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护理学导论试题范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311952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0.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护理学导论试题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护理学导论试题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护理学导论试题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护理学导论试题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护理学导论试题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护理学导论试题范文.docx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护理学导论试题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护理学导论试题范文.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护理学导论试题范文.docx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护理学导论试题范文

全国200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护理学导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综合护理中注册护士的主要任务是()。

A.负责制定护理计划B.负责分配护理任务C.负责实施护理措施D.负责为病人提供生活护理

2.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口构成比的变化,在21世纪,下列人群的护理需求将会最明显增加的是()。

A.婴幼儿B.青少年C.妇女和儿童D.老年人和慢性病人

3.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能够满足病人()。

A.安全的需要B.爱与归属的需要C.生理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

4.在文化的冲突中,容易随着冲突而改变自身的是()。

A.文化的表层结构B.文化的深层结构C.心理积淀D.软文化

5.人际沟通中的社会距离为()。

A.50厘米左右B.0.5-1.9米C.1.2-3.7米D.3米以上

6.对于愤怒的病人,护士正确的做法是()。

A.回避B.指责C.漠视D.允许病人发泄并作出正面反应

7.根据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学说,老年期发展的危机与转机的关键是()。

A.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B.亲密对孤独C.精力充沛对颓废迟滞D.自我统一对角色混乱

8.皮亚杰把人的智力发育分为4个阶段,2-7岁儿童应为()。

A.感觉运动期B.前运思期C.具体运思期D.形式运思期

9.一个人到陌生的环境中生活(出国),由于语言、风俗习惯、信仰、社会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改变而引起的心理冲突,这种压力源属于()。

A.躯体性B.心理性C.社会性D.文化性

10.用理智的力量去控制自己的情绪及心理需求属于心理防卫机转的()。

A.潜抑作用B.补偿作用C.抑制作用D.升华作用

11.罗依适应模式认为护理程序中一级评估的内容是()。

A.影响因素评估B.收集行为资料,并且判断行为是否有效

C.将各种刺激分类D.识别主要刺激

12.下列符合奥瑞姆对自理概念阐述的是()。

A.自理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B.自理是指进食、沐浴卫生、入厕、修饰等日常生活活动

C.自理能力具有稳定性,不易受其它因素影响D.自理能力是人天生就具备的

13.进行护理程序中的"评估"应在()。

A.病人入院时B.病人出院时C.病人入院及出院时D.自病人入院时开始至病人出院为止

14.实施健康教育中护患双向沟通符合的原则是()。

A.行政原则B.反馈原则C.因人施教原则D.符合实际原则

15.健康教育示范法的优点是()。

A.适用范围窄B.容易组织C.有机会获得某项技巧D.提高病人的观察技巧

16.帮助病人家属应对悲哀正确的做法是()。

A.回避现实B.让悲哀情绪得以释放C.强化依恋情结D.避免和亲友见面,减轻悲伤

17.中国首先开展临终关怀研究与实践的是()。

A.天津B.上海C.北京D.南京

18.临终病人处于愤怒时期时,护士正确的做法是()。

A.让病人多与其它人接触B.允许病人表达发泄感情

C.对病人采取回避态度D.帮助病人树立信心

19.某护士在值班时误将一青霉素试敏阳性的病人判为青霉素试敏阴性,造成病人过敏性休克应属于()。

A.医疗意外B.责任事故C.医疗护理差错D.技术事故

20.一病人病情危重,但病人及家属执意要求出院,护士应()。

A.本着救死扶伤的原则强制留住病人继续治疗B.按病人及家属意愿同意病人出院

C.让病人或其法定监护人在自动出院一栏上签字,并做好护理记录后让病人出院

D.报告上级行政部门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两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专业护士的角色有()。

 A.护理者B.执行者 C.权威者D.著作者 E.代言人

 22.促进护患关系的方法有()。

 A.建立信任感B.沉默 C.事务性沟通D.为病人树立角色榜样E.尊重病人

 23.应对资源包括()。

 A.健康及良好的功能状态B.个人的生活士气 C.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判断能力

