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家乡民俗的社会实践报告共10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319937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0.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反映家乡民俗的社会实践报告共10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反映家乡民俗的社会实践报告共10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反映家乡民俗的社会实践报告共10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反映家乡民俗的社会实践报告共10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反映家乡民俗的社会实践报告共10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反映家乡民俗的社会实践报告共10篇.docx

《反映家乡民俗的社会实践报告共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反映家乡民俗的社会实践报告共10篇.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反映家乡民俗的社会实践报告共10篇.docx

反映家乡民俗的社会实践报告共10篇

反映家乡民俗的社会实践报告(共10篇)

关于家乡民俗的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家乡民俗的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一、实践地简介

富阳市富春街道作为富阳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全境地域总面积

103.95平方公里,行政村33个,社区19个。

近年来,富春街道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通信器材生产基地之一。

社会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水平持续提升。

二、实践前期准备

1、召集有兴趣的亲朋好友陪同前往,保障安全。

2、列出详细计划,使实践当天的活动有条不紊。

三、社会实践过程

8月7日,一大早,我们一行人从家中出发。

来到比较繁华的桂花路。

由于是早晨,天气凉爽,街上行人也不少。

我们以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身份,随机向几位路人进行了采访。

一位年逾古稀的老爷爷非常热情,听完我们的问题后,认真的向我们讲述了他所了解的富阳的一些传统民俗。

例如丧葬、上梁之类的过程。

我们又采访了几位二十岁左右的路人,但他们对富阳的传统民俗似乎知道的并不多。

在采访过程中,有部分人对我们的访问显得很不耐烦,有的甚至毫不理睬。

但我们不气馁,还是在越来越高的温度下坚持着。

到了中午,大家已是汗流浃背,太阳逐渐变得毒辣,街上的行人也很稀少了。

于是我们商量后决定结束今天的实践活动,回家整理收集到的材料。

四、实践结果

在市民的配合下,我们收集到以下材料:

1、丧葬:

自死者临终之日起,每个七日祭奠一次,称为“做七”。

至七七四十九日才毕,称为“满七”。

2、生育:

妇女临产前夕,娘家馈送鸡蛋、红糖、索面和婴儿毛衫等物,叫做“催生”。

满月时,要剃去婴儿的胎发,亲戚家送来以粳米制成的大汤圆,称作“剃头汤圆”。

3、祝寿:

祝贺老人的寿辰以五十岁开始,寿越高庆典越隆重,也有提前一年逢九祝寿的。

贺寿时在家中设寿堂,悬挂寿幛、寿联,高烧寿烛。

寿星居中上坐,本家及亲友晚辈依次行礼参拜。

4、上梁:

新房落成后一定会选吉日上梁。

事前,房主向亲友赠送粽子、馒头、果品等。

上梁时,备“三牲”酬神,木工于大梁正中悬红布一方,并上屋顶向四周抛掷粽子、馒头、甘蔗、糖果等,让小孩竞相争取。

晚宴时,请木工、泥工坐首座,帮工、亲友次之,以示感谢。

五、实践心得

这次的实践让我发现自己对于家乡的风俗了解甚少,远不如老人们知道的详细。

还有些年轻人对这些习俗一无所知。

虽然现在提倡婚葬从简,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很快,年轻人很少会去举行这些仪式,但我们也不能忘记这些祖先们传承下来的文化。

篇二:

家乡民风民俗调查报告

家乡民风民俗调查报告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影响力的提升,中国文化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地的欢迎,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民间文化在海内外市场越来越受到关注。

作为历朝古都设立地的陕西,也因古老的传统文化而受到国际国内有识之士的关注。

为此,我们为了了解陕西关中之地——宝鸡特立对宝鸡风情民俗进行调查。

调查对象:

陕西省宝鸡市

调查目的:

了解陕西省宝鸡市的风情民俗

调查方式:

电话问答、查阅书籍、上网查询

调查地点:

XX图书馆、上网查询、打电话咨询当地人

调查人:

XX中文系11级汉语言文学一班XX

宝鸡市位于陕西省关中西部,现辖金台、渭滨、陈仓三区和凤翔、岐山、扶风、眉县、陇县、千阳、麟游、凤县、太白9县。

宝鸡古称陈仓,是炎帝故里,周秦王朝发祥地。

文化考古发掘证明,早在远古时期宝允地区就是中华先民定居地之一,被确定为人类史前文化遗址的有700多处。

大量遗址距今已有7100年,比闻名遐迩的西安半坡村遗址还早。

《国语?

