汶川地震后,多部委联合颁布的《关于做好学校校舍抗震安全排查及有关事项的通知》成为最具分量的一份指导性文件,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对各级各类学校校舍进行一次全面排查”。

在校舍安全问题上,每一次灾难发生,总是促使我们重新审视相关的法律或政策保障问题。

然而回过头来才发现,相关的政策并不是没有,也不是很少,而是早早地搁在那里。

在如此之多的政策框架内,为什么校舍安全事故无法根除?

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除了政府投入不足、政策制定时对现状估计不足、对校舍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认识不足、校舍安全的责任主体比较模糊之外,更为关键的是,相应的监管机制未能跟上。

许多政策依然停留在“规范”和“呼吁”层面,虽然对校舍安全指标给出了明确界定,但鲜有惩治性的监管措施。

在坚固的混凝土结构深处,把校舍建设成真正的第一避难所,同样意味着要赋予校舍一个特别的人文关怀维度。

在牢固的建筑中间,流动着的是某种暖人心扉的细节,这才是安全的全部真谛所在。

在美国加州,校舍规划之初,就划定了存放求救哨、安全帽、应急水、耐火救生绳、逃生呼吸器等防震设备的特别区域,以备紧急之需。

教室墙壁和课桌外侧都增设了特殊的储藏装置,那里存放着花生、牛肉干之类的高能量食品。

显然,这些人性化的细节设计,不仅给了孩子们紧急求生的希望,还给了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的淡定,因为“心中有数”,所以不再惧怕地震,这种可贵的从容恰恰是校舍安全在人文关怀维度上的微妙注脚。

(文章发表于2013年4月26日《中国教育报》二版,作者系西北师大传媒学院副院长,本文荣获2013年度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点评这篇评论具有非常重要的观点价值和时代意义,在国内创造性地提出并诠释了把校舍建设成“第一避难所”这一长期被忽视的观念。

这是国际上目前普遍推崇和践行的一种公共服务观念,即“学校建设必须推行更高标准的安全指数和抗震要求,一旦发生灾难,学校的功能不仅仅是保护孩子们的安全,更是立即成为人们避难的中心”。

在评述逻辑上,这篇评论站在高位,角度独特,借助校舍安全来思考学校在公用服务领域的功能识别和重新定位问题。

相关论述并非空泛呼吁,而是言之有物,句句到位。

在国内外资料的深度挖掘和纵横比较基础上,特别强调案例和细节的合理使用,既强化了论证的科学性,同时提出了一系列可供借鉴的宏观设计和微观举措。

范文3防范和克制我们的“灾难情绪”曹林有网友爆料称:

余姚三七市镇某领导下乡视察水灾,因穿着高档鞋子,迫不得已由年近六旬的村书记将其背进灾民家里——水灾汹涌下民众苦不堪言,穿着高档鞋来视察的领导却让六旬书记背,这消息自然在舆论中炸开了锅,当地也在舆论压力下迅速严惩了那名干部。

可据媒体最新调查称,那名干部穿的是布鞋而不是高档鞋子,也不是耍官威“骑”在村民身上,而是两人关系很熟很好,支书背他不乏玩笑成分。

综合常识和在场其他人的表述看,这名干部被舆论和网友“冤枉”了,成了救灾舆论场中“由不得你解释”、“一点就着”的情绪化舆情的牺牲品。

这事儿刚一曝光就在网上炒得很火,网愤滔滔之下,板砖和口水如雨点般砸向那个干部,并借此批评余姚救灾不力时,我一直没有参与评论。

这种沉默,是刻意与这一情绪保持距离。

因为事实和背景不清楚,针对“余姚镇干部视察水灾让老人背”的爆料,只是一个网友语焉不详的描述和一张图片,很容易根据这些进行义愤填膺的想像。

不评论,是因为对网友的描述有不少怀疑,但不在现场又无法求证,只能等待后续报道;不评论,是想与网愤的距离远一些,也能与事实近一些。

保持距离,在静默中等待更翔实的报道,才能客观理性。

果然,记者对此事的调查颠覆了网友轻率的曝光。

记得芦山地震救灾时,也有一名基层干部被冤枉而受到处理,他并没有脱岗,只是深入了更艰难的灾区抗震救灾。

舆论后来对被冤枉者充满愧疚。

眼见未必为实,有图未必有真相,尤其是在我们看来很陌生的基层尤其如此,不能用自己的经验和想像妄下结论,有时候,自以为是的大义凛然和远离事实的道德优越感,可能只是不明真相下对他人的伤害。