D.信仰及价值观 E.社会支持系统及物质财富 

24.常用的资料分类方法包括()。

 A.按照资料的来源分类B.按系统论进行分类 C.按马斯洛需要层次分类

D.按人类反应型态进行分类 E.按戈登的11种功能性健康型态分类

 25.下列方法可以满足病人对某种疾病知识需求的有()。

 A.讲授B.讨论C.分发阅读材料D.角色扮演E.回教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个案护理27.人的基本需要28.自我29.希望30.濒死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31.简述危重病人的需要32.简述莱宁格的跨文化护理理论的内容。

33.简述日常护患沟通交流的技巧。

34.简述病人在医院中的9种压力源。

35.按护理理论的着重点不同,可将护理理论分为哪几种类型?

36.简述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37.简述在完成独立性及合作性护理功能时,从法律及专业的角度讲,护士应注意的问题。

五、论述题(10分)

38.试述护理诊断与医疗诊断的区别。

六、案例分析题(10分)

39.患者男,39岁,以"急性心肌梗塞"入院。

入院后,给予一级护理,低盐饮食,并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但患者认为自己虽然患病,仍可以下床活动,因此表现为烦躁、愤怒。

请问:

①患者出现了哪种角色行为不良,并分析其心理原因。

②常见的病人角色适应不良有哪些?

全国200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护理学导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初级卫生保健2.文化模式3.认知评价4.角色扮演法5.护理法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文化休克可以分为____________、意识期、转变期、____________。

2.人类活动的内在动力是____________,是本我、自我及超我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

3.介于潜意识与意识之间的是____________。

4.孕产期妇女保健的需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围产期妇女保健的需要。

5.需要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具有代表性的分类方法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6.理学的4个基本概念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健康和护理。

7.护理理念是指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抽象方法阐述各种护理现象之间的联系。

8.护理质量评价从护理的结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个方面进行。

9.临终关怀的目标是使临终病人人生最后的____________得以提高,能够无痛苦、舒适、安详、有____________地走完自己人生的最后旅程。

10.对于死亡的态度,主要有接受死亡、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2分)

1.1932年,中国第一所正规的公立护士学校——中央护士学校成立于()。

A.南京B.北京C.上海D.天津

2.文化大革命后,教育部与卫生部决定恢复高等护理教育在()。

A.1978年B.1985年C.1983年D.1980年

3.认为护理是对病人加以保护,并指导病人满足自身的需要,使病人处于舒适的状态的学者是()。

A.奥立维尔B.克瑞特C.韩德森D.罗杰斯

4.属于二级预防的是()。

A.提供安全的居住环境B.中风后的康复指导C.高血压病人的筛选D.指导自我保健

5.不属于预防性服务的内容是()。

A.计划生育B.保持饮水卫生C.妇幼保健D.计划免疫

7.最先应被满足的生理需要是()。

A.氧气B.水分C.营养D.睡眠

8.文化休克表现焦虑的生理反应不包括()。

A.坐立不安B.哭泣C.失眠D.声音发颤

9.当一个人进入陌生的文化环境,开始学习、适应新环境的文化模式,解决文化冲突问题时,表明他已进入()。

A.意识期B.接受期C.转变期D.兴奋期

10.适用于对急性病病人护理时的护患关系是()。

A.共同参与型B.指导-合作型C.主动-被动型D.统一型

11.提出道德发展学说的学者是()。

 A.佛洛伊德B.科尔伯特 C.艾瑞克森D.皮亚杰

12.下列哪项不属于危机的特征?

()

A.特殊性B.普通性 C.时限性D.循环性

13.属于心理防卫机转的类型是()。

A.焦虑B.愤怒 C.自怜D.幻想  

14.罗依认为护理人员的主要任务()。

 A.提高病人自理能力B.改变环境 C.减少、减轻压力源造成的不良后果D.改善护理对象的适应方式

15.当压力源引起症状时,应采取何种预防?

() A.特级B.一级C.二级D.三级

16.下列哪项护理目标陈述的方式是正确的?

