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总复习教案第三部分专题对点训练四语言表达运用.docx
《高考语文总复习教案第三部分专题对点训练四语言表达运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总复习教案第三部分专题对点训练四语言表达运用.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总复习教案第三部分专题对点训练四语言表达运用
第三部分 语言建构与运用
专题二 语言表达运用
专题对点训练(四)
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汉字是蛮有意思的一种文字,许多汉字都可以用拆字法来解释。
例如,“与日月合其明”中的“明”字,① ,那是连孩子也知道的“日月为明”。
可是,《说文解字》却道:
“明,照也。
”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的光线,这是“明”的本义。
于是,人们纳闷了:
② ,而不是日光呢?
太阳难道不比月光更明亮吗?
原来,这跟中国人的诗意情怀有关。
中国人习惯了日出而作,日暮而息,中国文人又对月光情有独钟。
所以,在艳阳高照的白天,他们并没有太多地去关注光线,③ ,人们才格外地感到月光跟人的关系。
解析:
①处由前文“日月合其明”与后文“那是连孩子也知道的日月为明”可知此处应填“由日和月组成”。
②处由下文可知,人们纳闷的是《说文解字》的释义与人们理解的不同,所以应填“为什么是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
③处应与前文“在艳阳高照的白天”形成对应关系,故填“而到了明月当空的晚上”。
答案:
①由“日”和“月”组成 ②为什么是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 ③而到了明月当空的晚上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有些人一直认为,① ,但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吃素的后果并不那么美好。
更坏的消息是,② ,比如最普通的素食——大豆,其中含有大豆低聚糖,它的甜度是蔗糖的70%。
纯素食很大程度上依赖大豆或者奶制品提供营养,这些食物只要吃很少就能获得足够的热量,但只吃一点食物并不会使人产生饱食感,③ ,人自然就容易发胖。
解析:
①处,从后文转折关系可以推知,此处应是强调素食是一种很好的饮食。
②处,从后文提到的大豆低聚糖的甜度是蔗糖的70%可以推知,此处是说素食的糖分含量高。
③处,由前文“只吃一点食物并不会使人产生饱食感”和后文“人自然就容易发胖”可以推知,此处是强调发胖的原因——吃了很多的素食。
答案:
①素食是一种健康的饮食 ②很多素食中的糖分含量都很高 ③所以不知不觉摄入就超量了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二维码已经很常见,扫码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很多方便的同时,① 。
二维码提供者可能会借此收集您的个人信息从事不法活动,比如把信息卖给不法分子进行电信诈骗。
另一个更大的风险则是,如果该二维码本身就是一个木马病毒,只要扫了,② ,包括手机银行、支付宝等账户信息,有了这些信息,您的资金就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被转走。
因此,来历不明的二维码会潜藏很大的风险,③ 。
解析:
①处,由前文“带来很多方便的同时”及后文“另一个更大的风险”可知,此处是强调扫码也会带来风险或隐患。
②处,根据前文的关联词“只要”可知,此处应有关联词“就”与之呼应;再结合后文“包括手机银行、支付宝等账户信息”可知,此处是强调扫码可能会泄露个人信息。
③处,应填写一个总结性的语句,由前句的“来历不明的二维码会潜藏很大的风险”可推知,此处是强调不要轻易去扫码。
答案:
①也带来了许多安全风险(隐患) ②就会泄露许多(相关)个人信息 ③切莫轻易(胡乱)去扫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塑料制品多属于一次性使用,用后即扔,① ,在公园、车站、影院、风景名胜区和公路铁路沿线随风飘扬着塑料袋、塑料薄膜、饮料瓶、包装填充物等塑料垃圾。
自然界几乎没有能够消化降解塑料的细菌和酶,所以② 。
不仅如此,③ 。
当废旧塑料作为生活垃圾进入垃圾场被填埋或散落在田野进入土壤后,混在土壤中会影响土壤内的物质、热量的传递和微生物的生长,改变土壤的特性。
解析:
①处由前文“用后即扔”和后文塑料垃圾到处都有可知,应填“塑料垃圾充斥于各种场所”之类的句子。
②处前文说“几乎没有能够消化降解塑料的细菌和酶”,结果自然是“难以对其进行生物降解”。
③处后文说塑料垃圾会对土壤产生不利影响,应填的句子总领下文,因此应填“塑料垃圾还改变土壤性质”。
答案:
①塑料垃圾充斥于各种场所 ②难以对其进行生物降解 ③塑料垃圾还改变土壤性质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美国有一种蝉,每17年才叫一次,像① 。
这种蝉为什么选择在地下生活那么多年?