晋语》载:

炎帝以姜水成?

?

炎帝为姜。

《水经?

渭水柱》云:

岐水又东迳姜氏城南,为姜水。

明《一统志》记:

宝鸡县南七里,有姜氏城,南有姜水,炎帝长于姜水即此。

今宝鸡市区渭水南有姜水,又有姜氏城、蒙峪沟和九龙泉。

无率市区说还是岐山说,都表明炎帝是发祥于渭水中游、姜水流域一支较大的氏族部落。

姜姓部落在宝鸡地区繁衍壮大以后,沿渭水向黄河流域下游发展,与轩辕黄帝部落联盟融合,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主体。

今岐山、扶风和漆水可下流一带,曾是周先祖有邰部落的活动地区。

姜女原遗址犹存,后稷在这里诞生,公刘由此迁豳。

到了古公擅父,为避戎狄侵扰,率部族翻过梁山,循着漆水,到达周原,构筑宫室,建都岐邑。

历三世经营,部落壮大强盛。

文王姬昌灭崇,统一关中,迁都于丰。

武王姬发伐纣灭商,建都镐京。

周室王业八百余年,宝鸡地区是西周王畿之地。

今市区为散、弓鱼封地;宝鸡县是虢仲封地,称为西虢;周公旦采邑属今岐山;召公封国在今凤翔境内;扶风一带为毛国;微国在今眉县;今陇县、千阳有矢国。

周孝王时,赢姓首领非子在千渭之间为周室养马有功,被封于秦(今甘肃清水)。

周幽王六年(前776),秦襄公迁都千邑(今陇县南),秦部落从此把势力扩展到今宝鸡地区。

周平王元年(前770),秦襄公因护送周平王东伐戎至岐战死。

秦文公三年(前763),以兵700人东猎,四年到千渭之会,营邑建都。

秦文公十六年(前750),举兵伐戎,据岐以西之地。

秦宁公二年(前714),徒都平阳(今宝鸡县阳平)。

秦德公元年(前677),迁都雍城(今凤翔县城南)。

秦穆公在位,灭十二国,开疆千里,称霸西戎。

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国力富强。

秦王政横扫六合,征服中原,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

他自称始皇帝,建都咸阳,从秦建都千邑,到秦献公二年(前383)城栎阳,秦在宝鸡地区经营了393年,宝鸡成为秦国的发祥之地。

秦统一中国后,今宝鸡地区属内史地,设陈仓、虢、雍、美阳、邰、平阳、杜阳、漆、眉10县。

两汉,属右扶风。

三国及晋,为扶风郡地。

前秦,宝鸡设武都郡。

北魏,在雍城治岐州。

今市区为北周筑留谷城,隋移陈仓县于此,唐至德二年(757)以鸡鸣之瑞的传说改名宝鸡县。

唐、宋、金、元、明、清和民国初期,在凤翔均设凤翔府。

民国24年(1935),陕西省在凤翔设第九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30年(1941)专员公署迁至宝鸡。

从此,西府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转移宝鸡市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设地、市建置。

宝鸡位于陕西关中西部,总面积1.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60万,其中市区面积555平方公里,人口55万。

宝鸡古称陈仓,是华夏始祖炎帝的故乡,周秦王朝的发祥地。

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因城东南鸡峰山有“石鸡啼鸣”之祥兆而改称宝鸡。

境内有省

级以上文物保护景点65处,尤以西周青铜器名扬海内外,被誉为“青铜器之乡”。

著名古迹有炎帝活动过的天台山,佛教圣地法门寺,张三丰修道院金合观,五丈塬诸葛亮庙,隋唐帝王避暑行宫九成宫,皇家温泉汤峪温泉,雍城遗址等。

名胜风光有太白国家森林公园、天台山国家森林公园、大散关、凤翔东湖等。

宝鸡是炎帝故里,周秦王朝发祥地,盛唐文化荟萃之地,著名的“青铜器之乡”。

地上地下文物极为丰富。

目前,全市有各类文物点3358处;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周原遗址、雍城遗址、九成宫遗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7处。

有馆藏文物48000多件(组)。

其中国宝级珍贵文物55件(组)。

一级珍贵文物600多件,分别约占全省和。

宝鸡出土的青铜器不仅数量巨大,造型精美,青铜器上的长篇铭文既是珍贵的史料,又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精品。