()

A.教会病人自我护理B.每天雾化吸入两次C.3天后能学会注射胰岛素D.住院期间无褥疮发生

17.属于主观资料的是()。

A.体温B.病人的意识状态C.心脏叩诊发现D.病人提出的需求

18.体温过高的护理诊断主要依据是()。

A.皮肤发红,继之有热感B.体温高于正常范围 C.心动过速D.呼吸频率增快

19.不属于濒死期的临床表现是()。

A.呼吸衰竭B.循环衰竭C.肌肉震颤D.各种深、浅反射逐渐消失

20.临终关怀组织在医护方面应尽量避免的措施是()。

A.口腔护理B.饮食可口C.化学疗法D.美化环境

21.下列不属于医疗事故的是()。

 A.某护士给病人进行输液治疗时,加错药物,但及时发现更换,病人未感不适 B.换药时,纱布掉床上,仍捡起使用,造成病人感染C.病人发现异常情况,护士不加重视,未采取任何措施,造成病人死亡D.因病人自述三天前用过青霉素,即直接给病人注射青霉素造成病人过敏死亡

22.护士在完成独立性及合作性护理功能,从法律及专业的角度来讲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及工作单位的政策及工作要求B.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C.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尽量独立应用

 D.委派别人实施护理时,尽量做到心中有数

 四、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5分)

1.多维分类法将人的需要分为()。

A.生理性需求B.社会性需求C.精神性需求D.情绪性需求E.知识性需求

2.护理工作的范围根据护理功能来划分可以分为()。

A.独立性的护理功能B.合作性护理功能C.指导性护理功能D.依赖性护理功能E.专业性护理功能

3.病人压力的评估内容包括()。

A.患病前一年内的压力水平B.精神心理状态C.自主神经功能状态D.人格类型及自我认识E.患病后的心理社会问题 

4.纽曼的系统模式包括()。

A.压力源B.压力反应C.机体防御D.预防性护理E.应对行为

5.照顾临终病人时,护士会出现的心理反应有()。

 A.害怕B.焦虑C.忧郁D.兴奋E.无助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常见的病人角色适应不良。

2.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在护理学中的应用意义。

3.书写护理诊断的注意事项。

4.健康教育的目的及意义。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论述日常护患沟通技巧。

2.希望学说在护理中的应用。

全国200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护理学导论试题

课程代码:

0320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个案护理的特点是()

A.护士责任明确但耗费人力B.较少考虑病人的心理社会需求

C.护士分小组进行护理活动D.进行岗位分工各级护理人员各司其职

2.一位患有肺炎的病人,住院后经治疗已经好转,但这时他的妻子意外骨折,他立即出院去照顾妻子和女儿,他的这种行为是()

A.角色行为冲突B.角色行为消退C.角色行为强化D.角色行为异常

3.属于我国城市医疗卫生网中一级机构的是()

A.区级中心医院B.卫生学校C.市妇幼保健所D.学校医务室

4.提出人类基本需要层次理论,被称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的著名心理学家是()

A.卡利什B.韩德森C.马斯洛D.罗依

5.病人在手术前要了解手术的有关注意事项,属于()

A.安全的需要B.生理的需要C.自尊的需要D.刺激的需要

6.世界上第一个颁布护理法的国家是()

A.美国B.英国C.意大利D.瑞典

7.护患双方在治疗性会谈时的空间距离属于()

A.亲昵距离B.个人距离C.社会距离D.公众距离

8.自我统一对角色混乱发展的危机与转机出现在()

A.3-6岁B.6-12岁C.12-18岁D.18-40岁

9.下列属于情境性危机的是()

A.青春期的心理认同B.老年人的退休C.学龄期儿童的入学D.突然失业或出现经济问题

10.按照罗依适应模式,外科手术后病人的疼痛为()

A.主要刺激B.相关刺激C.固有刺激D.条件刺激

11.有危险的护理诊断的书写格式常用()

A.PES公式B.PE公式C.PS公式D.P公式

12."体温过高"这一护理诊断的主要诊断依据是()

A.皮肤发红B.呼吸频率增快C.心动过速D.体温升高

13.有关护理诊断原因的陈述恰当的是()

A.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护士不及时给病人翻身有关

B.知识缺乏:

与缺乏相关信息来源有关

C.有受伤的危险:

与护士未加床挡有关D.社交障碍:

与病人缺乏道德有关

14.健康教育专题讲座的缺点是()