原来,周期蝉最早出现在大约180万年前,那个时候北美正处于冰河期,气候极不稳定,经常会遇到冷夏。
② ,假如它们出土后正好遇到低温,就死定了。
科学家经过计算发现,假如在1500年的时间里每50年出现一次冷夏,那么7年蝉的成活率是7%,11年蝉的成活率是51%,17年蝉则是96%。
显然,③ 。
解析:
①处说蝉17年才叫一次,自然像“钟表一样准确”。
②处由后文蝉遇低温即死可知,此处填“蝉需要高温”之类的句子。
③处由前文百分数的变化趋势可知,应为“周期越长,成活率就越高”。
答案:
①钟表一样准确 ②成年蝉需要很高的气温(围绕“高气温”即可) ③周期越长,成活率就越高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作为最古老的画种,人物画曾在汉唐光耀画坛,元代随着文人画的兴起,传神、载道的人物画让位于畅神、悟道的山水和花鸟画,此后的千年间,① 。
随着20世纪的到来,人物画成为中国画坛成就最高的画种,画家之众,作品之精,堪称空前,② 。
脱离现实,陈陈相因,是传统人物画衰败的缘由;③ ,则是现代人物画振兴的关键。
近日在上海中华艺术宫展出的“现实的光芒——中国画现代人物画研究展”,通过百位艺术家280余件代表性作品的展示,基本呈现了20世纪以来中国人物画的现代复兴之路。
解析:
①处,由前文“人物画让位于……山水和花鸟画”可知,此处是强调人物画渐渐衰落。
②处,由后文“脱离现实,陈陈相因,是传统人物画衰败的缘由”可知,人物画取得最高成就的原因是立足于现实,故此处可填入“其根源来自现实的光芒照耀”。
③处是说“现代人物画振兴的关键”,依据前面的分号可推知,此处只要围绕“现实”这一点仿写“脱离现实,陈陈相因”即可。
答案:
①人物画渐趋式微(或“人物画渐渐衰落”) ②其根源来自现实的光芒照耀(或“原因在于它立足于现实的土壤”) ③关注现实,勇于创新(或“立足现实,不断创新”)
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一些城市通过发布“雷人标语”来纠正城市不文明现象,这实质上是一种文明的困境,是一种最无奈的做法。
根除城市顽疾,关键在于① 。
而市民文明习惯的养成,不会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而是② ,需要长期循序渐进的宣传教育、公民自律和法规完善。
尤为重要的是,需要通过文明的、市民能够接受的方式,来唤起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因此,不妨多注重“标语文化”,将警示语过于严厉、刻板的面孔变一变,改用优美、温馨的语言进行表达,或许会③ 。
解析:
①处,可根据后文“而市民文明习惯的养成”推知应填的内容。
②处,根据横线前的内容“不会一蹴而就”、横线后的内容“需要长期”可推知应填的内容。
③处,根据横线前的内容可推知,应填“注重‘标语文化’能够使标语起到更好的作用”这方面的内容。
答案:
①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质 ②一场艰巨的持久战(或“一个长期的过程”) 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霾作为一种自然现象,① 。
一是水平方向静风现象的增多。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大楼越建越高,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稀释。
二是垂直方向的逆温现象。
污染物在正常气候条件下,从气温高的低空向气温低的高空扩散,逐渐循环排放到大气中。
但是在逆温现象下,低空的气温反而更低,② 。
三是③ 。
近些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中机动车尾气以及其他烟尘排放源排出的粒径在微米级的细小颗粒物大量增加。
总之,悬浮颗粒物停留在大气中,当逆温、静风等不利于扩散的天气出现时,就形成霾。
解析:
根据“一是”“二是”“三是”以及最后一句话可确定,①处应填写“其形成有三方面因素”之类的总括性语句。
②处应填写与前文“逐渐循环排放到大气中”语意相反的句子。
③处可根据后文的内容总结霾形成的第三个因素,其内容应与“悬浮颗粒物”相关。
答案:
①其形成有三方面因素 ②导致污染物不能及时排放出去 ③悬浮颗粒物的增加
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非常注重整体关联。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在一起的。
任何一个部分,① ,更不能用它来说明整体的问题。
只有把部分放到整体里面去,才能正确认识它。
部分在整体里面的任何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到整体,同样的,② 。
同时,中国的思维方式也不是简单的非此即彼,而是强调此离不开彼、彼离不开此,强调此中有彼、彼中有此,强调此会转变为彼、彼会转变为此,总之,③ 。
解析:
①处结合前后内容可知,部分不能孤立到整体之外;②处由“同样的”可知,整体的变化同样影响部分;③处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①都不能孤立到整体之外去 ②整体的变化也会影响部分的变化 ③彼此是一个整体
1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人类为什么要有底线?