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宝鸡出土的何尊、秦公钟、墙盘、折觥、金柄铁剑、八重宝函、鎏金银盘、12环大锡杖、秘色瓷及九成宫醴泉铭碑等重器珍宝,充分显示了周秦文化、唐文化的风采。

宝鸡法门寺出土的唐代宫廷金银供养器,是我国古代金银器制造工艺的典范,反映了盛唐时期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文化水平。

宝鸡现有文物单位22个,外开放的有7个法门寺博物馆、周原博物馆、周公庙、诸葛庙、钓鱼台。

既有出土文物阵列,也有历史遗迹的展示。

是了解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了解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途径。

宝鸡也是关中民俗风情的集散地。

到这里旅游,各种关中小吃,如臊子面、面皮、搅团、锅盔,让让您尽享北方面食地美味,体会关中人生活地安逸和热情好客。

热闹非凡地庙会、四处赶场地剧团演出,能够试试在在感受古老地文化与艺术。

宝鸡凤翔自古以来,人杰地邻,泥塑、彩绘艺术吸引了四面八方地游客。

六营村的胡深先生创作的泥塑吗,已经被作为中国2002年将发行的生肖邮票图案。

宝鸡地处陕、甘、川三省的结合部,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交通十分便利。

陇海、宝成、宝中三条铁路在此交汇,是陇海铁路上第三个大“十”字。

市区距西安国际机场100多公里。

以市区为中心,已形成宝鸡到西安、平凉、成都、乌鲁木齐四条公路干线和110条支线的公路网。

特别是第二条欧亚大陆桥的开通和西(西安)宝(宝鸡)高速公路的建成,使宝鸡在沟通东西南北货运、开展国内国际贸易方面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

1993年6月10日,江泽民总书记亲临宝鸡视察并挥毫题词“开发古陈仓,建设新宝鸡”。

随着经济的发展,宝鸡将成为你旅游重要的一个目的地,到这里,您能够感受先秦的文化与文明,体会关中的风土人情,享受自然带给你的新鲜与舒适?

?

宝鸡有名的是臊子面属岐山风味名吃,以其做工精细,用料讲究,色香味形俱佳而久负盛名。

其它名小吃有:

辣驴肉、锅盔、宝鸡茶酥、陇县马蹄酥、岐山挂面。

1、岐山臊子面.相信这个大名大家早已听过,很多人还品尝过,不过呢,西安这边我觉得没有完全正宗的,就目前而言感觉比较正宗的就是永明和永丰,基本上85%正宗。

因为那是岐山人开的店,但是呢原料不是原产地的,所有就打了点折扣。

这两家店在市区各地都有分店,比较方便,大家可以去品尝一下,就餐环境还不错。

2、臊子肉夹馍.这个也很好吃,味道和口感不同于一般的腊汁肉夹馍,西安很少有卖的地方,不过那两家永明和永丰都卖的,臊子的味道嘛,我觉得8成左右正宗。

3、岐山擀面皮.这是宝鸡小吃里最有名气的,走遍了全国,到处都有,北京那也有,不过在北京你吃了觉对感觉不出那是擀面皮,因为那已经不是擀面皮了。

西安这里擀面皮很多地方卖,但是呢,多数不是擀面皮,大多把蒸面皮拿来当擀面皮卖,我在西安几年还没有发现哪有真正意义上的擀面皮,大家想吃的话还是回岐山,让你吃个够。

·皮影·农民画·猕猴桃·香醋·凤椒·凤县党生小人参·食用菌·千阳培育出新一代苹果·岐山臊子面·腊汁肉夹馍·水煎包·红富士苹果·红嘎啦苹果·草编艺术·松仁玉米锅盔馍民间艺术品马勺脸谱凤县党生小人参食用菌凤椒鹿糕馍腊驴肉扶风的一口香特色活动宝鸡社火陕西宝鸡地区,人们习称西府,是陕西社火脸谱艺术具有代表性的地区之一。

特别是陇县和宝鸡县的社火脸

谱,流传历史久远,脸谱造型奇特,色彩质朴明快,纹饰严格讲究,谱样多而齐全,代表了西府社火脸谱的最高水准。

封神演义人物社火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文面,文身、巫术、祭祀、宗教,古代的角抵、驱傩、祭社活动。

社火脸谱的纹饰证明,五六千年前彩陶上的原始符号,在脸谱上被完整的继承了下来。

作为关中平原的核心城市,宝鸡市大力发展文化,通过各种活动将市民带入文化氛围中。

在现代化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越来越追求精神层次的满足,感受不同的乡土人情,对于节日风俗本身而言似乎已经不再重要。