A.浪费时间B.知识系统不完整C.不易组织D.单向沟通

15.产生失望的原因是()

A.反复尝试失败B.重要东西的改变 C.失业D.离婚

16.希望自己在某方面能吸引别人,体现了希望的()

A.情感特征B.行为特征C.认知特征D.情景特征

17.尊重临终病人的权利与尊严,体现了临终关怀的()

A.以照护为主的原则B.全方位照护的原则C.人道主义原则D.适度治疗原则

18.临终关怀主要研究的对象是()

A.危重病人B.老年人C.慢性病病人D.晚期癌症病人

19.法律意义上的护士是指()

A.具有中专或中专以上的文凭 B.受聘于某个医疗机构

C.通过护士职业资格考试并经过注册D.具有一定的医学知识

20.根据我国目前的法律,如医生开医嘱给病人实行安乐死,护士应该()

A.执行医嘱B.拒绝执行医嘱C.在病人及家属签字同意的前提下执行医嘱

D.在有关上级行政部门批准下执行医嘱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目前临床常用的护理工作方式有()

 A.功能制护理B.目标护理C.表格护理D.责任制护理E.综合护理

22.满足病人安全的需要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A.入院介绍、术前教育B.病室走廊设有扶杆C.病室定期空气消费

D.耐心解答各项检查和治疗的目的与注意事项E.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23.全补偿系统适用于()

A.昏迷病人B.活动完全受限者C.严重精神障碍患者D.婴儿E.术后麻醉未醒者

24.护理诊断的形成过程包括()

A.分析资料B.分析问题C.药物或手术治疗方案D.作出护理诊断E.病理分析

25.临终病人的全面照护包括()

A.生活护理B.心理护理C.疼痛控制D.症状处理E.社会支持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小组护理27.生存质量(WHO的定义)28.需要29.护理诊断30.悲哀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31.多维分类法将人的需要分为哪几种?

32.简述文化的特征。

33.简答艾瑞克森心理社会发展学说的中心思想。

34.护理工作的压力源包括哪几个方面?

35.根据护理理论的着重点不同,可将护理理论分为哪几种类型?

36.在护理评价中,病人的问题没有完全解决或完全没有解决时应如何分析原因?

37.知情同意必须符合哪些条件?

五、论述题(10分)  

38.试述促进护患关系的方法。

六、案例分析题(10分)  

39.某患者,男,35岁,以"高血压病"入院。

患者为某公司职员,希望了解有关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并学会了自己测血压,尽快康复。

生活习惯:

吸烟8年,20支/日。

根据以上资料,列出可行的健康教育方法及教育内容。

 

全国2005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护理学导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个案护理的特点是(  )

A.护士责任明确但耗费人力  B.较少考虑病人的心理社会需求

C.护士分为小组进行护理活动  D.各级护理人员各司其职

2.以工作任务为中心,进行岗位分工的护理工作方法是( )

A.小组护理  B.功能制护理C.责任制护理 D.综合护理

3.促进健康的护理活动是通过护理人员的努力(  )

A.减轻术前病人的焦虑B.为病人解决饮食、饮水、排泄等方面的需要

C.使病人懂得适当运动有益于健康D.帮助病人采取舒适体位

4.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的需要是(  )

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C.爱与归属的需要 D.自尊的需要

5.护士在输液时所采用的空间距离为(  )A.亲昵距离   B.个人距离C.社会距离   D.公众距离

6.一成年病人入院后,依赖性增强,超出了病情需要,自己能做的事情也需要别人做,这位病人使用的心理防卫机转是(  )A.否认  B.退化C.转移   D.升华

7.以下属于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沟通错误的是(  )

A.适当保证   B.主观判断C.及时作出反应 D.鼓励病人发泄

8.根据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学说,幼儿期发展的危机与转机的关键是(  )

A.信任对不信任  B.自主对羞愧与怀疑C.主动对内疚   D.勤奋对自卑

9.下列属于积极作用的压力是(  )A.口渴   B.失恋C.噪声   D.下岗

10.当一个人已经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所要回答的问题是“在这种情况下我应该做什么?