为了生存。
人,是社会的群居物。
任何人,都不能一个人活在这世界上,所以,只有让别人生存,① ;让别人活得好,自己才活得好。
希望所有的人都活得好,甚至为了别人的生存放弃自己的利益,这是“境界”。
至少不妨碍别人的生存,② ,不破坏社会的环境,这是“底线”。
境界不一定人人都有或要有,③ ,因为底线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最后一道防线。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防线失守,全盘崩溃。
解析:
①处后面是分号,分号前后两句构成对偶句的形式,根据上文“只有让别人生存”和下文“让别人活得好,自己才活得好”可知,此处应填入“自己才能生存”之类的句子。
②处从前后句子可以看出,这几个句子之间是递进关系,中间句应填入“不侵犯别人的利益”之类的句子。
③处根据前文“境界不一定人人都有或要有”,可知此处是对这句话的转折,横线后面强调了底线的重要性,可知此处要填写“但底线却不能缺失”之类的句子。
答案:
①自己才能生存 ②不侵犯别人的利益 ③但底线却不能缺失
1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蜜蜂的尾端有一根针,因为这根针连着身体里的毒腺,所以是毒针。
① ,遇到敌人侵害时,蜜蜂会把毒针刺入敌人的身体,然后放出毒液。
有时你无意中打死一只蜜蜂,会有一群蜜蜂飞来蜇你,这是蜜蜂在报复你。
② ,但是却被它蜇了,那是因为误会,蜜蜂错以为你要伤害它,所以蜇了你。
总之,③ ,因为一旦蜇了人,它就会很快死去。
解析:
①处上文提到毒针,下文写蜜蜂如何利用毒针保护自己,所以此处应说毒针是蜜蜂的武器。
②处由下文的“但是”一词,可知此句和下文构成转折。
③处由上文“总之”一词,可知此句是对上文的概括总结。
答案:
①毒针是蜜蜂进行自卫的武器 ②有时你并没有惹它 ③蜜蜂不会轻易用毒针蜇人
1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就现有技术而言,移民火星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能否确保旅途安全,而是能否确保① 。
他们会由于失重而导致肌肉萎缩、骨质疏松,易因更多宇宙射线的辐射而患上癌症,可能因长时间居于狭窄空间而产生心理疾病,等等。
此外,② ,如何建立永续基地也是巨大的挑战。
由于移民人数有限,大部分劳动要依赖机器人;除了播种作物、发掘水源,最迫切的一个问题是③ ,保证呼吸。
解析:
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
①处结合后面关于“失重”“辐射”的危害的论述可知,应该是讲身心健康问题的。
②处结合后面内容可知,应填“即使顺利到达火星”。
③处结合“保证呼吸”可知,应该是讲如何提取氧气的。
答案:
①移民者身心健康 ②即使顺利到达火星 ③如何提取氧气
13.请仿照画线句,在下面横线处续写两个句子。
要求衔接自然,文意贯通,句式大致相同。
古语云: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凡立功名于世者,无不是从小处做起,不断自我完善的。
若无每日闻鸡起舞坚持不懈的毅力,那么祖逖又怎能北伐中原而名垂千古!
解析:
此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
这是一道嵌入型仿写题。
解答时要注意:
①句式是“若无……那么……又怎能……”;②内容是名人注重点滴积累、完善自我的事迹。
答案:
若无长年笔走龙蛇墨染池水的工夫,那么王羲之又怎能挥毫盖世被尊为书圣呢?
若无半生钻研演算草稿盈筐的汗水,那么陈景润又怎能摘取明珠享誉世界呢?
14.仿照下面的示例,自拟一个描写对象,写一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
示例:
晶莹的露水,即使是一滴,也会感激草尖的柔嫩,拥抱朝霞的艳丽,向往蓝天的广阔。
解析:
本题考查仿用句式,属于开放式仿写题型,兼考描写和修辞能力。
仿写时先选择与“晶莹的露水”相近的话题,再运用“即使……也”的句式结构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进行贴切的描写。
答案:
(示例)枯萎的花,即使是一瓣,也会怀念春风的和善,牢记细雨的叮嘱,承载花根的希望。
15.围绕“雨”这个话题,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处续写两句话。
雨丝最能扯动昔日的情思,雨声也最易叩响感情的门环。
垂老的将帅有“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回味; ; 。
解析:
本题考查仿用句式,属于续写式仿写题型,兼考诗词名句的默写和修辞。
先明确仿写要求,题目要求围绕“雨”这个话题;后分析例句特点,例句为诗中的人物+有+诗句及其意境的句式结构;再选取恰当的内容表述,选择与例句相近的人物形象和诗词名句。
注意不要出现常识和表达上的错误。
答案:
(示例)迟暮的美人有“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的幽怨 多情的诗人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遐想