我希望通过对宝鸡各个地方风俗文化的调查,将宝鸡人色彩斑斓的精神世界和别具一格的人文精神展现给世界。

历史悠久的先秦文化经过数千年的熏陶,正不断地朝着文明的方向发展,并随着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科学文化的进步而逐步成为历史的精华,拥有着巨大魅力和价值的传统文化和风俗,将通过宝鸡人代代传承,以更好的文化内涵去打造一格独具风格的地方文化品牌。

篇三:

社会实践报告《走进家乡、传承文化》

走进家乡、传承文化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入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提高核心竞争力,以“办实事、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为原则,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身专业优势,参与家乡的经济文化发展建设,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做贡献,我们二级学院开展了以“走进家乡、传承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为了更好地完成这次实践活动,这个寒假我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做了一个小小的调查。

我发现以前每到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就会包油角、炸糖环、制作年饼,但是现在却发现没几个家庭是去做这些事情的,都嫌麻烦,都是到城里直接买现成的。

我也央求过家里人去包包油角,但是他们总是说没空,而且又麻烦,所以就不了了之。

我还发现,以前每到除夕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写对联或请人写对联,然后自己贴。

但是近几年来,从来没有人写过对联,都是到外面买那些印刷精美的对联,而且价格还不便宜。

慢慢地就发现,很多很多过年的习俗,就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好像慢慢地就失去了传承。

还记得以前的老人们会做很多传统的手工艺品,例如竹编、草编、手工刺绣、手工木雕、泥塑、剪纸、民间玩具等,但是当这些老人渐渐离我们远去的时候,谁来继承这些传统的手工艺呢?

手工制作工艺在我国民间有着悠久的制作历史,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她以其悠久的历史、精湛的技艺、丰富的门类、传世佳作蜚声海内外,几千年来,传统手工艺产品始终是代表中华民族的一大特色产业。

传统的工艺品既是文化艺术品,又是日常生活用品,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但是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时尚之物不断涌现,各国之间的文化不断交流融合,西方文化的不断传入,使得中国传统的手工艺品渐渐地淡出人们的生活。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载籍丰富,蕴蓄着无数宝藏,是我们走向现代化所凭借的精神支柱。

然而,众所周知,在一段不算太短的时期里,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冷落甚至否定。

“拨乱反正”以后,我国进入了社会转型时期;从封闭到开放的社会剧烈变动所引起的文化秩序和道德混乱,使人们渴望重新认识和评估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力图使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当今以至未来社会生活中产生积极的影响。

这是历史的必然,是不可抗拒的潮流。

因为这是近年来兴起的回归传统的全球文化思潮在中国的体现。

因此,我们应该好好发掘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尤其是自己家乡的传统文化,作为祖祖辈辈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好好的传承下去。

不过令我欣喜的是,我发现我们家乡正在盖一栋文化室,这个文化室是用来给村里的人自己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的,里面存有很多关于传统文化的书籍,方便大家学习与传承。

这个文化室是村委响应党的号召“深入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而建的,这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传承我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作为现代社会的大学生,不要忘了祖辈留下来的宝贵文化财富,我们要走进自己的家乡,好好学习好好继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篇四:

家乡新变化社会实践报告

家乡新变化社会实践报告

一、本人与调查基本信息

姓名:

……

学号:

?

?

专业:

化学

班级:

?

?

学院: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实践地点:

?

?

实践时间:

2011-1-15至2011-2-15共30天

二、总体状况及分析

(一)生活水平提高

这几年来,家乡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农民收入呈现恢复性增长。

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居民的消费习惯、消费观念在逐步改善,食物消费注重结构的调整,注重讲究营养。

主要表现在主食消费比重下降,各种营养结构较丰富的副食类消费增加。

特别是蔬菜、水果的消费量增加许多。

另外还表现在住房上边,很多人都去县城买房,在家乡的房子也愈来愈大,愈来愈豪华,愈来愈和谐。

过去农民不富裕,常是一季多衣,现在非常注重服饰面料、款式和品牌。

过去的布鞋、胶鞋也被各式皮鞋所取代。

其中人均服装支出呈上升趋势;与之相反,购买面料支出下降较快。

在家电方面,人们开始买电脑、冰柜等高档家用电器,家电下乡活动愈来愈烈。

(二)人们的精神文化不断提高

人们不再是单纯的去地干活儿,而开始注重享受生活,家乡定期会有电影放映,人们都会积极去观看。

娱乐设施也不断完善。

人们的科学意识也不断提升,会科学地解决一些问题。

比如通过法律手段去解决一些纠纷,违法事件。

(三)学习环境的改善

我原就学的是?