”这种评价属于()

A.挑战性评价   B.原发性评价C.继发性评价   D.重新评价

11.下列属于发展性危机的是(  )A.老年人的退休危机  B.意外事故C.失业    D.丧偶

12.奥瑞姆(Orem)认为护士对病人应采取何种护理系统取决于(  )

A.病人的需要 B.医嘱C.病人的病情   D.病人的自理需求和自理能力

13.护理病历中病人资料的主要来源是(  )

A.医生的临床诊断   B.病人本人C.文献资料  D.对病人有重要影响的人

14.在护理诊断陈述时常用字母“E”表示(  )A.名称   B.定义C.诊断依据   D.原因

15.下列有关护理诊断排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于某个病人来说,护理诊断的先后顺序应是固定不变的

B.现存的护理诊断一定排在有危险的护理诊断之前

C.一个病人的首优护理诊断只有一个D.护士可参照马斯洛需要层次学说排序

16.要帮助病人获得某种自护技能,最佳的方法是(  )A.讲授   B.讨论C.示范 D.个别会谈

17.根据恩格尔的悲哀学说,个体开始接受失落的事实属于悲哀的(  )

A.震惊阶段   B.猜疑阶段C.修复重建阶段    D.逐步认知阶段

18.由医生的诊断书来宣告的死亡是(  )A.临床死亡 B.社会性死亡C.法律死亡    D.脑死亡

19.世界上第一个颁布护理法的国家是(  )A.英国   B.意大利C.美国   D.日本

20.一护士工作不细心,使用热水袋时将病人烫伤,应属于(  )

A.过失犯罪  B.故意犯罪C.失职 D.玩忽职守罪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21.护理的服务对象可以是(    )A.个人   B.家庭C.整个社会  D.健康人E.患病的人

22.护士的帮助病人适应医院文化环境时应考虑病人的( )

A.职业   B.健康观念C.行为方式   D.信仰E.家庭结构

23.护理程序的理论基础有(    )

A.系统论   B.信息论C.控制论   D.压力理论E.适应论

24.在健康教育过程中,评估的内容有(    )

A.教育目标  B.教育对象C.教学资源   D.教育者E.教学计划

25.护士在做病人的遗嘱见证人时必须明确以下程序(    )

A.应用2~3个见证人参与B.见证人必须听到或看到并记录病人的遗嘱

C.必须有病人的家属在场D.见证人当场签名,证实遗嘱是该病人的

E.遗嘱应该有公证机关公证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31.简述在医疗护理服务中预防疾病的措施。

32.影响基本需要满足的因素有哪些?

33.简述沟通交流的基本要素。

34.简述科尔伯格在道德研究上的主要特点。

35.简述失望者的行为表现。

(列举5种)36.简述临终关怀的基本原则。

37.简述医疗事故的处理程序。

 

全国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护理学导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护士在给病人进行静脉注射时因未核对而打错针,病人出现了过敏反应而死亡,属于(     )

A.技术事故       B.责任事故C.意外事故       D.护理差错

2.适用于重症监护病人的护理工作方式为(     )

A.个案护理       B.功能制护理C.小组护理       D.综合护理

3.一位心肌梗死的病人,经住院治疗后病情相对稳定,由于其子突然发生车祸住院抢救,他毅然出院担当起照顾儿子的责任。

此时该病人属于(     )

A.病人角色行为冲突     B.病人角色行为强化C.病人角色行为缺如     D.病人角色行为消退

4.指导肥胖人群合理安排饮食属于预防疾病中的(     )

A.一级预防       B.二级预防C.三级预防       D.临床期预防

5.耐心解答患者关于疾病情况的疑虑,是为了满足患者(     )

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C.爱与归属的需要     D.自尊的需要

6.在文化休克综合征中最严重也是最难度过的是(     )

A.兴奋期       B.意识期C.转变期       D.接受期

7.下列属于物质文化的是(     )

A.书籍        B.科学C.符号        D.思维

8.与一般熟人和朋友进行沟通交流时可采用(     )

A.亲昵距离       B.社会距离C.个人距离       D.公众距离

9.根据皮亚杰关于人的智力发育4个阶段的学说,10~12岁儿童为(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