这里想谈一个词:

灾难情绪。

通过这几天对余姚救灾网络舆情的观察,我注意到一个无法回避的现象,就是灾难来临时,舆论会弥漫一种与平日不一样的“灾难情绪”,这种不冷静的情绪如果得不到防范和克制,会滋生很多冲突,带来很多与自然灾害相伴生的“次生社会灾害”。

灾难情绪有很多方面的表现,它表现在灾难来临时人们天然产生的消极心态、发泄需求、安全焦虑和归咎追责的冲动。

一方面是受灾者的不安和不满,突然遭遇地震或洪灾,猝不及防,日常生活被打乱,财产受到损失,生活产生不便,甚至不少人的家人失去生命,身处其中的人肯定会有情绪的。

另一方面是围观者的不满,尤其在信息传播极为发达的新媒体时代,人们眼看到一座城市陷于洪水之中,看到很多人的求救,目睹灾难带来的伤害,自然感同身受,并习惯性地去追问责任,追问政府在救灾工作中的不力,批评相关部门预警的滞后与应急的不足。

这就是灾难情绪。

这种情绪,一方面源于弱小弱势的人们在自然灾害前的惊慌,一方面源于对政府工作习惯性的不满。

“余姚镇干部视察水灾让老人背”事件的发酵,就是灾难情绪的产物,人们带着负面情绪看待政府和官员行为,把一个情况不明的行为想像和解读成为“骑在人民身上”,然后对着这个假想敌发泄不满。

这种灾难情绪还会驱使民众带着放大镜和“找茬”心态去解读官员的一言一行,官员言语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强烈的反弹。

灾难舆论场中人们的心态比平常要敏感和脆弱很多,容易被激怒和点燃,也容易发酵成集体的不满,将对灾难的不安和伤痛,都转移和发泄到一个假想的“稻草人”身上并大加鞭挞。

这种失去理性的情绪所激发的冲突,会耗散救灾的力量,形成社会性的“次生灾难”。

政府和官员需要重视这种灾难情绪,意识到公众的脆弱和敏感、不安与不满,少说话,多做事,以实际行动安抚民心。

另一方面,舆论和公众也应该防范和克制我们的灾难情绪,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去苛责,不要不问真假就轻信轻疑,不要被别人一两句话就点燃。

客观看待所发生的灾难,是天灾还是人为,是否人力不可及?

不是所有的灾难下都有一个不负责任的部门。

危难之时,共同的敌人是灾难,而不是官民,放纵灾难情绪只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本文发表于《中国青年报》2013年10月17日02版,荣获2013年度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点评浙江余姚发生水灾,引发舆论围观,甚至引发围攻市政府的群体性事件,评论员敏锐地把握到了这一舆情,第一次提出“灾难情绪”这一概念,通过有说服力的案例分析,引导情绪失控的公众意识到自己身上因灾难而滋生的情绪,指出:

这种不冷静的情绪如果不得到防范和克制,会滋生很多冲突,带来很多与自然灾害伴生的“次生社会灾害”。

评论角度独特,提法新颖,提出了能引起共鸣和反思的新概念;论据充分,论证有力,以令人信服又充满理性的逻辑,说出了一个让人有所感悟的道理,对余姚舆情起到了很好的引导效果。

结语:

要想写出较高水平的评论文章,给大学生朋友的几条实用建议:

1.多读。

有针对性地阅读新闻评论作品集,揣摩、学习写作方法和技巧。

2.多练。

从自己熟悉、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从短评入手,多练习评论文章写作,正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3.多思。

多关心社会、时政话题,打开视野,深入思考,在参考他人意见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

可能有的大学生朋友觉得,一些优秀的获奖新闻评论离自己太遥远,其实并非如此。

仔细阅读这些优秀的作品不难发现,他们选取的新闻事件并不奇特,很多也是大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

关键在于从这些新闻事件、社会现象中发现问题所在,练就火眼金睛,最终形成了比较优秀的新闻作品。

希望大学生朋友能够从中有所收获,展示出自身才华,奉献更多精品佳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节日庆典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