?

中学,那是?

?

村唯一的一所中学,破旧的教室,狭窄的操场?

?

年初学校又进行了扩建,家乡的孩子们在宽敞的教室里学习,教学设施齐全。

假期我不再是只能在家里看电视,我和同学们可以到社区里去看书、打乒乓球、羽毛球、台球、上网?

?

(四)交通的便利和通讯的发达

本来家乡只是土路,下雨天人们无法出行,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力倡导下,政府终于修建了村村通,这下可好啦,人们出行方便了许多。

俗话说:

致富要通路。

这下家乡的变化可谓是翻天覆地,人们的精力可谓大大节省。

在通讯方面,几乎家家都有电话或手机,人们之间的距离愈来愈近,方便多多。

(五)深入实施科技兴农战略,靠科技进步促进农民增收。

加大农业新技术推广和应用。

推广了一大批先进、适用、成熟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

大力实施种植业和牲畜业良种工程。

引进推广辣椒、玉米等作物优良品种,建设各类种子繁育基地,推广优良品种,农作物优质品种率达95%以上。

建设了许多大牲畜冻配站点。

努力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科学应用水平。

对广大农民进行多项目、分产业、逐层次的科技培训。

请科技户、种田大户及青壮年农民帮助和支持搞生产。

特别是大棚花木的建设和优质经济树木的栽种,潜力很大,相信定会给人们带来很大收益。

三、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迷信活动

基督教信徒大约有30%,由于农村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其他人存在烧香等迷信现象。

(二)部分农民的参与热情不够

有些农民仍然只注重挣钱,而忽略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对群体文化活动的热情不高,参与较少。

四、最后通过分析家乡的变化,提出增加农民收入的建议

新形势下必须准确把握农业发展定位,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原则,采取综合措施,确保农民增收实现新突破。

围绕结构调整夯实增收基础。

切实把经济结构调优、主导产业调强、运行机制调活、经济效益调高,构筑具有家乡特色的质量效益型农业基础。

调优经济结构,就是在粮牧企、产供销、农科教、一二三产业之间,建立起协调发展的关系;调强主导产业,就是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等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壮大区域主导产业;调活运行机制,就是积极完善健全土地经营、金融服务、中介组织联结机制等,大胆探索和建立农业保险、政府保障等农业经营风险保障机制;调高经济效益,就是按效益最大化原则,建立全新的产业结构,真正实现农民增收目标。

围绕科技创新挖掘增收潜力。

加快培育、引进、推广农畜优良品种。

种植业选育、引进品质优、产量高、抗病性强、成熟早、脱水快的优质品种。

加大技术推广力度,开发和推广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农产品贮藏、保鲜、包装技术。

注重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提高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水平,确保产品的商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增强农民依靠科技增产增收的自觉性。

围绕项目建设加大增收力度。

利用结构调整上项目,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项目,实现农产品增值。

通过技术改造、机制创新发展和培育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龙头企业,建立一批高技术、高起点、高附加值、高效益的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和商贸型的龙头企业。

围绕家乡建设扩大增收载体。

建设以工业生产为主体的工业主导型乡镇;建设以从事商品流通和为城乡人民提供生产生活服务为主体的商贸主导型乡镇;建设以游客和货物集散为主体的交通运输主导型乡镇;建设以旅游服务业为主体的旅游休闲主导型城镇。

完全放开农民进入小城镇的户口限制,与原居住居民在医疗、教育、就业等方面享有同等待遇。

围绕市场流通抢抓增收关键。

大力支持兴办各类经贸公司,支持发展农民经纪人队伍和各种民间流通组织。

积极发展订单农业。

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增加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

围绕非农产业拓宽增收渠道。

引导农民积极发展劳务经济,加强与市、县、乡三级劳动信息管理的交流,形成家乡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流动。

充分发挥劳动管理部门主渠道作用,在家乡建立劳动保障站,在劳务输出人员集中的地方设立办事机构,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管理。

围绕减轻负担强化增收保障。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有关政策,坚决杜绝加重农民负担。

进一步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全面推行村级财务公开和村务公开。

扎实开展农村“三乱”的专项治理工作。

把减负工作与农民增收结合起来,与改革和规范农村税费制度结合起来。

姓名:

……2011-2-23

篇五:

寻根民俗诸城。

社会实践报告

山东农业大学学生寒

假实践报告

学院:

___________专业班级:

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

寻根民俗

民间风俗素以“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为特色,传承相习而时相嬗变,南北有别又东西各殊。

一方水土一方人,不同的人群,地方,有不同的风俗,不同的风俗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的文化。

我的家乡是山东省诸城市,虽然只是一个小小县级市,但仍然有许多民俗习惯,这些民俗习惯贯穿了我过去二十年的时间,它们将伴随我的一生,传给我的下一代,将这种文化传递下去。

如山东省其他地区一样,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是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腊八日”过后,人们开始忙年,购买、赶做新衣,操办年货。

商店内外、集贸市场商品充盈,年画、对联、香、烛、鞭炮烟花等垂挂罗列,赶集人群拥挤,争相选购,一派节前景象。

碗、筷、鞭炮烟花、腊烛、香、纸必购,寓意家丁兴旺、新春喜庆。

腊月十五日之后,家家户户筹备节日吃食之物,推磨碾米、抹煎饼、蒸饽饽(馒头),寓意“新年丰满”,做豆腐,寓意“全家都福”,蒸年糕,寓意“年年高”,割肉、杀鸡(吉)、买鱼,寓意“连年有余”。

有“赔不完的嫁妆忙不完的年”之说。

二十三日前后,家家清扫房屋,粉刷墙壁,以示辞旧迎新。

除夕,户户贴春联、过门笺,糊窗纸,贴窗花,挂年画,裱糊灯笼,房间、院落焕然一新。

午后,水缸里挑满水,备好过年柴。

柴多为豆秸、芝麻秸,有“烧豆秸,出秀才;烧芝麻秸,当大官”之说。

家家户户灶房烟雾缭绕,炸、炒、煎、煮菜肴,调水饺馅,菜肴必备“合菜”、“鱼”,以求“全家祥和,年年有余”。

傍晚,男子整装率儿孙去祖茔祭奠,烧纸、放鞭,告请祖先亡灵回家过年。

此时,家家于财神、家堂、天地供位设好供台,过节事宜一应就绪。

晚饭后,摆好供品,提灯笼按既定方向到十字路口或村头,迎财神,接家堂。

迎接时先到既定地点就地撮土烧香、烧纸、磕头、放爆竹;迎至大门口时再次焚香烧纸、磕头,请祖宗或财神就位,并在院中燃放鞭炮。

事毕之后,于大门口放置“拦门棍”,以防邪魔鬼祟入宅;院内撒置谷草,意为备财神、祖先喂马;燃烛焚香,灯火通明,彻夜不眠,亦称守岁。

全家人围坐在一起,食糖果、瓜子,欢度除夕之夜。

午夜子时,发纸马、放鞭炮,供水饺。

长辈率子孙敬天地、祭祖先、叩头礼拜,祈求全家平安,万事如意,节日气氛达到高潮。

此后,全家老少同饮团圆酒,共吃辞岁饭。

饭为素馅水饺,水饺里有包铜钱者,谁吃到则意味着一年发财。

下水饺时保持肃静,不能拉风箱,不能说“破了”、“掉了”、“烂了”等晦气话。

饭后,晚辈给长辈磕头拜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

尔后,男女循序出门,给同族长辈及邻居拜年。

正月初一,男女老幼均着节日盛装,见面互道“新年好”、“新年发财”等吉祥话。

此日不干活,俗称“耍年”,亦很少有在亲朋家做客者。

初二,家家赶早起床,恭送“家堂”,饭后,去祖茔祭奠,曰“上年坟”。

是日,开始带上礼品走亲戚。

一般有“初二初三看丈母,初四初五再看姑”之说。

除此之外,主城还有区别其它地方的民俗习惯。

例如迎牛、折桃枝、供土地爷爷等。

这里还有些有趣的小故事,从故事中,我们可以明白习俗的来源及寓意。

迎牛

在百尺河下游一带,农民过年迎牛而不迎财神,为什么呢?

相传很早以前,百尺河经常发大水,淹没下游村庄,冲走财产。

有一年夏季,一连下一了三天三夜大雨,平地上积水一尺多深,河水暴涨,眼看着河里又要出水了。

这时,下游有个叫呈一城的村庄,庄上有户康老财主,他家养了一头牛,这头牛听见要发水了就哞哞直叫,挣开缰绳跑了。

牛在前面跑,康老财主在后面追,一直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